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的功能
- 格式:ppt
- 大小:23.18 MB
- 文档页数:40
森林有哪些功能?一、森林具有淨化空氣,減少雜訊作用。
森林和其他綠色植物,都是地球上天然吸收二氧化碳和製氧工廠,空氣中60% 的氧氣來自森林植被。
森林具有吸塵作用,森林減低了風速,起到降塵的作用,並吸附大量飄塵,森林還能吸收26%的聲波,具有減少雜訊的作用。
二、森林能蓄水保土調節氣候森林像綠色的水庫,不斷吸收水分,又通過蒸騰散失到空中,進行水迴圈,它對降雨起著再分配的作用,林區週圍,涓涓清流常年不斷,起到防洪抗旱,保持水土的作用。
三、森林能防風固沙,減少災害。
在風沙危害嚴重的地區,森林能減低風速固定流沙和保護農田的作用,100 畝已長成的防風林,可保護農田 1 萬多畝,減少災害。
四、森林能保護動物,平衡生態假如世界上沒有森林,則大量生物物種滅絕,全世界70% 的淡水白白流入大海,人類出現淡水危機,地球上二氧化碳增加,經濟生活陷入困境,許多地區將發生洪水,大批農田、城市被洪水淹沒,空氣污染,雜訊污染加劇,人類將無法生存,森林是大自然生態平衡的" 總調度室 "。
五、森林能提供資源,造福人民。
森林能爲人類提供木材,幹鮮果品,木本糧油,野生動物、中草藥及其林副産品。
六、森林能美化環境、陶冶情操。
優美的綠色環境、空氣新鮮,能改善人們神經功能,調整代謝過程,提高人們的免疫力,有利於人們健康,陶冶人們情操。
.hk/~gschool/lessonplan/forest.doc森林過度砍伐會帶來什麼影響?每當雨季來臨(尤其是颱風),台灣的山區就一定會發生土石流,土石流是怎麼形成的嗎?沒錯!就是人類過度開發森林所造成的,森林對環境有什麼重要性嗎!過度開發森林或砍發森林會產生哪些問題呢?先來看看森林對環境到底有什麼重要性!了解森林對環境的重要性。
一、森林是動物的家:森林是許多野生動物的家,過度砍伐可能使許多動物無家可歸,因而導致自然生態失去平衡,更可怕的是:由於食物鏈、食物網的關係,某種動物或植物的失去常造成賴此生物維生的其它生物也大量死亡,甚至絕種。
森林的功能森林是人类的朋友,尤其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更是功劳卓著。
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灾害的作用非常大。
据专家测算,一片面积10万亩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
这正如农谚所说“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
”(A)森林因这种特殊的“吞叶”功能而被科学家称之为“吞水吐雨器”。
它的另一种特殊的吞吐功能孕育了人类。
地球在形成之初,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很高,氧气很少,气湿很高,(B)生物难以生存。
大约在4亿年前,水陆变迁,海里的先进植物来到陆地,陆地才出现了森林。
森林慢慢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同时吐出新鲜氧气,调节气温,这才具备了人类生存的条件,(C)科学家又称森林是“吞碳吐氧气”。
森林,是地球生态的主体,是地球温度的总调度室,是地球的绿色之肺。
(D)森林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是其他任何物体都不能取代的。
但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关注的是,地球的绿色之肺正在日益①。
近200年来,地球上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急剧增加。
此消彼长,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主要表现为全球②变暖,引发了热浪、飓风、洪涝及干旱,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让我们大力植树造林,并且保护好森林,使地球的绿色之肺恢复健壮,改善地球的生态环境。
1 从下边选择恰当的词用到横线处。
缩小萎缩减少气候气温温度横线①处:____(2分)横线②处:____(2分)2“所以”用到A、B、C、D四处中的哪一处才恰当?(1分)3按要求说明画线句作用。
从内容方面看,第一个画线句作用:______(2分)从结构方面看,第二个画线句作用:______(2分)4指出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
_________(2分)5第二段主要使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2分)6这篇短文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2分)把“神州”五号飞船送上太空的是“神箭”长江二号F型火箭。
森林的生态功能森林的生态效益是森林的三大效益之一,主要体现在五大作用:一、森林能保持水土茂密的林冠对降水有截留作用,一般情况下有20%~30%的降水量被林冠所截留。
这种截留可降低降水程度,从而减少雨水对土壤的侵蚀,延缓地表径流过程,减少水土流失。
二、森林能涵养水源由于林木根系的作用,森林土壤形成涵水能力很强的孔隙,当森林土壤的根系空间达一米深时,每公顷森林可贮水500~2000立方米,所以森林被喻称为“绿色水库”。
三、森林能防风固沙森林是风沙运动和水土冲蚀的重大障碍,可降低风速、稳定流沙、增加和保持田间湿度,减轻干热风危害,在风沙为害地区保护农业的作用十分显著,因此,森林是农业生产的屏障。
