安徽对口高考语文真卷
- 格式:doc
- 大小:226.00 KB
- 文档页数:12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混淆混浊混蛋B. 倔强倔傲惰性C. 沉默沉沦沉静D. 装饰装腔作势装模作样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B. 她的歌声,宛如夜莺,在山谷中回荡。
C.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科学家们终于找到了治疗癌症的方法。
D.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多彩,让人爱不释手。
B. 他总是对自己的成绩沾沾自喜,不思进取。
C. 她工作认真负责,深受领导和同事的信赖。
D. 这次考试难度很大,许多同学都感到力不从心。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她喜欢看书,尤其是历史、文学、科普等方面的书籍。
B. 他的性格开朗,待人热情,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我国地域辽阔,地大物博,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D. 老师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夜幕降临,星星点点的灯光点缀着寂静的夜空。
B. 他的笑声如同一阵春风,吹散了周围的阴霾。
C. 那只小鸟在树枝上跳跃,宛如一个调皮的孩子。
D. 他的眼神坚定,仿佛能看透一切。
6. 下列各句中,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7. 下列各句中,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B.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施耐庵。
C. 《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D. 《三国演义》是明代作家罗贯中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8. 下列各句中,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 鲰生(zōu shēng)B. 狐狸(hú lí)C. 病毒(bìng dú)D. 知识(zhī shì)答案:D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名副其实B. 狐假虎威C. 峨冠博带D. 横征暴敛答案:A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B.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年轻有为的作家。
C.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难,需要请教一下老师。
D. 这个城市的环境越来越好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
答案:C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 天上的星星像眼睛一样,注视着大地。
B. 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C. 这本书的内容像一部电影,引人入胜。
D. 他跑得像一阵风,转眼间就消失在远方。
答案:A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 大海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滋养着无数的生灵。
B. 风儿像一位顽皮的孩童,在树梢间嬉戏。
C. 太阳像一位勤劳的农夫,照耀着大地。
D. 云朵像一群白色的羊,悠闲地在天空漫步。
答案:B6.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一组是:A. 欢快、欢乐B. 坚强、刚强C. 美丽、漂亮D. 美满、美好答案:C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 他跑得快,像一阵风。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像一部百科全书。
C. 她的歌声动听,像天籁之音。
D. 这座城市的夜景美极了,像一幅画。
答案:B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比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 他勇敢地面对困难,不退缩。
B. 这本书的内容有趣,引人入胜。
C. 他的学习成绩优秀,一直名列前茅。
D. 这个季节的天气变化无常,时而阳光明媚,时而风雨交加。
答案:D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 这本书是谁写的?B. 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C. 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D. 他为什么会这么做?答案:C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 你难道不知道这个道理吗?B. 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待别人?C. 你怎么能这么轻易地放弃?D. 你怎么不懂得珍惜?答案:A11.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 他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对口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对口高考,即针对特定职业院校学生的高考,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一种选拔方式。
这类考试通常包含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科目,以及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专业科目。
以下是一份模拟的对口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明察秋毫B. 应接不遐C. 独辟溪径D. 一愁莫展答案:A2. 以下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B. 他说:“我明天有空,你呢?”C. “明天有空吗?”他问我。
