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形的性质与判定辅导讲义
- 格式:docx
- 大小:150.28 KB
- 文档页数:6
BCADO菱形的判定和性质一、基础知识(一)菱形的概念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二)菱形的性质:1、 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2、 菱形四条边都相等;3、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4、 菱形是轴对称图形;边 角 对角线 对称性 菱形对边平行; 四边相等对角相等; 邻角互补互相垂直平分且平分对角轴对称(三)菱形的判定:1、 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3、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四)菱形的面积1、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算(S=21底×高) 2、用对角线计算(面积的两对角线的积的一半 S=21ab)ABCDE二、例题讲解考点一 :菱形的判定例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 一组对边相等,另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B )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矩形 (C ) 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一定是菱形(D ) 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练习1:菱形的对角线具有( ) A .互相平分且不垂直 B .互相平分且相等 C .互相平分且垂直 D .互相平分、垂直且相等练习2:如图,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M 、N 分别是边AB 、AD 的中点,连接OM 、ON 、MN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OM 和△AON 都是等边三角形B .四边形AMON 与四边形ABCD 是位似图形C .四边形MBON 和四边形MODN 都是菱形D .四边形MBCO 和四边形NDCO 都是等腰梯形练习3:如图,在三角形ABC 中,AB >AC ,D 、E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ADE 沿线段DE 翻折,使点A 落在边BC 上,记为A '.若四边形ADA E '是菱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DE 是△ABC 的中位线B .AA '是BC 边上的中线 C .AA '是BC 边上的高D .AA '是△ABC 的角平分线ABCDEA 'DBCA NM O练习4:如图,下列条件之一能使平行四边形ABCD 是菱形的为( ) ①AC BD ⊥ ②90BAD ∠= ③AB BC = ④AC BD = A .①③B .②③C .③④D .①②③例2 :已知AD 是△ABC 的平分线,DE ∥AC 交AB 于E ,DF ∥AB 交AC 于F ,则四边形AEDF 是什么四边形?请说明理由.变化:若D 是等腰三角形底边BC 的中点,DE ∥AC 交AB 于E ,DF ∥AB 交AC 于F ,则四边形AEDF 是什么四边形?请说明理由.练习1:如图,AD 是Rt △ABC 斜边上的高,BE 平分∠B 交AD 于G ,交AC 于E ,过E 作EF ⊥BC 于F ,试说明四边形AEFG 是菱形.练习2:如图,E 是菱形ABCD 边AD 的中点,EF ⊥AC 于点H ,交CB 延长线于点F ,交AB 于点G ,求证:AB 与EF 互相平分。
菱形的性质及判断中考要求知识点 A 要求B要求C要求菱形会辨别菱形掌握菱形的观点、性质和判断,会用菱形的性质和会用菱形的知识解决有关判断解决简单问题问题知识点睛1.菱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2.菱形的性质菱形是特别的平行四边形,它拥有平行四边形的全部性质,?还拥有自己独到的性质:① 边的性质:对边平行且四边相等.② 角的性质:邻角互补,对角相等.③ 对角线性质:对角线相互垂直均分且每条对角线均分一组对角.④ 对称性:菱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菱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评论:其实只需四边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其面积就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3.菱形的判断判断① :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判断② :对角线相互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判断③ :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重、难点要点是菱形的性质和判断定理。
菱形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定义的,第一她是平行四边形,但它是特别的平行四边形,特别之处就是“有一组邻边相等”,因此就增添了一些特别的性质和不一样于平行四的基础。
难点是菱形性质的灵巧应用。
因为菱形是特别的平行四边形,因此它不只拥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同时还拥有自己独到的性质。
假如获得一个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就能够获得很多对于边、角、对角线的条件,在实质解题中,应当应用哪些条件,如何应用这些条件,经常让很多学生惊慌失措,教师在教课过程中应赐予足够重视。
