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警示录坍塌倒塌事故
- 格式:pptx
- 大小:4.59 MB
- 文档页数:59
作业人员应对突发坍(垮)塌事件现场处置方案一、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等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
坍塌事故作为常见的工程安全事故之一,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作业人员在突发坍塌事件中的应急处置能力,降低事故损失,制定本处置方案。
本方案旨在指导作业人员在面临突发坍塌事件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现场处置工作,确保人员安全,减轻财产损失,防止事故扩大。
二、突发坍塌事件应急响应等级划分根据突发坍塌事件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紧急程度,将应急响应等级划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1. Ⅰ级响应:造成1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 Ⅱ级响应: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3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 Ⅲ级响应:造成1人以上、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3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 Ⅳ级响应:造成1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 现场处置小组:由项目负责人担任组长,安全、技术、施工、监理等相关部门人员为成员。
负责现场救援、伤员救治、事故调查等工作。
2. 救援小组:负责组织现场救援工作,包括搜救被困人员、维护现场秩序等。
3. 医疗救护小组:负责伤员的现场急救和转运工作,协调医疗机构提供支援。
4. 事故调查小组:负责调查事故原因,收集证据,提出整改措施。
5. 信息发布小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工作,回应社会关切。
6. 后勤保障小组:负责现场救援物资的供应及后勤保障工作。
四、应急响应流程1. 突发坍塌事件发生后,现场作业人员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报告项目负责人。
建筑施工事故案例篇一: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第一章工程坍塌事故案例第一章工程坍塌事故案例案例一:湖南省凤凰县“08·13”大桥坍塌事故案例二:安徽省合肥市“05·30”沟槽坍塌事故案例三:青海省西宁市“04·27”边坡坍塌事故案例四:北京市海淀区“03·28”地铁坍塌事故案例五:湖南省永州市“09·21”楼房坍塌事故案例六:黑龙江省大庆市“08·06”围墙倒塌事故案例七:山东省文登市“06·06”景观桥坍塌事故案例八:北京市海淀区“02·21”临建房屋坍塌事故案例九:云南省景谷县“02·21”房屋倒塌事故案例十:重庆市南岸区“01·17”边坡坍塌事故案例十一:湖北省襄樊市“01·16”沟槽坍塌事故案例十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01·04”基坑坍塌事故案例十三:甘肃省定西市“07·04”化粪池坍塌事故案例一:湖南省凤凰县“08.1 3”大桥坍塌事故一、事故简介2019年8月13日,湖南省凤凰县堤溪沱江大桥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坍塌事故,造成64人死亡、4人重伤、18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3974.7万元。
堤溪沱江大桥全长328.45 m,桥面宽13 m,桥墩高33 m,设39/6纵坡,桥型为4孔65 m跨径等截面悬链线空腹式无铰拱桥,且为连拱石桥。
2019年8月13日,堤溪沱江大桥施工现场7支施工队、15名施工人员正在进行1~3号孔主拱圈支架拆除和桥面砌石、填平等作业。
施工过程中,随着拱上荷载的不断增加,1号孔拱圈受力较大的多个断面逐渐接近和达到极限强度,出现开裂、掉渣,接着掉下石块。
最先达到完全破坏状态的O号桥台侧2号腹拱下方的主拱断面裂缝不断张大下沉,下沉量最大的断面右侧拱段(1号墩侧)带着2号横墙向O号台侧倾倒,通过2号腹拱挤压1号腹拱,因1号腹拱为三铰拱,承受挤压能力最低而迅速破坏下塌。
坍塌倒塌事故应急预案标题:坍塌倒塌事故应急预案一、背景与概述近年来,大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大量建筑工程的兴建,这也增加了发生坍塌倒塌事故的风险。
坍塌倒塌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引发社会恐慌和不稳定。
为了有效应对坍塌倒塌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制定一份全面且有力的应急预案势在必行。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迅速、有序地组织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原则:快速响应、科学救援、统一指挥、协作有序、信息共享。
