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计算题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题1分,共10分)1.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账户的结构应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一致。
()2.借贷方向相反可以通过试算平衡查找出来。
()3.由于总分类账户既能提供总括核算指标,又能提供详细核算指标,因此是十分重要的账户。
()4.累计凭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连续记载若干项同类经济业务,其填制手续是随经济业务发生而分次完成的凭证,如“限额领料单”。
()5.在一笔经济业务中,如果既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收付,又涉及到转账业务时,应同时填制收(或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6.复式记账法可以反映每笔经济业务的全貌和来龙去脉。
()7.在银行存款清查时出现的未达账项,可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来调整,编制好的银行款余额调节表是调节账面余额的原始凭证。
()8.期末财会如没有时间及时结账,可以先编制会计报表而后结账。
()9.企业为生产产品而购进材料时需要向供货方支付增值税额,称为进项税,记入所购商品成本。
()10.支付已预提的短期借款利息,一方面使企业的资产减少,另一方面使企业的负债减少。
()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不能作为记账凭证的附件是()。
A.收料单B.购销产品合同C.发料单D.产品销售发票2.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存在着()关系。
A.相互依存B.静态动态C.没有联系D.各自独立3.现金日记账一般应采用()。
A.活页账B.订本账C.卡片账D.以上三种均可4.记账人员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时,误将38 000元记为3 800元并当即发现这一错误,更正该错误应采用的方法是()。
A.划线更正法B.红字更正法C.补充登记法D.任选一种更正方法5.资产负债表中需要根据几个总账余额汇总填列的项目是()。
A.短期借款B.货币资金C.应付账款D.累计折旧6.某企业刚刚建立时,权益总额为80万元,现发生一笔以银行存款10万元偿还银行借款的经济业务。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易错判断题.计算题1.在乘法算式里,积不一定比其中的一个因数大.()2.求几个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3.每一句乘法口诀都可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4.两个数相乘,积一定比其中一个因数大.()5.根据几个乘法算式找出的得数的规律,适用于所有具有同一特征算式的结果.()6.一个数乘1的积一定比这个数乘0的积大.()7.5×3=15读作:3乘5等于15.()8.3个4相加.(1)3+3+3+3() (2)3×4() (3)4+3() (4)4+4+4() (5)4×3() (6)3+4()9.6×2读作2乘6.()10.“2和3相乘”与“2个3相乘”表示的意义相同.()11.900+60×4读作“900加上60乘4的积,和是多少?”()12.4个4连加列式是:4+4=8.()13.9个0的和比2个0的和大.()14.在乘法算式里积一定比因数大.()15.4+4+4+4+4可写成4×5.()16.加法与乘法互为逆运算.()17.0×120的积大于80×0的积.()18.“2和3相乘”与“2个3相乘”表示的意义相同.()19.4个8相加是4+8.()20.3×4=4+4+4+4 ()21.0+3可以写作0×3.()22.一个数乘1的积一定比这个数乘0的积大.()23.4个4连加列式是:4+4=8.()24.钟面上9:30,时针和分针形成了一个直角.()25.用放大镜看角,角就变大了.()26.三角尺上的直角大于数学书封面上的直角.()27.有两条边的图形就是角.()28.小于的角叫做钝角.()29.6×6和4×9的积相同,可以用同一句乘法口诀计算.()30.12÷4=3和12÷3=4的意义相同.()31.小童和他的5名同学一起去看电影,每张电影票5元,一共要花25元.()二.填空题1.2×2=_____×3-_____ 4×3+70=_____ 6×6-16=_____ 4×3-6=_____ 6×8-8=_____ 80-9=_____0×7=_____ 49+46=_____ 38-8+26=_____ 4×3+3=_____ 4×4+6=_____ 5×2-4=_____ 3×5+4=_____ 9×6-6=_____ 7×3+7=_____ 8×8-8=_____ 4×6+6=_____ 7×5+21=7×_____68=_____×9+58×5=32+_____三.在空里填上“>”“<”或“=”(1)3×4+6___5×5-7 (2)5×3-7___3×3-1(3)6×0___6×1(4)0×8___8+0 (5)9÷9___9×0(6)6×8+8=___×8(7)9___9×0 (8)0+7___0 (9)5-5___0×5 (10)3×4+6___5×5-7 (11)5×3-7___3×3-1(12)6×6___25(13)8×9___75(14)8×7___50(15)6×6___25(16)8×9___75(17)8×7______50四.最大能填几?_______×5<44 9×_______<65 _______×8<7039>5×_______6×_______<50 _______×7<674×_______<25 _______×6<37 _______×3<267×_______<46 _______×9<63 8×_______<40_______×7<35 6×_______<42 4×_______<30 _______×9<62 6×_______<40 3×_______<17_______×7<61 8×_______<70 6×_______<288×_______<42 _______×4<25 5×_______<379×_______<66 9×_______<40 _______×5<34_______×6<52 30>_______×4_______×7<45_______×9<20 5×_______<42 _______×4<258×_______<60 _______×6<49 _______×5>3850<_______×87×_______>55 48<_______×9_______×4<25 _______×4<24 5×_______<346×_______<30 8×_______<30 _______×4<304×_______<25 4×_______<35 _______×9<33 34>5×______________×7<36 _______×8<7053>_______×9 39>5×_______6×_______<50_______×7<67 4×_______<25 2×_______<17_______×5<29 _______×6<41 7×_______<51_______×6<50 72>8×______________×7<5544>9×_______7×_______<37 70>_______×94×_______<30 _______×9<62 6×_______<403×_______<17 _______×7<61 8×_______<70 五.最小能填几?