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成龙电影的喜剧元素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射雕英雄传之东成西就》影评《射雕英雄传之东成西就》是一部于1993年上映的香港武侠喜剧电影,由刘镇伟执导,成龙、阮经天、朱茵等主演。
本片改编自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并以喜剧的手法重新诠释了经典故事。
本文将对影片进行全面评述。
首先,本片在演员选择方面颇具亮点。
成龙作为该片的主演之一,不仅在动作戏中展现了其出色的功夫实力,同时也成功地将金庸小说中的黄蓉角色演绎出全新的喜剧风格。
黄蓉一角原本是个聪明机智、善解人意的角色,在成龙的诠释下更加幽默风趣,为整个故事增添了许多笑点。
而阮经天则饰演了男主角杨康,他在片中展现了很好的演技,将杨康那种复杂的内心和痴情的一面刻画得淋漓尽致。
其次,影片在剧情改编方面成功地将原著小说中的故事情节进行了精简和调整。
尤其是在动作戏和武侠元素的加入上,使得影片更具观赏性和娱乐性。
故事讲述了江湖上各种势力的明争暗斗,杨康的身世之谜以及他与黄蓉之间的错综复杂的感情线。
而影片的另一个亮点就是动作戏的设计,成龙的功夫动作展现了他的实力,加上影片中其他演员的精彩表演,呈现了一系列精彩的打斗场面。
此外,影片的制作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通过巧妙的布景和服装设计,再加上舒适明快的色彩搭配,使得整个影片充满了浓厚的武侠风格。
同时,电影中的特效制作也相当出色,将各种武功的表现以及爆炸场面等呈现得栩栩如生。
这不仅提升了观影体验,还进一步增强了影片的娱乐性。
然而,尽管《射雕英雄传之东成西就》在多个方面都表现出了亮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与原著小说相比,影片的剧情和角色塑造有所偏离。
尽管影片保留了原著的基本框架,但在细节上进行了一些修改,这导致了一部分金庸小说的粉丝对电影产生了不适应的感觉。
此外,影片中有时过于追求喜剧效果,导致一些场景的幽默感过于夸张,给观众带来不必要的视觉疲劳。
综上所述,《射雕英雄传之东成西就》是一部精彩的武侠喜剧电影。
通过成龙和其他演员的精湛表演,以及剧情的紧凑和动作戏的精彩呈现,这部电影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了武侠的魅力。
成龙电影宝贝计划成龙,这个名字对于中国电影界来说,可谓是一个传奇。
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演员,更是一位备受尊敬的动作片导演和制作人。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不断挑战自我,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给观众带来了无数经典的作品。
其中,电影《宝贝计划》更是成龙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更是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宝贝计划》是一部充满动作、冒险和喜剧元素的电影,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令人捧腹大笑。
成龙在片中饰演了一个警察,他与一群孩子们展开了一场惊险刺激的冒险之旅。
影片中的精彩打斗场面和搞笑情节,成为了影迷们津津乐道的经典片段。
电影《宝贝计划》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富有正能量和教育意义的影片。
影片通过孩子们与成龙警官之间的互动,传递了关于友情、勇气、责任和团队合作的重要价值观。
成龙在片中的形象也成为了许多孩子们心中的英雄榜样,他所传达的正能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
除了故事情节和正能量的传递外,影片的制作也是无可挑剔的。
