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数字摄影技术真题

201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数字摄影技术真题

201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数字摄影技术真题
201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数字摄影技术真题

201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数字摄影技术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世界公认的第一张照片的拍摄者是

A、达盖尔

B、尼普埃斯

C、塔尔伯特

D、阿切尔

2、数码照相机的感光部件是

A、镜头

B、光圈

C、图像传感器

D、快门

3、控制图像传感器曝光所经历时间的是

A、快门

B、焦距

C、光圈

D、拍摄距离

4、与景深无关的是

A、镜头焦距

B、光圈大小

C、快门速度

D、拍摄距离

5、下列哪种用途所需的数码照相机的像素数最低?

A、网络使用

B、家庭使用

C、发表刊物

D、印刷画册

6、标准镜头的视场角为

A、30°左右

B、53°左右

C、75°左右

D、90°左右

7、光圈和快门组合为F4和1/60,选取以下哪组曝光组合与其曝光量相同?

A、F1 1/250

B、F8 1/15

C、F16 1/8

D、F22 1/15

8、目前数码单反相机采用的主要测光模式是

A、中央重点测光模式

B、平均测光模式

C、点测光模式

D、多区域测光模式

9、曝光补偿的原则是

A、黑加白减,暗加亮减

B、白加黑减,暗加亮减

C、白加黑减,亮加暗减

D、黑加白减,亮加暗减

10、一幅颜色反差大,对比度强的图像,它的色阶直方图的色阶线

A、向左集中

B、向右集中

C、分布均匀

D、集中在两头

11、与景别的大小有关的因素是

A、焦距长短和拍摄距离

B、焦距长短和视场角大小

C、拍摄距离和视场角大小

D、快门速度和拍摄距离

12、与线条透视无关的是

A、焦距长短

B、拍摄位置

C、客观事物的构成

D、快门速度

13、在人像摄影中,多用于年轻女性、儿童人像摄影的光位是

A、顺光

B、测光

C、侧逆光

D、正逆光

14、色彩的三要素中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A、色别

B、明度

C、色温

D、纯度

15、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

A、100~400nm

B、400~760nm

C、760~900nm

D、900~1200nm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粒子材质有贴图和贴图两种类型。

17、应用程序按钮/打开命令可以打开和类型的文件。

18、大气效果包括火效果、雾、和4种基本类型。

19、AEC扩展的对象类型包括植物、和。

20、捕捉分为和两种。

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1、中国所用的电视制式为NTSC制式。

22、长焦距会加剧透视的失真。

23、RAM播放器能够在动画播放的时候播放声音。

24、默认下,发光材料不受光照的影响,自己发亮,无法影响周围的环境。

25、体积光不能作用于天光和环境光。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26、3ds Max中约束控制有哪几类?

27、简述光能传递的工作原理。

28、简述3ds Max贴图坐标的类型。

29、简述对两条样条线进行布尔运算,求并集的操作方法。

30、简述3ds Max可以应用的领域。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谈谈3ds Max中通用的阴影类型各自的优势。

32、试述使用放样建模法创建黄瓜的过程。

数字摄影测量复习题含答案

第五章数字影像与特征提取 1.什么是数字影像?其频域表达有什么作用? 答:①数字影像是以数字形式保存数字化航空、胶片影像的扫描影像 ②频域表达对数字影像处理是很重要的。因为变换后矩阵中元素的数目与原像中的相同。但其中很多是零值或数值很小,这就意味着通过变换、数据可以被压缩,使其能更有效的存储和传递;其次是影像分解力的分析以及许多影像处理过程。例如滤波、卷积以及在有些情况下的相关运算,在频域内可以更为有利的进行。其中所利用的一条重要关系就是在空间域内的一个卷积,相当于在频率域内其卷积函数的相乘,反之亦然。在摄影测量中所使用的影像的傅立叶谱可以有很大的变化,例如在任何一张航摄影像上总可以找到有些地方只含有很低的频率信息,而有些地方则主要包含高频信息,偶然的有些地区主要是有一个狭窄范围的带频率信息。 2.怎样根据已知的数字影像离散灰度值,精确计算其任意一点上的灰度值? 答::当欲知不位于矩阵(采样)点上的原始函数g(x,y)的数值时就需要内插,此时称为重采样 3.常用的影像重采样方法有哪些?试比较他们的优缺点 答:①常用的影像重采样方法有最邻近像元法、双线性插值、双三次卷积法 ②最邻近像元法最简单、计算速度快、且能不破坏原始影像的灰度信息,但几何精度较差; 双线性插值法虽破坏原始影像的灰度信息,但精度较高,较为适宜; 双三次卷积法其重采样中误差约为双线性插值的1/3,但较费时; 4.已知gi,j=102,gi+1,J=112,gi+1,j+1=126,k-i = /4,l -j= ,为采 样间隔,用双线性插值计算gk,l 答:g(k,l)=W(i,j) g(i,j)+W(i+1,j) g(i+1,j)+W(i,j+1) g(i,j+1)+W(i+1,j+1) =(1- )(1- )*102+(1 - /4)/4*112+ /41- /4)

201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数字摄影技术真题

201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数字摄影技术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世界公认的第一张照片的拍摄者是 A、达盖尔 B、尼普埃斯 C、塔尔伯特 D、阿切尔 2、数码照相机的感光部件是 A、镜头 B、光圈 C、图像传感器 D、快门 3、控制图像传感器曝光所经历时间的是 A、快门 B、焦距 C、光圈 D、拍摄距离 4、与景深无关的是 A、镜头焦距 B、光圈大小 C、快门速度 D、拍摄距离 5、下列哪种用途所需的数码照相机的像素数最低? A、网络使用 B、家庭使用 C、发表刊物 D、印刷画册 6、标准镜头的视场角为 A、30°左右 B、53°左右 C、75°左右 D、90°左右 7、光圈和快门组合为F4和1/60,选取以下哪组曝光组合与其曝光量相同? A、F1 1/250 B、F8 1/15 C、F16 1/8 D、F22 1/15 8、目前数码单反相机采用的主要测光模式是 A、中央重点测光模式 B、平均测光模式 C、点测光模式 D、多区域测光模式 9、曝光补偿的原则是 A、黑加白减,暗加亮减 B、白加黑减,暗加亮减

