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第一单元练习题
- 格式:docx
- 大小:179.22 KB
- 文档页数:5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精选练习题附答案Unit 1My name's Gina.第一课时Section A(1a~2d)Ⅰ.根据句意及首字母提示填写单词。
1.Hi,Tom. Nice to m________ you.2.Helen a________ Bob are students (学生).3.—Is he Eric?—No. H________ name is Alan.4.His pen is black. My pen is black,t________.5.—Are you Gina?—Y________,I am.Ⅱ.用括号内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6.She is my (she)name is Cindy.7.—Are you Ms. Brown?—No,I'm ________ (no).8.Good afternoon!________ (I)name is Helen.9.This is (his)is my friend.10.Hi,what's ________ (you)name?Ⅲ.单项选择。
()11.下列单词中含有单元音/i/的一项是________。
A.nice B.his C.meet D.name() name is is a student.A.She;She B.Her;SheC.She;Her D.Her;Her()13.—Is he Mike?— name's Frank.A.Yes,he is B.No,he isn'tC.Yes,he isn't D.No,he is()14.—Good morning!I'm Bob.—Hello,Bob!________A.I'm Alice. B.Good morning.C.Are you Bob? D.How are you?()15.—Hello!Nice to meet you.—________.A.Thank youB.Good afternoonC.Nice to meet you,tooD.My name is DaleⅣ.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初一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1. 下列各组量中,互为相反意义的量是( )A、收入200元与赢利200元B、上升10米与下降7米C、“黑色”与“白色”D、“你比我高3cm”与“我比你重3kg”2.为迎接即将开幕的广州亚运会,亚组委共投入了2 198 000 000元人民币建造各项体育设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该数据是( )A 元B 元C 元D 元3. 下列计算中,错误的是( )。
A、 B、 C、 D、4. 对于近似数0.1830,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有两个有效数字,精确到千位B、有三个有效数字,精确到千分位C、有四个有效数字,精确到万分位D、有五个有效数字,精确到万分5.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 )A. 一定是负数 B 一定是负数 C 一定不是负数 D 一定是负数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6. 若07.若那么2a8. 如图,点在数轴上对应的实数分别为,则间的距离是 .(用含的式子表示)9. 如果且x2=4,y2 =9,那么x+y=10、正整数按下图的规律排列.请写出第6行,第5列的数字 .三、解答题:每题6分,共24分11.① (-5)×6+(-125) ÷(-5) ② 312 +(-12 )-(-13 )+223③(23 -14 -38 +524 )×48 ④-18÷ (-3)2+5×(-12 )3-(-15) ÷5四、解答题:12. (本小题6分) 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对应的集合里.(1)正数集合:{ …};(2)负数集合:{ …};(3)整数集合:{ …};(4)分数集合:{ …}13. (本小题6分)某地探空气球的气象观测资料表明,高度每增加1千米,气温大约降低6℃.若该地地面温度为21℃,高空某处温度为-39℃,求此处的高度是多少千米?14. (本小题6分) 已知在纸面上有一数轴(如图),折叠纸面.(1)若1表示的点与-1表示的点重合,则- 2表示的点与数表示的点重合;(2)若-1表示的点与3表示的点重合,则5表示的点与数表示的点重合;15.(本小题8分) 某班抽查了10名同学的期末成绩,以80分为基准,超出的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记录的结果如下:+8,-3,+12,-7,-10,-3,-8,+1,0,+10.(1)这10名同学中分是多少?最低分是多少?(2)10名同学中,低于80分的所占的百分比是多少?(3)10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参考答案1.B2.C3.D4.C5.C6. 7.≤ 8.n-m 9.±1 10.3211①-5 ②6 ③12 ④12① ②③ ④13.10千米14. ①2 ②-315.①分:92分;最低分70分.②低于80分的学生有5人。
七上第一单元练习题一、选择题1.据《史记•夏本纪》记载:(他)“劳神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终于治平了洪水,这位传说中的治水英雄是()A.黄帝B.炎帝C.蚩尤D.大禹2.传说中文字的发明者是()A.黄帝B.嫘祖C.伶伦D.仓颉3.在北京人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
这说明北京人()A.已开始建造房屋定居B.会使用天然火C.会制造彩陶D.已开始制造工具4.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B.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C.让部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D.中华原始医药学的创始人5.“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周易》中这段话所描述的“宫室”最早应出现在什么时候()A.河姆渡人B.半坡人C.元谋人D.北京人6.“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
