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日日照角度
- 格式:docx
- 大小:11.44 KB
- 文档页数:6
1、保利10#楼前面9#楼为30层,按每层3米计算,楼高为90m,楼间距假定为50m。
合肥纬度为31.52度,太阳赤纬为-23.26度。
冬至日太阳夹角为90-(31.52+23.26)=35.22度。
遮挡高度为:90-50Xtan35.22=54.7m,遮挡楼层为54.7/3=18.23,也就是说冬至日正午时19层及以上不受前楼遮挡。
青岛维度35.35度,太阳赤纬23.26度冬至日太阳夹角90-(35.35+23.26)=32度前楼高H=12+2=14米, 楼间距L=10+8=18米,层高3米遮挡高度为:H-L*tan32=14-18*0.624=7.32米遮挡楼层为:11.32/3=4潍坊(16-22*0.624)/3=2.272 遮挡楼层2楼4—怎样计算冬季日照时间本来没觉得自己买房子有多曲折,写起来竟然也这么多。
签协议的时候还有一段插曲呢,接着写:因为这些尾房都是楼层低的,在做决定之前,自己狠狠的恶补了一下,采光知识!也希望对以后买房的同学有帮助!下图(日照分析图.jpg)是上海地区的,杭州条件应该差不多:影响底层住宅日照时间的因素主要有太阳高度、住宅朝向和日照间距等。
日照间距一般用H:D来表示(H为前排住宅高度,D为前后排住宅之间的距离)。
这个图大家能看明白么?我在这个帖子里有关于日照的计算如果你的房子是正南朝向的,那么楼间距和前排楼高度应该是1.4:1,我的这套房子是南偏东20°,如果是1:1冬至日可以有2小时日照,如果是1.2:1可以有将近4小时日照,之前就看过另外一篇文章讲杭州最好的朝向就是南偏东15~20°,等找到了连接再放上来。
那怎样知道自己的楼间距呢?开发商的话是不好相信的,还好我们有谷歌地图,真是好东西啊~~~~!谷歌卫星地图上有一个测距功能,不过大家千万要小心,如果你用搜索方式那个测距的按钮就不见了,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我不会用,反正选了卫星地图的测距,找到自己的那栋楼量一下距离就可以了,大家可以试一下很好用!我算下来的比值大概是1.3:1,而且杭州在上海南面,所以我想冬天的日照应该还算可以接受了!我在这个帖子里有关于日照的计算教你如何用WORD文档(2012-06-27 192246)转载▼标签:杂谈1. 问:WORD 里边怎样设置每页不同的页眉?如何使不同的章节显示的页眉不同?答:分节,每节可以设置不同的页眉。
北京市建筑日照计算参数标准是为了确保城市居民的居住品质,优化城市居住环境,同时合理利用太阳能资源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
以下是对这些标准进行阐述的详细解读。
一、日照计算的基本原则建筑日照计算是在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环境评价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它主要依据地理位置、当地气候特征、建筑物的高度、朝向以及周边环境等因素来确定。
在北京市,考虑到北半球特有的气候和纬度特征,日照计算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 公平性:确保公共利益,避免新建建筑对周围建筑造成不公平的遮挡影响。
2. 合理性:在满足日照要求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建筑布局,兼顾建筑功能和经济效益。
3. 可操作性:日照标准需要明确、具体,便于设计人员和审批部门操作实施。
二、北京市日照计算的关键参数北京市的日照计算参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日照时间:北京市根据不同季节和不同类型建筑设定了最低日照时间标准。
通常以冬至日为参考,因为这一天是全年日照时间最短的一天。
2. 日照角度:北京市的纬度大约为北纬40度,因此,计算时需根据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以及纬度因素来确定日照角度。
3. 建筑高度:建筑物的高度会直接影响到其产生的阴影长度,进而影响周围建筑的日照条件。
4. 周边环境:周围建筑物的高度、距离和布局也是影响日照的重要因素。
三、日照时间的计算方法北京市的日照时间计算通常采用“日照时数法”和“日照百分率法”两种方法:1. 日照时数法:根据建筑物的具体位置和高度,计算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如冬至日)的日照时数。
2. 日照百分率法:计算特定时间段内可获得日照的天数与总天数的比例,以此来评估日照条件。
四、日照角度的确定北京市的日照角度计算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地理纬度:北京市位于北纬40度附近,因此需要根据这一纬度的太阳高度角来计算。
2. 季节变化:夏至时太阳高度角最高,冬至时最低,春分和秋分时太阳高度角介于两者之间。
3. 时间变化:一天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从日出到日落逐渐增高再逐渐降低。
冬至日日照时间篇一:冬至日日照时间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
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