C、白加黑减,亮加暗减 D、黑加白减,亮加暗减 10、一幅颜色反差大,对比度强的图像,它的色阶直方图的色阶线 A、向左集中 B、向右集中 C、分布均匀 D、集中在两头 11、与景别的大小有关的因素是 A、焦距长短和拍摄距离 B、焦距长短和视场角大小 C、拍摄距离和视场角大小 D、快门速度和拍摄距离 12、与线条透视无关的是 A、焦距长短 B、拍摄位置 C、客观事物的构成 D、快门速度 13、在人像摄影中,多用于年轻女性、儿童人像摄影的光位是 A、顺光 B、测光 C、侧逆光 D、正逆光 14、色彩的三要素中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A、色别 B、明度 C、色温 D、纯度 15、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 A、100~400nm B、400~760nm C、760~900nm D、900~1200nm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粒子材质有贴图和贴图两种类型。 17、应用程序按钮/打开命令可以打开和类型的文件。 18、大气效果包括火效果、雾、和4种基本类型。 19、AEC扩展的对象类型包括植物、和。

摄影基础课程学习大纲.doc

《摄影基础课程》教学计划 1. 课程教学目标 《摄影基础课程》摄影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信息传播的一种重要手段,现已 摄影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 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摄影教学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中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课程主要着重介绍照相机(含相机类型、结构、使用及维护)、 黑白感光材料(含种类、性能和选用等)、摄影曝光(含正确认识曝光、曝光量估计等)、景深与超焦距(含影响景深的因素及规律、超焦距含 义的使用价值等)、摄影实践(含人物、风光、静物摄影以及运动、广 告摄影等)、黑白暗房工艺(含黑白胶卷的冲洗、黑白照片印相和放大 的制作)、摄影构图(含构图的原则和要求、影响构图的因素等)、数字摄影系统(数字相机的工作原理、性能和使用)等内容。 2. 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摄影是艺术系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摄影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 掌握传统单反相机和数码相机的使用方法,以及对照片的后期处理技能。讲练结合,以技术为基础,着重与摄影艺术水平的提高。 课程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摄影的基本知识,摄影所需要的各种摄影器材,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去掌握并创作拍摄全过程和后期暗房操作技能。同时使学生灵活掌握摄影中常用的拍摄方法、技巧,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创作和拍摄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对社会各方面的观察、想象、思维能力,创造性地运用摄影器材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好作品,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际照片的拍摄和制作,要求学生掌握摄影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识各种常用镜头、照相机的基本结构;胶卷的类型和成像特点;初步掌握摄影用光、曝光、取景、构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基本掌握拍摄照片的技巧和黑白摄影暗房后期制作。

(整理)摄影与缩微技术基础

摄影与缩微技术基础 摄影:利用针孔或透镜来形成物体反射的影像,并记录下来。 第一章概论 一、原理与基础 1、原理:小孔成像 2、基础:早期是照相机制造技术和感光材料技术;现代受到机密机械、电子技术、数字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 二、所谓摄影技术及发展沿革 1、缩微摄影:是在感光材料上记录缩微影像的技术和过程。 2、缩微摄影技术又称文献复制技术,制作(拍摄、冲洗加工、拷贝)、管理和使用缩微品的有关技术统称为”缩微摄影技术” 3、缩微摄影拍摄机有平台式、逆平台式、轮转式,冲洗又被称为“暗室技术” 4、缩微摄影技术是档案与文献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为保护档案原件、提高档案利用率,降低管理费用发挥重要作用。 5、缩微摄影技术系统流程图:资料、拍摄、冲洗、拷贝、输出、存贮、阅读复印检索 6、缩微品只能依靠放大镜、放映机和阅读器才能阅读,依靠缩微复印机放大为复印件 7、丹赛开创了缩微摄影技术,计算机输出缩微胶片记录装置是COM 三、缩微摄影技术特点与作用 1、特点 存储密度大;记录效果好;记录速度快;适用范围广;缩微品规格统一;易于还原拷贝 2、缺陷 无法记录动态信息;阅读时眼睛易疲劳;无原件的美感与质感;不能完全代替原件的凭证作用;阅读时无法加注和批改;一次性投资大;保管条件要求严格 3、作用 缩小保存空间;保护和代替原件;便于长期保管;便于文献收集与交流;提高办公效率 4、摄影技术大致可以分为拍摄技术和暗室技术 5、摄影四要素:光线、色彩、构图、命题 第二章感光材料的形式 一、感光材料的基本结构及类型 1、感光材料是指具有光敏性的材料,见光能分解,经过加工处理后能形成影像的材料 2、感光材料的结构:感光层(加工后成为影像层)+支持体,既可以依据感光层的感光物质,也可以依据支持体对感光材料的分类。 3、感光材料的类型: 银盐感光材料:普通摄影胶片、缩微摄影胶片、干银胶片 非银盐感光材料:重氮片、微泡片、光导热塑胶片、PD胶片 二、缩微品的形式 缩微品是指含有缩微影像的各种信息载体,分为卷式缩微品和片式缩微品 1、卷式缩微品以保存为目的,按装片式分为片盘式、单输盒式、双轴盒式、片式,具有成本低、制作速度快、完整性好、容易转换、便于管理等优点,同时具有不易修改和补充、检索时间长、容易损坏胶片等缺陷。 2、片式缩微品以单张胶片为单位进行管理和使用的散叶片。分为条片、封套片、开窗卡片、

