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剂分类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3
sae润滑油粘度分类SAE润滑油粘度分类一、引言润滑油是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润滑剂,它具有降低摩擦、减少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重要作用。
而润滑油的粘度是衡量其流动性的重要参数,也是选择合适润滑油的关键因素之一。
SAE (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粘度分类系统是用于标识和比较不同润滑油粘度等级的国际通用标准。
本文将以SAE润滑油粘度分类为主题,探讨其背景、分类标准以及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二、背景SAE润滑油粘度分类是由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制定的,旨在为不同类型的机械设备提供合适的润滑油选择。
该分类系统基于润滑油在不同温度下的流动性能,通过两个数字来表示,分别代表冷启动和工作温度下的粘度等级。
这个标准的制定使得润滑油的选择更加科学和准确。
三、分类标准SAE润滑油粘度分类根据润滑油在不同温度下的流动性能进行划分,分为单一粘度和多级粘度两种类型。
1. 单一粘度单一粘度指的是在工作温度下只有一个粘度等级的润滑油。
例如,SAE 30表示在工作温度下润滑油的粘度等级为30。
这种分类适用于工作温度相对稳定的设备,如柴油发动机、工业机械等。
2. 多级粘度多级粘度表示润滑油在冷启动和工作温度下具有不同的粘度等级。
这种分类更加适用于工作温度变化范围较大的设备。
例如,SAE 10W-30表示冷启动时润滑油的粘度等级为10W,而工作温度下的粘度等级为30。
其中,W代表冬季(Winter)的意思,表明润滑油在低温下的流动性能。
四、应用SAE润滑油粘度分类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包括汽车、摩托车、工程机械、船舶等。
不同类型的设备对润滑油的粘度要求也不同,因此选择合适的润滑油对设备的性能和寿命至关重要。
1. 汽车在汽车中,引擎油是最常见的润滑油。
根据SAE润滑油粘度分类,汽车引擎油通常使用多级粘度等级,如SAE 5W-30、SAE 10W-40等。
这是因为汽车发动机在冷启动时需要较低的粘度来保证润滑油的快速流动,而在工作温度下需要较高的粘度来保持润滑效果。
常用润滑油分类及其特性一.润滑剂的分类润滑剂的品种繁多,但一般按其物理状态可分为液体润滑剂、半固体润滑剂、固体润滑剂、气体润滑剂等四大类。
根据GB/T498-1987的规定,将润滑剂和有关产品归类为L类产品,因而润滑剂总代号为L,即所有润滑剂代号的第一个字母均为L。
1.液体润滑剂:包括矿物润滑油、合成润滑油、动植物油和水基液体等。
2.半固体润滑剂(润滑脂):润滑脂在常温常压下呈半流动的油膏状态,故又称固体润滑剂,是由基础润滑油和稠化剂按一定的比例稠化而成。
3.固体润滑剂:固体润滑剂是以固体形态存在于摩擦介面之间起润滑作用的物质,有软金属、金属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
一般工业常用的固体润滑材料,二硫化钼、石墨、聚四氟乙烯等。
4.气体润滑剂,与液体一样,气体也是流体,同样符合流体的物理规律,因此在一定条件下气体也可以像液体一样成为润滑剂。
常用的提起润滑剂有空气、氦气、氮气、氩气等。
二.润滑油润滑油是液体润滑剂,一般是指矿物油与合成油,尤其是矿物润滑油。
目前全世界矿物润滑油的年产量超过20003吨,占润滑剂总产量的95%以上。
润滑油的代号及其意义根据GB/T7631.1-1987的规定,润滑油的代号由类别、品种及数字组成,其书写的形式为:类别+品种+数字。
类别是指石油产品的分类,润滑剂是石油产品之一,润滑材料产品用L表示。
品种是指壳牌润滑油的分组,是按其应用场合分组,分别用相应字母代表:A——全损耗系统;C——齿轮;D——压缩机;E——内燃机;F——定子、轴承、离合器;G——导轮;H——液压系统;M——金属加工;P——风动工具;T——汽轮机;Z——蒸汽气缸等,是品种栏的首字母,实际上品种栏内还可能有1个或多个其他字母,以表示该品种的进一步细分种类。
数字代表润滑油的粘度等级,其数值相当于40℃(有些则是批号,但要注明,否则是指40℃)是的中间运动粘度值,单位为mm2/s,按GB/T3141-1994规定有2、3、5、7、10、15、22、32、46、68、100、150、220、320、460、680、1000、1500、2200、3200共20个等级。
润滑剂分类及使用方法
1. 嘿,你知道润滑剂有好多种呢!比如水基润滑剂,就像我们平时用的爽肤水一样,清清爽爽的。
它很容易清洗,而且不油腻哦!例子嘛,就像你涂了很清爽的乳液在手上,没啥负担。
2. 油基润滑剂也有哦!这就像是那种滋润度特别高的面霜,能提供长时间的润滑效果。
不过要注意,它不太好清洗哦!比如说,你涂了很厚重的面霜,洗的时候就没那么容易啦。
3. 还有硅基润滑剂呢,那可厉害了!就如同给你的肌肤加了一层特别滑溜的保护膜。