三、应急预案的组织结构1. 预案领导小组- 对应急预案进行组织、协调与指导;- 负责协调各相关部门和单位;- 调度资源,协调救援行动。
2. 应急指挥中心配备现代化通信设备及人员,主要职责如下:- 接受报警和求援信息;- 调度各救援力量;- 做好应急资源调配;- 协调救援现场的指挥工作。
3. 专家组包括建筑、结构、消防、抢险救援等领域的专业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
四、应急预案的具体内容与措施1. 应急预警与监测- 建立健全城市安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建筑结构安全指标;- 建立坍塌倒塌事故预警机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建立监测运行机制,定期维护监测设备。
2. 应急救援组织- 制定救援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和权限;- 制定救援力量的调度和任务分工;- 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和器材;- 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救援能力。
3. 救援指挥与协调- 成立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统一指挥救援行动;- 设立现场指挥部,确保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4. 伤员救治与医疗保障- 制定伤员救治方案,确保伤员及时得到救治;- 配备足够数量的救护车辆和医疗器材;- 提前调动医疗资源,确保医疗保障。
5. 疏散和安置- 制定疏散和安置方案,确保受影响的人员得到妥善安置;- 安排专人负责疏散和安置工作,保障人员安全。
6. 媒体与社会矛盾处理- 及时发布救援进展情况,稳定社会舆论;- 设立媒体联络人员,及时回应媒体关切;- 组织社会志愿者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8起住建领域安全事故典型案例一、基坑坍塌1、2017年“10.12”平潭综合管廊工程GA8段区地表塌陷事故2、2016年“11.18”长乐市潭头污水处理厂厂外管网工程坍塌事故二、模架坍塌3、2013年“6·2”福清市松益织带有限公司模板支架坍塌事故4、2013年“4.1”龙海市原石滩度假社区一期道路桥梁工程景观桥梁模板坍塌事故三、起重伤害5、2017年“11.27”溪美源昌财富中心工程起重伤害事故6、2018年“6.20”龙岩第一中学分校第三标段工程起重伤害事故四、房屋坍塌7、2019年“2.16”仓山区叶厦村房屋倒塌事故8、2018年“5.4”中富水泥制品有限公司在建办公楼坍塌事故案例一、平潭综合管廊工程GA8段区地表塌陷事故2017年10月12日11时许,在平潭地下综合管廊干线工程(一期)PPP项目经理部二分部GA8段区发生一起基坑外侧地表塌陷事故,导致2名工人和1名救援的护士死亡。
(一)事故原因分析1、由于基坑坑壁、坑底渗漏、涌沙,造成基坑外侧地表下的中砂被掏空,形成了空洞;在填充作业过程中,板结的素填土和地下砂层承载能力不足以承载人员荷载,造成地表层的坍塌,导致2名女工被砂土掩埋,窒息致死。
2、在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由于抢救人员和挖掘设备对附近的地表素填土层及其下砂层的进一步扰动,使周边砂层中空洞的迅速发展,造成附近地表素填土层瞬间大面积塌陷,导致参加救援工作的1名女护士陷落,被砂土掩埋窒息致死。
(二)事故性质及处理经调查认定,平潭综合管廊工程GA8段区地表塌陷事故是一起较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1、中铁一局集团厦门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建议由区执法局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2、广州市广州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履行监理职责不到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建议由区执法局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3、区交通与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未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监督职责,责成向区交建局做出书面检讨。
坍塌倒塌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施工现场一旦发生外架、井架、塔吊倒塌事故,将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为了争取在第一时间抢救伤员,最大限度地降低员工及相关方生命安全风险和经济损失,特制定本项目部倒塌应急预案。
1、不论任何人,一旦发现有外架、井架、塔吊等施工设备倒塌的可能性,应立即呼叫在场全体人员进行隐蔽。
2、现场人员应迅速通知项目经理或施工员,并打电话及时向集团应急抢救领导小组领导报告事故的发生情况。
请求集团应急抢救领导小组的支援。
3、根据现场情况,若有人员受伤,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向急救中心求救。
应务必讲清手上人数、地点和人员受伤情况,并派人到主要路口引导急救车尽快赶到事故现场。
同时,现场急救人员在急救车到来以前,应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
