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22.00 KB
- 文档页数:4
高三物理单元测试卷(四):曲线运动与万有引力定律曲线运动与万有引力定律班别:姓名:座号:总分:第Ⅰ卷(共34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所示,用细线吊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使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圆锥摆运动,关于小球受力,正确的是()A.受重力、拉力、向心力B.受重力、拉力C.受重力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2.质量为m的石块从半径为R的半球形的碗口下滑到碗的最低点的过程中,假如摩擦力的作用使得石块的速度大小不变,如图所示,那么()A.因为速率不变,因此石块的加速度为零B.石块下滑过程中受的合外力越来越大C.石块下滑过程中的摩擦力大小不变D.石块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球心3.质量不计的轻质弹性杆P 部分插入桌面上小孔中,杆另一端套有质量为m 的小球,今使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半径为R 、角速度为ω的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则杆的上端受到球对它的作用力大小为( D )A .R m 2ωB .mgC .R m mg 2ω+D .242R g m ω+ 4.如图所示,a 、b 、c 是在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动的3颗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b 、c 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 的线速度;B .b 、c 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 的向心加速度;C .c 加速可追上同一轨道上的b ,b 减速可等候同一轨道上的c ;D .a 卫星由于某缘故轨道半径缓慢减小,则其线速度将逐步增大。
5.长为L 的轻绳的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栓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先令小球以O 为圆心,L 为半径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小球能通过最高点,如图所示。
g 为重力加速度,则( B )A .小球通过最高点时速度可能为零B .小球通过最高点时所受轻绳的拉力可能为零C .小球通过最底点时所受轻绳的拉力可能等于5mgD .小球通过最底点时速度大小可能等于2gL b a c地球6.我们的银河系的恒星中大约四分之一是双星。
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单元测试卷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班别: 姓名: 学号:一、单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的最大发射速度B .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运行速度C .如果需要,地球同步通讯卫星可以定点在地球上空的任何一点D .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轨道可以是圆的也可以是椭圆的2、 一个物体在地球表面所受的重力为G ,则在距地面高度为地球半径的2倍时,所受引力为A.2GB.3GC.4GD.9G3、若已知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半径为r ,公转的周期为T ,万有引力恒量为G ,则由此可求出( )A .某行星的质量B .太阳的质量C .太阳表面的重力加速度D .太阳的密度4、假如地球自转速度增大,关于物体重力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放在赤道地面上的物体的万有引力不变 B .放在两极地面上的物体的重力不变 C .赤道上的物体重力减小D .放在两极地面上的物体的重力增大 5、(2012年高考浙江理综-15)如图2所示,在火星与木星的轨道之间有一小行星带。
假设该带中的小行星只受太阳的引力,并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太阳对各小行星的引力相同B .各小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均小于一年C .小行星带内侧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外侧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D .小行星带内各小行星的线速度值都大于地球公转的线速度二、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全部选对得6分,对而不全得3分,选错一个计0分。
) 6、关于开普勒行星运动的公式=k ,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 .k 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量B .若地球绕太阳运转轨道的半长轴为R 地,周期为T 地;月球绕地球运转轨道的长半轴为R 月,周期为T 月,则 C .T 表示行星运动的自转周期 D .T 表示行星运动的公转周期7、假如一作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2倍,仍作圆周运动,则( )A .根据公式v=ωr ,可知卫星的线速度将增大到原来的2倍B .根据公式,可知卫星所需要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C .根据公式,可知地球提供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D .根据上述B 和C 中给出的公式,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减小到原来的8、关于万有引力常量G 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G 的量值等于两个可视为质点、质量都是1kg 的物体相距1m 时的万有引力B .G 的量值是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时就测出的C .G 的量值是由卡文迪许测出的D .G 的量值N ·m 2/kg 2,只适用于计算天体间的万有引力9、质量为m 1、m 2的甲乙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可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
