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发电厂电气部分期末试卷二
- 格式:pdf
- 大小:43.92 KB
- 文档页数:2
《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期末试题(附答案)《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课程期末试题,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适用《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期末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电力系统:2. 跨步电压:3. 二次设备:4. 厂用电:5. 接地: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用电设备一般允许电压有的变动范围。
2. 从生产到供给用户使用一般要经过发电、、、配电和用电几个环节。
3. 隔离开关的作用是① ;② ;③可与断路器配合完成倒闸操作。
4. TN系统中的TN-C系统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TN-S系统采用供电,TN-C-S采用供电,其中系统具有更高的电气安全性。
5.电力系统中性点的接地方式分为三种、不接地和。
6.电气设备的接地,按其作用可分为、和保护接地。
7.电压互感器TV的一次绕组与一次被测电力网相,二次绕组与二次测量仪表和继电器的电压线圈连接。
8.总的来讲,高压断路器在电网中起两方面的作用,即和。
9.电网中有几级熔断器串联,当某元件发生过负荷时,保护该元件的熔断器应该熔断,即为熔断;如果保护该元件的熔断器不熔断,而上一级熔断器熔断,即为熔断。
10.二次回路是络,其内容包括高压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的控制、、、测量与监察、继电保护、操作电源等系统。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请将答案填写在下框内。
) 1. 下列哪项不是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区别:A. 断路器有灭弧装置,而隔离开关没有B.隔离开关不能切、合短路电流C. 保证电路工作安全D.隔离开关不能带负荷操作 2. 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通常采用的补偿方式是: A.全补偿B.欠补偿 C.过补偿D.以上均不是3. 电流互感器结构上的特点是A.匝数多、导线细B.匝数多、导线粗C.匝数少、导线细D.匝数少、导线粗 4. 枢纽变电所的特点是 A.位于变电所的枢纽点《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课程期末试题,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适用B.全所停电后,将引起大面积停电或系统瓦解C.电压等级很高D.全所停电将引起区域电网解列5. 当前的核电站是利用来进行发电的。
发电厂及变电站电气部分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1. 普通限流电抗器的基本参数有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动稳固电流、热稳固电流和 ______ 。
2. 电压互感器常用的接线形式有单相式、 ______ 式和 ______ 式。
3. 在电网电压较高、开断电流较大的情况下,均可能在断口间形成 ______ 。
4. 电弧的伏安特性是指在一定的长度l下,电弧 ______ 与电弧 ______ 的关系。
5. 限流电抗器串接于电路中, ______ 短路总阻抗以限制短路电流。
6. 电气设备设计制造的允许长期工作电压最大值可达其额定电压的 ______ 倍。
7. 开关电器主要研究 ______ 问题。
8. 电流互感器的标称变比就是其 ______ 电流比。
9. 由于三相交流电气设备的每相结构一般是相同的,所以电气主接线图以______ 表示。
10. 向二次系统提供一次系统电流信号的互感器称为 ______ 互感器。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0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1. 核电厂2. 电弧3. 厂用电率4. 短时发热5. 额定电流三、绘图题(本大题共20分,共 1 小题,每小题 20 分)绘出两进两出双母线单断路器带旁路接线,并说明用旁路断路器代替出线断路器不停电检修的操作顺序。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0分,共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1. 已知某变电站6kV母线导体型号为LMY-100×10矩形导体,三相平放,相间距为25cm,跨距为120cm,额定环境温度θe=25℃,长期发热允许温度θg.xu=70℃。
