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服装个体裁剪与工业裁剪样板制作方法

服装个体裁剪与工业裁剪样板制作方法

服装个体裁剪与工业裁剪样板制作方法
服装个体裁剪与工业裁剪样板制作方法

服装制版方法

服装真比例真比例技术是从美学意义出发,数学意义落脚的系统的服装结构样片工艺处理技术。它应该是以数学规律为主干,以经验调节为附属。它要必须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最大限度减小工作负荷的前提下,既快速又明确地完成服装结构设计、结构处理以及工业制板操作,并进行高效的系列化样板的制作。在正式学习制板技术的应用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对服装真比例技术的基础理论做一下系统的学习。

一、人体与服装的测量

人体从服装研究的角度来观察,可以称作服装人体。

服装人体是服装造型的依据,服装的许多部位都能在人体上找到相应的符合部位,服装各部位与人体相应部位的具体尺寸关系,对于服装的合体要求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确定上述关系的前提就是服装人体与服装成品的科学测量。真比例技术最基础的知识是全新的人体测量知识。

(一)服装人体主要测量部位介绍(图1-1)

1、胸围 (B0):沿胸部最丰满处围量一周。测量时要注意皮尺保持水平,紧度要保证人体正常的呼吸量。

2、腰围 (w0):沿腰部最细处围量一周。

3、臀围(H0):沿臀部最丰满处围量一周。

4、肩围(S0):分别从人体前、后水平测量左右肩端点之间的距离(称为前后肩宽),取二者之和。(一般可视为前肩宽的2倍)

5、颈围(N0):在颈根处围量一周。

6、身高(h0):头顶至脚底的普通距离。

7、上体长:头顶至耻骨联合处的高度。值得指出的是,上体长不一定等于身高的一半。

除此之外,还有头围、胸下围、臂根围、上臂围、前臂围、腕围、下腰围、臀上围、大腿围、小腿围、踝围等等,但是不常用。

(二)服装成品主要部位介绍

1、胸围 (B):人体净胸围(B0)加放松量得到。

2、腰围 (w):人体净腰围(w0)加放松量得到。

3、臀围(H):人体净臀围(H0)加放松量得到。

4、肩围(s):人体肩围(s0)加放松量得到。

5、领围(N):人体颈围(N0)加放松量得到。

6、号(h):号是服装工业化生产中概括出的以厘米(cm)为单位的身高数值,一般的号采用取整的办法设置,不是直接测量得到的。例如:165号、170号等等。通常情况下,号的个位数值非5即0,号的档差为5。

7、半号:以厘米为单位设置的上体长的数值,等于号的一半。

除此之外,还有头围、胸下围、袖根围、袖上围、袖下围、袖口围、下腰围、臀上围、裤根围、裤腿围、裤脚围等等,但是不常用。

二、服装围度放松量规律

我们知道,服装的各个部位与人体相应部位之间不是紧紧符合的关系,而是应该保持一定大小的间隙的。此间隙直接导致服装各个部位的围度尺寸与人体相应部位围度尺寸的超出量,这就是放松量,简称松量。本书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放松量一般指的是具有代表意义的胸围松量。

图1-2 所示的是服装与人体胸部横截面处的间隙情况。假设人体胸围的平均半径为R,服装与人体的平均间隙为x,如果不考虑面料厚度,则有

放松量=成品胸围-净胸围

=B-B0

=2π(R+x)-2πR

=2πx

可见,同身高人群的胸围的放松量与人体的净胸围无关,却与间隙大小直接相关。

那么,特定款式服装与人体的间隙又受什么因素影响呢?很简单,如图1-4 所示:同一款服装与人体之间的间隙,应该与身高呈增函数关系。

图1-4 间隙与身高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特定款式服装的放松量受人体高度、面料厚度以及季节变化的制约。如果忽略季节对放松量的影响,服装的放松量(Δ)只与人体高度(h)以及服装用料的厚度(D)有关。它们之间的数学模型是:

Δ =θh+2πD

=θh+2×3.14d/2

≈θh+3.14d ------------(数学模型1)

其中θ是放松量系数。不同类型的服装的不同部位,θ值不同。

例如男西服的胸围θ值一般在0.10(即十分之一)左右。一位身高是170左右的男子,其普通西装的胸围放松量为

Δ =0.10×170+6.3 d

=17+3.14d

假设面料厚度d=0.4cm,则

Δ =0.10×170+6.3 d

=17+3.14d

=17+3.14×0.4

=17+1.26

=18.26

≈18(cm)

忽略用料厚度D的影响,则Δ≈17(cm)

也就是说,身高为170厘米左右的男子,其西服的胸围放松量大约是17 cm 以上。

可见,在服装用料厚度D很小(例如小于0.1cm)的情况下,上述模型可以简化成

Δ=θh ---------------(数学模型2)

这个数学模型可以改写为

Δ=Фh’ ----------------(数学模型3)

(其中Ф为半号松度系数,h’为半号)

数学模型2(和模型3)可以表述为:在忽略用料厚度的情况下,服装的放松量与人体身高(或半身高)成正比。

下面将几种常见服装的胸围放松量设置情况列表如下(表1-1):

表1-1 常见服装胸围理想松量与号(或半号)的关系

款式旗袍少女装日本原型普通西服夹克衫衬衫中山装两用衫大衣θ 0.02 0.02 0.06 0.10 0.10 0.12 0.12 0.12 0.18

Ф 0.04 0.04 0.12 0.20 0.20 0.24 0.24 0.24 0.36

170号(85半

号)松量

3~4

cm

3~4

cm

9~10

cm

17~18

cm

17~18

cm

20~21

cm 20~21

cm

20~21

cm

30~32

cm

当然,表中所列松量仅为忽略面料厚度时的参考数据,时装类可以酌情变化。另外,季节的变化一般不会导致θ值的变化,但用料厚度的改变直接导致松量的变化。儿童服装的胸围松量也可以参考表1中的θ值来设置。

〈例题1〉冬季穿用的成人夹克衫,用料总厚度为0.5 cm,假设所穿内衣厚度也是0.5cm,请设置该款夹克衫的胸围放松量大小。

分析:成人的平均身高在170 cm左右,内衣厚度可以算作用料厚度的延伸量。解:Δ=θh+3.14×(0.5+0.5)=0.1×170+3.14×1=20.14≈20(cm)

可知该款夹克衫的胸围松量可设置为20cm。

〈例题2〉为身高大约在130厘米左右的儿童设计一款学生装,其胸围放松量设成多少较为合适呢?

分析:学生装可以参考夹克衫的松量设定(θ=0.10),再适当考虑用料的厚度以及儿童好动的特点来设置即可。

解:Δ=θh =0.10×130=13(厘米)

加上面料厚度、儿童活动等因素,其松量应控制在14~15厘米左右。

三、服装个体裁剪与工业裁剪样板

(一)服装的个体裁剪:

一般的服装店采用单量、单裁的办法解决个体定做服装的裁剪问题。操作时要设置各个部位的松量,然后根据成品规格进行具体衣片的尺寸处理。这种性质的裁剪对服装的合体性考虑较多,测量的人体部位也较多。

从原理上讲,测量人体的部位越多,根据这些部位进行裁剪的服装合体程度越高。过去我国民间采用的短寸裁剪法法就是本着这个指导思想来从事操作的。但是,人们不可能通过测量得到人体所有部位的尺寸,除了少数几个起主要控制作用的关键部位(即主控部位)需要通过测量得到其实际尺寸数据以外,其他部位可以通过数学模型推算得到。这些主控部位就是前面介绍的人体主要测量部位。

主控部位的选取数量要视人体体态的特殊程度而定。对于非常普通的人体来说,只需要3~4个控制部位就可以进行裁剪制图了,即使采用一个控制部位尺寸(如胸围或身高)也可以轻松进行裁剪制图。

由于生活中的人体较标准体存在一定的偏离,因此很少采用三个以下的主控部位来进行裁剪制图,一般都采用5~7个甚至更多的主控部位。可以说,个体裁

剪最大限度地保持了个体之间的体态差异性。

(二)服装的工业裁剪样板:

服装的工业裁剪是建立在批量测量人体并加以归纳总结得到的系列数据基础上的裁剪方法。该类型的裁剪最大限度地保持了群体体态的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对立统一。

服装工业化生产通常都是批量生产,从经济角度考虑,厂家自然希望用最少的规格覆盖最多的人体。但是,规格过少意味着抹杀群体的差异性,因而要设置较多数量的规格,制成规格表。值得指出的是:规格表当中的大部分规格都是归纳过的,是针对群体而设的,并不能很理想地适合单个个体,只可以一定程度地符合个体。

在服装企业生产过程中,每个规格的衣片要靠一套标准样板来作为裁剪的依据。这些成系列的标准样板就是工业裁剪样板。

(三)工业化成衣的包容性:

