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的色素和过程高考专项练习2
- 格式:doc
- 大小:152.05 KB
- 文档页数:3
高三生物光合作用练习题及答案光合作用是生物界中最为重要的能量转换过程之一,通过吸收太阳能,并结合二氧化碳和水,产生氧气和食物分子。
高三生物光合作用练习题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相关概念和反应方程式等知识点,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高三生物光合作用练习题及答案,以供参考。
练习题1:选择题1. 光合作用属于下列哪一类代谢?A. 合成代谢B. 分解代谢C. 呼吸代谢D. 缺氧代谢2. 在植物光合作用中,下列哪种物质是终端电子受体?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水D. ATP3. 下列哪种颜色的光对光合作用的光合速率影响最大?A. 绿光B. 红光C. 蓝光D. 黄光4. 下列哪种情况下,光合作用速率最高?A. 高温B. 弱光C. 适宜温度和光照D. 原生地光条件练习题2:填空题1. 光合作用的总反应方程式为:光能+ __________ +水→光合有机物+氧气。
2. 光合作用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光反应和 __________ 反应。
3. 光反应发生在植物的 __________ 中。
4. 最终在植物体内产生的光合有机物为 __________ 。
练习题3:综合题阅读下面一段描述,然后根据所学的光合作用知识回答问题。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一种核酸代谢过程,主要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内膜系统中,需要光合色素、光合酶等参与。
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主要是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及CO2,进行光合醣的合成。
1. 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分别是什么?简要描述它们的发生位置和所需物质。
2. 光反应阶段的主要产物有哪些?这些产物在接下来的暗反应中起到了什么作用?3. 植物光合作用的最终产物是什么?请简要描述暗反应中光合醣的合成过程。
答案:练习题1:选择题1. A2. C3. B4. C练习题2:填空题1. 二氧化碳2. 暗反应3. 叶绿体4. 光合有机物(光合醣)练习题3:综合题1. 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分别是光反应和暗反应。
光合作用高考真题练习考点一、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1、(2013课标Ⅱ, 2,6分) 关于叶绿素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B. 被叶绿素吸收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C. 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D. 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2、(2013江苏单科, 5,2分) 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操作, 正确的是( )A. 使用定性滤纸过滤研磨液B. 将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条用于层析C. 在划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紧接着重复划线2~3次D. 研磨叶片时, 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解色素3、(2012上海单科, 17,2分) 图表示叶绿体色素提取分离实验中纸层析的结果, 据图判断用作实验材料的叶片颜色为( )A. 红色B. 黄色C. 绿色D. 紫色4、(2011江苏单科, 4,2分) 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
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 与正常叶片相比, 实验结果是( )A. 光吸收差异显著, 色素带缺第2条B. 光吸收差异不显著, 色素带缺第2条C. 光吸收差异显著, 色素带缺第3条D. 光吸收差异不显著, 色素带缺第3条5、(2011海南单科, 12,2分) 红枫是一种木本观赏植物, 在生长季节叶片呈红色。
下列关于该植物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红枫叶片不含叶绿素B. 红枫叶片呈红色是因为吸收了红光C. 红枫叶片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D. 液泡中色素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合作用6、(2010上海单科, 26,2分) 图中①代表新鲜菠菜叶的光合色素纸层析结果, 则图②所示结果最有可能来自于( )A. 水培的洋葱叶B. 生长的柳树幼叶C. 培养的衣藻D. 秋冬的银杏落叶7、(2011广东理综, 29,16分) 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 颜色会影响消费。
小李同学拟研发“绿色”食用色素, 他以生长很快的入侵植物水葫芦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专题6光合作用五年高考考点1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1.(2023全国乙,2,6分)植物叶片中的色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