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如中国最南端——曾母暗沙(北纬2°33’)这天的白昼达11小时59分,海口市约为10小时55分,杭州市为10小时12分,北京约9小时20分,而号称“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纬52°58‘)也仅有7小时34分。
冬至过后,夜空星象完全换成冬季星空,而且从今天开始“进九”。
而此时南半球正值酷热的盛夏。
不考虑天气因素,冬至日北纬30度的日照时间(白天时间)为10.07小时,北纬60度为5.52小时更多冬至相关文章:1.2015什么时候冬至2.2015有关冬至的习俗3.立冬和冬至的区别4.冬至是什么意思5.2015年的冬至是哪一天6.2015冬至的诗句7.大寒日和冬至日8.冬至是几月几日9.有关冬至的来历10.关于冬至的诗词精选冬至日有效日照时间是多少篇二:冬至日日照时间冬至这一天,是我们所处的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日子。
那么,大家知道冬至日日照计算时间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冬至日日照时间南方与北方不一致,冬至这天,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如中国最南端——曾母暗沙(北纬2°33’)这天的白昼达11小时59分,海口市约为10小时55分,杭州市为10小时12分,北京约9小时20分,而号称“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纬52°58’)也仅有7小时34分。
不考虑天气因素,冬至日北纬30度的日照时间(白天时间)为10.07小时,北纬60度为5.52小时。
昼夜长短和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有一定的规律和技巧,要点如下:一、昼夜长短的计算1、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直射点向哪个半球(南或北)移动,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
冬至日日照角度【篇一:冬至日太阳高度角计算方式楼层照射计算】 1、保利10#楼前面9#楼为30层,按每层3米计算,楼高为90m,楼间距假定为50m。
合肥纬度为31.52度,太阳赤纬为-23.26度。
冬至日太阳夹角为90-(31.52+23.26)=35.22度。
遮挡高度为:90-50xtan35.22=54.7m,遮挡楼层为54.7/3=18.23,也就是说冬至日正午时19层及以上不受前楼遮挡。
青岛维度35.35度,太阳赤纬23.26度冬至日太阳夹角 90-(35.35+23.26)=32度前楼高h=12+2=14米, 楼间距l=10+8=18米,层高3米遮挡高度为:h-l*tan32=14-18*0.624=7.32米遮挡楼层为:11.32/3=4潍坊(16-22*0.624)/3=2.272 遮挡楼层2楼4—怎样计算冬季日照时间本来没觉得自己买房子有多曲折,写起来竟然也这么多。
签协议的时候还有一段插曲呢,接着写:因为这些尾房都是楼层低的,在做决定之前,自己狠狠的恶补了一下,采光知识!也希望对以后买房的同学有帮助!下图(日照分析图.jpg)是上海地区的,杭州条件应该差不多:影响底层住宅日照时间的因素主要有太阳高度、住宅朝向和日照间距等。
日照间距一般用h:d来表示(h为前排住宅高度,d为前后排住宅之间的距离)。
这个图大家能看明白么?我在这个帖子里有关于日照的计算那怎样知道自己的楼间距呢?开发商的话是不好相信的,还好我们有谷歌地图,真是好东西啊~~~~!谷歌卫星地图上有一个测距功能,不过大家千万要小心,如果你用搜索方式那个测距的按钮就不见了,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我不会用,反正选了卫星地图的测距,找到自己的那栋楼量一下距离就可以了,大家可以试一下很好用!我算下来的比值大概是1.3:1,而且杭州在上海南面,所以我想冬天的日照应该还算可以接受了!我在这个帖子里有关于日照的计算【篇二:日照分析标准及依据】日照分析标准及依据一、《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的条文(2002版)5.0.2.1住宅日照标准应符合表5.0.2-1规定,对于特定情况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老年人居住的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小时的标准。
一、昼夜长短的计算1、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直射点向哪个半球(南或北)移动,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
2、看同一纬线圈中昼弧和夜弧的相应长度确定昼夜长短:昼长=昼弧所跨经度数/15°,夜长=夜弧所跨经度数/15°。
3、已知日出为当地地方时a时:昼长=2×(12-a),夜长=2a;已知日落为b时:昼长=2×(b-12),夜长=48-2b;昼长=日落-日出,夜长=24-昼长(4)纬度相同的不同地区,昼长或夜长相同。
二、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某地日出时刻,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时刻;日落时刻为该点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时刻。