说到包容性,首先要重新认识“合体”的概念。

“合体”这个概念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可以说,尽管这两个字人们说了上千年,到如今似乎也只能和“得体”、“舒服”、“雅观”、“好看”等字眼相当。

实际上,工业生产的大部分服装其合体只是“基本合体”,所谓基本的意思是说大体上、差不多、不严格。很难想象一件紧箍在身上的服装会给人带来美感,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非针织类服装与人体之间都存在着间隙,这样的服装才会穿着舒适,并且方便人们的运动。穿着舒适是因为间隙可以为人体创造一个小的体外环境,营造一个小气候,方便运动说的是非针织类面料的伸缩性能有限,只

能靠足够的宽松量来满足人体运动造成的体表变形。

从以上意义来说,片面地强调合体显然是不妥的。

服装厂商的商业活动使得合体概念更是增加了扑朔迷离的色彩。许多促销人员都在讲自己经营的服装怎样怎样合体,唯一的根据是大多数人试穿了他的服装都“比较合体”。其实,他在有意无意之中偷换了合体的概念:对消费者宣传时讲的“合体”是貌似严谨的概念,而试穿时人们看到的的“合体”却是非确定性的概念。这种偷梁换柱式使用概念的习惯,不仅仅容易使消费者陷入困惑,同时也容易导致服装厂商本身在技术上不思进取,满足现状。

试想,如果真的是大多数人试穿了他的服装都严格地合体,那只有一种可能的前提——他的服装有无数多个规格。因为人体是有高矮胖瘦的区别的。事实上服装企业不可能对任何一种类型的服装制定无数个规格。所有服装企业在制定服装规格上的出发点几乎没有什么分别,都是“用尽可能少的规格,覆盖尽可能多的人体”。有限的服装规格,预计覆盖的人体越多,对合体要求的标准越低。

经常有这样的情况,两个体形有很大区别的女孩子先后分别试穿同一件衣裙,摊柜的业主都会极力地渲染说:“太合体了,简直就象给你量身定做的一样!”是业主的商人本性使得他在搞欺诈吗?不是,而是服装本身具有一种以往不被人们注意的属性——包容性。

什么是包容性呢?就是某一件服装能够适合的人体体型变化范围大小(包括高矮胖瘦)。换句话说就是:一件服装能够适合多少不同体型的人来穿着。

服装的包容性是因服装种类的不同而异的。例如,一件防寒大衣的包容性一般比较大,可以被对应身高段各种体态和胖瘦的人穿用,甚至连身高也有一定的跨度;而一件曲线旗袍的包容性就比较小,只可以被身高、三围、体态很接近的

女子穿用。这就是防寒大衣只设很少几个规格,且每个规格可以大量生产,而曲线旗袍要设许多规格,每个规格却只能少量或单件生产的原因。

服装的包容性主要是由服装的放松量大小决定的,可以近似地认为是与放松量的大小成正比。可见,前面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合体”概念,其实就是指包容。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亲身体验:二年前自己比较瘦削的时候,周围的人都讲自己穿的西服合体,而二年后自己已经明显发福,周围的人仍然称身上的同一件西服合体。有更多的人购买或者定做了服装,一穿就是多年,尽管自己的体形在不断地变化,一直没有感觉不合体。这说明服装还表现在对同一人体在时间上的包容。

建立了服装包容性的概念,就意味着服装可以不用苛刻地追求合体。是不是这样一来,人们就可以随意地设定服装规格了呢?也不是。有另一方面的东西是我们要严格追求的,那就是塑形,即塑造人的形体,这也是对服装型体的追求。本意是通过对服装型体的欣赏,产生对理想化人体的美的想象。这实际上是在弥补大部分人体的或多或少的缺陷。

四、真比例数学模型及新型裁剪制图操作方法

(一)服装结构数学模型的演变:

既然服装存在着合体与造型的对立统一问题,就说明服装结构上的许多部位都存在着比例关系。然而关于服装结构的比例问题,人们经历了比较漫长的认识

过程。

过去比较传统的比例认识是这样的:服装的许多小部位(或分部位)与主控部位的关系是:该部位占主控部位的几分之几。这种概念型处理方法的结果是通过计算得到的尺寸要加或减一个数值以便接近真实尺寸。而这种概念的支持也导致了六分法、八分法、十二分法、五分法、和十分法多种裁剪制图方法同时并存却又相互排斥的局面出现。例如,同样是西服的前胸阔这一部位,对于正常人体来说,就有如下多个数学模型存在:

前胸阔=(1/3)半胸围+0.5寸--------(1)

前胸阔=(1/6)胸围+1.5厘米--------(2)

前胸阔=(1.5/10)胸围+1寸---------(3)

前胸阔=(1.5/10)胸围+3厘米------(4)

前胸阔=(2/10)胸围-2厘米---------(5)

前胸阔=(1/10)胸围+8厘米--------(6)

前胸阔=(1/10)胸围+2.5寸---------(7)

目前(3)、(5)两种模型应用情况最为普遍。

其实,上述一系列模型都在描述同一个比例,就是18%。前胸阔与胸围之间最典型的比例应该是18%。具体的表达式为:

前胸阔=0.18B------------------------(8)

下面我们用图象解析的手段来分析一下(3)、(5)两个近似数学模型相对于模型(8)的偏离程度(图1-5)。

图1-5 三种数学模型的图象解析

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到:三条直线有一个公共交点(100,18),即x=100时,y= 18。但y=(1.5/10)x+3和y=(2/10)x-2两条直线分别在y轴上产生了y=3和y= - 2两个截距,即这两条直线都不通过坐标原点,而只有直线y=0.18x通过坐标原点。可以说,只有模型y=0.18x的y与x之间才是真正的比例关系(即真比例关系)。那么,三个模型究竟哪一个更符合人体客观情况呢?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简洁的办法来证明:当x偏离了100,例如x=120时,模型(3)和(5)的y值分别为21和22,而模型(8)的y值介乎两者之间,为21.6。

据了解,当胸围=120厘米的时候,前胸阔=21厘米与前胸阔=22厘米都是人们认可的具体尺寸,而21.6正介乎二者之间,因此其合理性便得到了证明。

关于服装结构的数学模型的演变,还有如下一些具体例子:

上衣前胸阔=(1/6)胸围+1.5厘米

上衣后背阔=(1/6)胸围+2.5厘米

衬衫领口开=(1/5)领大-1.6厘米

衬衫领口深=(1/5)领大+1.6厘米

以上线性公式的适应范围比较小,稳定性较差。因为后面的调节数(如2.5、1.6等等)破坏了比例函数关系。更突出的问题的是计算很烦琐。

真比例的方法是将上述公式还原成真比例函数,如:

上衣前胸阔=0.18胸围

上衣后背阔=0.19胸围

衬衫领口开=0.16领大

衬衫前领口深=0.24领大

西服的袖山高=0.16胸围

对于普通人体来说,同一款式服装的各个部位的比例分配特点是比较稳定的。当然,体型的变化对数学模型的影响也是存在的,而且袖窿深度与立档深度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也具有很大的特殊性,这些问题将在后面的章节中详细讲解。

(二)不同空间层面的部位模型分析

将人体表面展开,我们会得到一个平面的展开图形,它所体现的只是人体表

面结构的二维空闯关系即长与宽的关系。由于人体各部位都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所展开的平面图形各部位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

在等距离人体表面一定的空间层面进行展开,我们会得到另一个与人体表面相近似的二维平面图。这个平面图不仅模仿人体表面,而且要体现服装在那一空间层面的基本结构关系。其各部位之间的比例关系区别于人体表面固有的比例关系。

在距离人体表面不同的空间层面进行展开,就会得到无数个与人体表面相似而各部位间比例又有区别的二维平面图。

以女人体胸围一周的比例分配为例。据有关资料载(李井田《服装制图设计原理与技术》,吉林科技出版)1987.2),我国中号女人体均值是胸围 83.3cm、胸宽 33.61cm、背宽 33.9cm。胸宽、背宽如分别占胸围的40.3%、 40.7%,按服装裁剪方式计算半胸宽与半背宽分别是胸围的20.2%、20.4 %,剩下每边腋宽只占胸围的9.4%。

在距离人体1.59Cm空间层面(净胸围加放10cm松度)的标准服装,其半胸宽、半背宽分别是胸围的18.2%、19.3%(半背宽多加 1Cm松裕量),腋宽则是12.5%。