例题精讲板块一、菱形的性质【例 1】☆ ⑴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将菱形分红全等三角形的对数为⑵在平面上,一个菱形绕它的中心旋转,使它和本来的菱形重合,那么旋转的角度起码是【例 2】⑴如图 2,一活动菱形衣架中,菱形的边长均为16cm 若墙上钉子间的距离 AB BC16cm ,则1度.A B C1图2⑵如图,在菱形ABCD 中, A 60 , E 、 F 分别是 AB 、 AD 的中点,若 EF 2 ,则菱形 ABCD的边长是 ______.AE FB DC【例 3】如图,E是菱形ABCD的边AD的中点,EF AC于 H ,交 CB的延伸线于 F ,交 AB于 P,证明: AB 与 EF 相互均分.DEHA CPBF【例 4】☆如图 1 所示,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订交于点O,H为AD边中点,菱形ABCD的周长为 24,则 OH 的长等于.AHB DOC图1【稳固】☆如图,已知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8cm ,BD 4cm ,DE BC 于点E,则DE的长为【例 5】☆ 菱形的周长为20cm ,两邻角度数之比为2:1 ,则菱形较短的对角线的长度为【稳固】如图 2,在菱形ABCD 中, AC 6 , BD 8 ,则菱形的边长为()A.5B.10C.6D.8A DBC图 2【稳固】如图 3,在菱形ABCD中, A 110, E、 F 分别是边 AB和 BC的中点, EP CD 于点 P,则FPC ()A.35B.45C.50D.55DAE PCB F图3【例 6】☆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的纸片对折两次,而后剪下一个角,为了获得一个锐角为60 的菱形,剪口与折痕所成的角的度数应为()A.15或30 B .30或 45 C .45或60D.30或60【稳固】菱形 ABCD 中,E 、F 分别是 BC 、CD 的中点,且 AE BC ,AF CD ,那么EAF 等于.【稳固】如图,将一个长为10cm ,宽为 8cm 的矩形纸片对折两次后,沿所得矩形两邻边中点的连线(虚线)剪下,再翻开,获得的菱形的面积为()A. 10cm 2 B . 20cm 2C. 40cm2D. 80cm 2DA CB图1【例 7】☆已知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的乘积等于菱形的一条边长的平方,则菱形的一个钝角的大小是【例 8】如图,菱形花坛ABCD的周长为20m,ABC 60,?沿着菱形的对角线修筑了两条小道AC和BD ,求两条小道的长和花坛的面积.AOB DC图2【例 9】已知,菱形ABCD 中, E 、 F 分别是 BC 、 CD 上的点,若AE AF EF AB ,求 C 的度数.AB DE FC板块二、菱形的判断【例 10】如图,假如要使平行四边形ABCD 成为一个菱形,需要增添一个条件,那么你增添的条件是.A DB C【例 11】☆如图,在ABC 中, BD 均分ABC , BD 的中垂线交AB 于点 E ,交 BC 于点 F ,求证:四边形 BEDF 是菱形AE DB FC 【稳固】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 AC 的垂直均分线与边AD 、 BC 分别订交于 E、 F .求证:四边形 AFCE 是菱形.A EDOBF C【例 12】如图,在梯形纸片ABCD中,AD / / BC,AD CD ,将纸片沿过点 D 的直线折叠,使点 C 落在AD 上的点 C 处,折痕 DE 交 BC 于点 E ,连接 C E .求证:四边形 CDC E 是菱形.A C'DB EC 【例 13】☆如图,E是菱形ABCD的边AD的中点,EF AC于 H ,交 CB的延伸线于 F ,交 AB于 P ,证明: AB 与 EF 相互均分A E D A E DP PF B C F B C【稳固】☆已知: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 AE 是 BC 边上的高,将ABE 沿 BC 方向平移,使点E 与点 C 重合,得GFC .若 B 60 ,当 AB 与 BC 知足什么数目关系时,四边形ABFG是菱形?证明你的结论.A G DB E FC【例 14】如图,在ABC中,AB AC,M是BC的中点.分别作MD AB于D,ME AC于 E ,DF AC 于 F , EG AB 于 G . DF 、EG 订交于点 P .求证:四边形DMEP 是菱形.AG P FD EB MC 【例 15】如图,ABC中,ACB 90,AD是BAC 的均分线,交 BC 于D ,CH 是 AB 边上的高,交 AD 于 F , DE AB于 E ,求证:四边形CDEF 是菱形.CDFAH E B【稳固】☆如图, M 是矩形 ABCD 内的随意一点,将MAB 沿 AD 方向平移,使 AB 与 DC 重合,点 M 移动到点 M ' 的地点⑴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⑵连接 MD ,MC ,MM ' ,试说明四边形MDM 'C 的对角线相互垂直,且长度分别等于AB,AD 的长;⑶当 M 在矩形内的什么地点时,在上述变换下,四边形MDM 'C 是菱形?为何?A DMM'B C三、与菱形有关的几何综合题【例 16】已知等腰△ABC中,AB AC , AD 均分 BAC 交 BC 于 D 点,在线段 AD 上任取一点 P ( A 点除外),过 P 点作 EF∥ AB,分别交 AC 、 BC于 E 、 F 点,作 PM ∥ AC,交 AB于 M 点,连结ME.⑴求证四边形AEPM 为菱形⑵当 P 点在哪处时,菱形AEPM 的面积为四边形EFBM 面积的一半?CDE PFABM课后练习1.菱形周长为 52cm ,一条对角线长为 10cm ,则其面积为.2.如图,在菱形 ABCD 中,AB4a ,E 在BC上, BE 2a, BAD120 ,P 点在BD上,则PE PC的最小值为A DPB E C3.已知菱形的一个内角为60 ,一条对角线的长为 2 3 ,则另一条对角线的长为________.4.已知,菱形 ABCD中, E 、 F 分别是 BC 、 CD 上的点,且 BEAF60, BAE 18 .求:A DFBE C5.如图,在ABC 中, AB AC ,D 是 BC 的中点,连接 AD ,在 AD 的延伸线上取一点 E ,连接 BE ,CE .当 AE 与 AD 知足什么数目关系时,四边形ABEC 是菱形?并说明原因.BADE C6.