6kV母线三相短路电流I"=I∞=14kA,i ch=35.6kA,短路持续时间t d=0.5s。
设环境温度θ0=30℃,试用工程条件校验6kV母线的动稳固性。
2. 接线下图所示,视110kV母线为无穷大电源,6kV母线三相短路电流I"=I∞=14kA,i ch=35.6kA,θ0=30℃,短路持续时间t d=0.5s。
1.在回热循环基础上再采用蒸汽中间再热过程所形成的循环,为回热再热循环.2.热量法计算结果表明,循环的冷源损失最大.3.热量法与烟方法的区别在于能量的质量上.4.蒸汽管道正常工作压力下进行的疏水叫经常疏水.5.高压缸排汽管道上设有逆止阀,以防止汽轮机事故停机时旁路系统的蒸汽倒流入汽轮机 .6.热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中所谓给定的发电厂工况,是指在一定工况下的热负荷和电负荷 .7.热除氧的后期,制造蒸汽在水中的鼓泡作用,可强化深度除氧 .8.热电厂供热系统的载热质一般是蒸汽和水.9.大气式除氧器水中离析出来的气体是靠压强差自动排出除氧器的.10.属于季节性热负荷的有采暖热负荷,通风热负荷和制冷热负荷 .11.热电厂生产电能节省燃料,主要是由于采用热电联产方式减少了冷源损失 .12.用来比较热电联产与热电分产发电节约燃料的凝汽式电厂,一般称为代替凝汽式电厂 .13.微增热耗率的单位是 kJ/kW .14.给水回热级数越多,中间再热提高效率的作用相对越小 .15.我国大型机组的排汽压力目前一般为 0.005-0.0054MPa.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6.低负荷时高加疏水由逐级自流入除氧器切换成逐级自流入低压加热器,其原因是( )①防止除氧器自生沸腾②不能自流入除氧器③防止除氧水箱水位过高④防止给水泵汽蚀17.疏水逐级自流加装疏水冷却器后,可提高机组的热经济性,其原因是( )①减少了对低压抽汽的排挤②增加了对低压抽汽的排挤③减少了对高压抽汽的排挤④充分利用了疏水的热量18.现低大型凝汽式电厂的化学补充水普遍引入( )①除氧器②疏水扩容器③凝汽器④疏水箱19.发电厂中下列设备效率最高的是( )①锅炉效率②汽轮机效率③凝汽器效率④发电机效率20.下列阀门属于保护类的阀门是( )①闸阀②节流阀③逆止阀④调节阀21.一般中小机组的运行给水泵是( )①汽动给水泵②电动给水泵③燃汽轮机带动的给水泵④汽轮发电机主轴带动的给水泵22.我国采用的各种建筑物开始和停止供暖的日期,通常确定的标准为室外平均气温是( )①②③X>[X] ④23.我国采用的各种建筑物开始和停止供暖日期,通常确定的标准为室外平均气温是( )①-5℃②0℃③+5℃④+10℃24.热化系数是一个表明以热电联产为基础,把热电联产与热电分产按一定比例组成的热电联产能量供应系统综合经济性的( )①总的热经济指标②分项热经济指标③宏观控制指标④综合控制指标25.当蒸汽初压和排汽压力不变时,提高蒸汽初温,循环吸热的平均温度( )①升高②降低③不变④无法确定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请把全部正确答案选出来,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没有选全,多选或选错的,该小题无分.)26.热除氧是火电厂中普遍采用的一种除氧方法其特点是( )( )( ) ( )①能彻底除氧②除氧效果良好③没有残留物④能除去其它气体⑤运行费用低27.减少表面式加热器上端差的主要方法是( ) ( ) ( )( )( )①增加受热面②采用疏水冷却器③采用过热蒸汽冷却器④提高蒸汽过热度⑤提高蒸汽压力28.按作用和编制方法不同,发电厂的热力系统可分为( )( )( )( )( )①原则性热力系统②非原则性热力系统③全面性热力系统④非全面性热力系统⑤汽水系统29.热电厂的燃料利用系数可以用来( )( )( )( )( )①比较两个热电厂的热经济性②比较热电厂与凝汽式电厂燃料有效利用程度③估计热电厂的燃料消耗量④比较不同抽汽参数的供热机组的热经济性⑤比较相同初参数和抽汽参数的供热机组的热经济性30.改变下列参数,使汽轮机相对内效率降低的有( )( )( )( )( )①提高蒸汽初压②提高蒸汽初温③提高再热汽温④增加回热级数⑤降低排汽压力四,名词解释题(每小题2分,共8分)31.发电煤耗率发一单位量的电所消耗的耗煤量32.自由疏水在大气压力下,把管道内在停用时的凝结水放出,叫自由疏水33.除氧器的自生沸腾指进入除氧器的辅助热源量已能满足或超过除氧器用热需要使除氧器内的给水及其它需要被加热的水流不需要回热抽汽加热就自己产生沸腾的现象34.