在距离人体3.18cm空间层面(净胸围加放20cm松度)的标准服装,其半胸宽、半背宽分别是胸围的17.9%、18.8%,腋宽则为13.3%。

于是,我们可以整理出一个不同松量范围的服装对应的各部位的比例分配系数的列表(见表1-2)。

表 1-2 不同服装松量对应不同的分配比例

空间层面服装放松量前胸宽后背宽腋宽比例典型服装

0 (皮肤层面) 0 0.202 0.204 0.094

0.8 cm5 cm (0.06半号) 0.19 0.195 0.115 少女装

1.59 cm10 cm(0.13半号) 0.182 0.193 0.125 适体装

3.18 cm20 cm(0.25半号) 0.179 0.188 0.133 西装

以上数据是靠统计分析得出的,只反映了某一时期人群的平均水平,是比较静态的观察分析结果。如果考虑到身高以及服装厚度的变化因素,规律就会更加复杂。

不过可以看到,由于间隙度不同,各空间层面服装各部位的比例关系也不相同,有多少个不同的间隙度就有多少个不同的相应的比例关系。

如果停留在一个间隙度上进行研究,就避开了不同间隙度层面结构部位比例关系的变化因素,这样的比例关系就比较单纯。因此你可以用真比例格式的数学模型,也习以用短寸法(直接用服装号型系列的部位规格表),甚至可以用直量的人体尺寸(加适当松度)。总之,只要你得出的结果符合那一间隙度上服装所需要的各部位尺寸就行了。所以市面上出现了多种方法绘制的一般性服装都是可行的。

我们选取了真比例形式,除了特定间隙度的服装对应着特定的部位比例分配系数的原因之外,主要是因为真比例格式可以帮助我们免除复杂的比例分配计算。

但是,人总不能只穿一个间隙度的服装,遇到要裁剪不同于少女装间隙度的服装时怎么办呢?比如少女装间隙度是1.59Cm(加放松度10cm),而服装间隙度需要3.18cm(加放松度 20cm),结构设置方法就需要用间隙度3.18cm那个层面的部位比例关系对照少女装的比例关系,在原基础上重新进行比例分配,以此为依据绘制新的服装结构图。

应该说,针对不同的放松度,我们选择的胸宽、背宽等分部位的比例分配系数是有区别的。但是,由于服装的包容性的存在,这些区别往往被我们忽略掉。对于精品服装来说,则必须看到这些细微的区别,精心地进行调节。表1-2就是重要的参考。

(三)真比例裁剪制图的工具介绍:

图1-6 服装真比例三角板原理(可以放大观看)

采用真比例的形式设置服装结构的数学模型,使得模型的结构得到了彻底的简化。真比例概念使得技术人员从事服装CAD操作的便捷程度大大提高。但是怎样解决手工操作过程中相对繁琐的计算问题呢?

经过反复实践,大连轻工业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大连艺术职业学院的师生共同研制出一种新型的手工裁剪制图工具——服装真比例三角板,这标志着服装真比例技术正式诞生。

服装真比例技术的最大优点是实现了真正的免计算,操作时只需按照服装各个部位特定的比例数(如0.18,0.24等等),在专用的工具尺上找到相应的线段即可定出点位,从而进行快速的制图和裁剪。所用工具尺为三角板状,除了上面的主要功能外,还附有画直线、画角度线、量取弧线长以及以直代曲画弧线多种功能。使得服装裁剪及制图、打板成为一项轻松、优雅的工作。(图7)

图1-7 服装制图打板操作

上述各部位的大小已经转化成两个数相乘的形式,其计算结果可以利用真比例三角板上面规则排列的线段来找到,从而实现免计算操作。

此种方法以其可免计算的优点,接纳大量文化知识结构层次较低的待业人群,使他们很容易地迈进服装技术门槛,并且很快地为自己赢得崭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真比例制图法化专业为通俗,化繁琐为简易,是很适合中国国情的一种实用技术。

同时,其专用工具(真比例三角板)在服装新款结构设计方面体现出来的便

捷、准确的优点使得服装院校及各种服装培训班的教学内容面临着新的取舍。

真比例裁剪法有望成为服装行业技术革命的一个新的突破口,并且短时间内在服装企业、服装院校以及服装从业人群中普及开来。

目前,已有多家软件公司着手开发真比例技术,这意味着服装CAD开发面临再度的更新换代。

服装裁剪基础教程第一课:画基础线自L

服装裁剪基础教程第一课:画基础线自L 服装裁剪基础教程第一课:画基础线 这里所说的裁剪,是指业余爱好者学了来自己做衣服的,不是指职业打版师怎么学。打版师们有反对意见的,反对无效!那么多漂亮的衣衣想做,图纸不懂画,确实是蛮烦恼滴。更重要的是,学车缝的话,刚开始的时候笨手笨脚的,很辛苦,但三五天就能学个基本差不多,认真学一个月的话,以后就再不用怎么学了,全会了,至少一看就会了。% n& Q% q. F6 但裁剪呢?很多人都照着书上描个图纸,也能做件衣服出来,似乎很容易。不过,细究起来,学三五天的时间连看懂一张图纸都难,更不要说自己画图纸了,因为裁剪虽然只有“裁”和“剪”两个字,实际上包涵了很深的学问:数学啦、平面转立体啦、人体工程学啦、面料性能学啦、服装工艺学啦等等等等。: 所以,大家都说:车缝难学易会,一旦会了就真会了;裁剪易学难会,似乎会了一点,但永远不敢说精通了。! 对于没有系统培训过的业余爱好MM们来说,这就比较麻烦了:又想自己做些漂亮的衣衣,又不会画图纸,现成的图纸更不

容易找到,就算花钱买一些来,因为身材、面料等变数,做出来的东东总是不那么如意。 我这里要教的裁剪,可不是只教你怎样从书上扒个图纸下来,怎样描成一比一的裁片哦~~这些根本不是裁剪,充其量也就是照葫芦画瓢,跟裁剪一点关系都没有。我教的是怎样看到一个衣衣的实物彩图,马上就能自己动手画个裁剪图出来。不但能画出来,还能根据不同的身材做些调整,反正做好穿上去就是象那么回事。 想学裁剪的话,先要搞清楚几件事:第一、裁剪很难学,而且是相当难,不认真的话,不可能学会。 . 第二、裁剪很枯燥,学起来并不有趣,不下很大的决心的话,不可能坚持下去--当然,我尽量讲得不那么枯燥。第三、裁剪很抽象,不亲手操作的话,永远也不能明白其中的奥妙。第四、裁剪很有用,只要学会了基本原理,什么衣衣还有鞋子帽子包包都会裁 画图的时候,工具要齐。因为是学习,我们可以先画一比五的小图,就是所有的尺寸都缩小到五分之一。 工具: 1、铅笔(为了看得清楚,我用签字笔) 2、橡皮(画得好的可以不用)

服装打版的基础知识

服装打版 服装打版有平面裁剪和立体裁剪之分。 平面裁剪是指使用公式,比例,经验值等在平面的纸上绘制服装结构图最后形成服装纸样,然后使用纸样进行单件或批量裁剪,制作生产。平面裁剪不够直观,依赖经验,不适合完成复杂的带有褶的立体服装款式。比如日本原型裁剪,中国的比例裁剪,母型裁剪都属于平面裁剪。 立体裁剪是指先使用坯布(成本低的适合设计想法的面料)在立体人台上把服装的款式造型操作出来(坯布通过大头针在人台上固定),用笔在坯布上做好服装结构线的标记;然后取下坯布再平面的修顺衣片的结构线;最后把坯布的服装结构线复制到纸上形成服装纸样完成制版。 立体裁剪在西方国家比较常用和重视,东方国家比较常用平面裁剪。立体裁剪直观,不依赖经验,适合完成复杂的有多褶的立体感强的服装款式。 如何学好服装打版 最好的学习办法就是自己打版自己把它做成衣服,经历一段实践后就可以自立门户了! 服装打版和服装裁剪的区别 服装裁剪包含两种意思。 一种是指将打好的衣片纸样铺在面料上按照纸样衣片的轮廓将面料裁剪成各个衣片; 一种是指直接在面料上画好衣片的轮廓然后按轮廓裁剪成各个衣片,这样就减少了打版的环节(完成这项工作的人我们俗称裁缝),比较适合单件服装的裁剪。 服装打版就包含一种意思,就指在纸上画出衣片的轮廓图形成纸样,为在面料上裁剪提供依据。

