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 格式:doc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19
输电线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输电线路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分类。
2. 让学生了解输电线路的电气参数,如电阻、电抗、电容等,并理解它们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3. 使学生了解输电线路的故障类型及其原因,如短路、接地故障等。
4. 让学生掌握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检修方法和安全防护措施。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输电线路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设计简单输电线路的能力,并能进行基本的参数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输电线路仿真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输电线路及相关领域工作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使他们认识到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结合学生特点,课程目标注重知识掌握、技能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输电线路知识,为未来从事电力系统及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输电线路基本概念:介绍输电线路的定义、组成、分类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输电线路概述2. 输电线路电气参数:讲解电阻、电抗、电容等电气参数的计算方法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二章 输电线路的电气参数3. 输电线路故障分析:分析短路、接地故障等常见故障类型及其原因。
教材章节:第三章 输电线路故障分析4. 输电线路运行与维护:介绍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检修方法、安全防护措施及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第四章 输电线路的运行与维护5. 输电线路设计:讲解输电线路设计的基本原则、流程和参数计算。
教材章节:第五章 输电线路设计6. 输电线路仿真分析:运用专业软件进行输电线路仿真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设计时间:第三章线路平面设计一、线路平面设计原则1)为了节省工程和运营费用,一般情况下线路应尽量接近航空线。
2)尽可能采用较长直线和较大的曲线半径,并使曲线转角总和最小。
3)应尽量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在满足路基、桥隧、车站要求的条件下,尽量减少填挖高度。
在土石方可以移挖作填进行调配的地段,应力求填挖数量大致平衡。
4)尽量避开不利地质地段,以减少大型人工建筑物。
在线路地形起伏较大地段,高填深挖不可避免时,应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分别与高架桥或隧道进行比选。
5)少占耕地6)地面横坡较陡和地质复杂地段,要采用地质横断面定线。
7)平面设计应考虑线路纵断面和路基断面的设计以保证足够的路肩高度和桥涵净高、合理的路基边坡和挡护工程等。
二、 平面图定线 1. 定线基本原则由地形图分析可以知道从A 点到B 点属于紧迫导线地段,因此定线过程中应尽量争取克服高程。
应当遵守以下原则。
1) 应参照计算的长度定线,不无谓的延长线路。
克服预定高程所必需的长度可按下式计算:L=限站曲i h h H ∑∑++ 米式中H ——克服的总高度,米;∑曲h——因设计曲线而损失的高度,米;∑站h——因设置车站而损失的高度,米;2) 展线与地形、地质情况相配合,以减少工程数量。
通常应由上而下定线。
3) 线路的纵断面应尽量用最大坡度,不应无谓的损失高度,更不得设置反向坡度。
2. 定线过程1) 首先确定定线步距l ∆地形图中等高线的最小高程差为2米,由步距 l ∆=曲限i i h-∆,米 式中h ∆——等高线间距,米;曲i ——曲线当量坡度,以‰计,一般曲i 为0.5-1.0‰。
本设计中曲i 取值为0.8‰。
又限i =25‰以上公式可知 当等高线间距取2米时, l ∆=曲限i i h-∆=82.64 米; 又考虑到缓和曲线和夹直线的长度,82.64米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因此取间距为4米。
当等高线间距取4米时 l ∆=曲限i i h-∆=165.28 米 2) 绘制导向线根据以计算出的步距l ∆,从B 点开始自上而下,在CAD 中以l ∆为半径做圆,定出圆与相应等高线的交点(JD ),依次连接等高线上所定之点。