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主要氏族部落有()①黄帝②炎帝③蚩尤④三苗。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7.在远古一个晴朗的下午,两个北京人捕获了一头梅花鹿。
在分给大伙前,他们要采用哪种工具把它切割成若干份()A.石制工具B.铁制工具C.棍棒D.硬质土块8.假如你是距今约7000年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下列在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 B. C. D.9.火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大作用有()①烧烤食物②照明御寒③驱赶野兽④促进体质和脑的进化。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10.图中能反映半坡人生产生活的是()A.稻谷B.半地穴式房屋C.甲骨文D.司母戊鼎11.2014年5月18日,集藏品展览、科研和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将正式对公众开放。
下列关于北京人的描述不正确的有()①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②用火取暖,烧烤食物③种植水稻④烧制彩陶。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2.传说4000多年前,炎帝、黄帝结盟打败蚩尤,后来又与九黎族经过长期发展融合,形成了华夏族。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现代文阅读练习题一、课内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
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朱自清《春》节选)1.第一段共①②③④四句话,从人的感觉中的三个角度写春风,请根据提示填表。
角度描写的句子(填序号)春风的特征触觉(1)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3)______ ② 带着泥土气息、青草味、花的香听觉③ ④ 吹送美妙悦耳声响2.结合选文,按要求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
(1)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品味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从修辞角度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3.选文第二段画曲线句子描写顺序表述正确的一项()A.先动景后静景;先近景后远景;先绘物后写人。
B.先静景后动景;先远景后近景;先绘物后写人。
C.先动景后静景;先远景后近景:先写人后绘物。
D.先静景后动景;先近景后远景;先绘物后写人。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
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②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
Unit1 Where is your pen pal from?一、A)英汉短语互译英汉短语互译1.他最喜欢的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2.一个新笔友_________________weekends _______ United States difficult __________B)根据句意及单词首字母提示,用本单元所学单词完成下面句子。
1.Sydney is in A_____________are from J_________________.l___________ in Beijing, China.l____________ do you speak -Chinese.5.China is a large c__________.C)根据句意,用括号内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pen pal ____________(speak) English. ____________(live) in Shanghai. think this is a very ______________(interest) book._____________(birth) is in September. like singing and ____________(play) sports.二、根据答语用恰当的疑问词填空。
is your pen pal from? -Shanghai.does she live? -Toronto.language do you speak? -English.does your pen pal like -English.is your favorite color? -Black.三、单项选择( ) your friend _____ manA. ChinaB. ChineseC. a ChineseD. an Chinese ( ) boy comes from Paris. He is ________ .A. FranceB. JapaneseC. FrenchD. Canadian( ) _____ you come from?A. doB. areC. isD. does( ) is English. He is _______ England.A. toB. onC. fromD. at( ) teach ____ English and we teach ____ Chinese.A. we, theyB. us, themC. us, theyD. we, them ( ) ’m 14 years old and my birthday is _____ November.A. onB. inC. atD. for( ) is my brother. He ____ English and a little Chinese.A. can speaksB. speak C .cans speak D. can speak( ) likes going to the movies with his friends and _____ sports.A. to playB. playC. playsD. playing( ) ____ your pen pal liveHe ____ Tokyo.A. do, live inB. does ,lives inC. does, live inD. does, lives( ) ____ a pen pal. He______ Singapore.A. has, is fromB. have, is fromC. has, is atD. has, come from ( )11. —Do you speak English or Chinese—______ .A. Yes, EnglishB. No, ChineseC. ChineseD. Yes, I do ( ) 12. ______ you from EnglandA. AreB. DoC. IsD. Does( ) 13. Mr. Black ______ in Toronto.A. liveB. livingC. to liveD.lives( )14. —______is Tokyo—It’s in Japan.A. WhatB. WhoC. WhichD. Where( ) 15. Tom speaks English very well, but he can speak______ Japanese.A. muchB. a lot ofC. littleD. a few四、句型转换。