1、两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平分所有纬线并与它们垂直。
因此,只有这两天各地日出日落时刻相同,即6时日出,18时日落。
赤道上各地全年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
南北极圈以内在极昼夜的地区,太阳总是在地平圈以下,因而无日出日落现象,纬线与晨昏线不相交。
2、晨线上的各地同时日出,昏线上同时日落。
3、据昼夜长短推算日出日落时间:日出=12-昼长/2=0+夜长/2,日落=12+昼长/2=24-夜长/2。
4、纬度值相同的地区,日出日落时刻相同。
冬至简介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季三九怎么计算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
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日照标准大寒日和冬至日时间
日照标准大寒日和冬至日时间根据太阳在地球上的位置变化而定,因此每年的具体日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日照标准大寒日是每年的某一天,冬至日也是每年的某一天。
以下是一些常见年份的日照标准大寒日和冬至日时间:
- 2020年日照标准大寒日:1月20日
- 2020年冬至日:12月21日
- 2021年日照标准大寒日:1月20日
- 2021年冬至日:12月21日
- 2022年日照标准大寒日:1月20日
- 2022年冬至日:12月21日
这里列出的日期仅供参考,实际日期可能会有所偏差。
具体的日期可以通过日历或天文观测来确认。
冬至日日照计算时间通用版冬至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
在这一天,北半球的太阳直射点落在南回归线上,标志着北半球进入冬季。
对于天文学爱好者和气象工作者来说,冬至是一个重要的日子。
一方面,它标志着太阳高度最低的一天,太阳直射点距离北半球最远,所以白天最短,黑夜最长。
另一方面,冬至也是确定日照时间的一个重要节点。
日照时间是指太阳在地平线上的出没时间,即从太阳完全升起到完全落下的时间间隔。
冬至这一天的日照时间通常是一年中最短的。
计算冬至日的日照时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光照变化,预测天气状况以及参考农事活动。
在计算冬至日日照时间时,我们可以借助天文学的方法,使用天文算法和相关公式。
以下是一个通用的方法,以帮助您计算冬至日的日照时间。
步骤1:确定冬至日期根据农历或阳历确定当年的冬至日期。
在中国,冬至通常在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但也可能在12月23日。
步骤2:确定所在地的经度和纬度确定您所在地的经度和纬度信息。
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相关数据,或使用手持GPS设备获取准确的位置信息。
步骤3:计算太阳高度角使用天文算法计算冬至这一天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太阳高度角指的是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取决于太阳的天顶距和观测者的纬度。
步骤4:计算日落时间根据观测者的纬度和太阳高度角,计算冬至日的日落时间。
日落时间指的是太阳完全下落的时间点。
步骤5:计算日出时间根据观测者的纬度和太阳高度角,计算冬至日的日出时间。
日出时间指的是太阳完全升起的时间点。
步骤6:计算日照时间通过冬至日的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计算冬至日的日照时间。
日照时间是日落时间与日出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冬至日日照时间计算的方法。
请注意,由于地球的自转轨道等因素的影响,实际的日照时间可能会与计算结果有所偏差。
因此,在进行具体的活动计划时,最好参考天气预报和日出日落时间表等数据,以获取更准确的日照时间。
冬至日的日照时间的变化对于生活和农业都有一定的影响。
日照标准大寒日与冬至日的区别标准大寒日和冬至日是中国传统节气中的两个重要节点,它们在冬季的时间和气候特征上存在一些区别。
本文将分析和比较这两个节气,以便更好地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
一、日期区别标准大寒日通常在公历1月20日左右,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而冬至日则在公历12月21日或22日,是一年中的至冷日子,也是冬天的开始。
二、天气特征1.标准大寒日标准大寒日标志着寒冷的冬季即将过去,温暖的春天即将到来。
此时,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了严寒期,气温持续低迷,甚至降至零下几度。
北方地区常见的气候特征有大风、寒潮、降雪等。
南方地区则多阴雨天气,所以人们在这一天往往要注意保暖。
2.冬至日冬至日是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也是太阳南迁最远的日子。
