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梦的解析》有感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3
通过《梦的解析》了解潜意识与心理疾病引言《梦的解析》是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经典作品之一,该书深入探讨了梦境及其背后的隐藏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梦的解析》的分析,探讨如何从中了解潜意识,并以此了解心理疾病。
什么是潜意识弗洛伊德认为,我们人类具有一个无意识的部分,即潜意识。
这个部分存储着我们不自觉且通常无法察觉的欲望、冲动和情感。
通过分析梦境,我们可以揭示并理解这些在日常生活中被忽视或压抑的内在冲突。
梦境和心理疾病弗洛伊德认为,人类内心深处存在着各种欲望和压抑情感,在个体无法直接面对或表达它们时,它们会通过梦境途径进入我们的意识。
因此,通过分析梦境内容和符号可以揭示患者的内心冲突和问题,为心理疾病的治疗提供线索。
分析梦境弗洛伊德提供了一种分析梦境的方法,即将梦境拆解成不同的符号和象征,然后探究它们背后隐藏的意义。
他特别强调对于性欲望和与之相关的符号进行深入剖析。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理解个体在梦中表达了哪些欲望、压抑情感以及对现实生活中事件的反应。
心理疾病与潜意识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心理疾病是由无法合理化或解决潜意识冲突引起的。
通过分析病人的梦境和从中找到隐藏在其中的象征性信息,医生可以帮助病人提取并面对他们内心深处的挑战。
这样做有助于揭示并减轻因未解决冲突而导致的心理压力和困扰。
结论《梦的解析》为我们提供一种深入了解潜意识和心理疾病之间关系的方法。
通过分析梦境,我们可以揭示隐藏的欲望和压抑情感,并帮助病人从中解决内心冲突。
这对于心理疾病的治疗和个体发展至关重要,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以上是关于如何通过《梦的解析》了解潜意识与心理疾病的内容编写,旨在向读者介绍弗洛伊德梦境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希望能够给读者对该主题提供一些初步的了解和启发。
佛洛依德梦的解析读后感读后感一嗨,亲爱的小伙伴们!我最近读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真的是超级有意思!一开始读的时候,我就像走进了一个神秘的世界。
弗洛伊德说梦是潜意识的表达,哇塞,这可太新奇啦!以前我总觉得梦就是一些稀奇古怪的画面,没啥特别的。
但读了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每个梦都可能藏着我们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渴望。
比如说,我经常梦到自己在飞,弗洛伊德说这可能意味着我渴望自由,摆脱现实中的束缚。
哎呀,好像还真有点道理呢!还有啊,有时候会梦到考试不及格,心里那个紧张哟,原来这可能是对现实中压力和不安的一种反映。
这本书让我对自己的内心有了更多的好奇和探索。
我开始留意自己的梦,试着去解读它们。
就好像给自己的心灵来了一场冒险,每次都有新发现。
不过呢,读这本书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有些地方真的很难懂,概念也有点复杂。
但我告诉自己,慢慢来,一点点去琢磨。
读《梦的解析》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内心秘密花园的门,让我看到了更多平时看不到的风景。
小伙伴们,你们也快去读一读,说不定会有惊喜哦!读后感二亲爱的朋友们,我来跟你们聊聊我读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的感受啦!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还在嘀咕:“这能有多神奇?”结果读着读着,就被深深吸引住啦!弗洛伊德说梦不是毫无意义的,而是我们潜意识的语言。
这让我恍然大悟!我想起之前做过一个很可怕的梦,梦里全是黑暗和怪物。
按照他的理论,这可能是我内心深处对未知的恐惧在作祟。
还有一次,我梦到自己回到了小时候住的房子,那种熟悉又温暖的感觉。
原来这可能是我在怀念过去无忧无虑的时光呢。
读的过程中,我就像个侦探一样,试图从每个梦里找出隐藏的线索。