成龙在片中的精彩表演和动作场面堪称完美,他不惜付出艰苦的训练和努力,为了呈现出最完美的动作效果。
同时,影片的拍摄场景和特技效果也是非常出色,给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视听盛宴。
《宝贝计划》的成功,离不开成龙的精湛演技和对电影的热爱,更离不开整个团队的辛勤付出和努力。
他们用心制作每一个细节,用心呈现每一个场景,用心传递每一份正能量,最终赢得了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总的来说,电影《宝贝计划》不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传递正能量和教育意义的影片。
通过影片,我们可以感受到成龙对电影事业的热爱和对观众的真诚,也可以从中汲取到许多宝贵的人生智慧。
希望成龙能继续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为观众带来更多的欢乐和启发。
成龙电影特点分析喜欢看动作片的朋友们一定很喜欢成龙,的确,成龙的影片不仅好看而且很有趣,他的影片将真正的功夫与幽默结合起来,然而人们百看不腻。
他不武术好而且演技也非常出色。
他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都很大,我很喜欢成龙,相信很多年轻人乃至我们的爸爸妈妈也很喜欢他。
成龙(1954年4月7日—),又名陈港生、房仕龙。
生于香港太平山。
是大中华地区的影坛巨星,也是国际功夫电影巨星,在大陆和香港等华人地区具有很高声望与影响。
现为国家一级演员、北京大学客座教授等职务。
曾与元彪、元华、洪金宝共同出演《七小福》并拜于占元为师。
其所主演的《A计划》、《宝贝计划》、《大兵小将》均有不俗的演技。
其妻子林凤娇为台湾艺人,育有一子房祖名。
他以主演惊险动作电影为主,其中主演的《警察故事》便获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故事片奖。
其与周星驰和周润发并称“双周一成”,意为香港电影票房的保证。
成龙,一个让全世界都震撼的动作明星,他有自己独特的电影风格,为人正直,有强烈的爱国情感。
他身上有许多可贵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他拍电影从不找替身,估计这世界上如果有成龙不敢做的动作,没有哪个替身敢做。
成龙为了拍电影,经常做一些高难度的甚至是极度危险的动作,那是为了什么?为了我们这些观众有看头,有真东西看,为了我们的视觉享受。
如果我们看的电影一天到晚都是电脑特技,那可就真的乏味了。
成龙的电影可以说是“打斗激烈但不暴力,表演搞笑但不低俗”。
龙真正的巅峰创作期是1978——1998年,这二十年间,他的动作电影一步步确立了自己打斗激烈但不暴力、表演搞笑但不低俗、亲身演绎高难动作、众多细节精工细作的独有特色。
和他同时代的动作明星们,比他能打的还有,但是没有结合电影表现得如此完美的。
成龙电影的艺术品质在当时的香港是最高的,所以他能被全世界所接受,而不仅仅是耍功夫。
他会为了把一个非动作场面的长镜头拍好而去海外订购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摄像机,这在当时的香港电影圈是不可想象的。
成龙电影宝贝计划成龙电影《宝贝计划》是一部于1986年上映的香港动作喜剧片,由成龙自编自导自演。
影片讲述了一位私家侦探为了寻找失踪的朋友,而卷入了一场涉及珠宝盗窃的阴谋之中,最终与一群小孩合作,打败了坏人的故事。
这部电影以其动作场面的精彩和成龙一贯的喜剧风格而备受观众喜爱,成为了成龙电影中的一部经典之作。
影片中,成龙饰演的私家侦探角色深受观众喜爱,他不仅展现了出色的武打功夫,还在喜剧表演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
与一群小孩搭档的情节也为影片增添了不少笑料和温情,成为了影片的一大亮点。
同时,影片中的动作场面也十分精彩,成龙的高空飞跃、搏斗打斗场面无一不展现出其出色的功夫技艺,让观众们目不转睛。
在《宝贝计划》中,成龙不仅仅是一位出色的演员,更是一位出色的导演和编剧。
他将自己擅长的武打功夫和喜剧表演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部极具娱乐性和观赏性的电影作品。
