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生物上册:练习使用显微镜专题训练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98.16 KB
- 文档页数:9
2024新版初中生物第二章第一节学习使用显微镜一、选择题1.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选用的光圈和反光镜依次是()A.较小光圈,平面镜B.较小光圈,凹面镜C.较大光圈,平面镜D.较大光圈,凹面镜2.在显微镜使用过程中,下列操作与结果匹配的是()A.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B.转动转换器——更换不同倍数的物镜C.平面镜换成凹面镜,且小光圈换成大光圈——视野变暗D.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使位于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中央3.甲是一组目镜标有5x和10x字样、物镜标有10x和40x字样的镜头,乙是某学生在甲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5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
欲将乙视野中标注为1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进行放大400倍的观察,下列镜头组合及装片的移动方向正确的是()A.①④、左下方B.①③、右上方C.②③、右上方D.②③、左下方4.小秦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在换用高倍镜③后,调节①使物像变清晰B.乙图中,使用物镜①看到的细胞数目较多,视野较亮C.由丙图转为丁图时,应将载玻片向右移动D.若视野中有一个污点,小明转动目镜,污点不移动,可以判断污点在物镜上5.显微镜是我们观察奇妙微观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显微镜以及显微镜视野中的蚕豆叶表皮细胞。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此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50倍B.制作该临时装片时需要滴加生理盐水C.若视野中物像不清晰,可以调节②D.欲将气孔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6.下列是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方法,正确的是()A.物像模糊——调节光圈B.物像偏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动玻片C.视野较暗——改用大光圈和凹面镜D.镜头污染——用干净的纱布擦拭7.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①转动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光圈③移动装片④转动转换器A.③一①一④一②B.④一③一②一①C.③一①一②一④D.③一④一②一①8.显微镜是探索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1.2.1学习使用显微镜》同步测试题带答案课前预习知识点1:显微镜的构造1.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1)单目显微镜和双目显微镜共同的构造:[1] [2] [3][4]载物台 [5]压片夹 [6][7]遮光器 [8] [9](2)单目显微镜独有的构造:[10](3)双目显微镜独有的构造:[11] [12]开关 [13]光源调节旋钮 [14]移动手轮知识点2:显微镜的使用2. 使用方法:(1)对光调光(单目显微镜):“三转”。
①转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遮光器,用一个较大的对准通光孔。
一只眼向内看。
③转动,直到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2)对光调光(双目显微镜):“一开二调”。
①打开电源开关,确认降到最低,低倍物镜对准。
②调节两个间距离以适应瞳距。
③用光源调节旋钮调节(3)调焦观察:“放→粗→细”。
①把所要观察的标本正面朝上放在上,用压片夹压住。
通过移动标本或移动手轮,将标本移至中心。
②转动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或载物台缓慢,直到物镜接近标本。
眼睛从侧面看着。
③眼向_目镜_内看,同时转动,使镜筒缓缓上升或载物台缓慢下降,直到看清物像。
再略微转动,使物像更清晰。
(4)换高倍镜:“移→换→亮→清”。
①移玻片,将要观察的部位移至视野②转动,换成高倍物镜。
③如果需要,可以调节视野亮度。
④转动,使物像更加清晰。
(只能调细,不能动粗)3.成像规律: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 (填“正像”或“倒像”)。
4.放大倍数:(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2)放大倍数越,物像越,视野范围越,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视野亮度越。
巩固训练一、选择题1. 虹膜通过改变瞳孔大小控制进入眼球内光线的强弱。
下列单目显微镜的操作中,能起类似作用的是( )A. 旋转目镜B. 移动玻片C. 调遮光器D. 升降镜筒2. 下列有关单目显微镜对光的操作,正确的是( )A. 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B. 光线较亮时使用凹面镜C. 较小光圈对准通光孔D. 先放置玻片标本后对光3. 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植物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最多的是( )显微镜序号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A 16×10×B 10×4×C 10×40×D 5×40×4. 如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使用①转换不同倍数的物镜B. ②能调节光线的强弱C. 转动③可使模糊物像变得清晰D. 光线暗时须用④的平面对光5. 下面左图是根毛细胞在载玻片上的放置状况,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是( )6. 随着科技发展,显微镜功能更完善,操作更便捷。
显微镜专项训练一、选择题1、右下图表示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视野中物像的位置及运动方向(箭头所指),若要让草履虫不从视野中消失,载玻片的移动方向应是()A.左下方 B.右下方C.右下方 D.左上方2、左下图是显微镜结构图,请根据图回答:(1)调节视野亮度的结构是[ ]__________和[ ] __________。
(2)用显微镜观察材料时,发现视野中有异物,如果移动装片,异物不移动,说明异物可能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上。
(3)寻找物像时,先转动[ ] __________,使镜筒缓缓地下降,此时眼睛应注视[ ] __________。
(4)当物镜接近玻片标本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此时眼睛应注视[ ] __________。
如果观察的物像不够清晰时,应转动[ ] __________。
(5)给你一根头发丝或者小树枝,你能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到它们的结构吗?由此你能得出使用显微镜观察的物体必须满足什么条件?3、(1)现有甲、乙两台显微镜(甲:目镜l0x,物镜40x;乙:目镜5x,物镜10x),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应选择镜头组合是的显微镜。
(2)小枫在显微镜视野找到一个细胞(如图),如要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物台上的装片往方向移动。
(填“←↑→↓”)(3)若观察到的物像较模糊,但视野亮度正常,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可略微转动显微镜的结构是。
(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是:植物细胞结构有。
(5)细胞中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
4、右上图表示目镜为5×,物镜为10×时显微镜视野中的细胞数目。
当把目镜改为l5×,视野中细胞数目为()A、5个B、3个C、7个 D、9个6、下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中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①转动细准焦螺旋;②转动粗准焦螺旋;③移动装片;④调节光圈;⑤转动转换器A.③—⑤—②—① B.④—③—②—⑤C.③—①—④—⑤ D.③—⑤—④—①7、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观察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下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8、制作临时装片加盖盖玻片时,为防止气泡产生,正确的方法是图中的:()9、下图为光学显微镜结构示意图,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