有时候觉得自己好像懂了,有时候又觉得似懂非懂,这种感觉好奇妙。
而且哦,这本书让我对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有了新的认识。
原来我们心里藏着那么多连自己都不知道的东西。
不过说实话,书里有些理论真的很深奥,让我想得脑袋都疼啦。
但这也激发了我的斗志,不弄明白不罢休!呀,读完《梦的解析》,我感觉自己对梦,对自己的内心世界都有了更深的探索欲望。
前言:《梦的解析》是20世纪初著名西方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代表作,它所承载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整个20世纪的思想领域有着巨大的影响。
今天,就让笔者为你揭开笼罩在这本书上的面纱,一窥此书的主要观点。
一、其实看完这个就够了《梦的解析》的主要观点:1.无论好梦或者恶梦,都在满足着人的某种愿望。
2.因为一种对满足进行稽查的精神力量的存在,梦无法直接满足人的愿望,因此通常会进行伪装。
3.梦内容的材料来自于近期(尤其是前一天)、次要的小事和童年印象。
4.梦的伪装通过凝缩作用、移置作用、润饰作用而实现。
《梦的解析》的次要观点:1.梦的形成受精神感官、体外刺激和体内感觉影响。
2.“退行”和“移情”的心理现象在梦的形成中作用巨大。
3.对个人而言,过去一段时间的梦更容易解析。
4.对梦的解析需要从梦的一个个元素分析开去,梦表面上的情感和逻辑与隐藏其后的愿望并不一致甚至可能相反。
5.不带主观思想的对梦中元素的自由联想,能为梦的解析提供突破性的材料。
6.梦有保护睡眠的作用。
7.梦由利己主义动机驱使。
8.在许多梦的象征背后都有性的影子。
《梦的解析》的重要心理学观点:1.记忆形成:刺激带来感觉,感觉留下痕迹,痕迹留存便是记忆。
2.精神运作:在梦的形成中有潜意识,前意识,意识三个意识层以及一个来自于精神系统的稽查作用在发挥着作用。
3.三个意识层的关系,刺激形成的记忆经过潜意识进入前意识进而变成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意识活动的一部分。
OK,看完了上述文字,随便记下几条,以后就可以和人谈论弗洛伊德了(嘿嘿嘿~)当然,如果你想了解得更明白一点的话,可能还得继续看下去。
二、名词解释三、PS:这一节主要是对上一节一些重要名词的简要解释,献给那些想要深入理解上一节关键语句的读者。
不感兴趣的话可以直接跳过这一节,看第三节的书籍概括。
凝缩作用:各种记忆元素被筛选组合,形成梦中的观念,进而组合形成整个梦。
凝缩强调的便是筛选组合的过程。
移置作用:第一类移置。
书籍信息全书名:《梦的解析》英文名:《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作者名:[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译者名:殷世钞前言睡觉是人身体最基本的一种生理活动,我们每个人都要睡觉。
在睡觉过程中我们还会做梦,这些梦千奇百怪,丰富多彩。
有的梦很美好,有的梦很可怕,还有一些梦看起来似乎跟我们的现实生活一点关系也没有。
在我们的印象里,梦是神秘的。
人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真的是这样吗?你一定也对自己做的梦产生过好奇,想要弄清楚这些梦是什么意思、代表着什么,它是不是跟我们的内心深处有着一定的联系?《梦的解析》这本书,不仅告诉了我们梦的来源,它和我们之间的隐秘联系,还告诉了我们梦是如何运作的,以及我们经常做的一些梦都代表了什么。
你是不是做过这样的梦?梦到自己站在可怕的悬崖边上,或者从很高的地方摔下来?梦到自己一直在逃跑,却怎么也找不到出口?或者梦到很恐怖的死亡,甚至有时候会被梦里的可怕经历吓醒……想要了解这些梦的含义,我们需要明白梦和我们内心之间的联系,我们的潜意识怎么支配这些梦,以及我们的身体想通过梦来表达什么。
在此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弄清梦是如何构成的,以及它的来源。
一、梦的构成和来源1.1 梦与清醒状态我们如果回想曾经做过的梦,会发现有些梦跟我们的现实生活,好像一点关系也没有。
梦里出现的东西全部都是陌生的,甚至是我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
那是不是就说明,我们做梦的时候和清醒的时候,是完全脱离的两个世界呢。
叶森在他的《论生理学》一书中曾这样说,“梦的内容或多或少是由人的性格、年龄、性别、社会地位、教育程度、生活习惯还有他以前的生活经历决定的。
