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丝分裂复习(公开课)
- 格式:pptx
- 大小:2.04 MB
- 文档页数:19
有丝分裂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有丝分裂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2.掌握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的特征和过程。
3.理解有丝分裂与有性生殖的关系。
4.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生物现象。
二、教学内容1.有丝分裂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2.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的特征和过程。
3.有丝分裂与有性生殖的关系。
4.生物现象的分析和解释。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图像或视频展示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展示物。
2.学习知识点(30分钟)a.定义与特点在黑板上写下“有丝分裂”,请学生解释这个名词,并让学生讨论有丝分裂的特点。
b.各个阶段的特征和过程分别介绍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重点讲解细胞核的变化、染色体的行为和细胞质的分裂过程。
3.运用所学知识(30分钟)a.制作模型分析让学生利用纸板或玩具模型来制作一个有丝分裂的模型,模拟细胞的分裂过程。
学生们可以互相交流模型的制作方法,并在制作过程中思考有丝分裂的原理。
b.分析生物现象让学生观察周围的一些生物现象,如植物的生长过程或动物的发育过程,并试图解释这些现象与有丝分裂的关系。
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讨论分析解答。
4.小结与拓展(20分钟)将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复习整个教学内容。
然后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研究有关有丝分裂的其他现象或问题。
5.总结与评价(10分钟)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并进行自我评价。
帮助学生梳理思路,确保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资源1.图像或视频展示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2.PPT或黑板。
3.纸板或玩具模型制作材料。
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通过展示、讨论、制作模型和观察分析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有丝分裂的各个方面。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生物现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同时,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和学习特点,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生
物
教
案
峨眉一中王琼
专题复习《有丝分裂》
授课班级:2013级14班授课教师:王琼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准确描述细胞有丝分裂各阶段的重要特征,了
解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
2、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
数量规律性变化;
3、比较植物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
(二)能力目标:1、通过对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学
习,提高学生对比学习和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2、用曲线图描述DNA和染色体数量变化规律;
3、通过学习有丝分裂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图像、解
读图像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对细胞周期以及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
色体的规律性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唯物
主义的世界观。
使学生对生命的运动性、对事
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等哲学
问题有正确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1、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及各阶段特征;
2、植物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数
量变化及图形关系;
3、比较植物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
(二)教学难点:
1、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数量变化规律及相
互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讲述法、讲解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PPT课件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七、教学反思: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