如图,ACD 、ABE 、BCF 均为直线 BC 同侧的等边三角形.已知AB AC .⑴按序连接 A 、 D 、 F 、 E 四点所组成的图形有哪几类?直接写出组成图形的种类和相应的条件.⑵当BAC 为度时,四边形ADFE 为正方形.FEDAB C7.如图,已知BE、CF分别为ABC 中B、 C 的均分线, AM BE于M,AN CF于N,求证: MN ∥ BC.AFENMB C。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一)说课稿清镇市第三中学教育集团马玲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菱形的性质与判定》,下面,我的说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是北师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菱形的性质与判定》共2个课时,本节课学习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教学内容是菱形的概念及菱形的性质。
2、教学内容的地位及作用“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是在平行四边形之后所研究的第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它既是对平行四边形的延续和深入,同时也是为后面学习正方形做好铺垫,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另外,也为后面探索矩形的性质与判定、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提供很好的模式和方法。
3、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与技能:了解菱形的概念及其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体会菱形的轴对称性,掌握菱形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经历利用折纸等活动探索菱形的性质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学会运用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到探究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4、教学重点掌握菱形的性质5、教学难点运用菱形的性质解决与菱形有关的问题。
二、学情分析:学生经历了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第三章三角形”和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平行四边形”的学习,通过推理训练,学生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推理能力,树立了初步的推理意识,为严格的推理证明打下了基础。
再次,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三、说教法根据新课程理念,为了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教学中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发现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等。
四、说学法根据新课改的理念及学生的身心特点,为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在学习中指导学生采用了动手实践、观察比较、交流讨论等方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第一环节课前准备1、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复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搜集菱形的相关图片。
菱形要点:要点一、菱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要点二、菱形的性质菱形除了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外,还有一些特殊性质: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3、菱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对角线所在的直线),中心 .菱形的面积:( 1)一种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底×高( 2)另一种是两条对角线乘积的一半要点三、菱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方法有三种: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3.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典型例题:例 1、下列四边形中不一定为菱形的是()A.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B. 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的平行四边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D.用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拼成的【答案】 A∴可得边长为 4 ,则菱形周长为16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菱形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的运用,难度菱形有一个内角为60°,则较短对角线与菱形的一组邻边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例 3、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14cm 和 20cm ,则它的面积为__ .