摄影技术 课后习题及答案第1~3章

1.3 习题 一、单选题 1. 1839年法国画家达盖尔 (Daguerre) 发明了____,同时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照相机。 ① 明胶基片② 银版摄影法③ 胶卷④ 胶片照相机 2. 短短一个半世纪多,____作为现代文化的视觉媒介,已渗入到各个领域,并以其即时成像的快捷以及操作技术的简便易学,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爱好者。 ① 传统照相机② 数码照相机③ 摄影④ 摄像 3. 传统摄影是一个____过程。 ① 光学② 化学③ 光影④ 光化学 4. 当一卷胶卷拍摄完后,在暗室中,或在胶卷冲洗机中冲洗胶卷,通过显影、定影等光化学处理,将胶卷中的潜影变成与被摄景物相反的负像,这就是____。 ① 胶卷② 胶片③ 底片④ 照片 5. 传统摄影的三步曲是____。 ① 拍摄、印放、扫描② 拍摄、冲洗、印放 ③ 显影、定影、水洗④ 取景、对焦、拍照 6. 关于传统摄影,错误的叙述是____。 ① 是一个光化学过程,影像存储在胶片上 ② 特征是使用胶卷 ③ 投资小 ④ 拍摄后在胶卷上形成潜影 7. 关于数码摄影,其主要特征是____。 ① 使用数码照相机② 拍摄后可以立即看到影像 ③ 前期投资大④ 以上都对 8. 数码摄影是一种新型的摄影方式,它以____为其主要特征。 ① 数码照相机② 计算机处理③ 影像即显④ 速度快 9. 使用数码手段可以进行照片的____。 ① 保存② 查找③ 删除④ 以上都对 10. 关于透镜成像与针孔成像的不同之处是____。 ① 针孔成像影像比较模糊,而透镜成像比较清楚 ② 针孔相当小时才能成像,像的亮度很暗,而透镜的孔径可以大得多,影像亮 ③ 透镜成像时必须调整物、像与透镜的距离才能成像清晰,针孔成像时不需要 ④ 以上都正确 11. 关于影像的存储介质,正确的叙述是____。 ① 传统摄影的胶片只能使用一次,照坏的不能重照 ② 传统摄影拍照后可以马上看到胶卷中的影像 ③ 数码摄影的影像存储介质是CCD芯片 ④ 以上都对 12. 对于小型数码照相机,正确持机的操作是____。 ① 双手上下左右托紧机身,右手食指放在快门上 ② 左手持机,右手食指放在快门上

《数字摄影技术》教学大纲

《数字摄影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00000000)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主要学习摄影技术与艺术、数字摄影创作两方面的知识,课程融专业性、技术性、艺术性于一体,重点培养学生的摄影创作能力,磨练摄影的基本功底。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摄影基础理论、基本方法;摄影器材、摄影技术、摄影艺术、题材摄影创作要点;摄影特性、摄影技法、摄影创意设计、题材拍摄技巧、摄影后期处理等方面的技能与知识。 二、课程学时、学分 课程总学时:48 课程总学分:3 三、课时分配 四、适用专业及年级 本课程大纲适用于14级数字媒体专业的本科教学。 五、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知识目标 本课程作为数字媒体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通过摄影技术与艺术、摄影技巧、摄像基础知识等三个模块内容的系统讲授,使学生掌握摄影基础理论、基本方法;数字摄影、数字摄像的基本理论和特性,掌握摄影器材、摄影技术、摄影艺术、摄影技法等方面的一般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能力目标 掌握拍摄摄影图片和图像资料的基础技能,以及进行摄影摄像创作的专业技能。本课程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专业学习和开展摄影创作,促进创作型摄影人才的培养。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严谨、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养成自觉学习、认真观察事物、接受新鲜事物的素质。 六、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理论部分 (一)摄影与摄影器材 1. 主要内容: 摄影发展简况;学习成像与摄影原理,了解机械式照相机与感光成像、数码摄影与成像的关系;熟悉各种类照相机的结构、特点、用途;了解镜头成像原理,以及各种镜头的特点与使用规律;熟悉摄影辅助器材的种类、作用和用途;熟悉感光材料的性质、种类与应用特性。纯艺术摄影与商业摄影;摄影产业 2. 教学要求: 明确摄影的的正确定位,掌握摄影发展的过程与现状 3. 教学重点: 摄影发展史;摄影产业与教育 4. 教学难点: 商业摄影特点和要求 (二)摄影基础概念 1. 主要内容: 主要学习并掌握摄影基础概念的各个方面。熟悉摄影曝光、摄影对焦、摄影光圈,快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够独立掌握摄影的基本方法,完成一般性的拍摄工作。 2. 教学要求: 掌握摄影曝光、摄影对焦、摄影光圈 3. 教学重点: 能够独立掌握摄影的基本方法,完成一般性的拍摄工作。

摄影知识入门(经典入门级教程)

摄影知识入门 傅春山刘文健 第一章一张好照片的三个基本原则 摄影家的眼力 我们在书籍中,网络上常常能看到让我们拍手叫好的美丽的照片,我们也渴望自己能拍出这样的照片来,在摄影论坛上我们常常看到很多摄影初学者看到一幅好照片时问,是什么相机拍的,什么镜头拍的,光圈快门多少?其实这些都只是技术细节,即使知道了这些也无助于拍摄出佳作来。就像尽管知道了达·芬奇用的是什么颜料和画笔,却无法画不出《蒙娜丽莎》。 对于每个初学摄影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拍摄照片时应当追求什么。在通过照片逐步理解这些指导原则的过程中,你会培养出自己的一种意识,懂得在周围世界该追求什么。这种能在周围世界中发现和捕捉到美好画面的能力就是我们所说的"摄影家的眼力"。 接下来,我们就运用几条简明的指导原则告诉你应当追求什么。 三条基本原则 现在我们在看一幅照片时,只集中讨论三条基本原则。 1.一幅好照片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有时也称之为题材)。或是表现一个人,或是表现一件事物,甚至可以表现该题材的一个故事情节。主题必须明确,毫不含糊,使任何观赏者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2.一幅好照片必须能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换句话说,使观赏者的目光一下子就投向被摄主体。 3.一幅好照片必须画面简洁,只包括那些有利于把视线引向被摄主体的内容,而剔除或者虚化那些可能分散注意力的内容。 只要根据这三条基本原则开始思考,你就会发现你作为摄影者的生活开始发生变化。

