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QC七大手法和九大步骤
- 格式:docx
- 大小:79.10 KB
- 文档页数:7
IPQC巡检流程七大手法八大原则九大步骤IPQC(In-Process Quality Control)是一种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方法。
它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控和检查,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
IPQC巡检流程包括七大手法、八大原则和九大步骤。
一、IPQC巡检流程的七大手法:1.抽样检查: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抽取一定数量的产品进行检查,以评估产品质量。
2.自检:操作人员在完成每个工序后,对产品进行自我检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3.互检:相邻工序的操作人员对彼此的产品进行检查,以确保产品在流转过程中没有质量问题。
4.专检:专门的质量检验员对产品进行检查,以提供更加专业的质量监控。
5.相比检查:将同类产品进行比较,寻找质量差异,确定质量问题出现的原因。
6.全巡检: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全面检查,确保产品质量在控制范围之内。
7.过程控制:根据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二、IPQC巡检流程的八大原则:1.早期预防原则:在生产过程的早期阶段,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质量问题的发生。
2.即时改进原则: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防止问题扩大和重复发生。
3.重点控制原则:将重点放在生产过程的关键环节上,确保质量控制的有效性。
4.统一管理原则:统一制定质量控制标准和方法,确保全员参与质量控制。
5.严格记录原则:对整个巡检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检查结果、异常情况和纠正措施等。
6.因果分析原则:对质量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7.客户导向原则: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确保产品质量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8.持续改进原则:不断对巡检流程进行评估和优化,改进质量控制效果。
三、IPQC巡检流程的九大步骤:1.制定巡检计划:根据生产过程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巡检的时间、范围和方法,并确定巡检的频率。
2.巡检准备:准备巡检所需的工具、设备和文件,并对巡检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熟悉巡检流程和要求。
QC七大手法九大步骤八大原则作为管理和质量控制方面的标准,QC(Quality Control)七大手法、九大步骤、八大原则是必须掌握的技能。
在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和服务领域中,应用这些技巧有助于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节约成本并提高效率。
QC七大手法1. 查找因素图查找因素图是一种帮助识别问题或缺陷的方法。
它通过分析多个相关因素的相互作用,确定问题的原因并找到改进的方向。
查找因素图通常用于诸如流程控制、工艺改进、产品设计和服务质量优化等领域。
2. 柏拉图图柏拉图图是通过统计不同问题或缺陷的数量,按照重要性排序,以便更好地了解哪些问题最需要解决。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团队更有效地解决问题,重点解决与生产力和质量相关的问题。
3. 控制图控制图是一种使用统计学原理跟踪数据并即时反馈变化的方法。
它是质量控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可以用于监测流程或产品有无明显的偏差。
控制图通常与六西格玛(Six Sigma)配套使用,以减少变异性。
4. 直方图直方图是一种图形化分析工具,用于描述数据分布和变异性。
它通过将数据分成几个范围,并显示每个范围的数量,使得数据集更容易理解。
当直方图呈现出正态分布时,可以使用统计控制图检测流程的稳定性。
