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1汽油机燃烧及燃烧室
- 格式:docx
- 大小:16.42 KB
- 文档页数:1
说明汽油机燃烧过程各阶段的主要特点,以及
对它们的要求。
汽油机燃烧过程是指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时所经过的各个阶段。
燃烧过程的各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下面我们就来一一介绍。
1. 吸入阶段:在吸入阶段,汽油通过进气门进入到气缸内,在此
过程中需要保证充分的进气流量和良好的压缩,从而使汽油能够充分
混合并分配到所有气缸。
2. 压缩阶段:在压缩阶段,汽油被压缩和挤压,形成高压、高温、高能的混合气,使得气缸内的压力急剧升高。
这一阶段需要高效的压
缩机构和精密的燃油喷射系统。
3. 点火阶段:在点火阶段,点火塞点亮混合气,在高温环境中将
其中反应生成大量的热能。
这一阶段需要准确的点火时间和热值。
4. 燃烧阶段:在燃烧阶段,混合气被点燃并燃烧,从而产生大量
的热能和机械能。
这一阶段需要精准的燃烧控制和高质量的燃烧室。
5. 排气阶段:在排气阶段,废气被排出气缸,从而通风并清除燃
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
这一阶段需要高效的排气机构和稳定的排气温度。
对于汽油机燃烧过程各个阶段的要求,主要包括:精准的配气和
进气、高效的压缩和点火、精准的混合和燃烧控制、稳定的排气和节
能降耗等。
同时,汽油机还需要经受住高温高压和复杂工况下的考验,因此对发动机的性能、耐用性、可靠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制造汽油机需要经过多次完整的燃油动力性能测试和部件
功能测试,以确保汽油机能够稳定、高效地运行。
同时,不断提高汽
油机性能、降低油耗、提高排放标准,也是当前汽车制造业的主要发
展方向。
发动机原理第五章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汽油机是一种内燃机,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将空气和汽油混合后,利用火花塞点火将混合气体燃烧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
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是通过进气管、节气门和进气道来完成的。
当驱动节气门打开时,汽油喷油器会喷射适量的汽油进入进气道中。
同时,空气经过进气管进入气缸。
汽油和空气在进气道中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体。
混合气的形成过程中有几个关键参数需要控制,例如进气量、燃料喷射量和混合气的浓度。
进气量取决于节气门的开度,而燃料喷射量则由喷油器决定。
为了保证混合气的浓度适中,汽油机通常会配备一个氧传感器,根据氧气浓度的反馈来调节喷油量。
这样可以确保混合气的化学组成接近于最佳的燃烧比例。
燃烧是汽油机中最关键的环节,也是产生动力的过程。
当混合气被点火后,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会向外膨胀,推动活塞运动,驱动曲轴旋转。
混合气的点燃是通过火花塞完成的。
火花塞由中心电极和接地电极组成,中心电极中的电火花将混合气点燃。
燃烧的过程主要包括点火延迟期、燃烧期和尾气期。
点火延迟期是指在点燃混合气之前,混合气在活塞顶部开始自燃的时间。
延迟期的长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混合气的浓度、温度、压力等。
燃烧期是指混合气完全燃烧的时间,这一阶段混合气的能量会被释放并用于驱动活塞运动。
尾气期是指废气在活塞向下运动排出气缸的时间。
为了提高燃烧效率,汽油机通常会采用一些技术来增加混合气的起燃性、均匀度和稳定性。
例如,在进气道中安装气流直通装置可以提高混合气的均匀度;在燃烧室中设置喷油器可以将燃油直接喷到燃烧室中,提高了起燃性;通过调整点火提前角度可以改变燃烧时机,提高燃烧效率。