QHYN-S1101C-A01110kV吉冲变线路新建工程初设说明书广州启弘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2011年9月昆明批准: 审查: 校核:编写:卷册目录1 初步设计说明书及附图QHYN-S1101C -A012 初步设计主要设备材料清册QHYN-S1101C -A023 概算书QHYN-S1101C–E4 水文气象报告QHYN-S1101C -W目次1 总述 (4)1.1 设计依据 (4)1.2 设计规模 (4)1.3 建设单位、运行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建设期限 (4)1.4 线路主要技术特性 (4)1.5 线路主要经济指标 (5)2 电力系统 (5)2.1 巧家县电网现状 (5)2.2 线路建设的必要性 (5)2.3 导线截面选择 (5)3 线路路径 (6)3.1 110kV吉冲变电站出线情况 (6)3.2 路径方案 (6)3.3 推荐方案沿线地质情况 (9)4 气象条件 (10)4.1 气候特点 (10)4.1 推荐路径方案主要设计气象数据选择 (10)4.2 覆冰 (12)4.3 设计风速 (12)4.4 气象条件确定 (12)5 机电部分 (13)5.1.2 地线型号的选择 (13)5.1.3 导、地线机械特性 (13)5.2 绝缘配合 (14)5.2.1 污秽等级的划分 (14)5.2.2 绝缘子型式 (14)5.2.3 绝缘子串片数 (15)5.2.4 各种电压情况下的空气间隙值 (15)6 导、地线换位及防护 (16)6.1 导线换位 (16)6.2 地线换位 (16)6.3 导线排列方式 (16)6.4 防雷保护及接地 (16)6.5 导、地线防振 (17)6.6 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 (17)6.7 线路经过林区的设计 (18)7 线路主要杆塔及基础型式 (18)7.1 杆塔 (18)7.2 基础 (18)7.3 铁塔与基础连接方式 (19)7.4 材料及防护 (19)7.5 塔基环境保护 (19)8通信保护 (22)9 环境保护 (22)9.1 电磁场影响分析 (22)9.2 无线电干扰、可听噪声 (22)9.3 水土保持措施 (24)10 附属设施 (25)附件:1、云南电网公司文件(云电计[2010]435号)《关于110kV吉冲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的批复》。
工程编号:XXXXXXX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承德天汇电力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XXX年XX月批准:审核:校核:编制:目录一、总论 (1)1.1、工程设计依据 (1)1.2、主要设计标准、规程规范及有关行业技术要求 (1)1.3、电网现状分析及工程建设必要性 (1)1.3.1电网现状 (1)1.3.2工程建设必要性 (1)1.4、工程建设规模及设计范围 (1)1.4.1、工程建设规模 (1)1.4.2、设计范围 (2)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1.5.1、10kV线路特性 (2)1.5.2、主要材料消耗指标(不含损耗) (2)1.6、线路路径 (2)1.6.1、路径选择原则 (2)1.6.2、路径方案优化概述 (3)1.6.3、路径方案 (3)1.6.4、主要交叉跨越情况 (3)1.5.5、地形、地质概况 (4)二、机电部分 (5)2.1、气象条件 (5)2.1.1、气象条件设计依据 (5)2.1.2、气象条件的选择原则 (5)2.1.3、气象条件结论 (5)2.2、导线 (6)2.2.1、综述 (6)2.2.2、导线型号的选择 (6)2.2.3、塑性伸长处理 (7)2.2.4、导线的防振措施 (7)2.3、过电压保护与绝缘配合 (7)2.3.1、过电压保护 (7)2.3.2、绝缘配合 (7)2.3.3、绝缘子安全系数 (7)2.4、金具选择 (8)2.4.1、金具的选择 (8)2.4.2、金具的安全系数 (8)2.5、防雷与接地 (8)2.6、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 (9)2.6.1、对地距离 (9)2.6.2、交叉跨越 (9)2.6.3、与弱电线路交叉角 (9)2.6.4、线路与房屋、树木的最小距离 (9)2.6.5、线路与特殊管道、易燃厂房等的最小距离 (10)三、杆塔及基础的选择 (11)3.1、杆塔选型原则 (11)3.2、基础设计 (11)3.3、拉线设计 (12)四、节能与环境保护 (12)4.1、节能与环保要求 (12)4.2、环境保护 (12)一、总论1.1、工程设计依据(1)本工程可研批复文件。
工程编号:J06002工程名称:XX-XX110kV线路设计阶段:初步设计建设单位:XX供电公司XX-XX110kV线路工程初步设计综合部分总说明书XXXX电力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 主任工程师: 专业工程师: 主设人:编写:本工程初步设计卷册目录1. 综合部分:初步设计说明书及附图说明书目录1.总论1.1设计依据1.2工程名称及编号1.3设计范围1.4设计所依据的主要规程、规范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线路路径2.1路径概况2.2路径概述2.3推荐路径方案2.4路径说明2.5线路经过的行政区和交通情况2.6主要交叉跨越统计2.7变电所进出线布置3.气象条件3.1气象条件的选择3.2地形概况3.3气象条件选择结论4. 导线和地线4.1导线4.2地线5.绝缘设计及金具选择5.1绝缘设计5.2金具选择6.防雷设计6.1防雷措施6.2接地装置6.3接地电阻7.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7.1对地距离7.2交叉跨越7.3与弱电线路交叉角7.4线路与房屋﹑树木的最小距离8.杆塔与基础9.通讯保护10. 附件1.总论1.1工程设计依据1.1.1关于《XX建平22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
