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焊接基本知识概要
- 格式:pptx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21
手工焊接技术基础知识手工焊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技术,广泛应用于制造、修复和维护工业设备、管道和结构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手工焊接的基础知识,包括焊接原理、常用的焊接方法、焊接参数的选择以及焊接质量控制等内容。
一、焊接原理焊接是通过加热和熔化母材和填充材料,使它们在熔融状态下相互结合,并在冷却过程中形成牢固的连接。
焊接过程包括三个主要环节:加热、熔化和凝固。
加热是通过电流或火焰等热源提供的能量,使焊缝区域的材料达到熔化温度。
熔化是指这些材料在高温下变为液态,并相互混合形成均匀的熔池。
凝固是指熔池冷却后形成焊接接头。
二、常用的焊接方法1. 电弧焊:电弧焊是利用电弧的热能来熔化母材和填充材料的焊接方法。
常见的电弧焊有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电弧焊和包层电弧焊等。
手工电弧焊是最常用的焊接方法之一,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泛。
气体保护电弧焊则通过在焊接过程中提供惰性气体来保护焊缝免受空气氧化的影响。
包层电弧焊是在焊接电弧周围包覆特殊药芯的焊丝,以改善焊接质量和提高产量。
2. 气焊:气焊是利用燃气燃烧的热能来熔化材料的焊接方法。
气焊常用于焊接较大的结构件和管道,操作相对复杂,需要配合氧气和燃气的使用。
3. 焊接钎焊:焊接钎焊是利用填充材料的低熔点来连接母材的焊接方法。
相比于熔化母材的焊接方法,焊接钎焊可以避免母材的热变形和变质,适用于对焊接气候敏感的材料。
常见的填充材料有银钎料、黄铜钎料等。
三、焊接参数的选择选择适合的焊接参数对焊接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焊接参数包括焊接电流、焊接速度、焊接电压和电弧长度等。
焊接电流决定焊缝的熔化深度和焊接速度。
电流过大会导致焊缝过深,电流过小则不能充分熔化材料。
焊接速度应根据材料和焊接方法进行调整,过快的速度会导致焊缝质量下降,过慢则会引起过多的热输入。
焊接电压和电弧长度直接影响焊接弧稳定性和焊接污染情况。
电压过高会导致电弧不稳定,电压过低则会导致电弧熄灭。
合理的电弧长度有助于焊接质量的控制。
手工焊接基础知识手工焊接基础知识一、手工焊接技术:使用手工电烙铁进行焊接,掌握起来并不困难,但是要有一定的技术要领。
长期从事电子产品生产的人们总结出了焊接的四个要素:材料、工具、方式、方法及操作者。
二、焊接操作的正确姿势:掌握正确的操作姿势,可以保证操作者的身心健康,减轻劳动伤害,为减少焊齐加热时挥发出的化学物质对人的危害,减少有害气体的吸入量,一般情况下,烙铁到鼻子的距离应不少于20CM,通常以30CM为宜。
三、焊接操作的基本步骤:掌握好烙铁的温度和焊接时间,选择恰当的烙铁头和焊点的接触位置,才可能得到良好的焊接操作过程,可以分成五个步骤:(1)、准备施焊;左手拿焊丝,右手握烙铁,进入备焊状态。
要求烙铁头保持干净,无焊渣等氧化物,并在表面镀有一层焊锡。
(2)、加热焊件;烙铁头靠在两焊件的连接处,加热整个焊件全体,时间大约1~2秒钟。
对于在印制板上焊接件来说,要注意使烙铁同时接触焊盘的元器件的引线。
(3)、送入焊丝;焊接的焊接面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焊锡丝从烙铁对面接触焊件。
(4)、移开焊丝;当焊锡丝熔化一定量后,立即向左上45度方向移开焊锡丝。
(5)、移开烙铁;焊锡浸润焊盘的焊部位以后,向右上45度方向移开烙铁,结束焊接。
从第三步开始到第五步结束,时间大约1~3秒钟。
四、焊接温度与加热时间适当的温度对形成良好的焊点是必不可少的。
经过试验得出,烙铁头在焊件上停留的时间与焊件温度的升高是正比关系。
同样的烙铁,加热不同热容量的焊件时,想达到同样的焊接温度,可以通过控制加热时间来实现。
但在实践中又不能仅仅依此关系决定加热时间。
例如,用小功率烙铁加热较大的焊件时,无论烙铁停留的时间多长,焊件的温度也上不去,原因是烙铁的供热容量小于焊件和烙铁在空气中散失的热量。
此外,为防止内部过热损坏,有些元器件也不允许长期加热,过量的加热,除有可能造成元器件损坏以外,还有如下危害和外部特征:(1)焊点外观差。