服装打版比较适合大批量的服装裁剪,因为纸样可以反复使用,面料可以按服装数量来铺需要的层数。 服装打版常用的工具 评价服装版型打的好坏,不但比例要合适,尺寸要准确,线条也要圆顺,比如袖山、袖窿。线条是否优美决定了你的板型好与坏。好板型要做到量与型的统一。 (3)外形轮廓 外形轮廓又称造型。不同的外形轮廓有着不同的造型特征。常见的有H、A、V、T、O型。 H型具有xx、庄重、流畅不贴身的特点。 X型具有窈窕、优美,体现女性体型自然美感的特点。 A型具有稳重安定感,充满青春活力上紧下松的特点。 V型具有夸张肩部,体现男性魅力的特点。 T型具有简单、大方,呈自然绉褶状的松身特点。 O型具有夸张肩部、收缩下摆、显示夸张柔和的特点。 从以上造型特点中知道,服装的外形轮廓不完全等于人的体型,其中适应人的体型,直接呈现人体的线条、风韵的服装,属紧身合体造型;用夸张和修饰人体的方法,创造出时代流行的服装,属松身或局部合体的造型。(4)线的造型和用途 服装衣片是由不同的直线与曲线连接而成,这些线可能是外形轮廓线,也可能是各种省、缝、折裥、装饰线迹,也可能是衣身分割线,对于衣身分割线,我们要分清是功能性分割线还是装饰性分割线,因为功能性分割线往往包含一部分省道在分割线中,而装饰性分割线往往是把衣片进行分割,再进行缝合。 (5)服装各部件的组合关系及其具体尺寸和比例

服装设计与制作

服装教师技能竞赛 项目一 女时装上衣CAD 样板制作(3.5小时) 1.选手根据所提供的服装款式图和规格表, 在电脑上选用指定的CAD 软件版本“日升天辰”、“富怡”进行服装工业样板制作,并完成相配套的工艺文件的设计。工业样板要求按照提供的具体规格制作“面料样板”, 并进行电脑推档与排料,计算出给定成品规格的用料。结构设计构图、结构及线条等须按照竞赛题目的具体要求完成。工艺文件设计要求:按工业化生产标准设计该款服装的生产工艺,列出主要的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说明辅料配备。 2. 服装工业样板制作完毕,选手将文件储存在电脑中,然后举手报告,通知工作人员负责打印其制作样板及工艺文件。要求在A4纸上按1:5比例打印出来,在作品打印稿的规定位置写好选手编号。 项目二 精做男西裤(裁剪、拷边1小时,缝制4.5小时) 外形概述:装腰,前开门装拉链。斜插袋,前 裤片左右各折反裥两个,后裤片左右各收省一个,左 右后片各做单嵌线袋一只。腰头装串带7根,脚口贴 边内翻。 规格尺寸如下表: 单位:cm 1.针距:14针/3cm 。 2.锁眼钉扣:钉扣绕扣脚线高度与止口厚薄适 宜,眼位不偏斜(扣眼机锁),扣与眼位相对,大小适宜;钉扣线4股,每眼2针8根线。 3.熨烫整理:内外侧缝分缝烫开,平服不起皱。后裆缝分烫平,后袋烫平,两嵌线大小要均匀,周围平整。袋布前后裆缝、缝线烫平,不起皱,内外平整。裤腰头中缝分开烫平,内外平整。裤腰、前裥、门里襟熨烫平整,前裥对准前中线,

后裥位裥尖熨烫至边带口下1cm止。按裤子的前后中线熨烫出烫迹线,前烫迹线从 脚口烫至前裥。后烫迹线,从脚口烫至后袋位下4cm处。 4.详细工艺要求见高档西裤分解图。 服装教师技能竞赛评分标准 (一)服装CAD样板制作(40%) 服装工业样板的控制部位尺寸误差超过±0.5cm;缺少一片或一片以上主片 样板;缺少二片或二片以上零部件样板;将被视为该部分不及格。 ①规格准确,在规定的公差范围内(20%) 控制部位规格允差±0.2cm,超过允差每个部位扣3分;另部件规格允差± 0.1cm,超过允差每个部位扣1分。 ②板型优美,结构准确,线条流畅(15%) 板型优美,结构准确,直线平直,曲线顺畅。明显失误每处扣2分,较小 误差每处扣1分。 ③配伍恰当(25%) 相关部位的外型、结构线相对吻合。袖山吃势合理,装领、装袖等相关部 位配伍恰当。装领允差为0.2cm,其它部位样板允差为0.2~0.3cm。 ④部件完整(15%) 主件样板不得缺损,部件样板缺一块扣3分。 ⑤标记、标注准确(5%) 每片样板须标注齐全,缺主要标记每个扣1分,次要标注错误或漏缺标注 每个扣0.5分。 ⑥服装样板放缝、推档、排料与算料(15%) 服装样板各部位放缝、推档、排料与算料准确、合理,曲线顺畅,标注齐 全。不合理每处扣1分,放缝记号错误或漏缺每个扣0.5分。 ⑦工艺文件设计符合要求,能按工业化生产标准设计该款服装的生产工艺。(5%) (二)男西裤的缝制(60%) 服装样衣与平面款式图中的生产款式一致。如出入较大将被视为该部分不及格。 (1)规格准确,在规定的公差范围内(15%)

服装裁剪与缝制入门

浅释服装缝制的基础裁剪 2006-12-4 8:20:26 作者:eric 点击数:294 评论共:0 条收藏此页 裁剪是缝制的基础,裁剪时应保证裁剪的精度,即裁出的衣片与样板间的误差。对批量加工的服装往往需要根据服装的规格尺寸和数量分床裁剪,按照样板方向部位合理排料,裁剪时各层衣片间的误差应符合规定。 裁片方法不正确不仅会使成衣造型结构完全偏离设计,而且造成很大的浪费。在批量加工时,会给生产者带来很大的损失。 归纳得出,裁剪应正确掌握以下要求:归纳得出,裁剪应正确掌握以下要求: 掌握正确的开裁顺序。即无横断后直断、先外口后里口,先零小料后整大料,逐段开刀,逐段取料。 掌握拐角的处理方法。凡衣片拐角处,应以角的两边不同进刀开裁,而不可以连续拐角裁,以保证精确裁剪。 左手压扶材料,用力均匀柔和,不可倾斜,右手推刀轻松自如,快慢有序。 裁剪时要保持裁刀垂直,以免各层衣片产生误差。 保证裁刀始终锋利,更不能有刃缺口,以保证裁片边缘光洁顺直。 打刀口时定位要准,剪口不得超过 3mm 且清晰持久。 裁剪时要注意裁刀温度不可过高,特别是合成纤维,高温易产生衣片边缘变色,焦黄、粘连等现象,同时会引起刀片粘污。 裁剪不是一项独立的工作,在裁剪之前要进行诸如铺料、画样等准备工作。铺料是按照所规定的铺料层数及长度,将服装材料按铺料要求,铺放在裁床上,以便画样及开裁。对伸缩性大的材料,铺料后还需要放置数小时, 使之应力回缩后再裁减。铺料有其本身的工艺技术要求: 布面平整。铺料时必须使每层材料的表面平整,不得有折皱、歪曲不平现象。否则衣片将变形,给缝纫工作带来困难,并对服装效果及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 布边对齐。铺料时要求每层料布边要对齐,不能有参差不齐现象,否则易造成短边部位裁片尺码规格变异,造成次片。布边里口处一般要求较严格,要求上下整齐,差异不得超过 2mm,因为里口部位将作为将来排料基准边。另一边保证自然平整即可。 张力均匀,并且尽量小。要想铺料平整,必要时得施加一定的张力,该力必须均匀且尽量小,以防止内应力回缩不匀而起皱。

服装标准术语服装基础知识

服装标准术语--服装基础知识 标准术语--基础知识 服装标准术语--服装基础知识 专业术语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而且便于行业人士之间的交流,增加信息量和扩大业务范围。在生意交往中,多数人不喜欢和外行人打交道。业务上的沟通困难,常常会影响到整个经营过程。 一、服装术语 大部分学科或专业都有自己的概念和术语。如同制图符号一样,术语也是一种语言,一种在服装行业经常使用和用于交流的语言。术语使工业生产成为可能。 在国家标准中,详细规定了有关服装术语的基本内容。该标准为推荐性标准,在实际应用时,无论其内涵还是外延,都要与时尚流行和行业习惯相对应。有些术语的解释带有一定的地方性.服装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构思活动。在实际操作中,这一活动贯穿于企业活动的全过程,从市场调研、生产条件、企业战略到艺术构思、结构造型、样衣调整等。狭义的设计,多指设计师独立所从事的工作;广义的设计,应是企业活动的集成效果。国标中所述服装设计的有关术语属狭义的概念。 服装款式style: 指服装的式样,通常指形状因素,是造型要素中的一种。 服装造型modeling: 指由服装造型要素构成的总体服装艺术效果。造型要素的划分,从具体造型分为款式、配色与面料三要素;从抽象造型分为点、线、面、形、体、色、质、光等;从部件分为鞋帽、上衣、下衣、外套、内衣、装饰品等。 服装轮廓silhouette:

即服装的逆光剪影效果。它是服装款式造型的第一视觉要素,在服装款式设计时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其次才是分割线、领型、袖型、口袋型等内部的部件造型。轮廓是服装流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款式设计图design drawing: 指体现服装款式造型的平面图。这种形式的设计图是服装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由于它绘画简单,易于掌握,是行业内表达服装样式的基本方法。 服装效果图effect drawing: 指表现人体在特定时间、特殊场所穿着服装效果的图。企业老板应学会阅读服装效果图。服装效果图通常包括人体着装图、设计构思说明、采用面料及简单的财务分析。 服装裁剪图cutting drawing: 即用曲、直、斜、弧线等特殊图线及符号将服装款式造型分解展开成平面裁剪方法的图。国内流行的裁剪制图方法主要有中国比例裁剪法和日本原型裁剪法。补充说明图。 服装结构线structure line: 指在服装图样上,表示服装部件裁剪、缝纫结构变化的线。裁剪图上的图线根据粗细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细线(包括制图辅助线、尺 寸标注线、等分线等);另一类是粗实 线(表示裁剪制作的结构线)。根据国家标准细线的粗细为0.2--0.3cm;粗线粗细为0.6--0.9cm。 服装产品行业术语 服装分类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完整版)服装工业制板与制作教案

重庆三峡学院本科课程备课教案2015 —2016学年第 2 学期 (美术术科类) 课程名 教师姓 教师职

周次 9-12 授课时间 64课时

周次 9 授课时间周三课程性质□专业必修□专业选修□通识教育选修 授课题目 (教学章、节或主 题) 第一章裙装工业样板与缝制工艺 教材及参考资料《成衣工业样板与服装缝制工艺》倪红编著 教学对象情况简评 本课程是以学习裙子设计原则和造型特点的理论知识,为初步接触裙子理论知识的2014级学生提供基础,为之后的结构制板学习打下基础。 授课内容与教学目的作业内容与质量要求 理论要点: 按整体结构分:连衣裙、半裙。 按裙的外轮廓分:直筒裙、A字裙、喇叭裙、一步裙、紧身裙、泡泡裙裙撑裙、鱼尾裙等。 按裙的长度分:迷你裙(超短裙)、短裙—活泼、中裙(及膝裙)--端庄、中长裙(七分裙)--婉约、长裙(及踝裙)--成熟、超长裙(拖地裙)--高贵典雅 按腰线高低分: 低腰裙无腰裙装腰裙连腰裙高腰裙 按内部结构分: 按片数:一片裙、两片裙、四片裙、六片裙、多片裙等 按褶裥:单向褶裙,对褶裙,活褶裙,碎褶裙,立体褶裙,百褶裙等 按结构:育克裙、裙裤、鱼尾裙等、塔裙、蛋糕裙等 按功能场合分:职业套裙、礼服裙、孕妇裙、围裙 教学目的:了解裙子的不同分类方式和种类,认识裙子构成的特点和理论依据,为进入专业裙子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作业命题一: 分析不同长度的裙子在人台上的不同高度,并进行测量。质量要求:无 数量要求:无 作业命题二: 寻找生活中常见的裙子款式图质量要求:无 数量要求:无 技能要点:无教学目的:无

美术学院 周次 9 授课时间周四

服装个体裁剪与工业裁剪样板制作方法

服装制版方法 服装真比例真比例技术是从美学意义出发,数学意义落脚的系统的服装结构样片工艺处理技术。它应该是以数学规律为主干,以经验调节为附属。它要必须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最大限度减小工作负荷的前提下,既快速又明确地完成服装结构设计、结构处理以及工业制板操作,并进行高效的系列化样板的制作。在正式学习制板技术的应用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对服装真比例技术的基础理论做一下系统的学习。 一、人体与服装的测量 人体从服装研究的角度来观察,可以称作服装人体。 服装人体是服装造型的依据,服装的许多部位都能在人体上找到相应的符合部位,服装各部位与人体相应部位的具体尺寸关系,对于服装的合体要求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确定上述关系的前提就是服装人体与服装成品的科学测量。真比例技术最基础的知识是全新的人体测量知识。 (一)服装人体主要测量部位介绍(图1-1) 1、胸围 (B0):沿胸部最丰满处围量一周。测量时要注意皮尺保持水平,紧度要保证人体正常的呼吸量。 2、腰围 (w0):沿腰部最细处围量一周。 3、臀围(H0):沿臀部最丰满处围量一周。 4、肩围(S0):分别从人体前、后水平测量左右肩端点之间的距离(称为前后肩宽),取二者之和。(一般可视为前肩宽的2倍)

5、颈围(N0):在颈根处围量一周。 6、身高(h0):头顶至脚底的普通距离。 7、上体长:头顶至耻骨联合处的高度。值得指出的是,上体长不一定等于身高的一半。 除此之外,还有头围、胸下围、臂根围、上臂围、前臂围、腕围、下腰围、臀上围、大腿围、小腿围、踝围等等,但是不常用。 (二)服装成品主要部位介绍 1、胸围 (B):人体净胸围(B0)加放松量得到。 2、腰围 (w):人体净腰围(w0)加放松量得到。 3、臀围(H):人体净臀围(H0)加放松量得到。 4、肩围(s):人体肩围(s0)加放松量得到。 5、领围(N):人体颈围(N0)加放松量得到。 6、号(h):号是服装工业化生产中概括出的以厘米(cm)为单位的身高数值,一般的号采用取整的办法设置,不是直接测量得到的。例如:165号、170号等等。通常情况下,号的个位数值非5即0,号的档差为5。 7、半号:以厘米为单位设置的上体长的数值,等于号的一半。 除此之外,还有头围、胸下围、袖根围、袖上围、袖下围、袖口围、下腰围、臀上围、裤根围、裤腿围、裤脚围等等,但是不常用。 二、服装围度放松量规律

(完整版)第一章服装缝制工艺第一节常用术语解释

第一章服装缝制工艺 基础 缝制工艺基础是服装制作基础和技巧,为完成服装成品制作,要掌握和学习很多服装基础缝制工艺,有一些缝针方法和操作技巧在许多类型服装加工过程中都要使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应用性,我们称之为基础缝制工艺。包括手缝工艺、机缝工艺和熨烫工艺。任何一种工艺都是使用手指的技术,必须经过反复的练习才能正确地掌握,首先要从手缝工艺入手。 第一节服装缝制工艺 常用术语解释 一、裁剪工艺名词 1.排料:制定出用料定额。 2.铺料:按划样要求铺料。 3.开剪:按划样线条用裁剪工具裁片。 4.钻眼:用裁剪工具在裁片上做出缝制标记,应做在可缝去的部位上,以免影响产品的美观。 5.打粉印:用划粉在裁片上做出缝制标记,一般作为暂时标记。 二、缝纫工艺名词 1.打线钉:用白棉纱线,在裁片上做出缝制标记。一般用于毛呢服装上的缝制标志。 2.剪省缝:将毛呢服装上因缝制后的厚度影响衣服外观的省缝剪开。 3.环缝:将毛呢服装剪开的省缝,用纱线作环形针绕缝,以免纱线脱散。 4.缉省缝:将省缝折合用机器缉缝。 5.烫省缝:将省缝坐倒或分开熨烫。 6.推门:将平面衣片,经归拔等工艺手段烫成立体形态衣片。 7.缉衬:机缉前衣身衬布。 8.烫衬:熨烫缉好的胸衬,使之形成人体胸部形态,与经推门后的前衣片相吻合。 9.覆衬:将前衣片覆在胸衬上,使衣片与衬布贴合一致,且衣片布纹处于平衡状态。 10.纳驳头:又称扎驳头,用手工或机器扎。 11.拼耳朵片:将大衣挂面上段形状如耳朵的部分进行拼接。 12.粘牵条:将牵条布用手工扎或用浆糊粘在易拉伸部位。 13.缉袋嵌线:将嵌料缉在开袋口线两侧。 14.开袋口:将已缉嵌线的袋口中间部分剪开。 15.封袋口:袋口两头机缉倒回针封口。 16.挂面:将挂面覆在前衣片止口部位。 17.合止口:将衣片和挂面在门襟止口处机缉缝合。 18.修剔止口:将缉好的止口毛边剪窄。 19.扳止口:将止口毛边与前身衬布用斜形手工针迹扳牢。 20.扎止口:在翻出的止口上,手工或机扎一道临时固定线。 21.合背缝:将背缝机缉缝合。 22.归拢后背:将平面的后衣片,按体形归烫成立体衣片。 23.封背衩:将背衩上端封结。 24.扣烫底边:将底边折光或折转熨烫。 25.扎底边:将底边扣烫后扎一道临时固定线。 26.倒钩袖窿:沿袖窿用倒钩针法缝扎,使袖窿牢固。 27.装垫肩:将垫肩安装在袖窿肩头部位,使最厚部位处于人体肩线上,以增加领圈牢度。 28.倒扎领窝:沿领窝用倒钩针法缝扎。 29.合领衬:在领衬拼缝处机缉缝合。 30.拼领里:在领里拼缝处机缉缝合。 31.归拔领里:将覆上衬布的领里归拔熨烫成符合人体颈部的形态。 32.归拔领面:将领面归拔熨烫成符合人体颈部的形态。 33.覆领面:将领面覆上领里,使领面、领里复合一致,领角处的领面要宽松些。 34.绱领子:将领子安在领窝处,领子要稍宽松些。 35.分熨上领缝:将绱领缝份分开,熨烫后修剪。 36.分熨领串口:将领串口缉缝分开熨烫。 37.叠领串口:将领串口缝与绱领缝扎牢,注意使串口缝保持齐直。 38.包领面:将西装、大衣领面外口包转,用三角针与领里绷牢。 39.归拔偏袖:偏袖部位归拔熨烫成人体手臂的弯曲形态。 40.缲袖衩:将袖衩边与袖口贴边缲牢固定。 41.扎袖里缝:将袖子面、里缉缝对齐扎牢。 42.收袖山:抽缩袖山上手工线迹或机缝线迹,抽缩的程度以袖中线两端为多。 43.滚袖窿:用滚条将袖窿毛边包光,增加袖窿的牢度和挺度。