_______×5>38 50<_______×87×_______>5548<_______×9 23<3×_______ 35<8×_______80<9×_______ 45<6×_______33<8×_______ 26<3×_______ 57<7×_______33<3×_______63<8×_______ 65<8×_______29<4×_______ 54<8×_______ 23<3×_______ 67<9×_______28<3×_______ 43<6×_______ 44<6×_______63<7×_______ 37<5×_______ 58<9×_______4×_______>25 4×_______>34 6×_______>559×_______>29 8×_______>57 5×_______>327×_______>54 9×_______>65 8×_______>734×_______>17 7×_______>43 7×_______>273×_______>25 9×_______>53 6×_______>458×_______>69 5×_______>46 7×_______>48 6×_______>49 6×_______>35 8×9+_____<894×5+_____<259×3+_____<30 6×5+_____<384×9+_____<46 8×3+_____<25 4×3+_____<253×6+_____<205×5+_____<56 2×9+_____<214×4+_____<45 9×5+_____<46 6×6+_____<437×6+_____<45 7×5+_____<67 6×9+_____<55。
会计基础题一、单项选择题1、()原则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A、相关性B、重要性C、客观性D、可比性2、下列各项不属于会计主体的是()。
A、企业集团B、社会团体C、独立核算的营业部D、不独立核算的营业部3、某经济业务发生仅涉及负债这一会计要素时,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该要素中相关项目变动。
A、同增B、同减C、一增一减D、不增不减4、会计要素在特定会计期间增加和减少的金额,分别称为账户的“本期增加发生额”和“本期减少发生额”,二者统称为账户的()。
A、本期变动额B、本期发生额C、本期余额D、本期计算额5、“所得税费用”科目属于()科目,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期末无余额。
A、所有者权益类B、利润类C、损益类D、成本类6、下列错误能够通过试算平衡发现的是()。
A、漏记某个会计科目B、漏记某项经济业务C、某项经济业务记错有关账户D、借贷方向颠倒7、下列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的是()。
A、管理人员工资B、管理部门采购人员差旅费C、坏账损失D、季节性停工损失8、企业发生的下列各项费用中,()不应计入销售费用。
A、销售人员工资B、销售商品广告费C、销售部门办公设备折旧费D、销售商品应结转的商品成本9、下列关于专用记账凭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专用记账凭证可以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B、若该凭证已登记账簿,应在“记账”栏内标记如“√”,以防止经济业务重记或漏记C、借贷记账法下,收款凭证是左上方反映的是借方科目D、付款凭证在凭证内反映的是贷方科目,应填列与“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相对应的科目10、下列凭证中,属于自制原始凭证的是()。
A、购入材料的发票B、支付房租的收据C、产品出库单D、运输部门出具的运费发票11、下列关于记账凭证填制基本要求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记账凭证可以根据若干张同类原始凭证汇总编制B、记账凭证的书写应清楚、规范C、所有记账凭证都必须附有原始凭证D、发现以前年度记账凭证有误的,应当用蓝字填制一张更正的记账凭证12、主要用以查明是否有重记或漏记的错账查找方法是()。
单选题1、若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储备资产项目差额为—100亿美元,则表示该国:()A、国际储备增加了100亿美元B、国际储备减少了100亿美元C、认为的账面平衡,不说明问题D、无法判断2、国际收支逆差会使一国:()A、外汇储备减少或官方短期债务增加B、外汇储备增加或官方短期债务增加C、外汇储备增加或官方短期债权减少D、外汇储备减少或官方短期债权增加3、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人为项目是:()A、经常项目B、资本和金融项目C、综合项目D、错误与遗漏项目4、按照国际收支的货币论,一国基础货币的来源是:()A、央行的国内信贷B、央行的国内信贷与外汇储备之和C、央行的外汇储备D、央行的国内信贷与外汇储备之差5、一般而言,由()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是长期而持久的。
A、经济周期更迭B、货币价值变动C、预期目标改变D、经济结构滞后6、以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方程式为基础来分析国际收支的方法是:()A、弹性分析法B、吸收分析法C、货币分析法D、结构分析法7、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不包括:()A、货物B、直接投资C、服务D、经常性转移8、以下国际收支局部差额中,哪一种是指一定时期内经常项目与长期资本项目借方总额与贷方总额的差额:()A、贸易收支差额B、官方结算差额C、基本差额D、综合差额9、米德冲突指:()A、国际收支顺差和保持固定汇率的冲突B、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冲突C、本国充分就业和通货膨胀的冲突D、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冲突10、当处于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逆差时,应当采取怎样的政策搭配:()A、紧缩国内支出,本币升值B、扩张国内支出,本币贬值C、扩张国内支出,本币升值D、紧缩国内支出,本币贬值多选题1、下列项目应记入贷方的是:()A、反映进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B、反映出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C、反映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的金融项目D、反映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的金融项目2、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项目有:()A、经常项目B、资本和金融项目C、储备资产D、净误差与遗漏3、国际收支政策调节主要包括:()A、财政政策B、外汇政策C、外贸政策D、融资政策4、支出变动型政策主要包括:()A、财政政策B、货币政策C、外汇政策D、融资政策5、支出转换政策主要包括:()A、外汇政策B、外贸政策C、货币政策D、融资政策6、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有:()A、货币性不平衡B、收入性不平衡C、结构性不平衡D、周期性不平衡7、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国的国际收支顺差一般会:()A、促进进口的进一步增加B、在固定汇率制下,带来国内通胀压力C、在浮动汇率制下,使本国货币升值D、在固定汇率制下,抑制本国通货膨胀1、以下不属于汇率的标价法的是:()A、直接标价法B、间接标价法C、欧元标价法D、美元标价法2、金币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A、法定平价B、铸币平价C、通货膨胀率差D、利率差3、国际金融市场上,美元债券年收益率为8%,英镑债券年收益率为12%,假定两种债券信用等级相同,那么,根据利率平价,在一年内,英镑应相对美元:()A、升值4。