-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练习使用显微镜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作者:————————————————————————————————日期:2019-2020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2.1.1练习使用显微镜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一.单选1.生物小组的同学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结果得到如下四个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A、 B、C、 D、2.在明亮的光源下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了更好地看清细胞的内部构造,下列选择中最好的搭配是()A、大光圈,平面镜B、大光圈,凹面镜C、小光圈,凹面镜D、小光圈,平面镜3.如果显微镜的镜头上有一些灰尘,下列哪种方法除尘最好()A、把手洗净,用手指拭掉灰尘B、放到清水中洗净,再晾干C、对着镜头呵一口气,再用衣服角擦D、用擦镜纸沿一个方向擦4.载玻片朝左下方移动,视野中的物像朝什么方向移动()A、右上方B、左上方C、右下方D、左下方5.如果用黑纸遮住反光镜的一半,那么在视野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是()A、视野只剩下一个半圈B、所看到的细胞只有一半C、视野变暗D、视野中看到黑纸的一部分6.观察临时装片时,不宜将显微镜向后倾斜,其原因是()A、不便于调节粗、细准焦螺旋B、不便对光C、容易使载玻片上的液体溢出,污染显微镜D、不便画图7.在显微镜的视野中,如果发现物像偏右上方,应向什么方向移动标本,才能使物像到达视野中央()A、右上方B、左上方C、右下方D、左下方8.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正确方法是()A、两眼睁开,用左眼观察B、两眼睁开,用右眼观察C、闭右眼,用左眼观察D、闭左眼,用右眼观察9.在使用显微镜时,要想使视野1变成视野2,应()A、换用低倍物镜B、换用高倍物镜C、转动反光镜D、镜筒下降10.使用显微镜时,在观察中发现视野中一片黑暗,下列哪种情况是不可能的()A、反光镜没有调好B、载物台上没有放玻片C、光圈没有对准通光孔D、转换器没有转到位二.填空1.显微镜的使用:(1)取放显微镜时,应用右手握住,左手托住_ .(2)转动粗准焦螺旋时,镜筒的升降范围大,而转动时,镜筒的升降范围小.(3)与物像放大倍数有直接关系的部件是和.(4)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使先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这样是为了避免.2.填出下面显微镜的相应结构名称.1 2 3 4 5 67 8 9 10 11 12 13 14.3.参看如图,结合“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回答问题:(1)盖盖玻片时,必须用镊子夹取盖玻片,使其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再缓缓地放下另一边,目的是避免的产生.(2)接近玻片标本的镜头称为[ ] .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后,标本要正对[5] 的中央,并用压片夹压住.(3)由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透明度大,观察时应将视野调暗一些,可调节的结构是[13] 或[ ] .4.上右图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取放显微镜时,应一手握紧[ ] ,一手托住[ ] .(2)对物体起放大作用的结构是[ ] 和[ ] .(3)可以调节镜筒上升和下降的结构是[ ] 和[ ] .(4)能把光源的光反射入通光孔的结构是[ ] .5.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要用眼向目镜里注视,眼睁开,以便照顾绘图.6.几个同学在有充足光线的实验室用显微镜观察一个自己制作的植物玻片标本时,发现视野中一片黑暗.请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可能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可联系显微镜的使用、玻片标本的制作等)可能的原因:(1).(2).(3).7.在观察植物细胞时,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先移动载玻片再转动目镜,污点都没有移动,则说明污点在.8.要将显微镜视野中右上方的物象移到视野中央,应向方向移动装片或切片.9.如图是普通光学显微镜构造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3]是,[5]是,[6]是,[7]是,[8]是,[14]是.(2)如图右边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两个视野,其中甲为主要观察对象,当由视野A变为视野B时,应将装片向移动.(3)如图为甲、乙两位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的效果图.你认为同学的观察效果好.另一位同学观察效果欠佳是因为装片中有,要想不出现这位同学视野中不正常的情况,盖盖玻片时的操作方法是.(4)当你发现显微镜镜头不清洁时,除去污物的正确方法是用擦.10.在显微镜下看到的“P”字,在玻片上应是.三.解答1.光学显微镜是我们常用的仪器,如图是一部光学显微镜.在[]内填数字序号,在横线上填结构名称.(1)取显微镜时,握镜的部位是____________.(2)转动时,使镜筒升降范围较小的是____________.(3)对光时,应首先转动____________,使______对准通光孔;再转动[⑦]把一个______光圈对准通光孔.(4)把玻片标本放在____________上后,要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着____________的中央.(5)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着____________,是为了______.2.如图为某同学在观察自己制作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显微镜下看到了几个视野,请根据回答问题:(1)要使图象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②的状态,应将装片向______移动;要使图象从视野②变为视野③的状态,应转动______,换成高倍物镜;要使图象从视野③变为视野④的状态,应用______进行调节.(2)在视野②中可以看到,洋葱鳞片叶表皮有部分重叠,这是因为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______.3.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图,请据图回答:(1)对物像具有放大作用的是[1]______和[4]______;(2)调节物像清晰度的是[10]______(3)取送显微镜的方法是:右手握住[12]______,左手托住______,放在实验桌略偏左的位置上.(4)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双眼应该注视[4]______,其原因是______.4.图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取放显微镜时,应一手握紧[______]______,一手托住[______]______.(2)对物体起放大作用的结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3)可以调节镜筒上升和下降的结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4)能把光源的光反射入通光孔的结构是[______]______.(5)可以调节通光孔进光量的是[______]______.(6)按照图中显微镜当前的状况(目镜为10×,物镜为40×),则此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______A、10B、40C、100D、400(7)若在光线不足的实验室中观察显微镜,调整时应用什么样的反光镜及光圈______A、平面镜、大光圈B、平面镜、小光圈C、凹面镜、大光圈D、凹面镜、小光圈.。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练习使用显微镜》同步试题及检测题答案名校资料《练习使用显微镜》同步试题北京市上地实验学校王红庚1.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若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要使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心,装片移动的方向应该是()A.右上方B.左上方C.右下方D.左下方【考查目的】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答案】C【解析】正常情况下,物体在右下方,移到中间就要向左上方移动。
