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桑比克的风土人情docx
- 格式:docx
- 大小:182.47 KB
- 文档页数:5
莫桑比克(1)一座会讲故事的海岛莫桑比克(1)一座会讲故事的海岛2014-05-12 这是一个会讲故事的岛屿,不仅美丽,还有厚重的历史沉淀。
像世间许多美景一样,除了美丽外,大多地处遥远偏僻,羞于见人。
当你踏入莫桑比克岛的那一刻,不仅会被映入眼帘的美景所吸引,还会为她所独有的历史人文而感叹,这是她不同于大多数度假海岛之处。
文字叙述全文如下。
但是,由于读者喜好不同,图说中会引用本博文中的文字描述。
喜欢文字的朋友可以阅读下面的详细记述。
海岛不大,只有1.2平方公里。
大约用两、三个小时就可以用脚把小岛丈量一遍,可见她的面积之小。
她依靠着一座长4公里,只有一条车道的桥梁与大陆相连接。
在长达400年的时间里,这里曾是葡萄牙在东非殖民统治的中心,也是在莫桑比克殖民地的首都。
直到19世纪末,出于统治的需要,葡萄殖民当局才把首都迁往今天的马普托。
经过了漫长的战争之后,莫桑比克才于1975年摆脱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取得独立,从那时起葡萄牙人几乎一个不留,全部撤离。
今天,莫桑比克岛与其说是一座城市,不如说是一座美丽的废墟。
在这里,人们所感受的是历史的沧桑与宁静。
岛上人口不多,游客稀少,是不喜欢都市喧闹人士的好去处。
坐在高大的面包树下,极目远处蔚蓝一片,你近乎分不清哪里是海,哪儿是天。
望着海面上白色的三角帆船,星星点点的洒落在波光粼粼的印度洋面上;洁白的沙滩和珊瑚礁,布满了艳丽的海星和贝壳,还有许多五彩缤纷的小鱼。
这里是非洲特有的海岛,一派旖旎秀丽的热带风光。
上午,你可以在大海里游泳、划船,临近中午可以坐在造型光怪陆离的礁石边,等待满嘴讲葡萄牙语的当地渔民靠岸。
比比划划,讨价还价,买一只硕大的龙虾,再找家小餐厅加工一下,享用一回国内有钱人才能吃得起的大餐,保准撑爆你的肚皮。
不用怀疑你的战斗力欠佳,实在是那里的龙虾太大了。
当地黑人至今还摇着原始的独木小船CANOE出海捕鱼捉蟹,还在用古老的弩射杀鱼虾。
不过,你不要以为他们抓到的是小鱼和虾米,他们弄上来的都是绝顶鲜美、几十公斤的大鱼,以及壹、两公斤重的龙虾LOBSTER。
莫桑比克地理位置分析莫桑比克,全称为莫桑比克共和国,坐落于非洲大陆的东南部,其地理位置独特且关键,对于该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均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层面对莫桑比克的地理位置进行详细分析,以揭示其在地区乃至全球层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一、经纬度与疆域莫桑比克大致位于南纬10°至27°和东经30°至41°之间,国土面积约为801,590平方公里。
其疆域呈南北狭长的形状,北部与坦桑尼亚相邻,西部与马拉维、赞比亚和津巴布韦接壤,南部与南非和斯威士兰交界,东濒印度洋。
莫桑比克的海岸线长达2630公里,使其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二、地形地貌莫桑比克的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主要由高原、山地、丘陵和平原构成。
全国约60%的地区为高原和山地,平均海拔在500至1000米之间。
西北部是高原和山地区,其中宾加山高达2436米,为全国最高点。
中部为台地,高度在200至500米之间,而东南部沿海则为平原区,平均海拔较低。
这种地形地貌的多样性为莫桑比克的农业、矿产和旅游资源提供了丰富的条件。
三、气候特征莫桑比克的气候主要受到纬度、地形和海洋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
北部地区属于热带干湿季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南部地区则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冬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干燥。
这种气候特点使得莫桑比克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四、海洋与海峡莫桑比克东濒印度洋,拥有漫长的海岸线。