考试题判断题:1.市场营销就是推销和广告。
(F)2.企业之所以购买商品,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并拥有产品本身。
(F)3.营销组合是杰罗姆·麦肯锡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
(F )4.市场营销者可以是卖方,也可以是买方。
(T )5.市场营销的最终目标是企业获取利润。
(F )6.市场营销理论以交换作为自己的核心概念,提出产品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必要条件是满足消费者的特定需求,充分条件则是适应环境、实施整体销售。
(T )7.市场营销学的构建从微观(企业)开始,逐步形成了宏观市场营销学和微观市场营销学两个分支。
(T )8.市场营销理论产生发展的一个重要背景就是卖方市场的形成。
(F)9.在通常情况下,消费者往往根据其对产品效用的主观评价来决定是否购买该产品。
(T )10.宏观市场营销强调从整体经济、社会道德与法律的角度把握营销活动,以及由社会(政府、消费者组织等)控制和影响销售过程,求得社会生产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平衡。
(F )11.针对不规则需求,营销管理的任务就是致力于市场营销研究和新产品开发,有效地满足这些需求。
(F)12.建立和维系与顾客的互惠关系,是市场营销管理的基本目标。
(F )13.除了物资短缺、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之外,某种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产品,因为生产成本很高,必须通过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来扩大市场时,也会导致企业奉行生产观念。
(T)14.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市场营销观念的最大区别在于后者强调了社会和消费者的长远利益。
(T )15.市场营销观念“消费者主权论”,将过去“一切从企业处罚|”的旧观念,转变为“一切从顾客出发”的新概念。
(T)16.从企业实际的营销经验看,维系老顾客要比吸引新顾客花费更高的成本。
(F )17.各方利益关系的协调本质上仍然是以顾客满意为核心的。
(T)18.在理论和实践中,战略和战术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企业战略从属于战术。
(F)19.战略规划是企业面对市场竞争,为长期生存和发展进行的谋划和思考,是关于企业大局的科学规定。
五年级数学上册常考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应用题汇
总
五年级数学上册的内容通常包括了之前年级的复习和更深入的数学概念,如分数、小数、几何图形的性质、面积和体积计算等。
下面是一些常考题型的汇总:
填空题:
填写合适的数学术语或定义。
完成数学公式或解方程。
转换单位(如长度、重量、容量)。
判断题:
判断数学命题的正确性,如“所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都相等”等。
选择题:
从多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可能涉及数学概念、计算方法或问题解决策略。
计算题:
进行四则运算,特别是分数和小数的计算。
解决与比例、百分比相关的问题。
计算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应用题:
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购物找零、测量距离和材料用量等。
利用图表和数据解决问题,如统计图表的分析。
由于具体的考试内容会根据不同的教材和地区有所不同,建议参考当地教育部门发布的教学大纲或教科书后的习题来准备考试。
此外,老师在课堂上强调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历年的模拟试题和真题,都是很好的复习材料。
税法选择题、判断题及计算题汇总一、税法总论1、下列关于税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唯一形式B.国家征税的依据是经济权力C.无偿性是国家权力在税收上的法律体现,是国家取得税收收入的根本前提D.税收的固定性是对强制性和无偿性的一种规范和约束2、我国对税收法律关系中纳税义务人的确定,采取的是()的原则。
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属地兼属人的原则D.灵活确定的原则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目前我国税法体系中采用超额累进税率的是个人所得税B.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权利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所应承担的义务,这是税收法律关系中最实质的东西C.税法中,关于期限纳税、征收滞纳金和罚款的规定是对税收法律关系的直接保护D.按照主权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的不同,可分为国内税法、国际税法4、下列关于税法要素的说法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税目是征纳税双方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客体或标的物B.税率是衡量税负轻重的重要标志C.所得税在分配环节纳税D.征税对象就是税收法律关系中征纳双方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客体或标的物5、在税法的使用原则中,()是为了确保国家课税权的实现,不因争议的发生而影响税款的及时、足额如可。
A.法律优位原则B.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C.程序优于实体原则D.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6、(多)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属于( ).A.义务性法规B.授权性法规C.单一性法规D.综合性法规7、下列属于特定目的税类的税种是()。
A.土地增值税B.城镇土地使用税C.城市维护建设税D.耕地占用税8、下列项目中,属于税收法律的是()。
A.企业所得税法B.个人所得税法C.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D.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适用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税收暂行条例的决定9、在税收执法过程中,对法律效力的判断上,应按以下原则掌握()。
A.层次高的法律优于层次低的法律B.国际法优于国内法C.同一层次法律中特别法优于普通法D.实体法从新,程序法从旧二、增值税法1、下列各项表述中,符合现行增值税税法有关规定的是()。
小学数学易错题汇总概念理解不清楚(一)计算题500÷25×4 34-16+14=500÷(25×4)=34—30=500÷100 =4=5【错误率】46.43% ;35.71%;【错题原因分析】学生在学了简便运算定律后但还不太理解的基础上,就乱套用定律,一看到题目,受数字干扰,只想到凑整,而忽略了简便方法在这两题中是否可行。