本项目部配备应急急救药箱___只,药箱存放在现场办公室。
4、在没有人员受伤的情况下,现场负责人应根据实际情况研究补救措施,在确保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___恢复正常施工秩序。
5、现场安全员应对脚手架、井架、塔吊等施工设备倒塌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改正措施,认真填写伤亡事故报表、事故调查等有关处理报告,并上报集团应急抢救领导小组。
各相关方联系电话如下:医院:110消防:119公司应急抢险领导小组:所属办事处:项目经理:施工员:安全员:材料设备员:安全监督站:劳动保障部门:监理公司:甲方:坍塌倒塌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2)坍塌倒塌事故是指建筑、土木、矿山等工程或建筑物因设计、施工、使用不当等原因引发的建筑物部分或整体倒塌的事件。
针对这种事故,应制定相应的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以保障人员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
下面是一些建议:1. 建立坍塌倒塌事故应急管理机构:负责坍塌倒塌事故的应急预案的编制、发布和组织实施。
2. 制定坍塌倒塌事故应急预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坍塌倒塌事故的应急预案,包括事故应急组织机构、应急工作流程、应急资源配置和协调等内容。
3. 配备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培训一支具备相应技能和能力的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及时进行救援和抢险工作。
模板坍塌事故案例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模板坍塌事故案例一、工程概况某综合业务楼工程总建筑面积为31000m2。
该工程±0.00以上7层,高25m,地下室一层。
结构形式为后张法预应力框架结构。
整幢大楼分为东西二个楼,西楼中央768m2范围从3层楼面到7层屋顶为共享空间。
共享空间顶为井字梁(宽0.5m,高2m),梁网配玻璃,自重650t,且高出7层楼顶3m。
二、事故经过随着3~7层楼内脚手架的搭设,逐步搭设共享空间混凝土大梁模板支架。
共享空间长为32m,宽为24m,高从三层楼面往上为16.7m。
共享空间7层楼顶的四只角向内挑出4块10cm厚,32m2的非预应力反吊板,距上方混凝土大梁1m,即这四块非预应力板是采取反吊工艺,将其两边反吊固定在共享空间顶层混凝土大梁上。
在支模过程中将梁的一侧模板支架直接设在四块非预应力板上。
事发当日上午9:00,由东向西开始浇灌混凝土,浇到中午,经检查,未发现任何异常。
到下午4:40左右,约浇了140m3混凝土,即近五分之二时,木工队长蒋××听工人反映,感觉到靠东面已浇好的一根大梁动了一下,即上梁检查,发现大梁下沉2~3cm,少数钢立管弯曲变形,部分扣件爆裂,浇好部分大梁下的钢管支承已发生移位而不垂直了。
项目经理包××一面指挥电工接电灯,准备加固模板支架,一面请施工员王××向分公司电话汇报。
公司领导吩咐,停止浇灌,撤离人员、放掉一些混凝土以减轻上部负载。
包××通知混凝土工撤离现场,同时组织30余名木工上操作面拆模、放混凝土、拆混凝土泵管。
没隔多久,已浇好的混凝土大梁随模板支架从东面开始失稳,直至全部坍塌,在上面作业的30名工人随混凝土大梁一起坠落,造成项目经理包××等6人死亡、7人重伤、7人轻伤的重大伤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66.51万元。
建筑物坍塌事故案例分析一、事故经过某市电视台演播中心工程由市电视台投资兴建,某大学建筑设计,某建设监理公司对工程进行监理。
该工程在市招标办公室进行公开招投标。
该市某建筑公司于某年1月13日中标,并于3月31日与市电视台签订了施工合同。
该建筑公司组建了项目经理部,史某任项目经理,成某任项目副经理。
4月1日工程开工,计划竣工日期为第二年7月31日。
工地总人数约250人,民工主要来自南方。
市电视台演播中心工程地下2层、地上18层,建筑面积34 0 00 m2,采用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演播中心工程的大演播厅总高38 m(其中地下8.70 m,地上29.30 m),面积为624 m2。
7月开始搭设模板支撑系统支架,支架钢管、扣件等总吨位约290 t,钢管和扣件分别由甲方、市建工局材料供应处、某物资公司提供或租用。
原计划9月底前完成屋面混凝土浇筑,预计1 0月25日16:00完成混凝土浇筑。
在大演播厅舞台支撑系统支架搭设前,项目部在没有施工方案的情况下,按搭设顶部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方法,先后完成了3个演播厅、门厅和观众厅的搭设模板和浇筑混凝土施工。
1月,该建筑公司工程师茅某编制了“上部结构施工组织设计”,并于当月30日经项目副经理成某和分公司副主任工程师某批准实施。
7月22日开始搭设施工后时断时续。
搭设时没有施工方案,没有图样,没有进行技术交底。
由项目副经理成某决定支架立杆、纵横向水平杆的搭设尺寸按常规(即前5个厅的支架尺寸)进行搭设,由项目部施工员丁某在现场指挥搭设。
搭设开始约15天后,分公司副主任工程师某将“模板工程施工方案”交给丁某。
丁某看到施工方案后,向项目副经理成某作了汇报,成答复还按以前的规格搭架子,到最后再加固。
模板支撑系统支架由该建筑公司的劳务公司组织进场的朱某工程队进行搭设(朱某是市标牌厂职工,以个人名义挂靠在该建筑公司劳务公司,6月进入施工工地从事脚手架搭设,事故发生时朱某工程队共17名民工,其中5人无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地上25~29 m最上边一段由木工工长某负责指挥木工搭设。