1.1.2XX供电公司计划处:XX电网十五规划1.2工程名称及编号工程名称: XX变至XX变110kV线路.简称XX-XX110kV线路.工程编号:J060021.3设计范围1.3.1兴茅110kV线路本体设计.1.3.2工程概算书的编制1.4设计所依据的主要规程、规范1.4.1《供用电技术规程汇编》1.4.2《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1.4.3《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SDGJ62-841.4.4《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SDGJ94-901.4.5中国华北电力集团公司文件华北电集生[2001]12号关于印发《2001年2月京津唐电网污闪分析总结会议纪要》的通知.1.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5.1线路额定电压:110kV1.5.2回路数及线路长度:单回路线路全长23km。
110kV金陵线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及材料清册常熟市电力工程设计室二零零四年八月110kV金陵线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及材料清册审定:审核:校核:校对:编制:目录1、总述2、路径方案及协议处理情况3、机电部分4、杆塔与基础5、通讯保护部分6、材料清册7、电缆部分1 总述1.1 设计依据1、金陵热电有限公司用户委托单。
2、常熟市城乡规划局对本工程线路路径的批复意见。
1.2 设计规模及范围1.2.1 设计规模110kV金陵线工程,导线采用LGJ-300/25型钢芯铝绞线,避雷线采用LXXGJ-50 5%铝锌稀土合金镀层钢绞线,并全线架设避雷线,线路全长(架空部分)4.6km。
1.2.2 设计范围1、线路工程本体设计。
2、编制工程概算书。
1.3 建设、施工单位及建设期限建设单位:金陵热电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待定建设期限:2005年1.4 经济及材料耗用指标2 路径方案、地形地质及协议处理情况2.1 进出线情况本工程线路自220kV师桥变自西南至东北方向的第五出线间隔向东南方向出线,前段与110kV钢厂线同塔双回路架设,后段单回路架设。
详见图200447-A-02。
2.2 路径方案及协议处理情况本工程线路自220kV师桥变自西南至东北方向的第五出线间隔向东南方向出线,跨过规划中的沿江一级公路,穿过220kV常谢线,跨过通港路、35kV三水线、35kV梅吴线、35kV浒钢线、35kV梅宕线后,至金陵热电厂外的电缆终端塔。
线路全长4.6公里,其中双回路部分3.1公里,单回路部分1.5公里。
考虑到220kV师桥变的架空线路通道比较紧张,因此在本工程的前段与110kV钢厂线同塔双回路设计。
本工程的线路架设在线路前进方向的右侧,110kV钢厂线架设在左侧。
详细路径请见图:200453-A-01。
2.3 线路交跨情况2.4 沿线水文地质情况2.4.1水文情况本工程线路位于太湖流域,地处江南水网地区,沿线地形较低,一般在2-3米左右(黄海高程系),河岸稳定,沿线河流大部分地区未发生内涝积水情况,部分地区有积水情况在一、二天内排完。
《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课程设计
专业:输电线路工程
班级:
学号:
姓名:
年月日
《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课程设计
任务书
目录
1、设计资料整理
(1)土壤参数
(2)基础的材料
(3)柱的尺寸
(4)基础附加分项系数
(5)气象条件
2、杆塔荷载的计算
(1)各种比载的计算
(2)塔头荷载计算(荷载标准、荷载设计)
1)正常大风情况
2)覆冰相应风
3)断边导线情况
(3)塔身风荷载计算
要求作出三种情况的塔头荷载图
3、基础作用力计算
计算三情况荷载作用下基础的作用力,选择大者作为基础设计的条件。
4、基础设计计算
(1)确定基础尺寸
1)基础埋深h0确定
2)基础结构尺寸确定
A、假定阶梯高度H1和刚性角
B、求外伸长度b’
C、求底边宽度B
D、画出尺寸图
(2)稳定计算
1)上拔稳定计算
2)下压稳定计算
(3)基础强度计算
5、画基础施工图和铁塔单线图
要求
一、设计工作量
1、设计说明书一份,要求10000字左右
2、基础施工图二张
二、编写设计说明书
1、有表格的必须正文有见表***
表必须有表头
2、有图的必须正文有见图***
图下方必须有图号
3、设计说明书要有页码
三、图纸
要求用A3纸
(1)基础加工图
要求:必须要有标题栏和材料表
图纸尺寸必须与计算中一致
(2)铁塔单线图
要求:必须要有标题栏。