总结起来,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是通过控制进气量、燃料喷射量和混合气的浓度来实现的。
混合气的形成需要一系列的控制和调节来确保混合气的化学组成接近于最佳的燃烧比例。
燃烧则是通过点火将混合气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运动,从而驱动汽油机工作。
汽油机是一种内燃机,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汽缸:汽油机通常有多个汽缸,每个汽缸内部有一个活塞。
活塞在汽缸内上下运动,通过连杆与曲轴相连。
曲轴:曲轴是汽油机的主轴,通过连杆与活塞相连,将活塞的上下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气门:汽油机有进气气门和排气气门。
进气气门负责让混合气进入汽缸,而排气气门则负责将燃烧产生的废气排出汽缸。
燃烧室:燃烧室是混合气燃烧的区域,它位于活塞顶部的凸起部分。
燃烧室内的燃烧会产生高温和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点火系统:汽油机的点火系统用于在燃烧室中点燃混合气。
它包括点火塞、高压线和点火线圈等组件,通过产生高压电火花点燃混合气。
燃油系统:燃油系统负责将汽油输送到发动机中,包括燃油箱、燃油泵、喷油嘴等部件。
冷却系统:汽油机需要通过冷却系统来控制发动机温度,以保持适当的工作温度。
冷却系统包括水泵、散热器、风扇等组件。
润滑系统:润滑系统负责对发动机内部的运动部件提供润滑和冷却,以减少摩擦和磨损。
润滑系统包括油泵、机油滤清器、油底壳等组件。
这些是汽油机的基本构造,不同类型的汽油机可能会有一些差异。
汽油机通过燃烧混合气驱动活塞运动,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推动车辆或设备的运行。
简述单缸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汽油机是一种典型的内燃机,它将汽油燃烧后产生的热能转换成机械能,能够提供汽车、摩托车等机动车辆发动机运转所需的动力。
单缸汽油机由燃烧室、活塞、曲轴、缸盖、配气装置、润滑系统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
1、燃烧室中的燃烧:汽油机的工作是靠汽油燃烧发动,因此,燃烧室是整个汽油机的中心系统。
燃烧室是由汽油、空气和火花塞组成。
汽油从汽油泵经过喷油器进入燃烧室,空气由空气滤清器、涡轮增压装置等进入燃烧室,火花塞由电脉冲点火系统进行点火,燃烧室中的燃料和空气在火花塞的火花点燃,接着产生爆燃、燃烧,形成高温燃气,从而产生动力能。
2、活塞的运动:汽油机的活塞是一种往复运动的零件,它由燃烧室的爆燃烧气推动,在缸筒内上下运动。
在活塞的运动过程中,由于活塞和缸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从而把润滑油熔化,加快机件的磨损,所以汽油机配备有润滑系统,起到润滑分散机件热量,延长汽油机的使用寿命。
3、曲轴的运动:活塞上有活塞环和活塞杆,活塞杆的连接头有一个凸轮,与曲轴上的凸轮啮合,当活塞上升时,转动凸轮,推动曲轴转动,曲轴带动连接杆,连接杆连接曲轴动力传递系统,使曲轴上的缸盖、曲轴套、连杆轴、曲轴轴承等都转动起来,汽油机的动力来源就是来自活塞燃烧室的爆燃烧气推动活塞上升和下降,从而使曲轴转动,从而使机件运转,产生动力。
4、配气装置:配气装置是汽油机重要的部件,它的作用是根据进气道的口径,积聚更多的气体,使其在汽油机的燃烧室中形成更高的压力,从而提高机械动力。
常用的配气装置有气门、涡轮增压装置等,气门的作用是控制进气量和出气量,涡轮增压装置的作用是通过压缩空气,使其在燃烧室中形成更高的压力。
第五章预混合气体火焰5.1 概述讨论预混合气体火焰问题就是要研究着火前燃料与氧化剂已经均匀混合成可燃混合气中的火焰传播机理。
在预混合火焰的传播过程中化学反应速度、传热、流动、扩散等都起着各自的重要的作用。
例如,汽油机中的燃烧是预混合火焰,火焰能在极短时间内传遍整个燃烧室,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发动机在高速运动时气缸内有足够的气流及湍流强度,使燃烧能力大大增强。