”也就是说,梦的内容其实依赖于现实生活。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一个在生活中充满野心的人,会做得奖或者取得胜利的梦;一个正在恋爱的人,会做甜蜜开心的梦。
也许这些梦里,没有他们现实生活中所熟悉的东西,但是这些梦却跟他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梦的解析》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经典之作,这本书为我们打开了探索梦境奥秘的大门。
弗洛伊德通过对大量梦境的深入分析,提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观点和理论,对心理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书中,弗洛伊德强调梦是潜意识的表达。
潜意识,这个隐藏在我们意识之下的神秘领域,一直被忽视,但它却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而梦,就像是潜意识的信使,通过各种象征、隐喻和变形,向我们传递着那些被压抑的欲望、恐惧和冲突。
弗洛伊德认为,梦的形成有多种机制。
其中,压缩和移置是两个重要的过程。
压缩使得梦境中的元素高度浓缩,多个复杂的想法和情感可能被压缩到一个简单的形象或情节中。
移置则是将重要的元素用看似无关紧要的元素替代,从而达到伪装和隐藏的目的。
这种伪装和隐藏,是自我防御机制的一种表现,因为潜意识中的内容往往是我们不愿意面对或无法接受的。
比如,一个人在梦中可能会把对上司的不满转化为对一只凶猛野兽的恐惧。
这里,上司这个真实的对象被移置为野兽,不满的情绪被压缩在恐惧之中。
通过这样的方式,梦既满足了潜意识中表达的欲望,又避免了直接面对可能带来的焦虑和痛苦。
弗洛伊德还指出,梦的材料来源广泛。
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细节、童年的经历、未实现的愿望等都可能成为梦境的素材。
有时候,一个不经意间看到的画面、听到的一句话,都可能在梦中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呈现出来。
这也让我们意识到,看似毫无关联的梦境,其实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此外,弗洛伊德认为性在梦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他将性的概念进行了广泛的扩展,不仅仅局限于生理上的性行为,还包括各种形式的情感、欲望和能量。
这一观点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但也促使人们更加深入地思考人类的本能和欲望。
然而,对于弗洛伊德的理论,也存在一些质疑和批评。
有人认为他的观点过于强调性的作用,而忽视了其他可能的因素。
而且,他对梦境的解析有时显得过于主观和牵强,缺乏科学的可验证性。
佛洛依德梦的解析读后感读后感一嘿,亲爱的小伙伴们!最近我读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哎呀呀,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一开始,我还觉得梦嘛,不就是些乱七八糟的幻想,没啥大不了的。
可弗洛伊德说,梦可不简单,那是我们潜意识的表达!就好像是我们内心深处的小精灵在偷偷跟我们说话。
书里好多例子都特别有意思。
比如说,有人梦到自己在飞,弗洛伊德就分析这可能是对自由的渴望,或者是想要逃避现实的压力。
我就忍不住想,我自己做过的那些奇奇怪怪的梦,是不是也藏着什么秘密呢?读着读着,我发现自己对自己的了解都多了起来。
原来那些在梦里出现的人和事,可能都是我平时忽略的感受和想法。
这感觉就像是找到了一把打开内心世界的小钥匙。
不过呢,书里有些地方也挺深奥的,我得反复琢磨才能明白。
但这也让我更有动力去探索啦!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梦不再是那么神秘莫测的东西,而是我们了解自己的好帮手。
小伙伴们,你们要是也对自己的梦好奇,不妨也来读一读这本书,说不定会有惊喜的发现哦!读后感二亲爱的朋友们,我来跟你们聊聊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哇哦,这本书简直太神奇啦!一开始翻开它,我还有点小担心会看不懂,结果越看越入迷。
弗洛伊德说梦是有意义的,可不是随便做做的。
这让我想起我曾经梦到自己在一个巨大的糖果屋里,怎么吃都吃不完。