这使得莫桑比克在海洋资源开发和国际贸易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此外,莫桑比克海峡作为世界上最长的海峡之一,位于非洲大陆东南部和马达加斯加之间。
该海峡是沟通南大西洋和印度洋的重要航道,对于全球航运和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莫桑比克海峡的存在使得莫桑比克在全球海洋运输网络中占据重要地位。
五、邻国与地缘政治莫桑比克与多个国家接壤,这使得其在地区政治和安全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与坦桑尼亚、马拉维、赞比亚等国的陆地边界线较长,便于开展跨境贸易和区域合作。
去莫桑比克注意事项去莫桑比克旅行是一次令人难忘的经历,但是在出发前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旅行的顺利和安全。
第一,了解签证和护照要求。
作为一个国际旅行者,您需要确保自己的护照在旅行期间有效,并且办理好所需的签证。
在去莫桑比克之前,请咨询相关的大使馆或领事馆,以确保您的文件完整并符合要求。
第二,了解目的地的文化和礼仪。
莫桑比克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人们讲葡萄牙语和多种原住民语言。
在莫桑比克,人们非常重视家庭和社区,尊重长辈和传统价值观。
了解并尊重当地的文化和礼仪是重要的,这样您就能更好地融入当地社区,并避免冒犯当地人。
第三,做好行李准备工作。
莫桑比克的气候多变,从炎热的沿海地区到凉爽的内陆地区都有。
在准备行李时,建议带入适合炎热天气的轻便衣物以及保暖衣物以应对冷夜。
此外,记得带上太阳镜、帽子、防蚊液等必备物品,以保护自己免受阳光和蚊虫的伤害。
第四,注意食品和饮水安全。
莫桑比克有很多美味的当地食品,但是请确保只食用有信誉和卫生的餐馆和食品摊位。
避免食用生的或未煮熟透的食物,以预防食物中毒。
此外,喝水时最好选择瓶装水,以确保饮水安全。
第五,保持个人安全。
莫桑比克有一些安全问题,包括盗窃和抢劫。
为了保护自己和财物的安全,建议在公共场所保持警惕,不要携带过多现金和贵重物品,并确保住宿地有安全设施。
此外,尽量避免夜间独自外出,尤其是在不熟悉的地区。
第六,了解当地交通和交通规则。
莫桑比克的交通情况相对混乱,道路状况不完善。
在自驾或租车时,请确保您具备驾驶执照,并遵守当地的交通规则。
如果不熟悉当地的驾车环境,建议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或雇佣可靠的司机。
最后,确保购买旅行保险。
无论您去莫桑比克或任何其他国家旅行,购买旅行保险都是非常重要的。
旅行保险可以提供医疗保障、财产损失和旅行取消等方面的保护。
在出发前,请核实您选择的保险计划是否包括莫桑比克以及您可能需要的覆盖范围。
总之,去莫桑比克旅行是一次令人兴奋的经历,但在出发前请确保您做好了以上的准备工作。
莫桑比克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莫桑比克位于东南非洲的印度洋沿岸,东临印度洋,南邻南非,西靠津巴布韦、马拉维和赞比亚,北界坦桑尼亚。
莫桑比克跨越赤道南部,北部属于赤道地区,南部属于亚热带地区。
国土总面积约为8,240,000平方千米,人口约为3千万。
二、地形地貌莫桑比克的地形地貌多变,从东向西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沿海地区、中部高原和西部高地。
沿海地区主要是糖田和沼泽地,具有丰富的天然资源,包括港口、滩涂和珊瑚礁。
中部高原地区是莫桑比克的主要农业区,拥有广阔的平原和肥沃的土地。
西部高地则是一个山岭地带,包括一系列向北延伸的山脉和高原,其中最高点是蒙莫洛卡山,海拔约为2,436米。
除了以上三个主要地貌区域以外,莫桑比克还拥有一些重要的河流和湖泊。
其中最重要的河流是扎姆贝兹河和里奥炽梅内河,它们在莫桑比克境内形成了宽广的三角洲和湿地。
莫桑比克境内最大的湖泊是马拉维湖,它占据了莫桑比克的东部边界,是非洲第三大湖泊。
三、气候莫桑比克的气候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季风、洋流和地形。
整个国家主要分为两个气候区域:东部沿海地区是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适中,雨量充沛;西部高地则是亚热带山地气候,温度较低,降雨较少。