如果焊锡已经浸润焊件以后还继续进行过量的加热,将使助焊剂全部挥发完,造成熔态焊锡过热;当烙铁离开时容易拉锡尖,同时焊点表面发白,出现粗糙颗粒,失去光泽。
隨著電子元器件的封裝更新換代加快,由原來的直插式改為了平貼式,連接排線也由FPC軟板進行替代,元器件電阻電容經過了1206,0805,0603,0402後已向0201平貼式,BGA封裝後已使用了藍牙技術,這無一例外的說明了電子發展已朝向小型化、微型化發展,手工焊接難度也隨之增加,在焊接當中稍有不慎就會損傷元器件,或引起焊接不良,所以我們的一線手工焊接人員必須對焊接原理,焊接過程,焊接方法,焊接質量的評定,及電子基礎有一定的瞭解。
一、焊接原理:錫焊是一門科學,他的原理是通過加熱的烙鐵將固態焊錫絲加熱熔化,再借助於助焊劑的作用,使其流入被焊金屬之間,待冷卻後形成牢固可靠的焊接點。
當焊料為錫鉛合金焊接面為銅時,焊料先對焊接表面產生潤濕,伴隨著潤濕現象的發生,焊料逐漸向金屬銅擴散,在焊料與金屬銅的接觸面形成附著層,使兩則牢固的結合起來。
所以焊錫是通過潤濕、擴散和冶金結合這三個物理,化學過程來完成的。
1.潤濕:潤濕過程是指已經熔化了的焊料借助毛細管力沿著母材金屬表面細微的凹凸和結晶的間隙向四周漫流,從而在被焊母材表面形成附著層,使焊料與母材金屬的原子相互接近,達到原子引力起作用的距離。
引起潤濕的環境條件:被焊母材的表面必須是清潔的,不能有氧化物或污染物。
形象比喻:把水滴到荷花葉上形成水珠,就是水不能潤濕荷花。
把水滴到棉花上,水就滲透到棉花裡面去了,就是水能潤濕棉花。
2.擴散:伴隨著潤濕的進行,焊料與母材金屬原子間的相互擴散現象開始發生。
通常原子在晶格點陣中處於熱振動狀態,一旦溫度升高。
原子活動加劇,使熔化的焊料與母材中的原子相互越過接觸面進入對方的晶格點陣,原子的移動速度與數量決定於加熱的溫度與時間。
3. 冶金結合:由於焊料與母材相互擴散,在2種金屬之間形成了一個中間層---金屬化合物,要獲得良好的焊點,被焊母材與焊料之間必須形成金屬化合物,從而使母材達到牢固的冶金結合狀態。
二、助焊劑的作用助焊劑(FLUX)這個字來自拉丁文是"流動"(Flow in Soldering)。
焊工基础知识点总结作为一名焊工,掌握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焊接原理、焊接方法、焊接材料以及焊接安全等方面对焊工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焊接原理1. 焊接定义:焊接是通过熔融金属填充材料,将两个或多个金属材料永久性地连接在一起的加工方法。
2. 焊接原理:焊接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热能将金属熔化,然后用填充材料填充缝隙,冷却后形成一块整体的金属连接。
3. 焊接热源:焊接热源包括火焰、电弧、激光等,其中最常见的是电弧焊和气焊。
4. 焊接变形:在焊接过程中,金属材料会受热膨胀,形成焊接变形。
因此,在设计焊接接头时需要考虑变形的影响。
二、焊接方法1. 电弧焊:电弧焊是利用电弧的热能进行熔焊的方法,包括手工电弧焊、埋弧焊和氩弧焊等。
2. 气焊:气焊是利用气焰的热能进行熔焊的方法,包括火焰切割、气体保护焊等。
3. 焊接割拔:焊接割拔是通过热能将金属材料切割或者拔掉的方法,包括氧气割、等离子割等。
4. 焊接压力连接:焊接压力连接是通过压力将金属材料连接在一起的焊接方法,包括压焊、滚焊等。
5. 焊接工艺:根据不同的焊接要求和工艺要求,可以采用不同的焊接方法,如手工焊、自动焊、半自动焊、焊锡等。
三、焊接材料1. 焊接材料:焊接材料包括焊接金属、填充材料和焊接辅助材料。
2. 焊接金属:焊接金属是进行焊接的基本材料,包括常用的钢、铝、铜、镍等。
3. 填充材料:填充材料是用来填充焊接接头缝隙的材料,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的填充材料。
4. 焊接辅助材料:焊接辅助材料包括焊接药剂、电极、焊接气体等,可以改善焊接质量和提高焊接效率。
四、焊接安全1. 焊接安全:在进行焊接作业时,需要注意焊接安全,包括防护设备、作业环境、职业健康等方面的要求。
2. 防护设备:焊工需要佩戴防护面罩、焊接手套、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设备,防止受到热能和飞溅金属的伤害。
3. 作业环境:焊接作业需要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进行,防止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对焊工的伤害。