例如第1题学生就先算了25×4等于100;第2题先算16+14等于30;从而改变了运算顺序,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错题解决对策】(1)明确在乘除混合运算或在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不具备简便运算的因素,就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强调混合运算的计算步骤:a仔细观察题目;b明确计算方法:能简便的用简便方法计算,不能简便的按正确的计算方法计算。
并会说运算顺序。
(3)在理解运算定律及四则运算顺序的基础上加强练习以达到目的。
【对应练习题】14.4-4.4÷0.5;7.5÷1.25×8;36.4-7.2+2.8。
(二)判断题1.3/100吨=3%吨⋯⋯⋯⋯⋯(√)【错误率】71.43%【错题原因分析】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它只能表示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不能表示某一具体数量。
而学生正是由于对百分数的意义缺乏正确认识,所以导致这题判断错误。
【错题解决对策】(1)明确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找一找生活中哪儿见到过用百分数来表示的,从而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两条射线可以组成一个角。
⋯⋯⋯(√)【错误率】64.29%【错题原因分析】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
学生主要是对角的概念没有正确理解。
还有个原因是审题不仔细,没有深入思考。
看到有两条射线就以为可以组成一个角,而没有考虑到顶点!【错题解决策略】(1)根据题意举出反例,让学生知道组成一个角还有一个必不可少条件是有顶点。
第二章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一、判断题3.杂化轨道中含p成分越多,原子的电负性越大。
×4.根据VSEPR理论,在SiF62-中,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总数为10个。
×5.根据VSEPR理论,氧族原子提供的电子数为6。
×6.在SO3-中,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总数为12个。
×7.SnCl2几何构型为直线型。
×8.ICl4—几何构型为四面体。
×9.NH3和NO3-的几何构型均为平面三角型。
×10.H2O和XeF2的几何构型均为平面三角型。
×11.SO32-和NO3-的几何构型均为平面三角型。
×12.下列三种离子,其极化作用顺序为:Al3+ > Mg2+ > Na+ √13.下列三种离子,其极化作用顺序为:Pb2+ > Fe2+ > Mg2+√14.Ag+的极化作用大于K+的极化作用,因此Ag+的极化率小于K+的极化率。
×15.H+的极化能力很强。
√16.极化作用愈强,激发态和基态能量差愈小,化合物的颜色就愈深。
√17.温度升高,离子间的相互极化作用增强。
√18.半径相近、电子层构型相同时,阳离子正电荷越大,极化作用越强。
√19.其它条件相同或相近时,阴离子半径越大,变形性越大。
√20.无机阴离子团的变形性通常较大。
×二、选择题3、与元素的电离能和电子亲和能有关的电负性标度是(B):(A)鲍林标度(B)密立根标度(C)阿莱-罗周标度(D)埃伦标度4、下列基团中,电负性值最大的是(A):(A)CF3- (B)CCl3- (C)CBr3- (D)CI3-5、在以下化合物中,碳原子电负性最大的是(C):(A)CH4 (B)C2H4 (C)C2H2 (D)电负性相同7、XeO3离子的几何构型为(A)(A) 三角锥 (B) 四面体 (C) V型 (D) 平面三角形8、根据VSEPR理论,多重键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作用最大的是(A)(A) 叁重键 (B) 双重键 (C) 单重键9、根据VSEPR理论,成键电子对(BP)和孤电子对(LP)之间相互排斥作用最大的是(A)(A) LP-LP (B) LP-BP (C) BP-BP10、ClO3-离子的几何构型为(A)(A) 三角锥 (B) 四面体 (C) V型 (D) 平面三角形11、ClF3的几何构型为(C):(A)平面三角型(B)三角锥型(C)T型(D)V型12、NF3的几何构型为(B):(A)平面三角型(B)三角锥型(C)T型(D)V型13、BrF3的几何构型为(C):(A)平面三角型(B)三角锥型(C)T型(D)V型14、下列分子中键角最大的是(A):(A)NH3(B)NBr3(C)NCl3(D)NF315、下列分子中键角最大的是(A)(A) CH4 (B) NH3 (C)H2O (D)H2S16、下列分子中键角最大的是(A)(A) NH3 (B) PH3 (C) AsH3 (D)SbH317、下列分子中键角最小的是(D):(A)PI3(B)PBr3(C)PCl3(D)PF318、若阳离子电荷相同,半径相近,则最外层电子层构型为(A)电子构型的阳离子的变形性最小。
小学几何汇总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A. 圆B. 正方形C. 长方形D. 所有选项答案:D2. 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A. 90度B. 180度C. 360度D. 720度答案:B3. 一个圆的直径是10厘米,那么它的半径是多少厘米?A. 5厘米B. 10厘米C. 15厘米D. 20厘米答案:A二、填空题4.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
答案:245. 一个圆的半径是3厘米,它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答案:28.26三、判断题6. 所有平行四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答案:×7. 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
()答案:√四、简答题8. 描述如何计算一个正方体的体积。
答案:正方体的体积可以通过计算其边长的立方得到。
如果边长为a,则体积V = a³。
9. 解释什么是圆的周长。
答案:圆的周长是指围绕圆的边缘一圈的长度,可以通过公式C =2πr计算,其中r是圆的半径。
五、计算题10. 一个圆的直径是14厘米,求这个圆的周长和面积。
答案:周长C = πd = 3.14 × 14 = 43.96厘米;面积A = πr² =3.14 × (14/2)² = 153.86平方厘米。
11.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0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4厘米,求它的体积。
答案:体积V = 长× 宽× 高= 10 × 6 × 4 = 240立方厘米。
五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1一、填空。
5.在()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500千克=()吨 30mL=()L45秒=()分 30cm=()m6.在()里填上“>”“<”或“=7、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6厘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厘米,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8、28□,如果是2和5的倍数,□里填();如果是3和5的倍数□里填()。
二、判断题。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1.假分数一定大于真分数。
( )2.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
