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5课 汉武帝“大一统”]岳麓版练习题[含答案解
- 格式:docx
- 大小:797.34 KB
- 文档页数:10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汉武帝“大一统”岳麓版知识点练习四十五第1题【单选题】你如果是汉武帝统治时期的一位丞相,可能会遇到下列哪些事件的发生( )①颁布“推恩令”②焚书坑儒③张骞出使西域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秦皇汉武是古代历史上杰出的君主,在对待诸子百家态度上截然不同,表现为“焚书坑儒”和“独尊儒术”,其根本目的相同之处是( )A、为了实现思想“大一统”B、为了解决王国的威胁C、为了加强皇权,巩固统治D、为了促进文化教育“大一统”【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接受谁的建议实行的思想控制( )A、孔子B、孟子C、主父偃D、董仲舒【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西汉建立之初,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及其继承者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下列措施中属于汉高祖时期的有( )①让士兵还乡务农②将部分奴婢释放为平民③轻徭薄赋④废除一些严刑苛法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封建统治者的下列措施中,严重阻碍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有( )①焚书坑儒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③八股取士④文字狱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6题【问答题】问答题毛泽东词《沁园春·雪》中有“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毛泽东在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是指什么人?(2)秦皇最伟大功绩是什么?为适应新的形势,巩固秦朝的统治,秦皇首创什么制度?(3)汉武的主要功绩是什么?其主要措施有哪些?(4)为加强思想上的控制,秦皇和汉武各采取了什么措施?影响如何?【答案】:【解析】:第7题【材料分析题】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促成了国家的繁荣和发展,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名族最高的利益。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人教部编版习题精选七十七第1题【单选题】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下列各项中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表现的是( )①指南针用于航海②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③开创了行省制度④形成了词创作的繁荣局面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⑧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纵观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历时300年的两宋在中国历史的星河中格外闪耀。
下列三幅图片集中反映了两宋时期( )图一:活字印刷术图二:缕悬法指南针图三:火器A、农业兴盛B、商业繁荣C、对外贸易发达D、科学技术领先【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作品是( )A、《唐律疏议》B、《丹经》C、《金刚经》D、《步辇图》【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学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
”其中宋元时期“在文学方面”的重大发明是( )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白马寺建立于( )A、西汉武帝时期B、东汉明帝时期C、西晋武帝时期D、梁朝武帝时期【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某电视剧中有一位古代医生,他在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手术法,这位医生是( )A、张仲景B、扁鹊C、李时珍D、华佗【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组合有错的一项是( )A、蔡伦——“蔡侯纸”B、张衡——地动仪C、华佗——“麻沸散”D、张仲景——“五禽戏”【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论语》B、《离骚》C、《史记》D、《道德经》【答案】:【解析】:第9题【材料分析题】两汉时期我国的科技文化事业取得了许多突出的成就。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人教部编版知识点练习三十一第1题【单选题】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
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引起了无数的变化。
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一个宗教派别、一个赫赫有名的人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他说的“这三种东西”是( )①地动仪②印刷术③造纸术④火药⑤指南针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科学家与其成就的搭配中,正确的一项是( )A、华佗──推算出圆周率B、李时珍──写成《齐民要术》C、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D、宋应星──创制“麻沸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在防治传染病方面,我们可以参考古代“医圣”所著的( )A、《本草纲目》B、《千金方》C、《唐本草》D、《伤寒杂病论》【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唐朝868年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
它应用到下面哪些科技发明( )①造纸术②活字印刷术③ 雕版印刷术④指南针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③【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中医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是由谁总结出来的( )A、扁鹊B、张仲景C、华佗D、孙思邈【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曾经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观察下图,该项发明的名称是( )A、罗盘针B、司南C、指南针D、突火枪【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一位跟随曹操征战多年的士兵,在一次战斗中受伤,需要实行外科手术,下列人物可能为他医治的是( )A、张仲景B、华佗C、郦道元D、孙思邈【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人物与其成就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A、蔡伦—改进造纸术B、华佗—《伤寒杂病论》C、张角—太平道D、张陵—五斗米道【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东汉末年,大将关羽曾被毒箭射伤,当时能为他手术疗伤的首选医生是( )A、张仲景B、华佗C、孙思邈D、李时珍【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中央电视台有一则广告词:“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四川旅游依然美丽。
2019-2020学年度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知识点练习[含答案解析]二十六第1题【单选题】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是( )A、《本草纲目》B、《史记》C、《梦溪笔谈》D、《天工开物》【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古兰经》B、《圣经》C、《金刚经》D、《诗经》【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韩城是我国历史文化名人司马迁的故乡。