而显微镜下所成的像其“上下”“左右”都是倒的,若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要使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心,装片移动的方向应该是右下方。
故选C。
2.显微镜的物镜是40×,要观察放大了400倍的物像,应选用的目镜是()A.8×B.10×C.12×D.15×【考查目的】显微镜的构造。
【答案】B【解析】一台显微镜的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故选B。
3.当实验室光线较暗时,显微镜的调节宜为()A.大光圈,平面镜B.小光圈,凹面镜C.大光圈,凹面镜D.小光圈,平面镜【考查目的】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答案】C【解析】当显微镜使用环境较暗时,就需要尽量多的光线通过光路,因此要选择使用大光圈,反光镜也要用凹面镜。
故选C。
4.当发现镜头上有污点时,宜用()擦拭A.干净的纱布B.消毒过的卫生纸C.专门的擦镜纸D.柔软的抹布【考查目的】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答案】C【解析】清理显微镜镜头上的污点时,要使用专门的擦镜纸是显微镜维护的常识。
故选C。
名校资料《练习使用显微镜》同步试题北京市上地实验学校王红庚1.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若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要使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心,装片移动的方向应该是()A.右上方B.左上方C.右下方D.左下方【考查目的】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答案】C【解析】正常情况下,物体在右下方,移到中间就要向左上方移动。
而显微镜下所成的像其“上下”“左右”都是倒的,若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要使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心,装片移动的方向应该是右下方。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生物上册:练习使用显微镜专题训练试题姓名:班级:成绩:一、单选题1.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写有“ P'字的透明纸片时,她所看到的物像是()A.dB. pC. bD. q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X、物镜为10X时,在视野范围内只能看到一直行相连细胞中的8个,若目镜不变, 物镜换成40X时,则在视野中沿这行细胞的方向所能看到的细胞个数是()A.少于8个B.多于8个C. 8个D. 32个3.下列有关实验探究活动的描述,错误的是()A.观察人血涂片时,视野中看到最多的细胞是红细胞B.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撕取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C.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种子萌芽放出的气体D.在验证“不同时段,空气的湿度不同”实验时,可在早、中、晚三个时段分别测量一次环境的湿度4.使用显微镜对光的时候,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5.在用低倍显微镜观察人的空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四位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分别如下图所示。
你认为观6.在“观察植物细胞”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制作临时装片时用于染色的是()7.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时要用显微镜进行观察B.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为在视野中看到更多的细胞应转换高倍镜A.物镜B.目镜C.镜筒D.反光镜A.生理盐水B.清水C.稀碘液D.酒精察效果最好的是(C.“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可用碘液检验淀粉的存在D.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8.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分别滴加的液体和它们染色共用的液体依次是()A.碘液、清水、清水B.生理盐水、清水、碘液C.清水、生理盐水、碘液D.碘液、生理盐水、碘液9. (2015秋?阜宁县校级期末)在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要将物像从视野的左方移到正中,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A.向右方B.向上方C.向左方D.向下方10.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移动物镜和玻片标本,污点都不移动。
练习使用显微镜A卷一、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1、小强用“16×”的目镜和“10×”的物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他看到的细胞被放大了()A.16倍 B.26倍 C.160倍答案:C2、当低倍镜换为高倍镜后()A.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暗 B.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亮C.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暗 D.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亮解析:我们在使用显微镜时当用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观察,由于高倍镜比低倍镜的视野窄,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会变少.并且换上高倍镜后,由于视野变窄,透光量少,视野就会变得很暗.所以,当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细胞的数目就会变少,视野变暗.答案:C3、某同学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分别采用了以下四种不同的目镜和物镜组合,则他在一个视野中可以观察到数目最多的是()A.5×、10× B.10×、40× C.15×、10× D.20×、40×答案:A4、显微镜观察时,若环境光线太弱时应用()A.大光圈、凹面镜 B.大光圈、平面镜C.小光圈、凹面镜 D.小光圈、平面镜答案:A5、视野右上角的图象移至视野中央,移动玻片的方向是()A.右上角 B.右下角 C.左上角 D.左下角解析:显微镜呈现的是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所以,看到的与实际的恰好相反,要将视野中右上角的图象移至视野中央,看似要向左下角移动玻片,恰好相反应向右上角移动玻片.答案:A6、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p”字,用低倍镜观察,视野内所见的图象是()A.b B.d C.q D.p答案:B7、当你发现显微镜镜头不清洁时,除去污物的正确方法是()A.用纱布擦 B.用手擦 C.用纸巾擦 D.用擦镜纸擦答案:D8、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首先用10×物镜找到图象,再换用40×物镜找刭图象.后者与前者不同的是()A.视野变暗 B.视野X围扩大C.细胞图象变小 D.细胞数目增加答案:A9、调节普通光学显微镜视野亮度的结构是()A.通光孔和物镜 B.目镜和物镜C.遮光器和目镜 D.遮光器和反光镜答案:B10、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固定装片用到的结构是()A.粗准焦螺旋 B.压片夹 C.反光镜 D.细准焦螺旋答案:D二、非选择题11、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者常用的观察器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观察的材料必须是。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显微镜实验题专项练习一、选择题1、在“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B、对光时,应使用低倍物镜C、视野较暗时,应换用小光圈和平面镜D、欲将物像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2、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对图中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A、①可以止血和加速凝血B、②的数量高于正常值时,可能是身体有炎症C、③可以运输氧气D、④只负责运载血细胞3、用显微镜观察某玻片标本时,欲将如图所示视野中的细胞移至视野的正中央,玻片的移动方向是()。