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黄晕.(yùn)花苞.(bāo)烘.托(hōng)发髻.(jì)B.静谧.(mì)高邈.(miǎo)莅.临(lì)唱和.(hé)C.粗犷.(kuàng)水藻.(zǎo)娇媚.(mèi)看.护(kàn)D.酝酿.(liáng)干涩.(sè)薄.雪(bó)竦.峙(sǒng)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朱自清的《春》是一篇精美的散文,所描写的景物充盈着生命的灵气。
B.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为我们深情地描绘出一个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般的世界。
C.《雨的四季》是当代著名诗人刘湛秋的一篇优美散文,表达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他晚年自号香山居士。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9月10日,大约一百名左右的教师参加了庆祝教师节活动。
B.通过开展禁毒宣传活动,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了毒品的危害性。
C.他的语文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们班也名列前茅。
D.为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的招生行为,成都市教育局严禁公办学校招收择校生。
4.对下面的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临:面临。
)B.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歌:名词作动词,写诗歌。
)C.闻道龙标过.五溪(过:经过。
)D.夕阳西.下(西:方位名词作状语,在西边。
)5.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A.春天像小姑娘,笑着,走着。
B.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
C.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
6.读下面一则轶事,诗人的回答表现了什么()一位著名的诗人在只容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与一个怀有敌意的批评家相遇。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一、选择题1、我国已知的最早人类发现于今天的()A北京市 B云南省 C陕西省 D河南省2、下列各项,不符合“北京人”生产和生活状况的是()A能使用工具劳动 B群居生活C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 D几十个人一起过着氏族生活3、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的陶器主要是()A彩陶 B黑陶 C白陶 D黄陶4、我国古代人类中,最早使用火的是()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5、在原始社会,由共同祖先繁衍下来,并带有血缘关系是生活集体是()A原始人群 B远古人类 C氏族聚落 D国家6、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相同点是()A体质特征 B取火方式 C社会组织 D居住地区7、下来不属于山顶洞人生产生活情况的是()A懂得钻孔技术 B懂得人工取火 C会制作装饰品 D开始使用天然火8、宰杀自己饲养的家畜吃肉的原始居民是()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9、在下列氏族聚落遗址中,位于长江流域的是()A北京人 B河姆渡居民 C半坡居民 D大汶口文化10、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因素是()A学会了建造房屋 B自然环境的改善C原始农业的发展 D人工取火的实现11、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使用粗糙石器②使用天然火③种植水稻④制作彩陶A ②①③④B ①②③④C ④③②①D ②④③①12、下列对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不同之处描述正确的是()A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B都能饲养家畜C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 D种植粟和蔬菜13、下列属于皇帝发明的是()①人工取火②建造宫室③发明舟车④蒸米饭A ②③B ①②C ③④D ①④14、构成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工具简陋 B 血缘关系松散C自然条件艰难 D体质发育不全15、关于原始社会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始社会是一个没有贫富差别的幸福社会B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历时最长的社会阶段C原始人类过着氏族社会的生活D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面对自然无能为力16、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A中国 B埃及 C印度 D伊拉克17、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取得的重大进步是()A直立行走 