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贸企业风险分级管控
- 格式:pptx
- 大小:5.01 MB
- 文档页数:47
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20240123
一、安全风险管理原则
1、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坚持以安全可控为前提,把安全生产放在
企业经营的首位,把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到企业管理体系中,确保安全管理
的有效实施。
2、坚持领导责任落实,将安全生产纳入全体职工的日常工作,以安
全管理为重中之重,将安全领导责任落实到位,加强管理,切实履行安全
生产责任。
3、坚持紧密结合,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结合安全生产管理,制定出
符合企业实际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紧密结合设计、施工、安全检查、操
作技术等,使安全生产管理更加紧密。
4、坚持系统管理,完善各项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安全防范,加强安
全检查,建立安全风险把控体系,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加强安全防范,防患于未然,提高安全应急管理能力。
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1、根据安全管理的要求,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将安全风险划分为重
大风险、重大隐患和一般隐患三个等级。
2、重大风险:指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的隐患,包括生产设备、工艺、
施工、操作技术等因素:特别是重大及重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高、不可控
性大、实施低、损失重大的风险。
山东省工贸行业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评估标准
1、本评估标准适用于对工贸行业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及运行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估,表中双重预防体系指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及职业病危害双重预防体系,除特别注明外,表中风险均包含安全生产风险和职业病危害风险,隐患均包含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和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
2、总分共计1000 分,累计得分/总分X100=实际得分,其中缺项部分按0 分计入累计得分,相应的评估要点按0 分计入总分。
每一评估要点的分值扣完为止。
3、标杆企业得分80 分合格,一般企业得分60 分合格。
4、评估记录应根据评估标准逐项描述评估情况,并附带相关评估记录,严禁仅简单填写不符合。
5、以抽查形式进行询问或者检查的情况,应将总数、抽查数目、不符合情况等描述清楚。
6、本评估标准最终解释权在省安监局工商贸处。
工贸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一、背景和目的工贸企业是指从事工业制造和商品贸易的企业,其生产和经营活动涉及众多的安全风险。
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和财产的安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制度的目的是建立工贸企业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提供具体的方法和措施,以帮助企业识别、评估和控制各类安全风险,确保企业的持续稳定运营。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工贸企业,包括制造业、物流仓储、贸易等行业。
三、定义1.安全风险:工贸企业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等的不利事件。
2.安全风险分级:将安全风险按照其可能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进行分类,以确定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3.安全风险管控:指通过识别、评估和采取控制措施,降低和控制安全风险的过程。
四、安全风险分级根据安全风险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将安全风险分为五个等级:1.一级风险:高频率、严重程度极高,可能引发重大事故。
2.二级风险:中频率、严重程度较高,可能引发较大事故。
3.三级风险:中频率、严重程度一般,可能引发一般事故。
4.四级风险:低频率、严重程度一般,可能引发小事故。
5.五级风险:低频率、严重程度很低,可能引发轻微事故。
五、安全风险管控方法1.识别和评估风险:通过对工贸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安全风险识别和评估,确定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和其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2.采取控制措施:对于一级和二级风险,要制定专门的控制措施,并由相关部门负责执行和监督。
对于三级和四级风险,可以采取标准化的控制措施,并进行监督和检查。
对于五级风险,可以采取常规的安全措施即可。
3.风险记录和会议:对于一级和二级风险,要建立完善的风险记录和会议制度,定期对风险进行评估和管控,并及时调整控制措施。
4.培训和教育:对于一级和二级风险相关的员工,要进行专门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
5.建立应急预案:对于一级和二级风险,要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和验证,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类安全事故。
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ICSICS C 65 DB7山东省地方标准DB 37/ T2974—2017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Detailed rule for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of industry commerce and trade work safety risk classification目次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鹏、潘国军、郭勇、陈怀章、张文武、孙金玲、赵华、范长华、张革成、朱殿卿、王传坤。
引言本标准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山东省地方标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的要求,充分借鉴和吸收国际、国内风险管理相关标准、现代安全管理理念和工贸行业的安全生产风险(以下简称风险)管理经验,融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相关要求,结合山东省工贸行业安全生产特点编制而成。
本标准用于规范和指导山东省工贸企业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达到降低风险,杜绝或减少各种事故隐患,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的目的。
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贸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工作程序和内容、文件管理、分级管控效果和持续改进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山东省内工贸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和实施指南的编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DB37/T 2882-2016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3 术语和定义DB37/T 2882-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一、安全生产风险分级工贸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可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根据风险等级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管控措施。