( )3.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4.约分时,每个分数值越来越小;通分时,每个分数值越来越大。
()三、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圆有()条对称轴。
A.1 B.2 C.无数2.如果长方形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体积就会扩大到原来的()。
A.2倍B.6倍C.8倍3.一条公路,甲队单独做8天完成,乙队单独做11天完成,甲、乙合做6天完成工程的( )四、计算:1.直接写出得数。
五、把下面的图形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再把旋转后的图形向右平移5格六、解决问题。
2、用如图的正方形铁皮围成一个长方体水箱(按图中虚线进行折叠),需要为这个水箱做一个多大的底面?做成的水箱可以装水多少升?3、五年级(1)班有男生36人,女生42人,班里要参加体操比赛,要将男女生分别排队,要求每排的人数相同。
那么每排最多可以排多少人?此时男生和女生分别有几排?4、有一个正方体水箱,从里面量每边长4分米,如果把一满箱水倒入一个长8分米、宽25厘米的长方体水池内,水深多少分米?5、下面是某服装厂2015年三个月计划与实际生产夏装统计表。
(1)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月份计划和实际生产的件数相差的最多。
(3)六月份实际生产的件数是八月份实际生产件数的()。
(4)这三个月实际生产夏装呈现什么趋势?你能预测出九月份这个厂生产夏装的情况吗?写出理由。
1.制定和修订定额,只是为了进行成本审核,与成本计算没有关系。
()2.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也可能绝对正确地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
()3.“辅助生产成本”科目期末应无余额。
()4.生产工人工资和福利费是产品成本项目。
()5.直接生产费用既可能是直接计入费用,也可能是间接计入费用。
()6.为了尽可能地符合实际情况,厂内价格此应该在年度内经常变动。
()7.“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应该按成本计算对象设置明细分类账,账内按成本项目分设专栏或专行。
()8.企业生产经营的原始记录,是进行成本预测、编制成本计划、进行成本核算的依据。
()9.生产设备的折旧费用计入制造费用,因此它属于间接生产费用。
()10.产品成本项目就是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核算的项目。
()三、单项选择1.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
A、外购动力费用B、制造费用C、工资费用D、折旧费用2.为了保证按每个成本计算对象正确地归集应负担的费用,必须将应由本期产品负担的生产费用正确地在()。
A、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B、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C、盈利产品与亏损产品之间进行分配D、可比产品与不可比产品之间进行分配3.下列各项中,不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
A、直接材料费用B、辅助车间管理人员工资C、车间厂房折旧费D、厂部办公楼折旧费4.制造费用应分配计入()账户。
A、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B、基本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C、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D、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5.下列各项中,属于工业企业费用要素的是()。
A、工资及福利费B、燃料及动力C、工资费用D、原材料6.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是()。
A、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B、车间厂房的折旧费C、车间生产用设备的折旧费D、车间辅助人员的工资7.下列各项中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是()。
A、银行借款的利息支出B、银行存款的利息收入C、企业的技术开发费D、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8.生产费用分为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是按()分类的结果。
(共16页) 第1页(共16页) 第2页菏泽学院化学与化工系2011级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化工原理》试卷(A )(110分钟)三 、选择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无伦两测压点水平与否,U 管压差计的读数R 都反映了两测压点的压强差 (×)2、无伦两测压点水平与否,U 管压差计的读数R 都反映了两测压点的静压能与位能和的差( )3、湍流边界层内的流体质点全部做湍流运动 (× )4、无论流体的流动状态如何,流动时的摩察系数都和管壁的相对粗糙度有关 (×)5、无论流体的流动状态如何,流动时的摩察系数都和流动时的雷诺准数有关 (×)6、并联管路各支管能量损失相等 ( )7、分支联管路各支管能量损失相等。
(× )8、皮托管可直接读出测量截面处的平均速度 (×) 9、孔板流量计属于定截面、变压差流量计;对于确定的测量系统而言,其孔流系数 是一常数 (×)10、转子流量计属于定压差、变截面流量计;测量时,流量计上读出的数值即是其真实流量(×)11、用转子流量计测量流量时,转子上沿对应的数值即是要读的数值。
(×)1、离心泵启动前不注入被输送流体会发生气缚现象。
()2、离心泵启动前不注入被输送流体会发生气蚀现象。
(×)3、离心泵的流量调节用阀门调节。
往复泵用支路调节。
()4、离心泵的流量调节用支路调节。
往复泵用阀门调节。
(×)5、离心泵停机时应先关闭出口阀门,开机时也应先关闭出口阀门。
()6、离心泵停机时应先打开出口阀门,开机时也应先打开出口阀门。
(×)1、板框压滤机采取横穿洗涤时,当滤液和洗涤液性质相近时,洗涤速率是过滤终了时洗涤速率的1/4。
()2、板框压滤机采取横穿洗涤时,当滤液和洗涤液性质相近时,洗涤速率是过滤终了时洗涤速率的1/2.(×)3、空气降尘室的生产能力和沉降面积有关,与降尘室高度无关。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2010 ~2011 学年上学期 现代通信原理 课程 时间110分钟64学时, 学分,闭卷,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70 %一、判断题(本题10分,每小题1分) 1、考虑一路相同话音质量的电话,传输数字电话所需要的带宽比模拟电话要少。
( × )2,2psk 系统,如果发送‘1’的比例超过50%,则最佳门限值要小于0( × )错 3,如果带宽趋于无穷大,则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也会趋于无穷大 ( × ) 4,移动G3的技术标准为CDMA2000。
( √ )错 5,存在(7,3)循环码。
( √ ) 6,M 序列的特征多项式应该是本原多项式。
( √ )错 7,循环码的最小码距等于所有许用码组中的最小码重。
( √ ) 8,2DPSK 的优点在于误码率比2PSK 小。
( √ )错 9,MSK 即多进制振幅键控。
( √ )错 10,一路PCM 语音信号需要的的传码率为64k 波特。
