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学柯达案例分析.ppt
- 格式:ppt
- 大小:755.50 KB
- 文档页数:11
市场营销案例失败的柯达营销战略拥有132年历史的伊士曼柯达公司于2012年轰然倒下,正式申请破产。
这个相机与胶卷行业的巨无霸从辉煌走向没落的过程令人唏嘘,个中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主要从营销战略的视角分析它衰落与破产的原因。
柯达失败源于其战略性失误导致错过数码相机的浪潮,企业过于庞大而低效又导致其转型缓慢,无法跟上竞争对手的脚步。
很快从一个市场领先者退化为市场追随者,直至最后被市场所淘汰。
“战略决定成败”,从一开始柯达就犯了战略性的错误。
尽管1975年柯达公司就研发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可是他们却固执地坚守着传统相机和胶卷的地盘,拒绝改变,从而错过了抢占数码相机市场的先机。
柯达股东一直难以割舍传统相机和胶卷带来的丰厚利润,安于守成,始终犹豫不决,不愿冒转型带来的巨大风险。
殊不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竞争对手不会在原地等待,尽管柯达最早研制出了数码相机,但不代表可以永远垄断这一技术。
柯达的竞争对手正是看到了在胶卷领域难以撼动它的霸主地位,因此全力研发、开拓数码相机市场。
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竞争极其惨烈,生存机会稍纵即逝,谁先抓住命运之手,敢于冒险,谁就能站稳脚根乃至大获全胜。
一步领先,不代表步步领先;可是一步落后,往往是步步落后。
很少有哪家电子企业可以长盛不衰,“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十来年”。
电子巨头已经接二连三地倒下,下一个会是谁?夏普、索尼、诺基亚、还是苹果……?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就柯达的是传统相机和胶卷技术,而毁掉柯达的也恰恰是它们。
从产品寿命周期来看,1975年刚刚问世的数码相机显然处于产品的导入期。
这个阶段产品的特点是性能不稳定,竞争威胁低,分销商少,消费者购买决策的时间相对较长,利润几乎不存在。
但同时它又具有开拓者优势及生产者优势:规模经济、技术领导地位、专利、稀缺资源的所有权,以及其它进入壁垒。
柯达显然应该在这个时期采取相应的定价和营销战略,努力开拓市场,通过广告宣传和体验式营销等扩大产品知名度,迅速抢占市场。
柯达破产分析目录案例概述3 一.简介1.公司介绍3 2.发展历史3 3.销售领域4 4.柯达现状4 二.宏观环境分析1.经济环境5 2.技术环境5 3.社会文化环境6 4.政治法律环境 7三.微观环境分析1.行业背景7 2.竞争者状况分析 73.企业内部分析8 四.柯达swot 分析1.企业内部优势(Strengths) 9 团队成员:迟雅璐 杨舒涵 郝梦笔 田赛 2022年4月25日2.企业内部劣势(Weaknesses) 93. 企业外部环境机会(Opportunities) 104.企业外部环境威胁(Threats) 11 五.柯达给我们的启示和教训 10案例概述北京时间1月19日午间消息,柯达周四宣布,柯达及其美国子公司已经提交了破产保护申请。
柯达表示,此举在于加强其在美国和海外的资产流动性,将非战略知识产权商业化,妥善解决遗留的负债问题,并使公司专注于最有价值的业务。
分析:一.简介1.公司介绍伊士曼柯达公司由发明家乔治·伊士曼始创于1880年,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
柯达是“信息影像”行业的主要参与者之一,这个行业的市场价值达3850亿美元,包括设备(如数码相机和掌上电脑)、基础设施(如在线网络和影像冲印系统)以及服务和媒介(如访问、分析和打印影像的软件、胶卷和相纸)。
柯达利用先进的技术、广阔的市场覆盖面和一系列的行业合作伙伴关系来为客户提供不断创新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他们对影像中所蕴含的丰富信息的需求。
2.发展历史◆1880年,乔治·伊斯曼在美国纽约州的罗切斯特成立了伊斯曼干版制造公司,利用自己研制的乳剂配方制作照相机用干版胶片。
◆1888年,伊斯曼公司正式推出了柯达盒式相机,和那句著名的口号:“你只需按动快门,剩下的交给我们来做。