A、右下方B、左上方C、左下方D、右上方4、如图所示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规范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5、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要看着物镜B、将10×和10×的镜头改为10×和40×的镜头后,可看到更多的细胞C、看到的物像在视野右下方,应把玻片向右下方移动方可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D、实验完毕用洁净的纱布擦拭目镜和物镜6、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操作正确的是()。
A、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B、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C、观察前,要先用一块洁净的纱布将目镜擦拭干净D、观察时,要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7、图中甲是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5×、16×)和物镜(10×、40×),乙是在甲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物像。
欲将乙视野中处于右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并放大到640倍观察。
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A、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使右上方的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B、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C、目镜不需要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③D、物镜换成高倍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8、关于“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叙述正确的是()。
练习使用显微镜根底达标卷1.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小明在对光后没有在目镜中看到明亮的视野。
小明采取了以下补救方法,其中不起作用的是( )A.转动遮光器B.转动转换器C.调节细准焦螺旋D.转动反光镜2.如下图的结构是显微镜的( )A.通光孔B.遮光器C.光圈D.反光镜3.一台显微镜对物体放大的倍数是( )A.目镜的放大倍数B.物镜的放大倍数C.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D.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和4.某人在对光时视野太亮,如果进行以下操作,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A.把平面镜换成凹面镜B.把小光圈换成大光圈C.换用高倍物镜观察D.把凹面镜换成平面镜5.)A.①B.②6.使用显微镜对光时,应在一条直线上的结构是( )A.目镜、物镜、通光孔、反光镜B.目镜、镜筒、物镜、通光孔C.目镜、镜筒、物镜、反光镜D.目镜、物镜、转换器、反光镜7.显微镜是生物实验中重要的观察工具,以下关于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光线暗时用平面反光镜B.观察的材料应薄而透明C.用餐巾纸擦拭镜头D.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越大8.有四位学生进行如下操作:甲将反光镜对着太阳以便视野内到达最大亮度;乙观察细胞时,两眼睁开,左眼观察;丙发现目镜脏了,于是拿起卫生纸擦干净;丁使用低倍物镜已看到细胞,觉得有些模糊,于是调节细准焦螺旋。
其中操作正确的选项是( )A.甲、乙、丙B.乙、丁C.甲、乙D.乙、丙9.请答复以下与显微镜的使用有关的问题。
甲乙(1)使用显微镜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请填序号)。
A.取镜和安放B.对光C.观察D.放置玻片标本E.整理实验台(2)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假设是在昏暗的实验室里,应选用如图甲中的⑦(填“平面〞或“凹面〞)反光镜。
(3)如图乙为显微镜中的两个视野,当视野①转到视野②时,操作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
A.转动反光镜,选择平面镜B.转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C.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D.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4)实验结束后,假设发现物镜或目镜不干净时,要用把镜头擦拭干净。
《练习使用显微镜》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显示的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解析】选C。
本题让学生从整体把握显微镜使用中的对光和观察两个步骤,选出规范操作正确的一项。
①是安放标本,属于观察步骤;②和④是调节焦距,属于观察步骤;③是对光。
显微镜使用中,应该先对光,后调焦观察,否则影响观察,所以A和B是错误的。
②是眼看物镜,使镜筒徐徐上升;④是眼看目镜,使镜筒徐徐下降。
在调焦观察时,应镜筒应先下降,后上升,所以C是正确的,D是错误的。
2.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p”字,透明纸上写的是()A.pB.qC.dD.b【解析】选C。
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成像,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上下左右都相反。
A和B上下都没反过来,所以A和B是错误的;D左右没有反过来,所以D是错误的;只有C是上下左右都相反的倒像,C正确3.要将显微镜视野中右下方的物像(如图A)移到视野中央(如图B),移动玻片应向()A.左下方B.右下方 C.左上方D.右上方【解析】选B。
本题考查的是玻片移动方向与物像移动方向的关系,由于显微镜成像是倒像,所以玻片移动方向与物像移动方向相反。
图A中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物像要向左上方移动;由于玻片移动方向与物像移动方向相反,所以玻片移动方向是右下方,B正确。
4.在光线较弱的实验室内使用显微镜时,应该()A.调大光圈,用平面反光镜B.调大光圈,用凹面反光镜C.调小光圈,用平面反光镜D.调小光圈,用凹面反光镜【解析】选B。
本题考查的是对光的知识,进入显微镜视野内的光线强弱,与反光镜和遮光器有关。
选择遮光器的大光圈,进入显微镜视野内的光线就强,反之则光线弱。
反光镜有凹面镜和平面镜两种,因为凹面镜有聚光作用,所以进入显微镜视野内的光线相对较强。
在光线较弱的实验室内使用显微镜时,应尽量让较多的光线进入显微镜视野,因此调大光圈,用凹面反光镜,B正确。
《练习使用显微镜》班别:姓名:学号:1.如图显示的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2.用显微镜对光的程序是()①选遮光器上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④转动反光镜调节出一个白亮的视野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②─①D.③─②─①─④3.在进行显微镜的对光时,为了看到明亮的视野,应该使下列哪组部件成一条直线()A.物镜、目镜、转换器、反光镜B.目镜、镜筒、物镜、反光镜C.物镜、目镜、镜筒、载物台D.目镜、物镜、通光孔、光圈4.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太暗,应选()。
A、大光圈、平面镜B、大光圈、凹面镜C、小光圈、平面镜D、小光圈、凹面镜5.在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先使用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再使用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这两个过程中眼睛分别注视()。