热电联合生产当动力设备同时对外部供应电能和热能,而且所供热能是利用热转变为功过程中工质的余热(或不可避免的冷源损失的热量)来进行的,这种能量生产方式称为热电联合生产五,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35.疏水回收系统采用疏水泵方式热经济性高,所以回热系统设计时应多采用疏水泵方式回收疏水. ( )36.从技术经济角度看,小机组也应采用蒸汽冷却器和疏水冷却器. ( )37.发电厂的热经济性不能用烟方法进行计算. ( )38.锅炉效率是反映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过程中,设备和运行完善程度的指标.( )39.直流锅炉的旁路系统主要特点是装有启动分离器. ( )40.建厂地区既有电负荷又有热负荷,经技术经济比较认定合理时可建热电厂. ( )41.只要是热电联产基础上的供热就是集中供热. ( )42.鉴于热化系数对热电联产系统综合经济性影响,可以把热化系数最佳值作为一个表明热电联产能量生产过程完善程度的经济指标. ( )43.理论上,提高蒸汽初温是不受限制的. ( )44.背压机组采用高参数的最小容量比凝汽式轮机的大. ( )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45.中间再热单元机组旁路系统的作用是什么46.化学补充水补入热力系统时应考虑哪些问题,应如何选择补入点.47.简述什么是工程上的最佳热化系数及其意义.48.中间再热对给水回热加热有何影响简述原因.七,分析计算题(共27分)49.对发电厂热功转换效果作全面评价时,分析须采用热力学二个定律的原因.(7分)50.用热量法定性分析疏水逐级自流,疏水逐级自流加疏水却器和用疏水泵往出口打三种疏水回收方式的热经济性.(10分)51.某热电厂B12-3.43/0.98型汽轮机,有关数据为:h0=3305.1k/kg,hh=3023.7kj/kg,hw.h=334.94kj/kg.又知.排汽利用后凝结水全部返回,不考虑回热,不计水在泵中的焓升,机组维持额定电功率.求:(1)供热机组的汽耗量,全厂总热耗量;(2)全厂的标准煤耗量,其中供热和发电标准煤耗率各多秒;热力发电厂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1. 凝结水泵空气平衡管的作用什么?当凝结水泵内有真空时,可由空气管排至凝汽器,保证凝结水泵正常运行。
-1-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 学年第 二 学期考试试卷(A )课程名称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课程编号考核日期时间专业班级需要份数送交日期考试方式闭卷试卷页数A 、B 卷齐全是命题教师主任签字备注班级:姓名:学号:要求:所有答案均写在答题纸上!!一、(15分)填空题(6题3分,其余每题2分)1.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是:,,。
2.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主要分两类,即和。
3.电力系统的结线方式可分为和接线两类4.变压器二次侧额定电压应较线路额定电压高,其中参数计算公式2k N T N U %U X 100S =中的N U 应该代的额定电压。
5.输电线路换位的目的是。
6.网络损耗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与负荷大小无关,称为___损耗,主要是系统中___产生的损耗;另一部分与负荷的平方成正比,称为___损耗,主要是系统中___产生的损耗。
7.无功功率负荷的最优补偿原则是,用公式表达为。
二、(18分)简答题1.导体的长期发热和短时发热各有何特点?2.指出分裂导线对电抗的影响。
3.试说明潮流计算中如何对节点进行分类?其特点如何?4.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对频率有什么影响?系统为什么要设置有功功率备用容量?5.为什么调差系数不能整定得太小?6.电力系统的调压措施主要有什么?三、(10分)分析题1.(6分)某变电所主接线如图所示,指出这是什么型式的主接线?并叙述线路QF1检修时L1线路不停电的操作顺序。
2.(4分)一个县级配电网中,其网络有35KV,10KV 和6KV 电压等级组成,在10KV 和6KV 线路中,有R ≥X 的参数。
那么在潮流计算中,采用牛顿-拉扶逊法还是P-Q 分解法进行计算,可以使潮流计算能迅速收敛,为什么?四、(14分)已知10Kv 系统某条线路的等值电路图如下,其末端用户电压为10.05kV ,求(1)始端供电电压相量(2)画出线路的电压相量图(3)求出线路上的功率损耗。