此时阴气最盛,是一年中冷暖对比最大的时候。
气温往往更加严寒,尤其是北方地区。
同时,冬至日也标志着冬季的开始,从而进入一个更寒冷的阶段。
三、节庆习俗1.标准大寒日标准大寒日在传统上是寒冬的尾声,人们常常会进行一些祭祀活动以祈求来年的安宁和丰收。
同时,一些地区还会举办大规模的庙会,人们会穿上新衣,祭拜祖先,品尝传统美食等。
2.冬至日冬至日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是重要的节日之一。
人们会吃冬至饺子、汤圆和腊八粥等传统美食,以象征团圆和吉祥。
此外,一些地方还有搬家、祭祀、煮酒开锅等习俗,每个地区的习俗有所不同。
四、文化意义1.标准大寒日标准大寒日是表示冷的极点,而中国人常常用“大暑、大寒”来形容天气的炎热与严寒。
大寒日也是寒冷天气的高峰期,人们要做好保暖工作。
同时,它也象征着冬季即将过去,春天即将到来,带给人们希望和温暖的信号。
2.冬至日冬至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古代的农民将冬至视为一个重要的时刻,因为太阳达到最南方的位置,意味着寒冷冬天即将结束,春天即将来临。
同时,冬至日也象征着团圆和祈福,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加强家庭和社区的凝聚力。
总结:标准大寒日和冬至日是中国传统节气中的两个重要节点,它们在日期、天气特征、节庆习俗和文化意义上都存在一些区别。
冬至日日照角度【篇一:冬至日太阳高度角计算方式楼层照射计算】 1、保利10#楼前面9#楼为30层,按每层3米计算,楼高为90m,楼间距假定为50m。
合肥纬度为31.52度,太阳赤纬为-23.26度。
冬至日太阳夹角为90-(31.52+23.26)=35.22度。
遮挡高度为:90-50xtan35.22=54.7m,遮挡楼层为54.7/3=18.23,也就是说冬至日正午时19层及以上不受前楼遮挡。
青岛维度35.35度,太阳赤纬23.26度冬至日太阳夹角 90-(35.35+23.26)=32度前楼高h=12+2=14米, 楼间距l=10+8=18米,层高3米遮挡高度为:h-l*tan32=14-18*0.624=7.32米遮挡楼层为:11.32/3=4潍坊(16-22*0.624)/3=2.272 遮挡楼层2楼4—怎样计算冬季日照时间本来没觉得自己买房子有多曲折,写起来竟然也这么多。
签协议的时候还有一段插曲呢,接着写:因为这些尾房都是楼层低的,在做决定之前,自己狠狠的恶补了一下,采光知识!也希望对以后买房的同学有帮助!下图(日照分析图.jpg)是上海地区的,杭州条件应该差不多:影响底层住宅日照时间的因素主要有太阳高度、住宅朝向和日照间距等。
日照间距一般用h:d来表示(h为前排住宅高度,d为前后排住宅之间的距离)。
这个图大家能看明白么?我在这个帖子里有关于日照的计算那怎样知道自己的楼间距呢?开发商的话是不好相信的,还好我们有谷歌地图,真是好东西啊~~~~!谷歌卫星地图上有一个测距功能,不过大家千万要小心,如果你用搜索方式那个测距的按钮就不见了,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我不会用,反正选了卫星地图的测距,找到自己的那栋楼量一下距离就可以了,大家可以试一下很好用!我算下来的比值大概是1.3:1,而且杭州在上海南面,所以我想冬天的日照应该还算可以接受了!我在这个帖子里有关于日照的计算【篇二:日照分析标准及依据】日照分析标准及依据一、《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的条文(2002版)5.0.2.1住宅日照标准应符合表5.0.2-1规定,对于特定情况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老年人居住的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小时的标准。
冬至日和大寒日日照通用版冬至,是农历中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而大寒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意味着寒冷的冬季已经进入最冷的时期。
本文将探讨冬至和大寒日之间的联系以及对日照时间的影响。
一、冬至日和大寒日的定义冬至,又称为“冬节”、“长至节”。
在农历中,它通常发生在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标志着太阳南移到达其在地球上的最南位置。
此后,太阳将逐渐北移,直至到达北半球的最北位置(夏至日)。
大寒日,是指在每年的1月20日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0°。
这一天通常是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寒冷季节的最后一个节气。
二、冬至日和大寒日的气候特征冬至日,由于白天时间最短,黑夜最长,太阳辐射能量较小,导致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寒冷的气温,天气逐渐变冷,气候干燥。
而大寒日,则是寒冷季节的最后一个节气,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大寒日的平均气温通常是全年最低的。
大寒日后,气温逐渐回升,春天的脚步渐渐接近。
三、冬至日和大寒日的日照时间冬至日和大寒日在日照时间上有很大的差异。