你会用新的标准去观赏一幅美丽的照片。更重要的是你会用全新的方式去观察这大千世界,运用摄影家的眼力通过取景器捕捉画面,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观察、发现、选取周围世界各种主题的能力。 三条基本原则的运用 不论什么时候只要你打算按下快门,必须提醒自己的第一问题是: 第一、这张照片我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举一张普通的日常生活照来举例,这幅作品 的主题是什么呢?它可能有很多不同的寓意--这 完全取决于你对这个主角的看法了。就拿哈姆雷 特这个角色来说吧,人们对他就争论了几百年, 一百个人心里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幅成功的 照片对于观赏者来说,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换句话说,一幅照片的寓意取决于观赏者对它的 理解。这和作者的意图可能一致,也可能相左。 第二,如何把观赏者的视线吸引到被摄主体身上? 市上的照片,熙熙攘 攘的人群中,我们的 一下子注意到这位 背着缝纫机的妇女, 她背着并不轻的缝 纫机穿过集市,靠手 工挣点辛苦钱,但她

数字摄影测量复习题含答案

第五章数字影像与特征提取 1.什么就是数字影像?其频域表达有什么作用? 答:①数字影像就是以数字形式保存数字化航空、胶片影像得扫描影像 ②频域表达对数字影像处理就是很重要得。因为变换后矩阵中元素得数目与原像中得相同。但其中很多就是零值或数值很小,这就意味着通过变换、数据可以被压缩,使其能更有效得存储与传递;其次就是影像分解力得分析以及许多影像处理过程。例如滤波、卷积以及在有些情况下得相关运算,在频域内可以更为有利得进行。其中所利用得一条重要关系就就是在空间域内得一个卷积,相当于在频率域内其卷积函数得相乘,反之亦然。在摄影测量中所使用得影像得傅立叶谱可以有很大得变化,例如在任何一张航摄影像上总可以找到有些地方只含有很低得频率信息,而有些地方则主要包含高频信息,偶然得有些地区主要就是有一个狭窄范围得带频率信息。 2.怎样根据已知得数字影像离散灰度值,精确计算其任意一点上得灰度值? 答::当欲知不位于矩阵(采样)点上得原始函数g(x,y)得数值时就需要内插,此时称为重采样 3.常用得影像重采样方法有哪些?试比较她们得优缺点 答:①常用得影像重采样方法有最邻近像元法、双线性插值、双三次卷积法 ②最邻近像元法最简单、计算速度快、且能不破坏原始影像得灰度信息,但几何精度较差; 双线性插值法虽破坏原始影像得灰度信息,但精度较高,较为适宜; 双三次卷积法其重采样中误差约为双线性插值得1/3,但较费时;

4、已知/为采样 间隔,用双线性插值计算gk,l 答:g(k,l)=W(i,j) g(i,j)+W(i+1,j) g(i+1,j)+W(i,j+1) g(i,j+1)+W(i+1,j+1) //4)*102+(1 - 4) //4(1- /4)*118+( /4)* ( /4)*126 =102+13/-1 5、什么就是线特征?有哪些梯度算子可用于线特征得提取? 答:①线特征指影像得边缘与线,边缘可定义影响局部区域特征不相同得那些区域间得分界线,而线则可以认为就是具有很小宽度得其中间区域具有相同影响特征得边缘对 ②常用方法有差分算子、拉普拉斯算子、LOG算子等 第六章影像匹配基础理论与算法 1. 什么就是金字塔影像?基于金字塔影像进行相关有什么好处?为什么? 答:①对于二维影像逐次进行低通滤波,并增大采样间隔,得到一个像元素总数逐渐变小得影像序列,依次在这些影像对中相关,即对影像得分频道相关。将这些影像叠置起来颇像一座金字塔,因而成为金字塔影像结构 ②好处:提高了影响得可靠性与准确性,速度增快,先用低通滤波进行初相关,找到了同名点得粗略位置,然后利用高频信息进行精确相关,实现从粗到细得处理过程 ③因为通过相关函数得谱分析可知,当信号中高频成分较少时,相关函数曲线较平缓;但相关得拉入范围较大;反之,当高频成分较多时,相关函数曲线较陡,相关精度较高,但相关拉入范围较少;此外,当信号中存在高频窄带随机噪声或信号中存在较强得高频信号时,相关

数字摄影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00000000)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主要学习摄影技术与艺术、数字摄影创作两方面的知识, 艺术性于一体,重点培养学生的摄影创作能力,磨练摄影的基本功底。 影基础理论、基本方法;摄影器材、摄影技术、摄影艺术、题材摄影创作要 点;摄影特性、 摄影技法、摄影创意设计、题材拍摄技巧、摄影后期处理等方面的技能与知识。 、课程学时、学分 课程总学时:48 课程总学分:3 四、适用专业及年级 本课程大纲适用于14级数字媒体专业的本科教学。 五、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知识目标 本课程作为数字媒体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通过摄影技术与艺术、摄影技巧、摄像基础 知识等三个模块内容的系统讲授,使学生掌握摄影基础理论、基本方法;数字摄影、数字 摄像的基本理论和特性,掌握摄影器材、摄影技术、摄影艺术、摄影技法等方面的一般知 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能力目标 《数字摄影技术》课程 教学大纲 课程融专业性、技术性、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摄

