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进程控制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320.00 KB
- 文档页数:6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操作系统原理实验实验项目名称实验三进程的创建和简单控制学生姓名钱晨专业班级软件1302 学号31301378实验成绩指导老师(签名)日期注意:●务请保存好各自的源代码,已备后用。
●完成本实验后,将实验报告上传ftp。
如没有个人文件夹,请按学号_姓名格式建立。
ftp://hujupload:123456@10.66.28.222:2007/upload●文件名为:学号_姓名_实验XX,如30801001_XXXX_实验01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进程的概念和进程的状态,对进程有感性的认识;2.掌握进程创建方法;3.认识进程的并发执行,了解进程族之间各种标识及其存在的关系;4.熟悉进程的创建、阻塞、唤醒、撤销等控制方法。
二、实验内容1.了解有关Linux进程的属性和进程的层次结构;2.学习有关Linux的前台和后台进程;3.学习有关Linux命令的顺序执行和并发执行;4.学习有关挂起和终止进程;5.了解并发程序的不可确定性,进行简单并发程序设计。
三、实验步骤(一)Shell下的进程控制1、用ps查看进程。
查看ps命令的帮助文件,尝试不同的参数,并观察结果,记录截图。
2、kill命令使用。
截图说明。
3、pstree命令使用。
截图说明。
(二)Linux简单进程编程每个步骤请运行程序、截图,并解释运行结果,回答实验指导书的问题。
1i、并发进程之间的切换ii2个子进程分别执行一次,然后P1子进程执行一次,接着父进程执行,代表P1进程结束。
P2子进程执行,父进程再执行,代表P2结束。
2、iP1进程先执行,然后P2进程执行,最后父进程执行ii由于函数printf( )在输出字符串时不会被中断,因此,字符串内部字符顺序输出不变iii3、iii Fork每次被重新调用iii 运行一个进程超过计算机的一个时钟周期,被切换ivV后者进程ID不改变4、iii sleep(1)延长进程执行的时间iiiwait() 让父进程等待子进程结束才执行5、#include<unistd.h>#include<stdio.h>#include<sys/types.h>#include<stdlib.h>main(){int p1;int i;while((p1=fork())==-1);if(p1==0){printf("i am the child process,my process id is %d\n",getpid());for(i=0;i<4;i++){sleep(3);system("/bin/ps");}}else{wait();printf("i am the parent process, my process id is %d\n",getpid());}}四、讨论、心得记录实验感受、上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遗留的问题、意见和建议等。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实验二时间片轮转进程调度算法学号:班级:姓名:【实验题目】: 时间片轮转进程调度算法【实验目的】通过这次实验, 加深对进程概念的理解, 进一步掌握进程状态的转变、进程调度的策略与对系统性能的评价方法。
【实验内容】问题描述:设计程序模拟进程的时间片轮转RR 调度过程。
假设有n 个进程分别在T1, … ,Tn 时刻到达系统, 它们需要的服务时间分别为S1, … ,Sn 。
分别利用不同的时间片大小q, 采用时间片轮转RR 进程调度算法进行调度, 计算每个进程的完成时间, 周转时间和带权周转时间, 并且统计n 个进程的平均周转时间和平均带权周转时间。
程序要求如下:1)进程个数n ;每个进程的到达时间T 1, … ,T n 和服务时间S 1, … ,S n ;输入时间片大小q 。
2)要求时间片轮转法RR 调度进程运行, 计算每个进程的周转时间, 带权周转时间, 并且计算所有进程的平均周转时间, 带权平均周转时间;3)输出: 要求模拟整个调度过程, 输出每个时刻的进程运行状态, 如“时刻3: 进程B开始运行”等等;4)输出:要求输出计算出来的每个进程的周转时间, 带权周转时间, 所有进程的平均周转时间, 带权平均周转时间。
实现提示:用C++语言实现提示:1)程序中进程调度时间变量描述如下:int ArrivalTime[100];int ServiceTime[100];int PServiceTime[100];int FinishTime[100];int WholeTime[100];double WeightWholeTime[100];double AverageWT,AverageWWT;bool Finished[100];➢2)进程调度的实现过程如下:➢变量初始化;➢接收用户输入n, T1, … ,Tn, S1, … ,Sn;时间片大小q;➢按照时间片轮转RR算法进行进程调度, 计算进程的完成时间、周转时间和带权周转时间;➢计算所有进程的平均周转时间和平均带权周转时间;➢按格式输出调度结果。
实验报告实验课程: 计算机操作系统学生姓名:XXX学号:XXXX专业班级:软件2014年12月25日目录实验一熟悉Windows XP中的进程和线程 (3)实验二进程调度 (7)实验三死锁避免—银行家算法的实现 (16)实验四存储管理 (22)实验一熟悉Windows XP中的进程和线程一、实验名称熟悉Windows XP中的进程和线程二、实验目的1、熟悉Windows中任务管理器的使用。
2、通过任务管理器识别操作系统中的进程和线程的相关信息。