按照他的理论,这说不定是我内心对甜蜜和满足的渴望呢!还有啊,书里讲的那些关于潜意识的东西,真的让我恍然大悟。
原来我们的大脑在我们睡觉的时候也没闲着,一直在通过梦给我们传递信息。
我觉得这本书就像是一个探险地图,带着我走进了那个神秘的梦境世界。
每次看到他分析一个梦,我都像是在解谜一样,特别兴奋。
不过说实话,读的过程中也有让我头疼的时候。
有些概念真的很难一下子搞清楚,但是我没有放弃,一点点去琢磨。
读完之后,我对自己的梦更加关注啦。
晚上做了梦,第二天早上就会想一想,这是不是我的潜意识在跟我交流呢?朋友们,相信我,读一读《梦的解析》,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一个隐藏在梦境背后的自己!。
梦的解析读后感范文5篇《梦的解析》被誉为精神分析学第一名著,其中叙述了弗洛伊德对于梦的看法以及在进行精神分析的心理辅导时解梦的方法,它从一个其他人没探索过的领域对人们的心理、梦境进行了分析,并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备的系统。
梦的解析读后感每个人在睡梦中都会做梦,只是第二天醒来记得或不记得的问题。
梦的内容千奇百怪,变化莫测,在没有接触到心理学对梦未曾有了解之时,一直都觉得梦是很神秘的境界,为什么会做梦,为什么会梦到那样的情景,很多关于梦的词语,故事,人物从小就在我的脑海里翻来覆去。
学习了心理学,在学到梦的章节之时觉得自己会和神秘的梦慢慢的接近,同时却也发现,拦在梦面前的屏障比我想象的坚固。
梦依然很神秘!心理大师弗洛伊德对梦有着很深刻的研究,他貌似能够了解梦的一切。
得知他将他对梦的认识放到了他的著作《梦的解析》里,也许借助这本书我能对神秘的梦多一些了解。
听老师说在弗洛伊德出《梦的解析》的时候,当时却不被人们接受的,其主要原因在于其中理论多为弗洛伊德自己在治疗一些精神病人时通过感性经验进行的总结,没有理论数据的支持。
另一方面,当时的心理学家对于弗洛伊德将个别精神病人的案例所得的结论普遍套用在正常人身上的做法表示不能接受。
“性”是人的本能,对于“性”的这个禁区,人们既想闯入,又迫于道德限制,从来没有人像弗洛伊德那样放心大胆的将“性”这个话题如此谈论。
弗洛伊德的理论中,认为除了个别十分明显的是对普通欲望的满足(如饥渴、排泄等)的梦外,大多数梦在他的眼里都与对性的渴望脱不了干系。
人们对性的渴望是强烈的但是道德的束缚却使得只有在梦中才能释放自己的愿望,使自身得到满足。
这样的说法太过于绝对,甚至在人们看来弗洛伊德把所有的人都看成了是性欲十足的魔鬼。
这对于整个社会确实是无法理解和被接受的。
这本书,作者引用了大量的梦作为实例,对有关梦的问题从各个方面进行认真的探讨。
叙述了作者对于梦的看法以及在进行精神分析的心理辅导时解梦的方法。
《梦的解析》读后感读书心得五篇该书用于解析梦,引申到心理学,解读人们的潜意识在梦中的表象。
关于《梦的解析》读后感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梦的解析》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来参阅。
在我的认知里梦是人心里状态的一种反映,而这种心里状态很有可能是在白天所思考的事情,也很有可能是存在于潜意识的,恐怕这就是所谓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吧!想必那些都是人人都明白的,但从来没有人把它与心理学进行挂勾,都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一个梦而已,有什么好研究的!”但对于科学领域而言《梦的解析》乃是一个具有重要性好处的发现!而我也对书中有关于1900年以前有关梦的研究也颇为感兴趣,不只是由于对于未知领域我充满了好奇,还是费洛伊以他那独特的手法向我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神秘的世界,简言之费洛伊特就是那么的神秘。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从心理学角度对梦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这些研究使梦与疾病的关系渐渐清晰与明确起来。
他的思想极为深刻,在探讨问题中,往往引述历代文学、历史、医学、哲学、宗教等材料。
他思考敏锐、分析精细、推断循回递进、构思步步趋入,不断的揭示出人们心灵的底层,这就使精神分析的资料极其丰富的根源。
在弗洛伊德看来,梦不外乎是一大堆心理元素的堆砌物。
有关释梦的技巧,他在治疗“歇斯底里症”的过程中有了明晰的运用,所以,他说“梦的资料是在于愿望的达成,其动机在于某种愿望”。
