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10课《剪剪撕撕贴贴画画》|人美版
- 格式:ppt
- 大小:2.78 MB
- 文档页数:19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0课剪剪撕撕贴贴画画 | 人美版课程背景本节课程是一年级上册美术课程中的第10课,主题为“剪剪撕撕贴贴画画”。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发现和认识艺术中的线条与形状,并通过简单的剪贴、拼接、涂色等方法,锻炼他们的手工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培养他们对色彩和造型的敏感度。
教学目标•认识并理解各种线条和形状对于绘画作品的重要性;•能够运用剪贴、拼接、涂色等基本的手工技能,制作出简单但富有魅力的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其对色彩和造型的敏感度。
教学准备•讲台、黑板、白板等教学设备;•画纸、剪刀、彩纸、胶水等手工制作装备;•绘画作品范例、色彩和线条相关的教学素材;•同学们的操作指南和评定标准。
教学步骤1.导入:创造艺术氛围,制造好的暖场氛围,为本节课程引入主题;2.明确目标:向学生说明课程目的,策略、评价标准等信息,为学生的剪贴画填充创作的信心;3.展示绘画作品:教师为学生展示一些具有线条和形状美感的作品,让学生对绘画有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4.确定素材:教师为学生提供彩纸、剪刀、胶水等制作剪贴画的素材,并为其展示参考样例;5.剪贴拼插: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使用素材进行剪贴、拼贴和组合,创造出各式各样的行线组合,并进行创新,学生可以在素材的基础上添加自己的想象和创意;6.涂色:同学以美术为切入点,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并用调配好的颜料,为他们的作品增添色彩的魅力;7.评价:教师或同龄学生相互评价,以鼓励学生发现作品之间区别和不同之处,并给出建设性的建议。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本节课程的重点是使学生发现和认识线条和形状对艺术作品美感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创意及色彩配合的敏锐度,并通过互相展示和评价的方式,扩展学生的艺术鉴赏及创意魅力。
教学难点:学生对剪贴画的基本要素,如线条、形状、剪切和拼贴的掌握,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和具体的指导和演示,给予同学们及时的指导和反馈,带领他们更快地掌握和认识这些概念。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0课剪剪撕撕贴贴画画-小动物▏人美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通过剪、撕、贴、画等基本技能,创作出可爱的小动物形象,增强动手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提高对美术材料的运用和创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激发创造力,增强对自然界的关爱和审美情感。
教学内容1. 小动物特征的认识:介绍小动物的常见特征,如形状、颜色等。
2. 材料的认识与使用:教授如何安全、正确地使用剪刀、彩纸、胶水等工具。
3. 创作步骤:讲解从构思到完成作品的步骤。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小动物的创作,掌握基本的剪、撕、贴、画技巧。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特征融入到作品中,以及如何使用材料进行有效创作。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小动物图片、示范视频、评价表。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动物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授:讲解小动物的特征和创作方法,进行示范。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5. 总结:回顾课程内容,强调创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板书设计- 课题:剪剪撕撕贴贴画画-小动物- 步骤:观察→ 构思→ 制作→ 完善- 重点:技巧掌握、特征表现- 难点:创作思路、材料运用作业设计- 要求:每位学生创作一幅小动物作品,注意运用课堂所学技巧。
- 评价:作品完成度、创意、技巧运用。
课后反思- 学生对材料的使用和技巧掌握情况,是否需要额外辅导。
- 作品的创意和完成质量,如何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 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结语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学会了剪、撕、贴、画的基本技巧,还培养了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鼓励他们在美术创作中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学意图:通过学生对边学边交探究新知的回顾,归纳整理,在展示评价中,给与学生展示及交流的机会,同时通过其他学生的作品提升自身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拓展思维、收获成功
1、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2、欣赏不同形式的剪贴画作品。
3、学生发现生活中有很多以剪、撕、贴、画为艺术手段进行装饰的地方。
设计意图:梳理本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领悟学以致用,从而拓展让学生体会艺术来源于生活更服务于生活的深刻含义。
小学美术“大课改革”的实践研究《剪剪撕撕贴贴画画》教案
纺织城小学
赵媛媛。
一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10课剪剪撕撕贴贴画画-黑白撕贴画▏人美版1. 教学目标1.1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1.2 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1.3 帮助学生理解黑白色调和字形的表现方式2. 教学重点2.1 了解黑白色调与字形的表现方式2.2 学习撕贴的技巧和方法3. 教学难点3.1 学生自己的创造性思维3.2 学生对黑白色调的理解和使用4. 教学过程4.1 导入环节通过放映一些黑白影像和音乐来让学生进入课堂氛围,并向学生展示一些黑白图片,引导学生感受黑白造成的冷暖明暗和整体之间的对比。
4.2 演示环节在讲解黑白色调与字形的表现方式之前,可以先展示一些关于黑白图片和字形的案例,让学生更好的理解。
在演示撕贴技巧时,先向学生展示一些基本的撕贴技巧,如撕成不规则的图形以及不同形状的边缘,这样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4.3 实践环节在学生准备进行创作之前,先通过画板或是其他方式让学生画出自己的构图和基本设计,循序渐进。
学生通过设计之后,可以开始用黑白剪贴纸进行造型,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