司马迁的最大历史贡献是写成了( )A、《史记》B、《缀术》C、《资治通鉴》D、《水经注》【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我国人民在科技创新的同时不忘记资源回收与再生利用这种环保理念,下列哪一个人的创新过程体现出了这一点( )A、华佗制成“麻沸散”B、蔡伦改进造纸术C、张仲景编写《伤寒杂病论》D、司马迁写《史记》【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我们在《史记》中根本不可能查阅到的史实是( )A、商汤灭夏B、秦统一六国C、汉武帝的大一统D、贞观之治【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据考证,唐朝的《邸报》是世界上现在最古老的报纸之一,与该报的产生密切相关的科技发明是( )A、拓印刻石B、雕版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D、双色套印【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弗兰西斯?培根曾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
……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这里的“三种机械发明”是指( )①造纸术②印刷术③火药④指南针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中医中药在防治甲型H1N1流感传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你知道我国古代哪部著作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A、《伤寒杂病论》B、《本草纲目》C、《齐民要术》D、《女史箴图》【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郑板桥任潍县县令时,开仓救济百姓;张仲景做长沙太守后,坚持为百姓治病.郑板桥著有《潍县竹枝词》,张仲景著有( )A、《三礼注》B、《十钟山房印举》C、《齐民要术》D、《伤寒杂病论》【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隋朝杰出的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了赵州桥②隋朝时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③隋唐时期开凿的莫高窟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④金城公主入藏,进一步密切了唐蕃联系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被称为“医圣”的是东汉后期的______,他的医学著作是《______》。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1 / 8 2019-2020学年度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 大一统的秦汉帝国第15课 汉武帝推行大一统格局复习特训二十八
第1题【单选题】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高祖建立的政权称西汉,定都于( ) A、洛阳 B、长安 C、北京 D、南京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治世。这一治世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 A、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B、文帝、景帝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C、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D、文帝、景帝重视“严刑峻法”,社会比较安定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2 / 8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汉武帝时期,如果想要进入全国最高学府接受儒家教育,必须去的地方是( ) A、开封 B、洛阳 C、咸阳 D、长安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开始于( )
A、秦始皇 B、隋文帝 C、汉武帝 D、唐太宗
【答案】: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3 / 8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
A、创立中央集权 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稳固大一统局面 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文景之治是指( ) A、西汉初年的清明政治统治局面 B、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安定局面 C、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的清明统治 D、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
2019-2020学年度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拔高训练第四十一篇第1题【单选题】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是在( )A、东汉末年B、春秋时期C、西汉末年D、秦朝初年【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戏剧的源头是( )A、傩仪B、南戏C、杂剧【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是何时印制的?(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又编制了如图所示医学体操的著名医学家是( )A、张仲景B、华佗C、李时珍D、宋应星【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汉武帝采用主父偃的建议:“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之所以采纳这两项建议,其共同目的是( )①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②实现对地方势力的控制③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④强化“大一统”王朝政权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④D、②③【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小明的爷爷是一位中医,在他的房间里有病人送给的一块匾上面写着“华佗再世”。
请你告诉小明华佗是什么时期的名医( )A、战国时期B、秦朝时期C、西汉时期D、东汉时期【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推动道教在民间兴起的主要人物是( )A、老子B、庄子C、张陵D、汉明帝【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中认为:“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和说法都一样:天下大乱,皆因思想自由,言论不一。
”由此可见,作者认为他们的“动机”是( )A、树立皇帝的权威B、发展思想文化C、统一思想,巩固统治D、消灭异端学说【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平平同学在学完七年级历史上册后进行了总结,其中错误的是( )A、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B、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C、《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D、东晋的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下面的著作是中国史书的典范。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5课汉武帝“大一统”]岳麓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第三篇第1题【单选题】
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太学出现于( )
A、孔子创办私学时
B、秦朝统一后
C、汉武帝时期
D、隋朝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我国古代最高学府是( )
A、太学
B、郡学
C、国学
D、府学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西汉国力最强盛的时期是在( )?