服装工业样板设计理论讲解

第一章工业样板设计的概述 学时:1学时,讲课1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服装工业样板设计相关基本概念与常用术语; 掌握服装工业样板的含义、特点、种类、作用; 掌握服装基准纸样的确定; 教学重点:服装工业样板的种类;服装基准纸样的确定 教学方法:理论讲解 第一节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 1.1 概念 1、服装工业纸样:为服装工业化大生产提供符合款式要求、面料要求、规格尺寸和工艺 要求的可用于裁剪、缝制与整理的全套工业纸样(样板)。 2、服装工业制版:在服装设计这一个系统工程中,由分解立体形态产生平面制图到加放 缝份产生样板的过程。是建立在批量测量人体并加以归纳总结得到的系列数据基础上的裁剪方法,它最大限度地保持群体体态的公共性与差异性的对立统一。 结构设计净样板推板毛样板(加缝份和折边) 3、服装工业推板:为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年龄、体型特征、穿衣习惯的不同,同一规格的 服装需要制作系列规格或不同号型。工业推板就是以中间规格标准样板为基础,兼顾各个规格或号型系列之间的关系,通过科学计算,正确合理的分配尺寸,绘制出各规格或号型系列的裁剪用样板的方法 4、服装工业纸样设计的主要内容: 根据款式设计的要求进行基准纸样的确定; 根据基准纸样的要求进行成品规格档差的确定; 根据成品规格档差的要求进行全套工业纸样的制作; 根据不同规格尺寸的数量进行排料和算料 1.2 常用术语 1、服装样板:是服装工业纸样的简称,也是服装结构样板的简称。是服装工业化大生 产用于裁剪、缝制与整理服装的重要技术资料。分为两大类:裁剪样板和工艺样板。 2、缝份:缝制工艺名词,缝份不同其缝份量也不同。常见的缝份形式有分开缝、倒缝、 包缝、来去缝、装饰缝、滚边、绷缝等。 3、样板推档 4、服装规格:是制作样板、裁剪、缝纫、销售的重要环节,是决定成衣质量和商品性 能的重要依据。 5、规格档差:主要包括成品规格档差(如衣长、胸围、领围、肩宽、袖长等)、各具 体部位档差和细部档差(袖笼深、口袋位置等) 6、服装号型国家标准:是净体尺寸。 7、服装号型系列:是确定服装规格和规格档差的科学依据和统一标准。现用 GB1335-1991《服装号型》标准。 8、坐标轴

服装裁剪的人体测量

服装裁剪的人体测量入门方法: 量体以前,首先必须对人体主要部位进行仔细观察。量体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求被量者站立端正,姿势自然,不要深呼吸。 2.围量横度时,应注意皮尺不要拉是过松或过紧,要保持水平。 3.围量胸围时,被量者两臂垂直;围量腰围时要放松腰带。 4.冬季做夏季服装,或夏季做冬季服装,在量体时应根据顾客要求,适当缩小或放大尺寸。 5.量体时要注意观察好体型特征,有特殊部位要注明,以备裁剪时参考。 6.不同体型有不同要求,体胖者尺寸不要过肥或过瘦,体瘦者尺寸要适当宽裕一些。 7.量体要按顺序进行,以免漏量。 量体具体方法 1.总体高:代表服装“号”,由头部顶点垂直量至脚根。 2.衣长:由前身左侧脖根处,通过胸部最高点,量对需长度,一般量至手的虎口。 3.胸围:代表上衣类服装“型”,在衬衫外,沿腋下,通过胸部最丰满处,平衡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4.肩宽:由后背左肩骨外端顶点量至右肩骨外端顶点(软尺在后背中央贴紧后脖根略成弧形)。款式需要夸张时,肩可适当放宽。灯笼袖款可适当改窄。 5.袖长:由左肩骨外端顶点量至手的虎口,按需要增减长度。 6.袖口:围量手腕一周,再按需要加放尺。寸还可根据款式的不同用胸围比例法计算。 7.领大:沿喉骨下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8.腰节:一般体型可按总体高算出。遇到特殊体型时,就需要量取前后的腰节尺寸(在腰部最细处,围一条皮尺成水平),分别量取前后腰节的尺寸。 9.裤长:由腰部左侧胯骨上端,向上4厘米往下量至脚跟减3厘米。 10.腰围:代表裤子类服装“型”。在单裤外沿腰间最细处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11.臀围:沿臀部最丰满处平衡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松度。 12.上裆:由腰部右侧胯骨上端,向上4厘米,量至大腿根。服装裁剪是服装制作的基础,而“量体裁衣”则是服装裁剪最基本的要求。任何一个时装款

服装打版的基础知识

服装打版的基础知识 服装打版有平面裁剪和立体裁剪之分。 平面裁剪是指使用公式,比例,经验值等在平面的纸上绘制服装结构图最后形成服装纸样,然后使用纸样进行单件或批量裁剪,制作生产。平面裁剪不够直观,依赖经验,不适合完成复杂的带有褶的立体服装款式。比如日本原型裁剪,中国的比例裁剪,母型裁剪都属于平面裁剪。 立体裁剪是指先使用坯布(成本低的适合设计想法的面料)在立体人台上把服装的款式造型操作出来(坯布通过大头针在人台上固定),用笔在坯布上做好服装结构线的标记;然后取下坯布再平面的修顺衣片的结构线;最后把坯布的服装结构线复制到纸上形成服装纸样完成制版。 立体裁剪在西方国家比较常用和重视,东方国家比较常用平面裁剪。立体裁剪直观,不依赖经验,适合完成复杂的有多褶的立体感强的服装款式。 如何学好服装打版 服装打版是一门实践科学,理论知识在短期内只要用心是可以掌握的; 不过短期内学完服装打版就想马上到服装厂里工作这恐怕要有点难度,因为优秀的服装打版师是需要几年的经验积累的。 服装打版也是综合的学科,学服装打版同时也要学习服装的工艺制作,不会制作服装想把打版学好是不可想象的。 好的打版师还要懂一些服装设计,面料的知识。 在学习服装打版的时候多注重实践环节的操作,学习服装CAD制版首先要有好的手工打版基础,一定先要把手工打版的学习巩固好。 如果对服装打版很爱好,就要有打持久战的心里准备!时间的长短就要看悟性和勤奋了! 最好的学习办法就是自己打版自己把它做成衣服,经历一段实践后就可以自立门户了! 服装打版和服装裁剪的区别 服装裁剪包含两种意思。 一种是指将打好的衣片纸样铺在面料上按照纸样衣片的轮廓将面料裁剪成各个衣片; 一种是指直接在面料上画好衣片的轮廓然后按轮廓裁剪成各个衣片,这样就减少了打版的环节(完成这项工作的人我们俗称裁缝),比较适合单件服装的裁剪。 服装打版就包含一种意思,就指在纸上画出衣片的轮廓图形成纸样,为在面料上裁剪提供依据。 服装打版比较适合大批量的服装裁剪,因为纸样可以反复使用,面料可以按服装数量来铺需要的层数。