【关键字】设计工程编号:XXXXXXX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承德天汇电力设计有限责任公司XXX年XX月批准:审核:校核:编制:目录三、杆塔及基础................................................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杆塔选型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基础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拉线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节能与环境保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节能与环保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环境保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总论1.1、工程设计依据(1)本工程可研批复文件。
(2)本工程现场勘查资料。
1.2、主要设计标准、规程规范及有关行业技术要求(1)《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 50061-2010)。
(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
(3)《额定电压10kV架空绝缘电缆》(GB/T 14049-2008)。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5)《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GB 396-94)。
(6)《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 50065-2011)。
(7)《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规程》(DL/T 5220-2005)(简称《设计规范》)。
总说明一、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一)任务依据我公司(德阳市xx公路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与xx县交通局签订的《石中路石牛庙乡至光中乡通乡公路改建工程勘测设计合同》。
(二)测设经过在接受了本项目任务后,我公司立即成立了xx县xx镇至黄甸镇通乡公路改建工程施工图设计项目组,在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技术标准的思想下执行本项目测设任务。
于2009年2月16日进入工地现场对该路段地形进行了踏勘,进行全线导线及水准、中线、地形图调绘、调查等外业工作。
于2008年3月完成本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编制。
二、工程概况(一)路线起讫点、主要控制点及走向本段道路设计起于xx镇,接至黄甸乡,全长13.052758公里。
主要控制点:起点、沿线导线点和水准点、终点。
(二)设计标准及设计原则1.设计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以及测设合同,结合本项目在公路网中的功能、地位和作用,以及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该项目采用四级公路技术标准进行设计,设计时速为20公里/小时。
其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
主要技术指标表(规范要求值) 表1序号指标名称单位一般值采用值1 公路等级四级公路四级公路2 计算行车速度公里/小时20 203 路基宽度米 6.5 64 行车道宽度米 3.5 4.56 平曲线最小半径米15 157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最小半径米150 1508 最大纵坡% 10 10.179 最小坡长米60 4010 竖曲线最小半径米200 30011 竖曲线最小长度米50 2012 桥涵设计荷载公路-Ⅱ级公路-Ⅱ级15 路面结构类型水泥砼水泥砼16 桥梁宽度米与路基同宽与路基同宽17 停车视距米20 20(三)工程数量本项目主要工程数量见表2主要工程数量表表2 序号工程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 路线长度km 13.0527582 路基填方m3100563 路基挖方m3493924 路基防护m32698.75 路面m262214.736 涵洞道19 利用涵洞347 交通标志km 13.052758三、沿线自然地理条件工程区属四川盆地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10kv线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kV线路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功能;2. 了解10kV线路的设计原则、施工要求和验收标准;3. 掌握10kV线路的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设计10kV线路的技能,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线路的设计;3. 