这种很适合在水里使用哦!想想看,就像你擦了一层防水的保护膜在身上去游泳。
4. 那怎么使用润滑剂呢?很简单呀!先把它拿出来呀,就像是你准备好用你的护肤品一样。
然后挤出一点,再均匀地涂开,哎呀,就像你平时涂面霜那样啦。
5. 嘿,要是用在亲密的时候,可别直接就涂一大坨哦,慢慢的来,你懂的哇!这就跟你化妆不能一下子涂很多粉底是一个道理呀。
6. 可别小看这使用方法哦,用对了才能发挥最佳效果呢!难道不是吗?这就好像你得知道怎么用你的护肤品才能让皮肤变好一样。
7. 在选择的时候也要注意哦,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呀!好比有的人喜欢清爽的护肤品,有的人喜欢滋润度高的。
8. 总之呀,了解润滑剂分类和使用方法真的很重要呢!选对用对,才能让你的体验更美好呀!。
基础润滑剂全套资料
概述
本文档提供基础润滑剂相关的全套资料,包括定义、分类、应用、性能指标等内容。
定义
基础润滑剂是一种常用的润滑剂,用于减少摩擦和磨损,保护机器和设备的运行。
它们可以是液体或固体形式,通过润滑面之间的分离来减少摩擦。
分类
基础润滑剂可以根据其化学性质和形态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
- 液体基础润滑剂:包括矿物油、合成油等。
- 固体基础润滑剂:包括固体薄膜润滑剂、固体润滑膏等。
应用
基础润滑剂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 汽车工业:用于发动机润滑、变速器润滑等。
- 工业设备:用于轴承润滑、齿轮润滑等。
- 机械加工:用于切削润滑、金属加工润滑等。
性能指标
基础润滑剂的性能指标影响其润滑效果和使用寿命,常用的性能指标包括:
- 粘度:润滑剂的流动性和黏度。
- 温度稳定性:润滑剂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的稳定性能。
- 氧化稳定性:润滑剂抵抗氧化和变质的能力。
- 极压性能:润滑剂在高压情况下的润滑效果。
参考资料
本文档的内容参考了以下资料:
- [XXX参考资料1](link1)
- [XXX参考资料2](link2)
- [XXX参考资料3](link3)
以上是基础润滑剂全套资料的概述。
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考相关参考资料。
食品级润滑剂的等级摘要:I.食品级润滑剂的概述- 食品级润滑剂的定义- 食品级润滑剂的作用II.食品级润滑剂的等级分类- NSF H1 级- NSF H2 级- NSF H3 级III.食品级润滑剂的应用领域- 食品工业- 食品相关小家电产品- 玩具类产品IV.食品级润滑剂的选择和使用- 选择合适的食品级润滑剂- 使用食品级润滑剂的注意事项正文:食品级润滑剂的等级食品级润滑剂是一种应用于食品工业、食品相关小家电产品和玩具类产品等领域的润滑剂。
由于这些产品可能会与食品直接接触,所以对润滑剂的要求非常严格,不仅要满足机械的润滑需求,同时不能对食品造成污染,确保食品安全。
食品级润滑剂的等级分类主要根据美国NSF(National Sanitation Foundation)的标准进行划分。
NSF H1 级润滑剂是偶而可以与食品接触的润滑剂,可用于食品机械部位或与食品相关的小家电产品、玩具类产品等。
NSF H2 级润滑剂是完全不可与食品接触的润滑剂,可用于食品机械上,但不与食品有接触的地方。
而NSF H3 级润滑剂是可以直接与食品接触的润滑剂,可用于直接与食品有接触的位置。
在选择和使用食品级润滑剂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选择合适的食品级润滑剂:根据不同产品和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食品级润滑剂等级。
例如,对于偶而会与食品接触的食品机械部位,可选择NSF H1 级润滑剂;对于完全不会与食品接触的食品机械部位,可选择NSF H2 级润滑剂;对于直接与食品接触的位置,可选择NSF H3 级润滑剂。
2.使用食品级润滑剂的注意事项:在使用食品级润滑剂时,要确保润滑剂的用量适中,避免过量使用。
此外,还要定期检查润滑剂的使用情况,并及时更换,以确保产品的润滑效果和食品安全。
总之,食品级润滑剂的等级分类是为了确保食品工业和其他与食品相关的产品领域的食品安全。
石油产品及润滑剂分类方法和类别的确定1. 引言1.1 概述石油及其相关产品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工业和交通领域的快速发展,对于石油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这些资源,确定石油产品和润滑剂的分类方法以及类别变得尤为重要。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不同的石油产品分类方法和润滑剂分类确定方法,并阐明每种方法的优缺点。
通过对石油产品及润滑剂分类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特性和适用范围,并为正确选择适当的产品提供指导。