影片中的情节紧凑,节奏明快,让观众们在观影过程中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同时也能感受到成龙对于动作片的用心和执着。
除了成龙的出色表现,影片中的配乐也是一大亮点。
配乐既能突出动作场面的紧张刺激,又能配合喜剧情节的搞笑气氛,为整部影片增色不少。
同时,影片的摄影和剪辑也是十分精良,将成龙的动作场面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们感受到了全方位的视听盛宴。
总的来说,成龙电影《宝贝计划》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成龙出色的武打功夫和喜剧表演,更融合了温情、友情和正义感的元素,让观众在欢笑之余也能感受到人性的美好。
这部电影不仅在当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在后来成为了成龙电影中的一部经典之作,深受观众喜爱。
最后,成龙电影《宝贝计划》的成功不仅是因为其出色的制作和表演,更是因为它所传递的正能量和温情,让观众们在观影之后不仅感受到了快乐,也感受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
这部电影成为了成龙电影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为整个香港电影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t流行文化透析成龙电影:英雄、喜剧与文化吴涤非就世界华人电影业来说,成龙是一位业界英豪。
其作品流传之广,影响之大,时间之长,均属少见。
因而探索其成功奥秘,读解其作品底蕴,揭示其打斗搏命背后的文化含义,是我们深入理解有关成龙电影现象的一条可行之路。
本文拟从几个方面,做一番探讨。
一、从通俗文化或者流行文化的角度来看,成龙的作品具有明显的标识。
一位普通的观众就可以很轻松地分辨出什么是成龙的电影。
于是,成龙的电影成为流行文化市场上消费品中的名牌,受到大批消费者的追捧。
从港岛走向亚洲,从亚洲走向世界。
就表层来看,所谓成龙品牌,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影片的情节。
在成龙的作品中,很少出现错综的情节线索或者复杂的人物关系。
早期的5醉拳6(1978)与5师弟出马6(1980),场景变换不多,人物关系简单明了,主人公为正义及复仇而战,先败后胜,最终功德圆满,成为真正的侠义之士。
到了八十年代中期,成龙转变戏路,从古装片改为时装片,上述情节与人物关系模式并没有根本改变。
穿上时装的成龙,无论是作为执法者(比如5警察故事系列6、5A 计划系列6、5尖峰时刻系列6),还是江洋大盗(5龙兄虎弟系列6),抑或普通市民(5霹雳火6、5一个好人6),甚至黑帮老大(5奇迹6),永远站在公理与正义一边,除暴安良,扶弱济贫。
他的对手总是企图侵犯公众利益,威胁市民安全,或者欺凌弱小,称霸一方。
于是,在紧急与危难时刻,都可以指望英雄(成龙)出场。
并且,即便是英雄不幸被打得鼻青脸肿、遍体鳞伤,我们也都知道,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成龙。
成龙的电影在巨额票房收入的刺激下,投资不断膨胀,其作品中的时空也开始大幅度的跳切:纽约(5红番区6)、洛杉矶(5尖峰时刻6)、日本(5霹雳火6)、欧洲大陆(5龙兄虎弟6)、南非(5我是谁6)、澳大利亚(5一个好人6)、撒哈拉沙漠(5飞鹰计划6)、亚洲丛林与马来西亚(5警察故事3之超级警察6),成龙的舞台在世界范围不断延伸,而全球的电影观众,也在逐渐被其吸引。
视听2019.07|视听解读“有动作而不残暴,有喜剧而不下流”①一直以来被称为是成龙喜剧功夫片和动作警匪片区别于其他影片的主要特征,在各类喜剧片泛滥的当下,成龙的喜剧动作片依然受到观众们的强烈追捧。
2012年12月20日上映的《十二生肖》以3亿元的成本和8.4亿元的票房收入让成龙第101部电影大获成功。
本文将以《十二生肖》为例浅析成龙喜剧动作片的成龙模式,并试图通过这种模式,探讨中国的电影以及本土文化如何增强自身的影响力。