在低温时化学反应速度慢,与扩散及传热相比,它在燃烧过程中所需的时间长。
因此,化学反应动力学(即反应速度)对火焰的传播起控制作用(即对燃烧过程起主要作用)。
在高温时则化学反应速度极快,而扩散与传热却相对是速度慢的环节。
因而,扩散与传热对火焰的传播起着控制作用。
预混合气体的火焰锋面将燃料混合气体与燃烧产物分开。
火焰锋面及其前后成分、温度、密度、速度、压力等的分布情况如图5-5(b)所示。
由于燃烧过程是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通常它是由许多个中间反应过程所组成。
因而,在火焰锋面处有许多复杂的、不稳定的、极为活泼的中间产物。
所有上述变量随火焰锋面厚度方向的变化情况称之为火焰的结构。
5.2 燃烧分类 (爆燃与缓燃)在燃烧现象中,火焰的传播速度与气流的流动状态及速度有关。
当火焰的传播速度大到有激波出现并同时伴随着燃烧时,在火焰锋面两侧有很大的压力突变,称之为爆燃(爆震波、爆轰,取决于所在学科,见下表),此时火焰锋面随同爆震波一起前进,燃烧速度(即火焰传播速度)极快。
当载气流的流速较低时燃烧速度较慢。
火焰锋面前后的压差较小,称之为缓燃,一般的工业及生活中的燃烧均属此类。
表5-4所示为一些预混合气的爆震速度。
下面讨论上述两种燃烧现象与载气流速度及燃烧前后压力变化的关系。
图5-2所示为一水平安置的内部充满可燃混合物的等截面圆管,火焰面从管的左端向管内传播。
图5-2 在可燃混和气的水平管内的反应锋面的传播设燃烧波以稳定的速度沿管向右传播。
如取运动着的波面为坐标,取该处为x=0,则可将该波面看作静止的,可燃混合气以恒速(即燃烧速度)流向反应波处,并认为波前方的反应物及波后面的产物各自为均匀的、无粘性并不导热的,下标s 及f 分别代表反应物及产物,由一维的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及能量守恒方程对介质从s 状态到f 状态的流动有:s s f f u u ρρ= (连续方程) (5.1)22s s s f f fu p u p ρρ+=+ (Bernolli 动量方程) (5.2) 2222f s s f u u h h +=+ (能量方程)(5.3)在这里,焓的定义中还包括化学生成焓在内。
汽油机燃烧室的设计原则1.燃烧效率:燃烧室的设计应确保燃烧过程充分、稳定和完全。
燃烧室应该能够提供足够的空气和燃料混合,并且使其在适当的时间和位置点火。
合适的燃烧过程可以保证发动机提供的动力更强大,同时减少能量损失和废气排放。
2.热传递和热损失:燃烧室的设计应尽量减少热能的损失和传递。
通过合理地选择材料和减小热辐射、对流和传导等热能流失方式,可以提高燃烧室热效率,使燃料的能量更好地转化为机械动力,从而提高发动机的整体能效。
3.燃烧稳定性:燃烧室的设计需要保证燃烧的稳定性,因为不稳定的燃烧容易引起发动机噪音、震动、磨损和过度自燃等问题。
通过合理的气缸形状、喷油器的位置和喷雾特性等设计,可以提供稳定的燃烧条件,使发动机运行更加平稳和可靠。
4.污染物排放:燃烧室的设计需要降低废气排放,特别是氮化物(NOx)、碳氢化合物(HC)和颗粒物的排放。
通过优化燃烧室的结构和形状,改善燃烧过程,可以减少废气中有害物质的生成和排放,从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5.运行特性:燃烧室的设计需要满足不同工况下的需求,包括低负荷和高负荷工况。
燃烧室应该能够在不同负荷下提供合适的燃烧速率、效率和排放性能,并且保持较宽的工作范围。
6.成本和制造工艺:燃烧室的设计还需要考虑成本和制造工艺的因素。
燃烧室的结构应该简单、易于制造,并且能够适应大批量生产的要求。
综上所述,燃烧室的设计要遵循燃烧效率、热能传递、燃烧稳定性、排放控制、运行特性和成本等原则。
通过合理地选择燃烧室的结构、形状、喷油器位置和喷雾特性等设计参数,可以实现更高效、环保和可靠的汽油机燃烧室。
汽油机燃烧室基本要求是汽油机燃烧室是发动机工作的核心部件,它决定了发动机的性能和效率。
下面将介绍汽油机燃烧室的基本要求。
1. 容积和形状汽油机燃烧室的容积和形状对发动机的性能和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燃烧室的容积应该与缸内活塞的移动相适应,以确保燃料被完全燃烧。
燃烧室的形状应该有利于混合气体的均匀分布和燃烧。