A、汉高祖在位时
B、文帝、景帝在位时
C汉æ-¦å¸•在何时
D、汉元帝在位时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西汉初年,统治者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
A、平定“七国之乱”
B、恢复发展生产
C、学习秦朝的政治制度
D、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西汉的主父偃曾建议汉武帝:“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为其国,必稍自弱矣。
”这表明他提出此建议的真实目的是( )?
A、主张推行分封制
B、缓和皇帝与诸侯王的矛盾
C、施恩于诸侯子弟收买人心
D、削弱诸侯王的实力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导致农民起义爆发,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 )
A、陈胜
B、吴广
C、项羽
D、张角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目的是( )
①维护皇帝的权威
②迎合诸侯“推私恩” 的要求
③巩固统一
④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8题【问答题】
观察下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孔子学术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其学说对后世有什么重大影响?2)孟子继承并发展孔子学说,他要求统治者采用什么政治观念治理国家?3)秦朝时期儒家思想遭到沉重打击的历史事件是什么?4)汉武帝时期对儒家学派采取了什么政策?5)秦始皇、汉武帝对儒学态度截然相反,但现象的背后,也有着共同的目的。
这个共同目的是什么?
【答案】:
【解析】:
第9题【问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非秦记皆烧之,……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架烧之。
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卢生、侯生等方士、儒生诽谤朝廷,共有四百六十多名为妖言以乱黔首的方士和儒生在城阳被活埋。
材料二: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旨意不同。
凡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件事?发生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3)材料一、材料二都涉及对哪一学派的态度?(4)上述材料反映的事件起到了什么共同作用?
【答案】:
【解析】:
第10题【材料分析题】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促成了国家的繁荣和发展,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名族最高的利益。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夏,香港推出“汉武盛世:帝国的巩固和对外交流”大型汉代文物展,让观众近距离欣赏160组珍贵文物……充分展示了汉代的强大。
汉代是我国大统一的巩固时期,而秦朝才是我国大一统的建立时期,唐朝诗人李白曾写诗称颂:“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
──摘编自凤凰网和《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
材料二唐朝长安宏侈富醒,街道整齐,树木成行,城里人口上百万,还云集着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地的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唐朝的繁荣孕育了空前繁盛的大唐文化,唐文化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
唐郡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是周边国家向往的基地。
──摘编自《百度文库》
材料三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出现了盛世景象,创造了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空前高峰,建立起一个空前广大而且稳定的大一统帝国。
──摘编自侯杨方《盛世启示录》
材料一中李白赞颂了秦始皇的哪一历史功绩?为巩固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文化“空前繁荣“的主要原因。
列举一个唐文化”泽被东西“的事例。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康雍乾时期出现盛世景象的原因,举例说明康熙时期如何同外部侵略势力作斗争的?为解决边界问题,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什么?
【答案】:
【解析】:
第11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春秋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问题上,各派有不同的主张:其一: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从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其二:韩非子曰:“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孔子和韩非子分别是哪一学派的代表人物?
为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在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一直居主导地位,为什么?
【答案】:
【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一项贯穿我国封建社会始末的基本政治制度,从秦朝到清朝存在了两千多年。
历朝历代统治者均采取各种措施对此加以发展与完善。
现选取部分史实,对此作一简要梳理。
仔细阅读下
列材料,请完成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
材料四:“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这是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写的,结果他被斩首……朝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材料一中的他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曾经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主张,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
请问他是谁?
材料二中的秦始皇在位时曾对儒家学说采取了什么措施?汉武帝在位时采纳了儒生董仲舒的什么建议?
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明太祖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推行了什么举措?
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回答,这是清朝统治者采取的什么措施?有什么危害?
根据材料二、三、四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措施主要侧重于哪一方面?有什么共同目的?
综合以上材料,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
【解析】:
第13题【综合题】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曾出现过分裂的时期,但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共同的愿望和不变的追求。
请回答下列问题。
汉武帝时期,西汉出现了大一统的局面。
汉武帝在政治、经济和思想上各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促进了大一
统局面的形成?
为什么?(请结合书本知识回答)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