高考物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1.一艘宇宙飞船绕着某行星作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行星半径为求:(1)行星的质量M;(2)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3)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v.【答案】(1)(2)(3)【解析】【详解】(1)设宇宙飞船的质量为m,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求出行星质量(2)在行星表面求出:(3)在行星表面求出:【点睛】本题关键抓住星球表面重力等于万有引力,人造卫星的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2.如图所示,P、Q为某地区水平地面上的两点,在P点正下方一球形区域内储藏有石油.假定区域周围岩石均匀分布,密度为ρ;石油密度远小于ρ,可将上述球形区域视为空腔.如果没有这一空腔,则该地区重力加速度(正常值)沿竖直方向;当存在空腔时,该地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会与正常情况有微小偏离.重力加速度在原竖直方向(即PO方向)上的投影相对于正常值的偏离叫做“重力加速度反常”.为了探寻石油区域的位置和石油储量,常利用P点附近重力加速度反常现象.已知引力常数为G.(1)设球形空腔体积为V,球心深度为d(远小于地球半径),,PQ x =求空腔所引起的Q 点处的重力加速度反常;(2)若在水平地面上半径为L 的范围内发现:重力加速度反常值在δ与kδ(k>1)之间变化,且重力加速度反常的最大值出现在半径为L 的范围的中心.如果这种反常是由于地下存在某一球形空腔造成的,试求此球形空腔球心的深度和空腔的体积.【答案】(1)223/2()G Vd d x ρ+(2)22/3.(1)L k V G k δρ=- 【解析】 【详解】(1)如果将近地表的球形空腔填满密度为ρ的岩石,则该地区重力加速度便回到正常值.因此,重力加速度反常可通过填充后的球形区域产生的附加引力来计算,2MmGr=mΔg① 式中m 是Q 点处某质点的质量,M 是填充后球形区域的质量.M=ρV② 而r 是球形空腔中心O 至Q 点的距离22d x +Δg 在数值上等于由于存在球形空腔所引起的Q 点处重力加速度改变的大小。Q 点处重力加速度改变的方向沿OQ 方向,重力加速度反常Δg′是这一改变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 Δg′=drΔg④ 联立①②③④式得Δg′=223/2()G Vdd x ρ+⑤ (2)由⑤式得,重力加速度反常Δg′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Δg′)max =2G Vd ρ⑥ (Δg′)min =223/2()G Vdd L ρ+⑦由题设有(Δg′)max =kδ,(Δg′)min =δ⑧联立⑥⑦⑧式得,地下球形空腔球心的深度和空腔的体积分别为22/32/3d .(1)1L k G k k δρ==--3.对某行星的一颗卫星进行观测,运行的轨迹是半径为r 的圆周,周期为T ,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求: (1)该行星的质量.(2)测得行星的半径为卫星轨道半径的十分之一,则此行星的表面重力加速度有多大?【答案】(1)2324r M GT π=(2)22400rg T π=【解析】(1)卫星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卫星所需的向心力.则有:2224Mm G m r r T π=,可得2324r M GTπ= (2)由21()10MmGmg r =,则得:222400100GM r g r T π==4.一宇航员登上某星球表面,在高为2m 处,以水平初速度5m/s 抛出一物体,物体水平射程为5m ,且物体只受该星球引力作用求: (1)该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2)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为地球半径的一半,那么该星球质量为地球质量的多少倍. 【答案】(1)4m/s 2;(2)110; 【解析】(1)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x =v 0t 得0515x t s s v === 由h =12gt 2 得:2222222/4/1h g m s m s t ⨯=== (2)根据星球表面物体重力等于万有引力:2G M mmg R 星星= 地球表面物体重力等于万有引力:2G M mmg R '地地=则222411=()10210M gR M g R '⨯=星星地地= 点睛:此题是平抛运动与万有引力定律的综合题,重力加速度是联系这两个问题的桥梁;知道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和星球表面的物体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5.为了测量某行星的质量和半径,宇航员记录了登陆舱在该行星表面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登陆舱在行星表面着陆后,用弹簧测力计称量一个质量为m 的砝码,读数为F. 已知引力常量为G.求该行星的半径R 和质量M 。