A、物镜、物镜B、目镜、目镜C、物镜、目镜D、目镜、物镜6.习惯用右手写字的人在使用显微镜时,眼睛和目镜的相对位罝应该是()A、 B、 C、 D、7.人类对细胞的认识得益于显微镜的发明.如果在显微镜视野中的图象是“b”,请问玻片上应为()A、qB、bC、pD、d8.如图所示为显微镜视野内某生物体所处位置及运动路线,则此生物体的实际位置及运动路线应为()A. B. C. D.9.小李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形态最大,在下列镜头组合中,应选择()A、目镜5×,物镜10×B、目镜15×,物镜10×C、目镜16×,物镜10×D、目镜16×,物镜40×10.以下图示为光学显微镜的相关结构示意图和快速判断“污物”位置的方法概念图,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组合和图中2代表的结构分别为()A、②③⑤、物镜B、①③⑤、目镜C、②④⑥、物镜D、①④⑥、目镜11.如图表示目镜为5×,物镜为10×时显微镜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当把目镜改为15×时,视野中的细胞数目为()A.3个 B.5个 C.6个D.9个12.实验完毕,如果显微镜的镜头有一些灰尘,除去灰尘的最好方法是()A、把手洗干净,用手指拭掉灰尘B、对着镜头呵一口气,再用衣服擦C、用擦镜纸沿一个方向擦D、放到温水中洗净,再晾干13.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从甲图到乙图正确的步骤是()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装片.A、⑤→④→③→②B、⑤→③→②→④C、⑤→①→②→④D、①→②→③→④14.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过程中,若视野从甲调整为乙,需要先后调节显微镜结构一般是( )A、③②B、③①C、④②D、④①15.用显微镜的不同放大倍数观察同一标本,绘出模式图如图。
第05讲练习使用显微镜1.能熟练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2.能熟练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物像。
3.形成爱护实验仪器和严谨的实验习惯。
【核心知识一】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1.支持部分●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身●镜臂:握镜的部分●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可安装物镜的转换器●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通光孔,两旁有压片夹2.调节部分●遮光器:上面大小不等的圆孔即光圈,可调节光线的强弱●转换器:上面安装物镜,可以转换物镜●粗准焦螺旋:大范围升降镜筒调节焦距,方便找到物像●细准焦螺旋:小范围升降镜筒调节焦距,使物像更清晰3.光学部分●反光镜:反射光线进入镜筒,看清物像。
光强时用平面镜,光弱时用凹面镜●目镜:接近人眼的镜头,放大物像,目镜的倍数与其长度成反比。
●物镜:接近玻片的镜头,放大物像,物镜的倍数与其长度成正比。
【核心知识二】显微镜的使用1.取镜和安放:①将显微镜从镜箱取出时,应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
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左右处,略偏左。
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保持2cm左右距离。
④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一只眼睛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睛睁开。
转动反光镜,使反射光线通过通光孔、物镜、镜筒达到目镜。
通过目镜可以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3.观察:⑤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正面朝上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⑥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⑦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收镜:⑧用洁净的纱布擦拭显微镜镜身,用擦镜纸擦拭目镜、物镜、反光镜。
⑨将反光镜竖直放置,然后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
⑩将目镜取下,放入镜头盒,将镜筒盖上镜头盖。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练习使用显微镜》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一、选择题1.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实验时,转换物镜时需要调节的是()A.粗准焦螺旋B.细准焦螺旋C.转换器D.物镜2.习惯用右手写字的人在使用显微镜时,眼睛和目镜的相对位置应该是()A B C D3.使用显微镜时,如果目镜放大倍数是5倍,物镜放大倍数是10倍,那么物像被放大了()A.40倍B.10倍C.50倍D.100倍4.用显微镜观察时,要想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下列应选用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A.目镜10×,物镜15×B.目镜10×,物镜45×C.目镜5×,物镜45×D.目镜5×,物镜10×5.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正确的排序是()①取镜和安放②放置玻片标本③对光④转动细准焦螺旋⑤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⑥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A.①③②④⑥⑤B.①③②⑥⑤④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⑤⑥④6.(2021山东东营河口实验中学期中)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如果光线太弱,应选用的光圈和反光镜分别是()A.大光圈,平面镜B.大光圈,凹面镜C.小光圈,平面镜D.小光圈,凹面镜7.(2020辽宁阜新实验中学期中)为使显微镜视野变亮,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①将镜筒上升一些②使用大光圈③增强环境亮度④选用凹面镜⑤选用平面镜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③⑤8.(2021山东济南历城期中)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不同的目镜和物镜组合所观察到的效果不同。
若要使观察到的细胞体积最大,应选择下列哪组镜头()A.①和③B.①和④C.②和④D.②和③9.(2020江苏徐州铜山期中)某同学在操作显微镜时,双眼注视镜头(如图)的目的是()A.调节光圈大小以得到明亮的视野B.防止物镜下降过程中压碎玻片标本C.使镜筒缓慢上升以寻找清晰物像D.将观察对象移至视野中央10.(2019四川自贡中考)显微镜视野中发现了一个污点,下面操作中不能用于判断污点来源的是()A.转动反光镜B.移动玻片标本C.更换目镜D.转动转换器11.(2021安徽滁州定远期中)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草履虫图像,则草履虫在临时装片上的状态是()A B C D12.关于使用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则对光完成B.调焦时,先转动细准焦螺旋,再转动粗准焦螺旋C.要将物像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D.观察时,目镜用10×,物镜用10×,则放大倍数为100倍13.(2021山东东营河口实验中学期中)小明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先用低倍物镜观察,后转为用高倍物镜观察,他观察到的现象是()A.物像变小,细胞个数变多,视野变亮B.物像变大,细胞个数变少,视野变暗C.物像变小,细胞个数变少,视野变暗D.物像变大,细胞个数变多,视野变亮14.图中甲是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5×、16×)和物镜(10×、40×),乙是在甲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物像。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1.显微镜中用来放大物体的结构是()A.反光镜、遮光器B.目镜、物镜C.转换器、反光镜D.目镜、遮光器2.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多种微小的生物,使人类从此揭开了对微观世界的探索。
下列显微镜的操作步骤与对应目的不相符的是()A.转动①—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B.转动②—调节视野的明亮程度C.转动③—小幅度升降镜筒D.转动④—使物像更加清晰3.某同学使用显微镜对光时,无论怎么调节遮光器和反光镜,视野始终漆黑一片,其原因可能是()A.反光镜上有个污点B.目镜的放大倍数太大C.镜筒离载物台太远D.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4.小明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P”,那么他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A.P B.C.D.5.小明在观察某细胞时,使用目镜为10倍、物镜为10倍的显微镜,那么该物像放大的倍数是()A.20倍B.10倍C.100倍D.200倍1.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仪器,它能帮助我们观察到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