3、掌握利用spy++.exe来察看Windows中各个任务的更详细信息。
三、实验结果分析1、启动操作系统自带的任务管理器:方法:直接按组合键Ctrl+Alt+Del,或者是在点击任务条上的“开始”“运行”,并输入“taskmgr.exe”。
2、调整任务管理器的“查看”中的相关设置,显示关于进程的以下各项信息,并完成下表:表一:统计进程的各项主要信息3、启动办公软件“Word”,在任务管理器中找到该软件的登记,并将其结束掉。
再从任务管理器中分别找到下列程序:winlogon.exe、lsass.exe、csrss.exe、smss.exe,试着结束它们,观察到的反应是任务管理器无法结束进程,原因是该系统是系统进程。
4、在任务管理器中找到进程“explorer.exe”,将之结束掉,并将桌面上你打开的所有窗口最小化,看看你的计算机系统起来什么样的变化桌面上图标菜单都消失了、得到的结论 explorer.exe是管理桌面图标的文件(说出explorer.exe进程的作用)。
5、运行“spy++.exe”应用软件,点击按钮“”,切换到进程显示栏上,查看进程“explorer.exe”的各项信息,并填写下表:进程:explorer.exe 中的各个线程6、注意某些线程前有“+”,如图所示:,说明二者之间的差异前有“+”其器线程下有窗口。
四、心得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到了windows系统中进程的管理与操作,我了解了如何切出任务管理器,任务管理器应用与其他与进程相关的知识,明白了有些系统程序不能够关闭,系统中的进程与线程虽然很多,但是其中有许多关联,只要弄清楚其中的关联那么就能够运用好进程与线程,达到我们的目的。
学 生 实 验 报 告 书实验课程名称 操 作 系 统 开 课 学 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指导老师姓名 刘 军 学 生 姓 名 小灰灰的爸爸 学生专业班级 中国好学长系列2013 — 2014 学年 第 一 学期学生学号实验课成绩实验课程名称:操作系统实验项目名称Linux键盘命令和vi实验成绩实验者专业班级组别同组者实验日期年月日第一部分:实验分析与设计(可加页)一、实验内容描述(问题域描述)掌握Linux系统键盘命令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计(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手段的确定,实验步骤,实验过程等)Vi编辑器是所有计算机系统中最常用的一种工具。
UNIX下的编辑器有ex,sed和vi等,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vi。
1.进入vi在系统提示符号输入vi及文件名称后,就进入vi全屏幕编辑画面:例如:$ vi myfile有一点要注意,在进入vi之后,是处于“命令行模式”,要切换到“插入模式”才能够输入文字。
2. 切换至插入模式编辑文件在“命令行模式”下按一下字母“i”就可以进入“插入模式”,这时候就可以开始输入文字了。
3. Insert 的切换处于“插入模式”,就只能一直输入文字,按一下“ESC”键转到”命令行模式”能够删除文字。
4. 退出vi及保存文件在“命令行模式”下,按一下“:”冒号键进入“Last line mode”,例如:: w myfilename: wq (输入”wq”,存盘并退出vi): q! (输入q!,不存盘强制退出vi)三、主要实验工具、仪器设备及耗材安装Linux系统的计算机一台。
第二部分:实验结果分析(可加页)一、调试过程(包括调试方法描述、实验数据记录,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发现的问题等)在整个过程中,最困难的就是记忆整个Vi命令。
在查阅资料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
二、实验结果描述1.进入vi在系统提示符号输入vi及文件名称后,就进入vi全屏幕编辑画面图1 vi主界面2.切换至插入模式编辑文件在“命令行模式”下按一下字母”i”就可以进入”插入模式”。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报告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班级 1203601学号 120360117姓名乐云指导教师周学权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报告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班级 1203601学号 120360114姓名郭鑫指导教师周学权操作系统实验实验1 使用虚拟机安装系统 4学时【实验目的】1.了解虚拟机软件的使用。
2.了解使用虚拟机安装Windows及Ubuntu操作系统。
【实验内容】1. 安装虚拟机软件VirtualBox。
2. 配置VirtualBox环境安装WindowsXP,并在虚拟机中启动windowsXP。
3. 配置VirtualBox环境安装Ubuntu 10.10,并在虚拟机中启动Ubuntu。
【实验环境】VirtualBox4.0Windows XPUbuntu 8.04【实验过程】一、创建虚拟机首先运行VirtualBox,单击左上角的“新建”。
单击下一步。
出现如下图的界面,在名称后输入自己起的名字,如test选择自己想要安装的系统类型和版本,本次试验是安装windows xp系统设置完成后,单击下一步。
接下来是设置虚拟机的内存大小,本次实验操作的计算机内存为4GB,所以我选择分配给我的虚拟机的内存为512MB,然后单击下一步。
接着创建虚拟硬盘,选择创建新的虚拟硬盘,单击下一步。
选择虚拟硬盘的类型,默认选择了VDI类型,单击下一步。