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6章万有引力与航天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牛顿在思考万有引力定律时就曾想,把物体从高山上水平抛出,速度一次比一次大, 落点一次比一次远.如果速度足够大,物体就不再落回地面,它将绕地球运动,成为人造地球卫星.如图所示是牛顿设想的一颗卫星,它沿椭圆轨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的球心与椭圆的中心重合B .卫星在近地点的速率小于在远地点的速率C .卫星在远地点的加速度小于在近地点的加速度D .卫星与椭圆中心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2.关于我国发射的“亚洲一号”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其质量加倍,则轨道半径也要加倍 B .它在北京上空运行,故可用于我国的电视广播 C .它以第一宇宙速度运行D .它运行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3.我国发射了一颗绕月运行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
设该卫星的轨道是圆形的,且贴近月球表面。
已知月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81,月球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4,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 km/s,则该探月卫星绕月运行的速率约为 ( ) A .0.4 km/s B .1.8 km/s C .11 km/sD .36 km/s4.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r ,运动周期为T ,地球半径为R ,引力常量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卫星的线速度大小为v =2RTπ B .地球的质量为M =2324R GT πC .地球的平均密度为ρ=23GT πD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23224r T Rπ5.设行星A 和B 是两个均匀球体,A 与B 的质量之比12:2:1M M =,半径之比12:1:2R R =,行星A 的卫星a 沿圆轨道运行的周期为1T ,行星B 的卫星b 沿圆轨道运行的周期为2T ,两卫星的圆轨道都非常接近各自的行星表面,则它们运行的周期之比12:T T 等于( ) A .1:4 B .1:2 C .2:1 D .4:16.如图,已知现在地球的一颗同步通讯卫星信号最多覆盖地球赤道上的经度范围为2α.假设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大,周期变大后的一颗地球同步通讯卫星信号最多覆盖的赤道经度范围为2β,则前后两次同步卫星的运行周期之比为( )A B C 7.四颗地球卫星a 、b 、c 、d 的排列位置如图所示,其中,a 是静止在地球赤道上还未发射的卫星,b 是近地轨道卫星,c 是地球同步卫星,d 是高空探测卫星,四颗卫星相比较( )A .a 的向心加速度最大B .相同时间内b 转过的弧长最长C .c 相对于b 静止D .d 的运动周期可能是23h8.地球和木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可以看作是圆形的,它们各自的卫星轨道也可看作是圆形的。
高一下学期万有引力和航天单元测试题时间:90 分钟满分:120 分命题: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8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5分,对而不全得3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行星绕太阳的椭圆轨道可近似地看作圆轨道,其向心力来源于太阳对行星的引力B、太阳对行星引力大于行星对太阳引力,所以行星绕太阳运转而不是太阳绕行星运转C、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天体,不适用于地面上的物体D、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行星与卫星间的引力、地面上物体所受重力,这些力的性质和规律都相同2、关于万有引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万有引力只有在天体与天体之间才能明显地表现出来B、一个苹果由于其质量很小,所以它受到的万有引力几乎可以忽略C、地球对人造卫星的万有引力远大于卫星对地球的万有引力D、地球表面的大气层是因为万有引力约束而存在于地球表面附近3. 地球上站立着两位相距非常远的观察者,发现自己的正上方有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相对自己静止不动,则这两位观察者及两颗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是()A. 一个人在南极,一个人在北极,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一定相等B. 一个人在南极,一个人在北极,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可以不相等C. 两人都在赤道上,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可以不相等D. 两人都在赤道上,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一定相等4、已知引力常量G和下列各组数据,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A.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及地球离太阳的距离B.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运行的周期和轨道半径C.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及月球的半径D.若不考虑地球自转,已知地球的半径及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5、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宇宙飞船中有一质量为10kg的物体挂在弹簧秤上,这时弹簧秤的示数( )A.等于98N B.小于98N C.大于98N D.等于0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运行的最大环绕速度,也是发射卫星具有的最小发射速度B.可以发射一颗运行周期为80min的人造地球卫星C.第一宇宙速度等于7.9Km/s,它是卫星在地球表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的大小D.地球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7.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绕地球飞行77圈,飞船返回舱终于在2005年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成功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