培养学生进行10kV线路施工和验收的基本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电力事业,增强对电力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安全意识,养成遵守电力行业规范的好习惯;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提高沟通和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力工程类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力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将来的电力工程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10kV线路基本概念与组成- 线路定义、分类及用途- 线路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2. 10kV线路设计原则- 设计依据和标准- 线路路径选择及优化- 导线、绝缘子、金具等主要设备选型3. 10kV线路施工要求- 施工准备及工艺流程- 线路架设、接地及防雷措施- 施工安全及质量控制4. 10kV线路验收标准- 验收流程及要求- 验收内容和方法- 验收不合格的处理措施5. 10kV线路常见故障处理- 故障类型及原因分析- 故障排查及处理方法- 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10kV线路基本概念与组成第二周:10kV线路设计原则第三周:10kV线路施工要求第四周:10kV线路验收标准第五周:10kV线路常见故障处理教材章节关联:《电力工程基础》第四章:配电线路《电力线路设计》第二章:配电线路设计《电力线路施工与验收》第三章:配电线路施工与验收《电力系统故障处理》第五章:配电线路故障处理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10kV线路的相关知识,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 对于10kV线路的基本概念、组成、设计原则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知识。
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设计时间:
第三章线路平面设计
一、线路平面设计原则
1)为了节省工程和运营费用,一般情况下线路应尽量接近航空线。
2)尽可能采用较长直线和较大的曲线半径,并使曲线转角总和最小。
3)应尽量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在满足路基、桥隧、车站要求的条件下,尽量减少填挖高度。
在土石方可以移挖作填进行调配的地段,应力求填挖数量大致平衡。
4)尽量避开不利地质地段,以减少大型人工建筑物。
在线路地形起伏较大地段,高填深挖不可避免时,应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分别与高架桥或隧道进行比选。
5)少占耕地
6)地面横坡较陡和地质复杂地段,要采用地质横断面定线。
7)平面设计应考虑线路纵断面和路基断面的设计以保证足够的路肩高度和桥涵净高、合理的路基边坡和挡护工程等。
二、 平面图定线 1. 定线基本原则
由地形图分析可以知道从A 点到B 点属于紧迫导线地段,因此定线过程中应尽量争取克服高程。
应当遵守以下原则。
1) 应参照计算的长度定线,不无谓的延长线路。
克服预定高程所必需的长度可按下式计算:
L=
限
站
曲i h h H ∑∑++ 米
式中H ——克服的总高度,米;
∑曲
h ——因设计曲线而损失的高度,米;
∑站
h
——因设置车站而损失的高度,米;
2) 展线与地形、地质情况相配合,以减少工程数量。
通常应由上而下定线。
3) 线路的纵断面应尽量用最大坡度,不应无谓的损失高度,更不得设置反向坡度。
2. 定线过程
1) 首先确定定线步距l ∆
地形图中等高线的最小高程差为2米,由步距 l ∆=
曲
限i i h
-∆,米 式中h ∆——等高线间距,米;
曲i ——曲线当量坡度,以‰计,一般曲i 为0.5-1.0‰。
本设计中曲i 取值为0.8‰。
又限i =25‰以上公式可知 当等高线间距取2米时, l ∆=
曲
限i i h
-∆=82.64 米; 又考虑到缓和曲线和夹直线的长度,82.64米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因此取间距为4米。
当等高线间距取4米时 l ∆=曲
限i i h
-∆=165.28 米 2) 绘制导向线
根据以计算出的步距l ∆,从B 点开始自上而下,在CAD 中以l ∆为半径做圆,定出圆与相应等高线的交点(JD ),依次连接等高线上所定之点。
即可得出导向线。
3) 量出各转角度数。
4) 选配曲线半径。
曲线半径最小值为200米,按照设计规范,半径值必须是10的倍数。
5) 确定曲线各要素及缓和曲线长度,定出曲线的起点及终点。
曲线要素有转向角(α)、曲线半径(R )、切线长(T )、圆曲线长(L )、外矢距(E 0)。
其中转向角(α)由平
面图中量取,曲线半径(R )由设计确定。
切线长(T )、圆曲线长(L )、外矢距(E 0)计算方法如下 T=Rtan 2
α
L=
απ
R 180