B语言的产生 C火的使用 D制造和使用工具18、下来叙述错误的是()A远古时代的历史,是没有文字记载的B远古时代的历史,主要是通过神话与传说保存和流传下来的C神话与传说中不可能有真实的历史D神话与传说中可能有真实的历史19、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A黄帝时期 B尧时期 C舜时期 D禹时期2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B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的是半地穴式房屋C半坡原始居民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D尧舜禹时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叫禅让二、辨析改错(找出错误的地方并说明理由)1、在风雨交加的一个夜晚,山顶洞人的火种不慎被雨水浇灭了,他们懊悔不已:以后他们又不得不生吃食物了。
1 春01 积累运用1.请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涨.水(zhǎng)酝酿.(niàng)窠.巢(kē)嘹.亮(liáo) 抖擞.(sǒu)黄晕.(yùn)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赶趟儿:指众多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2)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酝酿: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3)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卖弄:有意显示、炫耀。
(4)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句中比喻姿态优美。
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C )A.“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B.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D.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解析:应将引号里的逗号移到引号外。
)4.请判断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反复、拟人)(2)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排比、拟人)(3)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比喻、排比)5.班级组织以“我爱春天”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1)【古诗赏春】古人描写春景,由于观察入微,写出了许多传诵千古的名句。
有的一字传神,生动地表达了某种感受。
指出下列写春的诗句中的加点字是从哪个角度写的。
例:春风又绿.江南岸( 视觉角度)①两个黄鹂鸣.翠柳(听觉角度)②踏花归来马蹄香.(嗅觉角度)(2)【妙笔绘春】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春天景象的话。
(80字之内)张望点缀不知不觉莺歌燕舞万紫千红眼花缭乱心旷神怡示例:不知不觉,春天来了,好一派莺歌燕舞的景象:燕子拍着翅膀,在屋檐下探头张望;各种花儿争奇斗艳,万紫千红,叫人眼花缭乱。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酝酿.(niàng) 唱和.(hé) 黄晕.(yùn)B.竦峙.(chì) 枯涸.(hé) 斗笠.(lì)C.碣.(jié)石贮.(zhù)蓄着.急(zháo)D.水藻.(zǎo) 肌肤.(fǔ) 娇媚.(mèi)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B.粗犷:粗鲁而豪放。
C.舒活:舒展、灵活。
D.竦峙:耸立。
3.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岛/竦峙B.江春/入/旧年C.我/寄愁心与明月D.断肠人/在天涯4.下列句子与课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山朗润起来了,水也涨起来了,太阳的脸也红起来了。
B.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C.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D.海日生残夜,江春入就年。
5.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 )(2)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 )(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6.读下面的一则轶事,诗人的回答表现了( )一位著名的诗人在只容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与一个怀有敌意的批评家相遇。
那个批评家蛮横地说:“我从不给疯子让路!”诗人退到路边,说:“我恰恰相反。
”A.诗人宽宏大量B.诗人高雅风度C.诗人反击艺术D.诗人自命清高7.仿照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一句。
也许你无法拥有深邃的蓝天,但是你可以做飘逸的白云;也许你无法拥有浩瀚的大海,但是你可以做清幽的小溪;也许,但是。
只要你满怀信心,善于发现,你会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8.用课文原句填空。
(1)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初一上册人教版语文第一单元考试题目与
解答
一、选择题
1.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你怎么回事? B:你怎么回事? C. 你怎么回事? D:你怎么回事?
解答:B.
2. 下列标点符号中,用于表示停顿、分隔的是()
A. ,
B. !
C. ?
D. ;
解答:D.
3. “少年强,则国强。
”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
A. 国家强大需要依靠年轻人
B. 年轻人的成长会使国家变得强大
C. 年轻人的力量是国家强大的基石
D. 年轻人应该努力使国家变得强大
解答:C.