D. “你明天有空吗?”他说。
答案:C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凝聚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B. 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这次考试,争取取得优异的成绩。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人品也好,是我们班的榜样。
D. 这篇文章的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答案:D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阵风一样,快速地穿过了人群。
B. 她的声音如同泉水般清澈。
C. 他的心情像乌云密布的天空。
D. 所有的选项都是。
答案:D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叶子黄了,冬天的雪白了。
B. 他喜欢读书,喜欢运动,喜欢旅行。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人品好,还乐于助人。
D. 这些花,这些草,这些树,都充满了生机。
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的代表作,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一色”是描写景物的名句。
答案:秋水共长天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_______”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答案:婵娟8.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岳阳楼记》,其作者是北宋文学家_______。
答案:范仲淹9.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中的名句,其中“晓”指的是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残羹冷炙(炙)B. 融会贯通(融)C. 载歌载舞(载)D. 鞠躬尽瘁(鞠)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B. 由于天气原因,原定于下周举行的比赛不得不推迟。
C.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加深了了解,也增进了友谊。
D.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蹊:小路)B.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蓝色)C.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美好)D. 朝三暮四,人心难测(朝三暮四:反复无常)4. 下列各句中,运用修辞手法错误的一项是()A.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夸张)B.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对偶)C.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拟人)D.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借代)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劳动积极,是我们班的学习委员。
”B. “这是什么?难道不是一块宝石吗?”他惊奇地问。
C.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D. “我们一定要把这次考试考好,争取取得好成绩。
”他说。
6. 下列各句中,汉字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崇尚奋发崇拜意奋B. 谦逊奋进谦卑奋进C. 拼搏奋进拼搏奋进D. 谦逊拼搏谦卑拼搏7. 下列各句中,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才华横溢,成绩优异,是我们班的佼佼者。
B.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非得请专家来才能解决。
C. 她温柔贤淑,善解人意,是我们班的贴心人。
D. 这个消息太过突然,让我们一时难以接受。
8.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错误的一项是()A. 原句:我们一定要把这次考试考好。
改句:我们一定要争取把这次考试考好。
B. 原句: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劳动积极。
改句:他学习好,劳动积极。
安徽省普通高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一、语文知识与语言表达(共 25 分, 1-7 题各 3 分,第 8 题 4 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
A 、绮丽 (qǐ) 抨击(pēng) 矜持(jīn) 嘱托(shǔ)B 、桎梏 (gù) 枢纽(shū) 脊梁(jí) 脑髓 (suǐ)C 、偌大 (ruò) 分娩(miěn ) 泥泞(nìng) 谄媚(chǎn)D 、酝酿 (niàng) 缀学(chuò) 谬论(miù ) 赢弱(yíng)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搅尽脑汁天之娇子不计其数草菅人命B、莫不关心俗不可奈一喏千金另劈蹊径C、丧心病狂蜂拥而上不堪回首自立更生D、宁缺勿烂情不自禁既往不咎噤若寒蝉3、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1) 错误常常是正确的________ 。
2) 为此目的,就要_________ 同志们的眼光向着实际事物调查研究。
3) 好的内容要求有好的形式, _________ 的辞意必经使内容受到损害。
4) 语言的丰富多彩,往往就是思想 ________ 的反映。
A、先导倡导低劣深刻严密B、先导引导拙劣丰富多彩C、引导倡导拙劣深刻严密D、引导引导低劣丰富多彩4、下列句引导有歧义、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句子是( ) 。
A 、领导干部的子女及其配偶已全部从流通领域的公司退出。
