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公开课)
- 格式:ppt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26
课时课题: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课型:新授课课时:1授课时间: 2014年5月10日,星期五 ,第1、2 节课梯度训练:A级:1.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应做到多环节。
下面哪些属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环节()①转基因农作物的研究②转基因农作物的农田试种③转基因农作物的大面积种植④转基因食品的商品化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2.下列关于“转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B.被转移的基因是功能已知的基因,人们对它们研究得已经相当透彻,绝对不会引起安全性问题C.在“转基因”的过程中,必须用到工具酶D.转基因技术成果,进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特别是在医药和农业生产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3.转基因生物引发的安全性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A.转基因生物引发的安全性问题包括食物安全、生物安全、环境安全B.转基因生物引起安全性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C.转基因生物引发的安全性问题是无法弥补的D.转基因生物有可能造成安全性问题,但不能一概而论4.如果转基因植物的花粉中含有毒蛋白,将引起的安全性问题不包括()A.生物安全 B.环境安全 C.食品安全D.伦理道德问题5.下列哪一观点缺乏科学依据( )A.由于存在生殖隔离,转基因植物很难与其他植物杂交B.许多农作物花粉的传播距离有限,绝对不会造成其他生物的安全问题C.植物花粉的存活时间有限,一般不会对其他生物造成危害D.转基因农作物若缺乏配套的种植技术,也会造成减产B级:6.自从1983年第一株转基因植物问世以来,已有数十种乃至上百种转基因植物在世界各地的实验室中诞生,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基因污染”应运而生,关于基因污染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基因植物的果实或其他部分作为食物可能会引起食用者产生不良反应B.转基因植物可能与它们的近缘野生种发生自然杂交,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基因污染是一种不可以增殖的污染D.为了防止转基因的扩散,在大面积种植时,必须在周围设置缓冲带作物7.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的研究;哪些属于限制条件( )①重组DNA的转移限制在遗传上具有特定缺陷的生物上②对于大肠杆菌作为转基因受体的菌株,限定必须使用在37℃人体体温下死亡的菌株③转基因作物只要某一点(如产量、营养或抗虫性)对人类有益,其他方面可不必去考虑④外源DNA不能产生对人体有毒害或过敏的蛋白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C级:8.对番茄的研究中发现,害虫损伤番茄叶片后,叶上的细胞壁能释放出一种类激素因子,这种物质通过细胞组织扩散到茎和其他叶片上,启动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开始高效合成蛋白酶抑制剂,并在茎叶中迅速积累,以对付害虫的再次侵袭。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教案))选修二第二章第二节拓展视野《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是选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在系统学习了本节《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之后学习拓展视野的内容,不仅培养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的参与意识,使学生能够科学、理性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生命观念:通过对转基因技术的学习,理性分析转基因技术给生活带来的改变,用生命观念认识生物的独特性和复杂性。
2、科学思维:通过问卷调查和转基因食品的实地调查,利用批判性思维探讨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3、科学探究:学生在对问卷和实地调查数据的分析的过程中,掌握一般的数据分析方法。
4、社会责任:通过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讨论,让学生认识到任何一项技术的使用,都需要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基础,能够对关注的社会热题进行理性的分析。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2))运用生物学知识对不同观点的理由进行辨析和讨论。
2、教学难点多角度去审视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四、教学过程1.介绍转基因生物的发展情况2.问卷调查小组组长介绍问卷调查情况3.实地调查小组组长介绍超市转基因产品的情况4.举行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辩论赛5.小结五、板书设计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1、问卷调查2、实地调查3、辩论赛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真正做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课前将学生兵分三路,一组负责问卷调查武汉部分地区居民对转基因生物的理解情况,另一组负责调查超市转基因食品的情况,其他人员负责收集资料,为开展辩论赛做准备。
此过程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团结合作的精神。
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表达了他们的观点,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主见性,为学生的能力体高提供了许多机会,让学生有成就感。
但是,由于准备时间有限,课堂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的表述不够精炼和专业,学生的观点不够深入和全面,这些将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提高。
专题四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第一节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出课时间:4月17日班级:二年14班授课教师:王艳萍【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 关注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认同对生物技术安全性问题讨论的必要性。
2.举例说明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的不同观点及论据。
3.形成对待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的理性、求实的态度。
(2)能力目标面对来自媒体和他人关于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不同观点,能够运用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进行辨析,初步形成客观的科学的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关注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问题,认识到每一项生物技术的发展都有可能带来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2.增强社会问题讨论的参与意识,形成质疑、求实的科学态度,并能以理性的、积极的态度关注问题的解决------通过科技手段的进步、社会规范的建立等途径“趋利避害”【教学重点】1.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多层面、多角度的关注。
2.运用生物学知识对不同观点的依据进行辨析和讨论。
【教学难点】1.从关注整个生物圈的和谐、稳定与发展的高度去审视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2.了解有关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争论背后复杂的政治、经济、宗教和伦理道德背景。
3.保证课堂讨论、辩论会,以及社会调查的组织工作有序而有效地实施。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反思: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的讨论,不同于其他生物技术专题,因为其他生物技术专题的原理和技术都具有确定性的特点。
本节应注重于学习的过程,通过本节的学习,不仅引起学生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关注,而且能以科学的态度予以思考,即对不同的观点能够运用生物学知识加以理解和辨析。
在态度取向上,正如教材所说“应该趋利避害,而不能因噎废食”──理性地看待转基因技术。
板书设计: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一、转基因成果的简述1、微生物方面2、转基因动物方面3、转基因植物方面二、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1、转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2、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3、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三、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趋利避害,不能因噎废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