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美术2《汉字的艺术魅力》冀美版
- 格式:ppt
- 大小:15.79 MB
- 文档页数:18
2016-2017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教学设计文字的魅力石家庄市第九中学张晓磊课标要求:《文字的魅力》是冀教版美术14册“综合·探索”学习领域中的一课。
“综合·探索”领域要求“融美术各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为一体;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三个学习层次。
通过本领域学习,使学生能站在多元文化的角度拓展美术视野,全面提升美术素养,发展学生综合实践和探究发现能力。
《文字的魅力》这课通过大量具有鲜明图画感的古代象形文字,引导学生从美术角度去欣赏文字“画一样的魅力”;了解不同形式的文字蕴含的文化特征;使学生能够从文字形象中寻找更丰富的美术创作灵感,提高想象力、创造力;进一步认识美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汉字的发展、演变及造字法;感受几种古老象形文字如画的魅力;体会不同形式文字中蕴涵的文化特征。
2.能力目标让学生围绕文字特点创造美术作品。
①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②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关注美术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
教学重点:1.启发学生感受文字的图形美感。
2.从文字形象中寻找灵感,用喜欢的形式创造出文字韵味的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体会文字中深厚的文化性。
学情分析:初中学生随着年龄增长,各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
思维形式由具象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自觉意识也在增强,但心理的随意性也是这个阶段无法避免的。
因此,结合美术学科“视觉艺术”的特点,设计趣味教学是必要的。
初中生对美术技法的掌握及表现能力逐渐增强。
部分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寻求美术技法和表现方法上的创新,而小部分学生则眼高手低,对表现力缺乏信心。
教法分析:根据自主教育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原则,本着发展学生探索、创造精神的目标,和本课教学内容的独特性。
上课时准备运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故事。
以有趣生动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文字的美感。
2.汉字的艺术魅力-冀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介绍在中国文化中,汉字是起着重要的作用。
汉字不仅是中文的书写系统,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的表述。
它不仅能传达信息、表达思想,还能体现出我们的文化底蕴与审美追求。
正因为汉字的诗意、画意、书意、意境等特点,使得它成为了艺术家们创作的灵感来源,并延伸出了中国书法和篆刻两大艺术门类。
在美术教育中,合理利用汉字,传递社会价值,提高审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着重介绍冀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中有关汉字的艺术魅力的部分内容。
学习目标•了解汉字的历史•了解汉字和美术的关系•了解汉字书法与篆刻•了解现代设计中汉字的应用学习重点•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探究汉字绘画、书法、篆刻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现代设计中感受汉字与设计的融合学习内容模块一:汉字的诗意与画意汉字既有鲜明的形态、生动的美感,又有深刻的哲理内涵。
通过艺术化手段的运用,汉字能够表达出更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在模块一中,我们将通过此种方式让学生在美术作品中体验汉字的诗意与画意,并学会用简单的表现手写表达自然的形象美感。
模块二:汉字书法与篆刻汉字书法和篆刻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艺术门类,它们不仅是汉字的书写方式,更拥有着独特的审美体验。
在本模块中,我们将借助文化艺术作品、图像、动画等多元化的手段,让学生了解汉字笔划构造和字体结构的形成、书法活动的形式、篆刻的特点、篆刻珍品的欣赏等,通过多方面的介绍,让学生在了解汉字书法与篆刻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机智性。
模块三:现代视觉艺术中的汉字造型设计在现代社会中,汉字不仅是传统文化的组成,更成为了当代视觉艺术的一部分。
在本模块中,我们将以当代视觉艺术作品为例,展示汉字造型设计的时尚多样,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现代造型、设计表现、设计评价等方面内容,拓宽汉字与现代艺术的联系。
活动设计教师可以依据上述模块内容,设计包括静态画面、动画、手工制作、社团活动、实践比赛等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汉字的艺术魅力。
初中美术冀美版八年级下册第2课《汉字的艺术魅力》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美术冀美版八年级下册第2课《汉字的艺术魅力》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的魅力所在。
2、理解说明文的文学色彩和感情色彩。
3、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1、了解汉字的魅力所在。
2、理解说明文的文学色彩和感情色彩。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汉字的艺术魅力
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什么吗?生答: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造纸术。
有人说,汉字是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
那么,汉字究竟有怎样的魅力足以与四大发明齐名呢?从下面是视频中,我们或许会有一些启发。
视频演示《汉字的艺术》
这些汉字,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这个故事,你们是如何得知的呢?(从汉字形体的变化)从字形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丰富的意义,这就是汉字的独特魅力。
那么汉字还有什么特殊的魅力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
板书《汉字的魅力》
活动2【讲授】汉字的艺术魅力
【合作探究】。
文字的魅力课题:文字的魅力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实验教科书(冀版)八年级下册教学背景简介:《文字的魅力》要求上两课时,此是第一课时。
设立此课,旨在引导学生关注文的关感,文字的文化性以及文字作为一种单纯的图形所带给我们的视觉启迪和视觉冲击;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使书写和欣赏文字的“技术意识”与“艺术意识”得到更合谐的交融与提高。
学生人数:学生人数30人,座位6排,每排5人。
不分组。
原因是本课以讲授为主,结合幻灯片展示,引发学生独立思考。
教具:1.课本:卡片、画架、画板(上钉有几张生宣纸);书法毛笔2-3支;墨汁;笔洗等。
2.多媒体教学仪器及教学幻灯片等。
学具:课本设计思路:在讲授时,我立足于美术学习和美术文化研究的角度,引导学生去接触文字、感受文字、理解文字和欣赏文字。
首先,我以中国汉字的造法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想更多了解汉字的欲望。
之后,以“中国汉字的发展与演变”为线索,通过欣赏图片,引导学生从美术的角度理解和感受不同形式的字体中所蕴含的文化特征和审美价值。
通过介绍古埃及文字和楔形文字,拓宽学生的思路,开阔学生的视野。
为了活跃气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我从考古的角度深化文字的魅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关注文字的关感、文字的文化性以及文字作为一种单纯的图形所带给我们的视觉启迪和视觉冲击。
教学难点:理解和感受不同形式的文字中所蕴含的文化特征和审美价值。
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1、理解和感受不同形式的文字中所蕴含的文化特征和审美价值;2、愿意从美术的角度关注文字,愿意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
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能够从文字形象中寻找灵感,创作具有文字韵味的美术作品。
(备注:此实录是第一课时)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同学们请坐。
你们现在是初二的学生,与文字打交道得有十年了吧?那么请教诸位一个小小的问题,中国大概有多少个汉字?请举手。
生1(小心翼翼地):八九千吧?生2(肯定地):两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