按费洛伊德的意思来说梦在必须程度上满足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所不能得到的,既满足了自我,缓和了冲动;又不至于唤起检查机制的警觉,从而保护了睡眠。
从这个好处上来讲,梦就是愿望的达成。
因此能欲望只能采取象征的、曲折隐晦的手法来求得自我的表现,简单的来说这也属于自我潜意识的一种表现。
说到对于此我也是相当赞同的,那梦里的一幕幕似乎都还是前一秒才发生过。
我是一个比较爱怀旧,同时也比较感性,在小学刚毕业的那段时间里不知是太过于怀念过去小学与死党在一齐的时光,还是对一初中生活的一种乏味,每晚梦到的总是过去与同学在一齐上课的场景。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2000字:《梦的解析》主要是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视角解读梦的形成机制、梦的来源以及梦的功能。
弗洛伊德在第一章列举各家对于梦的解析时就指出,这些人的观点要么是完全错误的,要么是只有部分值得借鉴,没有触及梦形成机制的本质。
在许多学者的观点中,梦确实是一种精神活动,这一点毋庸置疑,但这种精神活动的级别是极为低下的,无法与清醒时的思维活动相提并论。
梦的来源材料,大多数人也是认为来源于睡觉时期躯体的刺激,比如很多惊醒的梦,往往在醒来时会意识到睡觉时躯体受到外来的刺激。
同时,也有许多学者认为梦与精神疾病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二者都表现为自我意识被取消或迟滞、感官的感知能力发生改变、观念之间的联系只能依据联想规则和复制规则以及会导致人格变化。
弗洛伊德认为精神错乱可以被视为对正常周期性梦境的一种强化状态,因而弗洛伊德结合其对癔症的精神分析法,用正常人的梦境和自我分析,用他的一套理论解释梦。
弗洛伊德倒过来解释梦,先分析梦的功能,再分析梦的材料来源最后才是形成机制,这导致在阅读当中的困难,因为在阅读时不断要用后面提出的概念来解释之前出现的,而不是反过来。
壹——梦的功能弗洛伊德认为梦的功能是愿望的达成,无论梦的显意如何,是无意义的、焦虑的甚至是反道德的,其本质都是满足人的愿望。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有显意和隐义的,显意是梦直接呈现给人的内容,往往是一些看似是观点的话语、一些图像的一般含义等等,而隐义则是梦真正想要满足的人的愿望。
显意和隐义有时会存在差别,差别主要是梦的伪装作用造成的。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大脑有一个审查机关,任何不符合理性的、道德的愿望都会被排斥不被表达,人真正的愿望需要经过伪装来表达。
比如人会梦见寻找厕所,一般来说会解读为人想要方便才会做这样的梦,愿望是消除尿意。
可这样的梦往往是找不到厕所的,只有儿童才会找到厕所然后尿床,大人则是一直在找。
这种持续的尿意可不是消除掉了,因此消除尿意并不是愿望。
《梦的解析》读书报告中南大学应化1306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学派,强调人的行为中的无意识思维过程极为重要,证明了这样的过程如何影响梦的内容,如何造成常见的不幸,如口误,忘记人名,致伤的事故,甚至疾病。
著的《梦的解析》被誉为改变人类历史的书,是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一章有关梦的科学文献第1章为1900年以前有关梦的研究:前人认为梦是以象征的方式,表明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事物。
弗洛伊德不同意他指出梦只是做梦的人在不清醒状态时的精神活动的延续。
他明白地提出,梦的内容多数是最近的以及孩提时代的资料,并根据对自己的梦的分析,相信几乎每一个梦的来源,都是做梦前一天的经验。
在原始部落,人们认为,所谓的梦来源于神灵的启示,梦中的一切都是神谕。
神灵通过梦境来告诉人们应当去做什么。
而人们通过灵魂与神灵在梦中交流。
所以,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梦可以看作是对未来的预言,所以,梦的作用被夸大,当时,当时也没有人对梦进行系统的分类。
后来,亚里士多德认为,梦可以看作是一种“人神各半”的。
他认为,因为自然本身就是半人半神的,而没有什么人类活动是可以超越自然,因而,人类的一切梦境活动必然也是半神性质的。
但是,作者在此处也提到,从亚里士多德开始,人们似乎已经开始把梦境看成一种人类的精神活动,而且这种精神活动,也是和个体所处的现实的环境有着某种的相关性的,在某种程度上说,梦的中感受可能是对现实的放大。