二、填空题
1. “______,才能使人们对你刮目相看。
”(用一个成语填空)
解答:自强不息。
2.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中的“耕耘”是指()
解答:努力工作。
3.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告诉我们要()
解答:努力研究。
三、简答题
1. 请简述“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这句话的含义。
解答:这句话意味着青少年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和基石。
他们承载着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应该努力研究,锻炼自己的能力,为国家的繁荣做出贡献。
2. 用简短的语言阐述“自强不息”的意义。
解答:自强不息意味着要不断努力,不放弃,坚持追求自己的目标。
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克服困难,才能取得成功,实现自己的梦想。
以上是初一上册人教版语文第一单元考试题目与解答的内容。
第一单元练习题一、单选题:1.某同学在他的旅游日记中写道“他们使用的天然火不是人工取的,而是打雷正好击中干燥的木头,点燃了火,又或是火山爆发和森林火灾的火。
他们晚上轮流看火,用灰来保存火种。
”以下史实与日记中的“他们”相符的是A.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里 B.天然火的使用使他们能吃到香喷喷的米饭C.他们过着群居的生活 D.他们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2.假如你想穿越时空,回到原始社会去体会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到A.距今170万年的云南元谋县B.距今70万年的北京周口店C.距今3万年的北京周口店D.距今7000年的浙江河姆渡3.对于人类的起源问题的研究,最科学的方式是A.搜集神话故事B.发挥想象能力C.研究远古化石D.依靠民间传说4.下列选项不属于北京人特征的是A.保留猿的特点 B.使用打制石器 C.人工取火 D.采集和狩猎5.在夏令营活动中,小明建议大家动手模仿北京人制造一些工具,体验北京人的生活,于是各位同学纷纷动手,制造了各种用途的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彩陶 D.玉器6.1929年12月2日下午,在一个考古挖掘工地上,突然有人发现一个从未见过的化石显露出来。
主持发掘工作的青年学者裴文中兴奋地说:“这是头盖骨!”当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化石出土的消息公布后,震惊了全国和全世界。
这种原始人类大约生活在几十万年前,已具备了人类的基本体质特征,但仍有猿类特点。
他被称为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7.截止目前,我国已有48处世界遗产,居世界第二位,北京人遗址是第一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
下列能展现北京人生产、生活面貌的史实是A.使用天然火B.住干栏式房屋C.挖水井D.制彩陶8.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将收集的下列图片构成一组.它们所反映的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属于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9.“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悦)之,使王天下…”下列原始居民生活状况能与该材料相互印证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10.文物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
从出土的文物可以看出,半坡人与河姆渡人已经学会了A.雕刻石器 B.打制石器 C.磨制石器 D.铸造青铜器11.我国原始居民将狗尾巴草驯化,培育出粟(俗称谷子,去壳后称小米)。
考古学家在黄河流域发现了粟的遗存,下列人类遗址中与之相关的是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原始居民遗址D.半坡原始居民遗址12.“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据考古发现,下列远古居民过着定居生活是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13.考古学家在半坡遗址发掘出了船形彩陶壶。
下列表述中与此无关的是A.当时的制陶技术已十分高超B.当时的人们已掌握了造船技术C.船已经作为了交通工具D.当时已出现了文字萌芽14.在下列事务中,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①陶器上的稻穗纹②鱼纹彩陶盆③干栏式房屋④半地穴式房子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5.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海南新石器时代遗存,距今约6000年。
同一时期,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16.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
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A.建筑技术的进步B.人工取火的发明C.饲养水平的提高D.生产工具的改进17.阪泉之战是开启中华文明史、实现中华民族第一次大统一的战争。
下列关于该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战争发生在四五千年前的长江流域B.交战的双方是炎帝部落和蚩尤部落C.战争的结果是炎帝失败,归顺黄帝D.这一战役后形成了华夏族18.下列古代传说中,重大发明创造与发明者的连线,错误的一组是A.伶伦——发明纺织B.隶首——发明算盘C.嫘祖——养蚕缫丝D.仓颉——发明文字19.民主的制度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体现民主性的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国并行制20.蚩尤是中国神话传说中上古时代九黎部落首领,骁勇善战。
约在5000多年以前,九黎部落与炎黄部落发生了一场大战,蚩尤战死,其部众迁出中原地区。