服装裁剪入门分解

服装裁剪入门量衣服的方法 1.以上图片介 绍了,各种服装裁剪当中具体的量衣方法,大家可以仔细记忆一下,以方便以裁剪衣服知识中用到 1.总体高:代表服装“号”,由头部顶点垂直量至脚根。 2.衣长:由前身左侧脖根处,通过胸部最高点,量对需长度,一般量至手的虎口。 3.胸围:代表上衣类服装“型”,在衬衫外,沿腋下,通过胸部最丰满处,平衡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 尺寸。 4.肩宽:由后背左肩骨外端顶点量至右肩骨外端顶点(软尺在后背中央贴紧后脖根略成弧形)。款式需 要夸张时,肩可适当放宽。灯笼袖款可适当改窄。 5.袖长:由左肩骨外端顶点量至手的虎口,按需要增减长度。 6.袖口:围量手腕一周,再按需要加放尺。寸还可根据款式的不同用胸围比例法计算。 7.领大:沿喉骨下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8.腰节:一般体型可按总体高算出。遇到特殊体型时,就需要量取前后的腰节尺寸(在腰部最细处,围 一条皮尺成水平),分别量取前后腰节的尺寸。 9.裤长:由腰部左侧胯骨上端,向上4厘米往下量至脚跟减3厘米。 10.腰围:代表裤子类服装“型”。在单裤外沿腰间最细处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11.臀围:沿臀部最丰满处平衡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松度。 12.上裆:由腰部右侧胯骨上端,向上4厘米,量至大腿根。

裁剪中的人体结构与各部分的名称女款

服装各个部件名称英文对照中文说明 各种领子的造型名称 〔倒挂领〕指领角向下垂落的领型。 〔中山服领zhongshan coat collar〕由底领和翻领组成,领角呈外八字形。 〔尖领pointed collar, peaked collar〕领角呈尖角形的领型,也叫尖角领。 〔衬衫领shirt collar〕或衬衣领,由上领和下领组成,是衬衫专有的领型。 〔圆领round collar〕指领角呈圆形的领型,也叫圆角领。 〔青果领shawl collar〕是翻驳领的一种变形,领面形似青果形状的领型。 〔荷叶边领)领片呈荷叶边状,波浪展开的领型。 〔燕子领swallow collar, wing collar〕领面下止口的两条线形,似燕子飞翔时翅膀张开的形状。 〔两用领convertible collar〕也叫开关领。指可敞开、可关闭的领型。 〔方领square collar〕指领角呈方形的领型。如领面较窄,则称之为小方领。 〔中式领mandarin collar〕指中式服装的领型,其结构为圆领角关门的立领。 〔立领stand collar, Mao collar〕指领子向上竖起紧贴颈部的领型。 〔海军领〕指海军将士们军服的领型,其领子为一片翻领,前领为尖形,领片在后身呈方形,前身呈披巾形的领型。〔扎结领〕也叫一字领,领片是一长条形,在前颈点可以扎成花结的领型。 〔圆领口round neckline〕领圈呈圆形,根据情况领圈可开大开小,圆弧可呈圆形或呈椭圆等形状。 〔方领口square neckline〕领圈呈方形。根据爱好可开成长方形或横向方形。 〔! 字领口"!" shape neckline〕领圈呈英文字母! 字形状。根据款式的需要,! 字的开口可大可小。 〔一字领口boat neckline, slit neckline, off neckline〕前后衣片在肩部缝合只剩颈圈部位,前后领圈成一字形状,即呈水平线形状。 〔鸡心领口sweetheart neckline, heart shaped neckline〕也叫桃形领,领圈呈鸡心形状,即下部尖、上部成圆弧状。〔底领collar stand, collar band〕也称领座,是连接领口与翻领的部位。 〔翻领lapel〕指翻在底领外面的领面造型。 〔领上口fold line of collar〕领面的翻折线,即领外翻的连折处。 〔领下口under line of collar〕领子与领窝的缝合部位。 〔领里口top collar stand〕指领上口到领下口之间的部位,也叫领台高或起登。 〔领外口collar edge〕指领子的外侧边沿处。 〔领豁口〕也叫驳嘴,指领嘴与驳角间的距离。 袖子 〔连袖〕指衣袖相连、有中缝的袖子。中式上衣多采用这种袖子。 〔圆袖set-in sleeve〕也称装袖,指在臂根围处与大身衣片缝合连接的袖型。圆袖是基本的西式合袖形式与肩袖造型。〔前圆后连袖split raglan sleeve〕指前袖椭圆形,后袖与肩相连的袖。 〔中缝连袖〕指袖中线有合缝分割线的圆袖。 〔衬衫袖shirt sleeve〕一片袖结构,长袖装有袖克夫。 〔连肩袖raglan sleeve〕又称插肩袖,是肩与袖连为一体的袖型。 〔喇叭袖flare sleeve; trumpet sleeve〕指袖管形状与喇叭形状相似的袖子。 〔泡泡袖puff sleeve〕指在袖山处抽碎褶而蓬起呈泡泡状的袖型。 〔灯笼袖lantern sleeve; puff sleeve〕指肩部泡起,袖口收缩,整体袖管呈灯笼形鼓起的袖子。 〔蝙蝠袖batwing sleeve〕在肩袖连接处,袖窿深即腰节附近,整体造型如蝙蝠翅膀张开状的袖子。 〔花瓣袖petal sleeve〕或称蚌壳袖,也叫郁金香花瓣袖,指袖片交叠如倒挂的花瓣的袖型。 〔袖口sleeve opening〕袖管下口的边沿部位。 〔衬衫袖口cuff〕即理克夫,指装袖头的小袖口。

服装裁剪的基础知识与实践教程

服装裁剪的基础知识与实践教程 量体以前,首先必须对人体主要部位进行仔细观察。量体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求被量者站立端正,姿势自然,不要深呼吸。 2.围量横度时,应注意皮尺不要拉是过松或过紧,要保持水平。 3.围量胸围时,被量者两臂垂直;围量腰围时要放松腰带。 4.冬季做夏季服装,或夏季做冬季服装,在量体时应根据顾客要求,适当缩小或放大尺寸。 5.量体时要注意观察好体型特征,有特殊部位要注明,以备裁剪时参考。 6.不同体型有不同要求,体胖者尺寸不要过肥或过瘦,体瘦者尺寸要适当宽裕一些。 7.量体要按顺序进行,以免漏量。 量体具体方法 1.总体高:代表服装“号”,由头部顶点垂直量至脚根。 2.衣长:由前身左侧脖根处,通过胸部最高点,量对需长度,一般量至手的虎口。 3.胸围:代表上衣类服装“型”,在衬衫外,沿腋下,通过胸部最丰满处,平衡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4.肩宽:由后背左肩骨外端顶点量至右肩骨外端顶点(软尺在后背中央贴紧后脖根略成弧形)。款式需要夸张时,肩可适当放宽。灯笼袖款可适当改窄。 5.袖长:由左肩骨外端顶点量至手的虎口,按需要增减长度。 6.袖口:围量手腕一周,再按需要加放尺。寸还可根据款式的不同用胸围比例法计算。 7.领大:沿喉骨下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8.腰节:一般体型可按总体高算出。遇到特殊体型时,就需要量取前后的腰节尺寸(在腰部最细处,围一条皮尺成水平),分别量取前后腰节的尺寸。 9.裤长:由腰部左侧胯骨上端,向上4厘米往下量至脚跟减3厘米。 10.腰围:代表裤子类服装“型”。在单裤外沿腰间最细处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11.臀围:沿臀部最丰满处平衡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松度。 12.上裆:由腰部右侧胯骨上端,向上4厘米,量至大腿根。 肩宽与胸宽的量取 肩宽:是左右肩端点之间的长度,要通过后颈点测量。 背宽:测量背部左右后腋点之间的长度。 胸宽:测量前胸左右前腋点之间的长度。 乳间距:左右乳峰点之间的长度。 围度的量取 胸围:通过乳峰点的位置,使皮尺水平围量一周。注意不要过紧和过松,后背有肩甲骨,尺寸易下落。 乳下围:在乳房下端用皮尺水平围量一周。 腰围:在中腰最细处用皮尺水平围量一周,根据品种加放松度。 臀围:在臀部最丰满处水平围量一周,根品种加放松度。 背长与总长的量取 背长:从后颈点到腰围线的垂直长度。 总长:从后颈点向下垂放皮尺,在腰围处轻按住,量到脚底。 后长:从侧颈点开始经过肩甲骨量到腰围线。

2020年(服装生产管理)服装生产管理概述

(服装生产管理)服装生产 管理概述

目录 第一章服装生产管理概述 第一节服装生产概述 一、服装生产企业的特点 二、服装生产方式 三、国内外成衣生产状况 四、服装生产流程简介 第二节服装生产管理体系 一、生产管理的概念 二、服装生产管理体系 三、服装生产管理的原则 四、服装生产管理方法和特点 第三节计算机在服装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一、计算机辅助生产管理的发展和作用 二、计算机在服装生产管理中的应用简介 三、服装CIMS在我国的应用 第四节生产管理发展趋势 一、市场全球化 二、重视生产运作战略 三、全面质量管理(TQM) 四、柔性生产系统 五、缩短生产周期 六、新技术应用与创新 七、员工的参与 八、流程再造