根据气候条件,农业和生态环境也有所不同。
四、自然资源莫桑比克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金、铝土矿、钛、水电、森林和渔业资源等。
其中煤炭、金和钛是其主要的矿产资源,占据了国家出口额的大部分。
此外,莫桑比克还是非洲东部最重要的农业国家之一,种植了大量的玉米、小麦、水稻、油料作物和茶叶等。
五、环境问题莫桑比克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水资源短缺、土地沙漠化、森林砍伐和野生动植物灭绝等。
由于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的需求,莫桑比克的自然资源正在逐渐受到破坏。
政府已经开始采取行动保护环境,包括建立保护区、加强环境监测和推广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方式等。
六、交通运输莫桑比克的交通运输主要依靠公路、铁路和航运等方式。
国内公路网较为发达,贯穿了全国各地,连接了主要城市和工业区。
内容简介:商情,一部记录华人赴非投资创业的奇书解析赴非申请绿卡、办公司、提货柜、开商店的一切细节讲述商品从中国采购到运至海外售出的全部流程介绍非洲诸国在矿产、森林、经济作物、农牧业、渔业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及相关的开店经贸、开矿建厂等上百个可行性投资项目,是国人欲赴非投资不可多得的一部实用参考书风情,一部描绘非洲大陆民俗风情的趣书描绘非洲骠悍的马赛人、矮小的俾格米人等多民族奇闻趣事细说黑人的发型、纹面、纹身、割礼、爱情、婚俗等方面浓郁的风情目睹非洲奇花异卉与野生动物所构成的色彩斑斓的动植物世界,让你不出国门,也能置身于旖旎的非洲之旅人情,一部反映黑人社会真实生活的怪书介绍快速发展的黑人城市中光怪陆离的市井面面观记录原始森林中土著黑人的生活原貌和生存环境反映黑人社会中偷窃、抢劫等阴暗之面,对于欲赴非投资或旅游人士来说,了解这方面的真实情况尤为重要连载一:总统化缘市场疯狂每年的12月份,是马普托市(Maputo)生意最火爆的月份,这个月是一年之中最后一个月,有黑人们盼望已久、接踵而至的两个重大节日──圣诞节和新年。
就像我们中国人过春节采购年货一样,马普托市民纷纷涌向大街,开始了狂热地购物消费,12月份遂成为各家商店一年之中的黄金销售时期,采购风潮随之涌起。
但在2001年,这股抢购浪潮从11月份提前乍起,来势之凶,浪头之猛,持续时间之长,令人始料未及,瘁不及防。
终至风平浪静之后,老板夫妻、二老板以及我和另名一中方雇员个个累的像霜打的茄子憔悴不堪,每人跟大病一场没什么两样。
2001年11月初,商店刚到一个货柜,走街的黑人小贩们看到橱窗里的新货后纷纷聚来,批发俏货。
他们越来越多,越买越勤,店面开始忙碌起来,对此我们不感意外,因为每个货柜进店后的前半月基本是货郎们的天下,商品主要批发给他们。
到了11月中旬,情况有了新的变化,居住在其他城市的黑人商贩陆续来到首都马普托市,寻找货源,采购新货,好趁圣诞节之机大赚一笔,另外越来越多的市民走上街头,置办“年货”,店内顾客人数激增。
莫桑比克——赴一场原始的浪漫之约说起非洲,大家必然印象是贫穷和原始,而莫桑比克是一个非洲南部国家,还是联合国宣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
中国与莫桑比克于1975年正式建交,之后便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外交关系。
建交后,中国曾多次给予物资援助,希望缓解莫桑比克的发展困境。
为了报答中国的援助,莫桑比克在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时,不顾西方大国的诋毁和谩骂,倾全国之力向我国捐款四万。
当时莫桑比克全国的GDP总量也不过150亿左右,还有很多外债。
四万虽然看上去很少,但已经是莫方能给出的最大帮助,非常难能可贵。
莫桑比克共和国位于非洲南部,临印度洋,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马达加斯加相望,以葡萄牙语作为官方语言、人口约有1920多万人,1975年脱离葡萄牙殖民地身分而独立。