2021-2022学年 教科版(2019)必修2 第三章 万有引力定律单元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8各小题,共计32分)1.一质量为m 的物体,假设在火星两极宇航员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其所受的重力为1F ,在火星赤道上宇航员用同一弹簧测力计测得其所受的重力为2F ,通过天文观测测得火星的自转角速度为ω,设引力常量为G ,将火星看成是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则火星的密度和半径分别为( ) A.()211221234πF F F G F F m ωω-- B.212234πF F G m ωω C.()211221234πF F F G F F m ωω+- D.212234πF F G ωω- 2.若取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8 km/s ,某行星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6倍,半径是地球半径的1.5倍,则此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 ) A.16 km/sB.32 km/sC.4 km/sD.2 km/s3.位于贵州的“中国天眼”(FAST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通过FAST 可以测量地球与木星之间的距离。
当FAST 接收到来自木星的光线的传播方向恰好与地球公转线速度方向相同时,测得地球与木星的距离是地球与太阳距离的k 倍。
若地球和木星绕太阳的运动均视为匀速圆周运动且轨道共面,则可知木星的公转周期为( ) A.()3241k +年B.()3221k +年C.32(1)k +年D.32k 年4.如图,若两颗人造卫星a 和b 均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a b 、到地心O 的距离分别为12r r 、,线速度大小分别为12v v 、,则( )A.12v v =B.12v v =C.21221v r v r ⎛⎫= ⎪⎝⎭D.21122v r v r ⎛⎫= ⎪⎝⎭5.“祝融号”火星车登陆火星之前,“天问一号”探测器沿椭圆形的停泊轨道绕火星飞行,其周期为2个火星日。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题20套(带答案)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1.已知某半径与地球相等的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地球的12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在这个星球上用细线把小球悬挂在墙壁上的钉子O 上,小球绕悬点O 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小球质量为m ,绳长为L ,悬点距地面高度为H .小球运动至最低点时,绳恰被拉断,小球着地时水平位移为S 求:(1)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2)细线刚被拉断时,小球抛出的速度多大? (3)细线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答案】(1)01=4g g 星 (2)0024g sv H L=-201[1]42()s T mg H L L =+- 【解析】 【分析】 【详解】(1)由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可知22Mm v G m R R =2MmGmg R= 可得2v g R=则014g g 星=(2)由平抛运动的规律:212H L g t -=星 0s v t =解得0024g s v H L=- (3)由牛顿定律,在最低点时:2v T mg m L-星=解得:201142()s T mg H L L ⎡⎤=+⎢⎥-⎣⎦【点睛】本题考查了万有引力定律、圆周运动和平抛运动的综合,联系三个问题的物理量是重力加速度g 0;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和圆周运动向心力的来源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木星的卫星之一叫艾奥,它上面的珞珈火山喷出的岩块初速度为v 0时,上升的最大高度可达h .已知艾奥的半径为R ,引力常量为G ,忽略艾奥的自转及岩块运动过程中受到稀薄气体的阻力,求:(1)艾奥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g 和艾奥的质量M ; (2)距艾奥表面高度为2R 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g '; (3)艾奥的第一宇宙速度v .【答案】(1)2202R v M hG =;(2)2018v g h'=;(3)v v =【解析】 【分析】 【详解】(1)岩块做竖直上抛运动有2002v gh -=-,解得22v g h=忽略艾奥的自转有2GMm mg R =,解得222R v M hG= (2)距艾奥表面高度为2R 处有2(2)GMm m g R R '''=+,解得20'18v g h=(3)某卫星在艾奥表面绕其做圆周运动时2v mg m R=,解得v v =【点睛】在万有引力这一块,涉及的公式和物理量非常多,掌握公式222224Mm v G m m r m r ma r r Tπω====在做题的时候,首先明确过程中的向心力,然后弄清楚各个物理量表示的含义,最后选择合适的公式分析解题,另外这一块的计算量一是非常大的,所以需要细心计算3.某宇航员驾驶宇宙飞船到达某未知星球表面,他将一个物体以010m/s v =的速度从10m h =的高度水平抛出,测得落到星球表面A 时速度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60θ=︒。