掌握拍摄摄影图片和图像资料的基础技能,以及进行摄影摄像创作的专业技能。本课 程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专业学习和开展摄影创作,促进创作型摄影人才的培养。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严谨、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养成自觉学习、认真观察事物、接受新 鲜事物的素质。 六、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理论部分 (一)摄影与摄影器材 1. 主要内容: 像的关系;熟悉各种类照相机的结构、特点、 特点与使用规律;熟悉摄影辅助器材的种类、 应用特性。纯艺术摄影与商业摄影;摄影产业 2. 教学要求: 明确摄影的的正确定位,掌握摄影发展的过程与现状 3.教学重点: 摄影发展史;摄影产业与教育 4.教学难点: 商业摄影特点和要求 (二)摄影基础概念 1. 主要内容: 主要学习并掌握摄影基础概念的各个方面。熟悉摄影曝光、摄影对焦、摄影光圈,快 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够独立掌握摄影的基本方法,完成一般性的拍摄工作。 2. 教学要求: 掌握摄影曝光、摄影对焦、摄影光圈 3.教学重点: 能够独立掌握摄影的基本方法,完成一般性的拍摄工作。 4.教学难点: 不同摄影风格和软件直接的联系 (三)摄影技术 1. 主要内容: 通过课堂教学与摄影创作实习,要求学生了解简单的摄影技术操作,领会并掌握摄影 构图、摄影造型、 摄影发展简况;学习成像与摄影原理, 了解机械式照相机与感光成像、数码摄影与成 用途;了解镜头成像原理,以及各种镜头的 作用和用途;熟悉感光材料的性质、种类与

摄影技术基础论文

摄 影 技 术 基 础 毕 业 论 文 浅谈摄影在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及意义作用 摄影是一种通过图片的形式向人们传达思想的艺术形式,通过画面的表达,人们可以感受到其深刻的内涵和思想,更容易产生共鸣。同时,对于摄影的学习并不是简单掌握拍照的技术,而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是一种包括应用科学、想象与设计、专业技巧和组织能力的综合过程,摄影人员可以通过对摄影课程的学习,了解

并掌握摄影器材等先进设备,接触到新的科学领域,拓展自己对于知识的范围,同时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摄影艺术是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健康心理素质、综合思维能力和高雅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是素质教育创新发展的动力。所以说摄影是高等院校尤其是艺术院校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是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是了解、认识、反映社会现实的形象化手段,也是陶冶情操,裨益心灵,蕴含审美理想,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是与科学技术连结在一起的文化艺术。它既是一门综合技术,更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它在光学、化学、美学的基础上,借助当今的科学技术正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征服着世界。摄影艺术的本质特征就是以艺术美的形式来反映自然美和社会美的中介。它是靠光线、影调、线条和色调等构成自己的造型语言,具有较强地空间感、立体感、质感、运动感、节奏感;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具有新鲜、开放、多样、自由、生动、快捷的多种特点。摄影加紧了科学与艺术联合的步伐,让艺术科学化——求真,使科学艺术化——求美。摄影艺术几乎涵括了传统美学的摄影、纪实摄影、抓拍摄影、场景摄影、观念摄影、数字化后制作的摄影、设计功能的摄影,情节剧场化的摄影,相当程度地体现了时代艺术的特点,反映了时代艺术的现实环境面貌。从摄影艺术的内涵来看它涉及到很多学科,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它具有科学的基因(真实性,准确性,系统性等科学的根本特性),使摄影艺术具有人类科学时代的基本特征。从摄影技术的外延来看,摄影技术、光电数码摄影技术、显微摄影技术、天文摄影技术等等,极大地拓展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并且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变为可传播的物质形态,这是时代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摄影艺术能够以它独具特色的表现内容和缜密独到的构思,牢牢地把握住时代的主题,跟上时代的节奏,反映时代的希望,闪耀出时代和谐的光芒,能以对生活的深刻感受和准确捕捉,使摄影作品传递出比单一的表现形式更为丰富的信息,产生出更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摄影艺术是时代精神的注入,是社会意义的体现。 现阶段很多高校对于摄影专业的设立十分重视,将它作为一种素质教育的方式和内容, 既可以培养现代大学生的科技活动能力,还是一项美学的引导和教育,

传媒2020年7月《摄影技术》课程考试在线作业考核试题

[中国传媒大学] 传媒2020年7月《摄影技术》课程考试在线作业考核试题 试卷总分: 100 得分: 100(答案:1534499857) 第1 题, 在感光度为ISO100 的情况下,如果手持85mm 镜头拍摄,其手振极限是多少()。 A、1/15 秒 B、1/30 秒 C、1/60 秒 D、1/125 秒 第2 题, 在其他条件等同的情况下,ISO800 与ISO100 的曝光相差几级()。 A、2 级 B、3 级 C、7 级 D、8 级 第3 题, “希望工程”纪实摄影之一的“大眼睛”摄影作品的作者是()。 A、焦波 B、郎静山 C、王文澜 D、解海龙 第4 题, 春秋季室外晴朗天气下一般可以采用的曝光组合为()。 A、F8,1/15 秒 B、F8,1/125 秒 C、F8,1/500 秒 D、F8,1/1000 秒 第5 题, 世界上第一台135 相机是()。 A、佳能 B、尼康 C、哈苏 D、徕卡 第6 题, 什么是高速镜头()。 A、快门速度很高的镜头 B、可以拍摄赛车等高速度运动物体的镜头 C、可以拍摄慢动作的镜头 D、光孔大可以拍摄时提高快门速度的镜头 第7 题, 拍摄人像时,一般以下列哪个部位确定对焦()。 A、面孔 B、瞳孔 C、鼻尖 D、嘴巴 第8 题, 在灯光室拍摄人像,使用照度计量的方法为()。 A、将测光表靠近光源,测光窗口指向光源 B、将测光表靠近被摄体,测光窗口指向光源 C、将测光表靠近光源,测光窗口指向被摄体 D、将测光表靠近被摄体,测光窗口指向被摄体 第9 题, “带密度”是指拍摄以下何种场景()。

