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流水地貌
- 格式:ppt
- 大小:17.57 MB
- 文档页数:96
第四章流水地貌及其堆积物地面流水(flowing surface water):陆地表面上流动着的液态水。
片流(sheet flow):顺斜坡片状流动的地面流水。
洪流(flood current):片流遇到凹凸不平的地面时,水便集中到低洼的沟中流动。
河流(river):暂时性流水(片流、洪流)流到低洼沟谷中获得地下水补给,形成经常性流水。
流域( drainage area):地面流水直接流入同一条河流的区域,分水岭( divide):流域之间的高地。
水系( drainage system):流域内河流汇集成的水网。
分内流水系和外流水系。
一、表流地貌及其坡积物表流(面流、坡面流水):是雨水或冰雪融水在地表形成的薄层片流或细流,随地表起伏而流动,无固定流路,呈面状均匀地冲刷地表松散物质。
该细流流动中常分为两条以上的细流,在坡面上组成网状流,类似一覆盖在斜坡上的面。
故又称面流。
片流冲刷作用:表流沿斜坡流动,把斜坡上的细粒物质带到坡脚堆积,对斜坡进行侵蚀,称片蚀,也叫片流冲刷作用。
坡积物(Slope wash):冲刷作用使山坡上松散物质顺坡向下搬运,到缓坡处沉积,形成的沉积物。
坡积裙:坡积物沿山麓分布,形成平缓的地形。
坡积物的特点:1.成分随斜坡上部的基岩和松散沉积物的类型而不同,坡积过程中也有风化过程,所以坡积物中既有基岩风化的矿物,也有风化残留的矿物。
2.颜色随斜坡上部的基岩和松散沉积物的类型、气候环境、形成历史而不同。
3.主要由细粒物质(粘土、粉砂、砂等)构成,其成分与下伏基岩无关,物质成分与颜色和山坡基岩成分相同。
4. 搬运距离较短,坡积层层理不明显,碎石棱角清楚;分选性不好,略显一些层理。
5. 坡积物的厚度变化较大,一般在坡脚处最厚,向山坡上部及远离山脚方向均逐渐变薄尖灭;厚度数十米到数百米;6. 上部常与残积物共生;下部常与洪积物、冲积物共生。
片流作用在坡脚处形成的新的沉积层称为坡积层,坡积层松散、富水性、力学性质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