1.3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进行介绍和讨论。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概述整篇文章内容并说明研究目的。
接下来,第二部分将详细介绍基于物理性质、化学成分以及其他分类方法来划分石油产品的不同方法,并对每种方法进行评估。
第三部分将主要针对润滑剂进行分类确定方法进行探讨,包括功能、成分和应用领域等方面。
然后,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着重探讨确定石油产品类别的要点,涉及使用环境需求、车辆或设备要求以及经济实际情况考虑等因素。
最后,在结论与展望部分,我们将总结提炼关键信息,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可以全面了解石油产品及润滑剂分类方法和类别确定的重要性,并获得在实践中正确选择和应用这些产品的指导。
2. 石油产品分类方法2.1 基于物理性质的分类:石油产品可以根据其物理性质进行分类。
这些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密度、黏度和沸点等,是根据原油的特征及加工过程中改变而来的。
一种常见的基于物理性质的分类方法是按照沸点范围将石油产品分为不同的类别。
根据石油产品在不同温度下的升华和汽化速度不同,可将其分为多个不同的馏分。
常见的馏分有原油、汽油、柴油、润滑油等。
每个馏分具有不同的物理特点和用途。
此外,石油产品还可以根据密度进行分类。
密度通常以相对密度或标准比重表示,也可以通过测量单位体积所含质量来确定。
根据相对密度高低,可以将石脂蜡分为重质、中质和轻质三种类别。
此外,颜色也可以作为一个参数来进行分类。
设备的润滑管理设备的润滑管理是设备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设备维护的重要内容,搞好设备润滑工作,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减少设备磨损、防止和减少设备事故,降低动力消耗,延长设备修理周期和使用寿命的有效措施。
①润滑的基本原理把一种具有润滑性能的物质,加到设备机体摩擦副上,使摩擦副脱离直接接触,达到降低摩擦和减少磨损的手段称为润滑。
润滑的基本原理是润滑剂能够牢固地附在机件摩擦副上,形成一层油膜,这种油膜和机件的摩擦面接合力很强,两个摩擦面被润滑剂分开,使机件间的摩擦变为润滑剂本身分子间的摩擦,从而起到减少摩擦降低磨损的作用。
设备的润滑是设备维护的重要环节。
设备缺油或油变质会导致设备故障甚至破坏设备的精度和功能。
搞好设备润滑,对减少故障,减少机件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起着重要作用。
②润滑剂的主要作用a. 润滑作用:减少摩擦、降低磨损;b. 冷却作用:润滑剂在循环中将摩擦热带走,降低温度防止烧伤;c. 洗涤作用:从摩擦面上洗净污秽,金属粉粒等异物;d. 密封作用:防止水分和其他杂物进入;e. 防锈防蚀:使金属表面与空气隔离开,防止氧化;f. 减震卸荷:对往复运动机件有减震、缓冲、降低噪音的作用,压力润滑系统有使设备启动时卸荷和减少起动力矩的作用;g. 传递动力:在液压系统中,油是传递动力的介质。
③润滑油选择的基本原则设备说明书中有关润滑规范的规定是设备选用油品的依据,若无说明书或规定时,由设备使用单位自己选择。
选择油品时应遵循以下原则:a. 运动速度:速度愈高愈易形成油楔,可选用低粘度的润滑油来保证油膜的存在。
选用粘度过高,则产生的阻抗大、发热量多、会导致温度过高。
低速运转时,靠油的粘度来承载负荷,应选用粘度较高的润滑油。
b. 承载负荷:一般负荷越大选用润滑油的粘度越高。
低速重载应考虑油品允许承载的能力。
c. 工作温度:温度变化大时,应选用粘度指数高的油品,高温条件下工作应选用粘度和闪点高、油性和抗氧化稳定性好,有相应添加剂的油品。
人体润滑剂产品技术要求【实用版】目录1.产品概述2.产品分类3.技术要求4.性能指标5.检验方法6.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正文1.产品概述人体润滑剂是一种用于减少人体肌肤摩擦,提高肌肤舒适度的产品。
这类产品广泛应用于日常护理、情趣用品等领域,为消费者提供舒适、愉悦的使用体验。
2.产品分类人体润滑剂根据其用途和成分可分为以下几类:(1)日常护理型:主要用于日常肌肤护理,如沐浴露、洗发水等。
(2)情趣用品型:主要用于提高性生活质量,如润滑液、润滑凝胶等。
(3)功能性型:具有特定功能的润滑剂,如保湿、滋润、抗敏感等。
3.技术要求(1)原料要求:应使用对人体安全、无毒、无害的原料。
(2)生产设备要求:应使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生产设备。
(3)生产工艺要求:应采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生产工艺。
4.性能指标(1)外观:应为均匀的液体或凝胶,无沉淀、悬浮物和杂质。
(2)pH 值:应符合人体肌肤的酸碱度,一般在 5.0-7.0 之间。
(3)粘度:应符合产品使用要求,具有适当的流动性和润滑性。
(4)保湿性:应具有一定的保湿性能,能使肌肤保持滋润。
(5)抗水性:应具有一定的抗水性能,能在水中保持润滑效果。