B 、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价值,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
C 、专家特别指出,推广普通话是我的同事,当务之急的大事。
D 、“有偿新闻”应当受到严肃批评,这可不是个小问题。
5、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1) 死海的知名度为什么那么高?首先是因为死海地处世界最低处… …2) 如果不是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作为这里的主宰,那又有什么值得怀念3) 工作、工作、衰弱及不能走路还是工作。
安徽省对口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怅惘恻隐桎梏一愁莫展B. 恪守谗言峥嵘涣然冰释C. 偌大蹉跎踌躇杳无音信D. 踌躇桎梏谗言涣然冰释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真是独树一帜,让人耳目一新。
B. 他做事总是独断专行,从不听取他人意见。
C.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D. 他对待工作的态度非常认真,可以说是一丝不苟。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境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C.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品德高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D. 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难就放弃追求。
4-10. 略(根据实际题目内容填充)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请填写《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
”答案:后天下之乐而乐。
12. 请填写《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
”答案:秋水共长天一色。
13. 请填写《出师表》中的名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答案: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4-20. 略(根据实际题目内容填充)三、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文,回答21-25题。
(文章内容略,根据实际题目内容填充)21. 文章中提到的“他”在面对困难时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案:略。
22. 文章中“他”的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答案:略。
23. 根据文章内容,分析“他”成功的原因。
答案:略。
24. 文章中有哪些修辞手法的使用?答案:略。
25. 阅读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想?答案:略。
四、作文(共30分)26. 请以“我眼中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 描述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 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 可以结合个人经历,谈谈家乡的变化。
范文:我的家乡位于安徽省的一个小城市,这里四季分明,风景如画。
安徽对口高考真题试卷2022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庇护bì粗犷ɡuǎnɡ剔除tì惩恶扬善chéngB.踱步duó模样mó憎恶zēnɡ鲜为人知xiǎnC.笨拙zhuō绮丽qǐ狭隘ài扣人心弦xiánD.伫立zhù筛选shāi提防tí载歌载舞zài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在挫折中,有的人倒在岸边再没爬起来,有的人在黑暗里给自己折了一只船,将自己摆度到对岸。
B.当探究活动陷入困境,学生一愁莫展时,教师应及时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寻找新的途径、方法。
C.虽然古人悬梁刺骨的学习方法有些残忍,但一些人把读书、学习当成负担的态度则更不可取。
D.小时候,谁敢惹威严的父亲震怒,就必定没有好果子吃。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联欢会上,少儿合唱团首当其冲,为大家演唱了几首欢快动听的歌曲。
B.有的人对昆曲一知半解,却在昆曲名家面前妄加评论,简直是贻笑大方。
C.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一个人只有善于吸取失败的教训,才能获得丰富的人生经验。
D.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云南石林的特有风情造就了生活在这里的哈尼人山一般沉稳坚毅的性格。
4.依据语段内容,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恰当的一项是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台广播孔子学院由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台与中国孔子学院总部携手创建,以广播孔子课堂、无线广播、在线广播等为载体,①用38种外语面向世界各地的学员传播中华文化,教授汉语,②数以万计的海外受众通过它享受学习汉语服务,成为各国民众学习汉语、了解汉语、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渠道。
A.修改:①用38种外语面向世界各地的学员宣讲中华文化,教授汉语②为数以万计的海外受众学习汉语提供服务B.修改:①用38种外语面向世界各地的学员教授汉语,传播中华文化②通过它数以万计的海外受众享受学习汉语服务C.修改:①用38种外语面向世界各地的学员宣讲中华文化,教授汉语②通过它数以万计的海外受众享受学习汉语服务D.修改:①用38种外语面向世界各地的学员教授汉语,传播中华文化②为数以万计的海外受众学习汉语提供服务5.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到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转眼之间,夕阳被大海吞没了。