一、一以贯之的动作加喜剧风格成龙自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主演喜剧动作片。
在早期的电影中,成龙就有意识地塑造这种集一身武艺和风趣性格于一身的喜剧形象。
到了21世纪,他延续了这种喜剧风格,将其带入到现代题材中来,总是营造一种轻松有趣的感觉。
《十二生肖》是一部冒险类电影,由成龙自编自导自演,讲述了成龙扮演的JC 为得到国际文物贩子给出的巨额报酬,与三位伙伴四处寻找“圆明园”十二生肖中失散的最后四个兽首,最后JC 受大家的爱国情怀感染,帮助Coco 全力挽救国宝,最终将寻回的兽首归还中国。
在这部影片中,成龙延续了自己独特的喜剧风格,将高密度和可观性强的动作用一种类似于杂耍的方式轻松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该片以新、奇、快的动作节奏让观众应接不暇,从而突破观众保守的观赏心理,赢得观众的喜爱。
在成龙喜剧性的武打动作中,“即使是惩恶扬善,伸张正义,或者替中国人争回面子,赢回自尊,也尽量用游戏心态去处理,笑意挂在脸上,举手投足滑稽化”②。
这有别于传统功夫片打架斗狠或者兵刃相见的特点,在一片充满喜剧氛围的场面中完成动作,解决问题。
在这部电影中,成龙的盗宝团队有四个人,他们武艺高强、聪明机智,每次遇到惊险的场面都能巧妙应对,其中让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去小岛寻找兽首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强悍的海盗和狡猾的小混混,他们利用灵活的动作、强大的默契、乐观的心态和成熟的智慧打败了全部的敌人,由此,成龙所带领的团队和这两拨敌人之间便产生了强烈的对比,一方聪明机智、团结一心、武艺高强,另一方爱财如命、畏畏缩缩、有勇无谋,只能以失败收尾,如此鲜明的对比营造出了一种轻松的喜剧氛围,这也满足了观众想让讨喜的成龙团队赢得胜利的心理。
喜剧之王小品剧本解析与赏析一、引言《喜剧之王》是一部由中国香港导演周星驰执导的喜剧电影,于1999年上映。
影片以小丑艺人的成长和奋斗故事为背景,展现了喜剧的艺术魅力和人生智慧。
小品剧本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喜剧之王的成功贡献不言而喻。
本文将对《喜剧之王》中的小品剧本进行解析与赏析。
二、剧本的背景和构思《喜剧之王》以小丑艺人成龙的人生经历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精彩的小品剧场来展示他从无名小辈到成为舞台喜剧巨星的奋斗过程。
在剧本中,周星驰通过精心构思的情节、对话和笑点的设计,将观众带入了一个独具魅力的喜剧世界。
三、小品剧本的特点《喜剧之王》中的小品剧本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点:1. 幽默风趣:小品剧本以幽默搞笑为主题,通过夸张、荒诞和讽刺等手法,让观众捧腹大笑。
例如,片中的小品《吸引力法则》中,成龙扮演的角色以搞笑的动作表演来吸引女士的注意,情节滑稽有趣,笑点频出。
2. 情节转折:小品剧本在情节的设计上善于运用转折,通过出人意料的情节发展,使观众对剧情保持紧张和好奇。
例如,在小品《挨打大师》中,成龙扮演的角色竟然成了挨打高手,引发观众的诧异和欢笑。
3. 对话精彩:小品剧本中的对白是喜剧的灵魂,周星驰在剧本中巧妙地运用了丰富的口才和幽默的对话,使观众在笑声中感受到喜剧的魅力。
例如,在小品《水管工艺术》中,成龙和搭档之间的对话幽默滑稽,令人忍俊不禁。
四、小品剧本解析1. 小品剧本《吸引力法则》在这个小品中,成龙扮演的角色尽管长相丑陋,但通过夸张的动作和表情吸引了许多女士的注意。
这个小品通过幽默搞笑的方式讽刺了人们对外表的过分重视,表达了内在魅力的重要性。
2. 小品剧本《挨打大师》这个小品中,成龙扮演的角色一直被女人追打,引发了观众的诧异和笑声。
剧本通过将常人思维的颠倒来展示成龙的挨打技巧,让观众在欢笑的同时也对他的机智佩服不已。
3. 小品剧本《水管工艺术》这个小品中,成龙和搭档通过一系列搞笑的情节展示了他们在修水管过程中的“艺术”才能。
《喜剧之王》的心理学研究《喜剧之王》是一部以周星驰为主角的喜剧电影。