5. 散点图散点图是一种用于确定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技术,用于探索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
散点图对于寻找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当看似没有相关性的两个变量之间存在联系,可能需要进一步研究。
6. 流程图流程图是一种图形化表示流程、步骤、决策和其他相关元素的工具。
通过描述流程,可以分析并改进流程的效率和质量。
这种方法非常适用于生产制造和软件开发等领域。
7. 因果分析图因果分析图是一种细致的流程图。
它旨在从多个不同因素中确定一个关键变量。
通过分析所有可能的因素,可以确定最重要的几个因素,并优先解决这些原因。
QC九大步骤1. 制定质量方针制定质量方针意味着确定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标准。
QC九大步骤八大法则七大手法详解QC九大步骤是指质量控制的九个主要步骤和方法,它们是:1.识别问题;2.寻找问题的根源;3.制定改进方案;4.实施改进措施;5.收集数据和进行分析;6.制定控制计划;7.实施控制计划;8.监控质量;9.持续改进。
八大法则是指质量控制的八个基本原则,它们是:1.客户至上;2.预防胜于纠正;3.持续改进;4.基于事实的决策;5.采用参与式管理;6.以过程为导向;7.持续培训;8.管理者的领导力。
七大手法是指质量控制中常用的七种方法和技术,它们是:1. 因果图;2. 流程图;3. 直方图;4. 散点图;5. 控制图;6. Pareto图;7. Fishbone图。
接下来,我将对每个步骤、原则和手法进行详细解释。
一、QC九大步骤:1.识别问题:通过收集数据、观察和聆听客户的反馈等方式,确定存在的问题或缺陷。
2.寻找问题的根源:使用因果分析、五个为什么等方法,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
3.制定改进方案:根据根本原因,制定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和措施。
4.实施改进措施:将改进方案付诸实施,并确保措施的有效性。
5.收集数据和进行分析:收集与质量相关的数据,并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以便了解质量状况和趋势。
6.制定控制计划:制定控制质量的具体计划,包括流程控制、检验和测试等环节。
7.实施控制计划:根据控制计划,执行相应的控制活动,并确保控制的有效性。
8.监控质量:通过测量、检验、抽样等方法,监控质量水平,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9.持续改进:不断寻求质量改进的机会和方法,推动质量水平不断提高。
二、八大法则:1.客户至上:以客户的需求和满意度为出发点和归宿,追求超越客户期望的质量。
2.预防胜于纠正:通过前期的预防措施,减少问题和不合格品的发生,而不是事后补救。
3.持续改进:通过不断查找和纠正问题,推动质量的持续改进,并不断提高组织的绩效。
4.基于事实的决策:决策应该基于数据和实际情况,而不是主观意见或猜测。
QC七大手法和九大步骤QC七大手法:1. 查检表2. 层别法3.柏拉图法4. 特性要因图法;5. 散布图6.直方图7.管制图QC九大步骤简介1. 发掘问题 ;2.选定题目;3.追查原因 ;4.分析资料;5.提出办法 ;6. 选择对象 ;7. 草拟行动; 8. 成果比较F q)z-K ;9. 标准化一. 发掘问题 :发掘问题之方向:1.问题小易发挥2.不花钱即可由小组自行解决3.有预期之成果(成就感)K4.可达到演练和实用之目的脑力激荡法原则1.不要随意打断或者批评别人的讲话,如 :要发言,等人家说完再说.2.欢迎自由奔放的意见.3.意见越多越好.4.在他人的意见中寻找灵感二. 选定题目选题原则: 意见一致不花钱短期内可以做到不要别人支持选题方向: 团队合作提高生产力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工具: 选题评估0f)m3p v/S三. 追查原因 : 针对问题,经由脑力激荡,从4M1E找出可能发生的原因.工具: 鱼骨图(特性要因图)四. 分析资料 :用QC七大工具找出产生问题的重点,加以分分类,排列及编辑,以使小组成员修作明确的决择.| H工具: 查检表管制图直方图特性要因图柏拉图散布图层别法;B L0m:F S五. 提出办法针对问题重点提出解决办法,同时订出解决方案的标准,以确定小组是否有能力解决.bbN(_7q"G工具:鱼骨图(特性要因图)六. 选择对象1.采用全员认为最能发挥的方式.2.朝防止再发之方向选择.3.对策无副作用.选择对策要根据现状分析,检讨如何改善并将预期的成果显现出来七. 草拟行动3WWHAT WHO WHEN1.把每一样工作细节列下来.2.每位组员参与讨论取得协议.3.开始分配任务(平均分配、组员性向、职位相关)4.制定完成时间和期限.八. 成果比较1.期间比较(改善前、改善中、改善后)2.特性值比较(品质提高、成本降低、效率提升)3.无形成果比较(意识、能力、信心、责任感、方法应用)4.比较基准一致,且勿以单一角度比较工具: 柏拉图比较推移图比较九. 标准化依据现场实际状况合理制定材料、设备、制品等作业方法、手训、规定、规格等标准有组织有系统灵活有效运用以达到经营管理之目的.1. 效果维持 2 . 减少因人而异,提高效率3. 技术储蓄4. 明确权限责任易于管理5. 易于追查不良原因6. 教育训练。