这场大战就是A.涿鹿之战B.牧野之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21.有一个游戏叫《轩辕圣战录》,内容讲述轩辕氏(即黄帝)联合炎帝,打败了一个会呼风唤雨、制造迷雾的大魔头。
游戏中的大魔头是课本上的哪一个传说人物A.尧 B.舜 C.大禹 D.蚩尤22.《百家姓》是一部记录姓氏的童蒙读物。
姓氏及其附着的文化内涵是打通古今交流通道的最好载体,它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史。
寻根问祖,追根溯源是人的天性。
你认为“寻根问祖”应追溯到A.元谋人B.炎帝黄帝C.尧舜禹D.三皇五帝23.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A.黄帝B.炎帝C.禹D.舜24.2016年4月4日,丙申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轩辕广场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万余名中华儿女参加了公祭典礼,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发明舟车,制造船只②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始祖”③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④发明了文字,编出了乐谱。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5.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下列与禅让制度密切相关的是A.炎黄战蚩尤B.皇帝建宫室C.舜让位于禹D.启继承父位26.以下属于河姆渡、半坡原始农耕文化特征的是①都使用磨制石器②都会制作彩陶③最早种植水稻和粟④都过上定居生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7.1973年起,河姆渡遗址先后发掘了6700余件文物,为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下列选项中,属于该遗址出土的有①较大面积内分布着稻谷堆积层②出土代表性农具--骨耜;③发掘出数量众多的木桩及木构件,据考证为“干栏式”建筑遗迹。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28.七年级同学在中国原始社会图片展中,能见到的有关半坡氏族居民生产、生活的图片有①用铁制鱼钩钓鱼②住半地穴式的房子③用牛耕地种粟④用彩陶盆盛水。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29.中华大地上何时开始有人类活动A.约300万年前B.约170万年前C.约20万年前D.约18000年前30.考古的主要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遗存的实物资料,如工具、用品等。
根据下列图片提示,找出其中代表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期的文物图片A.②④B.③④C.②③D.①③二、非选择题31.请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
皮皮:我非常想知道远古人类的情况,你能告诉我我国境内有哪些古人类吗?咪咪:当然可以了!我国境内古人类有北京人、山顶洞人。
皮皮:你知道哪个是最早的吗?咪咪:是北京人吧。
皮皮:距今约70万----20万年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远古人类是什么人?咪咪:山顶洞人吧!皮皮:那你能告诉我上些北京人的事情吗?咪咪:当然可以了!北京人已经会人工取火了,他们用磨得光光的石锅做饭。
皮皮:噢?你怎么知道的?咪咪:猜的。
我这么聪明,一猜就对。
请回答:(1)聪明的同学,你认为咪咪的回答怎么样?你能诊断出其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地方吗?请写出错处并简单说明理由。
(2)对咪咪的学习态度,你有什么体会?32.假如你是河姆渡氏族中的一员,你收到了半坡氏族诚挚的邀请。
临行前,请思考以下问题:(1)你应该去现在的哪一省份?你会捎带什么特产作为礼物?(2)他们可能会用哪些饭菜招待你?晚上,你将会住在怎样的房子里?(3)半坡居民为招待远道而来的你,要把猎取的野猪后腿剁下进行烧烤,他们使用的工具是()(4)在生产生活方面,半坡聚落与河姆渡聚落有哪些不同之处:(答出两点即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
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五帝本纪》材料二:禹立,勤劳天下,日夜不懈。
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降通漻水以导河。
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吕氏春秋•古乐》请回答:(1)材料一中尧权授舜,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哪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用这一制度推举的最后一位首领是谁?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被推举为为部落联盟的首领?该制度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2)材料二反映了禹治水的功劳,他治理洪水采用的什么样的方法?他因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什么?答案:(1)不正确。
①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不是北京人,是元谋人;②距今约70万----20万年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远古人类不是山顶洞人,是北京人;③北京人不会人工取火,会使用天然火;④北京人不会用磨得光光的石锅做饭,北京人不会磨制石器,只会打制石器。
(2))态度不认真,对知识不求甚解。
(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答案:(1)陕西省稻谷或象牙雕刻(2)小米饭、鱼、肉、野果半地穴式房子(3)A (4)①半坡居民住半地穴式房子,河姆渡居民住干栏式房子。
②半坡居民种粟,河姆渡居民种水稻。
③半坡居民制造彩陶,河姆渡居民制造黑陶。
答案:答案:(1)禅让制;德才兼备,以身作则,心系人民的人(意思相近即可);要选举贤能、重用人才等(意思相近即可)(2)疏导;大禹(1)原始社会后期尧舜禹时期;尧、舜、禹(2)尧禹治水有功。
(3)比较民主、公平、公正。
(4)德才兼备等。
(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