( √ )二 选择题(本题10分,每小题2分)1,一个均值为零的窄带平稳高斯过程,它的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为( D )过程。
A ,瑞利 B ,广义瑞利 C ,窄带 D 平稳高斯 2、PCM 一个帧的持续时间是( A )A ,125μsB ,250μsC ,500μsD ,1000μs 3、以下三个选项中,信息量最大的为( C ) A ,3比特 B , 2奈特 C ,1哈特莱4,已知x 7+1=(x+1)(x 3+x 2+1)(x 3+x+1),则以下四个码组中哪一个不可能是(7,3)循环码的许用码组(B )A ,0000000B ,1111111C ,0101110D ,01001115,考虑基带传输系统的系统函数为)100()100()(πωεπωεω+--=H ,则无码间干扰的最大传输速率为( B )B 。
A , 50B ,100C ,150D ,200 三、填空题(本题20分,每小题2分)1,有八进制信号,码元宽度为0.1ms ,则其独立等概时的传信率为: 4103⨯ bps 。
试题一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把正确答案写在下面答题表内,每题2分,共20分) 1.一般来说,钢材含碳量越高,其强度越高,伸长率也越大。
( ) 2.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所定义的梁的裂缝宽度是指梁底面处的裂缝宽度.( )3.弯起钢筋的弯起点离充分利用该钢筋截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
5h 0。
( )4.素混凝土纯扭构件的开裂扭矩与破坏扭矩基本相等。
( )5. 第Ⅰ类T 形截面的解法与矩形截面相似. ( ) 6.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中,都采用荷载设计值,因为这样偏于安全. ( ) 7.受压构件的长细比越大,稳定系数ϕ值越高。
( ) 8.结构安全等级相同时,延性破坏的目标可靠指标小于脆性破坏的目标可靠指标.( ) 9.弯剪扭构件,其纵向钢筋面积由受弯和受扭承载力所需之钢筋相叠加,其箍筋面积由受剪和受扭承载力所需之箍筋相叠加. ( ) 10.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破坏时,混凝土被拉裂,全部外力由钢筋来承担。
( )二、单项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写在答题表内,每题2分,共20分)1.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当s a 2x '<时,表明( )。
A .受拉钢筋不屈服 B .受压钢筋不屈服 C .受拉、受压钢筋均已屈服 D .应加大截面尺寸 2.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的原因是( ).A .螺旋箍筋直径受压B .螺旋箍筋使混凝土密实C .螺旋箍筋约束了混凝土的横向变形D .螺旋箍筋使混凝土中不出现微裂缝 3.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指( ).A.纵向受力钢筋内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B.纵向受力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C.箍筋外边缘至混凝土构件外边缘的距离 D.纵向受力钢筋重心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4.减小裂缝宽度的主要措施是( ).A .增加钢筋的直径B .用Ш级钢代替Ⅱ级钢C .增加钢筋面积D .降低混凝土强度等级 5.偏心受压构件,一定是大偏心受压的条件有( ).A .ξ〉ξbB .ξ≥ξbC .ηe i 〉0。
1 在电场中*点分别放置电量为Po、2Po、3Po的检验电荷,该点的场强就会变化,移去检验电荷,该点的场强变为零。
( ×2 将两只"220V,40W〞的白炽灯串联后,接入220V的电路,消耗的功率是20W。
√3正弦交流电路发生串联谐振时,电流最小,总阻抗最大。
( ×4计算机通常是由四局部组成,这四局部是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输出设备。
( √5.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不仅适用于电路中的任意一个节点,而且也适用于包含局部电路的任一假设的闭合面。
(√6 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有三种,分别是直接接地方式、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和经大电抗器接地方式。
( ×7( La4B2107).在串联谐振电路中,电感和电容的电压数值相等,方向相反。
( √8 三极管有两个PN结,二极管有一个PN结,所以可用两个二极管代替一个三极管。
( ×9 电感元件在电路中并不消耗能量,因为它是无功负荷。
( √10 非正弦电路的平均功率,就是各次谐波所产生的平均功率之和。
( √11. 对称分量法就是将一组不对称的三相电压或电流分解为正序、负序和零序三组对称的电压或电流,例如:其中α是运算子,表示将*相量反时针旋转120°。
〔√12 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采用多点接地,易造成保护拒绝动作。
( √13 从放大器的输出端将输出信号(电压或电流) 通过一定的电路送回到输入端的现象叫负反响。
假设送回到输入端的信号与输入端原有信号反相使放大倍数下降的叫反响。
( ×14. 零序电流保护不反响电网的正常负荷、全相振荡和相间短路。
( √15 .对全阻抗继电器,设Zm为继电器的测量阻抗,Zs为继电器的整定阻抗,当|Zs|≥|Zm|时,继电器动作。
( √16 距离保护装置通常由起动局部、测量局部、振荡闭锁局部、二次电压回路断线失压锁局部、逻辑局部等五个主要局部组成。
( √17 同步发电机和调相机并入电网有准同期并列和自同期并列两种根本方法。
1.城市人口30万,综合用水定额是200L/人.d ,工业废水是生活用水量40%,道路冲洗和绿化是是生活和工业用水10%,水厂自用水5%,未预见水量和管网漏水量比例取25%,时变化系数1.3,求城市最高日用水量和取水构筑物设计流量。
解答:Q1=30*200/1000=6万m 3/d Q2=40%*Q1=2.4 Q3=0.84 城市最高日用水量Qd=(Q1+Q2+Q3+Q4)*1.25=11.55万m 3/d 取水构筑物设计流量=11.55*1.05*10000/24=5053m 3/h2.某城市现有人口75万人,供水普及率70%,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为12.6×104m 3/d 。
近期规划人口将发展到100万人,供水普及率增长到90%,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增加到300L//(人·d),该城市的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将比目前增加多少? 解答:原人均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2407.07500001000126000=⨯⨯=L//(人·d)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将比目前增加量4104.141260002407.0751260003009.0100⨯=-⨯⨯⨯⨯⨯=m 3/d3.某城镇现有人口8万人,设计年限内预期发展到10万人。
用水普及率以90%计,取居民生活用水定额为150L//(人·d),通过调查和实测,工业企业和公共建筑用水量为Q=14500 m 3/d ,未预见水量和管网漏失水量取总水量的20%,则最高日设计用水量为多少?。
