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装成品检验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106.50 KB
- 文档页数:5
《建筑涂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 总则1.0.1 为确保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的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采用乳液型、溶剂型树脂及无机高分子粘结剂为主要成膜物质配制而成的薄层涂料、复层涂料涂饰工程的施工和验收。
1.0.3 建筑涂饰工程的施工及验收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建筑涂饰工程Building Surface Decoration指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完成以后,用涂饰材料对建筑物进行装饰和保护的工序。
2.0.2基层Based涂饰对象的表层,如砼、水泥砂浆、砼砂浆、石膏板、黏土砖等材料。
2.0.3底涂层Based-coat用于增加涂饰材料的粘接强度和封闭基层的材料。
2.0.4中涂层Middle-coat介于面涂和底涂之间,可赋予饰面一定质感的材料。
2.0.5面涂层Finish-coat用于饰面表面,赋予建筑物一定的色彩和光泽的材料。
2.0.6使用寿命Useful-life指涂饰材料在满足装饰和保护建筑物要求的前提下所能达到的使用年限。
3 基本规定3.0.1施工单位对涂饰工程所需的涂饰材料、设备及施工方法,都应得到项目管理人员的认定。
3.0.2涂饰施工温度,应遵守产品说明书要求的温度范围,施工时空气相对湿度宜小于85%,当遇大雾、大风、下雨时,应停止户外工程施工。
3.0.3涂饰材料施工时应遵守<<涂装安全规定>>GB6514。
3.0.4涂饰作业应符合GB7691及JGJ73的规定。
对于有涂饰材料飞散或溶剂挥发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时,操作人员应有劳动保护。
3.0.5涂饰材料除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外,对于内墙涂饰材料还应符合HJBZ的环保要求。
3.0.6使用涂饰材料的墙面应做必要的建筑技术处理及墙面设计。
4 基层4.0.1本规程适用于水泥砂浆抹灰基层、混合砂浆抹灰基层、混凝土基层、石膏板基层、粘土砖基层和旧涂层基层.4.0.2基层质量必须符合下列要求:1基层应牢固,不掉粉、不起砂、不空鼓、无剥离、无石灰爆裂点和无承载能力不够的旧涂层等;2基层应平整,做到表面平整、立面垂直、阴阳角垂直、阴阳角方正和无缺棱掉角,分格缝深浅一致且横平竖直。
1 目的为规范公司涂装检验主要流程,质量控制部门在质量管理工作中有效的履行自身职责,提高涂装施工作业的专业性,减少质量返工,有效的降低涂装作业成本,完善涂装作业流程中意外情况的处理机制,提高公司涂装作业能力。
2 术语与定义无3 适用范围3.1本规程规定了涂装作业施工中从涂料进厂,工艺的制定,涂装施工作业,质量控制等各个质量控制人员的工作职责。
3.2本规程适合公司业务涉及的铁基,非铁基以及金属热镀,冷喷,热喷等所有防腐,阴极保护作业产品。
4 职责4.1 操作人员、QSHE检验人员都要经过一定的培训,掌握基本涂装原理。
4.2 应对工作环境(杂质、温度、湿度、露点等)进行控制,以满足工艺文件的要求,必要时应加以验证。
4.3 QSHE检验员应检查涂装施工的整个过程,检查重点应放在表面处理和涂装施工的起始,以加强过程控制为主,辅以必要的多频次的工序检查,QSHE检查人员对现场操作负有监督的责任和权限。
4.4 QSHE检验人员应认真、如实、完整地填写原始记录,并按规定程序签名、处理、传递和保管,使之具有可追溯性。
4.5 涂料的进厂检验,材料收集,施工过程的质量检验和控制以及条件监督主要由QSHE检验员负责,并形成可追溯的记录,配合业主或是监理方的验收。
5 过程描述5.1 涂装流程5.1.1 涂料后进厂后由QSHE 检验员对来料包装,标识,生产日期,保质期进行审核,收集质保书,技术说明书等,合格方可入库。
5.1.2 涂装每道表面处理作业完成后都需QSHE 检验员验收合格方可进入下道程序。
表面处理后发现有上道程序遗留缺陷需运营部配合安排处理。
1)依照SSPC SP-1的标准对结构或是设备表面进行去油,脱脂处理,处理完后报QSHE检验员检测。
2)构件表面处理前QSHE 检验员需对磨料和压缩空气进行确认是否满足项目要求,必要时需进行实验确认,用以寻找正确合适的磨料配方。
3)对表面进行除锈处理以达到工艺和标准要求的状态和粗糙度。
喷漆外观质量检验标准(二)引言概述:喷漆外观质量检验标准是用来评估喷漆产品外观质量的标准,从而确保产品在外观方面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
本文将介绍喷漆外观质量检验的五个主要方面,包括颜色一致性、涂层厚度、光泽度、漆面平整度和表面缺陷。
这些方面涵盖了评估喷漆外观质量的关键指标,有助于生产厂商和检验人员确保产品在外观方面达到客户的期望。
正文:一、颜色一致性1. 根据客户要求,确定喷漆产品的颜色标准。
2. 使用色差仪或人工目测方法,对喷漆产品颜色进行检测。
3. 比较检测结果与颜色标准的差异,判断颜色一致性是否合格。
4. 针对不合格的喷漆产品,进行调整或重新喷涂,直至达到颜色标准。
二、涂层厚度1. 使用涂层厚度仪测量喷漆产品的涂层厚度。
2. 根据客户要求,确定涂层厚度的上下限值。
3. 比较测量结果与上下限值,判断涂层厚度是否符合要求。
4. 针对不合格的喷漆产品,进行调整或重新喷涂,直至达到涂层厚度要求。
三、光泽度1. 使用光泽度计测量喷漆产品的光泽度。