第3、4、5章《抛体运动》《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单元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本题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1.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一小球,如果从抛出到某时刻小球的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大小相等,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此时小球的竖直分速度大小等于水平分速度大小B.此时小球的速度大小为2v0C.小球运动的时间为2 v0/gD.此时小球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2.一个小球在竖直环内至少做N次圆周运动,当它第(N-2)次经过环的最低点时,速度是7m/s;第(N-1)次经过环的最低点时,速度是5m/s,则小球在第N次经过环的最低点时的速度一定满足()A.v>1m/s B.v=1m/s C.v<1m/s D.v=3m/s3.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0从A点开始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一个水平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轨迹如图1中的实线所示,图中B为轨迹上的一点,虚线是过A、B两点并与轨迹相切的直线,虚线和实线将水平面划分5个区域,则关于施力物体的位置,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这个力是引力,则施力物体一定在④区域B.如果这个力是引力,则施力物体一定在②区域C.如果这个力是斥力,则施力物体可能在②区域D.如果这个力是斥力,则施力物体一定在④区域4.如图2,从光滑的1/4圆弧槽的最高点滑下的小物块,滑出槽口时速度为水平方向,槽口与一个半球顶点相切,半球底面为水平,若要使小物块滑出槽口后不沿半球面下滑,已知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1,半球的半径为R2,则R1与R2的关系为()A.R1≤R2 B.R1≥R2 C.R1≤R2/2 D.R1≥R2/25.如图3所示,细杆的一端与一小球相连,可绕过O点的水平轴自由转动。
现给小球一初速度,使它做圆周运动,图中a、b分别表示小球轨道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则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可能是()A.a处为拉力,b处为拉力 B.a处为拉力,b处为推力C.a处为推力,b处为拉力 D .a处为推力,b处为推力图2图16.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经 过21小时的太 空飞行,返回舱于次日安全着陆。
高考物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1.一宇航员在某未知星球的表面上做平抛运动实验:在离地面h 高处让小球以某一初速度水平抛出,他测出小球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x 和落地时间t ,又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R ,己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求: (1)小球抛出的初速度v o (2)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3)该星球的质量M(4)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 (最后结果必须用题中己知物理量表示)【答案】(1) v 0=x/t (2) g=2h/t 2 (3) 2hR 2/(Gt 2) (4) t【解析】(1)小球做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x=vt , 解得从抛出到落地时间为:v 0=x/t(2)小球做平抛运动时在竖直方向上有:h=12gt 2, 解得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2h/t 2;(3)设地球的质量为M ,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质量为m , 由万有引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得:mg=2MmGR 所以该星球的质量为:M=2gR G= 2hR 2/(Gt 2); (4)设有一颗质量为m 的近地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速率为v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2Mm v G m R R=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即mg=2MmGR,解得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 ==2.a 、b 两颗卫星均在赤道正上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a 为近地卫星,b 卫星离地面高度为3R ,己知地球半径为R ,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试求: (1)a 、b 两颗卫星周期分别是多少? (2) a 、b 两颗卫星速度之比是多少?(3)若某吋刻两卫星正好同时通过赤道同--点的正上方,则至少经过多长时间两卫星相距最远?