下列有关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氮元素和镁元素是构成叶绿素分子的重要元素B.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存在于叶绿体中类囊体的薄膜上C.用不同波长的光照射类胡萝卜素溶液,其吸收光谱在蓝紫光区有吸收峰D.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越慢答案D2.(2023江苏,12,2分)下列关于“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实验叙述合理的是()A.用有机溶剂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类胡萝卜素被破坏B.若连续多次重复画滤液细线可累积更多的色素,但易出现色素带重叠C.该实验提取和分离色素的方法可用于测定绿叶中各种色素含量D.用红色苋菜叶进行实验可得到5条色素带,花青素位于叶绿素a、b之间答案B3.【新思维】(2022湖北,12,2分)某植物的2种黄叶突变体表现型相似,测定各类植株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单位:μg·g-1),结果如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植株类型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野生型 1 235519419 4.19突变体151275370 1.59突变体2115203790.35A.两种突变体的出现增加了物种多样性B.突变体2比突变体1吸收红光的能力更强C.两种突变体的光合色素含量差异,是由不同基因的突变所致的D.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比值大幅下降可导致突变体的叶片呈黄色答案D考点2光合作用的原理4.【新教材】(2023湖北,8,2分)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依赖类囊体膜上PSⅠ和PSⅡ光复合体,PSⅡ光复合体含有光合色素,能吸收光能,并分解水。
研究发现,PSⅡ光复合体上的蛋白质LHCⅡ,通过与PSⅡ结合或分离来增强或减弱对光能的捕获(如图所示)。
LHCⅡ与PSⅡ的分离依赖LHC蛋白激酶的催化。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叶肉细胞内LHC蛋白激酶活性下降,PSⅡ光复合体对光能的捕获增强B.Mg2+含量减少会导致PSⅡ光复合体对光能的捕获减弱C.弱光下LHCⅡ与PSⅡ结合,不利于对光能的捕获D.PSⅡ光复合体分解水可以产生H+、电子和O2答案C5.(2023湖南,17,12分)如图是水稻和玉米的光合作用暗反应示意图。
1、将一长势良好的健壮植株在密闭玻璃罩内培养,并置于室外,用CO2测定仪测定玻璃罩内CO2浓度某一天的变化情况,绘成曲线如下图甲所示。
下图乙表示该植株处于光照下的一个叶肉细胞,a表示该细胞的线粒体进行细胞呼吸放出的CO2量,b表示该细胞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
下图丙表示该植物在20℃、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随着光强度的变化光合作用合成量的变化。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这一天内植株生长对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影响)(1)如图甲所示,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速率减慢的原因是。
从16时到18时,叶绿体内ATP合成速率的变化是。
若D点和E点所对应时刻的温度相同,则D点时的光照强度(>、=、<)E点时的光照强度。
(2)如图乙所示,在氧气不足条件下,线粒体内丙酮酸氧化分解的速率将会。
适宜光照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并能够为碳反应所利用的能源物质是,碳反应产物三碳糖转变成蔗糖的场所是叶绿体(内、外)。
若光照突然停止而其他条件不变,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三碳酸(C3)的合成速率将会(变大、不变、变小)。
(3)假设密闭玻璃罩内植株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的光合强度一致,图乙表示该植株的一个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那么,当在图甲中D点时,图乙中a (>、=、<)b。
(4)若先将该植物的叶片在同温度下暗处理1 h,暗处理后重量减少3mg,随后立即再光照1 h,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增加3mg。
则该植物叶片光照1小时的真正光合速率为。
(5)丙图如果在A、C点时温度分别降低10℃,则曲线有何变化?请在丙图中表示出来。
2、(14分)研究人员以某植物为材料,利用多套图甲装置,对影响光合作用的各种环境因素进行研究。
(1)在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图甲装置由阳光下迅速移至黑暗处,则植物叶肉细胞内三碳化合物含量 (增加、减少)。
(2)为了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首先应在图甲装置的烧杯内加入溶液,然后再打开该装置的活塞开关,使U形管两侧液面如图所示,最后关闭活塞。
专题六光合作用考点二光合作用的原理1.(2021浙江6月选考,23,2分)渗透压降低对菠菜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影响如图所示,图甲是不同山梨醇浓度对叶绿体完整率和放氧率的影响,图乙是两种浓度的山梨醇对完整以HC O3-形式提供,山梨醇为渗透压调节剂,0.33叶绿体ATP含量和放氧量的影响。