5.检验方法(1)外观检验:目测样品外观,检查是否有沉淀、悬浮物和杂质。
(2)pH 值检验:使用 pH 计测量样品的酸碱度。
(3)粘度检验:使用粘度计测量样品的粘度。
(4)保湿性检验:使用保湿性能测试仪检测样品的保湿性能。
(5)抗水性检验:将样品涂抹于水中,观察其润滑效果。
6.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1)包装:应使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包装材料,方便使用和储存。
(2)标志:应标明产品名称、成分、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使用方法等信息。
(3)运输:应避免高温、高湿、强光等条件,确保产品品质。
润滑剂使用指引润滑剂使用指引1.总则1.1为规范厂区内所有设备的润滑,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维修人员设备润滑知识,制定本指引。
1.2本指引适用于对全厂内所有设备润滑油品选择的指导,是制定全厂“五定润滑”制度的指导材料,可作为培训教材用于对维修人员的培训。
1.3每台设备应根据使用工况选择合理的润滑油品及润滑周期。
1.4设备润滑剂的选择应以设备随机说明书上指定的润滑油品为依据。
2.润滑剂的分类及特性2.1润滑剂的分类润滑剂可以分为液体、半固体、固体和气体四种,指引主要介绍厂区常用的两种润滑剂——液体润滑剂和半固体润滑剂。
2.2液体润滑剂——润滑油2.2.1液体润滑剂的分类液体润滑剂可以分为矿物润滑油、合成润滑油、水或经处理的液体。
2.2.1.1矿物润滑油矿物润滑油是从石油原油中提炼出来经过精制而成的。
它基本是由碳氢化合物组成,但有数千种不同种类的结构变化、分子重量及挥发性,同时还有几种少量但十分重要的氮、氧和硫等元素的碳氢化合物的衍生物。
根据生产工艺,又可以将矿物润滑油分成馏分润滑油、残渣润滑油、调合润滑油。
馏分润滑油——一般含沥青质和胶质较少,极性分子亦少,故粘度较低、油性较差。
冷冻机油、航空仪表油、变压器油、低粘度的机械油、汽轮机油、汽缸油均属馏分润滑油。
残渣润滑油——是减压渣经丙烷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等过程而获得的高粘度润滑油,其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
高粘度汽缸油、航空机油、轧钢机油等都属于残渣润滑油。
调合润滑油——是将馏分润滑油和残渣润滑油按各种比例调合而成的润滑油,调合比例不同,得到的粘度、凝点亦不同。
2.2.1.2合成润滑油合成润滑油是用化学方法制备的并可含有添加剂的润滑剂。
它具有独特的使用性能,可以胜任一般矿物油所不能胜任的要求,如可用于高温、低温、真空和辐射、防燃等环境工况以及需要与橡胶、塑料元件相接触的场合。
特别在军事工业、宇航、原子能等尖端技术领域中,合成油成为不可缺少的润滑剂。
食品级润滑剂的等级食品级润滑剂,顾名思义,是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生产和包装等过程中的润滑剂。
它具有无毒、无味、无污染等特点,确保了食品的品质和安全。
在食品行业中,食品级润滑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减少设备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还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食品级润滑剂的等级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类:1.等级划分依据:食品级润滑剂的等级主要根据其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应用场合等因素进行划分。
一般来说,食品级润滑剂可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食品级润滑剂(H1型):可用于与食品接触的设备润滑,符合FDA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USDA(美国农业部)的标准。
- 工业级润滑剂(H2型):不与食品直接接触,但可能进入食品链,如食品加工设备的非接触部件润滑。
- 高温高压润滑剂(H3型):适用于高温、高压环境的食品加工设备润滑。
2.各等级特点与应用场合:- 食品级润滑剂(H1型):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和抗氧化性能,适用于食品加工设备、食品包装设备等与食品直接接触的部件。
- 工业级润滑剂(H2型):具有较好的润滑性能和防锈性能,适用于食品行业中非接触食品的设备润滑,如轴承、齿轮等。
- 高温高压润滑剂(H3型):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具有优异的润滑性能,适用于乳化设备、高温杀菌设备等。
在选择食品级润滑剂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润滑剂的食品安全性:选择经过权威机构认证的食品级润滑剂,如美国FDA、欧盟EU等认证。