安徽省普通高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考试语文试卷(本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一.语言文学知识与语言表达(共11小题,每小题3分,计33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yǔn)了一下。
B.他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dòu)牛,声震天地!C.老流浪汉全部的家当.(dāng)都带在身上,几乎终日不说一句话。
D.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像龟甲,特称龟.(jūn)裂片。
2. 对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寒暄.(温暖)更胜一筹.(筹码)B.深邃.(精深)相濡以沫.(湿润)C.笑靥.(面颊,酒窝)好高骛.远(鸭子)D.夙.愿(旧有的)面面相觑.(看,瞧)3. 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许三多这支小部队实在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B.它使那些在夜里听到狼叫,白天去查看狼的足迹的人毛骨悚然。
C.它们需要休养生息,一如我需要忘却所有的陈词滥调而寻找新的开始。
D.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灸做奖赏。
4.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要不就是被闲置,要不就是走马观花似的被调动。
B.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
C.黑色的小皮箱,一把小锁,柔滑的棱角,这些都是我儿时熟视无睹的。
D.台儿沟静得那样深沉、真切,好像在默默无闻地向大山诉说着自己的虔诚。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调查研究,使学生提高了搜集、筛选、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B.这位青年画家不得不以杂志小说的插图来铺平通向艺术的道路。
C.历史把这些为共同目标工作因而自己就得高尚的人称为最伟大的人物。
D.世纪老人在陆续地离去,他们留下的爱国心和高深的学问却一直在我们心中不老。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阅读时注意力越是集中,大脑留存读物的信息量就越多。
2023年对口高考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狡黠(xiá)慰藉(jí)一抔黄土(póu)B. 拮据(jū)栈桥(zhàn)义愤填膺(yīng)C. 恣睢(suī)嗤笑(chī)锲而不舍(qì)D. 陨落(yǔn)妖娆(ráo)恪尽职守(gè)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亵渎重蹈覆辙张惶失措。
B. 发窘无与伦比涕泗横流。
C. 襁褓脑羞成怒廓然无累。
D. 萧索断章取意润如油膏。
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他______地站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
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始终保持着______的态度。
这个小镇的夜晚格外______,只能听到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
A. 默默坚定寂静。
B. 静静坚决安静。
C. 默默坚决安静。
D. 静静坚定寂静。
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B. 他在演讲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C. 对待学习,我们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能半途而废。
D. 这位老艺术家的表演炉火纯青,令人叹为观止。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 我们要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学习上的问题。
D. 为了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一定要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
6.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D. 我国古代诗歌按音律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近体诗包括律诗、绝句和词。
7.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
这巴掌大的地方,怎么能住人呢?他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震耳欲聋。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017年安徽省文化素质分类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全部为单项选择题,共12页,90小题。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上交。
语文试题(12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20分)(一)从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项,并在答案卡上将该项涂黑。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富饶(r do) 民(mm)主领航(h印g )员B.造诣(zh 1)呵(h e)护便(bi巾)利店C.幻(hum)想崛(qu e)起保温瓶(p in g)D.旅(1 G)行魄(p b)力压轴(zh u )戏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按排请帖纪念章B. 调整矩形沉鱼落燕C.氛围匀称样板房D. 循环垦求见微知著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提起江南小镇,闭眼就能想见,穿镇而过的河道,傍河而筑的居民和雕刻 ________ 的石桥。