九、重视环境 十、ERP与供应链管理 十一、准时化生产(JIT)与精益生产(LP) 第二章服装生产过程信息管理第一节信息与信息管理简介 一、信息的概念 二、信息的作用 三、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第二节服装生产信息文件 一、生产合约书 二、成衣样板制造通知单 三、服装生产制造通知单 四、裁庆明细表和总表 五、车间生产排期表 六、车间生产日报表 七、服装产品装箱表 八、车间标准工序工价表 第三节服装装箱单计算与分配设计 一、单色单码装箱 二、单色混码装箱 三、混色混码装箱 第三章物料管理 第一节物料管理的基本知识 一、物料管理的概念 二、物料管理的重要性 三、物料管理的范围 四、物料管理的组织 五、物料管理的职能

第二节物料的采购 一、采购部门的职能 二、采购组织 三、采购方式 四、采购的定价方法 五、采购跟催与评核 六、物料供应商的选择 第三节物料的仓储管理 一、仓储管理的意义和职能 二、收料与发料 三、物料盘点 第四节物料分类与编号 一、物料分类的意义和原则 二、物料分类的种类 三、物料分类的作用 四、物料编号的意义和方法第五节呆废料的处理 一、处理呆废料的意义 二、呆废料发生的原因 三、呆废料的处理方法 第六节存货控制 一、存货分类 二、存货控制的目的和范围 三、存货控制系统 四、存货控制方法 五、存货控制的基本原则 第七节服装企业物料处理系统 一、物料处理的概念

汉服裁剪工艺教程详解

础知识图解-1 ★★现在汉服常服结构分类大纲(附图,草案)★★ ★总大纲包括: ★一常服(基本提炼历史上各有代表性的服饰作为日常汉服) ★二礼服(采用一丝不苟的古制) ★三首服(冠帽巾类,历史上礼服和常服配用的冠巾都很丰富,因此汉服复兴越多吸取越好) ★四鞋类(鞋履屐等) ★五配件类(玉配绦带的挂法,披帛的搭配等) ★这里先说常服★———————————————————————————————————— ★常服 ★一服制分类 ★1衣裳连制类(深衣) ★A男式:朱子制直裾 ★B女式:汉制曲裾 ★〈说明,按现代穿法,男穿直裾,女穿曲裾效果会比较好一些,直裾里面又分汉代直裾,宋明时代穿的直裾,以及朱子家礼中的深衣等,个人感觉朱子深衣好些,下裳幅片比较多,开的幅度也比较大,甚有儒士之风,而宋代直裾幅度比较小,剪裁比较直,汉代直裾则比较生硬,花纹繁乱;女子曲裾,只有汉代的三绕膝〉 ★2衣裳分开类(两截) ★A男式:上衣下裳 ★B女式:襦裙 ★a唐式襦裙(系处胸上) ★b宋式襦裙(系处胸下) ★c明式襦裙(系处腰部)

★〈说明,男子上衣下裳只有选择先秦士大夫的那种统一装束,后来可能觉得出官入相行动不方便,干脆穿上了衣裳连制的深衣,甚至还是觉得麻烦,以至后来发展成了上下通裁一剪裁到底的长衫,不过在历代礼服中仍保留着男子上衣下裳的装扮,由于礼服比较复杂,将其谈化,只保留样式,就可以作为现代的常服了;女子只有襦裙,由于历代样式基本没什么变化,只是组合搭配的问题,只采用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穿法即可,既按裙系的位置划分,襦,历代长度大小不一,现代制订标准,基本还是以短(齐腰),长(齐膝)两种为好〉 ★3上下通裁类 ★A男式 ★a直裰(有束腰,有衣缘) ★b长衫(无束腰,无衣缘) ★4圆领类 ★A男式 ★a唐式袍衫(小圆领) ★b明式阑衫(大圆领) ★〈说明,由于历代常服用圆领的不多,大概只唐朝平民兴起的小袍褂,多用于公服礼服中,常服既取两样,大圆领小圆领即可,作为单独的一个分类〉 ★5背心类 ★A褙子 ★a男式:明式对襟儒衫 ★b女式: ★⑴明式对襟 ★⑵交领长褙子 ★⑶交领短褙子 ★B旋袄 ★b女式: ★⑴宋式直领

服装工业样板概述

第一章 服装工业样板概述 第一节,服装工业样板的概念 一,服装工业样板的概念 样板:板状的样品,在工业和工程上,指用来比照和检验尺寸,形状等板状工具。 服装样板:是服装排料,裁剪划样,制作,检验等环节所用的标样纸板。 服装工业样板:是服装企业从事生产活动所使用的标样纸板,它是在服装结构图的基础上,增加周边放量,定位标记,文字标记等样板信息然后裁制成的纸样。 服装样板与结构图的关系, 服装样板是在结构图的基础上制作产生的。结构图是表达服装结构关系的图样,他可以用不同的缩放比例绘制,与实物的大小不一致,不能直接用于排料、划线等生产操作。而服装样板则是通过裁剪手段制作成的板样,它与服装裁片大小比例一致,可以直接用于生产活动中。 二,服装工业样板的特点 作为能适应规模化服装生产的工业样板,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 造型准确 要求样板的制作过程必须要科学严谨,对投入生产的样板,要进行试制、试穿、修正等环节,做到准确无误后才能投入生产,绝不可粗心大意。任何小的失误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以致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2 实用性强

要求裁剪样板的最终形式应为“毛缝样板”,纸样的大小应与实际裁片的大小相同,不能缩放比例,不能用“重叠”,或者“切开放大”,等符号来表示样板大小。这样有利于排料划线,检验矫正等实际操作。 3 系列化 服装企业的生产一般都为商品生产,产品型号要最的程度的满足不同体型的穿着要求,这就需要按不同的规格制作成系列化的样板。 三服装工业样板的作用 服装工业样板在服装生产中的模板或模具,在服装生产中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 减小误差,保证产品质量 服装工业样板建立在科学计算和严谨制图的基础上,并经过试制,试穿,反复修正后确定的标准纸样,它贯穿于服装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中,是整个生产过程自始至终的技术标准,对产品的质量从头到尾起着规范作用,是保证产品质量的第一要素。在服装生产的每个环节中,合理正确的使用服装工业样板,就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误差,为裁制出造型准确,结构严谨,质量合格的服装提供保证。 2 提高工作效率 与传统的作坊式服装生产相比较,现代工业化的服装生产效率有了极大提高,除了得益于与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外,其中工业样板在提高生产效率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服装工业样板,现代服装工业生产就难以正常进行。服装工业样板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企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 服装工业样板在裁剪过程中能够准确、快速的划线,减小甚至消除成品的返修率;在缝制、熨烫环节中,能准确定形,定位;在产品检验过程中,工业样板也能为检验产品的形状,规格,等提供方便。总之,服装工业样板为服装生产的每个环节准确,快速的进行提供了条

(完整版)服装制版工艺全套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服装系 教案 (2014--2015 学年二学期) 课程名称成衣纸样与工业样板 授课教师徐君 授课班级安徽皖中第六期 教研室服装工程教研室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服装系教案(1)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服装系教案(2) 教学模块(单元)第二单元 课时 4 作业及要求教学内容 学习西装裙的制图,制图尺寸如下 部位裙长腰围臀围下摆腰宽 画出西装裙的基本样片尺寸60 70 94 88 3 1.画矩形框.长度=裙长-腰宽=60-3=57,宽度 1/4H+0.5=24 2.臀围线腰下18CM处画腰线的平行线 3.侧缝起翘 0.7CM 4.前腰围 1/4W+0.5+省=18+3.5=21.5前中为起点 向起翘线画长度线21.5,然后用弧线画顺 5.前腰省位置取前腰弧线的1/3处画腰口的垂直 线,第一条宽2CM长10CM.第二条长9CM.省大1.5CM 6.下摆前臀围-1.5CM=22.5 7.画出前侧缝线 8.延长矩形框,画出后裙片。宽度1/4H-0.5=23 9.后中下落1CM. 10.后腰围 1/4W-0.5+省=17+4.5=21.5后中下落 1CM处向起翘线画长度线21.5 11. 后腰省位置取后腰弧线的1/3处画腰口的垂 直线,第一条宽2.5CM长11CM.第二条省宽2CM长10CM. 12.后下摆后臀围-1.5CM=21.5 13.画出后侧缝线 知识点及难点 1.基本方法与原型裙相似. 2.注意基本样片的制图裙长的尺寸. 教学方法及手段 1.在黑板上写下制图的公式和步骤. 2.在黑板上画出图纸. 教学小结 同学们听课都很认真,有问题也积极主动的来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