2.考虑润滑剂的性能:根据设备的工作环境、负荷、转速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润滑剂性能。
3.注意润滑剂的兼容性:确保润滑剂与设备材料、其他化学品等相容。
4.定期检查和更换:定期检查润滑剂的使用情况,如发现污染、氧化等现象,应及时更换。
在我国,食品级润滑剂的标准和监管较为严格。
相关标准如GB/T 23349-2009《食品级润滑剂》等,对食品级润滑剂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此外,国家市场监管部门也加强了对食品级润滑剂生产、销售、使用的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橡胶、塑料)润滑剂的作用机理及种类今天借鉴塑料中常用的润滑剂来改善橡胶制品的脱模、挤出和注胶的流动性,其实很多塑料助剂可以应用到橡胶中,下面红色字迹是我们常用的润滑助剂。
1、润滑剂作用机理润滑剂的作用是降低物料之间及物料和加工设备表面的摩擦力,从而降低熔体的流动阻力,降低熔体粘度,提高熔体的流动性,避免熔体与设备的粘附,提高制品表面的光洁度等。
需要添加润滑剂的树脂有: pvc、PO类、 PS、abs、PA、PF、EP、UP、氨基树脂及纤维素塑料等。
但以在 PVC及 LLDPE 中最重要。
依不同成型方法,其润滑作用侧重点不同:压延成型 -- 防止熔料粘辊 ; 注射成型 -- 加速流动,提高脱模性 ; 挤出成型 -- 加速流动,提高口模分离性 ; 压制及层压成型 -- 利于压板与制品分离。
2、常用润滑剂品种(1) 润滑剂的分类a、按润滑剂成分分类主要有饱和烃、卤代烃类、脂肪酸类、脂肪酸酷类、脂肪族酰胺类、金属皂类、脂肪醇及多元醇类等。
b、按润滑剂的作用分类可分为内、外润滑剂两种,内、外润滑剂的区分主要依其与树脂的相容性大小。
内润滑剂与树脂亲和力大,其作用是降低大分子间的作用力 ; 外润滑剂与树脂的亲和力小、其作用是降低树与加工机械之间的摩擦。
内、外润滑剂之分只是相对而言,并无严格划分标准。
——在极性不同的树脂中,内、外润滑剂的作用有可能发生变化。
例如硬脂酸醇、硬脂酸酰胺、硬脂酸丁脂及硬脂酸单甘油酯对极性树脂如PVC及 PA而言,起内润滑作用 ; 但对于非极性树脂 ( 如 PE及 PP)而言,则显示外润滑剂作用。
相反,高分子石蜡等与极性树脂相容性差,如在极性 PVC中用做外润滑剂,而在 PE及 PP等非极性树脂中则为内润滑剂。
——在不同加工温度下,内、外润滑剂的作用会发生变化。
如硬脂酸和硬脂醇用于 PVC压延成型初期,由于加工温度低,与 PVC相容性差,主要起外润滑作用 ; 当温度升高后,与PVC相容性增大,则变为起内润滑剂作用。
机械润滑的分类(1)液体润滑轧钢机的减速机、齿轮座、精密油膜轴承等,均采用不同黏度和性能的液体润滑油润滑。
液体润滑剂包括矿物润滑油、合成润滑油、乳化油。
水也可以作为初轧机胶木轴瓦的润滑剂和冷却剂。
(2)半固体润滑润滑脂是一种介乎流体和固体之间的一种塑性状态或膏脂状态的半固体物质。
它包括各种矿物润滑脂、合成润滑脂、动植物脂等。
广泛用于各种类型的滚动轴承和垂直安装的平面导轨上。
(3)气体润滑采用空气、蒸汽或氦气等某些惰性气体作为润滑剂,可使磨擦表面被高压气体分隔开。
如航海用的惯性陀螺仪;重型机械中垂直透平机的推力轴承;大型天文望远镜的转动支承;高速磨头的轴承等都可用气体润滑。
气体润滑的最大优点是磨擦系数极小,几乎接近于零。
气体的黏度不受温度的影响,所以气体润滑的轴承,阻力小、精度高。
(4) 利用具有特殊润滑性能的固体润滑剂,如石墨、二硫化钼、二硫化钨等,代替润滑油、脂隔离磨擦接触表面,形成良好的固体润滑膜,以达到养活磨擦、降低磨损的良好润滑作用。
2、根据润滑膜在磨擦表面间的分布状态分类(1)全膜润滑磨擦面之间有润滑剂,并能生成一层完整的润滑膜,把磨擦表面完全隔开。
磨擦副运动时,磨擦是在润滑膜的内部分子之间的内磨擦,而不是磨擦面的直接接触的外磨擦,这种状态称为全膜润滑。
这是一种理想的润滑状态。
(2)非全膜润滑磨擦表面由于粗糙不平或因载荷过大、速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使润滑膜遭到破坏,一部分为干磨擦,这种状态称为非全膜润滑。
一般由于运动速度变化(启动、制动、反转),受载性质变化(突加、冲击、局部集中、变载荷等)以及润滑不良时,设备经常出现这种状态,其磨损也比较快。
我们应当力求减少和避免这种状态。
硬脂酸、石蜡
润滑剂的作用是降低物料之间及物料和加工设备表面的摩擦力,从而降低熔体的流动阻力,降低熔体粘度,提高熔体的流动性,避免熔体与设备的粘附,提高制品表面的光洁度等,,挤出成型,提高流动,提高口模分离性。
·按润滑剂成份分类,主要有饱和烃和卤代烃类、脂肪酸类、脂肪酸酯类、脂肪族酯胺类、金属皂类、脂肪醇和多元醇类等。
·按润滑剂的作用分类,分为内,外润滑剂。
其主要区分是依其与树脂的相容性大小。
内润滑剂与树脂亲和力大,其作用是降低分子间的作用力;外润滑剂与树脂的亲和力小,其作用是降低树脂与金属表面之间的摩擦。
(如PVC及PA)而言,起内润滑作用。
在不同加工温度下,内、外润滑剂的作用也会发生变化,如硬脂酸和硬脂醇用于PVC压延成型初期,由于加工温度低,与PVC相容性差,主要起外润滑作用;当温度升高后,与PVC相容性增大,则转起内润滑剂作用。