A、商业人像 B、夜景 C、大场景风光 D、食品摄影 第10 题, 要把小溪流拍摄为绸缎状,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 A、HDR 技术 B、分区曝光 C、闪光灯 D、慢速快门 第11 题, 摄影史上的“f/64 小组”,擅长表现对象丰富细节与质感,他们在创作上主张采用()。 A、大光圈 B、小光圈 C、高速快门 D、慢速快门 第12 题, 摄影中常用的灰板,其密度一般为()。 A、10% B、18% C、0. 32 D、0. 5 第13 题, DSLR 的含义是()。 A、数字相机 B、单反相机 C、胶片单反相机 D、数字单反相机 第14 题, 在拍摄以下的场景中,哪一个的天空容易曝光过度()。 A、雨天场景 B、晴天场景 C、雾天场景 D、以上所有场景 第15 题, 相机“人像模式”的曝光特点为()。 A、大光圈小景深 B、小光圈大景深 C、小光圈高速快门 D、曝光过度造成皮肤白皙效果 第16 题, 5GB 等于多少MB()。 A、5000 B、5120 C、5200 D、5240 第17 题, 其他条件不变,则使用F2. 8、F22、F4、F11 拍摄的画面,哪个景深更大()。 A、F22 B、F11

数字化影视制作技术习题1

《数字化影视制作技术》习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焦距小于画幅对角线长度的照相镜头称为()镜头。 A、标准 B、长焦 C、广角 D、超广角 2.摄像时,在起幅与落幅时都要有一段()秒左右的固定画面。 A、10 B、20 C、2 D、30 3.摄像机是一种将景物图像的()和外界的声音信号变换成电信号,以实现记录或重放的电子设备。 A、光信号 B、磁信号 C、热信号 D、微波信号 4. 用来表现被摄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和引导观众将被摄主体放置在一定的参照环境中进行观察常用()镜头表示。 A、拉镜头

B、推镜头 C、甩镜头 D、俯视镜头 5.摄像系统包括光学系统、()、和电路系统。 A、电机组件 B、光敏器件 C、机械系统 D、光电转换系统 6. 如果要拍摄远景、全景画面,摄像应采用()焦距的镜头。 A、长焦距镜头 B、短焦距镜头 C、中焦距镜头 D、以上都不是 7.最简单的合成技巧是()。 A、切 B、叠 C、划像 D、黑场 8.电影电视构图的组成为()。 A、主体、前景、后景 B、主体、陪体、环境 C、主体、陪体

D、前景、环境、主题 9.一般认为,1927年()摄制并公映的影片《爵士歌王》是有声电影诞生的标志。 A、德国 B、法国 C、意大利 D、美国 10.After Effect创建一个新项目时,在中国大陆地区选择()制。 A、PAL B、SECAM C、NTSC D、AVI 二、多项选择题 1. 摄像中常用的景别,一般有()、中景、近景和特写。 A、远景 B、全景 C、长景 D、大景 2. 下列哪些3D Channel信息可以被After Effects识别?() A、三维场景中的Object ID信息 B、三维场景中元素的反射信息

数字摄影技术资料整理

《数字摄影技术》选修课复习资料 第一章数字摄影基础知识 第一节什么是数字摄影 数字摄影是使用专用的数字图像输入设备(如:数字照相机和扫描仪等),将生活中的各种光影信号转变成能为计算机识别的数字信号,这些数字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后再通过图像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和数字彩扩机等)显示或打印成可视的照片。 数字摄影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不用胶卷,无需暗室 数字摄影不用胶卷,记录影像的方式是用数字照相机中的CCD传感器或CMOS传感器感光。 (2)无需化学冲洗,不污染环境 (3)处理快捷、多样、精确、无耗 无耗是指:计算机对数字图像的任何处理都无需耗费任何材料,处理中有任何不理想,都可方便地返回前面任意操作步骤,再重新开始处理,直至满意为止。 (4)复制的无限性和保存的永久性 (5)方便地将图文有机结合 在计算机处理数字图像时,能很方便地在图片任何位置加上任意大小.任意形状和颜色的文字。 (6)多种呈现方式 可以打印成普通照片、计算机屏幕、投影仪和电视机屏幕等方式观看,上传互联网。 第二节数字摄影发展概况 1981年,日本索尼公司首次推出模拟式(非数字式)电子照相机——玛维卡(Mavica) 1986年,柯达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块对光敏感的CCD(电荷耦合器件)。 1991年,柯达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数字照相机,数字摄影技术走向我们的生活。 1997年10月,由Adobe、佳能、柯达、富士、惠普、IBM、英特尔、Live Picture和微软等9家公司成立了数字成像集团.加强开发数字照相技术,制定数字成像标准。 目前,家用数字照相机的像素已高达800万甚至于1000万,应影像质量已超过传统照片。 第三节数字摄影的硬件系统构成 数字摄影硬件系统的构建也继承了传统摄影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由输入、处理和输出三部分硬件设备构成。 录入设备主要有:扫描仪、数字照相机等;加工设备主要有:计算机和图像处理软件等: 打印设备主要有:各式打印机、数字彩扩机、胶片记录仪等。 第四节数字图像的基本概念 一、像素、分辨率和图像文件大小 (一)像素 像素是组成图像的最基本元素,也是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最小图像语言单元。一幅照片组成的像素越多(分辨率越高),照片的影调和色彩就越丰富,图像清晰度就越高。 (二)分辨率和图像文件大小 一幅图像的清晰度与图像的分辨率有关,而分辨率大小又与图像中所含像素的多少有关,而像素的多少又决定了图像文件的大小。图像文件大小又决定了计算机必需具备多大的内存容量和运行速度。 1.分辨率 图像的“分辨率”是指图像中每单位打印长度内包含的像素数量,通常用像素/英寸(ppi)表示。高分辨率的图像输出的像素点更密,因此清晰度也就更高。 分辨率根据输人和输出的情况又可以分为光学分辨率和插值分辨率两种,光学分辨率是指数字照相机和扫描仪等输入设备的硬件所真正识别到的图像信息;插值分辨率,是通过软件功能,在光学分辨率的两像素点之间插补中间值像素点之后所产生的分辨率,大约为光学分辨率的3~4倍。 2.图像文件大小 图像大小可用两种方法表示。第一种是图像尺寸,指的是图像在计算机中所占用的内存大小;第二种则是文件大小,是指图像保存为文件后的大小。