4.4 展示分享学生完成之后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分享,让其他同学看到自己的想法和成果,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
4.5 课堂小结在课堂结束时,可以对学生进行总结,让他们知道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并对本节课程进行评价和反思。
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上的展示和分享,可以看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黑白色调的理解。
同时,可以通过学生作品的质量和复杂度来进行评价。
在评价之后,对学生进行反思和提高,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6. 教学拓展可以选择一些相关的知识点,如黑白摄影和字形设计等方面进行拓展,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运用。
7. 参考文献无。
一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10课剪剪撕撕贴贴画画-黑白撕贴画▏人美版一、课程背景本节课是一年级上册的美术课程,本课时的主要内容是教导孩子剪剪撕撕贴贴画画的技巧,让孩子通过手工制作,学习认识和了解不同的物体和图案,增强孩子的美感、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将黑白图案分别锯割好;•能够较好地选取颜色搭配;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手工制作,能够认识和了解不同的图案及物体;•能够激发孩子兴趣,增强孩子的美感、创造力和动手能力;3. 学科能力•实践能力:通过有限的材料,完成复杂的手工制作;•创新能力:使用剪刀、胶水、颜料等手段进行制作;三、教学重点•选好素材,把握好比例;•熟练运用剪刀的操作技能;•调配好颜色,搭配合适的背景色;1. 热身活动观看老师展示的剪纸作品,分析它的构思与布局,并用简单的铅笔模仿老师的剪纸作品,熟悉剪刀的操作技巧,为本节课的制作做好准备。
2. 知识的讲解讲解黑白撕贴画的概念,提供一些经典的黑白图案,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素材进行剪剪、撕撕、贴贴,在剪贴过程中锻炼孩子们的手工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美感。
3. 实践操作•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素材,进行分析和剪切;•学生根据自己的创作进行背景配色的选择;•告知学生注意事项,让学生操作锯割器、剪刀等工具;•提供帮助,解答学生操作中的疑惑;4. 课堂总结在学生们完成作品后,老师进行现场的作品点评,讲解某些剪贴技巧突出的作品。
引导同学相互欣赏、评价,共同提高美术鉴赏力。
五、教学场景本次课程的教学过程主要是在艺术课教室中完成。
在教室内放置好需要用到的工具、颜料等,保证教学效果的最佳化。
六、教学方法•观看老师示范;•学生自主选素材,自由剪贴;•辅导性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整个课堂过程中的表现,如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度、学生对美术课的态度;2. 学习成绩评价学生在整个课堂过程中所完成的作品,以及对于相关美术知识是否掌握的情况;3. 学习效果从学生的创意与思维的创作层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教学成果的展现。
第10课剪剪撕撕贴贴画画(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一年级上册人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美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10课《剪剪撕撕贴贴画画》,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和掌握剪、撕、贴、画等基本技能,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运用剪、撕、贴、画等手法进行美术创作,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剪、撕、贴、画等手法进行创新表现。
2. 如何处理画面中的色彩、形状、线条等关系,使作品更具美感。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示范作品等。
2. 学具:剪刀、彩纸、胶水、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故事导入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内容(1)讲解剪、撕、贴、画等手法的基本要领。
(2)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启发创新思维。
(3)示范如何运用剪、撕、贴、画等手法进行美术创作。
3.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4. 作业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师生共同评价作品,给予肯定和建议。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布置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剪剪撕撕贴贴画画》2. 教学目标:掌握剪、撕、贴、画等手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 教学重点:运用剪、撕、贴、画等手法进行美术创作。
4. 教学难点:创新表现和画面处理。
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内容、学生实践、作业展示与评价、课堂小结。
七、作业设计1. 根据本节课所学,创作一幅剪、撕、贴、画的作品。
2. 作业要求:主题明确,创意新颖,色彩搭配和谐,构图合理。
八、课后反思1. 本节课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氛围活跃。
学习目标
1、利用各种纸材,通过剪、撕、
贴、画的方法,大胆想象,创作
出一幅作品。
2、初步学习深浅对比的知识,
突出画面中的主体形象,从而培
养学生深浅对比的配色能力和造
型表现能力。
3、通过欣赏、观察、对比、分
析等活动,引导学生根据撕纸外
形展开想象,并使学生了解深浅
底色反衬的对比效果。
4、感受撕纸、粘贴与绘画结合
进行创作的乐趣,领会大师的艺
术创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培养使用工具和材料的良好习
惯。
目标图示
学习重点
通过剪、撕、贴、画的方法进行艺术创作,并学会运用深浅底色反衬的方法,突出画面中的主体形象,使画面更加鲜明。
学习难点根据剪、撕的造型进行合理的想象与添画。
学习方法游戏法、比较法、演示法、观察法、欣赏法、练习法
学习准备多媒体PPT、示范画、彩纸、A4白纸、马克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游戏激趣引入新课
撕纸比赛:
比比谁撕得又快又好。
教师出示一张小纸,让
学生迅速展开撕纸游戏,
看谁能又快又好地撕出一
个圆形。
小结:撕纸要双手配合,
两个大拇指靠近,一手向
上,一手向下使劲,一点
学生展开游戏,大
胆尝试。
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复习撕
纸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