由于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其日照时间最短。
而大寒日则标志着寒冷季节的结束,太阳的高度和日照时间逐渐增加。
在我国北方地区,冬至日的白天持续时间通常在8个小时左右,而大寒日的白天持续时间约为10个小时。
这两个节气之间的时间间隔只有约一个月,但日照时间的差异却十分明显。
四、冬至日和大寒日对人们的影响1.农业生产冬至和大寒日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
冬至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开始,农民开始收割农作物,采摘秋季种植的水果。
而大寒日之后,冬季的农事活动逐渐减少,农民开始进行畜牧业的工作,对农作物的贮藏和保护也变得尤为重要。
2.饮食习惯我国有着悠久的冬至节日传统,在冬至这一天,人们通常会吃汤圆来庆祝。
而大寒日虽然没有特定的食俗,但由于寒冷的气温,人们会更加注重保暖的饮食,例如煮热粥、炖汤等。
3.健康保养冬至和大寒日是寒冷季节的重要时间节点,人们需要注意保暖和健康。
冬至日日照计算时间(精选)冬至日是中国农历中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在冬至日,我们可以观察太阳的升起和落下时间,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冬至日的日照时间。
本文将介绍冬至日日照计算的方法和相关知识。
一、冬至日的定义与意义冬至日是中国农历中的一个节气,通常出现在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
冬至日标志着进入了冬季的正式开始,也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
对于中国人来说,冬至日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家庭聚会,吃饺子等传统美食,象征着团圆和温暖。
二、日照时间的定义与影响因素日照时间指的是太阳从升起到落下的时间段,也就是白天的时间长度。
日照时间的长短与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关系以及地球自身的倾斜有关。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离太阳近的时候叫近日点,离太阳远的时候叫远日点。
在冬至日,地球离太阳最远,这使得北半球的冬季变得寒冷。
另外,地球自转轴与公转平面之间存在倾斜,这就是地球的倾斜角。
倾斜角的大小决定了白天的长短,当地球某个地方的自转轴倾斜向太阳时,这个地方的白天时间相对较长。
三、冬至日日照时间的计算方法要计算冬至日的日照时间,首先需要知道当地的纬度信息。
纬度决定了地球上某个地方与赤道的距离,进而影响了日照时间的长短。
接下来,我们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冬至日的日照时间:日照时间 = 太阳落山时间 - 太阳升起时间在计算时,我们首先需要找到冬至日的太阳升起和落山时间。
可以通过一些天文工具或者相关的网站查询,这里不再赘述。
然后,我们将太阳升起和太阳落山时间转化为小时数,在进行减法运算即可得出当天的日照时间。
四、举例说明假设我们想计算在北京(北纬39度54分)地区冬至日的日照时间。
查询相关资料可以得到,冬至日当天太阳升起的时间是早晨7点27分,太阳落山的时间是下午5点11分。
将太阳升起时间和太阳落山时间转化为小时数,我们得到7.45和17.18。
接下来进行减法运算,17.18-7.45=9.73。
所以,北京地区冬至日的日照时间为9小时73分钟,折算成小时为9小时43分钟。
冬至日日照角度【篇一:冬至日太阳高度角计算方式楼层照射计算】 1、保利10#楼前面9#楼为30层,按每层3米计算,楼高为90m,楼间距假定为50m。
合肥纬度为31.52度,太阳赤纬为-23.26度。
冬至日太阳夹角为90-(31.52+23.26)=35.22度。
遮挡高度为:90-50xtan35.22=54.7m,遮挡楼层为54.7/3=18.23,也就是说冬至日正午时19层及以上不受前楼遮挡。
青岛维度35.35度,太阳赤纬23.26度冬至日太阳夹角 90-(35.35+23.26)=32度前楼高h=12+2=14米, 楼间距l=10+8=18米,层高3米遮挡高度为:h-l*tan32=14-18*0.624=7.32米遮挡楼层为:11.32/3=4潍坊(16-22*0.624)/3=2.272 遮挡楼层2楼4—怎样计算冬季日照时间本来没觉得自己买房子有多曲折,写起来竟然也这么多。
签协议的时候还有一段插曲呢,接着写:因为这些尾房都是楼层低的,在做决定之前,自己狠狠的恶补了一下,采光知识!也希望对以后买房的同学有帮助!下图(日照分析图.jpg)是上海地区的,杭州条件应该差不多:影响底层住宅日照时间的因素主要有太阳高度、住宅朝向和日照间距等。
日照间距一般用h:d来表示(h为前排住宅高度,d为前后排住宅之间的距离)。
