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V空调冷媒管的选择
- 格式:doc
- 大小:78.50 KB
- 文档页数:6
VRV空调系统冷媒管安装施工方案
冷媒管材质选择:
冷媒管的材质选择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一般可采用铜管或者铝管,较大功率和长管距情况下,可以选择铜铝复合管。
冷媒管径选择:
冷媒管径的选择应根据空调系统的冷负荷来确定。
一般来说,小型VRV空调系统的冷媒管径可选择9.52mm的铜管,大型VRV空调系统的冷媒管径则可选择12.7mm或者15.88mm的铜管。
冷媒管走线选择:
冷媒管的固定及防护:
冷媒管在安装过程中应进行固定,通常可以使用固定卡夹或者张力绳进行固定。
冷媒管与建筑结构的摩擦应得到一定的防护,以避免损坏冷媒管。
可以在冷媒管周围使用防护套进行保护。
冷媒管的连接:
冷媒管的连接通常采用软连接方式,可通过软管和接头进行连接。
确保冷媒管的连接牢固可靠,不漏氟。
冷媒管的绝热:
冷媒管在安装过程中应进行绝热处理,以减少冷媒管的能量损失。
可以使用专用的绝热材料进行包覆,如橡胶保温带或者泡沫保温材料。
冷媒管的真空抽真:
在冷媒管安装施工完成后,应进行真空抽真处理。
真空抽真可以有效去除冷媒管中的杂质和湿气,保证冷媒管的流通畅通,提高系统的效率。
以上是一种适用于VRV空调系统的冷媒管安装施工方案。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和安排,以确保冷媒管的安装质量和系统的性能。
冷媒铜管规格冷媒铜管规格是指冷媒在空调、制冷设备及其他制冷系统中传输的管道的规格。
冷媒铜管规格通常包括管道直径、壁厚、管长等多个参数。
这些规格的选择对于冷媒传输的效率和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冷媒铜管规格及其应用。
1. 直径:冷媒铜管的直径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
常见的直径规格有6mm、8mm、10mm、12mm等。
直径越大,冷媒在管道中的流速越快,传输效率也越高。
因此,在冷媒流量较大的系统中,通常选择较大直径的冷媒铜管。
2. 壁厚:冷媒铜管的壁厚是指管道壁的厚度,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
常见的壁厚规格有0.6mm、0.8mm、1.0mm等。
壁厚越大,冷媒铜管的强度越高,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
因此,在高压力、高温度的制冷系统中,通常选择较大壁厚的冷媒铜管。
3. 管长:冷媒铜管的管长通常以米(m)为单位。
根据具体的制冷系统布局和安装需求,可以选择不同长度的冷媒铜管。
在一些较长的冷媒传输距离中,需要选择较长的冷媒铜管,以确保冷媒的流通畅通。
冷媒铜管规格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系统的制冷负荷、冷媒种类、工作温度和压力、管道布局等。
不同的冷媒铜管规格适用于不同的制冷系统。
常见的冷媒铜管规格如下:1. 6mm×0.6mm冷媒铜管:适用于小型空调、冷柜等制冷设备,制冷负荷较小的系统。
2. 8mm×0.8mm冷媒铜管:适用于中型空调、冷库等制冷设备,制冷负荷适中的系统。
3. 10mm×1.0mm冷媒铜管:适用于大型空调、冷库等制冷设备,制冷负荷较大的系统。
4. 12mm×1.0mm冷媒铜管:适用于超大型空调、中央空调等制冷设备,制冷负荷非常大的系统。
除了上述常见规格外,还有其他规格的冷媒铜管可供选择,以满足不同系统的需求。
在选择冷媒铜管规格时,还需要考虑到制冷系统的工作条件。
例如,在高温度、高湿度的环境中,需要选择耐腐蚀、耐高温的冷媒铜管。
多联机分歧管及管径选择标准
分歧管在多联机安装系统中,其作用是将管道中的制冷剂分流到室内机中,起着制冷剂分流的作用。
分歧管在整个中央空调VRV管道系统用量不大,但确很重要。
如果分歧管选用不当,就可能出现泄漏,爆管的可能,给中央空调系统造成很大的损失,后期维修起来也很费劲。
这里列举几个主要的参考标准:
铜材质:分歧管主要是紫铜管加工而成,紫铜管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分歧管的质量,现在很多中央空调采用R410A 冷媒,其工作压力比传统冷媒要高,所以应该采用R410A专用铜管,R410A铜管比普通铜管的抗压能力强,耐压可达到50KG以上,适合R410A氟利昂的系统管道的运行。
厚度:分歧管采用的铜管的厚度应该根据口径大小而定,口径越大,应该用越后的铜管。
一般情况下,22.3以下的口径用1mm厚的铜管即可,31.8及以下采用1.3mm铜管,35及以上最好采用1.5mm铜管。
焊接:分歧管的分支口都是经过焊接而成,而焊口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好的分歧管应该是焊口均匀、规则、光滑、无虚焊、无脱焊等
氧化物:分歧管加工过程中,会留下大量氧化物,所以加工后还要进行酸洗,把管道内外的氧化物等杂质清洗干
净。
好的分歧管应该管壁干净,内壁无黑点,无杂质。
二、各厂家多联机分歧管及管径选择标准
海尔(奥蕴多联中央空调)1、室外机汇总管套件外机匹数汇总管型号备注8~16匹无
18~32匹HZG-20/A对应2个模块34~48匹HZG-30/A对应3个模块。
vrv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主要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一、空调工程施工工艺1、空调系统管道及设备安装1)冷媒管安装●冷媒管管径大于20mm时,支吊架的间距不应大于1。
5m;冷媒管管径小于20mm时,支吊架的间距不应大于1m.●铜管切割必须采用专用切割刀具,避免管口产生毛刺。
●必须保证冷媒管内的清洁干燥、需用氮气吹净。
●为避免空气里杂质对冷媒管的氧化作用,在采用钎焊时应对冷媒管用氮气吹净,使用氮气替换冷媒管内的空气。
●在冷媒管与设备连接时,应对冷媒管进行包扎封盖,防止水份、脏物或灰尘等杂质进入冷媒管内。
●封盖冷媒管可采用未端钎焊的方法或PVC带子包扎的方法。
●冷媒管必须选用满足JIS标准要求的去氢磷铜无缝管.●冷媒管的钎焊方法应采取向下或水平侧向进行,应尽可能避免仰焊。
●液管和气管端管必须注意装配方向和角度,以免油的回流或积蓄。
●冷媒管的联接形式可采用扩口联接和法兰联接.●冷媒管道的长度不得超过300m。
●室外机高于室内机时最大高度差不得超过50m。
●室内机高于室外机时最大高度差不得超过40m。
●室内机相互之间最大高度差不得超过15m。
●系统第一级分支距最远室内机的最远距离不得超过40m.2)室外机的安装●有关设备要汇同有关人员共同对设备进行开箱点件,办理移交手续。
●检查设备在运输过程中是否受到损伤.●检查设备尺寸和基础预留尺寸是否相符,确认无误后按土建预留标记对基础标高和中心线进行确认划线。
●设备二次搬运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损伤.●室外机务必固定牢固,室外机与基础垫橡胶减振,室外机的位置应便于维护。
●为便于室外机散热及减少噪音传播方向,室外机风扇吹出侧背向建筑立面。
●室外机的吊装需争取总包及甲方的支持,提供塔吊或室外施工设备。
3)室内机安装●安装前核对设备型号。
●悬挂室内机的吊架要稳定牢固.●留下足够的安装空间以供检修,检修口应不小于450*450mm.●相对于天花板表面保持水平,水平度在±1mm之内.●机身必须与天花板可见接处呈平行线.●将吊挂框固定在悬吊螺栓上,牢固拧紧上下两个螺帽,在螺帽下要使用垫圏。
VRV空调施工方案目录1 工程概况 (1)2 主要材料选择及连接方式 (1)3 施工准备工作 (1)3.1 技术准备 (2)3.2 物质准备 (3)3.3 劳动组织准备 (4)3.4 施工现场准备 (4)4 施工工序及主要施工工艺标准 (5)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 (5)5 现场成品、半成品保护措施 (21)6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22)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XXX,地下二层,地上三层。
2.施工要点本工程VRV空调系统与其他专业施工交叉频繁,为本专业施工的一个要点;,工作面较小,房间不规则,为本专业施工的另一个要点。