莫桑比克位于非洲东南部,莫桑比克与马达加斯加之间的莫桑比克海峡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峡。
1马普托火车站马普托,莫桑比克首都,全国最大港口城市,旧名洛伦索---马贵斯,以此纪念这位在1544年首次探索当地的葡萄牙商人兼航海家。
城市位于莫桑比克国土的南端,临印度洋马普托湾,面积53.7平方公里,人口100.6万。
1887年建市,1907年,成为葡属东非(葡萄牙殖民地)首府,1975年6月25日独立后,废除旧名洛伦索---马贵斯,以流经城市的马普托河的名字重新命名城市,并成为新独立的莫桑比克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现在的马普托,旅游资源非常稀少,唯一能够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马普托火车站。
马普托火车站, 与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出自同一个建筑大师之手,那就是法国著名的古斯塔夫.埃菲尔。
车站于1904年开工建设,1910年3月19日建成并投入使用,这座雄伟壮观的哥特式建筑自建成之日起,就成为马普托市,甚至是莫桑比克全国最著名的标志性建筑。
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薄荷绿与白色相间的外墙,精美的青铜拱顶,左右对称的廊柱设计,都凸显了火车站那个蒸汽时代的建筑风格。
莫桑比克国庆日欢庆仪式莫桑比克,这个位于非洲东南部的国家,每年的6月25日都会庆祝国庆日。
这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标志着莫桑比克的独立和自主。
在这一天,整个国家都会沉浸在欢庆的氛围中,各种仪式和活动将会举行,让人们共同庆祝这个国家的成就和进步。
莫桑比克国庆日的欢庆仪式通常从清晨开始,当阳光洒在这个美丽国家的土地上时,人们就会聚集在各个城市的广场和公园,准备参加庆祝活动。
在首都马普托,人们会聚集在独立广场,这个广场是庆祝活动的中心,也是国家独立的象征。
当天的活动从升旗仪式开始。
国旗被提升到高高的旗杆上,迎风飘扬,象征着莫桑比克的独立和自由。
升旗仪式是整个庆祝活动的重要环节,人们会肃立,齐声高唱国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敬意。
国旗升起的那一刻,整个广场都会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人们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的笑容。
随后,大型游行队伍会在广场上展开。
游行队伍由各个社会团体和学校组成,他们身着鲜艳的传统服装,手持花束和彩旗,载歌载舞地走过广场。
这些队伍代表了莫桑比克的多元文化和社会进步,他们用自己的表演和舞蹈展示了莫桑比克人民的团结和奋进精神。
在游行队伍之后,是一系列的文艺表演和演讲。
舞蹈、音乐、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将会在广场上展现,为庆祝活动增添了热闹和喜庆的气氛。
同时,一些政府官员和社会领袖也会上台发表演讲,回顾国家的发展历程,表达对未来的期许和愿景。
这些演讲不仅是对国家成就的总结,也是对人民的鼓励和动力。
除了在首都的独立广场上举行的庆祝活动,莫桑比克的各个城市和乡村也会举办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
人们会组织社区聚会、文化展览、体育比赛等活动,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到庆祝中来。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国庆日的喜庆和团结。
莫桑比克国庆日的欢庆仪式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个凝聚力和团结力的象征。
在这一天,人们超越了个人的利益和分歧,共同庆祝国家的独立和成就。
这种团结和和谐的氛围不仅仅存在于国庆日,也贯穿于莫桑比克人民的生活中。
徜徉莫桑比克白沙滩享受海岛度假的悠闲与宁静在莫桑比克,拥有着壮丽的海岸线和令人心醉神迷的白沙滩,这里是追求悠闲和宁静的完美之地。
莫桑比克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充满自然美景和独特体验的旅游胜地。