1. 高风险:高风险是指具有严重后果、发生概率较高的事故风险。
对于高风险的风险点,应制定严格的管控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管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设立专门的高风险区域,实行严格的进入管制;- 对高风险区域的设备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其安全性能;- 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操作要求;- 强化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意识,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2. 中风险:中风险是指具有一定后果、发生概率较中等的事故风险。
对于中风险的风险点,应采取适当的管控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管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设置明确的警示标识,提示员工注意安全;-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建立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处置中风险事故。
3. 低风险:低风险是指具有较小后果、发生概率较低的事故风险。
对于低风险的风险点,应采取一定的管控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管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建立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员工按照规程进行工作;- 对低风险区域的设备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 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应急处理能力;- 将低风险事故纳入统计和分析范围,及时找出潜在隐患并加以改进。
二、管控体系细则1. 风险识别与评估:- 对企业的各项工作进行风险评估,将风险分级归类;-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发现并纠正各类安全隐患;- 建立事故案例库,加强事故信息的共享和学习。
2. 管控措施:- 制定并执行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加强设备设施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其安全可靠;- 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 强化现场管理,确保作业现场的安全秩序;- 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提高事故应对能力。
3. 监控与改进:- 建立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巡查,发现并整改问题;- 加强事故统计和分析,找出事故的根本原因;- 建立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处置事故并进行总结。
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ICSICS C 65 DB7山东省地方标准DB 37/ T2974—2017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Detailed rule for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of industry commerce and tradework safety risk classification目次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鹏、潘国军、郭勇、陈怀章、张文武、孙金玲、赵华、范长华、张革成、朱殿卿、王传坤。
引言本标准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山东省地方标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的要求,充分借鉴和吸收国际、国内风险管理相关标准、现代安全管理理念和工贸行业的安全生产风险(以下简称风险)管理经验,融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相关要求,结合山东省工贸行业安全生产特点编制而成。
本标准用于规范和指导山东省工贸企业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达到降低风险,杜绝或减少各种事故隐患,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的目的。
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贸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工作程序和内容、文件管理、分级管控效果和持续改进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山东省内工贸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和实施指南的编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DB37/T 2882-2016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3 术语和定义DB37/T 2882-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ICSICS 13.100 C 65DB7 山东省地方标准DB 37/ T2974—2017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Detailed rule for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of industry commerce and tradework safety risk classification(报批稿)2017-06-23发布2017-07-23实施目次前言 (III)引言 (IV)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基本要求 (1)4.1 成立组织机构 (1)4.2 实施全员培训 (1)4.3 编写体系文件 (1)5 工作程序和内容 (2)5.1 风险点确定 (2)5.1.1 风险点划分原则 (2)5.1.2 风险点排查 (2)5.2 危险源辨识 (2)5.2.1 辨识方法 (2)5.2.2 辨识范围 (3)5.2.3 危险源辨识 (3)5.3 风险评价 (3)5.3.1 风险评价方法 (3)5.3.2 风险评价准则 (3)5.3.3 风险评价与分级 (4)5.3.4 确定重大风险 (4)5.3.5 风险点级别确定 (4)5.4 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4)5.5 风险分级管控 (5)5.5.1 风险分级管控的要求 (5)5.5.2 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5)5.5.3 风险告知 (5)6 文件管理 (5)7 分级管控的效果 (5)8 持续改进 (6)8.1 评审 (6)8.2 更新 (6)8.3 沟通 (6)附录A(资料性附录)风险分析记录 (7)附录B(资料性附录)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及风险点、危险源统计表 (9)附录C(资料性附录)风险评价方法 (11)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鹏、潘国军、郭勇、陈怀章、张文武、孙金玲、赵华、范长华、张革成、朱殿卿、王传坤。
工贸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通用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贸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工作程序、文件管理、信息化建设,持续改进和运行效果。