2 主要材料选择及连接方式1。
冷媒管: 采用铜管,焊接。
2。
冷凝管:采用UPVC给水管,粘接。
3 施工准备工作施工准备工作基本任务:为拟建工程的施工建立必要的技术和物质条件,统筹安排施工力量和施工现场。
施工准备工作内容:技术准备、物资准备,劳动组织准备,施工现场准备和施工场外准备。
工艺流程如下:(工艺流程)3.1 技术准备熟悉、审查施工图纸和有关的设计资料。
通过施工单位自审,以及建设单位和(或)监理单位主持的,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参加的三方会审。
使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充分地了解和掌握设计图纸的设计意图,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及时发现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使其在施工开始之前改正,为工程项目的施工提供一份准确齐全的设计图纸.从而使施工单位能够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顺利地进行施工,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最终建筑产品。
熟悉审查设计图纸的内容: 1)、审查机电系统的设计功能和使用要求是否符合卫生、消防和环保方面的要求。
2)、审查设计图纸是否完整、齐全,以及设计图纸和资料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方面的方针和政策。
3)、审查设计图纸与说明书在内容上是否一致,以及设计图纸与其各组成部分之间有无矛盾和错误。
4)、审查设备安装图纸与其相配套的土建施工图纸在坐标、标高上是否一致,掌握土建施工质量是否满足设备安装的要求.5)、明确拟建工程的系统形式和特点,复合主要技术参数是否满足要求,审查设计图纸中工程复杂、施工难度大和技术要求高的分部、分项工程或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检查现有施工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能否满足工期和质量要求,并采取可靠的技术措施加以保证。
VRV空调系统冷媒管施工要求【摘要】VRV空调系统作为集变冷媒流量控制技术、变频控制技术等多种先进理念,满足用户对空调节能性、舒适性、美观性、可靠性及智能性的多重要求。
广泛用于办公、商业、制造及家具行业。
虽然VRV空调系统在节能、舒适等方面有很多优势,但如果在实际设计安装方面不加以重视,会直接影响使用效果,特别是冷媒管道施工方面不按照规范要求施工,将会使VRV空调系统的节能性、舒适性、可靠性大大降低。
本文重点阐述了VRV空调冷媒管道从设计到安装施工当中需注意的一些问题及施工要求,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给同行们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VRV空调冷媒管道的选型;冷媒管道的施工;冷媒管保温施工0.前言银行的营业网点除了必须提供安全可靠、快捷便利的金融业务外,美观舒适的装修环境和冬暖夏凉的室内温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网点的空调系统一般采用大金的VRV空调系统,从设备本身的质量和功能来说,应该是能满足网点空调系统的使用要求的,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却存在室内空调温度达不到使用要求,经检查和分析原因,发现有些是设计问题(设计不够合理),有些是安装施工质量问题。
本文将主要涉及VRV空调系统的安装质量,特别是冷媒管道系统的施工方法及施工质量。
1.冷媒管道的选型首先,空调系统对冷媒管道的清洁要求和承压能力都很高。
VRV空调系统多选用R410a冷媒,冷媒管道一般选用磷酸脱氧无缝铜管,对管材的直径和厚度都有相应要求。