事故案例学习:坍塌事故25、xx省xx市“04.30”模板坍塌事故(一)事故简介2008年4月3O日,xx省xx市上河国际商业广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一起模板坍塌事故,造成8人死亡、3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339.4万元。
该工程位于xx市xx路东侧,由商业裙楼和4座塔楼组成,人工挖孔桩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上25~3O层,在第4层设置转换层,建筑总高度98 m,建筑面积1O万m2,工程造价6870万元。
事发当日8时左右,按照项目部安排,泥工班长带领9名泥工开始裙楼东天井加盖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施工,12时左右,天井屋面从中间开始下沉并迅速导致整体坍塌。
根据事故调查和责任认定,对有关责任方作出以下处理: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董事长等7名责任人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施工单位法人、副经理、监理单位项目总监等11名责任人员分别受到吊销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吊销执业资格、撤职等行政处罚;施工、监理单位分别受到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责令停业整顿等行政处罚(二)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1)天井顶盖模板支撑系统搭设材料不符合要求,据抽样检测,钢管壁厚不合格率为55%,钢管力学性能试验合格率只有22%二直角扣件力学性能合格率只有19.2%,对接扣件抗拉性能合格率7O%;搭设不符合要求,横杆步距较大,未设置剪刀撑。
(2)天井浇筑施工中出现局部塌陷,现场施工负责人未立即撤离天井屋面作业人员,仍违章指挥工人冒险作业。
2.间接原因(1)施工组织混乱。
模板支撑系统搭设无专项施工方案、未组织专家论证、未组织技术和安全交底。
(2)安全管理混乱。
施工、监理单位未正确履行职责,安全检查流于形式。
(3)安全生产培训教育不落实。
施工人员无特种作业资格证,未经岗前安全教育,缺乏必要的安全生产常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安全监管工作不落实。
有关主管监管人员未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对于发现的违法行为也未依法予以处理。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资料目前我国正处于历史上也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本建设时期。
据统计,2012年全国建筑业建筑施工总面积为98.1亿m2;总产值达到135303亿元,占全国GDP的近1/4.建筑企业从业人员截至2011年,按各地区登记注册类型划分,已达4311.1万人,约占全国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1/3.这表明,建筑业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关联产业众多,社会影响较大。
然而,由于建筑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危险因素较多以及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意识淡薄等诸多因素,建筑业安全生产形势也一直比较严峻,伤亡事故不断发生,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以严重阻碍了建筑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较大及以上事故的调查分析发现,事故多发类型主要集中在模板支撑工程即脚手架坍塌、建筑起重机械倒塌事故、基坑坍塌事故以及高处坠落事故。
案例一辽宁省大连市“10·8”模板坍塌事故(2011)1.事故简介2011年10月8日13时40分左右,大连市旅顺口区蓝湾三期住宅楼工程在地下车库浇筑施工过程中,发生模板坍塌事故,造成13人死亡、4人重伤、1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1237.72万元。
2011年10月8日上午10时30分左右,施工单位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有施工人员发现浇筑区北侧剪力墙底部模板拉结螺栓被拉断,发生胀模,混凝土外流。
由于胀模、漏浆严重,木工打电话给班长要求增派人员,班长找来电焊工、木工等6人一起参与地下室剪力墙的清理和修复工作。
为修复胀模模板,清运混凝土,工人在模板支架间从胀模处向东,清理出两条可以通过独轮手推车的通道,拆除了支撑体系中的部分杆件,使用独轮手推车外运泄漏的混凝土。
与此同时,模板上部继续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13时40分左右,已经浇筑完的超过400m2顶板混凝土瞬间整体坍塌,钢筋网下陷,正在地下室进行修复工作的19名工人中,有18人瞬间被支架和混凝土掩埋,1名电工不在坍塌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