举例来说,“人们感觉在火里行走,特别热,而可能只是在他的身边的某个地方有一件热的东西”,并以此为据地认为,在清醒的生活中根本观察不到身体上的一些细微变化会给医生以误解。
作者认为,从格鲁勃借用马可罗和阿蒂米德的方式,对梦进行分类开始,人们对梦的解析就开始了。
人们对梦的解析方式取决于他们当时对宇宙的认识相关。
其实就本章的内而言,作者更多的是在列举前人的观点而不是表达自己的观点。
他通过列举前人的观点依次解读了:梦和清醒生活的关系。
读《梦的解析》有感
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是一本窥视人内心最深处的书,在书中,他给我们描述了另一个世界,而这个世界却就在我们身边。
我为什么要读一本关于梦的书?因为从梦的含义可以看出一个人隐含的一面,了解了梦与精神的关系,就懂得了如何了解别人,窥视别人内心的一些不可知的东西。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内省是知己,解梦就是知彼。
《梦的解析》第一次告诉曾经无知和充满疑惑的人们:梦是一个人与自己内心的真实对话,是自己向自己学习的过程,是另外一次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人生。
在隐秘的梦境所看见、所感觉到的一切,呼吸、眼泪、痛苦以及欢乐,都并不是没有意义的。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还认为人在清醒的意识下面,还有一个潜在的心理活动在进行着,这种观点就是著名的潜意识理论。
《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自己的感性总结,没有经过任何科学的论证,虽然其中的解释不乏合理可信之处,但对于讲求有科学依据地研究心理学现象的现实情况不符。
另外的一点,上文也有提过。
弗洛伊德本人是一位精神病学家,他对于人类的精神病有深入的研究。
但是,他将精神病人身上的特性推广到普通人身上,就让大多数人无法接受了。
在《梦的解析》中,这一点也有体现。
弗洛伊德认为在人们心目中最大的禁忌就是“性”,而“性”又是人的本能,对于“性”的这个禁区,人们既想闯入,又迫于道德限制,所以只有在梦中释放自己的愿望,使自身得到满足。
基于这样的理论,
弗洛伊德在其对梦的解释中,除了个别十分明显的是对普通欲望的满足(如饥渴、排泄等)的梦外,大多数梦在他的眼里都与对性的渴望脱不了干系。
这样的说法不但难于被人接受而且过于绝对,并不能涵盖所有梦的意义。
弗洛伊德在书中提到:“梦,它不是空穴来风、不是毫无意义的、不是荒谬的、也不是一部分意识昏睡,而只有少部分乍睡少醒的产物。
它完全是有意义的精神现象。
实际上,是一种愿望的达成。
它可以算是一种清醒状态精神活动的延续。
它是由高度错综复杂的智慧活动所产生的。
”弗洛伊德指出,只有在超我放松了警惕的睡梦中,本我的原始欲望才有可能为人们意识到,于是这些欲望才以梦的形式表现出来。
梦是在我们睡眠时所发生的精神活动,由于它本身不受外界限制,因而可以天马行空,也就决定了它满足愿望的作用以及愿望的达成的内容。
一个人很想做某件事,实现某个愿望,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没办法做成或者实现,心理上受到压抑。
一旦进入了睡眠状态,所有的意念就自由地,毫无限制地涌现,在梦中满足现实中不满足。
梦见的不一定是所想的,经过详细的剖析后,才会发现,梦常常表达另一种含义。
由于所讲内容过多,且必须用梦例来解释才清楚,所以在此不细说。
从总的方面来说,梦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如此神秘,只是一种特殊的生理迹象,也正是因为它的特殊性,使它变成像尼斯湖水怪一样神秘。
所以,不要轻易忽视一个梦,对梦的认识,也是对自己更高层次的了解,当人们脱掉良知和道德的包装后,一个真实的你就呈现在你
的面前,这样才能把自己推向更高的境界。
虽然《梦的解析》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瑕不掩瑜,我们仍要承认这本书在心理学界中里程碑般的地位。
它从一个其他人从没探索过的领域对人们的心理、梦境进行了分析,并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备的系统,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因此,要了解西方的心理学发展,我们就不能不研究弗洛伊德,要了解弗洛伊德,我们就不能不关注这本《梦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