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35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887.00 KB
- 文档页数:35
元素、离子主要内容:元素、离子一、元素1.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说明:(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核电荷数),与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无关。
(2)必须要强调是“一类原子”,而不能说成“粒子”。
(3)元素是一个宏观概念,只论“种”,不论“个”。
(4)已发现的元素只有100余种,但组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
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3.元素的分类(1)金属元素,中文名称通常具有“钅”偏旁,只有汞除外。
(2)非金属元素,中文名称通常具有“石”、“氵”或“气”偏旁,如碳、溴、氧等。
(3)稀有气体元素,包括氦、氖、氩等。
4.地壳中元素的质量分数地壳是指地球外表一层由岩石组成的固体硬壳,其中元素的含量排序前五位是:氧、硅、铝、铁、钙。
二、元素符号1.元素符号的意义:(1)表示一种元素。
(2)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2.写法、读法(1)读法:化学元素的读音,一般都是按照偏旁字来发音的。
例如,镁读作“美”,锂读作“里”,碘读作“典”等等。
但也有不少例外,如氧读作“养”,钠读作“纳”,溴读作“嗅”等等。
(2)写法:根据化学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首字母或者前几个字母来确定。
在书写时,注意一大二小,即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三、元素周期表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现在已知的一百多种元素按原子序数(核电荷数)依次递增的顺序排列起来,这样得到的表叫元素周期表。
在周期表中,还用不同的颜色对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做了分区。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每一格: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均占据一格。
对于每一格,均包括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
每一横行(周期):元素周期表的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有7个周期。
说明:每周期开头是金属元素(第一周期除外),靠近尾部的是非金属元素,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
这说明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由1个递增到8个,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稳定结构,然后又重复出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递增到8个的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