影片以电影产业为背景,通过描绘周星驰从小人物到大明星的成长历程,以及与女主角萧芳芳之间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心理变化。
本文将对《喜剧之王》影片中的人物心理进行分析。
一、周星驰的心理1.自卑感:周星驰饰演的成龙常常因自己外表和演技的不足而感到自卑。
在电影开头,成龙在练习哭戏时被导演讽刺,他十分受伤并萎靡不振,可见他对自己的演技和外貌极度不自信。
2.童话梦想:成龙常常幻想自己能成为电影明星,拥有无限的名利和财富。
他的梦想源于自己小时候看的电影和漫画,这些物品给予了他生命的意义和力量。
3.不为人知的努力: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成龙比其他演员更加努力地训练自己,他练习哭戏、跑步、武术等等。
他在幕后的苦心经营,为他赢得了观众的赞誉。
4.意气用事:在影片中,成龙时常因自己的情绪而冲动,这给他的职业生涯和人际关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比如,他因为百事宝通过合作拍电视广告而惊喜地欢呼,引来了其他演员的不悦。
他对萧芳芳动心后,也想方设法接近她,有时甚至过度主动,让萧芳芳感到有压力。
二、萧芳芳的心理1.爱情的失落:萧芳芳协助配音已经有苦乐参半的时候,成龙进入了她的生活,但萧芳芳却对爱情失去了信心。
她害怕被伤害,担心被人背叛,直到成龙帮助她重拾自信。
2.职业压力:萧芳芳是一名专业的配音员,在工作中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她的职业生涯也遇到了瓶颈期,这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并影响了她的情绪。
3.爱情的迷茫:虽然她被成龙打动了,但她对自己的感情仍然很迷茫,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去向。
三、导演和制作人的心理1.金钱与利益:导演和制作人背后的驱动力是金钱和利益,他们先考虑票房和利益,而不是电影的内容和艺术价值。
他们对电影的要求不是艺术层面,而是市场营销的层面。
2.竞争和威胁:导演和制作人在电影行业中,面临着重重的竞争和威胁。
他们需要通过独特的故事和表现来吸引观众,将自己的电影推销出去。
电影《十二生肖》的特色及其突破作者:郭瑞涛来源:《电影评介》2014年第06期作为成龙的最新力作,影片《十二生肖》既延续了“成龙电影”固有的风格,同时由于高科技元素的加入使影片特色有所突破。
一、诙谐幽默的喜剧性动作上个世纪80年代,由于香港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变化,香港电影从沉重严肃的功夫片发展为了“功夫喜剧”样式。
80年代成龙自己担当导演时,在他的影片中很自然的将惊险紧张的打斗融入特定的喜剧氛围中,将香港的功夫片和喜剧片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带领香港电影走入了“功夫喜剧”的时代。
自此,诙谐幽默的喜剧性动作成为成龙电影的代表性风格特征,几乎在他的每一部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精彩的打斗场面中喜剧元素的运用,使得观众总是能在轻松的氛围中观影。
成龙借鉴了巴斯特·基顿在电影中变形动作和夸张举止所产生的喜剧效果,并把中国功夫融合进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影片风格,展现了喜剧性、流畅性、节奏感的动作效果。
《十二生肖》作为成龙动作片的收官之作,更是将这一风格特色发挥到了极致,很自然的将流畅的动作完美的融入到了特定的喜剧情境中。
在影片中,我们仍能感受到“成龙电影”固有的特点和风格,特别是其善于结合环境巧妙展现自己灵活的肢体,在不同环境中借用不同的道具采用不同的武打动作,从而体现作品的喜剧风格。
影片从开始吸引众人眼球的滑轮衣出场开始,成龙便开启了自我诙谐幽默的喜剧性武打动作之旅。
无论是古堡内面对封闭的空间环境,还是在开阔的盘山公路上,观众除了享受视觉盛宴外,也看到了成龙式武打动作的喜剧性风格。
在封闭的室内空间里,他还是熟练运用成龙式的飞檐走壁,爬高走低。