一般管径Φ22.2以下使用盘管,Φ22.2以上使用直管,具体尺寸要求如下:具体配管尺寸按照下游室内机容量指数进行选择:2.冷媒管道的施工2.1关于冷媒管的养护(1)冷媒管送到现场后,无论直管还是盘管,都要保证不变形、不折弯,两端口加盖盖子。
(2)冷媒管在未与室内机相连时应先进行封口。
(3)在冷媒管排管施工过程中,应将冷媒管的端口加盖并且用塑料袋包裹好。
2.2关于冷媒配管的管径尺寸和分支组件的选定(1)根据室内机的布局来确定分支接头或分支端管的数量。
VRV空调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冷媒134a)一、主要工序流程:人员、机具进场会审图纸及技术交底设备及材料采购冷凝水管安装室内机安装室内冷媒管安装冷凝水管试水及保温室内冷媒管气密性试验及保温室外机安装设备接线系统抽真空及制冷剂填充系统调试整体效果观察验收、交接二、安装要点及技术要求:2.1、室内机的安装:2.1.1室内机开箱检验:室内机在到货后在安装之前应进行开箱检查。
设备开箱检查时要会同建设单位、发包方、监理单位和设备厂家共同检查。
首先检查设备包装外观有无损坏和受潮,然后根据设计图纸按设备的全称核对名称,规格型号。
查看设备表面有无缺陷、损坏、锈蚀、受潮等现象,同时填写好"开箱检查记录"。
在设备检查完后,及时做好设备的保护工作以防设备在搬运、吊装过程中损坏。
2.1.2室内机安装工序:根据装修综合天花平面布置图纸确定室内机的具体位置划线钻孔支吊架安装室内机安装就位2.1.3室内机安装技术要求:安装前核对设备型号;室内机的吊架必须稳定牢固;留下足够的安装空间以供检修,检修口应不小于450*450mm;相对于天花板表面保持水平,水平度在±1mm之内;在室内机的四个角使用水平尺检查室内机是否水平;天井式室内机排水均设有冷凝水提升泵,冷凝水管安装高度可以上提;风管式室内机没有凝结水提升泵,安装时必须考虑凝结水管道的坡度。
室内机与排水管、冷媒管接口处保温必须严密,以防结露,产生凝结水。
为保证吊顶高度,室内机应尽量贴近楼板吊装并避开天花造型。
2.2、冷媒配管(以系统为单位施工)2.2.1配管原则:冷媒配管应严守配管三原则:干燥、清洁、气密性。
首先是防止安装前铜管内有水分进入,配管后要吹净和真空干燥。
施工时应注意管内清理;焊接时采用氮气置换焊,最后吹净。
气密性试验主要是保证焊接质量和喇叭口连接质量。
2.2.2施工工序:支吊架制作安装按图纸要求配管管道焊接管道吹净管道气密性试验干燥保温2.2.3配管技术要求:(1)要求冷媒管焊接时采用氮气保护,焊接时把微压(3~5kg/cm2)氮气充入正在钎焊的管道内,以有效防止管内氧化皮的产生。
无缝铜管材质标准
关于VRV系统冷媒配管常用无缝铜管,其材质标准,我国与日本、美国、欧盟等标准相一致。
其标准见表2。
表2 无缝铜管各国标准比较表
我国标准TP2牌号无缝铜管含磷,也称磷脱氧无缝铜管,可提高管材强度,增强耐蚀性,改善纤焊性能,完全可以达到日本等国家标准和VRV系统冷媒配管要求。
因为VRV系统主要从日本引进,大多制造商提供的安装技术手册,都是采用日本标准JISH3300。
5.3 冷媒配管材质和壁厚的选择
根据不同制冷剂类别,冷媒配管材质和壁厚的选择,由冷媒配
管直径按表3确定。
表3 不同制冷剂冷媒配管壁厚及材质选用表
说明:①为室内侧第1分歧-室内侧分歧间气管壁厚为1.0mm ;
②为当φ19.05无缝铜管使用盘管时,壁厚为1.2mm;
③O材为JISH3300 CL220之O材,相当于GB/T 17791 TP2之M材;
④1/2H或H材为JISH3300 CL220之1/2H或H材,相当于GB/T 17791 TP2之Y2或Y材。
5.4 冷媒配管管径选择
冷媒配管管径选择,主要是根据系统各管段下游流经的制冷剂容量确定。
但R22、R407c与R410a因设计压力差异是有区别的。
同时,各制造商提供的安装技术手册推荐的管径也不相同,有的甚至差异还较大。
以下各表提供的配管管径仅供参考。
5.4.1 R22和R407c系统,管径选择详见表4。
表4 R22、R407c系统冷媒配管管径选择表
5.4.2 R410a系统,管径选择详见表5、表6、表7。
考虑各制造商提供的选择值有差异,表5、表6、表7均推荐了某两个
制造商提供的选择数值,供设计参考。
表5 主配管(室外机-室内侧第一分歧间)管径选择表
表6 主配管(分歧-分歧间)管径选择表
说明:按本表选择的管径不要超出表5相应管径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