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作业讲评[1]页PPT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1004.00 KB
- 文档页数:22
《机械制造基础》作业评讲(1)责任教师张莉《机械制造基础》是机械类各专业专科的重要技术基础必选课。
本课程包含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的基本知识、金属材料的热加工、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表面粗糙度及检测、金属切削机床及刀具、机械加工工艺知识等方面的内容,是数控技术专业必须掌握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知识,为以后其他专业课程的开展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学习这门课,需要多做练习题。
我会在四次作业评讲中,给大家讲解一下主要的作业题,帮助大家进一步理解各章教学内容。
1、何为钢的热处理?钢的热处理方法有哪些基本类型?涉及的知识点及答题分析:这个题的考核知识点是钢的热处理及类型。
答:钢的热处理,是将钢在固态下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改变其内部组织,从而获得所需要性能的一种金属加工工艺。
钢的热处理可分为整体热处理和表面热处理两大类,整体热处理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表面热处理包括表面淬火、火焰加热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2、退火和正火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生产中如何选择退火和正火?涉及的知识点及答题分析:这个题的考核知识点是退火和正火的原理。
答:正火与退火的主要区别是正火的冷却速度稍快,所得组织比退火细,硬度和强度有所提高,退火与正火主要用于各种铸件、锻件、热轧型材及焊接构件,由于处理时冷却速度较慢,故对钢的强化作用较小,在许多情况下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除少数性能要求不高的零件外,一般不作为获得最终使用性能的热处理,而主要用于改善其工艺性能,故称为预备热处理。
对于力学性能要求不高的零件,正火可作为最终热处理,低碳钢退火后硬度偏低,切削加工后表面粗糙度高。
正火后可获得合适的硬度,改善切削性能,过共析钢球化退火前进行一次正火,可消除网状二次渗碳体,以保证球化退火时渗碳体全部球粒化。
3、一批45钢(含碳量0.45%)试样(尺寸15 mm×10 mm),因其组织晶粒大小不均匀,需采用退火处理。
《机械制造基础》作业评讲(doc 11页)《机械制造基础》作业评讲(1)责任教师张莉《机械制造基础》是机械类各专业专科的重要技术基础必选课。
本课程包含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的基本知识、金属材料的热加工、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表面粗糙度及检测、金属切削机床及刀具、机械加工工艺知识等方面的内容,是数控技术专业必须掌握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知识,为以后其他专业课程的开展打下良好度稍快,所得组织比退火细,硬度和强度有所提高,退火与正火主要用于各种铸件、锻件、热轧型材及焊接构件,由于处理时冷却速度较慢,故对钢的强化作用较小,在许多情况下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除少数性能要求不高的零件外,一般不作为获得最终使用性能的热处理,而主要用于改善其工艺性能,故称为预备热处理。
对于力学性能要求不高的零件,正火可作为最终热处理,低碳钢退火后硬度偏低,切削加工后表面粗糙度高。
正火后可获得合适的硬度,改善切削性能,过共析钢球化退火前进行一次正火,可消除网状二次渗碳体,以保证球化退火时渗碳体全部球粒化。
3、一批45钢(含碳量0.45%)试样(尺寸15 mm×10 mm),因其组织晶粒大小不均匀,需采用退火处理。
应采用以下哪种退火工艺?(1)缓慢加热至700℃,保温足够时问,随炉冷却至室温;(2)缓慢加热至840℃,保温足够时间,随炉冷却至室温;(3)缓慢加热至1l00℃,保温足够时间,随炉冷却至室温。
涉及的知识点及答题分析:这个题的考核知识点是退火的原理和分类。
答:采用(2)种,即完全退火,:“完全”是退火件加热获得完全的奥氏体组织,也就是钢的组织全部进行了重结晶,所以,原来的晶粒组大,组织不匀,有内应力,塑性、韧性差,易裂,变形可以解决,但必须控制退火加热温度,否则晶粒仍粗大。
4、现有40Cr钢制造的机床主轴,心部要求良好的强韧性(200~300HBS),轴颈处要求硬而耐磨(54~58HRC),试问:(1)应进行哪种预处理和最终热处理?(2)热处理后获得什么组织?(3)热处理工序在加工工艺路线中位置如何安排?涉及的知识点及答题分析:这个题的考核知识点是热处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