按润滑剂的组成可分为:饱和烃类、金属皂类、脂肪族酰胺、脂肪酸类、脂肪酸酯类及脂肪醇类。
(1)液体石蜡:俗称白油,为无色透明液体,可用作PVC的透明性外润滑剂,用量为0.5份左右,用量大会严重影响焊角强度。
(2)固体石蜡,又称为天然石蜡,白色固体,可用作pvc的外润滑剂,用量为0.1—1.0份,用量太大会影响透明度。
(3)微晶石蜡,又称为高熔点石蜡,外观为白色或淡黄色固体,因结晶微细而称为微晶石蜡。
润滑效果和热稳定性好于其他石蜡。
在PVC中用量较小,一般为0.1-0.3份。
(2)润滑性以硬脂酸钙、硬脂酸铅为最好。
各类润滑油分类及应用润滑油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汽车和工业设备中的重要工业润滑剂。
它的主要作用是减少摩擦、降低磨损、冷却和密封设备。
润滑油的选择应根据润滑油的特性、工作条件和设备要求来确定。
润滑油的分类是基于原材料来源和化学成分的。
以下是常见的润滑油分类及其应用:1. 矿物油矿物油是从地下石油中提取的润滑油,是最早也是最常见的润滑油类型。
它们具有较低的成本和良好的润滑性能。
矿物油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汽车和工业设备中。
2. 合成油合成油是通过化学或物理合成而得到的润滑油。
相对于矿物油来说,合成油具有更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它们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高温、高负荷、极低温、高速和长寿命应用。
3. 半合成油半合成油是矿物油与一定比例的合成油混合而成。
这种油融合了矿物油的良好润滑性能和合成油的改进性能,适用于各种中等工况的应用。
4. 生物基润滑油生物基润滑油是由可再生原材料(如植物油和动植物脂肪)制成的润滑油。
这类润滑油是可再生能源的替代品,具有较低的环境影响。
它们通常应用于特殊要求的行业,如农业、食品加工和环境敏感场合。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要求,润滑油还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发动机油发动机油主要用于汽车、机械和工业设备中的发动机。
它们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抗氧化性能和高温稳定性。
2. 工业齿轮油工业齿轮油主要用于工业设备和机械中的齿轮传动系统。
它们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极压性能和高粘度指数。
3. 润滑脂润滑脂是一种半固态润滑剂,由基础油和稠化剂组成。
它们广泛用于关键零部件的润滑,如轴承、齿轮和滑动配件。
4. 传动油传动油主要用于汽车和工业设备中的传动系统,例如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和差速器等。
它们具有较高的黏度指数和良好的热稳定性。
5. 润滑剂添加剂润滑剂添加剂是一种添加到润滑油中的化学物质,用于提高润滑油的性能和功能。
常见的添加剂包括抗氧化剂、抗磨剂、抗泡剂、减摩剂和冷却剂等。
总的来说,润滑油的分类和应用是多样化的。
contents •润滑基础知识•设备润滑原理与方法•润滑剂选用与更换周期•设备润滑管理实践探讨•设备润滑故障诊断与处理技巧•总结与展望目录01润滑基础知识润滑定义在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表面间加入润滑剂,从而减少摩擦、降低磨损、冷却降温、防止锈蚀等,以保证机器正常运转并延长使用寿命的技术措施。
降低摩擦系数,减少能量损失。
避免金属表面直接接触,减少磨损。
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防止机器过热。
隔绝空气和水分,防止金属表面生锈。
减少摩擦冷却降温防止锈蚀降低磨损润滑定义及作用润滑油润滑脂合适的粘度良好的极压性在高压下保持油膜强度,防止金属表面直接接触。
良好的氧化安定性良好的抗乳化性摩擦与磨损的关系摩擦是引起磨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减少摩擦可以降低磨损。
0102030402设备润滑原理与方法滚动摩擦副两个接触面之间通过滚动体(如滚珠、滚柱)实现相对运动,如滚动轴承、齿轮等。
滚动摩擦副的摩擦系数较小,磨损较慢,但也需要适当的润滑。
滑动摩擦副两个接触面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如导轨、轴承等。
滑动摩擦副的摩擦系数较大,磨损较快,需要定期润滑。
复合摩擦副同时包含滑动和滚动摩擦的摩擦副,如滑动轴承、齿轮箱等。
复合摩擦副的润滑需求介于滑动和滚动摩擦副之间。
设备摩擦副类型及特点设备润滑方式选择依据设备类型工作环境摩擦副类型常见设备润滑方法介绍油池润滑滴油润滑油雾润滑油脂润滑03润滑剂选用与更换周期润滑剂性能指标解读闪点水分反映润滑剂的蒸发性能和安全性。
水分含量过高会降低润滑性能,加速油品氧化。
粘度倾点机械杂质表示润滑剂的流动性,影响润滑效果和油膜厚度。
表示润滑剂在低温下的流动性,影响启动和润滑效果。
影响油品的清洁度和磨损性能。