2. 根据客户要求,确定光泽度的要求值。
3. 比较测量结果与要求值,判断光泽度是否符合要求。
4. 针对不合格的喷漆产品,进行调整或重新喷涂,直至达到光泽度要求。
四、漆面平整度1. 视觉检测喷漆产品的漆面平整度,检查有无凹凸不平、起皮等现象。
2. 使用手工方式或检测仪器,测量喷漆产品的平整度。
3. 根据客户要求,确定漆面平整度的标准。
4. 比较测量结果或视觉检测结果与标准,评估漆面平整度是否合格。
5. 针对不合格的喷漆产品,进行修复或重新喷涂,直至漆面平整度符合要求。
五、表面缺陷1. 视觉检测喷漆产品表面是否存在气泡、瑕疵等缺陷。
2. 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对喷漆产品表面进行详细检查。
3. 根据客户要求,确定表面缺陷的允许数量和尺寸。
4. 比较检测结果与标准,判断表面缺陷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
5. 针对有过多或大尺寸的表面缺陷的喷漆产品,进行修复或重新喷涂,以确保产品质量。
涂装工艺、检验标准、质量要求一、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油漆涂装工艺流程:1、铸件、结构件→抛丸室→手动抛丸→清理→人工打磨→喷底漆→自然干燥。
2、滑块部件:高性能及其变形产品系列产品,L36系列、L31系列、E36系列、E31系列等整体闭式半闭式单双点产品,JF36系列、JK36系列机床,F75G 系列、VH系列、SH系列机床-滑块、连杆(含连杆盖)在机加工完成后,转油漆工序按成品油漆标准进行涂装(不含滑块斑马线),转装配总装后不再油漆。
(使用带防护吊具,生产全过程注意油漆面防护)3、机身部件:(1)高性能等整体机身机床(不含VH系列、SH系列),机身在机加工完成后,转油漆工序,其内腔按成品油漆标准进行涂装,侧面安装电箱部位喷成机床主色;机床在完成传动部分装配(不再需翻身)后,机床立放进行成品油漆。
(使用带防护吊具,生产全过程注意油漆面防护)(2)其余分体机床的上横梁、立柱、底座及VH系列、SH系列机床机身,在机加工完成后转油漆工序,外表面及内腔均按成品油漆标准进行涂装;机床装配完成后不再油漆。
(使用带防护吊具,生产全过程注意油漆面防护)4、其他部件(导轨、工作台板除外):钣金件、走台围栏、蜗轮箱、大齿轮(刷黄漆)、管路等需油漆的机床所有的其他部件,转油漆工序完成成品油漆后进行装配。
(使用带防护吊具,生产全过程注意油漆面防护)5、导轨、工作台板、滑块斑马线:所有机床的导轨、工作台板、滑块斑马线在完成性能交验合格后进行成品油漆。
(使用帆布带吊绳、台板起吊专用工装安装工作台板)二、结构件(铸件)涂装工艺规程及检验标准1、抛丸1.1对转入抛丸工序的工件进行核实确认,并规范填写《抛丸工序记录表》,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
1.2操作前首先检查风机、管路输送等设备是否运转正常;喷丸服、视镜是否完好、输气管是否通畅,确认合格后方可经行抛丸工序的操作。
1.3经抛丸后的工件应达到表面无锈点、氧化皮、污垢。
要求达到瑞典分级表Sa2.5级,钢面呈均匀银白色金属光泽。
产品表面处理规范-----处理方法概述FZV/一.概述本规范规定了产品最终表面处理的一般要求。
如没有特殊说明,一般指成品最终要达到的表面处理要求。
二.表面处理方法分类1. 对锻造阀体的闸阀、截止阀、止回阀、过滤器、旋塞阀:a. 阀体材料为奥氏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的,阀门外表面做酸洗钝化处理;b. 阀体材料为碳钢、低合金钢和合金钢等易蚀铁素体金属的,阀门外表面采用表面磷化处理;c. 阀体材料为铜及铜合金类、铝及铝合金等有色金属和合金的,保持原有表面作为最终完工状态;2. 对锻造阀体的球阀:a. 阀体材料为奥氏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各种有色金属及其合金(铜基、镍基等合金)的,保持机加工表面作为最终完工状态;b. 阀体材料为碳钢、低合金钢和合金钢等易蚀铁素体金属的,完工表面采用油漆涂装方法;3. 对铸造阀体阀门:a.阀体材料为奥氏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各种有色金属及其合金(铜基、镍基等合金)的,阀门外表面做酸洗钝化处理;b. 阀体材料为灰铸铁和球墨铸铁类的,阀门外表面采用静电喷涂环氧粉末,色标RAL5015(天蓝);c. 其他采用外表面油漆涂装方法。
4. 其他表面涂装方法如ENP、镀锌、达克罗等方法作为特殊要求,根据需求执行,不列入本规范。
5. 参考或执行标准、规范:a. 酸洗钝化的执行和检验按照JB/T 6978《涂装前表面处理---酸洗》的规定;b. 磷化的执行和检验按照GB/T 6807《钢铁件涂装前磷化处理技术条件》的规定;c. 静电粉末喷涂参考GB/T 15607《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安全》的规定;d. 油漆涂装按照FZV/表三的规定选取油漆及操作方法,按FZV/进行控制和检验。
产品表面处理规范------油漆涂装技术要求和检验规范FZV/1.目的为了规范油漆涂装作业,控制油漆涂装质量以达到需要的防腐、防锈以及装饰要求;2.范围FZV/和本文件表三规定的适用产品的油漆和油漆工艺方法;油漆的储存、待油漆金属表面预处理及粗糙度和清洁度的规定;油漆涂层的质量检验。
引言:喷漆外观质量检验标准是衡量喷漆产品表面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本文将通过引言概述、正文内容和总结等部分,系统详细阐述喷漆外观质量检验标准的相关内容。
概述:喷漆外观质量检验标准是制定和遵守的一套规定,旨在保证喷漆产品的外观质量稳定达标。
喷漆外观质量检验标准的制定包括外观缺陷分类、检验方法、测试仪器和评定标准等方面。