无论是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冲浪在波涛汹涌的海浪间,还是沉醉于世外桃源般的海滩度假中,莫桑比克都能带给您难忘的体验。
莫桑比克位于非洲东南部,坐拥印度洋和莫桑比克海峡,拥有众多至今保持原始风貌的白沙滩和岛屿。
其中,莫桑比克的白沙滩尤为著名,其细腻柔软的沙滩与碧蓝的海水交相辉映,形成了迷人的风景。
在这里,您可以漫步于绵延数公里的海滩上,沐浴在温热的阳光中,感受海风的拂面,听着波浪的声音,心情仿佛也随之轻松起来。
莫桑比克的白沙滩不仅仅是赏心悦目的风景,它还供应着许多激动人心的海上活动。
您可以选择潜水,探索海底世界的神秘之处;或者选择冲浪,挑战令人兴奋的巨浪;还可以租一艘帆船,尽情游弋在湛蓝的海水中。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带给您无尽的乐趣,同时也能让您更深入地了解这片美丽的海域。
尤以莫桑比克的岛屿,如珍珠般散落在印度洋上,为度假者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宁静与豪华。
莫桑比克的岛屿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还有豪华的度假设施和服务。
在这些度假岛屿上,您可以享受到完美的度假体验,无论是在私人别墅中静享宁静,还是在豪华酒店中享受各种水疗和养生活动。
这些岛屿都是追求奢华和独特体验的理想之地。
莫桑比克的岛屿中最著名的要数比马岛(Bazaruto Archipelago)和因哈卡岛(Inhaca Island)。
比马岛是莫桑比克最大的岛屿之一,也是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岛上有丰富的珊瑚礁和海底生物,在这里潜水和浮潜是一种不可错过的体验。
因哈卡岛位于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附近,是一个充满了自然生态和热带海滩的度假胜地。
无论您选择哪个岛屿,莫桑比克的海岛度假一定会带给您难忘的回忆。
您可以尽情徜徉于洁白的沙滩上,欣赏夕阳的余晖,享受宁静和悠闲。
三一文库()六年级叙事作文
莫桑比克,中国的兄弟国_600字
2008年发生在中国汶川的特大地震不仅牵动
了无数中国人的心,世界各国也纷纷解囊。
莫
桑比克捐助的4万人民币,显示在“国外捐款
明细”的一个极不起眼的角落,相较沙特王子6000万美元的物资捐赠,似乎更显得微不足道。
然而,“礼轻情意重”。
根据世界银行最新统计,莫桑比克人的人
均GDP(国内生产总值)仅为400多美元,90%的人
每天的生活费不足2美元。
地震期间请大家记
住一个只向我们捐了4万人民币的一个国家!
作为中国的非洲穷朋友,2008年5月16日,莫
桑比克为5。
12汶川大地震中受灾的中国人民
援助4万元人民币,是第14个为我国提供援助
的国家。
以该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97美元计,这也
是尽最大努力帮助中国人民抗击此次地震灾害
的国家之一。
世界最穷国莫属莫桑比克了,年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达80美元,平均每人每
天收入才0。
2美元,约为瑞士的五百分之一。
20 × 20。
莫桑比克是怎样一个国家?
东南非洲的莫桑比克,是世界上唯一与英国无宪制关系,却又加入了英联邦的国家。
莫桑比克经济落后,却因为一种经济作物而闻名全球——腰果。
是世界上经济最落后,也是非洲经济恢复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莫桑比克的历史,是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同时进行的。
近代地理大发现以后,葡萄牙绕过好望角发现了通往印度的新道路,而葡萄牙在当时的非洲东海岸建立了众多殖民据点,形成了如今的莫桑比克,当年称作“葡属东非”。
总面积大约80万平方公里,全境五分之三为平原地形,是非洲平原比例最大的国家之一。
总人口3000万的莫桑比克,经济总量仅仅150亿美元左右。
莫桑比克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全境一半以上被原始森林覆盖,钛铁、煤、水力等储量巨大,沿海也拥有非洲最丰富的渔业资源之一。
说到莫桑比克,不得不说一样农作物,那就是腰果。
