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四种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313.5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四种方法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就是将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列成等式,通过解方程(组)求出未知量的过程. 其目的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解决这类问题,其方法很多,现结合实例给出几种解法,以供参考.

一、直译法

设元后,把元看作未知数,根据题设条件,把数学语言直译为代数式,即可列出方程组. 例1(2007年南京市)某农场去年种植了10亩地的南瓜,亩产量为2000kg ,根据市场需要,今年该农场扩大了种植面积,并且全部种植了高产的新品种南瓜,已知南瓜种植面积的增长率是亩产量增长率的2倍,今年南瓜的总产量为60 000kg ,求南瓜亩产量的增长率. 分析:若设南瓜亩产量的增长率为x ,则南瓜种植面积的增长率为2x .由此可知今年南瓜的亩产量为2000(1)x +kg ,共种植了10(12)x +亩南瓜,根据总产量是60 000kg 即可列出方程.

解:设南瓜亩产量的增长率为x .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10(12)2000(1)60000x x ++= .

解得10.550%x ==,22x =-(不合题意,舍去). 答:南瓜亩产量的增长率为50%.

二、列表法

设出未知数后,视元为未知数,然后综合已知条件,把握数量关系,分别填入表格中,则等量关系不难得出,进而列出方程组.

例2(2007年沈阳市)甲、乙两个施工队共同完成某居民小区绿化改造工程,乙队先单独做2天后,再由两队合作10天就能完成全部工程.已知乙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所需天数

是甲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所需天数的45

,求甲、乙两个施工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各需多少天? 分析:解工程问题的关键是抓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间的关系,工作总量通常看作单位1. 根据题意,将关键数据分别填入表格即可列出方程.

解:设甲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需要x 天,则乙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需要45x 天. 由题意得1012145

x x +=.解得25x =. 经检验,25x =是原方程的解. 当25x =时,4205

x =. 答:甲、乙两个施工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分别需25天和20天.

三、参数法

对复杂的应用题,可设参数,则往往起到桥梁的作用.

例3 (2007年滨州市)某人在电车路轨旁与路轨平行的路上骑车行走,他留意到每隔6分钟有一部电车从他后面驶向前面,

每隔2分钟有一部电车从对面驶向后面.假设电车和此人行驶的速度都不变(分别为12u u ,表示),请你根据图1,求电车每隔几分钟(用t 表示)从车站开出一部?

分析:本题给人数量少,条件不足,好象无从下手的感觉,因此可把需要的量以辅助未知数(参数)的形式表示出来.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求出两部电车的间隔距离,如图1(甲)所示,则从行人身后(人车同向)发来的两辆电车间的距离为:6×(电车行进的速度-行人骑车的速度);如图1(乙)所示,则从行人前方(人车异向)发来的两辆电车间的距离为:2×(电车行进的速度+行人骑车的速度).

解:设电车的速度为1u ,行人的速度为2u ,电车每隔t 分钟从车站开出一部.

根据题意得121121

6()2()u u u t u u u t -=⎧⎨+=⎩,解得122u u =. 再把122u u =代入所列方程组的任意一个方程中,均可解得3t =(分钟).

答:电车每隔3分钟从车站开出一部.

四、线示法

运用图线,把已知和未知条件间的数量关系,用线性图表示出来,再把数量关系写在直线图上,则等量关系可一目了然.

例4(2007年梅州市)梅林中学租用两辆小汽车(设速度相同)同时送1名带队老师及7名九年级的学生到县城参加数学竞赛,每辆限坐4人(不包括司机).其中一辆小汽车在距离考场15km 的地方出现故障,此时离截止进考场的时刻还有42分钟,这时唯一可利用的交通工具是另一辆小汽车,且这辆车的平均速度是60km/h ,人步行的速度是5km/h (上、下车时间忽略不计).

(1)若小汽车送4人到达考场,然后再回到出故障处接其他人,请你能过计算说明他们能否在截止进考场的时刻前到达考场;

(2)假如你是带队的老师,请你设计一种运送方案,使他们能在截止进考场的时刻前到达考场,并通过计算说明方案的可行性.

分析:(1)可把单独用一辆小汽车来回接送学生所需要的时间与42分钟做比较即可;

(2)若确定去县城的最短时间,可充分考虑“汽车”和“人”这两个运动因素. 显然当汽车到达时,人也同时到达这一情况可使运送学生的总时间最短. 最短时间可利用速度比求得.

解:(1)不能在限定时间内使考生到达考场.

图1

理由如下:如果单独用一辆小汽车来回接送,那么小汽车需要跑3趟,所需要的时间为1533(h)45604

⨯==(分钟),由于45分钟42>分钟,所以不能在限定时间内到达考场. (2)方案不惟一,具有开放性. 最短时间的方案设计如下:先让4人乘车,另4人步行,如果恰当的选取第一批学生下车的位置,然后让他们步行到车站,同时第二批4人也步行;小汽车返回后接第二批步行的4人追赶第一批步行的人,使这8人同时到达火车站. 在这个过程中,8个人始终在步行或乘车,没有因为等车而浪费时间,因而应该最节约时间. 其运动过程如图2所示.

设先步行的4人的行走路程AB 为km x ,后步行的4人的行走路程CD 为km z ,中间的汽车行走路程BC 为km y . 则汽车在路线A C B →→上所用时间与先步行的4人在路线A B →上所用的时间相等;汽车在路线C B D →→上所用时间与后步行的4人在路线C D →上所用的时间相等. 根据在相等的时间内,路程之比等于速度之比,可以得到::(2)5:60:(2)5:60x x y z z y +=⎧⎨+=⎩ 整理得212212x y x z y z

+=⎧⎨+=⎩ 解得2,112.11

x y z y ⎧=⎪⎪⎨⎪=⎪⎩ 又因为15x y z ++=,所以可得:2x =,11y =,2z =. 由题知所用最短时间为汽车行走的路程与汽车的速度之比,即3376060

x y z ++=(时)37=(分钟). 因为3742<,所以他们能在截止进考场的时刻前到达考场. 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