下图是显微镜结构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转动c可使物像更加清晰B.视野最亮的镜头组合是①和③C.观察时,视野中的异物一定位于a或e上D.对光时,应转动d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2.如图是显微镜的操作步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①②③④A.使用显微镜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①②④B.①载玻片上写的“上”字,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C.④上升镜筒时,应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找到物像D.③若外界的光线较弱,则可选用大光圈和凹面镜3.某光学显微镜上具有4×、10×和40×三种不同倍数的物镜。
已知小明利用这一显微镜的10×物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当他做了某项操作后,发现视野明显变暗且细胞变得模糊,则下列哪一项操作最有可能是小明做的?()A.将物镜调整至4×B.将物镜调整至40×C.转动遮光器D.转动粗准焦螺旋4.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从甲→乙进行的规范操作是()①玻片标本向左下方移动②玻片标本向右上方移动③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④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⑤调节粗准焦螺旋⑥调节细准焦螺旋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⑥D.①④⑤A.几位同学围着使用一台显微镜,视野时亮时暗——有同学遮挡光线B.观察时正确调节粗准焦螺旋,找不到物像——没有调节细准焦螺旋C.物像位于视野右上方,向左下方移动装片,看不到物像——物像已不在视野范围内D.对光时低倍物镜已对准通光孔和光圈,看不到明亮的视野——反光镜没有对准光源2.显微镜是实验室中重要的观察仪器,它的发明为我们揭开了微观世界的神秘面纱,对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练习使用显微镜专项练习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总分值60分)1. 用显微镜观察标本,资料必需薄而透明的缘由是A. 盖玻片可以盖严资料B. 这样的资料容易展平C. 这样的资料能紧贴载玻片D. 光线可以透过资料,构成物像2. 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d〞字,请问透明纸上写的是A. dB. bC. qD. p3. 运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以下操作正确的选项是A. 对光时,应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B. 调理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目镜C. 要将右下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玻片D. 视野较暗时,应调理遮光器和反光镜4. 当你发现显微镜镜头不清洁时,除去污物的正确方法是:A. 用纱布擦B. 用手擦C. 用纸巾擦D. 用擦镜纸擦5. 普通光学显微镜起缩小作用的结构是A. 遮光器和目镜B. 遮光器和物镜C. 遮光器和反光镜D. 目镜和物镜6. 假设在载玻片上写一个〝q〞字,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A. bB. dC. pD. q7. 下面是五位同窗在运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的操作,其中正确的选项是甲:将反光镜对着太阳光以使视野内到达最大亮度乙:观察标本时,两眼张开,左眼观察,右手画图丙:运用低倍物镜看不到细胞,于是换高倍物镜希冀能观察到细胞丁:运用低倍物镜已看到有些模糊的细胞,于是试着调细准焦螺旋戊:依据自己观察的物像绘图以后,发现不够美观,又停止了修正A. 甲、乙、丙B. 乙、丁、戊C. 乙、丁D. 乙、戊8. 如下一些镜头可选择,想在视野里尽能够多地看到构成物体的细胞数目,应选择的镜头是A. ①和④B. ③和⑤C. ①和⑥D. ③和④9. 以下图为某同窗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图像,细心观察并剖析:从像A变成像B是做了怎样的处置?①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②向右下移动了玻片③向左上移动了玻片④把大光圈换成了小光圈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①②④10. 某同窗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区分采用了以下四种不同的目镜和物镜组合,那么他在一个视野中可以观察到数目最多的是A. 5×、10×B. 10×、40×C. 15×、10×D. 20×、40×11. 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如室内光线过弱,应A. 缩小光圈,用平面镜B. 缩小光圈,用凹面镜C. 增加光圈,用平面镜D. 增加光圈,用凹面镜12. 某同窗用10×物镜观察到视野中有8个排成一排的细胞,当他换用40×的物镜再观察时,他能观察到细胞个数为A. 2个B. 8个C. 16个D. 32个13. 在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要使视野变得白亮,关键的操作应该是A. 制造临古装片B. 对光C. 取镜D. 安放14. 一台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假设想使显微镜的缩小倍数最大,应选择哪组镜头?A. ①②B. ④⑤C. ①⑤D. ⑤⑥15. 以下有关显微镜运用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资料应薄而透明B. 下降显微镜筒时,眼睛应注视目镜C. 对光时,应先将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D. 要使视野变亮,应调理细准焦螺旋16. 用显微镜观察时,假设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都未能把视野中的污点移走,那么污点在A. 目镜上B. 反光镜上C. 物镜上D. 玻片上17. 观察和实验是迷信探求最基本的方法,以下与之有关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要使视野的亮度添加,可将反光镜的凹面换成平面B. 不动其它局部,只将物镜由10×转换成45×时,视野将会变亮C. 当视野中的物像位于右下方时,向右下方移动载玻片能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D. 用镊子尖轻压盖玻片时,观察到变形的黑边圆形图象是细胞18. 当把下面刻有〝d〞字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视野中看到的图象应是A. pB. dC. qD. b19. 假定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四次,每次仅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失掉下面各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A B C D20. 在低倍镜下观察时视野内所见的图象是〝上〞和〝p〞,那么玻片标本上的图形是A. 〝上〞和〝d〞B. 〝下〞和〝q〞C. 〝〞和〝d〞D. 〝〞和〝q〞二解答题〔简答题〕(共4题,总分值40分)21. 这个学期的许多实验运用了显微镜,回答下面4个小效果,检验你对显微镜及其操作了解多少.〔1〕当显微镜的镜头不清洁时,要除去污物,用_________擦拭是正确的.〔2〕对光以后,在目镜中看到的视野应该是______.〔选填〝白亮的〞或〝黑暗的〞〕〔3〕图中的④是遮光器,可用来调理___________.转动________时,镜筒的升降范围较小.〔填数字〕〔4〕用这种显微镜观察的生物资料必需是__________.〔10 分〕22. 孙悟同窗学习了〝练习运用显微镜〞之后,用显微镜观察某种植物叶肉细胞的结构.依据有关知识回答以下效果:〔1〕下表是孙悟同窗观察时运用的四种不同目镜和物镜组合,哪一组合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_________.〔2〕孙悟同窗在教员的指点下还观察到细胞中有很多绿色的球形或椭球形的小体﹣﹣叶绿体,并且同时发现叶绿体在视野中沿逆时针方向缓慢活动.她想:细胞内叶绿体的实践活动方向是怎样的呢?请你帮她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分〕23. 