QC七大手法与QC九大步骤简介QC七大手法第一招:查检集数据第二招:层别作解析第三招:柏拉抓重点第四招:鱼骨追原因第五招:散布看相关第六招:直方显分布第七招:管制找异常一、检查表就是将需要检查的内容或项目一一列出,然后定期或不定期的逐项检查,并将问题点记录下来的方法,有时叫做查检表或点检表。
例如:点检表、诊断表、工作改善检查表、满意度调查表、考核表、审核表、5S活动检查表、工程异常分析表等。
1、组成要素①确定检查的项目;②确定检查的频度;③确定检查的人员。
2、实施步骤①确定检查对象;②制定检查表;③依检查表项目进行检查并记录;④对检查出的问题要求责任单位及时改善;⑤检查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改善效果进行确认;⑥定期总结,持续改进。
二、层别法就是将大量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观点、意见或想法按组分类,将收集到的大量的数据或资料按相互关系进行分组,加以层别。
层别法一般和柏拉图、直方图等其它七大手法结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例如:抽样统计表、不良类别统计表、排行榜等。
实施步骤:①确定研究的主题;②制作表格并收集数据;③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层别;④比较分析,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其内在的原因,确定改善项目。
三、柏拉图的使用要以层别法为前提,将层别法已确定的项目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
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出关键的问题,抓住重要的少数及有用的多数,适用于记数值统计,有人称为ABC图,又因为柏拉图的排序识从大到小,故又称为排列图。
1、分类1)分析现象用柏拉图:与不良结果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如图一)。
A品质:不合格、故障、顾客抱怨、退货、维修等;B成本:损失总数、费用等;C交货期:存货短缺、付款违约、交货期拖延等;D安全:发生事故、出现差错等。
2)分析原因用柏拉图:与过程因素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
A操作者:班次、组别、年龄、经验、熟练情况等; B机器:设备、工具、模具、仪器等;图一C原材料:制造商、工厂、批次、种类等; D作业方法:作业环境、工序先后、作业安排等。
QC七大手法与QC九大步骤简介前言QC(Quality Control)指的是质量控制,是指在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开展各种控制活动,以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在QC中,七大手法和九大步骤是非常重要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QC七大手法和QC九大步骤的概念、作用和应用范围,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QC的基本知识,从而提升产品质量控制能力。
QC七大手法QC七大手法是指判断、分类、排列、纠正、记录、编织和统计七种方法,它们分别对应着质量管理中不同的环节和方法论。
判断判断是指通过各种测量方法来获得质量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得出产品质量是否合格的。
这种方法在不同的行业中都有广泛应用,比如在奶制品生产中,可以通过测量乳酸菌数量来判断产品是否发酵成功。
分类分类是指将产品按照各种特性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进行质量控制。
这种方法在电子产品、汽车等行业应用广泛,比如将汽车按照车型、发动机型号等分类,以便进行质量管理。
排列排列是指将产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以便进行比较、评估和管理。
这种方法在制造业中应用广泛,比如将同一型号的产品按照生产时间进行排列,以便进行质量分析和缺陷追溯。
纠正纠正是指对产品质量问题进行纠正和改进,以提升产品质量。
这种方法在各个行业中都有应用,比如在食品生产中,对发现的不合格产品进行退货或重新加工,以提升产品质量。
记录记录是指对产品质量数据进行记录和存储,以便进行质量分析、缺陷分析和统计。
