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对口高考语文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63.00 KB
- 文档页数:4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混淆混浊混蛋B. 倔强倔傲惰性C. 沉默沉沦沉静D. 装饰装腔作势装模作样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B. 她的歌声,宛如夜莺,在山谷中回荡。
C.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科学家们终于找到了治疗癌症的方法。
D.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多彩,让人爱不释手。
B. 他总是对自己的成绩沾沾自喜,不思进取。
C. 她工作认真负责,深受领导和同事的信赖。
D. 这次考试难度很大,许多同学都感到力不从心。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她喜欢看书,尤其是历史、文学、科普等方面的书籍。
B. 他的性格开朗,待人热情,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我国地域辽阔,地大物博,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D. 老师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夜幕降临,星星点点的灯光点缀着寂静的夜空。
B. 他的笑声如同一阵春风,吹散了周围的阴霾。
C. 那只小鸟在树枝上跳跃,宛如一个调皮的孩子。
D. 他的眼神坚定,仿佛能看透一切。
6. 下列各句中,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7. 下列各句中,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B.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施耐庵。
C. 《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D. 《三国演义》是明代作家罗贯中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8. 下列各句中,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 鲰生(zōu shēng)B. 狐狸(hú lí)C. 病毒(bìng dú)D. 知识(zhī shì)答案:D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名副其实B. 狐假虎威C. 峨冠博带D. 横征暴敛答案:A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B.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年轻有为的作家。
C.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难,需要请教一下老师。
D. 这个城市的环境越来越好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
答案:C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 天上的星星像眼睛一样,注视着大地。
B. 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C. 这本书的内容像一部电影,引人入胜。
D. 他跑得像一阵风,转眼间就消失在远方。
答案:A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 大海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滋养着无数的生灵。
B. 风儿像一位顽皮的孩童,在树梢间嬉戏。
C. 太阳像一位勤劳的农夫,照耀着大地。
D. 云朵像一群白色的羊,悠闲地在天空漫步。
答案:B6.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一组是:A. 欢快、欢乐B. 坚强、刚强C. 美丽、漂亮D. 美满、美好答案:C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 他跑得快,像一阵风。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像一部百科全书。
C. 她的歌声动听,像天籁之音。
D. 这座城市的夜景美极了,像一幅画。
答案:B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比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 他勇敢地面对困难,不退缩。
B. 这本书的内容有趣,引人入胜。
C. 他的学习成绩优秀,一直名列前茅。
D. 这个季节的天气变化无常,时而阳光明媚,时而风雨交加。
答案:D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 这本书是谁写的?B. 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C. 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D. 他为什么会这么做?答案:C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 你难道不知道这个道理吗?B. 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待别人?C. 你怎么能这么轻易地放弃?D. 你怎么不懂得珍惜?答案:A11.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 他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纷至沓来(tā)气壮山河(qiāng)B. 鸡毛蒜皮(sān)悠然自得(yóu)C. 碌碌无为(wéi)鸡犬升天(shēng)D. 沧海一粟(sù)鸡鸣狗盗(dào)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益匪浅。
B. 他的演讲博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C. 老师的教育使我懂得了很多道理。
D.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3. 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A. 我们班上的同学们都十分热爱祖国。