在盘山公路上,在与众多人的反抗中,成龙扮演的JC充分运用滑轮衣及地形地势,飞檐飞壁跨越众多障碍,同时借助摩托车、大卡车等道具展现了一场惊险刺激的打斗。
在与骑摩托的人进行对抗的过程中,JC有意识将其拖下摩托车,借助滑轮衣的快速度将其拖行一段距离,接着我们看到的是骑摩托人被磨的臀部,看到这段观众不禁会笑一笑。
电影龙拳小子的观后感电影《龙拳小子》是一部由成龙主演的香港功夫喜剧电影。
作为一位成龙的影迷,我很期待这部电影,并且对它的剧情和动作戏有所期待。
观看完电影后,我对《龙拳小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部电影讲述了陈龙(成龙饰)是一位经营茶馆的年轻人。
他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发现了一件神秘的宝物,这个宝物让他获得了神奇的功夫技巧。
他意识到,自己可以使用这些技巧来打击邪恶势力,并保护他心爱的人。
首先,我要称赞电影中的动作场面,它们令人叹为观止。
成龙作为一位功夫巨星,他在电影中展示了他的独特风格和精湛的功夫技巧。
电影中的打斗场面紧张刺激,配合激烈的音乐和快速的剪辑,呈现出一种令人兴奋的感觉。
尤其是成龙利用他的拳法和脚法展示的功夫,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了动作场面外,电影的剧情也是引人入胜的。
故事虽然基于常见的英雄救美主题,但通过将古老的东方哲学和现代社会问题融入其中,增加了电影的深度。
电影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如何利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面对邪恶势力并最终战胜他们的故事。
这个主题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得到正能量的启发。
电影中的角色设置也很有趣。
陈龙是一个有点懒散但善良的年轻人,他的性格使他成为了一个平凡而又能让观众产生共鸣的主角。
他身边的一些配角也各具特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动机。
尤其是反派角色,他们的表现非常出色,让观众对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反感,这也为电影增添了紧张和冲突。
此外,电影还融入了一些幽默元素,使整个故事更加有趣。
成龙一贯的喜剧演技让观众捧腹大笑。
他的幽默风格和滑稽动作,不仅展示了他的演技,同时也为电影增添了轻松的氛围。
这些幽默的片段让电影不仅仅局限于纯粹的动作片,更具吸引力,适合不同年龄段的观众。
总的来说,电影《龙拳小子》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不仅仅是因为成龙的出色表演和精彩的动作场面,同时电影还通过剧情和角色的设计给观众带来了启示和思考。
我觉得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喜剧动作片,更是一部传递正能量的作品。
浅谈成龙电影的喜剧元素
作者:
来源:《戏剧之家》2016年第18期
【摘要】成龙电影中的喜剧元素为人叹为观止、津津乐道。
《绝地逃亡》将成龙电影中的喜剧元素体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成龙式的武打表演是成龙电影喜剧元素的重要因素。
其次,成龙电影的喜剧元素体现在独特的叙事角度上。
第三,成龙电影的喜剧元素还体现在角色设定上。
【关键词】成龙电影;喜剧元素;《绝地逃亡》
中图分类号:J9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9-0157-01
成龙电影中的喜剧元素为人叹为观止、津津乐道,成龙电影的喜剧元素已经成为一种“符号”,《绝地逃亡》将成龙式电影的喜剧元素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成龙式的武打表演是成龙电影喜剧元素的重要因素
(一)借助道具。
影片《绝地逃亡》开头,成龙饰演的陈港生和俄罗斯女打手搏斗过程中,成龙举起一个瓷娃娃进行抵挡女打手的攻击,在打斗过程中,道具瓷娃娃被击碎,变得越来越小,很有笑点。