CO2mol·L-1时叶绿体处于等渗状态。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甲乙A.与等渗相比,低渗对完整叶绿体ATP合成影响不大,光合速率大小相似B.渗透压不同、叶绿体完整率相似的条件下,放氧率差异较大C.低渗条件下,即使叶绿体不破裂,卡尔文循环效率也下降D.破碎叶绿体占全部叶绿体比例越大,放氧率越低答案A图甲中显示山梨醇浓度在0.27~0.33mol·L-1时,叶绿体完整率差别不大,而此时的放氧率却有很大差异,B正确;分析图乙,可以看出低渗条件与等渗条件(浓度为0.33mol·L-1)相比,完整叶绿体ATP含量相似但放氧量较低,推断在低渗条件下,叶绿体中的ATP因没有有效用于碳反应而有所积累,说明卡尔文循环效率较低,光合速率也较低,A错误,C正确;分析图甲可以得出山梨醇浓度越低,叶绿体完整率越低,破碎叶绿体所占比例越高,放氧率越低,D正确。
2.(2021广东,12,2分)在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卡尔文循环中,唯一催化CO2固定形成C3的酶被称为Rubisco。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Rubisco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B.激活Rubisco需要黑暗条件C.Rubisco催化CO2固定需要ATPD.Rubisco催化C5和CO2结合答案D暗反应阶段的CO2的固定为Rubisco催化C5与CO2反应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暗反应有光无光均可进行,故Rubisco的活性与是否有光无关,A、B错误,D正确;CO2固定过程不消耗ATP,C错误。
3.(2020天津,5,4分)研究人员从菠菜中分离类囊体,将其与16种酶等物质一起用单层脂质分子包裹成油包水液滴,从而构建半人工光合作用反应体系。
高三光合作用练习题一、选择题1. 光合作用是植物体内能量转化的主要过程是:A.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B. 化学能转化为光能C. 电能转化为光能D.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2. 光合作用是通过哪个器官进行的?A. 根系B. 茎C. 叶片D. 枝干3. 光合作用发生在植物叶绿体的哪个部位?A. 细胞核B. 细胞质C. 叶绿体内腔D. 叶绿体基质4. 光合作用的主要反应是:A. 光反应B. 导糖反应C. 呼吸作用D. 吸光作用5. 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发生在:A. 叶片上皮细胞B. 叶绿体鞭毛C. 叶绿体内腔D. 叶绿体膜二、填空题1. 光合作用中,光能被植物利用转化为________。
2. 光合作用的基本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3. 光反应主要发生在叶绿体的________。
4. 光反应产物为________和________。
5. 暗反应中,二氧化碳通过________进入叶绿体。
三、简答题1. 说明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原理。
2. 讲述光反应及其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
3. 解释暗反应的含义,并说明其在光合作用中的重要性。
4. 光合作用在人类生活中有何意义?5. 请列举光合作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四、综合题某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夜晚则会进行呼吸作用。
请分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该植物生命周期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思考题:1. 光合作用的速率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请简要解释其影响机理。
2. 如果暗反应不进行,光合作用可持续进行吗?请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C4. A5. D二、填空题1. 化学能2. 光能+ 6CO2 + 6H2O → C6H12O6 + 6O23. 叶绿体内腔4. O2 和 ATP5. 气孔三、简答题1.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原理是利用叶绿体内的色素分子吸收太阳光的能量,激发电子跃迁,形成高能化合物(ATP和NADPH),再利用这些高能化合物将二氧化碳还原为有机物(葡萄糖)的过程。
2024年高考生物复习专题模拟精练及真题演练—光合色素和光合作用原理1.(2023·浙江·统考模拟预测)下列关于“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色素不易溶于乙醇,因此选择乙醇作为提取液B.为防止色素被破坏,在研磨过程中应加入二氧化硅C.若滤纸条上滤液细线全部浸入层析液,则无法观察到色素带D.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的是叶绿素a,在滤纸条上扩散得最快【答案】C【分析】提取的原理:色素可以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分离的原理:不同色素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
因为不同色素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所以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大的,随层析液上升快,所以四种色素会分开,该方法称为纸层析法。
【详解】A、叶绿体色素易溶于乙醇,因此选择乙醇作为提取液,A错误;B、为使色素溶解充分,在研磨过程中应加入二氧化硅,B错误;C、若滤纸条上滤液细线全部浸入层析液,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则无法观察到色素带,C正确;D、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的是胡萝卜素,在滤纸条上扩散得最快,D错误。