接下来选择为动态扩展类型,因为计算机的存储空间不大。
单击下一步。
动态扩展:如果你为你的虚拟磁盘分配的是10G空间,虚拟磁盘占用真实磁盘空间的范围就为0~10G。
固定大小:如果你为你的虚拟磁盘分配的是10G空间,虚拟磁盘占用真实磁盘空间永远不是10G,不管虚拟磁盘空间是否被全部使用。
选择虚拟机在本地磁盘中的位置和大小,单击下一步。
确认虚拟机的详细情况,点击下一步。
这时我们已经成功的创建了一个虚拟机了,接下来我们要开始配置这个虚拟机安装操作系统选择刚才创建的虚拟机,然后单击上方的“开始”弹出了首次运行向导,单击下一步。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心得体会范文大全(8篇)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心得体会范文大全篇一:通过这一学期学习,才慢慢接触专业课。
刚开始觉得挺难得我都有点不想学这个专业了,慢慢的我觉得有趣多了。
虽然我学的不是很好,最起码我能给自己装系统了。
我给自己的电脑装过window7、xp系统。
从一开始连个cmos设置都不会进去,到现在能装各种机型的系统。
让我最高兴的事是我会建立网站了,以及能制作出复杂点的,漂亮的网页了。
从刚开始学装windowserver20xx时,我真的懵懵懂懂的,那开始是真的不想学这个专业了,那段时间还学java编程,我真的快崩溃了,后悔自己干嘛学这个专业,我根本就是没有天赋,感觉大学这四年完蛋了,大一大二还没有感觉,现在真实的感受到了,但后来发现,我是越来越感觉有兴趣了,只要肯付出课后肯钻研,就一定会有一点收获的。
通过这次网页课程设计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自觉性,自己动脑、动手,动口,运用网络资源,结合教材及老师的指导,通过自身的实践,创作出积聚个人风格、个性的个人网页。
总体来说,整个学期的学习过程,我学会了很多知识,在此次网页设计中,我充分利用了这次设计的机会,全心全意投入到网页世界,去不断的学习,去不断的探索;同时去不断的充实,去不断的完善自我,在网络的天空下逐渐的美化自己的人生!做好页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包括个人主页的选题、内容采集整理、图片的处理、页面的排版设置、背景及其整套网页的色调等很多东西。
本次课程设计不是很好,页面过于简单,创新意识反面薄弱,这是我需要提高的地方。
需要学的地方还有很多,需要有耐心、坚持,不断的学习,综合运用多种知识,才能设计出好的web页面。
总体来说,通过这次的对网页和网站课程设计,有收获也有遗憾、不足的地方,但我想,我已经迈入了网页设计的大门,只要我再认真努力的去学习,去提高,凭借我对网页设计的热情和执着,我将来设计出的网页会更加专业,更完善。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心得体会范文大全篇二:转眼间,学习了一个学期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即将结束。
一、实验目的1. 加深对进程概念和进程调度算法的理解。
2. 掌握进程调度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3. 培养编程能力和系统分析能力。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编程语言:C++3. 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 2019三、实验内容1. 实现进程调度算法2. 创建进程控制块(PCB)3. 模拟进程调度过程四、实验原理进程调度是操作系统核心功能之一,负责将CPU分配给就绪队列中的进程。
常见的进程调度算法有先来先服务(FCFS)、短作业优先(SJF)、优先级调度、时间片轮转(RR)等。
1. 先来先服务(FCFS)算法:按照进程到达就绪队列的顺序进行调度。
2. 短作业优先(SJF)算法:优先调度运行时间最短的进程。
3. 优先级调度算法:根据进程的优先级进行调度,优先级高的进程优先执行。
4. 时间片轮转(RR)算法:每个进程分配一个时间片,按顺序轮流执行,时间片结束后进行调度。
五、实验步骤1. 定义进程控制块(PCB)结构体,包含进程名、到达时间、运行时间、优先级、状态等信息。
2. 创建进程队列,用于存储就绪队列、等待队列和完成队列。
3. 实现进程调度算法:a. FCFS算法:按照进程到达就绪队列的顺序进行调度。
b. SJF算法:优先调度运行时间最短的进程。
c. 优先级调度算法:根据进程的优先级进行调度。
d. 时间片轮转(RR)算法:每个进程分配一个时间片,按顺序轮流执行。
4. 模拟进程调度过程:a. 初始化进程队列,将进程添加到就绪队列。
b. 循环执行调度算法,将CPU分配给就绪队列中的进程。
c. 更新进程状态,统计进程执行时间、等待时间等指标。
d. 当进程完成时,将其移至完成队列。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FCFS算法:按照进程到达就绪队列的顺序进行调度,简单易实现,但可能导致短作业等待时间过长。
2. SJF算法:优先调度运行时间最短的进程,能提高系统吞吐量,但可能导致进程饥饿。