手工电弧焊基础知识讲解一、概述。
手工电弧焊(Shielded Metal Arc Welding,简称SMAW)是一种利用电弧产生的热量来熔化焊条和母材,从而实现焊接的方法。
它是最古老、最常用的焊接方法之一,具有设备简单、操作灵活、适用性强等优点。
(一)焊接原理。
1. 电弧产生。
- 在手工电弧焊中,当焊条与焊件接触时,由于短路产生高热,使焊条端部和焊件表面迅速熔化。
然后迅速提起焊条,在焊条端部和焊件之间形成一个电弧。
电弧是一种气体放电现象,在电弧的高温作用下(弧柱中心温度可达6000 - 8000K),焊条和焊件的局部被熔化形成熔池。
- 原因:短路瞬间电流很大,根据焦耳定律(Q = I²Rt),产生大量热量使金属熔化。
而提起焊条后,在电场的作用下,电极间的气体被电离,形成导电通道即电弧。
2. 熔池形成与凝固。
- 随着电弧的持续燃烧,焊条不断熔化并滴入熔池,同时焊件边缘也被熔化,熔池中的液态金属在电弧力和重力等作用下混合均匀。
当电弧移开后,熔池中的液态金属开始冷却凝固,形成焊缝。
- 原因:电弧提供持续的热量,保证熔池处于液态。
而当电弧移开,热量散失,根据金属的凝固特性,液态金属温度降低到熔点以下就会凝固。
二、设备与工具。
(一)焊接电源。
1. 交流电焊机。
- 交流电焊机是手工电弧焊常用的电源之一。
它的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可靠。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变压器将输入的交流电降压后输出适合焊接的交流电。
例如,常见的BX1 - 330型交流电焊机,它可以将220V或380V的输入电压转换为适合焊接的低电压大电流输出。
- 优点:价格相对便宜,维护简单。
缺点:电弧稳定性稍差,焊接薄板时较难控制。
2. 直流电焊机。
- 直流电焊机输出直流电,可分为旋转式直流电焊机和整流式直流电焊机。
整流式直流电焊机是通过整流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直流电焊机的电弧稳定性好,适用于焊接各种金属材料,特别是对电弧稳定性要求较高的低氢型焊条焊接。
手工焊接基础知识各焊接注意事项发表时间:2015-07-28 16:06:50随着电子元器件的封装更新换代加快,由原来的直插式改为了平贴式,连接排线也由FPC 软板进行替代,元器件电阻电容经过了1206,0805,0603,0402后已向0201平贴式,BGA封装后已使用了蓝牙技术,这无一例外的说明了电子发展已朝向小型化、微型化发展,手工焊接难度也随之增加,在焊接当中稍有不慎就会损伤元器件,或引起焊接不良,所以我们的一线手工焊接人员必须对焊接原理,焊接过程,焊接方法,焊接质量的评定,及电子基础有一定的了解。
一、焊接原理:锡焊是一门科学,他的原理是通过加热的烙铁将固态焊锡丝加热熔化,再借助于助焊剂的作用,使其流入被焊金属之间,待冷却后形成牢固可靠的焊接点。
当焊料为锡铅合金焊接面为铜时,焊料先对焊接表面产生润湿,伴随着润湿现象的发生,焊料逐渐向金属铜扩散,在焊料与金属铜的接触面形成附着层,使两则牢固的结合起来。
所以焊锡是通过润湿、扩散和冶金结合这三个物理,化学过程来完成的。
1.润湿:润湿过程是指已经熔化了的焊料借助毛细管力沿着母材金属表面细微的凹凸和结晶的间隙向四周漫流,从而在被焊母材表面形成附着层,使焊料与母材金属的原子相互接近,达到原子引力起作用的距离。
引起润湿的环境条件:被焊母材的表面必须是清洁的,不能有氧化物或污染物。
形象比喻:把水滴到荷花叶上形成水珠,就是水不能润湿荷花。
把水滴到棉花上,水就渗透到棉花里面去了,就是水能润湿棉花。
2.扩散:伴随着润湿的进行,焊料与母材金属原子间的相互扩散现象开始发生。
通常原子在晶格点阵中处于热振动状态,一旦温度升高。
原子活动加剧,使熔化的焊料与母材中的原子相互越过接触面进入对方的晶格点阵,原子的移动速度与数量决定于加热的温度与时间。
3. 冶金结合:由于焊料与母材相互扩散,在2种金属之间形成了一个中间层---金属化合物,要获得良好的焊点,被焊母材与焊料之间必须形成金属化合物,从而使母材达到牢固的冶金结合状态。
焊工入门基础知识焊接是一种常见的连接金属材料的方法,而焊工则是进行这一工艺的专业人员。
作为一个焊工入门基础知识的文章,我们将介绍焊接的基本原理、常用的焊接方法以及一些必备的安全知识。
一、焊接的基本原理焊接是通过将金属材料加热至熔点并施加外加压力,使两个或更多的工件相互结合。
焊接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金属熔化:在焊接过程中,焊丝或焊条会产生高温,使金属工件熔化,形成熔池。