B. 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C. 他在我国航天事业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D. 这篇文章的论点不够明确,论据也不充分。
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 那一片片金黄的麦田,像金色的海洋。
B.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C. 这座山势险峻,犹如一把利剑。
D. 那只小鸟在天空中自由翱翔,宛如一位仙女。
5. 下列各句中,句式杂糅的一项是:A. 我非常感谢你的帮助,这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
B. 这个问题我已经想了很久,但还是没有找到解决办法。
C. 他的成绩一直在班级里名列前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D. 这篇文章的主题鲜明,论据充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6.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 他刻苦学习,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B. 这件事让他感到十分困扰,一时不知所措。
C. 他的演讲慷慨激昂,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D. 这篇文章的观点新颖,令人耳目一新。
7.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你今天怎么这么晚才回来?”他问道。
B. 这本书很有趣,我已经看完了。
C. 他从小就喜欢画画,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名画家。
D. 她说:“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争取早日考上大学。
”8. 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精卫填海:比喻决心克服困难,不怕失败。
安徽省普通高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一、语文知识与语言表达(共 25 分, 1-7 题各 3 分,第 8 题 4 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
A 、绮丽 (qǐ) 抨击(pēng) 矜持(jīn) 嘱托(shǔ)B 、桎梏 (gù) 枢纽(shū) 脊梁(jí) 脑髓 (suǐ)C 、偌大 (ruò) 分娩(miěn ) 泥泞(nìng) 谄媚(chǎn)D 、酝酿 (niàng) 缀学(chuò) 谬论(miù ) 赢弱(yíng)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搅尽脑汁天之娇子不计其数草菅人命B、莫不关心俗不可奈一喏千金另劈蹊径C、丧心病狂蜂拥而上不堪回首自立更生D、宁缺勿烂情不自禁既往不咎噤若寒蝉3、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1) 错误常常是正确的________ 。
2) 为此目的,就要_________ 同志们的眼光向着实际事物调查研究。
3) 好的内容要求有好的形式, _________ 的辞意必经使内容受到损害。
4) 语言的丰富多彩,往往就是思想 ________ 的反映。
A、先导倡导低劣深刻严密B、先导引导拙劣丰富多彩C、引导倡导拙劣深刻严密D、引导引导低劣丰富多彩4、下列句引导有歧义、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句子是( ) 。
A 、领导干部的子女及其配偶已全部从流通领域的公司退出。
B 、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价值,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
C 、专家特别指出,推广普通话是我的同事,当务之急的大事。
D 、“有偿新闻”应当受到严肃批评,这可不是个小问题。
5、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1) 死海的知名度为什么那么高?首先是因为死海地处世界最低处… …2) 如果不是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作为这里的主宰,那又有什么值得怀念3) 工作、工作、衰弱及不能走路还是工作。
安徽省对口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怅惘恻隐桎梏一愁莫展B. 恪守谗言峥嵘涣然冰释C. 偌大蹉跎踌躇杳无音信D. 踌躇桎梏谗言涣然冰释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真是独树一帜,让人耳目一新。
B. 他做事总是独断专行,从不听取他人意见。
C.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D. 他对待工作的态度非常认真,可以说是一丝不苟。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境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C.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品德高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D. 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难就放弃追求。
4-10. 略(根据实际题目内容填充)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请填写《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
”答案:后天下之乐而乐。
12. 请填写《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
”答案:秋水共长天一色。
13. 请填写《出师表》中的名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答案: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4-20. 略(根据实际题目内容填充)三、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文,回答21-25题。
(文章内容略,根据实际题目内容填充)21. 文章中提到的“他”在面对困难时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案:略。
22. 文章中“他”的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答案:略。