湖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学号:姓名:班级:目录实验一.........................................................一、实验题目.............................................二、实验目的.............................................三、总体设计.............................................一、实验题目二、实验目的.............................................三、总体设计.............................................四、详细设计.............................................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六、小结与心得体会.......................................实验四.........................................................一、实验题目.............................................二、实验目的.............................................三、总体设计.............................................四、详细设计.............................................三、总体设计.............................................四、详细设计.............................................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六、小结与心得体会....................................... 实验七.........................................................一、实验题目.............................................二、实验目的.............................................三、总体设计.............................................四、详细设计.............................................五、实验结果与分析.......................................2)通过创建进程、观察正在运行的进程和终止进程的程序设计和调试操作,进一步熟悉操作系统的进程概念,理解 Windows进程的“一生”。
华北电力大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操作系统实验课程名称操作系统综合实验||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成绩:指导教师:实验日期:华北电力大学实验报告工具包集合。
EOS SDK文件夹主要包括INC头文件、LIB文件夹导入库文件和BIN文件夹动态链接库,可执行程序,二进制文件。
EOS SDK包含的头文件有:eos.h负责导出API函数声明;eosdef.h负责导出函数类型的定义;error.h 负责导出错误码。
四.实验过程1.新建Windows控制台应用程序生成项目:执行项目:调试项目:2.使用断点终端执行:查看EOS 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文件夹:修改EOS应用程序项目名称:五.实验心得这次是验证性试验,具体步骤和操作方法都是与实验教程参考书上一致,实验很顺利,实验过程没有遇到困难。
通过这次实验,我掌握了OS Lab启动和退出操作;练习使用OS Lab编写一个Windows控制台应用程序,熟悉OS Lab 的基本使用方法新建项目、生成项目、调试项目等。
第页共页华北电力大学实验报告第页共页华北电力大学实验报告第页共页2. 当loop线程在控制台1中执行,并且在控制台2中执行suspend命令时,为什么控制台1中的loop线程处于就绪状态而不是运行状态?3. 在本实验3.2节中只调试了图5-3中显示的最主要的四种转换过程,对于线程由新建进入就绪状态,或者由任意状态进入结束状态的转换过程还没有调试,请读者找到这两个转换过程执行的源代码,自己练习调试。
4. 总结一下在图5-3中显示的转换过程,哪些需要使用线程控制块中的上下文(将线程控制块中的上下文恢复到处理器中,或者将处理器的状态复制到线程控制块的上下文中),哪些不需要使用,并说明原因。
5. 在本实验3.2节中总结的所有转换过程都是分步骤进行的,为了确保完整性,显然这些转换过程是不应该被打断的,也就是说这些转换过程都是原语操作(参见本书第2.6节)。
时间片轮转法完成进程调度【实验目的】(1)加深对进程的理解(2)理解进程控制块的结构(3)理解进程运行的并发性(4)掌握时间片轮转法进程调度算法【实验内容】(1)建立进程控制块(2)设计三个链队列.分别表示运行队列、就绪队列和完成队列(3)用户输入进程标识符以及进程所需的时间.申请空间存放进程PCB信息。