”◆1891年,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借助乔治·伊斯曼开发的软胶卷,发明了首款电影摄影机。
柯达公司借此机会进入了电影胶片领域,并一直保持垄断地位至今。
柯达破产分析目录案例概述3一. 简介1. 公司介绍32. 发展历史33. 销售领域44. 柯达现状4二. 宏观环境分析1. 经济环境52. 技术环境53. 社会文化环境64. 政治法律环境7三. 微观环境分析1. 行业背景团队成员:2. 竞争者状况分析73. 企业部分析8四. 柯达swot分析迟雅璐杨舒涵郝梦笔田赛1.企业部优势(Strengths) 2020年6月11日2. 企业部劣势(Weaknesses)93. 企业外部环境机会(Opportunities)104. 企业外部环境威胁(Threats )11五. 柯达给我们的启示和教训10案例概述时间1月19日午间消息,柯达周四宣布,柯达及其美国子公司已经提交了破产保护申请。
柯达表示,此举在于加强其在美国和海外的资产流动性,将非战略知识产权商业化,妥善解决遗留的负债问题,并使公司专注于最有价值的业务。
分析:一.简介1. 公司介绍伊士曼柯达公司由发明家乔治•伊士曼始创于1880年,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
柯达是"信息影像"行业的主要参与者之一,这个行业的市场价值达3850亿美元,包括设备(如数码相机和掌上电脑)、基础设施(如在线网络和影像冲印系统)以及服务和媒介(如访问、分析和打印影像的软件、胶卷和相纸)。
柯达利用先进的技术、广阔的市场覆盖面和一系列的行业合作伙伴关系来为客户提供不断创新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他们对影像中所蕴含的丰富信息的需求。
2. 发展历史1880年,乔治•伊斯曼在美国纽约州的罗切斯特成立了伊斯曼干版制造公司,利用自己研制的乳剂配方制作照相机用干版胶片。
1888年,伊斯曼公司正式推出了柯达盒式相机,和那句著名的口号:“你只需按动快门,剩下的交给我们来做。
”1891年,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借助乔治•伊斯曼开发的软胶卷,发明了首款电影摄影机。
柯达公司借此机会进入了电影胶片领域,并一直保持垄断地位至今。
1892年,伊斯曼将公司的名称改为"伊斯曼-柯达公司"。
组员:国贸0901班
罗艳萍0509109104
何巧霞0509109107
刘慧芳0509109108
陈敏0509109109
胡艳琴0509109112
魏琳玲0509109113
陈素钦0509109114
(1)试分析柯达战略联盟的成功之处
首先,柯达放弃了之前的竞争战略,改之行使与竞争对手既竞争又合作的战略联盟,也就是战略同盟之间实现资源互补。
在开发APS上发起建立行业内的虚拟联盟网络。
其次,柯达不满足于单一的联盟方式,而是建立了多种形式的联盟,加速向数字化影像全能企业转型。
再次是通过争夺别国市场的战略联盟,从而扩大市场份额。
不管怎么说,柯达都是充分利用了战略联盟的特征,加速企业战略转型,并且采取战略联盟与同行共同促进产业交融发展。
另外,柯达也明确本企业的不足之处,从而选择相应的合作对象,通过正确的沟通行为和冲突解决方式,选择一个正确的联盟过程,最终获得了战略的成功。
(2)柯达的成功对中国企业的国际联盟战略有什么启示意义?
鉴于战略联盟可以增强企业实力,扩大市场,迅速获取新技术以及降低风险的作用,我国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务必要借鉴柯达等成功的战略联盟案例,为本国企业争取最大的利益,尤其是在以技术开发和研究成果共享为特征的知识联盟,我国企业要通过各种形式进行互补性的技术共享和专利交换。
为了本国企业的长久发展,有必要采取与他国公司结成战略联盟,以他人之长弥补自己之短,从而达到强化国际竞争实力,强化内部竞争优势,促进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和风险。
合理地运用联盟战略能够实现知识基础与产品范围的匹配,形成持续竞争优势对于处在发展中的中国企业来说,巧用联盟是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一条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