2. 熔池搅拌:焊工会使用焊枪或焊割器来搅拌熔池,以确保融化的金属均匀混合,并将其与母材连接。
3. 冷却凝固:当焊接完成后,焊缝会逐渐冷却,熔池会凝固成坚固的焊接接头。
二、常见的焊接方法焊接方法根据焊接材料和作业环境的不同而各不相同。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焊接方法:1. 电弧焊:电弧焊是最常用的焊接方法之一,它利用电流在电极和工件之间产生电弧,使金属熔化并形成焊缝。
2. 气体焊:气体焊包括气体保护焊和气焊两种方法。
气体保护焊主要使用惰性气体保护焊缝,而气焊则使用燃烧气体产生高温焰进行焊接。
3. 钎焊:钎焊是一种低温焊接方法,利用填充金属的低熔点来连接工件。
燃气焊和电阻焊都是常见的钎焊方法。
4. 矩阵焊:矩阵焊是一种通过高频电磁场来熔化金属的焊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精细焊接和微焊接领域。
三、焊接安全知识焊接是一项高温作业,需要特殊的安全措施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焊接安全知识:1. 戴好个人防护装备:焊工应穿戴合适的防护服、手套、面罩和耳塞等个人防护装备,以确保自身安全。
2. 确保良好的通风系统:焊接产生的烟尘和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因此应确保焊接作业区域有良好的通风设施。
3. 防火措施:在焊接过程中,应注意防止火花和溅射物引起火灾,保持工作区周围的清洁和干燥。
4. 合理存放和使用焊接设备:焊接设备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使用时应遵循操作规程,确保其正常运行。
5. 定期维护和检查设备:焊接设备需要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其安全可靠。
手工焊接及基础知识简介手工焊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连接技术,在各种工业领域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手工焊接的基础知识,包括焊接的原理、常见的焊接技术和注意事项。
焊接原理焊接是通过热源将金属材料加热至熔化状态,然后冷却后形成一个持久的连接。
在手工焊接中,主要使用的热源是焊接电弧,通过电弧将金属材料加热至熔化状态。
焊接电弧是在焊接电流的作用下产生的电火花。
焊接电流经过导电焊条或电极,在焊接部位形成电弧,电弧产生的高温将金属材料加热至熔化状态,形成焊缝。
常见的焊接技术1.手工弧焊:手工弧焊是最基础、最常见的焊接技术。
它使用焊接机、电极和焊条进行焊接。
手工弧焊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广泛用于家庭维修、装配和制造业等领域。
2.气焊:气焊是使用燃烧瓦斯和纯氧气的火焰加热金属材料,在加热至熔化状态时施加焊条或熔化金属。
气焊适用于低合金钢、不锈钢和铜等材料的焊接。
3.TIG焊:TIG焊(Tungsten Inert Gas Welding)是一种常用的氩弧焊接技术。
它使用钨电极向金属材料提供电弧,同时通过惰性气体保护焊缝,避免氧气和其他杂质的侵入。
TIG焊适用于焊接不锈钢、铝和其他高合金材料。
4.MIG/MAG焊:MIG(Metal Inert Gas)焊和MAG(Metal Active Gas)焊是常用的半自动或全自动焊接技术。
它使用金属惰性气体(如氩气)或活性气体(如二氧化碳)保护焊缝,同时通过金属焊丝形成焊缝。
MIG/MAG焊适用于焊接碳钢、低合金钢和不锈钢等。
焊接注意事项1.安全措施:进行焊接时,应佩戴焊接手套、帽子、护目镜和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以保护自己免受火花、辐射和烟尘的伤害。
2.通风设备: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烟尘和废气对人体健康有害。
应在焊接区域内设置良好的通风设备,确保空气流通,减少有害物质的吸入。
3.清洁表面:焊接前,应将金属表面清洁干净。
油污、氧化物和灰尘等杂质会影响焊接质量和强度。
4.焊接位置:焊接时,要选择适合焊接位置的工作姿势,确保焊条和金属材料的正确位置和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