故选C。
2.(2023·甘肃甘南·校考二模)某同学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为了确定无水乙醇、CaCO3和SiO2的作用,进行了4组实验来验证,4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第④组是进行了正确操作的对照组。
下列针对实验结果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④可能是由于未加CaCO3而得到的实验结果B.④可能是由于用水取代了无水乙醇而得到的实验结果C.④可能是由于未加SiO2而得到的实验结果D.④可能是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而得到的实验结果【答案】D【分析】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1)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
(2)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3)各物质作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层析液:分离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高考生物习题精选叶绿体中的色素及光合作用的过程21.下图表示用韭菜宿根进行的相关对照实验流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提取色素时,要加入SiO2和CaCO3进行充分研磨B.色素在滤纸条上分离的原因是不同色素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不同C.实验结果①可说明叶绿素合成需要光照D.实验结果②表明韭菜中提取的色素吸收光的种类更多2.下列不属于叶绿体基质组成的是()A.可溶性蛋白质B.核酸C.核糖体D.光合色素3.科学家提取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将叶绿体膜破坏,分离出基质和基粒,用来研究光合作用的过程(如下()4.下列关于元素与光合作用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光合作用中C元素从CO2经C5形成(CH2O)B.Fe是组成光合色素的必需元素,缺Fe将影响光反应C.N是构成ATP的必需元素,光反应过程有ATP的合成D.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氧来自水5.低浓度的NaHSO3溶液可增加叶绿体生成A TP的能力。
在温度、光照等环境条件适宜时,将适宜浓度的NaHSO3溶液喷洒在植物叶片上一段时间后,叶绿体基质中利用加快的物质不包括()A.CO2B.O2C.C5D.C36.如图所示,甲为甘蔗叶肉细胞内某结构,乙为该结构中某部位的局部放大。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乙图是甲图中①②部位的局部放大,该部位还能合成ATPB.乙图中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可以利用该原理将它们分离C.结构③消耗[H],结构④中产生[H]D.甘蔗根尖细胞中无甲图所示结构,因此不具有发育成一个完整植株的潜能7.下面为光合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在适宜条件下栽培小麦,如果突然将c降低至极低水平(其他条件不变),则a、b在叶绿体中的含量变化将会是()A.a上升、b下降B.a、b都上升C.a、b都下降D.a 下降、b上升8.某生物小组在适宜条件下用一密闭的无色透明玻璃钟罩培养番茄幼苗,在实验过程中()A.叶绿体中C5化合物含量减少B.装置中O2浓度一直升高C.净光合速率逐渐减小到0D.装置中CO2浓度逐渐降低到0二、非选择题9.如图是某高等植物细胞中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图中英文字母代表相应物质,1,2,3,4代表一定的生理过程。
高考生物:光合作用考点汇总考点 1 捕捉光能的色素和构造1.(2012 上海单科.17.2 分)图表示叶绿体色素提取分别实验中纸层析的结果,据图判断用作实验资料的叶片颜色为( )A.红色B.黄色C.绿色D.紫色2.(2012 海南单科,9,2 分】对于叶绿体色素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叶绿素a 和b 主要汲取红光和蓝紫光B .绿叶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不一样C.利用纸层析法可分别 4 种叶绿体色素 D .乙醇提取的叶绿体色素不可以汲取光能3.(2011 江苏单科,4,2 分)某研究组获取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
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耀光汲取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剖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对比,实验结果是( ) A.光汲取差别明显,色素带缺第2 条B .光汲取差别不明显,色素带缺第2 条C.光汲取差别显著,色素带缺第 3 条D.光汲取差别不明显,色素带缺第 3 条4.(2011 海南单科.12,2 分)红枫是一种木本赏析植物,在生长季节叶片呈红色。
以下对于该植物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红枫叶片不含叶绿素B .红枫叶片呈红色是因为汲取了红光C.红枫叶片能汲取光能进行光合作用D.液泡中色素汲取的光能用于光合作用捕捉光能的色素和构造答案1.B本题主要考察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别实验及滤纸条上各色素带的地点,粗细(含量)、颜色等方面的有关知识。