(4)每一个时间片结束输出各进程的进程号.CPU时间(即已经占用的CPU时间).所需时间(即还需要的CPU时间).以及状态(即用W表示等待.R表示运行.F表示完成)【程序代码】#include "stdio.h"#include"stdlib.h"struct PCB{int pid; //进程标识符int rr; //已运行时间int time; //进程要求运行时间char sta; //进程的状态struct PCB *next; //链接指针};struct PCB pcb1,pcb2,pcb3,pcb4,pcb5,*tail,*head,*rp;init(){int i,time;pcb1.pid = 1;pcb2.pid = 2;pcb3.pid = 3;pcb4.pid = 4;pcb5.pid = 5;pcb1.rr =pcb2.rr =pcb3.rr =pcb4.rr =pcb5.rr = 0;pcb1.sta = pcb2.sta = pcb3.sta = pcb4.sta = pcb5.sta = 'w'; printf("请输入时间片p1需要运行的时间:");scanf("%d",&time);pcb1.time = time;printf("请输入时间片p2需要运行的时间:");scanf("%d",&time);pcb2.time = time;printf("请输入时间片p3需要运行的时间:");scanf("%d",&time);pcb3.time = time;printf("请输入时间片p4需要运行的时间:");scanf("%d",&time);pcb4.time = time;printf("请输入时间片p5需要运行的时间:");scanf("%d",&time);pcb5.time = time;pcb1.next=&pcb2;pcb2.next=&pcb3;pcb3.next=&pcb4;pcb4.next=&pcb5;pcb5.next=&pcb1;head = &pcb1;tail = &pcb5;}void printf1(){printf("+---------------|---------------|---------------|---------------+\n");printf("|\tpid\t|\trr\t|\ttime\t|\tSTA\t|\n");printf("|---------------|---------------|---------------|---------------|\n");}printf2(){printf("processes p%d running\n",head->pid);printf1();printf("|\t%d\t|\t%d\t|\t%d\t|\t%c\t|\n",head->pid,head->rr,head->time,head->sta);printf("|---------------|---------------|---------------|---------------|\n");rp=head;while(rp!=tail){rp=rp->next;printf("|\t%d\t|\t%d\t|\t%d\t|\t%c\t|\n",rp->pid,rp->rr,rp->time,rp->sta);printf("|---------------|---------------|---------------|---------------|\n");}}operation(){int flag=1;while (flag<=5){head->rr ++;if ((head->rr==head->time)||(head->time==0)){tail->sta='w';head->sta='f';printf2();head=head->next;tail->next=head;flag++;}else{tail->sta='w';head->sta='r';printf2();tail=head;head=head->next;}}}void main(){init(); //初始化printf("this is the begin state :\n"); printf2(); //显示初始状态operation(); //运行}【结果截图】。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二)实验题目:进程调度算法实验环境:C++实验目的:编程模拟实现几种常见的进程调度算法,通过对几组进程分别使用不同的调度算法,计算进程的平均周转时间和平均带权周转时间,比较各种算法的性能优劣。
实验内容:编程实现如下算法:1.先来先服务算法;2.短进程优先算法;3.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
设计分析:程序流程图:1.先来先服务算法2.短进程优先算法3.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实验代码:1.先来先服务算法#include <iostream.h>#define n 20typedef struct{int id; //进程名int atime; //进程到达时间int runtime; //进程运行时间}fcs;void main(){int amount,i,j,diao,huan;fcs f[n];cout<<"请输入进程个数:"<<endl;cin>>amount;for(i=0;i<amount;i++){cout<<"请输入进程名,进程到达时间,进程运行时间:"<<endl; cin>>f[i].id;cin>>f[i].atime;cin>>f[i].runtime;}for(i=0;i<amount;i++) //按进程到达时间的先后排序{ //如果两个进程同时到达,按在屏幕先输入的先运行for(j=0;j<amount-i-1;j++){ if(f[j].atime>f[j+1].atime){diao=f[j].atime;f[j].atime=f[j+1].atime;f[j+1].atime=diao;huan=f[j].id;f[j].id=f[j+1].id;f[j+1].id=huan;}}}for(i=0;i<amount;i++){cout<<"进程:"<<f[i].id<<"从"<<f[i].atime<<"开始"<<","<<"在"<<f[i].atime+f[i].runtime<<"之前结束。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操作系统实验报告说明:本实验报告实验答案,是本人在上实验时的测试数据,由于操作系统实验中后面实验与当时所做实验的计算机的配置有关,因此本实验报的数据仅供参考。