②历史经验早已_______ ,贸易保护主义只会让衰退中的世界经济陷入更大的困境。
③政府应该合理______ ,增办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学校,加大对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
A.精致标明计划B.精致表明规划C细致表明计划D.细致标明规划.4.F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实施“带路战略,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发展。
B. 去年的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总决赛打得难舍难分..,极具对抗性与观赏性。
C. 明清徽商重信守约,一诺千金.,其义利并重的商业价值观,对后世影响深远。
安徽对口高考语文真卷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2013年安徽省普通高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考试语文试卷(本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一.语言文学知识与语言表达(共11小题,每小题3分,计33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yǔn)了一下。
B.他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dòu)牛,声震天地!C.老流浪汉全部的家当.(dāng)都带在身上,几乎终日不说一句话。
D.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像龟甲,特称龟.(jūn)裂片。
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许三多这支小部队实在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B.它使那些在夜里听到狼叫,白天去查看狼的足迹的人毛骨悚然。
C.它们需要休养生息,一如我需要忘却所有的陈词滥调而寻找新的开始。
D.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灸做奖赏。
3.对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寒暄.(温暖)更胜一筹.(筹码)B.深邃.(精深)相濡以沫.(湿润)C.笑靥.(面颊,酒窝)好高骛.远(鸭子)D.夙.愿(旧有的)面面相觑.(看,瞧)4.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要不就是被闲置,要不就是走马观花似的被调动。
B.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
C.黑色的小皮箱,一把小锁,柔滑的棱角,这些都是我儿时熟视无睹的。
D.台儿沟静得那样深沉、真切,好像在默默无闻地向大山诉说着自己的虔诚。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调查研究,使学生提高了搜集、筛选、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B.这位青年画家不得不以杂志小说的插图来铺平通向艺术的道路。
C.历史把这些为共同目标工作因而自己就得高尚的人称为最伟大的人物。
D.世纪老人在陆续地离去,他们留下的爱国心和高深的学问却一直在我们心中不老。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阅读时注意力越是集中,大脑留存读物的信息量就越多。
②所以速读过程是感知、思维高度活跃的过程。
③人的注意力与阅读速度存在着某种“正”相关:注意力高度集中,阅读的速度才可能加快;注意力不集中,思绪游离于读物之外,阅读速度自然会慢。
④不断回视,复读,速度慢了,信息量自然也就小了。
⑤如果漫不经心地阅读,其他念头必定会:“乘虚而入”,从而造成“视而不见”或者前读后忘的结果。
A.①②⑤③④B.③②①④⑤C.①②③⑤④D.③②①⑤④7.依次填入下列句子□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怎样阅读一本书呢□国外的一些阅读方法可以为我们提供某些借鉴□美国曾有一本畅销书□书名就是□如何阅读一本书□A.。
,《》 B. ,。
,“”C.;:《》 D. ,;:《》8.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作家作品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史记》既是历史巨著,又是杰出的纪传体文学。
B.“说”是一种文体,韩愈以“说”命题的文章有《马说》、《师说》。
C.柳永的“明月几时有”,苏轼的“杨柳岸,晓风残月”都使用了“月”意象。
D.《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均选自我国古典小说《水浒传》。
9. 下列关于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我的母亲》的作者老舍,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B.《我爱这土地》表达了臧克家对祖国的赤子之情。
C.沈从文在《边城》中塑造了船家少女翠翠的形象。
D.《卖白菜》的作者莫言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10.下列关于外国作家作品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肖洛霍夫、高尔基都是沙俄时期著名的作家。
B.《我愿意是激流》的作者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
C.《最后的常春藤叶》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作品。
D.《世间最美的坟墓》抒发了对列夫·托尔斯泰的敬仰之情。
11.下列交际语,使用谦辞、敬语恰当的一项是( )A.读了您的大作,我想斧正几处。
B.今天能光临贵公司,我深感荣幸。
C.明天上午我去拜访您,请您在家恭候。
D.本人才疏学浅,难以胜任这项工作。
二.现代文阅读理解(共14小题,每小题3分,计42分)材料1①水对人体健康很重要。
没有食物,人的生命可以维持数周:□□没有水,生命仅能维持1周。
人体的组织、器官、细胞需要充足的水来作为介质,进行所有的生物化学反应进而完成所有生理功能,如食物的摄入和消化、能量的产生和利用、人体体温的调节、关节润滑、细胞信号的传递等。
这些营养物质通过血液运输到组织、器官和细胞被利用,并因此产生大量代谢废物,再通过尿液、汗液将其排出体外,哪一步都离不开水。