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别实验中,滤纸条上的四条色素带距点样处的距离由近及远分别是: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由图可知,叶绿素含量比类胡萝卜素含量少,用作实验资料的叶片应呈黄色。
B选项正确。
2.D 本题主要考察叶绿体色素的种类、含量、汲取光的种类等方面的知识。
叶绿素a、叶绿素b 主要汲取红光和蓝紫光。
绿叶中叶绿素约占3/4 ,类胡萝卜素约占1/4。
利用层析液可分别叶绿体色素,提取的叶绿体色素仍可汲取光能,但叶绿体构造被损坏,致使完好的光合作用不可以进行。
2019 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对点优选训练:光合作用的色素及其研究历程有答案光合作用的色素及其研究历程练习题1.叶绿体中的色素为脂溶性,液泡中紫红色的花青苷为水溶性。
以月季成熟的紫红色叶片为资料,以下实验没法达到目的的是()A .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B.用水做层析液察看花青苷的色素带C.用质壁分别和复原实验研究细胞的失水与吸水D.用光学显微镜察看表皮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2.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经过丈量光合作用对不一样波长光的反响(如 O2的开释 )来绘制的。
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 .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汲取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响中ATP 的合成B.叶绿素的汲取光谱可经过丈量其对不一样波长光的汲取值来绘制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汲取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D.叶片在 640~660 nm 波长光下开释O2是由叶绿素参加光合作用惹起的3.以下科学家的经典研究中,采纳了同位素标志法的是:()① 恩格尔曼发现光合作用的部位② 梅耶指出植物经过光合作用把光能变换为化学能③ 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开释的O2来自于水④ 卡尔文探了然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门路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4.以下图是利用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表示图。
图中 A 物质和 B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比是()A. 1∶2B. 8∶9C. 2∶1D. 9∶85.以下有关科学家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中,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与黑藻对比,水绵更适合用作研究光合作用的场所B.金鱼藻是水生植物,用作研究光合作用产物是O2时,利于收聚气体C.卡尔文利用小球藻,探了然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变的门路D.银边天竺葵研究光合作用产物是淀粉时,不用脱色可直接加碘液使叶片边沿变蓝色6.以下图,某植物上的绿叶经阳光照耀24 小时后,经脱色并用碘液办理,结果有锡箔覆盖部位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
以下的结论中正确的有()①光合作用需要CO2;② 光合作用需要光;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④ 光合作用放出O2;⑤光合作用制造淀粉A.四项B.三项C.二项D.一项7.将某植物 (其叶片如图一所示)搁置在黑暗中两天后,依据图二所示办理此中一块叶片,而后将整株植物置于阳光下 4 小时,取该叶片经酒精脱色办理后,滴加碘液显色,以下有关对该实验结果和现象的描绘中正确的选项是()A . Y 和木塞夹着的叶片部分的比较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B. W 和 X 两部分的比较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素C. X 和 Y 两部分的比较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水D.该实验后的结果显示出X 为蓝色、 Y 为棕黄色8.经过饥饿办理的一叶片(在黑暗中搁置一天)中部的叶脉切断,赐予光照 2 小时,经办理加碘后镜检发现,叶片切口近叶柄部蓝色较深,而叶片切口近叶尖部蓝色较浅,其原由是()A .切断了叶脉,阻断了水分的运输B.切断了叶脉,阻断了CO 2的运输C.切断了叶脉,阻断了有机物的运输D.切断了叶脉,影响了上部细胞的呼吸作用9.1864 年,德国植物生理学家萨克斯把紫苏先在暗处搁置12 h,而后将叶片的一部分用黑纸遮住(见以下图 )。
专题检测卷(三)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A 组(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5分,共55分)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B.被叶绿素吸收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C.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2.叶面系数是单位面积上的植物叶面积数。
据测定,当叶面系数为1时,叶片所吸收的光能约占全部光能的20%,当叶面系数为4时,吸收光能约占全部光能的70%。