【答案】(1)2,16(2)速度之比为2【解析】【分析】根据近地卫星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求得地球质量,然后根据万有引力做向心力求得运动周期;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做向心力求得两颗卫星速度之比;由根据相距最远时相差半个圆周求解;解:(1)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F F =引向, 对地面上的物体由黄金代换式2MmGmg R = a 卫星2224aGMm m R R T π= 解得2a RT gπ= b 卫星2224·4(4)bGMm m R R T π= 解得16b RT gπ= (2)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F F =引向,a 卫星22a mv GMm R R=解得a GMv R=b 卫星b 卫星22(4)4Mm v G m R R= 解得v 4b GM R=所以 2abV V = (3)最远的条件22a bT T πππ-= 解得87R t gπ=3.一宇航员登上某星球表面,在高为2m 处,以水平初速度5m/s 抛出一物体,物体水平射程为5m ,且物体只受该星球引力作用求: (1)该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2)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为地球半径的一半,那么该星球质量为地球质量的多少倍.【答案】(1)4m/s 2;(2)110; 【解析】(1)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x =v 0t 得0515x t s s v === 由h =12gt 2 得:2222222/4/1h g m s m s t ⨯=== (2)根据星球表面物体重力等于万有引力:2G M mmg R 星星= 地球表面物体重力等于万有引力:2G M mmg R '地地=则222411=()10210M gR M g R '⨯=星星地地= 点睛:此题是平抛运动与万有引力定律的综合题,重力加速度是联系这两个问题的桥梁;知道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和星球表面的物体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4.双星系统由两颗彼此相距很近的两个恒星组成,两恒星在相互引力的作用下,分别围绕其连线上的共同质量中心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设行星绕恒星运动轨道为圆形,则它运动的周期平方与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之比T 2/R 3=K 为常数,此常数的大小 ( )
A .只与恒星质量有关
B .与恒星质量和行星质量均有关
C .只与行星质量有关
D .与恒星和行星的速度有关
2利用下列哪组数据,可以计算出地球的质量( ) ①已知地球半径R 和地面重力加速度g
②已知卫星绕地琺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和r 周期T ③已知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 和月球质量m ④已知同步卫星离地面高h 和地球自转周期T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苹果落向地球,而不是地球向上运动碰到苹果,发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是( ) A.由于苹果质量小,对地球的引力小,而地球质量大,对苹果引力大造成的 B.由于地球对苹果有引力,而苹果对地球无引力造成的
C.苹果与地球间的引力是大小相等的,由于地球质量极大,不可能产生明显的加速度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两颗人造地球卫星,质量之比m 1:m 2=1:2,轨道半径之比R 1:R 2=3:1,下面有关数据之比正确的是( )
A.周期之比T 1:T 2=3:1
B.线速度之比v 1:v 2=3:1
C.向心力之比为F 1:F 2=1:9
D.向心加速度之比a 1:a 2=1:9
5.已知甲、乙两行星的半径之比为a ,它们各自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b ,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行星的质量之比为b 2a :1
B.甲、乙两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b 2:a
C.甲、乙两行星各自的卫星的最小周期之比为a:b
D.甲、乙两行星各自的卫星的最大角速度之比为b :a
6.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面高度为h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半径为R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ω,那么下列表达式表示同步卫星绕地球转动的线速度的是( )
A.ω)(h R v +=
B.)/(h R Rg v +=
C.)/(h R g R v +=
D.32
ωg R v =
二、非选择题:
7.用卡文迪许扭秤做实验,小球球质量m 1=0.01kg ,大球质量m 2=0.5kg ,两球心间距为0.05m ,两球的万有引力为 N 。
8.宇航员在某星球表面做了两个实验。
实验一:在该星球上以同样的高度和初速度平抛同物体,发现其水平射程比地球上远3 倍。
实验二:飞船绕该星球表面的运行周期是率绕地球表面运行周期的2 倍。
则该星球与地球的质量之比为 ;该蜂王地球的半径之比为 。
9.中子星是由密集的中子组成的星体,具有极大的密度,通过观察已知某中子星的自转速度ω=60πrad/s ,该中子星并没有因为自转而解体,根据这些事实人们可以推知中子星的
密度。
试写出中子星的密度最小值的表达式ρ= 。
计算出该中子星的密度至少为kg/m3。
(假设中子通过万有引力结合成球状星体,保留2位有效数字)
10.某一行星有一质量为m的卫星,以半径r,周期T做匀速圆周运动,求:
(1)行星的质量;
(2)卫星的加速度;
(3)若测得行星的半径恰好是卫星运行半径的1/10,则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多少?