陈港生和康纳·沃茨逃跑过程中,为躲避人们的追捕,陈港生利用垃圾桶这个道具,将捆着的康纳·沃茨装进去,人在垃圾桶中滚动着,喜剧感自然而然流露出来。
还有传送带,成龙电影中将传送带作为制造笑点的道具屡见不鲜。
《绝地逃亡》中,陈港生利用传动带和俄罗斯打手斗智斗勇,塑料袋竟然成为捆绑俄罗斯女打手的绳索。
康纳·沃茨在传送带上竟然成为了“商品”,完成打包、印戳、传输一系列过程。
总之,成龙电影的喜剧元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
(二)借助动作。
成龙电影的喜剧元素还体现在武打动作上。
成龙电影中,武打动作并不是流畅洒脱的,而是滑稽笨拙的,甚至是先抑后扬的。
《绝地逃亡》中,俄罗斯女打手和陈港生对战,陈港生开始总是处于消极被打的地位,但总是在最后关头险中求胜。
最经典的就是陈港生和康纳·沃茨一起跳悬崖,陈港生抓着康纳·沃茨的裤子一直往下滑,在千钧一发、扣人心弦、险中求胜中带给人们不同凡响的视听体验。
(三)借助台词。
《绝地逃亡》中的台词,幽默中不乏深意,例如“风水轮流转,该转自然转”,“只要你不作就不会死,nozuonoDie”,时尚潮流的网络词汇,笑中有泪,赋予深意。
如陈港生模仿女声调侃康纳·沃茨;陈港生和康纳·沃茨跑到悬崖边,陈港生说“我怕水”,而康纳·沃茨则对应到“我恐高”;陈港生抓着康纳·沃茨的裤子,手一直下滑,康纳·沃茨大喊“不要扯淡”,等等。
成龙电影中台词的喜剧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成龙电影的喜剧元素体现在独特的叙事角度上
(一)巧妙的情节设计。
《绝地逃亡》中,陈港生和康纳·沃茨下雨逃到洞穴中,因为全身湿透发冷,就把衣服全脱光了,然后两个男人裸身依偎在一起取暖,第二天还被游客当作是旅游景观拍照。
还有,纳塔利娅说自己肚子里的孩子是康纳·沃茨的,但孩子出生那一刻,面相和纳塔利娅身边的络腮胡子保镖一模一样,真相昭然若揭。
陈港生一直在寻找扳倒“斗牛士”的证据,想为九年前被“斗牛士”害死的兄弟阿勇报仇雪恨,可是最终的幕后黑手竟然是自己最信任的兄弟阿勇。
巧妙的情节设计跌宕起伏,处处隐藏着人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二)中国化的喜剧元素。
陈港生和康纳·沃茨赶上壮族的传统节日“泼泥节”,千千万万的人满身泥浆,陈港生和康纳·沃茨利用泥浆躲避追捕,还要与壮族少女对唱才能通过关卡,康纳·沃茨竟然唱了《明明白白我的心》这首中国歌曲,而匪徒们竟然唱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小苹果》。
一个匪徒甚至还伴着经典的《小苹果》舞蹈,中国化的喜剧元素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结尾处的拍摄花絮。
成龙电影的喜剧元素还体现在结尾处的拍摄花絮上。
在成龙电影的结尾处总是有电影拍摄过程中他做高危动作的花絮,真实自然。
这样的安排,一方面可以让观众真切体会到成龙的敬业精神;另一方面,观众也可以感受到和成龙一起拍摄的乐趣。
例如,曾志伟饰演陈港生的兄弟阿勇,拍他绑着炸弹跳水的镜头时,成龙先是喊着:“阿勇,阿勇”,最后竟喊道“曾志伟”;还有的演员在拍摄过程中忘词NG的场景,这些似乎是让观众和演员们一起进行现场互动,感受拍戏的乐趣,产生共鸣感。
三、成龙电影的喜剧元素还体现在角色设定上
(一)真实的人物性格。
陈港生的人物设定是落魄警察,而康纳·沃茨则是一个滑头赌徒,两个主角都不是英俊潇洒的人物,并不完美,但平凡朴实。
这种人物设定不同于好莱坞大片中拯救世界的大英雄,但越是贴近现实生活的平凡英雄,其幽默滑稽、真实自然的性格越能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带来喜剧感。
(二)拟人化喜剧感的动物。
成龙电影总有带给人们喜剧感的动物角色。
例如《绝地逃亡》中那匹高头大马,康纳·沃茨怎么拉也不走,还会用喷粪的方式来发泄不满情绪,因此陈港生说“马都要喷你”;还有影片结尾出现的羊驼,也是呆萌可爱。
总之,成龙电影的喜剧元素已经成为成龙电影的一种“符号”,自然而然地在影片中流露出来,带给人们一场不同凡响的成龙式喜剧的视听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