这表明,合理密植,适当增加叶面系数( )A.农作物产量会随叶面系数的增长而无限增长B.可充分利用光能,使植物充分地进行光合作用C.使叶片相互重叠、遮挡,降低光能利用率D.使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都增强,所以不能提高农作物产量3.(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下列与微生物呼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B.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C.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D.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同4.(2013·海南高考)在温度、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消毒后有生活力的小麦种子一直浸没在无菌水中,会使种子死亡。
下列对种子死亡原因的分析,合理的是( )A.缺乏胚芽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B.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C.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均以热能释放D.呼吸作用的产物对其产生毒害作用5.下图表示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中的物质与能量代谢。
对该图理解错误的是( )A.①过程需要光能与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子参与B.②过程利用的ATP还可以来自③过程产生的C.③过程的氧化产物可能是水和二氧化碳D.④过程的能量可被多种生命活动所利用6.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如图表示了两者之间的部分关系。
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A.①过程中发生的能量变化是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B.阳光下正常生长的植物迅速移入暗室,X物质含量增加C.①~⑤过程中能使ADP含量增多的是②③⑤过程D.图中③过程进行的部位是细胞质基质7.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O2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图所示。
新高考生物总复习分层集训专题六光合作用基础篇考点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1.(2023届海南一模,11)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某生物兴趣小组选择两种类型的玉米幼苗(正常苗、黄化苗)的叶片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叶片中的光合色素易溶解于水中B.叶片中的光合色素均主要吸收红光C.两种叶片中的色素分离后,各滤纸条上色素带的数量可能不同D.利用层析液对叶片中的色素进行分离时,振荡可加快分离速度答案C2.(2021湖北新高考适应卷,14)黄豆种子置于黑暗中萌发,生长的豆芽呈浅黄色,再移至光照条件下,一段时间后,生长的豆芽呈绿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豆芽进行了光合作用,变成绿色B.黑暗中黄色物质合成较多,掩盖了绿色C.光照引起温度升高,导致豆芽变成绿色D.光照诱导了叶绿素的形成,导致豆芽变成绿色答案D3.(2022重庆育才中学一模,9)高等植物的光合作用依赖光合色素。
不同环境条件下,叶绿素a和叶绿素b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称为“叶绿素循环”。
研究发现,在适当遮光条件下,叶绿素a/叶绿素b的值会降低,以适应环境。
图中②③是两种叶绿素的吸收光谱。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曲线的纵坐标为吸收光能的百分比B.弱光下②的相对含量增高有利于植物对弱光的利用C.色素①可以吸收少量的红光用于光合作用D.由550 nm波长的光转为670 nm波长的光后,叶绿体中C3的量减少答案C考点二光合作用的原理4.(2022辽宁葫芦岛一模,1)蓝细菌能通过其产生的一组特殊蛋白质将CO2浓缩在Rubisco(固定CO2的关键酶)周围。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Rubisco是在蓝细菌内核糖体上合成的B.Rubisco存在于蓝细菌的叶绿体基质中C.蓝细菌中含有DNA和RNA,但只有DNA是遗传物质D.蓝细菌的CO2浓缩机制有利于其适应低CO2浓度环境答案B5.(2022重庆巴蜀中学月考,10)人工光合作用系统可利用太阳能合成糖类,相关装置及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丙、丁表示物质,模块3中的反应过程与叶绿体基质内糖类的合成过程相同。
题组一 光合作用的色素和过程
1.下列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A .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滤纸条上的色素带从上到下最宽的是第3条
B .研磨液要用滤纸过滤,盛放滤液的小试管要及时用棉塞塞紧
C .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
D .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2.下图表示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叶片光照24 h 后,经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有锡箔覆盖的部位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
本实验证明( )