如图是显微镜的结构简图,请据图回答:〔12 分〕〔1〕运用显微镜对光的进程中,转动[③]____ ______,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从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2〕在观察进程中,假定要使显微镜视野中的物象从右上方移至中央,玻片标本应向________方移动.假设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d,那么在玻片标本上是___________.〔3〕用以下三台显微镜在同一环境中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哪台显微镜视野中的细胞最大?________.异样大小的光圈和异样的反光镜状况下视野最亮的是_____________.〔请填写显微镜序号〕〔4〕观察血涂片时,看到了图①所示的物像.假设要在同一视野中进一步明晰观察白细胞A〔如图②〕,在这个进程中,你不应当停止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A.转动转换器B.转动细准焦螺旋C.转动粗准焦螺旋D.调理反光镜.24. 如以下图为中学实验室中常用的显微镜,请回答:〔12 分〕〔1〕运用显微镜对光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①选遮光器上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②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对准通光孔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调理出一个白亮的视野.〔2〕观察时应先选用_____________物镜.〔填〝高倍〞或〝低倍〞〕〔3〕显微镜下视野较暗,这时应转动__________和__________调理视野的亮度,假设物像不够明晰,调理________________使物像更明晰.〔4〕现有一台显微镜,它有两个目镜〔缩小倍数区分是5×和15×〕,两个物镜〔缩小倍数区分是10×和40×〕,那么这台显微镜的最大缩小倍数是________倍.假设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要使物像向视野中心移动,应将载玻片向___________移动.〔5〕视野中假定有一个污点,擦拭目镜和移动装片时都不能移动,说明污点很能够在_________上.〔6〕在光线较暗时,应选用_______面镜对着光源.〔7〕将写有字母〝P〞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视野中看到的图象是_________.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总分值60分)1. 答案:D解析进程:试题剖析:显微镜是应用光学原理成像的,观察的资料必需是薄而透明的,假定不透明,光线就不能经过观察的资料经物镜、目镜进入眼内,在视网膜上构成物像成像。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生物上册2.1.1练习使用显微镜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下列关于“显微镜结构及观察植物细胞的步骤”的叙述,错误的是()A.对光成功的标志是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B.目镜5X,物镜10X,物像放大50倍C.将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D.目镜不变,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变少2 . 在高倍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的数目和细胞的大小,下列正确的是()A.细胞数目多,细胞大B.细胞数目少,细胞小C.细胞数目多,细胞小D.细胞数目少,细胞大3 . 为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小明制作了如下图所示的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草履虫将()A.从右向左运动B.从左向右运动C.不运动D.A、B、C皆有可能4 . 同一台显微镜,采用不同的物镜和目镜组合观察同一血涂片,出现图甲和图乙两个视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目镜一样,图甲的物镜比图乙的物镜短B.如果物镜一样,图乙的目镜比图甲的目镜长C.若使用相同的光照、反光镜和通光孔,则乙视野亮度大D.甲的视野比乙的视野小,看到的细胞多5 .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当低倍镜换为高倍镜后视野中A.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暗B.细胞数量变多,细胞变小C.细胞数量变少,细胞变大D.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亮6 . 小明同学在实验课观察自己的口腔上皮细胞,将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时,发现视野中的物像不是特别清晰,此时他应调节显微镜的()A.细准焦螺旋B.粗准焦螺旋C.载物台D.光源7 . 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首先使下列哪项中的部件成一条直线()A.目镜、物镜、通光孔、反光镜B.物镜、镜筒、目镜、载物台C.目镜、镜筒、物镜、反光镜D.物镜、目镜、转换器、反光镜8 . 在练习使用显微镜时,透明纸片上写下“9>6”,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A.9>6B.6<9C.9<6D.6>99 . 下图为显微镜的结构图,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取决于A.①②B.②④C.①③D.④⑦10 . 下列有关显微镜的操作正确的是A.图A中从甲图转变为乙图的第一步操作是向右移动装片B.图B中要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的镜头组合是③和⑤C.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物镜D.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视野中有一污点,转动目镜,污点不移动,污点一定在物镜上11 . 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的操作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要将视野中右下方的物像移动到视野的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右下方移动B.将10×和10×的镜头换成10×和40×的镜头,看到的同一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减少C.高倍镜下的视野比较暗,要使视野的亮度增加,把显微镜移动到明亮处即可D.观察字母“b”,看到的物像是“q”12 . 显微镜属于何种探究器具()A.观察器具B.计量器具C.加热器具D.解剖器具13 . 在使用显微镜对光时,如果感到刺眼,可以调节A.粗准焦螺旋B.镜臂C.遮光器D.载物台14 . 显微镜不可用来观察()A.黑纸片B.血涂片C.有丝分裂装片D.叶片结构的切片15 . 使用显微镜时,如果发现镜头上有污渍,擦拭时使用的是()A.餐巾纸B.纱布C.擦镜纸D.棉花16 . 如图所示,某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的过程中,眼睛应注视显微镜的位置是A.①B.②C.③D.④二、综合题17 . 下图是小敏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永久切片时依次看到的视野。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生物上册:练习使用显微镜专题训练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写有“P”字的透明纸片时,她所看到的物像是()
A.d B.p C.b D.q
2 . 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范围内只能看到一直行相连细胞中的8个,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沿这行细胞的方向所能看到的细胞个数是()
A.少于8个B.多于8个C.8个D.32个
3 . 下列有关实验探究活动的描述,错误的是()
A.观察人血涂片时,视野中看到最多的细胞是红细胞
B.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撕取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C.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种子萌芽放出的气体
D.在验证“不同时段,空气的湿度不同”实验时,可在早、中、晚三个时段分别测量一次环境的湿度
4 . 使用显微镜对光的时候,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
A.物镜B.目镜C.镜筒D.反光镜
5 . 在用低倍显微镜观察人的空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四位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分别如下图所示。
你认为观察效果最好的是()
A.B.C.D.