四、森林能调节气候由于森林树冠层密集,使林内获得的太阳能辐射减少,空气湿度大,林外热空气不易传导到林内,到夜间林冠又起到保温作用,因此森林内昼夜之间及冬夏之间温差减小,林内地表蒸发比无林地显著减小,林地土壤中含蓄水分多,可保持较多的林木蒸腾和地面蒸发的水气,因而林内相对湿度比林外高。
由于森林的蒸腾作用,对自然界水分循环和改善气候都有重要作用,森林每天从地下吸收大量水,再通过树木树叶的蒸发,回到大气中,因而森林上空水蒸气含量要比无林地区上空多,同时水变成水蒸气含量要吸收一定的热量,所以在大面积的森林上空,空气湿润,容易成云致雨,增加地域性降水量。
五、森林能消除污染森林在净化大气、净化城市污水、消除噪声等环保方面作用显著,森林能吸收C02,制造O2,大气中C02通常含量为0.03%,若持续增加,即可影响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和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据测定,lhm2阔叶林在一昼夜内吸收约10tC02,释放出730kg 氧气,可供1000人呼吸,在城市里按每人每天呼吸消耗0.75kgO2计算,则人均有10m2的森林绿地即可满足需要。
森林具有吸收有害气体、杀灭菌类、净化空气的功能。
据研究,森林中有许多树木和植物,能够分泌多种杀菌素,可杀死众多病菌,因而可使森林中空气含菌量降低。
一、选择题1.森林的主要生态功能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净化空气,吸收二氧化碳(正确答案)B.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C.调节气候,减缓温室效应D.提供生物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2.下列哪种树木因其快速生长和高效的碳汇能力而被广泛种植于人工林中?A.松树B.桉树(正确答案)C.樟树D.橡树3.林业资源管理中的“三总量”控制指的是什么?A.木材采伐量、林地面积、林业投资B.木材消耗量、林地面积减少量、森林病虫害发生率C.木材生产总量、木材消耗总量、林地征占用总量(正确答案)D.林业产值、林业就业人数、林业科研投入4.下列哪项措施不属于森林防火的主要手段?A.建立森林防火监测预警系统B.加强林区巡逻,及时发现并扑灭火源C.广泛宣传,提高公众防火意识D.大规模砍伐林木,减少可燃物积累(正确答案)5.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循环”主要指的是什么?A.水分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B.营养物质(如碳、氮、磷等)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正确答案)C.能量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流动D.物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与变化6.下列哪种动物是森林生态系统中典型的顶级捕食者之一?A.猫头鹰B.老虎(正确答案)C.松鼠D.鹿7.林业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预防为主,综合治理B.依靠科技,加强监测C.立即使用大量化学农药,迅速杀灭病虫害(正确答案)D.环保优先,保护生物多样性8.下列关于我国林业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国实施了一系列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如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B.林业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C.我国林业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也位居世界前列(正确答案)D.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林业的碳汇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
森林的最大功能是吸收和固定二氧化碳1.森林吸收二氧化碳功能。
森林在控制全球变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因为陆地上绝大部分碳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
虽然二氧化碳是重要的温室气体,但却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营养物质。
树木通过叶片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并将光合产物通过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固定在生物量中。
这种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的过程,就形成了森林的固碳效果。
根据科学研究,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木材大约可以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
随着森林年龄的增加,固定二氧化碳的效率也在提高,长寿命的树种可以将这些固定的碳保持几百年。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森林是一个长期吸收和固定二氧化碳的“汇”,即通常所说的“森林的C(碳)汇作用”。