【答案】140cm 2【解析】∵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面积1 2 S= ×14 ×20=140(cm ).2例 4、如图所示,在菱形ABCD 中, AC = 8, BD = 10 .求: (1)AB 面积.解: (1) ∵四边形ABCD是菱形.∴1AC ,OB =1AC⊥BD,AO =BD .2 2又∵AC =8, BD =10.1 1∴ AO =×8= 4, OB =×10= 5.2 22 2 2 在 Rt △ ABO 中,AB OA OBS菱形 ABCD 1 1(2) 由菱形的性质可知:AC BD 8 102 2例 5、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为 6 和 8,则菱形的边长为________ .解:设该菱形为ABCD ,对角线相交于O, AC = 8, BD = 6 ,由菱形性质知:AC 与 BD 互相垂直平分,例 6、菱形ABCD中,∠ A∶∠B=1∶5,若周长为8 ,则此菱形的高等长度,则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AOB=90°,即平行四边形的对角故四边形ABCD 是菱形.( 2)根据菱形的不变性,用不同方法求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试题解析:( 1 )证明:∵在 ABCD 中,对角线 AC ,BD 相交于点O∴ AO= AC=3 , BO= BD=4 ,2 2 2∵ AB=5 ,且 3 +4=5,22 2∴AO +BO =AB ,∴△ AOB 是直角三角形,且∠AOB=90°,∴AC ⊥BD ,∴四边形ABCD是菱形;(2)解:如图所示:∵四边形 ABCD 是菱形,∴BC=AB=5 ,∵ S△ABC =AC?BO=BC?AH ,∴×6×4=×5×AH,解得: AH=.例 8、在四边形 ABCD 中, AB//CD ,∠ B= ∠ D. ( 1)求证: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B ∥CD ,∴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2)∵四边形 ABCD 为平行四边形,∴∠ DAB= ∠ DCB ,∵PE⊥AB 于 E,PF⊥ AD 于 F,且 PE=PF ,∴∠ DAC= ∠ BAC= ∠ DCA= ∠ BCA ,∴ AB=BC ,∴四边形 ABCD 是菱形.课后习题:1.在下列说法中,菱形对角线不具有的性质是()A.对角线互相垂直;B. 对角线所在的直线是对称轴;C.对角线相等;D.对角线互相平分.【解析】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每一条对角形的一条对称轴,故选 C.2.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 、 BD 相交于点O , E 为 AB 菱形ABCD的周长为()A.12B.16C.8D.4【解析】试题解析:∵四边形ABCD为菱形,∴ AC ⊥ BD , AB=BC=CD=DA,∴△ AOB为直角三角形.∵ OE=2 ,且点 E 为线段AB 的中点,∴AB=2OE=4.C菱形ABCD=4AB=3.已知菱形的周长为40cm ,两条对角线之比 3 : 4 ,则菱形面积为(则较短对角线与菱形的一组邻边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可得边长为 4 ,则菱形周长为16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菱形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的运用,难度菱形有一个内角为60°,则较短对角线与菱形的一组邻边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5.如图,在菱形ABCD中,点P 是对角线AC 上的一点,PE ⊥ AB P 到 AD 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__.【解析】∵AC 是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平分∠ DAB,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可得:P到 AD 的距离=P 故答案是:5.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OACB的顶点O 在原点,点B 的纵坐标是- 1,则顶点 A 坐标是A .( 2, 1)B.( 1, - 2)C.( 1, 2)【答案】 D .试题解析:连接AB 交 OC 于 D ,如图所示:点 C 的坐标是(4, 0),点 A 的纵坐标是1,∴OC=4 , OA=1 ,∵四边形OACB是菱形,∴OC ⊥AB , OD=1,OC=2 , OB=OA=12∴菱形的边长为32÷4=8cm∵∠ ABC ∶∠ BAD =1 ∶ 2,∠ ABC+ ∠ BAD =180 °(菱形的邻角互补),∴∠ ABC=60 °,∠ BCD =120 °,∴△ ABC 是等边三角形,∴ AC =AB=8cm ,∵菱形 ABCD 对角线AC 、 BD 相交于点O ,∴ AO=CO , BO=DO 且 AC⊥BD,∴ BO=4 3 cm ,∴ BD=8 3 cm;( 2)菱形的面积:1 1 2 AC?BD= ×8×8 3 =32 3 (cm)2 28、已知菱形ABCD 中, E、 F 分别是 CB 、 CD 上的点,且 BE=DF .求证:( 1 )△ ABE ≌△ ADF ;( 2)∠ AEF= ∠ AFE .9、如图,在□ ABCD 中,∠ BAD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 E,∠ ABC 的平与 BF 相交于点O ,连接 EF(1)求证:四边形ABEF 是菱形;(2)若 AE= 6, BF = 8, CE =,求□ABCD 的面积.