解答:最高日设计用水量33600%120)1450010001509.0100000(=⨯+⨯⨯= m 3/d4.如果城市最高日生活用水量为50000m 3/d ,企业职工生活用水和淋浴用水量为10000m 3/d ,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量为10000m 3/d ,工业用水量为30000m 3/d ,则该城市的最高日设计用水量宜为多少?解答:最高日设计用水量)30000100001000050000(+++=×(15%~25%) =11500~12500m 3/d5.某城市最高日设计用水量为20×104m 3/d ,清水池调节容积取最高日用水量的15%,室外消防一次灭火用水量为75L/s ,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为3次,火灾持续时间按2h 计算,水厂自用水在清水池中的储存量按2000 m 3计算,安全储量取6000 m 3,则清水池的有效容积为多少?(10分)解;清水池的有效容积396206000200010002360037515.0200000=++÷⨯⨯⨯+⨯= m 36.某城市最高日用水量为15×104m 3/d ,用水日变化系数为1.2,时变化系数为1.4,水厂自用水系数为1.1。
小学数学常考的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应用题一、填空题1、2.5+2.5+2.5+2.5+2.5=()×()=()2、7.35×0.318=的积是()位小数,将积保留一位小数是();精确到0.01约是();省略千分位后的尾数约是()。
3、两个数相乘积是24.56,如果把期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一因数缩小到原来的后,积是()。
4、0.123÷0.15=()÷1519÷25=()÷1004.08÷0.97=()÷979.12÷5.7=()÷575、根据32×18=576,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32 ×1.8=()0.32 ×18=()3.2 ×1.8=() 320 ×1.8=()6、在○里填上“﹥”、“﹤”、或“=”。
2.69×0.96○2.69 0.04×1.001○0.0410.5 ÷ 0.8○10.5 10.5÷1.8○10.57、李红坐在教室第5列、第4行用(5,4)表示,那么晓峰坐在第3列、第2行用()表示;用(1,6)表示的小云坐在第()列、第()行。
8、8÷11的商是()小数;用简便记法表示为();循环节是();省略百位后的尾数是()。
9、3.0,3.3,3.033,3.0这五个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10、去掉30.36的小数点后,这个数比原数扩大()倍,扩大后比原数增加()。
11、0.8里面有()个十分之一,有()个0.01。
12、盒子里有9个红色的球,2个黄色球,任意摸一个,可能出现()种情况,分别是()和(),摸出()色球的可能性大。
13、每千克白糖2.8元,妈妈买了a千克白糖,付了100元,应找回()元。
14、有三个连续的自然数,第一个是a,第二个是(),第三个是();三个连续的偶数,第二个是b,第一个是(),第三个是();三个连续的奇数,第三个是a,第一个是(),第二个是()。
12某公司生产的电脑多卖掉一些比少卖掉一些时,GDP增加要多一些?f当计算一个国家的GDP时,政府支付给退休军人的退休金应该包括在内?f国民生产总值已经扣除资本折旧的因素。
f计算GDP平减指数时,进口产品价格的变动不予考虑;而在计算CPI(消费物价指数)时,则应当考虑进口消费品价格的变动。
T由于实际GDP等于名义GDP除以GDP平减指数,因而一国的名义GDP肯定小于同期的实际GDP。
F当计算一个国家的GDP时,政府支付给退休军人的退休金应该包括在内。
F个人财富与个人可支配收入都是流量。
F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
F有时候会出现GDP 平减指数增加而实际GDP下降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名义GDP不一定上升。
T企业购买一辆汽车属于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范畴,而家庭购买公司债券则不应计入投资。
T 假定在一个封闭经济中只有消费,没有政府、投资及存货积累。
那么GDP平减指数与CPI 是相等的,因为二者是根据相同的商品来计算的。
F总投资增加时,资本存量就增加。
[净投资?] F13平均消费倾向递减是因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f根据消费的生命周期假说,其他条件相同,消费数量与人们的寿命成反比?t边际储蓄率越低,政府购买对GDP的贡献越大?t边际进口倾向越低,自发性投资变化对均衡产出的影响就越小。
?f在开放型经济中对外贸易乘数大于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
?f14根据托宾的q值理论,当企业的利润上升时,q下降,这时是投资的最好时机?f货币主义者相信流动性陷阱的存在?f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提高,会使LM曲线变得更陡峭?f货币需求对收入的变化越敏感,LM曲线越陡峭?t货币交易需求反映了货币的交换媒介职能。
LM曲线不变,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会增加收入和降低利率。
当物价下降时,LM曲线会向左上方移动。
如果LM曲线是完全垂直的,那么财政政策在增加就业方面是无效的。
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当利率水平低到一定程度后,货币需求与利率无关。
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可以通过价格水平的提高或者是名义货币供给的增加来达到。
根据托宾的投资q值理论,其他因素不变,企业是否投资取决于企业股票价格的高低,股票价格上升则投资减少。
在货币需求完全取决于收入的古典情形下,财政政策的乘数为0。
在IS-LM模型中,IS方程中的利率与LM方程中的利率都是指名义利率。
TFFTT FFTF15在货币需求完全取决于收入的古典情形下,财政政策的乘数为0?t1如果税率降低,中央银行希望收入保持不变,因此减少货币供给。
此时消费和投资同时下降。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有挤出效应。
3挤出效应与货币的利率敏感程度正相关,与投资的利率敏感程度负相关。
4存在货币需求的流动性陷阱现象时,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最小。
5如果投资对利率的弹性很小,而货币需求对利率富有弹性,那么,财政政策效果要比货币政策效果好。
6企业投资对于利率变动反应越敏感,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
7在货币需求完全取决于收入的古典情形下,财政政策的乘数为0。
FFF TFTT16如果居民具有完全理性,那么,对于一笔新增的政府支出,债券融资和税收融资对产出的影响是等价的t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D=R/D,R为存款准备金,D为活期存款?f提高再贴现率将直接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就如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债券一样? f17总供给曲线越平坦,货币供给增加对GDP的影响越大。
物价水平下降将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若中央银行仅仅关心保持价格水平稳定,当石油价格外生性增长时,中央银行应该增加货币供给。