华北电力大学热力发电厂考试卷34.热电联合生产当动力设备同时对外部供应电能和热能,而且所供热能是利用热转变为功过程中工质的余热(或不可幸免的冷源缺失的热量)来进行的,这种能量生产方式称为热电联合生产五,判定题(每小题1分,共10分)35.疏水回收系统采纳疏水泵方式热经济性高,因此回热系统设计时应多采纳疏水泵方式回收疏水. ( )36.从技术经济角度看,小机组也应采纳蒸汽冷却器和疏水冷却器. ( )37.发电厂的热经济性不能用烟方法进行运算. ( )38.锅炉效率是反映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过程中,设备和运行完善程度的指标.( )39.直流锅炉的旁路系统要紧特点是装有启动分离器. ( )40.建厂地区既有电负荷又有热负荷,经技术经济比较认定合理时可建热电厂. ( )41.只要是热电联产基础上的供热确实是集中供热. ( )42.鉴于热化系数对热电联产系统综合经济性阻碍,能够把热化系数最佳值作为一个说明热电联产能量生产过程完善程度的经济指标. ( )43.理论上,提高蒸汽初温是不受限制的. ( )44.背压机组采纳高参数的最小容量比凝汽式轮机的大. ( )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45.中间再热单元机组旁路系统的作用是什么46.化学补充水补入热力系统时应考虑哪些问题,应如何选择补入点.47.简述什么是工程上的最佳热化系数及其意义.48.中间再热对给水回热加热有何阻碍简述缘故.七,分析运算题(共27分)49.对发电厂热功转换成效作全面评判时,分析须采纳热力学二个定律的缘故.(7分)50.用热量法定性分析疏水逐级自流,疏水逐级自流加疏水却器和用疏水泵往出口打三种疏水回收方式的热经济性.(10分)51.某热电厂B12-3.43/0.98型汽轮机,有关数据为:h0=3305.1k/kg,hh=3023.7kj/kg,hw.h=334.94kj/kg.又知.排汽利用后凝聚水全部返回,不考虑回热,不计水在泵中的焓升,机组坚持额定电功率.求:(1)供热机组的汽耗量,全厂总热耗量;(2)全厂的标准煤耗量,其中供热和发电标准煤耗率各多秒;热力发电厂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1. 凝聚水泵空气平稳管的作用什么?当凝聚水泵内有真空时,可由空气管排至凝汽器,保证凝聚水泵正常运行。
(完整)发电厂电气部分期末考试题(含答案),推荐文档《发电厂电气部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依据一次能源的不同,发电厂可分为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核电厂、风力发电厂等。
2. 火力发电厂的能量转换过程是:燃料的化学能 -> 热能-> 机械能 -> 电能。
3. 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是核电厂是(轻水堆)核电厂,即(压水堆)核电厂和(沸水堆)核电厂。
4. 对一次设备和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测量、控制、监控和保护)的设备,称为二次设备。
5. 隔离开关的作用是隔离电压、倒闸操作和分合小电流。
6. 发电厂的厂电率为发电厂厂用电耗电量与电厂的发电量之比。
7. 根据电气设备和母线布置特点,层外配电装置通常分为中型配电装置、高型配电装置和半高型配电装置三种类型。
8. 使母线的电能损耗费用与相应设备维修费、折旧费的总和为最少的母线截面,称为经济电流密度截面。
9. 有汇流母线的接线形式可概括地分为__单母线__和_双母线__两大类;无汇流母线的接线形式主要有单元接线、桥型接线和角型接线_。
10. 防电气误操作事故的“五防”是指防止误拉合隔离开关、防止带接地线合闸、防止误拉合断路器、防止带电合接地开关和防止误入带电间隔。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题2分,26分)1如果要求在检修任一引出线的母线隔离开关时,不影响其他支路供电,则可采用( C )。
A.内桥接线B.单母线带旁路接线C.双母线接线D.单母线分段接线2双母线接线采用双母线同时运行时,具有单母线分段接线特点( D )。
A.因此,双母线接线与单母线分段接线是等效的B.但单母线分段接线具有更大的运行灵活性C.并且两者的设备数量一样D.但双母线接线具有更大的运行灵活性3经技术经济比较,我国有关设计技术规程中规定,当发电机电压为10.5KV时,对于容量为( D )的机组,其高压厂用电电压可采用3KV。
声明:本试题答案由作者本人撰写,仅供参考《发电厂电气部分》试卷核分人签名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计20分)1.隔离开关的用途之一是(C)。
A、切断负荷电流B、切断短路电流C、拉合小电流回路D、拉合大电流回路2.双母线接线采用双母线同时运行时,具有单母线分段接线的特点(D)A、因此,双母线接线与单母线与单母线分段接线是等效的B、但单母线分段接线具有更大的运行灵活性C、并且两者的设备数量一样D、但双母线接线具有更大的运行灵活性3.多油断路器中油的用途是(B)。