23. 根据文章内容,分析“他”成功的原因。
答案:略。
24. 文章中有哪些修辞手法的使用?答案:略。
25. 阅读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想?答案:略。
四、作文(共30分)26. 请以“我眼中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 描述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 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 可以结合个人经历,谈谈家乡的变化。
范文:我的家乡位于安徽省的一个小城市,这里四季分明,风景如画。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沉默寡言(mò mò guǎ yán)B. 息息相关(xī xī xiāng guān)C. 畏首畏尾(wèi shǒu wèi wěi)D. 瞬息万变(shùn xī wàn bià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从网上购买了这本书,觉得非常有用。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刻认识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C.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决定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D. 他之所以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是因为他勤奋刻苦,加上老师的教育。
3. 下列各句中,表达效果最强烈的一项是:A. 这本书内容丰富,值得一读。
B. 这本书内容丰富,非常值得一读。
C. 这本书内容丰富,极为值得一读。
D. 这本书内容丰富,特别值得一读。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B. 他在我国科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C.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是我国导弹事业的奠基人。
D. 他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
B. 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
C. 她的歌声如天籁之音。
D. 他的心肠像铁一样硬。
6. 下列各句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他思维敏捷,善于分析问题。
B. 他的性格豁达,为人热情。
C. 他的成绩突飞猛进,让人刮目相看。
D. 他的家境贫寒,生活困苦。
7. 下列各句中,句式杂糅的一项是:A. 我喜欢听音乐,尤其喜欢听古典音乐。
B. 这件事他负责,所以我放心。
C. 他既能唱歌,又能跳舞,还是个优秀的篮球运动员。
D. 我觉得这本书很有趣,而且对我的学习也有帮助。
8. 下列各句中,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 这场雨下得很大,路上的行人纷纷躲雨。
B. 他的讲解生动有趣,同学们都听得津津有味。
2023年对口高考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狡黠(xiá)慰藉(jí)一抔黄土(póu)B. 拮据(jū)栈桥(zhàn)义愤填膺(yīng)C. 恣睢(suī)嗤笑(chī)锲而不舍(qì)D. 陨落(yǔn)妖娆(ráo)恪尽职守(gè)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亵渎重蹈覆辙张惶失措。
B. 发窘无与伦比涕泗横流。
C. 襁褓脑羞成怒廓然无累。
D. 萧索断章取意润如油膏。
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他______地站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
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始终保持着______的态度。
这个小镇的夜晚格外______,只能听到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
A. 默默坚定寂静。
B. 静静坚决安静。
C. 默默坚决安静。
D. 静静坚定寂静。
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B. 他在演讲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C. 对待学习,我们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能半途而废。
D. 这位老艺术家的表演炉火纯青,令人叹为观止。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 我们要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学习上的问题。
D. 为了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一定要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
6.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D. 我国古代诗歌按音律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近体诗包括律诗、绝句和词。
7.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
这巴掌大的地方,怎么能住人呢?他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震耳欲聋。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017年安徽省文化素质分类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全部为单项选择题,共12页,90小题。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上交。
