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工作制度
- 格式:docx
- 大小:21.79 KB
- 文档页数:3
祥云县中医医院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质量标准标准100 评分标准得分
一、中医护理管理
1.有明确的中医护理管理体系。
2.有明确的工作制度及职责。
3.中医台账资料齐全,病室整洁,安静,物品放置
有序,合理。
4.有中医药知识及技能培训计划与内容,并且要有
考核记录和原始资料。
20分
1.不符扣5分
2.无制度及职责扣5分
3.病房不洁,凌乱,扣2分
4.无培训计划扣2分,无培训
计划及内容扣2分,无考核
记录扣2分,无原始资料扣2
分。
二、中医护理质量
1.认真执行中医护理常规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贯
彻整体观念,辩证施护的原则。
2.做好患者生活起居护理,包括皮肤,口腔护理。
3.做好饮食护理及健康饮食养生指导,包括普通膳
食、治疗膳食、健康饮食指导。
4.做好用药护理,包括口服中药,熏洗、灌肠、静
脉给药等,包括药物作用、注意事项指导及不良反应护理。
5.做好情志护理,心理护理,患者情志稳定
6.做好康复指导,包括语言,肢体功能锻炼、中医40分
1.一项不符扣3分
2.出现压疮扣3分
3.没有为患者进行饮食指导扣
3
指导有误扣3分
4.没有为进行用药指导扣3分,
患者没有掌握扣1分
5.未进行情志指导扣3分
6.未进行康复指导扣3分
7.患者发生专科并发症不得分。
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细则一、评价依据(一)《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2006版《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二)我院的《各项护理质量控制标准》。
二、评价组织成立以主管护理副院长为组长、由护理部为副组长、各科护士长为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建立护理质量专项考核小组,负责组织开展护理质量评价工作。
组长:王振清副组长:吕秀萍成员:马桂花徐晓杨晓玲田月玲张兰英李晓芳韩黎萍贺丹三、评价对象包括全院各护理单元和护理人员。
四、评价内容(一)护理工作核心制度的落实。
(二)中医专科专病的护理质量,包括生活起居、饮食护理、情志护理、用药护理等方面的护理实施情况。
(三)中医护理常规的执行情况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情况。
(四)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包括体温单、医嘱单、手术清点记录单和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单、输液单及巡视单、交班志。
五、评价方法(一)检查方法:根据各项护理质量考核评价表进行检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现场考核、查看患者、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评价1.现场提问2名护士,对所管病人实施中医护理的情况。
2.现场检查2名病人,以确认护士的陈述及采取措施的效果。
3.现场提问2名护士对本科常见病护理常规的知晓情况。
4.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现场考试:根据科室开展情况,到科室随机对当班护士1-2人进行考试。
(二)评价方法:1.护理部每月将各科室护理质量检查结果上报医院考核小组,纳入科室综合考核。
2.护理部确定考核标准;护士长每天不定时进行抽查;护理部每月一次全面督查。
3.每月召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一次,对护理质量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意见和下一步改进的措施。
护理部 2012年7月10日。
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及改进措施中医特色护理是一种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中医特色技术为患者提供的一种护理模式。
其独特之处在于对患者的整体护理,强调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绪状况对疾病的影响,并通过中医特色技术来改善患者的健康。
评价中医特色护理的质量是提高护理服务水平的关键,下面将介绍一些评价指标和改进措施。
首先,评价中医特色护理的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1.技术水平评价。
这是评价中医特色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需要考察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包括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运用、中医特色技术的熟练程度等。
可以通过考核护理人员的资质、学历、培训情况以及客观的临床效果来评估其技术水平。
2.效果评价。
中医特色护理的目标是改善患者的健康状态,因此评价其效果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通过调查患者的满意度、症状的改善情况、生活质量的提高等来评估中医特色护理的效果。
3.安全性评价。
中医特色护理涉及到使用中医特色技术,需要保证其安全性。
评价可以从是否产生意外伤害、是否引发副作用等方面进行,可以通过记录和跟踪患者的治疗过程以及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来提高中医特色护理的安全性。
在评价中医特色护理的质量后,可以根据评价结果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中医特色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具备一定的中医基础知识和技能,需要持续的学习和培训。
医院可以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2.完善规范管理制度。
中医特色护理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来指导护理工作的开展。
医院应该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并进行培训和监督,以确保护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3.加强沟通与协作。
中医特色护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需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其需求和期望,并与其他医疗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协作。
医院可以加强与患者和其他医疗团队成员的沟通,通过定期的会诊和交流,提高协同工作能力。
4.优化设施和环境。
为了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医院需要在设施和环境上进行相应的改善。
剑川县中医院
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考核评价标准(100分)
科室每月检查一次,护理部不定期抽查。
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0%(90分合格)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0%(90分合格)
中医知识健康教育覆盖率≥85%
每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技术项目≥2项
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检查参考《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要求,评价内容包括(一)涉及中医护理工作落实的要素质量、过程质量、终末质量。
(二)护理工作核心制度的落实。
(三)中医专科专病的护理质量,包括生活起居、饮食护理、情志护理、用药护理等方面的护理实施情况。
(四)中医护理常规的执行情况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情况。
(五)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包括体温单、医嘱单、病程记录中的手术清点记录和病危、病重患者护理记录。
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工作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工作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工作临县中医院在“以病人为中心,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题的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中,坚持积极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和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工作。