.11.两个星球组成双星,它们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某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
现测得两星中心距离为R,其运动周期为T,求两星的总质量。
12.无人飞船“神州二号”曾在离地高度为H=3. 4⨯105m的圆轨道上运行了47小时。
求在这段时间内它绕行地球多少圈?(地球半径R=6.37⨯106m,重力加速度g=9.8m/s2)
13.在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着陆的最后阶段,着陆器降落到火星表面上,再经过多次弹跳才停下来。
假设着陆器第一次落到火星表面弹起后,到达最高点时高度为h,速度方向是水平的,速度大小为v0,求它第二次落到火星表面时速度的大小,计算时不计火星大气阻力。
已知火星的一个卫星的圆轨道的半径为r,周期为T。
火星可视为半径为r0的均匀球体。
14.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 ,地球半径R ,月球与地球间距离r ,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h ,月球绕地球的运转周期T 1,地球自转周期T 2,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
某同学根据以上条件,提出一种估算地球质量M 的方法:
同步卫星绕地心做圆周运动,由h T m h Mm G 222)2(π=得2
23
24GT h M π=
(1)请判断上面的结果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如不正确,请给出正确的解法和结果。
(2)请根据已知条件再提出两种估算地球质量的方法,并解得结果。
单元测试题
1、A
2、BD
3、C
4、A
5、D
6、ACD
7、1.3×10-10 8. 1/256 1/4 9.3ω2/4πG 1.3×1014 10.(1)设行星的质量为M ,由行星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
r T
m r Mm G 2224π= ,解之得2
3
24GT r M π= (2)卫星的加速度22
4T
r a π=
(3)设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行星半径为R ,则行星表面物体的重力等于行星对
物体的万有引力,即g m R
m M G ''=2
,由以上得22400T r g π= 11.解析:设两星质量分别为M 1和M 2,都绕连线上O 点作周期为T 的圆周运动,星球1和星球2到O 的距离分别为l 1和l 2。
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及几何条件可得
对M 1:G 2
21R M M =M 1(T π2)2 l 1 ∴M 2=
212
24GT l R π 对M 2:G 221R
M M =M 2(T π2)2 l 2 ∴M 1=222
24GT l R π
两式相加得M 1+M 2=
2
224GT
R π(l 1+l 2)=
2
324GT
R π。
12.用r 表示飞船圆轨道半径r =H + R ==6. 71⨯106m 。
M 表示地球质量,m 表示飞船质量,ω表示飞船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G 表示万有引力常量。
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定律得
r m r GMm 22
ω=
利用G
2
R M =g 得
3
2r gR =ω2由于ω=
T
π
2,T 表示周期。
解得 T =
R r π2g
r
,又n =T t 代入数值解得绕行圈数为n =31。
13.以g '表示火星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M 表示火星的质量,m 表示火星的卫星的质量,m '表示火星表面出某一物体的质量,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g m r m M G
''='20 ① ; r T m r
Mm G 2
2
)2(π= ② 设v 表示着陆器第二次落到火星表面时的速度,它的竖直分量为v 1,水平分量仍为v 0,
有 h g v '=22
1 ③ 2
021v v v +=
④
由以上各式解得2
20
23
28v r T hr v +=π 14.(1)上面结果是错误的,地球的半径R 在计算过程中不能忽略,正确解法和结果:
)()2()(222h R T m h R mM G +=+π得2
232)(4GT h R M +=
π (2)方法一: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由2
12)2(T mr r Mm G π=得2
1324GT r M π=
方法二:在地面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由mg R
Mm
G =2得G gR M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