从全球来看,热带森林每年每公顷吸收约11.5~36吨二氧化碳,温带森林约为2.5~27吨二氧化碳,寒温带森林约为2.9~8.6吨二氧化碳。
有数据表明,1998~2003年,我国森林年均净增长活立木蓄积量4.97亿立方米,年净吸收9.09亿吨二氧化碳。
2.森林的储存二氧化碳功能。
根据科学家估计,全球陆地碳储量约24770亿吨。
其中全球植被中的碳储量为4660亿吨(占陆地总量的19%);一米深度范围内土壤碳储量为20110 亿吨(占陆地总量的81%)。
大气中的碳含量约7600 亿吨,约为陆地生态系统碳总量的30%。
在各类植被类型中,森林面积仅占植被总面积的约30%。
但是,森林地上部分的碳储量为3590 亿吨、森林地下土壤的碳储量为7870 亿吨,两者总量为11460亿吨,占陆地总量的46%。
草地植被和农作物也具有很强的固碳能力。
在全球陆地总碳储量中,草地和农田分别占12%和5%。
但其作用是短暂的,不能将吸收固定的二氧化碳长期保存于生物有机体中。
中国是世界林业大国。
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全国林业用地面积2.85亿公顷,森林面积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18.21%,森林蓄积量124.56亿立方米。
林业和林学的概念、林业的功能
林业和林学的概念
林业是利用森林资源,开展森林保护、林木培育、林产品生产和森林旅游等综合经营活动的一门应用学科。
而林学是研究森林生态、森林资源管理、森林培育、森林经营、森林保护等基础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从根本上说,林学是林业的理论基础,林业是林学的实践应用;林业的发展需要林学为支撑,林学则要以林业为出发点。
因此,林业和林学是密不可分的,相辅相成的。
林业的功能
1. 生态功能
森林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它作为水源涵养区、土地保持区、空气净化器、自然生态屏障等生态功能十分重要。
关于森林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作用,有一个著名的“八大森林生态功能”对森林的生态价值做出了系统的分类,包括: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风沙防治、河流调节、生物多样性维护、气候调节、碳汇和资源保护。
2. 经济功能
森林是天然的资源仓库,提供了众多的林产品,如原木、木材、竹子、木片、木屑、树皮等等,这些林产品被广泛地用于建筑、家居、造纸、食品、药品等方面。
此外,森林还是发展林业等产业的基础,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利用森林资源开发的林业产业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3. 社会功能
森林作为自然景观,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观赏,通过保护森林,还可以创造可持续的旅游资源,从而提高当地的经济收入。
此外,森林还是动植物的栖息地,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林业除了提供文化、生态、经济等多重价值之外,还具有长远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功能,是重要的社会事业。
森林的功能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许多重要的功能和价值。
下面是森林的一些主要功能:1. 气候调节:森林通过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来调节地球的气候。
森林的植被和土壤可以吸收和储存大量的碳,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帮助地球维持稳定的气温。
2. 保持水源:森林是重要的水源保护区。
森林的植被和土壤可以吸收雨水并储存,减少水土流失并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
森林还可以阻止洪水和干旱的发生,并维持水循环的平衡。
3. 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是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栖息地。
森林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生存和繁衍的条件,保护和维持了大量珍稀和濒危物种的生存。
4. 土壤保护:森林的植被和枯枝落叶可以覆盖地表,减少土壤的侵蚀,并帮助保持土壤的肥力。
森林的根系还可以固定土壤,防止土地的流失和沙漠化。
5. 提供原材料:森林是重要的木材和纤维素的来源。
从森林中采伐木材可以用于建筑、家具、纸张等各种工业和生活用途。
6. 保护地球表面:森林覆盖了大量的地球表面,可以减少土地的暴露和侵蚀,并提供了良好的土地和空气质量。
7. 生态旅游和休闲活动:森林是众多旅游和休闲活动的理想场所。
徒步旅行、露营、观鸟等活动可以在森林中进行,既可以促进人们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又可以带来经济收益。
8. 空气净化:森林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提高空气质量。
9. 研究和教育:森林是科学研究和教育的重要场所。