实验1进程的描述与控制Windows 2000编程(实验估计时间:100分钟)1.1 背景知识Windows 2000 可以识别的应用程序包括控制台应用程序、GUI应用程序和服务应用程序。
控制台应用程序可以创建GUI,GUI应用程序可以作为服务来运行,服务也可以向标准的输出流写入数据。
不同类型应用程序间的惟一重要区别是其启动方法。
Windows 2000是以NT技术构建的,它提供了创建控制台应用程序的能力,使用户可以利用标准的C++工具,如iostream库中的cout和cin对象,来创建小型应用程序。
当系统运行时,Windows 2000的服务通常要向系统用户提供所需功能。
服务应用程序类型需要ServiceMail()函数,由服务控制管理器(SCM)加以调用。
SCM是操作系统的集成部分,负责响应系统启动以开始服务、指导用户控制或从另一个服务中来的请求。
其本身负责使应用程序的行为像一个服务,通常,服务登录到特殊的LocalSystem账号下,此账号具有与开发人员创建的服务不同的权限。
当C++编译器创建可执行程序时,编译器将源代码编译成OBJ文件,然后将其与标准库相链接。
产生的EXE文件是装载器指令、机器指令和应用程序的数据的集合。
装载器指令告诉系统从哪里装载机器代码。
另一个装载器指令告诉系统从哪里开始执行进程的主线程。
在进行某些设置后,进入开发者提供的main()、Servicemain()或WinMain()函数的低级入口点。
机器代码中包括控制逻辑,它所做的事包括跳转到Windows API函数,进行计算或向磁盘写入数据等。
Windows允许开发人员将大型应用程序分为较小的、互相有关系的服务模块,即动态链接库(DLL)代码块,在其中包含应用程序所使用的机器代码和应用程序的数据。
时间片轮转进程调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的原理和实现方法,了解进程调度的过程,掌握进程调度的基本要素和调度过程,并能够通过编程实现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
实验要求1. 理解时间片轮转调度的基本原理;2. 编程实现时间片轮转进程调度算法;3. 运行程序,观察并分析进程的执行情况。
实验设备计算机一台,支持多进程操作系统。
实验原理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是一种基于时间片的进程调度算法,主要应用于多道程序环境下。
它的基本原理是将CPU的运行时间划分为一段段的时间片,在每个时间片结束时,如果进程还未完成,就将该进程挂起,将CPU分配给下一个进程执行。
通过快速切换进程,使得每个进程都能平等地获得CPU时间。
实验过程1. 定义进程控制块(PCB)的数据结构,包括进程的ID、优先级、状态、已执行时间等;2. 定义进程队列的数据结构,使用循环队列实现,用于存储待调度的进程;3. 初始化进程队列,将待调度的进程加入队列中;4. 设置时间片大小;5. 开始执行进程调度算法:a) 从队列中取出一个进程,将其状态设置为运行状态;b) 执行该进程,计算其已执行时间;c) 如果已执行时间小于时间片大小,将进程重新加入队列;d) 如果已执行时间等于时间片大小,将进程的状态设置为挂起,并将其放回队列;6. 重复步骤5,直到队列中所有进程都执行完毕。
实验结果运行该程序,可以观察到进程按照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依次执行,每个进程都能获得一段时间的CPU执行时间,保证了进程执行的公平性。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采用了循环队列的数据结构,通过设置时间片大小来控制进程的执行时间。
该算法能够使进程获得公平的CPU时间,并且能够保证每个进程都能得到一定的执行时间。
这在多道程序环境下非常重要,可以避免某个进程长时间占用CPU资源而导致其他进程无法得到执行的情况。
掌握了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的理论和实现方法后,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进程调度的过程,并能够通过编程实现对进程的调度。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范文模板这是操作系统课程中的四次实验最终报告,内包括进程通信实验,进程同步互斥实验,文件系统模拟实验和Linu某hell操作。
里面的程序都是我运行过的。
操作系统上机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实验地点:实验时间:这是操作系统课程中的四次实验最终报告,内包括进程通信实验,进程同步互斥实验,文件系统模拟实验和Linu某hell操作。
里面的程序都是我运行过的。
实验一进程的建立【实验目的】创建进程及子进程在父子进程间实现进程通信【实验软硬件环境】Linu某、Window98、Window2000【实验内容】创建进程并显示标识等进程控制块的属性信息;显示父子进程的通信信息和相应的应答信息。
(进程间通信机制任选)【实验程序及分析】编程思路:首先本程序在Linu某用C语言完成的,父子进程的创建用fork函数来实现,然后是父子进程间的通信,这里用pipe实现。
可以定义chan1[2],chan1[2],chan某[0]表示读,chan某[1]表示写。
他们配合使用。
【实验截图】【实验心得体会】通过这次上机练习,我熟悉了用c++实现进程的创建,销毁,父子进程间的通讯等一系列课程中需要学习的内容。
本来进程的概念在一开始我始终无法清晰地理解,但是通过自己用mfc的方法去实现它后,我开始慢慢地理解操作系统的进程的运作机制。
虽然,我只是实现了一个父子进程的创建和通讯,但是,管中窥豹,我想自己开始明白一个操作系统正是由很多这种进程实现功能的。
其中,系统整体的进程调度,管理等等还有很多东西等着我们去进一步学习、理解。