①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④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⑤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A .①②
B .③⑤
C .②⑤
D .①③ 3.三碳化合物在细胞内的变化曲线。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 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它由________产生,
其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
(2)图1中ATP 形成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于________。
若 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14CO 2,则14C 最终进入的物质是________。
(3)图2中曲线a 表示的化合物是______,在无光照时,其含量迅速上
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曲线b 表示的化合物是________,在无光照时,其含量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组二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4.下图为高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图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是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中
B .②是氧气,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C .③是三碳化合物,能被氧化为(CH2O)
D .④是ATP ,在叶绿体基质中生成
5(2012·郑州质量预测)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光照强度和空气中CO 2含量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丙图表示一天内某时间段蔬菜大棚内CO 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甲图中的B 点与乙、丙图中的________点叶肉细胞所处的生理
状态相同,此时细胞中能产生ATP 的部位有________________;如
果在缺镁的条件下,G 点将向________方移动。
(2) C 点与B 点相比较,叶绿体基质中C3的含量________(填“较多”、
“较少”或“不变)。
(3)甲图中A 点所进行的生理反应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光合作用在遇到一定限制因素时,其速率将不再增加,图中限制E 点的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据研究发现,当土壤干旱时,植物根细胞会迅速合成某种化学物质X 。
有人推测根部合成的X 运输到叶片,能调节气孔的开闭。
他们做了如下实验:从该植株上剪取大小和生理状态一致的3片叶,分别将叶柄下部浸在不同浓度X 的培养液中,以分析叶片中X 物质浓度与气孔开放程度之间的关系。
一段时间后,可以测得有关数据。
以上方案有不完善的地方,请指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2012·北京东城区)Wollny 研究小组的实验:在某些因素的作用和
影响下可以获得不同产量的春黑麦。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下列问题。
图1 图2
(1)据图所知,影响春黑麦产量的因素有________。
(2)比较图中D 、E 、F 三点,实验自变量是________。
就图中所反映
的因素来看,D 点条件下限制春黑麦增产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C 点条件下限制春黑麦增产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3)图中的数据可以说明,若想通过施肥提高产量,土壤应达到一定的湿度,请分析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图中所示的因素外,若要进一步提高春黑麦的产量,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组一 光合作用的色素和过程
1.ACD 2.C
3、 (1)[H] 水在光下分解 用于C 3的还原 (2)太阳光能 (CH 2O) (3)C 3 CO 2与C 5结合形成C 3继续进行,而C 3不能被还原 (4)C 5 C 5与CO 2结合形成C 3量不变,而C 3不能被还原为C 5
题组二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4.B
5. 【答案】(1)D 、G 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右上
(2)较少 (3)C 6H 12O 6+6O 2+6H 2O ――→酶6CO 2+12H 2O +能量 (4)温度、光照强度等 (5)①样本量太小。
应“取
大小和生理状态一致的叶片若干,平均分为三组”
②缺乏空白对照。
应增加1组,将叶片的叶柄下部浸在不含X 的培养液中
6、(1)光照强度、土壤湿度、施肥情况 (2)光照强度 光照强度 土壤湿度 (3)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
开水,故土壤应达到一定的湿度,才能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以及无机盐离子的充分溶解、吸收和利用(4)合理密植、增加CO2浓度、温度要适宜等(写出一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