本标准适用于工贸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 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DB22/T 2881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通则3 术语和定义DB22/T 2881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工贸企业 industry and trade enterprises主要包括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行业企业。
4 基本要求4.1 自主建设企业应自主完成双重预防机制的策划、准备并组织实施,包括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信息整理、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和持续改进等具体工作。
4.2 设置机构企业应成立由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安全、工艺、设备、电气、仪表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组织领导机构,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组织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为该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分管负责人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分管范围内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4.3 健全制度企业应在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础上,制定或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相关工作制度,形成一体化的安全管理体系,使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贯穿于生产活动的全过程,成为企业各层级、各专业、各岗位日常工作重要组成部分。
工贸行业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和重大风险管控措施有哪些
工贸行业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和重大风险管控措施包括:
1.选择风险管控措施原则
企业在选择风险管控措施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可行性;
2) 安全性;
3) 可靠性;
4) 重点突出人的因素。
2.风险管控措施类别
风险管控措施主要从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连锁、警告等技术层面和安全管理、作业环境、人员操作等方面进行考虑,主要包括:
1)工程技术措施;
2)管理措施;
3)培训教育措施;
4)个体防护措施;
5)应急处置措施。
3.重大风险管控措施
重大风险管控措施包括:
1)需通过工程技术措施才能管控的风险,企业应制定控制该类风险的目标,并为实现目标制定方案;
2)对不需要采取工程技术措施的风险,需要制定新的文件(程序或作业文件)或修订原来的文件。
文件中应明确规定对该种风险的有效控制措施,并有效落实;
3)必要时,可同时采取以上的措施。
4.风险管控措施评审
企业在实施风险管控措施前,应针对以下内容进行评审:
1)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是否使风险降低至可控状态;
3)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有害因素;
4)是否已选定最佳的解决方案。
2974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一、总则
1.1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要求,有效防范和减少安全隐患,促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落实和强化,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
规及政策要求,结合本企业实际,制定本细则。
1.2本细则适用本企业所有部门,本细则及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各项
制度、程序和规范,统一管理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
二、风险分级
2.1本企业把安全生产风险按照“绝对安全无风险”、“很低风险”、“低风险”、“较低风险”、“中风险”、“较高风险”和“高风险”分
级了六类。
2.2绝对安全无风险:即无安全风险,相对无风险,与安全无关,对
生产经营及社会不起作用。
2.3很低风险:即可预测,但几乎无安全风险,可以控制,发生伤亡
系数小,发生可能性极小,对生产经营及社会几乎无影响。
2.4低风险:即可以通过合理的安全措施可以控制,较容易预测,发
生伤亡系数较低,发生可能性较小,一般不会影响社会。
2.5较低风险:即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通过一定的安全措施可以控制,对社会有一定影响。
2.6中风险:即安全风险较大,一般需要多项安全措施才能控制,发
生伤亡系数较高,发生可能性较大,会对社会有较大影响。
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一、目的和范围本通则旨在规范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明确各级组织和人员的职责与任务,提高企业预防和控制安全生产事故的能力,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本通则适用于工贸企业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包括风险的识别、评估、分级与管控、监测与预警、回顾与改进等环节。
二、术语和定义1.安全生产: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预防生产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2.风险: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或可能产生的后果。
3.风险识别: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发现和找出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事故的风险。
4.风险评估:指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价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和影响,为风险分级和管控提供依据。
5.风险分级:指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风险分为不同的级别,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管控措施。
6.风险管控:指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降低或消除风险可能产生的影响,达到可接受的水平。
7.风险监测与预警:指对管控措施的有效性和实施情况进行监测,对可能引发事故的风险进行预警。
8.回顾与改进:指对整个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定期回顾和总结,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以提高体系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三、组织与职责1.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负责体系的建立、实施、监督与考核。
2.领导小组应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共同推进体系的建设与实施。
3.各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应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部门或单位的风险识别、评估、分级与管控、监测与预警、回顾与改进等工作。
4.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分级管控考核机制,将体系建设与实施情况纳入各级组织和人员的绩效考核范围。