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更没有健康。
□□,我们每天都需要喝一定量的水来补充体内的水分流失。
②下面就教大家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一天的喝水时间以及喝水量。
③一个人每天该喝多少水呢?根据卫生部颁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水平衡公式计算,轻体力劳动者每天最基本的饮水量至少要达到1.2升,而随着外界气温、工作生活环境的不同,饮水量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一个成年人每天的饮水量应保持在2000ml左右,这样才能保证身体有充足水分。
而且,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当你感到口渴的时候,身体其实已经脱水近2-3%。
④那么,该如何科学的分配每天2000ml的饮水量呢?下面是我们提供的一份相对合理的喝水时间表,供大家参考:7:30(第一杯)早上起来梳洗后先空腹喝下一杯水(约250ml),补充睡眠时流失的水分,同时也有利于身体的代谢及排毒。
9:00(第二杯)从家里至工作场所后再来一杯,有利于进入工作状态。
11:00(第三杯)工作一段时间,起来活动一下的时候给自己第三杯水,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矿物质,放松紧张的工作情绪。
13:00(第四杯)午餐半小时后,喝一杯水,可以加强身体的消化功能,有利于营养吸收,也可以消除口腔异味。
15:00(第五杯)下午的这一杯水很重要喔!除了补充工作时流失的水分之外,还能帮助头脑清醒,给身体充“电”,提升工作效率。
17:30(第六杯)下班前,再喝一杯舒缓一天工作的疲劳。
想要通过喝水瘦身的,可以多喝几杯,增加饱足感,待到吃晚餐时,自然不会暴饮暴食。
20:00(第七杯)晚饭后来一杯,帮助消化及营养吸收。
22:00(第八杯)睡前喝一杯,降低血液粘稠度,睡得会更好。
可别一口气喝的太多,以免夜间频繁上洗手间,影响睡眠质量。
⑤如此,每天8杯水,不知不觉中你就已经摄入了2000ml的量了。
长期坚持的话,你会发现气色变好了,感冒便秘也少了。
朋友,你还犹豫什么,赶快体验吧!每天喝2000ml水,让你随时都精力充沛,精神饱满!(选自《科学处健康》,有改动) 12.依次填入①段□□里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即使所以B.然而所以C.即使而且D.然而而且13.对③段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下定义B.摹状貌C.举例子D.列数据14.对③段内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普通人每天饮水的建议总量与时间选择。
B.成年人每天的饮水量应保持在2000ml以上。
C.喝水应当在感到口渴前进行。
D.一个人每天应该喝多少水。
15.对④段说明顺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操作顺序B.空间顺序C.时间顺序D.逻辑顺序16.对②-④段结构分析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总—分B.总—分—总C.分—总D. 并列17.下列对本文所拟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A.饮水时间表B.水是生命之源C.饮水与健康D.科学饮水的体验18.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空腹喝水不利于身体的代谢和排毒。
B.饮水应均衡分布在每天早中晚各个时段,而且只喝8次。
C.下午三点钟一定要喝一杯水,这杯水是一天中最重要的。
D.我们每天都需要喝一定量的水来补充体内的水分流失。
材料2树[挪威]阿澜·卢①今晚我想到了我的外祖父。
几周前他给我讲了个故事,关于世界有多美好的故事。
②我的外祖父母住在一幢黄色的木屋里,这是他们很久以前造的房子。
他们有个大花园,他们总是在花园里花费很长时间。
花草树木对他们来说意义重大。
他们知道应该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浇水施肥,什么时候收获。
他们总是讨论种植技术以及把花送给朋友或家人的事情。
他们造房子的时候,外祖父曾种过一棵苹果树,在花园的最深处。
我从没见过这棵树,我出生时树就没了。
③但是我听说过它。
④树种上几年后,开始结出苹果来。
很多苹果。
外祖母用苹果做果汁和果酱。
⑤但是不幸发生了。
那是个清爽的夏天,苹果很大很漂亮,马上就可以收获了。
一天早晨树被毁了。
外祖父说当时看上去真惨。
后来树就死了。
外祖父走进屋里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了外祖母。
然后他脱下工作服,换上干净的衣服,出门下坡,经过教堂,径直去了职校。
⑥他和校长谈了话。
学校认真地处理了这件事,不就就有3个年轻小伙子认了错。
他们原本只是闹着玩儿,但是后来一发不可收拾。
他们很□□。
这不是什么大事,但是也挺严重的。
外祖父和校长都认为应当按章办事。
那个时候一棵苹果树值150克朗。
最后决定,男孩们应该赔偿损失,没人50克朗。
外祖父说,当时这是一大笔钱。
男孩们应该每周支付一定的数额,从秋天一直到第二年春天。
⑦外祖父亲自去过学校,他知道男孩们没有什么闲钱,而且他们的家长为了宋他们上学也已经掏空了口袋。
他们必须从自己的零花钱里挤出钱来,这意味着所有花钱的课外活动都必须大幅缩减。
他们几乎买不了任何想要的东西,不能去电影院,不能与女孩儿约会,几乎什么都干不了。
每个周六,男孩们红着脸来到外祖父母的家门口付钱。
他们很少说话,只是飞快地伸出手,把硬币塞到外祖父的大手掌里。
外祖父严肃地点点头,清点一下。
就这样日复一日,冬尽春来。
⑧5月,花园里又开满了花,职校也放假了,男孩们要回家了。
他们最后一次上门都穿上了漂亮的衣服,这对他们来说是个开心的日子。
他们按了门铃,外祖母引他们进屋,请他们吃蛋糕和华尔夫饼。
男孩们吃了糕点并付清了一笔欠款,还握了外祖父、外祖母的手。
男孩们都觉得轻松了,头一次开始和外祖父□□起来。
他们说了些学校的事情以及暑假的打算,他们说了他们都是从哪里来的……他们的脸上都是笑容,无债一身轻。
然后男孩们起身告辞。
⑨外祖父也站了起来。
“等一等,”他说,“还有一件事。
”男孩们停了下来。
外祖父走出客厅,走向厨房里硕大的橱柜,把手伸进柜子深处,拿出3个信封。
然后他走向男孩们,塞给每人一个信封。
男孩们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他们互相看了看,然后打开信封,眼泪从他们脸颊上滚下来——外祖父把钱全都还给了他们。
外祖父说他一直打算把钱还给他们。
这不是钱的问题,他说。
⑩我想着那些男孩儿。
现在他们都老了。
已经过了50年。
他们一定找到了世界真美好的感觉。
一起都很靠谱,一切都有意义。
我揣摩着他们现在都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