语文试题(12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20分)(一)从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项,并在答案卡上将该项涂黑。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富饶(r do) 民(mm)主领航(h印g )员B.造诣(zh 1)呵(h e)护便(bi巾)利店C.幻(hum)想崛(qu e)起保温瓶(p in g)D.旅(1 G)行魄(p b)力压轴(zh u )戏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按排请帖纪念章B. 调整矩形沉鱼落燕C.氛围匀称样板房D. 循环垦求见微知著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提起江南小镇,闭眼就能想见,穿镇而过的河道,傍河而筑的居民和雕刻 ________ 的石桥。
②历史经验早已_______ ,贸易保护主义只会让衰退中的世界经济陷入更大的困境。
③政府应该合理______ ,增办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学校,加大对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
A.精致标明计划B.精致表明规划C细致表明计划D.细致标明规划.4.F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实施“带路战略,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发展。
B. 去年的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总决赛打得难舍难分..,极具对抗性与观赏性。
C. 明清徽商重信守约,一诺千金.,其义利并重的商业价值观,对后世影响深远。
20 1 1年安徽省普通高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试题(本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卩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代表该选项的字母填入下表与题号对应处。
共10卩题,每卩题3分,计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畸( qí)形绮(qǐ)丽崎(qī)岖B.剽(piáo)窃瓢泼(piáo) 缥(piào)缈C.粳(jīng)米硬(yìng)朗梗(gěng)概D.滂( páng)沱诽谤(bàn)磅(bàng)秤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天南海北的看花人,依然车水马龙地踊入洛阳城。
B.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C.议论作为一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可以开宗明意,可以画龙点睛。
D.它卑处一隅,像一位决不眩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
3.对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倩.影(倩:美丽)迥.乎不同(迥:差得远)D.惬.意(惬:满足)锲.而不舍(锲:刻)C.谄.媚(谄:奉承)无与伦.比(伦:同类)D.佳肴.(肴:米饭)礼尚.往来(尚:崇尚)4.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江水的源头为什么总是源远流长,它的流动为什么总是无止无休....。
B.人与生物圈是平衡的,生态链条中的野生动物遭劫,自然界的报复也就比.肩接踵...。
C.大熊猫素有国宝之称,它那呆若木鸡....的形象博得了全世界的青睐。
D.青年学人争读《时间简史》,一时颇有洛阳纸贵....之势。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高考能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B.难道我们不能肯定这部获奖电视剧没有意义吗?C.据中央气象台预报,今天白天到夜间,华北和东北的部分地区将有大暴雨。
D.因为要提高青年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因而举办了这次诗歌朗诵会。
对口高考语文试题安徽及答案对口高考语文试题安徽第Ⅰ卷阅读题 (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语文教材修订的思考杨丽对学生时代语文课文的回忆,是贯穿生命始终的一件乐事。
《丰碑》中身落白雪的军需旅长的凛然与无私,朱自清《背影》中老父亲爬月台时的心酸与伟岸,《少年闰土》中深蓝夜空下那个项带银圈、手捏钢叉的十一二岁的捕猹少年的机灵与果敢,让我们一遍遍感受着民族精神、亲情、友情的震撼人心。
看,这些少时课本上的文字,都已经根深蒂固于青年人的成长中,成为构建精神世界的一砖一瓦,作为他们精神根基的一部分。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每次学生语文教材的修订都会掀起一阵大讨论。
不论是2013年对鲁迅的散文诗《风筝》的替换,还是2014年上海市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新版语文课本对《寻隐者不遇》、《登鹳雀楼》等8首古诗的删除,或是如今对《谁勇敢》一文的撤换、《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被换为《智取生辰纲》、《洲际导弹自述》被改为《网络表情符号》,都引起人们的议论,对这些修改,除了诟病或挑剔,显然也有一些积极的解读。
如避免学生理解偏难、减轻学生负担、为避免学生盲目勇敢导致受伤、更契合现代和谐社会导向、更切合互联网时代的学生生活……然而,这些修改到底该不该,进步还是退步,还都需要专家或使用教材的师生来认定,但可以肯定的是,教材没有几十年不变地原地踏步。
语文教材一成不变或倒退复古,都不利于学生精神世界的构建与发展。
用心的教材内容应该突出时代特征,把握时代精神,用灵动有力的语言描绘大美的中国梦。
文学作品的意义就在于让学生能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独立思考和积极思辨的精神,而不是寻章摘句或不假思索、人云亦云。
用语文塑造青少年的思想之魂、精神之魂,中国梦的实现也才能有更加坚实的青年基础。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在对蕴含思想深度的*的选择和解读上表现得更加明显。
教材编撰部门、学生、家长,针对不同的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要符合所有人的口味本身就是一种妄想,所以我们也不必因为教材选择而焦虑。
2012年安徽省普通高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
毕业生考试语文试题
2012年安徽省普通高校
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试题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语言文学知识与语言表达(下列每小题四个选项得分评卷人复核人