以提高护理质量为核心,以提升护理队伍整体素质为目的,以加强护理工作内涵为目标,实施中医护理常规并积极开展专科(专病)中医特色护理,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实施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新模式,来强化特色护理、来探索辩证施护与现代护理的融合。
积极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和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工作。
制定并落实护理质量考核、管理等制度5条,奖惩细则10条,护理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以中医特色护理为重,达20多项,全年完善健全制度30条,实施量化工作考核,以《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为标准实施辨证施护考核,共考核10次,以“细、精、实、严”把好质量关,采取宏观制度管理,微观业务考核,确保了护理安全,狠抓中医护理“三基三严”训练,建立个人档案,辩证施护做到培训有计划,技术有考核,成绩有记载,在培训和技术操作中做到评比有依据,考核有记录,奖惩有制度,大大提升了护理质量、保证了护理安全。
有效地提升了中医特色护理质量。
扩展阅读: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制度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制度一、规划目标和任务(一)总目标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提高护士队伍整体素质,规范护士执业行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拓展护理服务,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护理培训教育,促进护理事业与社会经济和医学技术的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
(二)具体目标和工作任务1、依法加强护士队伍建设,维护护士合法权益。
根据国家颁布实施的《护士管理条例》,完善护士准入制度,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明确护士的权利、义务和执业规则,维护护士合法权益,明确护士的使用、培养、待遇和管理方面的责任。
2、增加临床一线护士总量,实现护士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根据诊疗技术的发展和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合理设置护理岗位,统筹护士人力资源,保证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配备,扭转目前医院临床一线护士缺编的状况。
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制度
一、规划目标和任务(一)总目标
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提高护士队伍整体素质,规范护士执业行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拓展护理服务,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护理培训教育,促进护理事业与社会经济和医学技术的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
(二)具体目标和工作任务
1、依法加强护士队伍建设,维护护士合法权益。
根据国家颁布实施的《护士管理条例》,完善护士准入制度,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明确护士的权利、义务和执业规则,维护护士合法权益,明确护士的使用、培养、待遇和管理方面的责任。
、增加临床一线护士总量,实现护士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2
统筹护士根据诊疗技术的发展和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合理设置护理岗位,
扭转目前医院临床一线护士缺编的状况。
人力资源,保证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配备,2008年,医院的编制护士应达到护士的配备标准。
到医院在达到国家规定的护士编制标准的基础上,遵循以人为本、能级对应、
结构合理、动态调整的原则,按照护理岗位的任务、所需业务技术水平、实际护逐步在医院实施以实际护理工作需要为基础的护理工作量等要素科学配置护士,
士配置方法,加强对护士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
、合理调整临床护士队伍结构,提高护士队伍整体素质。
3
将护理调整护士队伍结构。
根据临床护理岗位的工作职责和技术水平要求,充分发挥不同层次护士技术要求与护士的分层次管理有机结合,岗位工作职责、
的作用。
年,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应2010逐步提高护士队伍整体素质。
到。
不低于30%”的服务理念,提高医院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以病人为中心4、树立
为病人提供基础护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贯穿护理措正确实施各项治疗、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保障病人安全和护理施,为病人提供基本的生活护理服务,提供康复和健康指导,工作质量。
明确护理岗位建立医院内部护理质量管理与外部护理质量评价相结合的机制,职责,完善工作标准、技术规范,建立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开展对医院的护理质量评价工作。
、根据临床专科护理领域的工作需要,有计划地培养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5建立和发展临床专业护士。
年内,分步骤在重点临床专科护理领域,包括:重症监护、2005年至2010
肿瘤病人护理等专科护理领域开展专业护士急诊急救、器官移植、手术室护理、建立和完善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人才培训,培养一批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
培养模式,提高护士队伍专业技术水平。
、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能力。
6推动护理管理体制的完善和机制创新,加强医院护理管理工作,建设职责明
确,权责统一,层级合理,管理到位,监管有力的护理管理体系。
加强护理管理队伍建设,建立并实施护理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制度,开展对护理管理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尽快培养一支既精通护理业务又具备科学管理知识、能力的护理管理队伍。
7、发展社区护理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大力发挥护理服务的作用和功能,提供符合社区人群健康服务需要的多样化护理服务。
社区护理服务应当关注老龄人口、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患者、残障人群、妇女和儿童的护理服务需求,丰富服务内涵,创新服务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贴近生活的护理服务。
一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社区护士规范化岗提高社区护士队伍的业务素质。
位培训制度,依托高等医学院校,开展社区护理继续教育;另一方面,建立社区发挥医院的护理专业技术力量,与医院之间的护理业务协作关系,对社区护士进行经常性的业务指导。
、发展中医护理。
8
注重中医药技术在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为主线,以提高中医护理技术,
发挥中医护理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要根据中医护理防重于治、注重养生的思想,加强中突出中医整体观和辨证施护,在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养生康复中的作用,
西医护理技术的有机结合,促进中医护理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