不同设备对润滑剂要求差异01020304高速运转设备重载设备高温设备低温设备润滑剂更换周期确定方法根据设备制造商的推荐设备制造商通常会提供推荐的润滑剂更换周期。
根据油品质量变化定期取样化验,监测油品性能指标的变化情况,根据化验结果确定是否更换。
发动机润滑油的分类
1. 润滑油的概述
润滑油是机械设备中的一种重要润滑剂,也是发动机不可或缺的重要润滑材料。
根据不同的用途,润滑油又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型,如机械润滑油、工业润滑油和汽车润滑油等。
2. 润滑油的分类
根据发动机使用情况和发动机本身的结构特点,润滑油可分为以下几类:
2.1 矿物质油
矿物质油是利用炼油技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一种润滑油。
这种润滑油虽然价格便宜,但它的化学成分比较单一,不同型号的矿物质油用途差异也比较小。
2.2 合成油
合成油通过化学反应或合成法制造而成,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稳定的润滑油。
它的热稳定性好、氧化性能好、防腐性能好,可以承受高压、高温、高速等严苛条件下的工作。
2.3 半合成油
半合成油是把矿物油和合成油按比例调和而成的一种润滑油。
它综合性能好,性价比高,已经成为了市场上一种非常普遍的润滑油型号。
2.4 生物质油
生物质油是从植物、动物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新型润滑油。
它在环保、生物降解方面有很好的表现,但抗氧化、抗高温等方面的性能要比其它几种油稍低。
3. 总结
每一种润滑油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应该根据发动机型号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润滑油。
在使用润滑油时,一定要根据规定的更换周期来更换,保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润滑剂分类简介
1、润滑剂的功能与分类
纸张涂布润滑剂的应用可追溯到本世纪初。当时纸张颜料涂布的胶粘剂主要是动物胶或
干酪素,涂料的固含量非常低。这些胶粘剂虽然具有很好的粘合力和出色的保水性能,但其形
成的膜很脆,于是客观需要增加一种能改善涂布纸及纸板耐折和抗弯曲性能的添加剂。这些
添加剂还改进湿态涂料的流动性和均涂性。这类既对湿态涂料起作用,又在干涂层中起着作
用的助剂,曾一度被人们视作“增塑剂”的添加剂,即为本文所要讨论的润滑剂。
润滑剂的功用随着纸种的不同和造纸厂生产习惯的差异而有别。有时用涂料的流动性以
及涂布纸张的一些性能(如光泽度、平滑度、吸油度、表面强度等)来测评润滑剂的性能。润
滑剂中一些类别具有特殊的功能特性,如常被列入诸如“粘度调节特性”、“改进干耐摩擦性”、
“改进湿粘着性”、“改进湿耐摩擦性”、“油墨光泽及防渗性”、“增塑性”、“耐折性”和“改进光
泽性”等特性。理想润滑剂应显示出的性能如下:
(1)润滑涂料并改进其流动特性;
(2)保证更为光滑的涂布;
(3)改善涂布成品的光泽度;
(4)改善成纸印刷适性;
(5)减少纸张折叠时涂层的裂纹和脱皮;
(6)在超级压光中减少或消除掉粉现象;
在不需要外加工序的情况下,用机械压光能对某些等级纸张进行精加工整饰。用于涂布润
滑剂的化学物品归纳成以下八大类:
(1)不溶性金属皂分散体;
(2)水溶性皂类;
(3)硫酸化或磺化油类;
(4)脂肪酸酯类;
(5)蜡、聚乙烯或其它碳氢化合物乳液类;
(6)脂肪胺或酰胺(合成蜡)类;
(7)聚乙二醇和聚乙二醇醚类;
(8)大豆卵磷酯“油酸混合体。
上述各类润滑剂中,金属皂水性分散体、蜡乳液、含硬脂酸钙高固含量润滑剂混合体,是涂
料涂布中最常用的润滑剂;硫酸化或磺化矿物油及一些天然或合成蜡分散体主要用于无颜料
系统,如一些纸张或纸板表面需要单一增滑特性的场合;大豆卵磷酯“油酸混合体则是目前最
新的一种涂布润滑剂。
2、主要润滑剂品种的组成与特性
2.1 不溶性金属皂分散体
不溶性或低溶解度金属皂由金属碱或氧化物与脂肪酸或溶解性皂反应而成。碱金属皂包
括钙、锰、镁、铝、锌的硬脂酸盐、棕榈酸盐、蓖麻醇酸盐等。其中硬脂酸钙在润滑剂领域
长期占据重要地位。
典型硬脂酸钙制备是将CaO制成Ca(OH)2,与来自动物或海洋生物或其它植物脂肪或油
中的硬脂酸反应制得。硬脂酸钙的制造同样可以用氢氧化钙从溶解性皂(如硬脂酸钠)中析
出。用此方法制得的硬脂酸钙,其规格和形状(片晶体)能得到控制。硬脂酸钙分散液制造者经
改进其产品,现在可以出售具有低粘度、高固含量(57%),通过325目筛,筛余物小于”.”1%的稳
定产品。硬脂酸钙分散液通常用高剪切设备制造。在成品中用3%-5%非离子型或阴离子型
表面活性剂作为分散剂。硬脂酸钙分散液多年来一直保持其主要涂料润滑剂地位。它经济、
实用,在抗掉毛掉粉方面表现出优良的性能。
2.2 水溶性皂类
水溶性皂类是用高溶解性碱同脂肪酸反应生成,包括铵、钠、钾等的金属氢氧化物与脂肪
酸的反应物。这些皂类中最常用的有硬脂酸铵、硬脂酸钠和油酸钾。市场上可以购得这些化
合物的无水状固体,硬脂酸铵和油酸钾亦可买到固含量高达33%的液态分散体。鉴于固含量
相对低的硬脂酸钠是凝胶,这种化合物通常是在干式状态下采用。溶解性皂的熔点比不溶性