2018年自学《摄影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学《摄影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 论述: 1.举例论述影响光源的强度变化的因素。 答:一,天气( 1 )晴天,光源强度最大( 2 )薄云蔽日( 3 )阴云蔽日( 4 )乌云密布;二,时间,中午强度最大;三,季节,夏天最大;四,地域,纬度小强度大、海拔高强度大 2.结合实例论述冬季摄影器材的保护措施? 答:一机身和镜头要注意防寒;二注意相机镜头上雾气的产生;三相机电池在寒冷情况下的电量 3.影响景深的主要因素? 答:( 1 )光圈的大小:当镜头焦距不变,物距不变的情况下,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2 )焦距的长短:当光圈不变,物距不变的情况下,镜头焦距越短,景深越大;焦距越长,景深越小。( 3 )物距的远近:当光圈,焦距不变的情况下,被摄体离相机越远景深越大;离相机越近,景深越小。 4.举例说明反光能力的强弱,及与亮度的关系。 答:景物的反射与吸收成反比。这种特性与其表面的结构和色调有很大关系。反光能力越强,亮度越大,反光能力越弱,亮度越小, 5.人像摄影如何消除眼镜上的反光? 答:室外改变拍摄地点或人物方向;室内主灯要高一点。辅助灯不要放在正面,光线要柔和、稍暗。必须正面用光的,可使头稍稍左右转动,或稍稍调整拍摄角度。升高机位。用反射光为主光源。尽

可能避开明亮的反光体。 6.答出色彩的三个基本要素?并结合彩色摄影说明其重要性? 答:一色相;二明度;三色纯度 7.论述太阳光由哪七种单色光组成,其中哪三种是三原色光? 答:红橙黄绿青蓝紫;三原色:红绿蓝 8.什麽是消色体?哪些物体是消色体? 答:黑白灰 9.什麽叫畸变? 答:被摄景物中没有通过镜头光轴的直线经成像后变成曲线的像差称畸变。 简答: 1.景深: 答:当镜头对准某景物聚焦后,在该景物前后一定距离范围内的景物,也能在焦平面上结成比较清晰的影像。这个结像清晰景象空间的纵长距离深度,叫做景深。 3.说出4种135相机的品牌名称: 答:尼康、佳能、宾得、徕卡 5. 你家是否有相机?什麽类型? 答:略 6. 冬天在北方摄影,最好使用什麽类型的相机?为什麽? 答:机械相机,因为机械快门的耐寒度较高。 9.什麽是轮廓光?在摄影作品中起什麽作用?

摄影技术 课后习题及答案第1~3章

习题 一、单选题 . 年法国画家达盖尔 () 发明了,同时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照相机。 ① 明胶基片② 银版摄影法③ 胶卷④ 胶片照相机 . 短短一个半世纪多,作为现代文化的视觉媒介,已渗入到各个领域,并以其即时成像的快捷以及操作技术的简便易学,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爱好者。 ① 传统照相机② 数码照相机③ 摄影④ 摄像 . 传统摄影是一个过程。 ① 光学② 化学③ 光影④ 光化学 . 当一卷胶卷拍摄完后,在暗室中,或在胶卷冲洗机中冲洗胶卷,通过显影、定影等光化学处理,将胶卷中的潜影变成与被摄景物相反的负像,这就是。 ① 胶卷② 胶片③ 底片④ 照片 . 传统摄影的三步曲是。 ① 拍摄、印放、扫描② 拍摄、冲洗、印放 ③ 显影、定影、水洗④ 取景、对焦、拍照 . 关于传统摄影,错误的叙述是。 ① 是一个光化学过程,影像存储在胶片上 ② 特征是使用胶卷 ③ 投资小 ④ 拍摄后在胶卷上形成潜影 . 关于数码摄影,其主要特征是。 ① 使用数码照相机② 拍摄后可以立即看到影像 ③ 前期投资大④ 以上都对 . 数码摄影是一种新型的摄影方式,它以为其主要特征。 ① 数码照相机② 计算机处理③ 影像即显④ 速度快 . 使用数码手段可以进行照片的。 ① 保存② 查找③删除④ 以上都对 . 关于透镜成像与针孔成像的不同之处是。 ① 针孔成像影像比较模糊,而透镜成像比较清楚 ② 针孔相当小时才能成像,像的亮度很暗,而透镜的孔径可以大得多,影像亮 ③ 透镜成像时必须调整物、像与透镜的距离才能成像清晰,针孔成像时不需要 ④ 以上都正确 . 关于影像的存储介质,正确的叙述是。 ① 传统摄影的胶片只能使用一次,照坏的不能重照 ② 传统摄影拍照后可以马上看到胶卷中的影像 ③ 数码摄影的影像存储介质是芯片 ④ 以上都对 . 对于小型数码照相机,正确持机的操作是。 ① 双手上下左右托紧机身,右手食指放在快门上 ② 左手持机,右手食指放在快门上 ③ 右手持机,并将食指放在快门上,左手托住镜头

数字摄影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字摄影与摄像实验名称实验一数字摄影技术 姓名__ 庞刘洋学号 201007120113 专业班级_ 数媒1001班 实验日期__2013_ 年_ 3 月_8 日成绩_____ 指导教师__ 杨文阳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数字摄影及摄像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恰当的运用技术手段为创作意图服务。要求学生通过理论的学习,理解摄影作品、影视作品创作的一般方法,懂得如何运用不同的技术手段服务于创作意图。通过实践训练,掌握基本的摄影摄像技术,为今后的在摄影及影视创作方面打下基础。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创新意识。 二、实验环境 佳能数码相机(卡片机):1000万有效像素,CCD成像,8倍光学变焦,风景区。奥林巴斯数码相机:400万有效像素,4X数码变焦lens 6.1mm 1:2.8,校园。 三、实验原理 数码相机是集光学、机械、电子一体化的产品。它集成了影像信息的转换、存储和传输等部件,具有数字化存取模式,与电脑交互处理和实时拍摄等特点。光线通过镜头或者镜头组进入相机,通过成像元件转化为数字信号,数字信号通过影像运算芯片储存在存储设备中。数码相机的成像元件是CCD或者CMOS,该成像元件的特点是光线通过时,能根据光线的不同转化为电子信号。数码相机最早出现在美国,20多年前,美国曾利用它通过卫星向地面传送照片,后来数码摄影转为民用并不断拓展应用范围。 优点 1、拍照之后可以立即看到图片,从而提供了对不满意的作品立刻重拍的可能性,减少了遗憾的发生。 2、只需为那些想冲洗的照片付费,其它不需要的照片可以删除。 3、色彩还原和色彩范围不再依赖胶卷的质量。 4、感光度也不再因胶卷而固定,光电转换芯片能提供多种感光度选择。 四、实验内容 数码照相机的结构、性能指标与基本护理,数码照相机的基本操作技能、景深的控制与曝光技巧,了解光源色温对彩色画面的影响。 实验步骤: 1.拿到数码相机,熟悉数码相机的各种参数;