这个图大家能看明白么?我在这个帖子里有关于日照的计算那怎样知道自己的楼间距呢?开发商的话是不好相信的,还好我们有谷歌地图,真是好东西啊~~~~!谷歌卫星地图上有一个测距功能,不过大家千万要小心,如果你用搜索方式那个测距的按钮就不见了,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我不会用,反正选了卫星地图的测距,找到自己的那栋楼量一下距离就可以了,大家可以试一下很好用!我算下来的比值大概是1.3:1,而且杭州在上海南面,所以我想冬天的日照应该还算可以接受了!我在这个帖子里有关于日照的计算【篇二:日照分析标准及依据】日照分析标准及依据一、《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的条文(2002版)5.0.2.1住宅日照标准应符合表5.0.2-1规定,对于特定情况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老年人居住的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小时的标准。
(2)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不应使相邻住宅原有日照的标准降低。
(3)旧区改建的项目内新建住宅的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的标准。
注:①建筑气候区划分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第a.0.1条规定。
②底层窗台面是指距室内地平0.9m高的外墙位置。
○3南阳建筑气候区划为Ⅲ类,大城市。
7.0.4.1 中心绿地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5)组团绿地的设置应满足有不少于1/3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的要求,并便于设置儿童游戏设施和适于成人游憩活动。
附表a.0.3——公共服务设施各项目的设置规定二、《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局部修订的条文,自2003年9月1日起实施。
5.1.1 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能获得日照,当一套住宅中居住空间总数超过四个时,其中宜有二个获得日照。
三、《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一2005)的条文,自2005年7月1日起实施。
5.1.3 建筑日照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1)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获得日照,该日照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有关规定;(2)宿舍半数以上的居室,应能获得同住宅居住空间相等的日照标准;(3)托儿所、幼儿园的主要生活用房,应能获得冬至日不小3h的日照标准;(4)老年人住宅、残疾人住宅的卧室、起居室,医院、疗养院半数以上的病房和疗养室,中小学半数以上的教室应能获得冬至日不小于2h的日照标准。
四、《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 50340-2003,自2003年9月1日起实施。
3.2.6 老年人居住用房应布置在采光通风好的地段,应保证主要居室有良好的朝向,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宜小于2小时。
五、《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 99—86为国家标准,自1987年10月1日起实行。
第2.3.6条建筑物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二、南向的普通教室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应小于2h。
六、《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编号为jgj 39—87,自1987年12月1日起试行。
托儿所、幼儿园的生活用房应布置在当地最好日照方位,并满足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少于3h(小时)的要求,温暖地区、炎热地区的生活用房应避免朝西,否则应设遮阳设施。
七、《宿舍建筑设计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 36-2005,自2006年2月1日起实施。
4.1.3 宿舍半数以上居室应有良好朝向,并应具有住宅居室相同的日照标准。
【篇三:关于日照分析的规范整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1 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获得日照,该日照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有关规定;2 宿舍半数以上的居室,应能获得同住宅居住空间相等的日照标准;3 托儿所、幼儿园的主要生活用房,应能获得冬至日不小3h的日照标准;4 老年人住宅、残疾人住宅的卧室、起居室,医院、疗养院半数以上的病房和疗养室,中小学半数以上的教室应能获得冬至日不小于2h的日照标准。
住宅设计规范4.1.1 住宅间距,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灾、管线埋设、视觉卫生等要求确定。