当年殖民时代,殖民者将大量非洲作物引入了美洲,而从美洲引入非洲的作物也不少,其中一样就是腰果。
葡萄牙人将巴西的腰果带到了莫桑比克,原本并没有打算大规模种植,没想到莫桑比克的气候地理条件比巴西更适合腰果生长。
如今的莫桑比克是全球最大腰果产地,平均一个莫桑比克人拥有7棵腰果树。
平均一吨腰果的基本价值就超过5000美元,莫桑比克人将腰果称作“摇钱树”。
莫桑比克超过76%的人口为农业人口,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与重债务国之一,但在非洲乃至全球,莫桑比克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当快,增长率超过7%,恢复速度惊人。
有望成为将来非洲最有前景的国家之一。
莫桑比克日出日落的景*作文
我要介绍的是我家乡——莫桑比克——日出日落的景*。
莫桑比克是非洲东部的一个国家。
东边有海,西边有山。
我从小就居住在沿海的卑拉市。
卑拉市是莫桑比克第二大城市。
黎明时,五点钟左右,海上一层薄薄的*雾还没有散去,隐隐约约地还看得见天际的晨星和海上几点渔船的灯光。
那时,清风吹来,顿时使人心旷神怡。
过了一会儿,在天和海连接处透出一线灰白*的曙光来。
接着,光线渐渐地由灰白变成金黄,又由金黄变为灿烂的火红,把天上的白云染得一片红。
此时,我们可以在海滩上欣赏那瞬息万变的晨光和那变幻无穷的云海,使人流连忘返。
汹涌的波涛引起的浪花和天上的云海互相辉映,海天一*,说不出哪里是海哪w是天了。
又过了一会儿,太阳已经高高地挂在蔚蓝的天空上了。
那里的白云被清风吹得一会儿像一缕缕的轻*,一会儿又像一群群的绵羊,使人胸襟无限开阔。
日落时,我们可以观赏金黄*的晚霞。
*霞随风聚散,好看极了。
太阳慢慢地从染得金黄*的天空落到山脚下去了。
过了一会儿,整个太阳已经被山群吞噬了。
那时候,只见周围的山峰现出了模糊的轮廓。
又过了一会儿,整个天空一片漆黑,一个又黄又圆的月亮慢慢地升起来了。
希望你们听完了我的介绍以后,能有身临其境之感。
人口发展岛上的人口主要是公元200年左右移居此地的班图人的后裔。
在10到16世纪与阿拉伯国家贸易的过程中,其对莫桑比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当地语言上。
葡萄牙成立(16到17世纪)之后的两个世纪里,与印度的贸易占了支配地位,奴隶贸易也很繁荣,莫桑比克岛成为一处独具特色的大融炉。
城区的发展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文化的影响,岛上的建筑是各种风格的融合,有自己本土的传统建筑,也有葡萄牙风格的影响,印度和阿拉伯风格也汇入其中。
几个世纪以来,岛屿逐渐丧失了其重要地位。
1507到1898年间,莫桑比克岛曾为葡萄牙殖民政府匠首都。
1898年大陆地区的管辖权归莫桑比克所有,马克斯(后来的马普托)成为因旅游业的开发,此岛经济略有回复。
在此期间,葡萄牙人修复的一些宗教、行政和军事纪念建筑物,如政府大厦等。
1975年莫桑比克岛取得独立,一批葡萄牙及其后裔离开了此地,他们遗弃的房屋被接管。
内战爆发后情势更加恶化,八、九十年代晚期的经济萧条影响了莫桑比克的经济。
同时莫桑比克岛也因为内战接纳了大批逃亡人员,导致了人口膨胀与贫困的加剧,逃亡人员在大陆地区重建家园。
莫桑比克岛经常受到强风暴的影响,1994年的龙卷风具有毁灭性的后果。
历史回顾莫桑比克岛(英文名称:Mozambique,Islandof)(葡萄牙语作IlhaDeMocambique)印度洋莫三比克海峡莫苏里尔湾(MossurilBay)出口处的小珊瑚岛。
行政上属于莫三比克北部楠普拉(Nampula)省的一部分。
到1898年为止,岛上设防的莫三比克城一直是葡属东非的首府。
从10世纪到15世纪晚期,此岛与其天然港口被阿拉伯商人作为海上贸易中心。
1498年葡萄牙探险家达伽玛(VascodaGama)登陆此岛,宣称它为葡萄牙领土。
4年後他与葡萄牙移民回到此处,建立第一个堡垒圣加百列(St.Gabriel,1507~1508;今已不存)。
该城在葡萄牙致力接管印度及东印度群岛贸易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莫桑比克的风土人情
莫桑比克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Mozambique),曾译作莫
三鼻给,非洲南部国家,
国土面积为80.16万平方
公里,人口总数为2450