皂的熔点低得多,由于它们在水中形成真溶液,干燥时它们在整个涂层中保持得更加分散,有
随着载体进入原纸的倾向。因此,它们对涂料具有更多的增塑作用,而不像不溶性皂类那样具
有抗掉毛掉粉性能及表面润滑性的作用。它们比不溶性皂类更大程度地提高粘度,尤其是在
淀粉粘合的涂料中。水溶性皂类的使用随着刮刀涂布机低粘度涂布工艺的出现已逐渐减少。
但它们仍在某些辊式涂布中应用。一些工厂习惯地将辊式涂布机用作预涂机。
2.3 硫酸化和磺化油类
这类润滑剂包括硫酸化油类,由不饱和脂肪酸或脂类与硫酸反应而成,如土耳其红油(硫酸
化蓖麻油)、硫酸化红油(硫酸化油酸)、硫酸鲸蜡油等。硫酸化油类在室温下为液体,是一种
熔点很低的物料。据此,它们仅仅是中等效力涂布润滑剂,且和水溶物皂类一样,在干燥状态下
保持分散在整个涂料中并有迁移入原纸的倾向。其主要作用是增塑和均涂作用。有时在某些
蛋白质粘合涂料和全胶乳涂料中也用来降低粘度。这类物质都是强的润湿剂,因此在许多需
要耐湿摩擦的涂布场合,它们的使用受到限制。
2.4 脂肪酸酯类
用于涂料中的脂肪酸酯的主要类型是由脂肪酸或脂肪酸甘油脂与聚乙烯乙二醇(聚乙二
醇)或氧化乙烯(环氧乙烷)反应生成的。这些产品通常称为PEG(聚乙二醇)酯类,其熔点和水
溶性随聚乙二醇的用量增加而提高。通常具有低熔点(94.4e)且亲水性强,用之得到的粘度效
应和溶解性皂类相似。由于是非离子型的,在酸性和碱性涂料中很稳定。其主要功能是起增
塑和改进耐折性作用,但也能略微起点润滑作用。
2.5 蜡乳液
对于淀粉类表面施胶和其它成膜材料,蜡乳液能起到改善平滑度、提高耐摩擦性、表面润
滑性及耐折性。用于制造水性分散液的蜡材料的熔点范围从液态烃油到高熔点(>140e)聚氧
化乙烯。根据涂布纸或纸板制造者的需要,选用合适的蜡类材料,包括石蜡、微晶蜡、聚氧化
乙烯蜡及这些蜡的复配物。
2.5.1 石蜡
市场上的石油石蜡是含有直链和支链的烷烃,平均分子360-400,熔点63-83e。完全精制蜡
相当硬,外观白色,含有小于”.5%的油组分;半精
制蜡在颜色、硬度和油组分方面与精制蜡有区别,颜色从呈琥珀色至白色各异,针入度高一些,
油成分1%-5%。对于纸和纸板的涂布要求而言,半精制蜡即可满足要求。
2.5.2 微晶蜡
微晶蜡主要是烷基化环烷属烃,含有支链的异构石蜡及一些n-支链石蜡及小部分的烷基
化芳香化合物。平均分子量580-700,熔点范围72-111℃。微晶蜡有相当小的晶体,具有与石
蜡十分不同的特性,更耐折,有较大的抗张强度和良好的粘合特性,减少了纸张或纸板表面由
于蜡的处理引起的打滑。
2.5.3 聚氧化乙烯蜡
聚乙烯通过轻微的氧化后制得的分散液,能改善滑移性、耐摩擦性以及典型的与蜡应用有
关的阻隔性。在颜料涂布中,聚氧化乙烯蜡的应用能给予良好的涂料塑性、耐折性以及良好
的光泽。但它在抗尘埃方面比金属皂的效果差。这类商品的固体含量一般在30%-60%。高
固含量的产品中含脂肪酸酯聚氧化乙烯醚、脲及PE蜡。通常水性分散液采用较低分子量的
蜡。较高密度的蜡的参数为密度0.98g0cm3,熔点77.8e;低密度的蜡的参数为密度0.93g0cm3,
熔点55.8e。蜡类乳液的制造通常是利用乳化剂使其在水中具有可分散性。按照乳化剂的类
型,可制成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的蜡乳液。近年来,蜡乳液的使用被局限于施胶压
榨和压光施胶中,用在非颜料涂布改善印刷适性的特种涂布场合。聚氧化乙烯蜡通过喷淋,降
低烘缸表面的摩擦系数,大大提高纸张起皱效率则是一个特例。
2.6 脂肪胺类和酰胺类
这些产品是胺类,如乙烯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与脂肪酸反应而成的,其熔点范围
视所用的胺和脂肪酸而定。高熔点类型的通常叫合成石蜡。这类化学品一般是水不溶性,但
可通过季胺化反应(阳离子化),或用乳化剂,或用分散剂,将其分散在水中。作为润滑剂,在颜料
涂布中具有明显改善光泽性的作用。而在增进抗掉毛掉粉性方面则不及不溶性皂类。其粘度
视乳化剂或所用乳化分散工艺而定,一般介于蜡乳液与水溶性皂之间。
2.7 聚乙二醇类和聚乙二醇醚类
聚乙二醇类包括从低分子量的乙烯乙二醇类(液体)到高分子量的聚乙烯乙二醇(固体)。丙
烯乙二醇单体与乙烯乙二醇制成相似的产品或乙烯乙二醇混合物。乙烯乙二醇及其聚合体都
是水溶性的且易于形成溶液,而丙烯乙二醇则随链长增加而失去水溶性。
与乙二醇或甲醇、乙醇、丁醇等反应而生成醚,这些醚的水溶性也随链长度及乙二醇单体不
同而不同。聚乙二醇和聚乙二醇醚能使颜料涂布具有良好的光泽性能,但在抗掉毛掉粉和抗
粘性能方面作用则很小。尽管在某些淀粉粘合剂涂料中发现了某些聚乙二醇能降低粘度,但
在许多涂布配方中,它在粘度调节方面的功能很小。由于它们具有高度水溶性,聚乙烯乙二醇
具有一些润湿剂的性质,并有助于涂料的可塑性,无疑该性质比任何原有的润滑性质更为明
显。
2.8 大豆卵磷酯油酸混合体
用作涂布润滑剂的最新材料是大豆卵磷酯混合体。这类二酯酰甘油酯产品据报道能提供
优良的涂布流平性,减少刮刀拖痕、扫帚条,改善油墨光泽性。通常用于高浓涂布中。产品有
含50%和100%活性组分两种。100%活性产品表现较差的流动性,使用过程须用位移泵或质
量流量计量器直接输入涂料中。100%固含量的产品不会因冰冻损坏,在温度30.5℃下明显变
稠;50%固含量的产品内含脲类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