这种方法在质量管理中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企业进行问题追溯和质量改进。
编织是指将产品质量数据进行编织和拼接,以便得出更全面、更准确的质量数据。
比如在电子产品生产中,将传感器、仪表等数据进行编织,可以得出产品的整体质量状况。
统计统计是指对质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便得出质量问题的性质、分布和趋势,并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和改进。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企业进行长期的质量管理和提升。
QC九大步骤QC九大步骤是指质量控制的九个基本环节,包括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固化、反馈、标准化和维护,下面一一进行介绍。
QC七大手法和九大步骤及手机外观检验标准5.散布图6.直方图7.管制图QC九大步骤简介1.发掘问题6.选择对象2.选定题目7.草拟行动3.追查原因8.成果比较Fq)z-K4.分析资料9.标准化5.提出办法一.发掘问题发掘问题之方向:1.问题小易发挥2.不花钱即可由小组自行解决3.有预期之成果(成就感)K4.可达到演练和实用之目的脑力激荡法原则1.不要随意打断或者批评别人的讲话,如要发言,等人家说完再说.2.欢迎自由奔放的意见.3.意见越多越好.4.在他人的意见中寻找灵感二.选定题目选题原则:意见一致不花钱短期内可以做到不要别人支持选题方向:团队合作提高生产力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工具:选题评估0f)m3pv/S三.追查原因针对问题,经由脑力激荡,从4M1E找出可能发生的原因.工具:鱼骨图(特性要因图)四.分析资料用QC七大工具找出产生问题的重点,加以分分类,排列及编辑,以使小组成员修作明确的决择.|H 工具:查检表管制图直方图特性要因图柏拉图散布图层别法;?~BL0m:FS五.提出办法针对问题重点提出解决办法,同时订出解决方案的标准,以确定小组是否有能力解决.bbN\(_7q"G工具:鱼骨图(特性要因图)六.选择对象1.采用全员认为最能发挥的方式.2.朝防止再发之方向选择.3.对策无副作用.选择对策要根据现状分析,检讨如何改善并将预期的成果显现出来七.草拟行动3WWHATWHOWHEN1.把每一样工作细节列下来.2.每位组员参与讨论取得协议.3.开始分配任务(平均分配、组员性向、职位相关)4.制定完成时间和期限.八.成果比较1.期间比较(改善前、改善中、改善后)2.特性值比较(品质提高、成本降低、效率提升)3.无形成果比较(意识、能力、信心、责任感、方法应用)4.比较基准一致,且勿以单一角度比较工具:柏拉图比较推移图比较九.标准化依据现场实际状况合理制定材料、设备、制品等作业方法、手训、规定、规格等标准有组织有系统灵活有效运用以达到经营管理之目的.1.效果维持2.减少因人而异,提高效率3.技术储蓄4.明确权限责任易于管理5.易于追查不良原因6.教育训练手机外观检验标准1目的确立和规范本公司生产手机的外观检验标准。
【质量管理】QC七大手法和九大步骤
“七大手法”主要是指企业质量管理中常用的质量管理工具,有“老七种”和“新七种”之分。
“老七种”有分层法、调查表、排列法、因果图、直方图、控制图和相关图,新的QC七种工具分别是系统图、关联图、亲和图、矩阵图、箭条图、PDPC法以及矩阵数据分析法等。
“老七种”
1分层法(分类法、分组法)
质量问题的原因多方面,来源于不同条件(4M1E)。
为真实反映质量问题的实质性原因和变化规律,须将大量综合性统计数据按数据的不同来源(需要进行追溯)进行分类,再进行质量分析的方法。
2调查表
用于收集和记录数据的一种表格形式, 便于按统一的方式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计算和分析。
3排列图
对发生频次从最高到最低的项目进行排列——简单图示技术。
4直方图
直方图也叫质量分布图、矩形图、柱形图、频数图。
它是一种用于工序质量控制的质量数据分布图形,是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方法之一。
直方图适用于对大量计量数值进行整理加工,找出其统计规律,也就是分析数据分布的形态,以便对其整体的分布特征进行推断。
5因果图
(Causeand effectdiagram)
——石川图、特色要因图、树枝图、鱼刺图
以结果为特性,以原因为因素,将原因和结果用箭头联系,表示因果关系。
5控制图
也叫质量管理图或监控图。
它是通过把质量波动的数据绘制在图上,观察它是否超过控制界限来判断工序质量能否处于稳定状态。
这种方法是在1924年由美国的休哈特首创,应用简单、效果较佳、极易掌握,能直接监视控制生产过程,起到保证质量的作用。
7相关图法
相关图法又叫散布图法、简易相关分析法。
它是通过运用相关图研究两个质量特性之间的相关关系,来控制影响产品质量中相关因素的一种有效的常用方法。