实验二进程间的同步【实验目的】这是操作系统课程中的四次实验最终报告,内包括进程通信实验,进程同步互斥实验,文件系统模拟实验和Linu某hell操作。
里面的程序都是我运行过的。
理解进程同步和互斥模型及其应用【实验软硬件环境】Linu某、Window98、Window2000【实验内容】利用通信API实现进程之间的同步:建立司机和售票员进程;并实现他们间的同步运行。
..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操作系统实验报告2130505133计算机36班操作系统实验实验一:用户接口实验实验目的1)理解面向操作命令的接口Shell。
2)学会简单的shell编码。
3)理解操作系统调用的运行机制。
4)掌握创建系统调用的方法。
操作系统给用户提供了命令接口和程序接口(系统调用)两种操作方式。
用户接口实验也因此而分为两大部分。
首先要熟悉Linux的基本操作命令,并在此基础上学会简单的shell 编程方法。
然后通过想Linux内核添加一个自己设计的系统调用,来理解系统调用的实现方法和运行机制。
在本次实验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地方是:通过内核编译,将一组源代码变成操作系统的内核,并由此重新引导系统,这对我们初步了解操作系统的生成过程极为有利。
实验内容1)控制台命令接口实验该实验是通过“几种操作系统的控制台命令”、“终端处理程序”、“命令解释程序”和“Linux操作系统的bash”来让实验者理解面向操作命令的接口shell和进行简单的shell编程。
➢查看bash版本。
在shell 提示符下输入:$echo $BASH_VERSION我们的版本是4.3.42(1)-release(2)建立bash 脚本,输出Hello word在编辑器中输入以下内容#!/bin/bashecho Hello World!执行脚本使用指令:$./script➢编写bash脚本,统计/my目录下c语言文件的个数通过bash 脚本,可以有多种方式实现这个功能,而使用函数是其中个一个选择。
在使用函数之前,必须先定义函数。
进入自己的工作目录,编写名为count 的文件脚本程序:#! /bin/bashfunction count{echo –n " Number of matches for $1: " #接收程序的第一个参数ls $1|wc –l #对子程序的第一个参数所在的目录进行操作}将count 文件复制到当前目录下,然后在当前目录下建立文件夹,在my 目录下建立几个c 文件,以便用来进行测试2)系统调用实验该实验是通过实验者对“Linux操作系统的系统调用机制”的进一步了解来理解操作系统调用的运行机制;同时通过“自己创建一个系统调用mycall()”和“编程调用自己创建的系统调用”进一步掌握创建和调用系统调用的方法。
技术资料常州大学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报告姓名 xxx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号 xxxxxx指导老师 xxx成绩实验时间2012年4月23日——2012年5月7日实验一 Windows XP 系统管理一实验目的1) 了解和学习Windows系统管理工具及其使用;2) 熟悉Windows系统工具的内容和应用;3)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的应用环境。
二实验环境需要准备一台运行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三背景知识Windows XP的“管理工具”中集成了许多系统管理工具,利用这些工具,管理员可以方便地实现各种系统维护和管理功能。
这些工具都集中在“控制面板”的“管理工具”选项下,用户和管理员可以很容易地对它们操作和使用。
在默认情况下,只有一些常用工具——如服务、计算机管理、事件查看器、数据源 (ODBC) 、性能和组件服务等——随Windows XP 系统的安装而安装。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为了帮助用户管理和监视系统,Windows XP提供了多种系统管理工具,其中最主要的有计算机管理、事件查看器和性能监视等。
步骤1:登录进入Windows XP。
步骤2:在“开始”菜单中单击“设置”-“控制面板”命令,双击“管理工具”图标。
在本地计算机“管理工具”组中,有哪些系统管理工具,基本功能是什么:1) 本地安全策略:查看和修改本地安全策略,如用户权限和审核策略2) Internet信息服务:管理 IIS,Internet 和 Intranet 站点的 WEB服务器3) 服务:启动和停止服务4)计算机管理:管理磁盘以及使用其他系统工具来管理本地或远程的计算机5)事件查看器:显示来自于 Windows 和其他程序的监视与排错消息6)数据源ODBC:添加、删除、以及配置 ODBC 数据源和驱动程序7)性能:显示系统性能图表以及配置数据日志和警报8)组件服务:配置和管理 COM+ 应用程序1. 计算机管理使用“计算机管理”可通过一个合并的桌面工具来管理本地或远程计算机,它将几个Windows XP管理实用程序合并到一个控制台目录树中,使管理员可以轻松地访问特定计算机的管理属性和工具。
操作系统进程控制实验报告
硬件环境:处理器:Intel(R) Core(TM) i5-3210M CPU @2.50GHz 2.50GHz
安装内存:4.00GB
系统类型:64位操作系统
软件环境:Linux系统
一、实验目的
加深对于进程并发执行概念的理解。
实践并发进程的创建和控制方法。
观察和体验进程的动态特性。
进一步理解进程生命期期间创建、变换、撤销状态变换的过程。
掌握进程控制的方法,了解父子进程间的控制和协作关系。
练习Linux系统中进程创建与控制有关的系统调用的编程和调试技术。
二、实验步骤