科研人员和学生可以在森林中进行各种生态学和环境研究,并从中获取重要的知识和教育。
总之,森林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具有各种重要的功能和价值。
保护和管理好森林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林业基础知识》期末考试复习重点第一章概述1.森林:以乔木树种为主体,包括灌木、草本植物以及其他生物在内,占据相当大的空间(或面积),具有一定的结构,密集生长,并能显著影响周围环境的生物群落。
2。
郁闭度:林冠投影面积与林地总面积之比.3.森林的组成:植物、动物、微生物、林地。
4。
森林的特点:丰富的物种,复杂的结构,多种多样的功能。
5。
林学:是研究森林的形成、发展、管理以及资源再生和保护利用的理论与技术的科学6.传统林学:营造、抚育和利用森林的科学。
7。
森工学科:以木材采运和加工工艺为中心。
8。
营林学科:以培育和经营管理森林为中心。
9。
现代林学:以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经济、社会、生态、文化以及科研等多种功能和多种效益为目的,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和永续利用的科学。
10.林业:林业就是培养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社会生产部门。
11.传统林业:开发利用森林,以取得木材、燃料和其他林产品。
12.现代林业:和谐地利用森林资源,重视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多目标综合经营森林,高效深度利用森林,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
13.森林覆盖率:亦称森林覆被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郁闭度≥0。
2)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14。
林业的地位: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
15.社会对林业的需求:生态需求已成为社会对林业的第一需求.16.林业三定工作: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目的是加快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
17。
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林业局决定从2000年开始在今后一定时期内,集中力量实施6大林业工程:(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2)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3)退耕还林工程;(4)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5)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6)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
森林功能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也是陆地上最庞大、最复杂、多物种、多功能与多效益的生态系统。
这一生态系统的全部活动与表现过程,对于当地及四周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就是森林的功能。
1.简介森林功能和森林效益是不同的概念。
森林功能是系统的属性,是系统运动和变化过程中以物质、能量、信息等形态向系统外的输出,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们只能通过调整系统的结构来改变系统的功能)。
效益是人类实践活动给实践主体带来的利益,是与人的利益追求密不可分的,并且往往可以通过市场实现其价值,并用货币形式表现出来。
尽管森林的许多功能可以最终体现为效益,但并非所有的森林功能都给人们带来可以估价的利益。
事实上人们的认知程度与森林所具有和发挥的实际功能效益相距甚远,森林的某些功能对人类的意义可能尚未完全为人们所认识,但它是客观存在的。
2.功能森林的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保障国土生态安全,改善生态环境,维持人与生物圈的生态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森林的经济功能是能够提供林副产品,林产品包括原木、锯材、纸浆材、人造板材、果品等,副产品包括森林植物的叶、颈、皮、脂、胶等,以及森林动物、微生物提供的各种产品,它是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比较效益为目标;森林的社会功能最为复杂,影响面极广,涵盖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个层面。
总括讲,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包括优化社会发展环境、改善人居环境、满足人们精神享受、成就生态文明等。
正因为森林的社会功能极为复杂,况且目前研究还不够,没有定量、定性的评价标准和体系,还没有引起人们的充分认识和足够重视。
