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高级中学2021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42.60 KB
- 文档页数:10
河南省安阳市高级中学2021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有关化学实验的下列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
( )
A.过滤操作中,玻璃棒与三层滤纸
B.过滤操作中,漏斗下端口径与烧杯内壁
C.分液操作中,分液漏斗下端口径与烧杯内壁ks5u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
参考答案:
D
2.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Na2O C.NaClO D.FeSO4
参考答案:
B
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
分析:氧化物是负价氧和另外一个化学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
解答:解:A、O2由同种元素组成,是单质,不是化合物,故A错误;
B、Na2O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氧元素为﹣2价,是氧化物,故B正确;
C、NaClO含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属于盐,故C错误;
D、FeSO4含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属于盐,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考查氧化物的概念,难度较小,注意氧化物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为氧元素,且显负价.
3. 下表格中各项都正确的一组是( )
碱 盐 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纯碱 CaCO3 BaSO4 氧气
B 烧碱 小苏打 NH3·H2O 干冰
C 明矾 食盐 石墨 醋酸
D KOH CuSO4 Na2SO4 NaCl
参考答案:
B
A、纯碱是盐不是碱,氧气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其他判断正确,故A错误;B、烧碱是NaOH属于碱,小苏打是NaHCO3属于盐,NH3·H2O在水中能电离出NH4+和OH-,属于电解质,干冰是CO2,在水中和水反应生成的H2CO3能电离出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但不是CO2本身电离出的,故CO2是非电解质,B正确;C、明矾是KAl(SO4)2·12H2O,属于盐类不属于碱类物质,石墨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醋酸在水中可以电离出氢离子和醋酸根离子,属于电解质,其他判断正确,故C错误;D、NaCl在水中可以电离出Na+和Cl-,属于电解质,其他判断正确,故D错误。正确答案为B。
4. 下列哪个事实能说明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
A.氯化氢易溶于水 B.液态氯化氢不导电
C.氯化氢溶于水发生电离 D.氯化氢不易分解
参考答案:
B
略
5. 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a+、Al3+、SO42﹣、Cl﹣ B.Na+、Fe2+、SO42﹣、NO3﹣
C.Al3+、Na+、Cl﹣、AlO2﹣ D.K+、Cu2+、OH﹣、SO42﹣
参考答案:
A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分析】酸性溶液中含大量的氢离子,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等,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则离子大量共存,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酸性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A选;
B.H+、Fe2+、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故B不选;
C.Al3+、AlO2﹣相互促进水解,且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AlO2﹣,故C不选;
D.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OH﹣,Cu2+、OH﹣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共存,故D不选;
故选A.
6.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N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 L
B.25 ℃、1.01×105 Pa状态下,1 mol SO2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
C.常温常压下,11.2 L 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D.1L1.0 mol·L-1盐酸中含有NA个HCl分子
参考答案:
B
A.氦气为单原子分子,含有NA个氦原子的氦气,物质的量为1mol,标况下体积为22.4 L,故A错误;
B.1 mol SO2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1×3×NA=3NA,故B正确;
C.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不等于22.4L/mol,11.2 L Cl2的物质的量不是0.5mol,故C错误;
D. HCl溶于水是完全电离的,所以盐酸溶液中不存在HCl分子,故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B。
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慎将酸或碱液溅入眼内,立即闭上眼睛,用手揉擦
B.实验桌上的酒精灯倾倒了燃烧起来,马上用湿布扑灭
C.皮肤上溅有较多的浓硫酸,赶紧用水冲洗。
D.衣服沾上大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需将此衣服浸泡在盛水的盆中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A.不慎将酸或碱液溅入眼内,应立即用水冲洗,故A错误;B.酒精灯失火,可马上用湿布扑灭,故B正确;C.皮肤上溅有较多的浓硫酸,可以用抹布擦,再赶紧用水冲洗,故C错误;D.D.氢氧化钠有腐蚀性,不能浸泡,应用大量水冲洗,故D错误;答案为B。
8. 实验室需配制 490 mL 1 mol/L NaOH 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用托盘天平称量 19.6 g NaOH 固体
B. 移液时,为防止液体洒出,用玻璃棒插在刻度线以上引流
C. 定容时,液面接近刻度线 1~2 cm 时,用胶体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D. 定容时若俯视刻度线观察液面,会使所配制的 NaOH 溶液的浓度偏低
参考答案:
C
【详解】A.没有490 mL规格的容量瓶,应该使用500mL规格的容量瓶配制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再取490 mL 溶液,计算得到配制溶液时所用的NaOH固体的质量为:0.5L1 mol/L 40g/mol=20.0g,故A错误;B. 移液时,为防止液体洒出,把玻璃棒插入在容量瓶口内部刻度线以下引流,故B错误;C. 定容时,液面接近刻度线 1~2 cm
时,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故C正确;D. 定容时若俯视刻度线观察液面,定容加入的溶剂体积偏小,会使所配制的 NaOH 溶液的浓度偏高;故D错误;答案:C。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由于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少或不变
C、电解池的反应属于自发过程
D、自发反应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
参考答案:
D
略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遇碘变蓝,因此可用碘化钾溶液检验淀粉的存在
B.碘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因此可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
C.“海水提溴”可用氯气置换溴离子使之成为单质溴
D.苯、乙醇和四氯化碳只用溴水不能鉴别
参考答案:
C
11. 将10 mL 5 mol/L 的HCl溶液稀释到 200 mL,从中取出5 mL,这5 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5 mol/L B、0.25 mol/L C、0.1 mol/L D、1
mol/L
参考答案:
B
略
12. 《本草纲目》中写到:“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 萃取 B. 干馏 C. 升华 D. 蒸馏
参考答案:
D
“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可见,烧酒的酿造方法为:加热浓酒和糟,利用沸点的不同,将酒蒸出,然后用器皿盛装冷凝后的馏分,即为蒸馏。答案选D。
13. 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N2(g)+3H2(g)2NH3(g),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B. 增大氢气的浓度可增大反应速率
C. 在上述条件下,氢气能全部转化为氨气
D. 达到平衡时,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
参考答案:
C
A.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此为平衡状态的决定性因素,A正确;B.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B正确;C.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C错误;D.当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改变,D正确,答案选C。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化学平衡知识,侧重于平衡状态的判断和平衡移动的影响,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可逆反应的特点和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平衡状态的影响。
14. 将下列物质按酸、碱、盐分类排列,正确的是[ ]
A.硫酸,纯碱,石膏 B.氢硫酸,烧碱,绿矾
C.乙醇,纯碱,醋酸钠 D.磷酸,熟石灰,苛性钾
参考答案:
B
略
15.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Si可用来制造半导体材料 ②SiO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③Al(OH)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④铝合金可用于制造飞机
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③ D.都正确
参考答案:
D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
(2)上图括号内的操作步骤均为:
,所需的两种玻璃仪器是: 、
(3)按此实验方案得到的NaCl固体中肯定含有
(填化学式)杂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向过滤得到的滤液中加入适量的 ;
(4)写出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
(1)分离CaCl2和NaCl
(2)加热蒸发 玻璃棒 酒精灯
(3)Na2CO3 盐酸(HCl)
(4)CaCl2+Na2CO3=CaCO3↓+2NaCl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根据下列要求,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⑴实验室制取氢气 ⑵用化学方法除去铜粉中的氧化铜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