(1)分析实例实验
(2)进行独立实验
(3)思考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截图:
思考:
说明它们反映出操作系统教材中进程及处理机管理一节讲解的进程的哪些特征和功能?在真实的操作系统中它是怎样实现和反映出教材中讲解的进程的生命期、进程的实体和进程状态控制的。
你对于进程概念和并发概念有哪些新的理解和认识?子进程是如何创建和执行新程序的?信号的机理是什么?怎样利用信号实现进程控制?根据实验程序、调试过程和结果分析写出实验报告。
1.进程的概念:进程不仅是一段程序代码,还包括当前活动(通过程序计数器和寄存器中的内容来表示),另外,进程还包括进程堆栈段,和数据段等。
2.并发概念:是指进程之间交替并发执行
3.进程通过系统调用fork()函数创建子进程,子进程由唯一的pid
值标示,pid通常是一个整数值。
通过fork创建的子进程实际上是父进程的克隆体,通过复制原来进程的地址空间而成,父子进程同时执行fork之后的程序。
但是父子进程的pid值不同,可以通过对pid的判断,使父子进程执行不同的程序。
子进程如果想执行不同的程序,需要系统调用exec()函数装入新的程序执行。
4.信号的机理:信号是用来通知进程某个特定的事件已经发生。
信号是由特定的事件产生,信号必须要发送到进程,一旦发送,进程必须得到处理。
信号可以可以有系统默认处理也可以用户自定义处理。
5.如何通过信号控制程序:每个进程都有信号机制检验是否有信号到达,如果有,捕获信号后,根据系统默认处理或者用户自定义的防方法处理信号,当信号处理完后,在返回原来的程序继续执行。
代码:
pctl.c:
#include "pctl.h"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m=2;
int i;
int seconds=3;
int pid1;
int pid2; //存放子进程号
int status1;
int status2; //存放子进程返回状态
char *args1[] = {"/bin/ls","-all",NULL}; //子进程1要缺省执行的命令 char *args2[] = {"/bin/ps","-l",NULL}; //子进程2要缺省执行的命令
signal(SIGINT,(sighandler_t)sigcat); //注册一个本进程处理键盘中断的函数
while(m!=0)
pid1=fork() ; //建立子1进程
if(pid1<0) // 建立子进程1失败?
{
printf("Create Process1 fail!\n");
exit(EXIT_FAILURE);
}
if(pid1 == 0) // 子进程1执行代码段
{
//报告父子进程进程号
printf("I am Child process1 %d\nMy father is %d\n",getpid(),getppid());
m=0;
pause(); //暂停,等待键盘中断信号唤醒
//子进程被键盘中断信号唤醒继续执行
printf("%d child will Running: \n",getpid()); //
for(i=0; args1[i] != NULL; i++) printf("%s ",args1[i]);
printf("\n");
//装入并执行新的程序
status1 = execve(args1[0],args1,NULL);
}
else //父进程执行代码段
{
printf("\nI am Parent process %d\n",getpid()); //报告父进程进程号 pid2=fork();//建立子进程2
if(pid2<0) // 建立子进程2失败?
{
printf("Create Process2 fail!\n");
exit(EXIT_FAILURE);
}
if(pid2 == 0) // 子进程2执行代码段
{ //报告父子进程进程号
m=0;
printf("I am Child process2 %d\nMy father is %d\n",getpid(),getppid());
for(i=0; args2[i] != NULL; i++) printf("%s ",args2[i]);
printf("\n");
//子进程2开始执行
status2=execve(args2[0],args2,NULL);
else
{
sleep(1);
if(kill(pid1,SIGINT)>=0)
printf("%d wakeup %d child.\n",getpid(),pid1);
printf("But %d don't Wait for %d child done.\n\n",getpid(),pid1); }
}
unsigned sleep(seconds);
}
}
Pctl.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wait.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ignal.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进程自定义的键盘中断信号处理函数
typedef void (*sighandler_t) (int);
void sigcat(){
printf("%d Process continue\n",getpid());
}
Makefile:
head = pctl.h
srcs = pctl.c
objs = pctl.o
opts = -g -c
all: pctl
pctl: $(objs)
gcc $(objs) -o pctl
pctl.o: $(srcs) $(head)
gcc $(opts) $(srcs)
clean:
rm pctl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