【答案】( 1)证明见解析(2) 36【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四边形四边形,然后再根据一组领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证得结论( 2)过点 A 作 AH ⊥ BC 于点 H .根据菱形的对角线求出边长,然后同理AB = AF .∴ AF = BE .∴四边形 ABEF 是平行四边形.∵AB =∴四边形ABEF 是菱形.( 2)解法一:过点 A 作 AH ⊥ BC 于点H .∵四边形ABEF 是菱形,AE = 6, BF = 8,∴AE ⊥BF, OE=3,OB= 4.∴ BE= 5.∵ S 菱形ABEF=AE BF =BE AH,∴AH=× ×÷=.6 8 5∴S□ABCD= BC AH = (5+ ) ×= 36.解法二:∵四边形ABEF 是菱形, AE = 6, BF = 8 ,∴AE ⊥BF, OE=3,OB= 4.∴ BE= 5.∵ S 菱形ABEF=AE BF =×6×8=24,∵CE =, BE= 5,∴S□ABCDS 菱形ABEF =×24=36.=【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方法有五多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同时要根据条件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
.菱形的性质及判定【知识梳理】1.菱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2.菱形的性质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还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① 边的性质:对边平行且四边相等.② 角的性质:邻角互补,对角相等.③ 对角线性质: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④ 对称性:菱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菱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点评:其实只要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其面积就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3.菱形的判定判定①: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判定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判定③: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例题精讲】板块一、菱形的性质【例1】如图所示,在菱形ABCD中,∠ABC=60°,DE∥AC交BC的延长线于点E.求证:DE=BE.【例2】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BE⊥AD、BF⊥CD,垂足分别为E、F.(1)求证:BE=BF;(2)当菱形ABCD的对角线AC=8,BD=6时,求BE的长.【例3】如图,在菱形ABCD中,P是AB上的一个动点(不与A、B重合),连接DP交对角线AC于E连接BE.(1)证明:∠APD=∠CBE;(2)若∠DAB=60°,试问P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DP的面积等于菱形ABCD面积的,为什么?【例4】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中,AB=4cm,BC=8cm、点P从点D出发向点A运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向点C运动,点P、Q的速度都是1cm/s.(1)在运动过程中,四边形AQCP可能是菱形吗?如果可能,那么经过多少秒后,四边形AQCP是菱形?(2)分别求出菱形AQCP的周长、面积.三、解答题1.如图,四边形ABCD为菱形,已知A(0,4),B(﹣3,0).(1)求点D的坐标;(2)求直线C D的函数解析式.2.(2011•湘西州)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O,∠ACB=30°,AB=2.(1)求AC 的长. (2)求∠AOB 的度数.(3)以OB 、OC 为邻边作菱形OBEC ,求菱形OBEC 的面积.板块二、菱形的判定【例1】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的垂直平分线与边AD 、BC 分别相交于E 、F .求证:四边形AFCE 是菱形.ODEFCAB【例5】如图,在ABC ∆中,AB AC =,M 是BC 的中点.分别作MD AB ⊥于D ,ME AC ⊥于E ,DF AC ⊥于F ,EG AB ⊥于G .DF EG 、相交于点P .求证:四边形DMEP 是菱形.PMF E DG CBA例1 已知:如图1,在菱形ABCD 中,AE⊥CD,且AE=OD ,求∠ADC 的度数。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辅导讲义
类型一:考查边的题目。
例题1:如图,在菱形ABCD中,AB=8,点E,F分别在AB,AD上,且AE=AF,过点E作EG∥AD交CD于点G,过点F作FH∥AB交BC于点H,EG与FH交于点O.当四边形AEOF 与四边形CGOH的周长之差为12时,AE的值为()
A.6.5 B.6 C.5.5 D.5
类型二:考查角的题目。
例题2:如图,在菱形ABCD中,∠ADC=72°,AD的垂直平分线交对角线BD于点P,垂足为E,连接CP,则∠CPB的度数是()
A.108°B.72°C.90°D.100°
类型三:考查对角线的题目。
例题3.如图,菱形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E为AD边中点,菱形ABCD的周长为28,则OE的长等于()
A.3.5 B.4 C.7 D.14
类型四:特殊情况的考查。
(60°角菱形)
例题4.如图,菱形ABCD中,AB=4,∠B=60°,AE⊥BC,AF⊥CD,垂足分别为E,F,连接EF,则的△AEF的面积是()
A...