中只有一个符和题意,请将代表该选项的字母填入下
表与题号对应处。
共11小题,每小题3分,计33分)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号
答
案
A.殷.yān红的鲜血滴落在泥土上。
B.她梦想到盛.shèng在名贵盘碟里的佳肴。
C.第二步工作叫掐丝,就是拿扁铜丝粘.nián在铜胎表面上。
D.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sì的。
2.下列句子没有
..错别字的一项是()。
A.得知我还必需回渡假村,她愣住了。
B.住宅的寒伧,墙壁的暗淡,家俱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
C.归来时带着几分鹊跃的心情,一跳一跳就跳过了那些山坡。
D.丈夫从实验室回来时,孩子们已经做完功课睡觉了。
3.对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累.世(累:连续)勤能补拙.(拙:笨)
B.睿.智(睿:锋利)越俎代庖.(庖:厨房)
C.绵亘.(亘:延续不断)扪.心自问(扪:摸)
D.自诩.(诩:夸耀)自惭形秽.(秽:丑陋)
4.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贵族老爷们养尊处优的生活场所已消失得杳无音信
....。
B.过去有些园名,可以望文生义
....,如梅园,它的特色是梅。
C.在孩子们的眼神里,我看到了他们的心悦诚服
....。
D.赚钱是每一个生意人众望所归
....的事。
5.下列句子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
A.人脑是一部最奇妙的机器,但它能和手结合,使人成为万物之灵。
B.好的立意,来源于作者对社会生活的用心提炼、体验、思考和观察。
C.母亲在非解释一下不足以平服别人的时候才这样说。
D.人物的塑造,要经过反复打磨的过程,才能创造出鲜活的形象。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当时我很年轻,而且正是不动扳机就感到手痒的时期。
②我察觉到,在这双眼睛里有某种新的东西,某种只有它和这座山才了解的东西。
③我总是认为,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猎人的天堂。
④当我们到达那只老狼的所在时,正好看见在它眼中闪烁的、令人难受的、垂死的绿光。
⑤但是,在看到这垂死的绿光时,我感到,无论是狼,或是山,都不会同意这种观点。
A. ④⑤①②③
B. ④②①③⑤
C. ①③⑤④
② D. ①④②⑤③
7.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是对荷花君子品格的赞美。
B.朋友告诉他,下一个节目是配乐诗朗诵“相信未来”。
C.我要提醒两点。
第一、遵守纪律;第二、注意安全。
D.胡班长:“能坚持住吗,你?”
8.下列关于中国作家作品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风、雅、颂是《诗经》普遍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
B.林冲是《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C.四幕话剧《雷雨》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
D.《致橡树》表达了诗人舒婷对母爱的赞美。
9.下列关于外国作家作品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
B.列夫·托尔斯泰是18世纪俄国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
C.《一碗清汤荞麦面》的作者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
D.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笔下的人物形象。
10.下列名句与作者对应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A.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孔子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柳宗元
C.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
D.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林则徐
11.在火车上,如果甲误坐了乙的座位,下列乙对甲的表述最得体的一句是
()。
A.你怎么坐我的位子?
B.起来,这座位是我的。
C.同志,你坐错位子了。
D.对不起,你看看我的票,是不是这个座位?
二.现代文阅读理解(共14小题,每小题3分,计42分)
材料1
2012年安徽省普通高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2012年安徽省普通高校
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A D B C C B D B A C D
题号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C A B A C D B B A D C
D
24.他栽的树都是他“营”里的战士,他是“营长”。
(其他合理的答案,酌情给分)
25.强调“护山老人”面对孤寂生活的乐观;强调“护山老人”对军人情操的坚守;强调“护山老人”对护林事业的热爱;突出采访最出彩的镜头,令人回味。
(4点答对任一点即可得
题号26 27 28
答案 D A C
29.⑴项伯于是在当天夜里骑马跑到沛公的军营。
(乃,译为“于是”或“就”,1分;之,译为“到”,1分;句意,1分)
⑵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安,译为“怎么”1分;故,译为“交情”或“老(旧)交情”,1分;句意,1分)
30.参考示例:
通知
各班班长、体育委员:
学校学生会定于9月21日下午4:30——5:30在新教学楼118教室召开第八届学生趣味运动会筹备会,商讨有关事宜,请准时参加。
特此通知
英才职业中学学生会
2012年9月19日(评分说明:内容5分:标题错误或遗漏,扣1分;受文对象错误或遗漏,扣1分;发文单位测或遗漏,扣1分;落款日期不合理或遗漏,扣1分;会议事由(会议内容)错误或遗漏,扣1分;会议时间错误或遗漏,扣1分;会议地点错误或遗漏,扣1分;执行要求不当或遗漏,扣1分。
扣5分为止。
格式5分:标题,1分;受文对象,1分;正文,1分;发文单位,1分;落款日期,1分。
)
31. 根据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50分)
(1)等级评定参考
(2)每3个错别字(不含重复)扣1分,扣满5分为止。
(3)不足700字,每少50字扣1分;不足300字,按四等作文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