四、风险识别与评估1.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识别机制,定期组织各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进行全面的风险识别,确保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
2.风险识别应包括生产过程中的人、机、料、法、环等多个方面,确保全面覆盖。
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一、导言安全生产是企业的头等大事,对于工贸企业而言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理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是必不可少的。
本细则旨在为工贸企业提供具体的操作指南,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二、风险识别与评估1.风险识别工贸企业应每月开展一次风险识别工作,重点针对各类工作环节和岗位进行调查和评估。
风险识别的方法包括线索法、层级判断法、规模评估法等。
2.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识别的结果,工贸企业应制定风险评估计划,对风险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风险的可能性、严重程度和频率等。
三、风险分级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风险分为五个等级,并建立相应的风险分级标准。
1.一级风险(特别重大风险)一级风险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风险。
一级风险的评估结果为可能性非常高,且严重程度非常高,频率为每年都可能发生。
2.二级风险(重大风险)二级风险是指可能导致较大伤亡或较大财产损失的风险。
二级风险的评估结果为可能性高,且严重程度高,频率为每年可能发生。
3.三级风险(较大风险)三级风险是指可能导致一般伤亡或一般财产损失的风险。
三级风险的评估结果为可能性一般,且严重程度一般,频率为每年可能发生。
4.四级风险(一般风险)四级风险是指可能导致轻微伤亡或轻微财产损失的风险。
四级风险的评估结果为可能性较低,且严重程度较低,频率为每年少数情况下发生。
5.五级风险(低风险)五级风险是指可能导致微伤或无财产损失的风险。
五级风险的评估结果为可能性很低,且严重程度很低,频率为每年几乎不发生。
四、风险管控1.一级风险的管控一级风险必须采取最严格的管控措施,确保风险完全被消除或降至最低程度。
2.二级风险的管控二级风险应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确保风险不会发生或发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程度。
3.三级风险的管控三级风险应采取适当的管控措施,确保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得到有效控制。
4.四级风险的管控四级风险应采取基本的管控措施,确保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得到合理控制。
工贸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双体系建设方案一、背景介绍工贸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如生产安全事故、市场竞争、供应链断裂等。
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这些风险,建立一个科学且可行的风险分级管控双体系十分必要。
该双体系包括风险分级体系和管控体系,确保企业能够及时发现、评估和处理各种风险。
二、风险分级体系建设1. 风险识别与评估:建立全面的风险识别机制,在企业各个环节中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进行评估,将风险按照严重程度和可能性进行分级。
2. 风险分类与梳理:将风险按照不同的类型进行分类,如生产安全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处理各类风险。
3. 风险等级划分: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划分不同的风险等级,如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等,以便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4. 风险清单编制:编制风险清单,详细列出各类风险及其相关信息,包括风险的描述、影响因素、定量评估结果等。
5. 风险监测与反馈:建立风险监测机制,实时追踪风险的变化,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三、管控体系建设1. 管控策略制定:根据风险等级和类型,制定相应的管控策略,包括避免风险、减轻风险、转移风险和接受风险等,确保风险得到有效的管控。
2. 管控责任落实:明确各级别风险管控责任人,确保责任能够到位,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风险管控责任体系。
3. 管控措施实施:根据风险管控策略制定相应的具体措施,并且明确实施时间、责任人和监控指标等,确保措施得以有效落实。
4. 管控效果评估:建立风险管控效果评估机制,对各项管控措施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管控策略,确保风险管控工作能够持续有效进行。
五、总结通过建立工贸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双体系,可以高效地管理和控制各类风险。
风险分级体系能够帮助企业了解和评估风险,而管控体系能够帮助企业制定相应的管控策略,并落实相应的措施。
这样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DBT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一、引言安全生产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的首要责任。
DBT工贸企业秉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本文将对DBT工贸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详细阐述。
二、风险评估与分级(一)风险评估方法1.定量评估:通过数值计算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后果,对风险进行量化评估。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风险矩阵法、层次分析法等。
2.定性评估:主要通过模拟推演、经验判断等方法对风险进行评估。
定性评估可以作为定量评估的补充手段,更加全面地评估风险。
(二)风险分级原则根据DBT工贸企业的实际情况,我们将安全生产风险分为三级:1.重大风险:指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火灾爆炸、重大环境污染等重大事故的风险,并且后果严重。
重大风险需要高度重视,必须制定详细的管控措施。
2.较大风险:指可能导致轻伤事故、一般火灾爆炸、较大环境污染等事故的风险,并且后果较为严重。
较大风险也需要加强管控,制定详细的措施。
3.一般风险:指可能导致轻微伤害、火灾小规模爆炸、一般环境污染等事故的风险,并且后果较轻。
一般风险需要进行常规的管控和监测。
三、风险管控措施(一)重大风险管控1.设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定期报告、不定期报告和即时报告制度,确保对重大风险的及时发现和处理。
2.成立重大风险应急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组织应急演练,以提高应对重大风险的能力。
3.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人员培训和岗位责任明确,减少操作失误引发事故的可能性。
(二)较大风险管控1.开展较大风险风险评估,确定管控措施,建立相关培训计划,提高员工对较大风险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2.严格落实作业许可制度,制定作业许可流程,确保作业人员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作业,并加强对作业人员的监督。
3.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设备运行正常,不出现故障和事故隐患。
(三)一般风险管控1.完善标准工艺和操作规程,明确员工的工作职责和责任,遵循安全操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