【跟踪训练】
一、单选题(共11题)
1. 如图,BD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CE⊥AB交于点E,交BD于点F,且点E是AB中点,则tan∠BFE的值是()
A.1
2
B.2 C.
3
D.3
2.如图,在菱形ABCD中,AB=6,∠ABD=30°,则菱形ABCD的面积是()
A.18 B.183C.36 D.363
3.如图,已知某广场菱形花坛ABCD的周长是24米,∠BAD=60°,则花坛对角线AC的长等于()
A.63米B.6米C.33米D.3米
4. 如图,O是坐标原点,菱形OABC的顶点A的坐标为(-3,4),顶点C在x轴的负半轴
上,函数y=k
x
(x<0)的图象经过顶点B,则k的值为()A.-12 B.-27 C.-32 D.-36
5.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O点,E,F分别是AB,BC边上的中点,连
接EF.若EF BD=4,则菱形ABCD的周长为()
A.4 B.43C.47D.28
6.菱形具有而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B.两组对角分别相等C.对角线互相平分D.对角线互相垂直
7.某校的校园内有一个由两个相同的正六边形(边长为2.5m)围成的花坛,如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校方先要将这个花坛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建成一个菱形区域如图所示,并在新扩充的部分种上草坪,则扩建后菱形区域的周长为()
A.20m B.25m C.30m D.35m
8.在菱形ABCD中,AE⊥BC于点E,AF⊥CD于点F,且E、F分别为BC、CD的中点,则∠EAF等于()
A.60°B.55°C.45°D.30°
9.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和8,则菱形的面积是()
A.10 B.20 C.24 D.48
10.在菱形ABCD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BO=DO B.∠DAC=∠BAC C.AC⊥BD D.AO=DO
11.如图,在菱形ABCD中,P、Q分别是AD、AC的中点,如果PQ=3,那么菱形ABCD的周长是()
A.30 B.24 C.18 D.6
二、填空题(共5题)
12.如图,AD是△ABC的高,DE∥AC,DF∥AB,则△ABC满足条件________时,四边形
AEDF是菱形.
13.如图,在△ABC中,已知E、F、D分别是AB、AC、BC上的点,且DE∥AC,DF∥AB,要
使四边形AEDF是菱形,在不改变图形的前提下,你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
就可以证明这个多边形是菱形
14.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OA=OC,OB=OD.请你添加一
个适当的条件:_________,使四边形ABCD成为菱形.
15.如图,小聪在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时,他是这样操作的:分别以A和B为圆心,大于
1
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C、D,则直线CD即为所求.根据他的作图方法可知四2
边形ADBC一定是_________
16.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与BD相交于点O,添加一个条件:__________,
可使它成为菱形
三、解答题(共5题)
17.如图,已知△ABC中,∠ACB=90°,CE是中线,△ACD与△ACE关于直线AC对称.
(1)求证:四边形ADCE是菱形;
(2)求证:BC=ED.
18.如图,△ABC与△CDE都是等边三角形,点E、F分别为AC、BC的中点.
(1)求证:四边形EFCD是菱形;
(2)如果AB=8,求D、F两点间的距离.
19.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D,AC平分∠BAD,CE∥AD交AB于E.
(1)求证:四边形AECD是菱形;
(2)若点E是AB的中点,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0.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D,CE∥AD交AB于E,AE=AD.求证:四边形AECD是菱形
21. 如图,由两个等宽的矩形叠合而得到四边形ABCD.试判断四边形ABCD的形状并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