3.要求社会对森林的功能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对森林的功能需求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反映,其发展变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反映。
自人类诞生起,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存在着两重性。
一方面人基于生存的需要不可避免地要干预自然,与自然力抗争,获得生存的权利和地位;另一方面自然或自然规律又以其强大的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是不可抗拒的力量制约着人的活动,要求人的服从。
森林资源的作用为工农业生产提供资料:森林为工业提供大量木材和多种原材料,为人类提供食品,为动物提供饲料。
净化空气:森林有多方面净化空气的功能。
首先它保持了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CO2)平衡。
森林是氧气的主要制造者和二氧化碳的消耗者,它使得由于工业发展和人口增加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得到平衡。
其次,森林可以降低大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
它不仅能阻挡有害气体,而且能过滤和吸收有害气体;再次,减少空气中放射性物质。
森林能阻挡、过滤、吸收放射性物质;第四,减少空气中的灰尘,森林能阻挡、过滤和吸附空气中的灰尘。
还能固定地面上的尘土;第五,减少空气中的细菌。
树木可以分泌挥发性物质,有杀菌和抑制细菌的作用。
净化污水:森林使流过的水中的溶解物质含量大大减少,使水中细菌的数量大大减少。
降低噪声:树木浓密的枝叶使声波不定向反射或将声波吸收,使噪声大大降低。
调节气候:森林对温度、湿度、风力都有调节作用。
大面积的森林能调节大范围甚至全球的气候。
小面积的林带也能起到降温、增湿及净化空气的作用。
保持水土:森林树冠可以滞留降水而避免对地表的直接冲刷,并积蓄雨水。
树木的根系能固定土壤、吸收水分。
落叶、枯枝也能吸收相当数量的水分,减少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
保护农田:森林和防护林带能减轻风、旱、涝等灾害。
林带可以使风速大大降低,水分挥发量随之减小,湿度相对增大。
此外,森林还具有维护生态平衡、美化环境、促使人体健康等方面的作用。
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我国不但森林面积小(1990年为1. 246亿公顷),资源数量少(我国人均占有面积为0. 107 公顷,相当世界人均占有面积的1 /5;我国森林覆盖率12. 98%,而世界为22%,我国列世界各国第121位),而且地区分布不均。
全国各地森林资源的地区差异极大。
森林覆盖率大的省可超过50%,而小的省却不到1 % (如新疆、青海)。
从总的看,我国森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以及东南地区。
东北和西南两大区土地占全国面积1/5,森林面积占全国将近50%,木材蓄积量占全国的3/4。
林业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林业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不是森林的三大功能?(答案:B) A. 生态功能 B. 标识功能 C. 游憩功能 D. 生产功能2、在一个典型的演替系列中,哪一种演替类型是最先出现的?(答案:A) A. 原生演替 B. 次生演替 C. 异龄演替 D. 同龄演替3、下列哪一种树种最适合在荒漠地区种植?(答案:C) A. 松树 B. 柳树 C. 胡杨 D. 银杏4、在进行次生性天然更新时,应该选择哪个年龄段的树木进行采伐?(答案:B) A. 10年以下 B. 10-20年 C. 20-30年 D. 30年以上5、下列哪种方法是防止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答案:D) A. 种植草坪 B. 建造大型水库 C. 大规模采伐森林 D. 退耕还林二、简答题1、请简述森林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
(答案:森林通过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减缓了气候变化的速度。
此外,森林中的树木在生长过程中释放氧气,对大气氧含量的稳定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2、为什么说“水土流失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答案:水土流失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影响农作物生长;同时,流失的土壤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影响水质。
)3、请简述植树造林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
(答案:植树造林可以增加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
同时,保护好现有的森林资源,防止其遭受破坏,也是生态保护的重要内容。
)4、简述次生林的生态价值。
(答案:次生林在生态价值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它经历过人类活动,次生林比原始林具有更高的生物多样性。
此外,次生林对土壤保持、水源净化等方面也具有积极作用。