E 0=R (sec
2
α
-1) 本设计中车辆行驶速度为40公里/时,根据设计规范规定:准轨铁路运输时,一般情况下Ⅰ、Ⅱ级固定线路及Ⅰ级半固定线路的曲线半径小于1000米时,需设置缓和曲线。
因此选取缓和直线长度的规定如下:
设置的缓和曲线间圆曲线的长度应保证不小于11米。
同时在设置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中需要考虑两相邻曲线的夹直线长度,本设计中夹直线的长度取30米,困难条件下取值为20米。
6) 从定线起点A 点开始定出百米标。
7) 计算出各交点和控制点的坐标,做出线路各控制点高程及坐标表和各曲线要素表。
3. 定线结果
线路各控制点高程及坐标表
曲线要素表
注:JD
处不设缓和曲线
10
第二章 线路纵断面设计
一、 线路纵向坡度设计
根据上一章中平面设计已确定的铁路定线,得到各段直线与曲线的数据。
为了保证列车在最大坡度上运行时能正常运行,需对坡度进行相应的折减(即拉坡),拉坡的过程如:
1. 确定坡段长度
根据《露天煤矿设计规范》规定坡段长度一般不小于设计最大列车长度,困难情况下可减为半个列车长度,以保证一个列车下的变坡点最多不多于两个。
本线路设计中列车长度为200米,坡段长度必须大于100米而且按规范露天矿铁路应取10米的整倍数。
2. 曲线折减
由于曲线会产生附加阻力,因此需将坡道坡度加以折减,保证列车的运行速度不低于计算速度。
对于准轨铁路,曲线阻力换算坡度计算如下:
1) 曲线长度等于或大于列车长度时 R i =
R
700
2) 曲线长度小于列车长度时
R i =
L
∑α
2.12
式中R i ——曲线阻力换算坡度,‰; R ——曲线半径,米;
L ——该段线路设计坡段长度,若坡段长度大于列车长度
时,则L 采用列车长度,米;
∑α——对应L 长度范围内的所有曲线转向角总和,度; 又本设计中限制坡度为25‰,列车长为200米,经计算可得坡度折减结果如下表:
由于按以上折减所得的爬坡高度大于B点与A点之间的高程差6.18米,因此需对折减坡度做相应调整。
最终调整结果如下:
二、绘制纵断面图
本设计中线路纵断面比例尺为:横断面1:10000;纵线1:1000.根据线路平面图中线路里程及相应地面点的标高,在图上点出地面点,选取地面标高点时,应将地面起伏变化处(如沟
底、山顶、陡坎上下、河流中心)点出,并注明相应高程。
根据计算的坡度从A 点开始作出设计坡度下跌路中心线的位置,注明相应高程及设计线路高程与地面标高的高程差,在平面栏内按相应里程直线与曲线,并注明曲线要素,当曲线向右偏时,向上凸;当曲线向左偏时,向下凹。
直线上方标注出直线长度,下方标注出直线的方位角。
根据煤矿设计规范规定,准轨铁路当纵断面上相邻坡道间的代数差超过6‰时,变坡点储蓄用圆形竖曲线连接,在本设计中DK9+60处两侧坡道间的代数差为8.7‰.因此必须设置竖曲线。
竖曲线各要素的计算如下:
竖曲线半径R V 取2000米; 切线长T V =
i R v
∆2000
=8.7米; 外矢距E V =R v *(sec 2
α
-1)=0.076 米;
第三章线路横断面设计一、线路横断面的绘制
在以上工作中以绘制好的线路平面图和纵断面
注:DK16+50至DK20+00架桥,不进行土石方量计算。
一、立刻要回报,穷人心态
(1)每碰到一个机会他们总是看到机会中的困难,总说不!
(2)总想一夜暴富,容易得到的东西决不是有价值的,有价值的东西决不会让你轻而易举得到,奥运会冠军是一夜成名的吗?他们只不过是在比赛中得到了人们对他们训练成绩的肯定而已罢了!《富爸爸商学院》中说,在美国凡中彩票超一百万的,五年后他们的生活还不如以前。
二、不自律
1、不愿改变自己的旧有的思考方式
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就是思考方式的差别,我们要想成为成功人士,就必须先改变我们的思考方式,然后改变我们的行为方式,做一件事你光看到困难,你连想都没想能成功,你会成那不成了奇迹?旧有的思考方式:立刻要回报、穷人心态、遇到困难就放弃,持之以恒的力量是无坚不摧的!旧有的行为方式:看电视、喝酒、无聊的应酬、打牌、下棋……
2、喜欢在背后议论别人
这种人被我们称为闲人,对这样的话我们不听不说不传,即便议论的话是对的对你也没一点好处!
3、经常抱怨、行为消极
4
8
25-55255530 306
40
四、不愿学习、自以为是,没有归零的心态
中国国民素质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差五十年,
第一个指标是工程师、医生所占比例;
第二个是国民教育投资比例;
第三个是国民投入的学习时间,凡是不学习的人都会自以为是,凡是自以为是的人都很难成功。
人学习要经历四个阶段:
不学:不知己不知
学了一点:知之己不知
再学一阶段;知之己知之
最成熟阶段:不知己知之
所以归零的心态对每个人都很重要,一个海绵如不把原来的水挤干,就不可能吸很多的水,谁归零的越快越好,谁就会越能走向成功。
五、判断事物靠直觉,而不是以事实为依据
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人说话做判断不是事实,而是靠直觉:我以为…我认为…
六、做事不靠信念、靠人言
人生为自己活着,而不是为别人活着,别人的嘴长在别人的身上,别人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你管不了,没有人会为自己的错误的指导而承担责任,而现实中许多人就是好为人师,这个世界的人群中一边是5%,一边是95%,5%的成功人士在没有成功之前都被人称为傻子疯子,无线电发明人甚至被当着疯子抬到精神病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