6 . 在“观察植物细胞”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制作临时装片时用于染色的是()
A.生理盐水B.清水C.稀碘液D.酒精
7 . 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时要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B.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为在视野中看到更多的细胞应转换高倍镜
C.“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可用碘液检验淀粉的存在
D.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8 . 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分别滴加的液体和它们染色共用的液体依次是()
A.碘液、清水、清水B.生理盐水、清水、碘液
C.清水、生理盐水、碘液D.碘液、生理盐水、碘液
9 . (2015秋•阜宁县校级期末)在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要将物像从视野的左方移到正中,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A.向右方B.向上方C.向左方D.向下方
10 . 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移动物镜和玻片标本,污点都不移动。
则污点在()
A.目镜上B.物镜上C.反光镜上D.载玻片上
11 . 显微镜的目镜是10X,要观察放大150倍的物象,应选用的物镜是
A.5X B.10X C.15X D.20X
12 . 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是生理盐水而不是清水,其原因是()A.保持细胞形态,防止细胞吸水涨破B.防止细菌在装片上繁殖
C.迅速杀死细胞D.生理盐水有黏性,有利于黏附细胞
13 . 对光时,要使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和的光圈,要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应略微转动准焦螺旋。
()
A.低大粗B.低大细C.高小粗D.高大细
14 . 蘑菇与绿色植物的根本区别是()
A.营养方式不同B.有无成形的细胞核C.呼吸方式不同D.都是单细胞
15 . 使用显微镜时,应把显微镜摆在实验者前的实验台①处,以便用②观察,用③看着画图其中①②③依次是()。
A.正前方、右眼、左眼B.正前偏左、右眼、左眼
C.正前偏左、左眼、右眼D.正前偏右、左眼、右眼
16 . 下面几种实验器具中,属于常用的加热工具的是()
A.酒精灯B.滴瓶C.镊子D.胶头滴管
17 .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 ()
A.目镜B.物镜C.反光镜D.粗准焦螺旋
18 . 用来擦拭显微镜头污点的是()
A.卫生纸
B.面纸
C.棉花
D.专用擦镜纸
19 . 如果让你观察自己的口腔上皮细胞,除了显微镜以外,你还需要选择
A.①⑤B.①④C.①③D.②④
20 . 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
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对光时,显微镜视野太暗,可以把凹面镜换成平面镜
B.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
C.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的是清水
D.盖盖玻片时要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另一侧先接触液滴,再缓缓盖上
21 . 观察细胞时,发现完整的细胞位于视野右上方,要将它移到视野中央,装片应往方向移动()
A.左下B.右上C.左上D.右下
22 . 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所用的目镜上标有5X,物镜上标有10X,那么所观察的物体被放大()
A.5倍B.10倍C.50倍D.100倍
23 . 下面是关于显微镜的使用,其中操作与其结果不匹配的是()
A.调节粗准焦螺旋一一镜筒较大幅度地上升或下降
B.转动转换器一一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C.将平面镜换成凹面镜,且小光圈换成大光圈一一视野变暗
D.目镜选用“10×,物镜选用“40×”一一观察到的物像被放大400倍
24 . 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标本清晰的图象,若要使观察到的物像尽可能的大,需更换或选择的显微镜的结构是()
A.②④B.③④C.①③D.①②
25 . 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①盖上盖玻片
②在结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③滴加碘液染色
④用消毒牙签从口腔侧壁处轻轻刮几下
⑤把牙签放在载玻片的液滴中均匀地涂抹几下
A.②④⑤③①B.②④③①⑤C.②④⑤①③D.④②⑤①③
26 . 血浆中的氧进入红细胞,先要经过哪一结构()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
27 . 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下列操作不可取的是()
A.对光时,需将反光镜镜面朝向光源方向再适当调节
B.盖盖玻片时,需先将盖玻片的一侧接触液体再缓缓放下
C.欲将位于左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装片
D.观察时,若在一个视野内未发现细胞则需要重新制作装片
28 . 从洋葱鳞片叶上撕取内表皮所用的工具是()
A.刀片B.解剖针C.镊子D.解剖剪
29 . 叶肉细胞比细菌细胞多的结构是()
A.细胞壁B.细胞质C.叶绿体D.细胞膜
二、填空题
30 . 小李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在视野的右下方观察到几个细胞。
他想要将细胞移至视野中央,正确方法应该向______________移动。
31 . 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标本过程中,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_;而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标本时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___。
32 . 切开西瓜时时流出了很多汁液,是因为破坏了;能控制细胞物质的进出.
33 . 怎样区别显微镜视野中的气泡和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 欲使显微镜下视野内左下方的物像移到中央,应向_________方移动玻片。
35 . 若观察到的物像较模糊,但视野亮度正常,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可略微转动显微镜的结构是(__________)。
36 . 某显微镜目镜有10X和20X,物镜有8X和45X,用这台显微镜观察,最大放大倍数是,最小放大倍数是_______。
37 . 现有一台显微镜,它有两个目镜(放大倍数分别是5×、15×),两个物镜(放大倍数分别是10×、40×),那么这台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________倍。
若在载玻片上放一块写有很小“b”字母的透明纸片,从显微镜中观察到的物像是_________。
如果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要使物像向视野中心移动,应将载玻片向_________移动。
如果视野太暗该如何调节遮光器和反光镜___。
38 . 一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目镜放大倍数和和物镜放大倍数的_________。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观察到
的物像就越__________,但观察到的视野范围就越_______________。
39 . 在一次实验中观察到的物象位于视野的左上方,要想把物象移动到视野中央,应该把标本往_____移动.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二、填空题1、
2、
3、
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