住宅日照标准应符合表4.1.1的规定;对于特定情况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 老年人住宅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h的标准;2 旧区改建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1h的标准。
5.1.1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能获得日照,当一套住宅中居住空间总数超过四个时,其中宜有二个获得日照。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5.0.2 住宅间距,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震、管线埋设、视觉卫生等要求确定。
5.0.2.1住宅日照标准应符合表5.0.2-1 规定;对于特定情况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老年人居住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小时的标准;(2)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不应使相邻住宅原有日照标准降低;(3)旧区改建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宜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的标准。
表5.0.2-1 住宅建筑日照标准注:①建筑气候区划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第a.0.1条的规定。
②底层窗台面是指距离室内地坪0.9m高的外墙位置。
5.0.2.2 住宅正面间距,应按日照标准确定的不同方位的日照间距系数控制,也可采用表5.0.2-2 不同方位间距折减系数换算。
不同方位间距折减系数表5.0.2-2②l为当地正南向住宅的标准日照间距(m)。
③本表指标仅适用于无其他日照遮挡的平行布置条式住宅之间。
青岛市城市建筑规划管理办法第四章建筑间距管理第二十八条建筑间距应当依照国家有关消防、防空、抗震、防灾、卫生等规定,结合具体条件确定。
新建、扩建建筑工程与住宅(宿舍)、学校及托幼园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场地)和疗养院、医院病房、老年休养场所等被遮挡建筑的建筑间距或者新建、扩建以上被遮挡建筑与原有遮挡建筑的建筑间距,必须同时符合日照间距要求。
第二十九条遮挡建筑高度不超过二十四米时,其与被遮挡建筑的建筑间距按照日照间距系数确定。
日照间距系数为:(一)遮挡建筑的长边与被遮挡建筑相对时,其日照间距系数不小于一点六。
其中,被遮挡建筑为学校及托幼园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场地)和疗养院、医院病房、老年休养场所等时,其日照间距系数不小于一点八;(二)遮挡建筑的短边与被遮挡建筑相对时,遮挡建筑的高度不超过十二米的,其日照间距系数不小于零点九;高度在十二米以上不超过十八米的,其日照间距系数不小于零点八;高度在十八米以上不超过二十四米的,其日照间距系数不小于零点七。
其中,被遮挡建筑为学校及托幼园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场地)和疗养院、医院病房、老年休养场所等时,其日照间距系数不小于一,但都必须符合防火间距要求;遮挡建筑与被遮挡的学校、托幼园所的活动场地的建筑间距,以场地外缘为准算起。
第三十条遮挡建筑高度超过二十四米或者遮挡建筑无法确定长边、短边的,其与被遮挡建筑的建筑间距按照被遮挡建筑获得的有效日照时数确定,并应当保证被遮挡建筑在大寒日获得的有效日照时数不少于二小时。
第三十一条遮挡建筑与被遮挡建筑不平行相对时,其建筑间距以其最近端为准。
遮挡建筑的相对边均为长边或者短边时,按照相对的长边或者短边确定日照间距系数;遮挡建筑的相对边分别为长边和短边时,按照长边确定日照间距系数,但长边与被遮挡建筑的相对边夹角大于六十度的,以另一相对边确定日照间距系数。
第三十二条遮挡建筑的背面有两处以上凸出部位(阳台顶板、雨棚等与房屋檐口齐平的突出物)宽度之和超过十四米且超过建筑总长的三分之一时,应当以该凸出部位外缘为准测量间距。
第三十三条被遮挡建筑的居室或者学校及托幼园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或者疗养院、医院病房有两个以上采光面或者两个以上采光窗,以主要采光面或者主要采光窗计算日照间距。
第三十四条被遮挡建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日照间距的规定:(一)临时建筑;(二)未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开设采光门、窗,擅自变更使用性质或者擅自变更为居室、学校及托幼园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场地)和疗养院、医院病房的;(三)高度低于二点二米的底层建筑;(四)其他不适用日照间距规定的。
第三十五条挡土墙、广告牌等构筑物与被遮挡建筑的日照间距,参照本章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六条建筑物临沿用地界线布置的,其与用地界线应当有一定距离,与用地界线外的建筑物按照规划要求合理分担建筑间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