摄影基本功训练——摄影棚经典教程资料

摄影基本功训练 第一单元:照相机基本功能的应用训练 训练1、全景深练习 被摄体:一般风景、花卉、城市建筑等冲击力较强的景物。 要求:画面全部实焦。 建议:首先使用广角镜头:24mm—35mm拍摄, 光圈:F11—16,光圈优先AE模式。 训练2、单体对焦练习 要求:只把焦点对在主要被摄体上,浅景深。 建议:中望远镜头:85mm以上,光圈F5.6或更大。光圈优先AE模式。 训练3、定格练习 被摄体:体育运动项目、行走着的汽车、火车,流动着的水,瀑布等。 要求:将激烈运动着的被摄体的瞬间动作或瞬间表情记录下来。 建议:高速快门1/1000秒以上、快门速度优先AE模式。 训练4、动感练习 被摄体:体育运动项目、动态的人、流动着的水,瀑布等。 要求: 运动员和动态人的身体的一部分虚化或动体实背景虚。流动着的水,瀑布等有流线感。 建议:慢速快门1/15秒-1秒。先从1/30秒开始练习,然后1/15、1/8、1/4、1/2、1秒逐段练习。使用三脚架。 训练5、取景练习 要求:突出主题,画面简练,能传达出被摄场景的气氛。 *此项训练是构图训练的基础。 建议:望远镜头,大光圈。 训练6、特写练习 被摄体:花卉、静物、昆虫等。 要求:被摄体占画面的比例尽量大,突出被摄体的形状和有趣的部分,高清晰度。 建议:使用微距镜头或微距功能及近摄接圈,最短摄影距离,镜头与被摄体保持平行。使用三脚架及快门线。 训练7、各种焦距镜头(镜头各焦段)的使用练习 利用各种焦距镜头(镜头各焦段)进行拍摄练习,借此了解镜头各个焦距的特点,理解画角及透视关系, 活用各焦距段的不同景深。 标准镜头: 焦距50mm左右的镜头——极其自然,没有夸张。 广角镜头: 焦距35mm以下的镜头——强调远近感。 中望远镜头:焦距为85mm~135mm的镜头——与人眼最接近的透视(远近)感,能正确体现被摄体的形状, 多用于人像摄影。望远镜头:焦距为200mm以上的镜头——很少远近感,有压缩效果。(易抖动,尽量使用三脚架) 第二单元:画面构成和构图训练 练习8、横、纵位构图 被摄体:景物、山河、建筑、人物等. 要求:用横位构图表现稳定感和宽阔感,用纵位构图表现纵深感和高度感,画面不能有无用的空间. 建议: 1、对同一被摄体分别用横、纵位构图法拍摄,比较作品的不同感受.

《数字图像处理》课后作业2015

《数字图像处理》课后作业(2015) 第2章 2.5 一个14mm?14mm的CCD摄像机成像芯片有2048?2048个像素,将它聚焦到相距0.5m远的一个方形平坦区域。该摄像机每毫米能分辨多少线对?摄像机配备了一个35mm镜头。(提示:成像处理模型见教材图2.3,但使用摄像机镜头的焦距替代眼睛的焦距。) 2.10 高清电视(HDTV, High Definition TV )使用1080条水平电视线(TV Line)隔行扫描来产生图像(每隔一行在显像管表面画出一条水平线,每两场形成一帧,每场用时1/60秒,此种扫描方式称为1080i,即1080 interlace scan;对应的有1080p,即1080 progressive scan,逐行扫描)。图像的宽高比是16:9。水平电视线数(水平行数)决定了图像的垂直分辨率,即一幅图像从上到下由多少条水平线组成;相应的水平分辨率则定义为一幅图像从左到右由多少条垂直线组成,水平分辨率通常正比于图像的宽高比。一家公司已经设计了一种图像获取系统,该系统由HDTV图像生成数字图像,彩色图像的每个像素都有24比特的灰度分辨率(红、绿、蓝分量各8比特)。请计算不压缩时存储90分钟的一部HDTV电影所需要的存储容量。 2.22 图像相减常用于在产品装配线上检测缺失的元件。方法是事先存储一幅对应于正确装配的产品图像,称为“金”图像(“golden” image),即模板图像。然后,在同类型产品的装配过程中,采集每一装配后的产品图像,从中减去上述模板图像。理想情况下,如果产品装配正确,则两幅图像的差值应为零。而对于缺失元件的产品,其图像与模板图像在缺失元件区域不同,两幅图像的差值在这些区域就不为零。在实际应用中,您认为需要满足哪些条件这种方法才可行? 第3章 3.5 在位平面分层中, (a)如果将低阶位平面的一半设为零值,对一幅图像的直方图大体上有何影响? (b)如果将高阶位平面的一半设为零值,对一幅图像的直方图又有何影响? 3.6 试解释为什么离散直方图均衡化技术一般不能得到平坦的输出直方图。 3.14 右图所示的两幅图像差异很大,但它们的直方图却相同。假设每幅图像都用一个3×3的均值滤波模板进行模糊处理,那么: (a)模糊后的两幅图像的直方图还相同吗?试解释原因。 (b)如果您认为模糊后的两幅图像的直方图不相同,请画出这两幅 图像的直方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