通常,燃烧室的顶部是圆形或半球形的,底部是扁平的或有一定的倾斜角度。
2. 燃烧室壁面燃烧室壁面应该具有一定的光滑度和导热性,以便降低燃烧过程中的热损失和防止积炭。
同时,为了保证混合气体的快速燃烧,燃烧室的壁面应该具有一定的凸起或凹陷,以增加燃烧面积。
3. 燃烧室进气口燃烧室的进气口应该位于燃烧室的正中央,并且尽可能大,以确保混合气体的快速进入和充分混合。
此外,进气口的角度和方向也应该考虑到燃烧室的形状和容积,以保证混合气体的均匀分布。
4. 点火系统点火系统是燃烧室中燃料燃烧的关键。
点火系统的设计应该使火花能够快速传播到燃烧室中的混合气体,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点火过程。
此外,点火系统的位置也应该考虑到燃烧室的形状和容积,以保证点火能够覆盖整个燃烧室。
5. 排气系统排气系统对燃烧室的正常工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排气系统应该能够及时排出燃烧后的废气,并且将废气排出至远离发动机的位置,以避免对发动机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排气系统的设计还应该保证废气能够尽可能快地排出,以避免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和效率。
汽油机燃烧室是发动机工作的核心部件,其设计应该考虑到容积和形状、燃烧室壁面、燃烧室进气口、点火系统和排气系统等方面,以确保发动机具有良好的性能和效率。
第五章1 汽油机燃烧及燃烧室
一、选择题(48分)
1.进气过程中形成的绕垂直于气缸轴线旋转的有组织的气流运动称为()
A. 涡流
B. 挤流
C. 湍流
D.滚流
2.下列燃烧现象中属于汽油机不规则燃烧的是()
A.爆燃
B.表面点火
C.循环变动
D.早燃
3.当过量空气系数为()时,燃烧温度最高,火焰传播速度最大,有效功率最高。
A.0.4~0.8
B.0.8~0.9
C.1.05~1.15
D.1.2~1.5
4.汽油机早燃的原因是混合气()
A.自燃
B.被火花塞点燃
C. 被帜热表面点燃
D.被废气点燃
5.汽油机燃烧特点中包括()
A.有时缺氧
B.空气过量
C. 扩散燃烧
D.喷雾燃烧
6.汽油机的火焰速度是指()
A.锋面速度
B.点火速度
C.燃烧速度
D.气流速度
二.问答题(52分)
1.汽油机燃烧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何特点?(18分)
2.汽油机为何要点火提前角?说明转速和负荷对点火提前角的影响?(18分)
3.分析汽油机爆燃的机理?影响爆燃的因素有哪些?(16分)
1.D
2.C
3.B
4.C
5.A
6.A
第五章2 柴油机燃烧及燃烧室
一选择题:(每题8分,共48分)
1.柴油机的燃烧方式包括(}
A.层流火焰传播
B. 紊流火焰传播
C. 扩散燃烧
D.不规则燃烧
2.为了衡量发动机工作的平稳性,用()作为速燃期的重要评价指标。
A.温度升高率
B.压力升高率
C.最高温度
D.最高压力
3.合适的柴油机放热规律是()
A.燃烧先缓后急,开始放热要适中,随后燃烧要快,使燃烧尽量接近上止点附近燃烧
B.燃烧先急后缓,开始要燃烧快,随后要放热适中,使燃烧尽量在下止点附近燃烧
C.燃烧要一直平缓,满足运转柔和性的要求
D.燃烧要一直平缓,满足经济运转的要求
4.供油提前角过大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有()
A.柴油机排气温度升高
B.热效率下降
C.柴油机工作粗暴
D.柴油机工作柔和
5.下列四种燃烧室中对喷射系统要求最高的是()
A.浅盆型燃烧室
B.深坑型燃烧室
C.涡流室式燃烧室
D.预燃室式燃烧室
6.球形油膜燃烧室属于柴油机()燃烧室、
A.涡流室式燃烧室
B.预燃室式燃烧室
C.间接喷射式
D.直接喷射式
二问答题:
1.柴油机的燃烧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重点控制哪个过程?产生噪声的原因及解决办法?(20分)
2.分析柴油机冷起动困难的原因?如何改善冷起动?(16分)
3.什么是HCCI?分析HCCI技术的特点及目前存在的问题?(1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