万,主要民族为马库阿人、
聪加人、马拉维人等,主要信奉的宗教为天主教和原始宗教。
莫桑比克以葡萄牙语作为官方语言,1975年脱离葡萄牙殖民地身份而独立。
作为与英国并无宪制关系的国家,在1995年以特殊例子加入英联邦。
莫桑比克的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
靠旗杆一侧为红色等腰三角形,其中有一颗黄色五角星、一本打开的书和交叉着的步枪和锄头。
旗面右侧为绿、黑、黄三色的平行宽条,黑色宽条上下各有一白色细条。
绿色象征农业和财富,黑色代表非洲大陆,黄色象征地下资源,白色象征人民斗争的正义性及所要建立的和平事业,红色象征争取民族解放的武装斗争和革命。
黄色五角星代表国际主义精神,书本象征文化教育,AK47步枪和锄头象征广大劳动者和武装部队的团结及其共同保卫、建设祖国。
莫桑比克的社交礼仪:
同许多非洲国家相似,莫桑
比克人在公务场合或者商务活
动中,多请客人到饭店、宾馆参
加正式的宴请,品尝西餐,采用
自助方式,饮料和饭菜由各人自
取,客人吃与不吃,或者吃多吃
少,完全由客人自己决定。
莫桑
比克人同外国客人接触多次成为朋友之后,他们十分高兴请客人到家中做客,而且要拿出家中最好的食品款待。
莫桑比克人待人热情,注重见面的问候礼仪。
在莫桑比克,人们相见大多行握手礼。
男女初次见面时,一般是点头示意,如果女士主动伸出手,男士也可与女士握手。
比较亲近的同事或朋友之间则习惯互吻两腮。
见到外国客人时,总是主动热情问候,握手致意。
在外交场合采用国际通用的称谓。
在一般的情况下,人们很少称呼对方的名字,而是称呼其姓。
如果知道对方的头衔、职务的话,就应该称呼他们的职称。
在莫桑比克,同一政党内或友好党之间,他们往往称“同志”。
莫桑比克社会有敬老的习惯,年轻人遇见上了年纪的人,即使是陌生者,也称对方为“老爷爷”“老奶奶”,对于那些比自己年长的人可以称之为“大叔”或者“大妈”等。
到莫桑比克人家中拜访,要准时赴约,提前或迟到都是不合适的,违约更是不礼貌的举动。
如果要留下吃饭,最好带一些有纪念意义的礼物送给主人。
在莫桑比克,待客的饮料通常有桔子汁、木瓜汁、
腰果汁、矿泉水、腰果酒、香蕉酒、木瓜酒、芒果酒、凉开水等。
在待客的水果中,除香蕉、桔子、木瓜、芒果、西瓜等热带水果外,几乎家家是少不了腰果的,这是因为莫桑比克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腰果生产国和出口国,腰果是国家的重要出口物资,使用腰果汁、腰果酒、腰果仁招待客人是重要的礼仪。
他们待客的传统饭菜:主食有大米、玉米、木薯等,副食有牛肉、羊肉、鸡肉、海鱼、海虾、西红柿、豆角等蔬菜。
他们待客的特色饭菜是用牛肉西红柿汁做成的盖浇饭,另一种是米饭焖肉丁,均色香味独特。
莫桑比克的饮食习俗:
莫桑比克人吃饭时喜欢就着水或其他软饮料,如:橘子汁、腰果汁、木瓜汁、矿泉水、啤酒等。
白酒以及进口的红、白葡萄酒、威士忌、马丁尼等饮品,则大多在过年或重大节日时享用。
城市里的人就餐时大多用刀叉、盘子,而在农村,人们依旧保留用手抓饭的习惯。
莫桑比克的服饰礼仪:
莫桑比克人很重视社交礼仪,无论天气多么炎热,凡遇正式场合男人都要穿上西装,打上领带,条件不好的也要穿上最好的衣服,女子则要佩戴上各式各样的金属饰物,穿上颜色艳丽的漂亮衣服。
莫桑比克的特色习俗:
莫桑比克作为“腰果王国”,他们的生活处处与腰果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莫桑比克大小商店里,腰果制品琳琅满目,比比皆是。
人们
喜爱腰果,因为腰果树通体都是宝:木材可制上等家具,树叶和树根可以用来制成药茶,树皮中的乳状汁液可制成具防腐功能的涂料,从果壳里榨出来的油,还可以制成绝缘油漆,果仁中榨出的油是一种高级食用油,它的果柄还可酿酒,以腰果树为图案的书刊、商标更是随处可见。
在莫桑比克流行以白为美的传统,因此这里的姑娘们总是想方设法使自己显得白一些。
于是每天都会用香粉擦脸。
他们相信借助自然物质中的神力可以使自己变得更美丽,因此她们不像其他国家的姑娘们使用化学化妆品,而是使用一种用当地的猴面包树制成的白色粉末,这种特殊的美容品在每家都储藏得很多。
莫桑比克的房屋建造的形式具有部族特色,城市建筑通常都被刷成白色,设计美观极具现代化气息。
在首都马普托不仅有葡萄牙殖民者留下的痕迹——“铁房子”,其大街小巷还充满了“革命”气息。
漫步在马普托的街头,你随处可以看到以非洲或世界革命家命名的街道,如卢蒙巴大街、恩克鲁玛大街、毛泽东大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