A.灭弧介质B.灭弧介质和绝缘介质C.绝缘介质D以上都不对4.短路电流的计算按系统内(B)。
A.正常运行方式B. 最小运行方式C. 最大运行方式D. 满足负荷运行方式5.发生三相对称短路时,短路电流为(A)。
A.正序分量B.负序分量C.零序分量D.正序和负序分量6.三相电动力计算公式中的形状系数Kf决定于(B)。
A.导体的机械强度B.导体的形状C.导体的布置位置D.导体的形状及相对位置7、海拔超过(A )的地区称高原地区。
A.1000mB.1200mC.1500mD.2000m 8、屋外配电装置中隔离开关和互感器均采用(C ) A .低式布置 B .中式布置 C .半高式布置 D .高式布置 9.工作接地是指(C ) (区分于保护接地) A .为保证工作人员安全而采取的接地措施 B .为保护电气设备而采取的接地措施C .为保证电力系统正常情况和事故情况下能可靠工作而采取的接地措施D .为防止雷击而采取的接地措施10.导体和电器的动、热稳定以及电器的开断电流,按(D )计算。
A.三相导体 B.两相短路 C.单相短路 D.所用短路中最严重的情况二、填空题(每空1分,计30分)1. 电力系统由发电厂、 __变电所_______________、______输电线__________和_配电系统及负荷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2.电流互感器正常运行时二次侧不允许___开路_______________。
电气1108班龙日尚1111550112一、以下题目为必做题目1、本课程开设的目的?发电厂电气部分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也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结合较紧密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必须的发电厂变电站电气部分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初步掌握发电厂、变电站电气主系统的设计与计算方法,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培养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以后从事有关电气设计、检修、安装、运行、维护及管理等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2、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讲述发电厂、变电所电气一次系统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设计方法及运行理论,以及部分电气二次系统的原理和技术。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从应用的角度出发,使学生掌握发电厂、变电站主接线基本形式、各类发电厂的接线特点、主接线设计方法、厂用电接线、配电装置、主要电气设备及其选择方法、控制与信号以及电弧理论、发热理论、电动力理论等内容。
其中各章内容如下[1](1)了解发电厂的类型,熟悉火电厂、水电厂、核电站的电能生产过程及其特点;掌握发电厂和变电站中主要的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作用;了解典型的300MW发电机电气主接线、600MW发电机电气主接线的特点。
(2)理解载流导体的发热和电动力的理论和计算方法,掌握载流导体长期发热、短时发热的特点,熟悉提高导体载流量的措施,掌握短路电流热效应的计算方法,掌握最大短路电动力的计算方法;熟悉电气主接线可靠性的分析方法;熟悉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原则和常用的分析方法。
(3)掌握电气主接线的概念;熟悉发电厂、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原则和程序;掌握各典型的电气主接线(单母线(带旁路母线)、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双母线(带旁路母线)、双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一台半断路器接线、变压器母线组接线、单元接线、桥形接线、角形接线等)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掌握主变压器的选择方法;掌握限制短路电流的方法;了解不同类型的发电厂、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特点;熟悉电气主接线运行中典型的倒闸操作的原则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