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反映了利率调整机制。
凯恩斯主义认为劳动力市场并非完全竞争,工资是刚性的(短期内),劳动力市场不是经常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而是经常处于低于充分就业状态。
TFFFT根据黏性工资模型,总供给曲线之所以向右上方倾斜,是因为使利润上升的事件并不都会使工资上涨。
只有黏性价格模型对短期总供给曲线的解释是:假定实际物价水平高于预期物价水平时,产出(即供给)会增加。
价格水平的非预期上升会使向上倾斜的总供给曲线移动,而价格水平预期中的上升则只会使均衡点沿原总供给曲线移动。
长期总供给曲线所表示的总产出是经济中的潜在产出水平。
TFFT18自然失业率是不存在摩擦性失业时的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不受政策变动的影响。
由于怀孕待产,自愿失业在家,属于自愿失业。
失业保险可以降低失业率,因为它可以帮助工人更容易找到工作。
XXX[摩擦性失业] X奥肯定律意味着失业率降低1.5个百分点,将会导致通货膨胀上升3个百分点。
f理性预期学派认为长期和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完全相同?t20在新古典增长理论框架内,稳定状态意味着:ΔY/Y=ΔN/N=ΔK/K。
(Y:产量;N:劳动;K:资本)T根据索洛模型,人口增长率较高的国家将有较低的稳态人均产量和较低的稳态人均增长率。
?F根据索洛经济增长模型,一国人均收入的长期增长主要取决于资本积累速度,即取决于储蓄率。
?F加速数原理的含义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导致资本需求曲线右移。
?T加速数指投资增减会引起收入更大幅度增减。
?F投资乘数理论和加速原理的交互作用使国民经济始终处于稳定发展的状态?F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主要从总供给方面解释宏观经济波动?T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技术的冲击是经济波动的源泉?T22是否坚持市场出清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在基本假设方面的明显分歧之一?T根据黏性工资模型,总供给曲线之所以向右上方倾斜,是因为使利润上涨的事件并不都会使工资上涨。
T与政策相关的“时间不一致性”指当政者宣布政策的目的在于欺骗公众,以达到自己的党派利益。
?F1.教材P380-14。
提示:s=yd-c2.假定:c=300+0.8yd,私人意愿投资i=200,税收T=0.2y。
求:①均衡收入为2000时,政府支出(不考虑转移支付)必须是多少?政府预算是赤字还是盈余?②假定政府支出不变,而T=0.25y时,均衡收入是多少?[真题详解20]3.假设一国经济中消费者支出增加600,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和税收各减少300,边际储蓄倾向为0.2,试问新的均衡国民收入将怎样变动?[典型题题解P196-26]1。
s=300 i=200 g=11002。
yd=0.8y c=300+0.64yy=c+i+g g=220c=300+0.8*0.75y=300+0.6y y=720/0.4=18003。
Δy=1500[3000-1500-1200+1200]1。
P437-10[仅考虑r=3%时的情况,可先剔除通胀因素]2。
假定经济满足y=c+i+g,且c=800+0.63y,i=7500-20000r,货币需求L=0.1625y-10000r,m=6000。
求:当政府支出从7500增加到时8500时,政府挤占了多少私人投资?[注,不考虑政府税收,典型题题解P221-23]3。
已知IS方程为y=550-1000r,MPS=0.2,利率r=0.05。
①如果政府购买性支出增加5单位,新旧均衡收入分别为多少?②IS曲线如何移动?新IS方程?《典型题题解》P208-26注:本题不考虑LM曲线,相当于第13章内容。
1。
先剔除通胀。
实际收入为110.95、111.12、111.12,在此基础上贴现104.58、101.69、98.73 也可按7%的贴现率计算,计算结果有点差异。
2。
y=c+i+gg=7500 r=0.05 i=6500g=8500 r=510/6950 i=6032[保留整数]Δi=6032-6500=-4683。
y=550-1000*0.05=500y’=525y’=575-1000r1。
P483-162。
三部门组成的经济的消费函数C=80+0.8Yd,投资函数I=20-5r,货币需求函数L=0.4Y-10r,政府购买支出G=20,税收T=0.25Y,名义货币供给量M=90,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为285。
[1]若价格水平P=2,则IS-LM决定的收入和利率是多少?[2]若总供给曲线为Y=235+40P,则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决定的收入和价格水平是多少?[3]若通过变动政府购买而实现充分就业,则政府购买的变动量与价格水平为多少?[4]若通过变动货币供应量而实现充分就业,则需要如何变动货币供应量?学习手册P145-25。
3。
假定存款为20万亿元,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为3万亿元。
法定准备率由7%上调至7.5%.[1]对法定准备金有何影响?[2]对货币供给有何影响?学习手册P114-181。
M=Cu+D=1000+400/0.12=4333.31000+400/0.2=300010/0.12=83.32。
IS:Y=250-12.5r+2.5GLM:Y=5M/(2P)+25rY=237.5 r=5 [M=90 P=2 G=20]Y=200+75/p p=1 y=275Y=235+40p285=235+40P P=1.25 代入LM方程r=4.2 将Y=285 r=4.2代入IS方程:Y=250-12.5r+2.5G 得G=35 ΔG=15P=1.25 代入IS方程Y=300-12.5r r=1.2 M=127.5ΔM=37.53。
20*7.5%-20*7%=1000[亿元]不影响货币供给[法定准备金增加,超额准备金下降]克鲁格曼学习手册提示1。
学习经济学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你需要对前面的知识点有良好的掌握,因为后面的知识大多基于之前的知识。
2。
请清晰地理解所学习的新词语,确定自己已了解、掌握并且学会运用这些词汇。
你的老师将会帮助你更好地定义和理解这些词汇,让你能够有能力在一定的语境下应用这些术语。
3。
请规划每天用来学习经济学的时间,复习笔记,温习新学习的术语,做课后练习题,并且总结发现课本中自己所不能理解的问题。
一旦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请参考教科书、笔记,问同学或者老师以确定自己的答案。
4。
请思考那些有可能在考试中出现的题目,并且深刻理解相关的知识点,例如严格的名词定义,根据定义衍生出的理解应用型问题,以及需要根据所学知识扩展思维从而解决的问题等。
大部分大学经济学试题都会设计一些让你更深入地思考所学知识点的题目。
5。
建立一些单词的闪卡或许能帮助你更好地记忆和理解这些经济学名词。
每天复习巩固这些术语直到能够完全理解和熟悉。
第四次练习2014-05-191。
P528-92。
假定A、B两国的生产函数为Y=F(L,K)=K0.5L0.5。
且假定:没有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资本折旧为5%,两国的储蓄率分别为10%和20%。
《学习手册》P233-16求:①人均生产函数②稳态时两国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
3。
假设产出中劳动与资本的份额是3/4、1/4。
求:①劳动增长率为1%、资本增长率为4%、产出增长率为4%时的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