相关图是把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用直角坐标系表示的图表,它根据影响质量特性因素的各对数据,用小点
表示填列在直角坐标图上,并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
“新七种”
1系统图
表示某个质量问题与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确问题的重点,寻求达到目的所应采取的最适当的手段和措施的树状图形(倒立逻辑关系因果图)。
4关联图
把几个问题及涉及这些问题的关系极为复杂的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用箭头连接起来的图形。
3KJ法——亲和图
KJ法(川喜田二郎KawakitaJiko)——利用卡片对语言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的方法。
KJ法的主体方法,把收集到的大量有关特定主题的意见、观点、想法等语言文字资料,按它们相互亲近的程度用图形加以归纳、汇总。
4矩阵图
从作为问题的事项中,找出成对的因素群,分别排列成行和列在其交点上表示成对因素间相关程度的图形。
方法——多元思考。
5PDPC过程决策程序图
在制定计划阶段,进行系统设计时,事先预测可能发生的障碍(不理想事态或结果),从而设计出一系列对策措施,以最大的可能引向最终目标。
6箭条图
箭条图又称为网络计划技术,我国称为统筹法,它是安排和编制最佳日程计划,有效地实施管理进度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其工具是箭条图。
所谓箭条图,是把推进计划所必须的各项工作,按其时间顺序和从属关系,用网络形式表示的一种'矢线图'。
一项任务或工程,可以分解为许多作业,这些作业在生产工艺和生产组织上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箭条图可以把各项作业之间的这种依赖和制约关系清晰地表示出来。
通过箭条图,能找出影响工程进度的关键和非关键因素,因而能进行统筹协调,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效率与效益。
7矩阵数据分析法
矩阵图上各元素间的关系如果能用数据定量化表示,就能更准确地整理和分析结果。
这种可以用数据表示的矩阵图法,叫做矩阵数据分析法。
在QC新七种工具中,数据矩阵分析法是唯一种利用数据分析问题的方法,但其结果仍要以图形表示。
数据矩阵分析法的主要方法为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利用此法可从原始数据获得许多有益的情报。
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将多个变量化为少数综合变量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
QC九大步骤简介
1. 发掘问题
2.选定题目
3.追查原因
4.分析资料
5.提出办法
6.选择对象
7.草拟行动
8.成果比较
9.标准化
1
一. 发掘问题
发掘问题之方向:
1.问题小易发挥
2.不花钱即可由小组自行解决
3.有预期之成果(成就感)
4.可达到演练和实用之目的
脑力激荡法原则:
1.不要随意打断或者批评别人的讲话,如要发言,等人家说完再说
2.欢迎自由奔放的意见
3.意见越多越好
4.在他人的意见中寻找灵感
2
二. 选定题目
选题原则: 意见一致,不花钱短期内可以做到不要别人支持
选题方向: 团队合作,提高生产力,提高品质,降低成本
工具: 选题评估
3
三. 追查原因
针对问题,经由脑力激荡,从4M1E找出可能发生的原因。
工具:鱼骨图(特性要因图)
4
四. 分析资料
用QC七大工具找出产生问题的重点,加以分类,排列及编辑,以使小组成员修作明确的决择。
工具: 查检表、管制图、直方图、特性要因图、柏拉图、散布图、层别法
5
五. 提出办法
针对问题重点提出解决办法,同时订出解决方案的标准,以确定小组是否有能力解决。
工具:鱼骨图(特性要因图)
6
六. 选择对象
1.采用全员认为最能发挥的方式
2.朝防止再发之方向选择
3.对策无副作用,选择对策要根据现状分析,检讨如何改善并将预期的成果显现出来。
7
七. 草拟行动
3W:WHAT WHO WHEN
1.把每一样工作细节列下来
2.每位组员参与讨论取得协议
3.开始分配任务(平均分配、组员性向、职位相关)
4.制定完成时间和期限
8
八. 成果比较
1.期间比较(改善前、改善中、改善后)
2.特性值比较(品质提高、成本降低、效率提升)
3.无形成果比较(意识、能力、信心、责任感、方法应用)
4.比较基准一致,且勿以单一角度比较
工具: 柏拉图比较推移图比较
9
九. 标准化
依据现场实际状况合理制定材料、设备、制品等作业方法、手训、规定、规格等标准有组织、有系统、灵活有效运用以达到经营管理之目的。
1.效果维持
2.减少因人而异,提高效率
3.技术储蓄
4.明确权限责任易于管理
5.易于追查不良原因
6.教育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