)5、请阐述森林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答案:森林能提供木材和食品等资源,支撑人类的日常生活。
此外,森林还能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三、论述题1、论述森林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及其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森林的5大功能
1、国土保安:
完整的森林,像巨伞一样,防止雨水直接冲击土壤表面,树根又能监固的抓住土壤,防止土砂被雨水冲走,减少水土之流失。
2、涵养水源:
下雨时,森林可将水分吸收到地层深处,成为地下水将雨水速度减慢,缓缓流出,免除洪患,森林可说是自然的大水库。
3、生态保育:
森林除了有植物外,还有动物,菌类等各种生物在森林
中生长繁衍,因应外界的气候变化,构成平衡的生态系,生生不息永续发展。
4、森林游乐:
森林由各种植物、动物及所在之环境组成不同的梦想或雄伟或秀丽,随季节而变化,是休闲渡假的好地方。
5、木材生产:
孟子说“斧斤以时入山林”木材直接利用是长久以来的习惯,木材是公认最好的建材及器材原料,举凡居家装潢、家具,甚至造纸、薪炭皆是来自森林中的木材。
关于保护森林的公益广告语导语:森林是地球之肺,是动植物宝库和天堂,我们要与环境和谐相处,保护森林,不然最快毁灭的很可能是我们人类自身。
森林的重要功能:维护大气的碳氧平衡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分解为碳和氧气,其碳则以碳水化合物的形式留在植物体内并转化为树木必需的有机物质,使大气中碳氧平衡。
森林是地球上最为高大的绿色植物,是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节全球水循环和碳循环的重要因素,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林木本身不仅是初级生产者,还为各级消费者提供各种各样的食物资源和栖居地。
得益于森林所具有的独特而优越的生活环境,各类动植物才得以繁衍、保存和欣欣向荣。
因此,森林拥有众多的生物种,特别是珍稀动植物。
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和消失,都会给生物多样性带来毁灭性的后果。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森林生态系统的存在及其多样性,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起着决定性作用。
保护森林公益广告语:1. 追求绿色时尚、走向绿色文明。
2. 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3. 让天空永远湛蓝让绿荫拥护家园。
4. 保护一片绿地撑起一片蓝天。
5. 森林是地球的肺,我们要保护森林。
6 让呼吸在绿色中流畅,让土地在根系间凝聚!7 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碧水绿地!8 保护地球上有限的森林资源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9 保护森林,人人有责10 保护森林、仿木代木、环保绿色、美化生活11 青山清我目、流水静我耳12山中何所有?岑上多白云13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14 .自然不可改良、生活可以选择选择绿色生活、健康适度消费15 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应该同舟共济16 .人类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17 .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18 幸福生活不只在于丰衣足食,也在于碧水蓝天。
19 .追求绿色时尚、走向绿色文明20 地球一份情,两岸绿林四季清。
21 .地球清,天下平。
森林的环境价值
森林有以下几个非常重要的的功能:
1) 森林提供了对人和动物的生命来说至关重要的氧气;
2) 森林可以吸收工业过程中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 有利于减低温室效应;
3) 森林能够吸收空气中的灰尘,细菌以及一些有害气体, 它好比大自然的肺, 净化着我们呼吸的空气;
4) 郁郁葱葱的森林是块巨大的吸收雨水的海绵, 它的根把从天而降的雨水送到地下, 使之变为地下水, 增加地球上的淡水资源;
5) 森林植物的叶面在光合作用过程中, 蒸发出自身产生的水分。
水蒸气进入大气之后, 使空气湿润, 有利于降雨和调节气候;
6) 森林是地球上生物繁衍最为活跃的区域, 尤其是热带林, 它养育着5百万以上不同种类的动植物。
所以森林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地区;
7) 森林使地球免遭风暴和沙漠化。
然而, 由于人类对木材的大量消费,地球上的森林面积在逐年变小,森林覆盖面积在国的与国之间差异很大:比如日本是68%,美国是33%,芬兰是69%,印度是19%,中国约为14%。
不合理的是,发达国家(如日本〕森林覆盖率很高,却尽量不砍伐自己的木材,而是大量从森林覆盖率低的发展中国家进口木材。
世界上非洲亚州的森林遭到的大面积砍伐, 发达国家要承担主要责任。
专家预测:森林的大面积减少会使地球环境发生全面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