本文将通过正文内容,按照正条相关的检验标准,以期为喷漆外观质量检验提供详尽的指导。
正文内容:一、外观缺陷分类1.涂装表面缺陷:主要包括漆膜起皱、起泡、开裂、脱落等缺陷,要求对喷漆表面进行细致检查。
2.涂装颜色缺陷:主要包括色差、色斑、色纹等缺陷,要求使用颜色检测仪进行检验。
3.涂装光泽缺陷:主要包括发光度不均、亮度不足等缺陷,要求使用光泽度仪进行测量。
4.涂装漏喷缺陷:主要包括漆膜少喷、漆膜漏喷等缺陷,要求对喷漆的覆盖面积进行严格检查和评定。
5.涂装划伤缺陷:主要包括刀痕、刮痕等缺陷,要求对喷漆表面进行显微镜检查。
二、检验方法1.目视检查法:根据外观缺陷分类,通过肉眼观察的方法进行检验,对明显的外观缺陷进行评定。
2.仪器检测法:使用专业的检测仪器进行检验,如颜色检测仪、光泽度仪等,对颜色、光泽等外观质量进行定量检测。
三、测试仪器1.颜色检测仪:用于精确测量涂装颜色的仪器,能够判断出色差、色斑等问题。
2.光泽度仪:用于测量涂装光泽度的仪器,能够量化反射光的亮度,判断出涂装漆面是否光洁度不足。
3.显微镜:用于检查涂装划伤缺陷的仪器,能够放大细微的划痕并进行评定。
四、评定标准1.外观缺陷等级评定:根据外观缺陷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微、一般、严重三个等级,并根据不同等级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2.涂装颜色差异评定:根据颜色差值,将涂装颜色的差异进行分级,以确定是否达到标准要求。
3.光泽度评定:通过光泽度仪测量的数值,判断涂装的光泽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五、小点详述1.对于涂装表面缺陷的检验,应仔细观察漆膜的起皱、起泡、开裂、脱落等情况。
涂装工程安全设施验收规范AQ5201-2007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新建、改建、扩建涂装工程(包括涂装设备、器械)和作业场所安全设施进行验收的基本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涂料及有关化学品(包括有机溶剂)在金属或非金属表面涂装工程,包装塑料制品、纺织品、皮革制品、木制品等非金属的涂装工程安全设施验收。
涂装工艺、涂装作业场所、涂装设备器械的设计、生产、制造和安装等的安全技术审查,露天涂装作业,建筑物、构筑物内外涂饰等涉及涂装工程安全的技术审查亦可参照本标准。
2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本标准。
GB935 高温作业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值GB4064 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5083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6514-1995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7291-2003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安全管理通则GB7692-1999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装前处理工艺安全能其通风净化GB12942-2006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GB\T14441-199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术语GB14443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GB14444-2006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GB14773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安全技术条件GB15607-1995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安全GB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20101-2006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安全技术规定GB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8-1992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Z1-200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2-200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3术语和定义标准GB\T 14441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合于本标准。
涂装质量检验标准目的为有效控制涂装作业的正常生产,确保产品质量,提高效益,防止因涂装不当导致结构件的防腐保护失效。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对涂装进行质量检验时应遵循的根本原那么和控制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涂装的质量控制,工艺纪律管理〔根本要求、主要内容及考核方法〕。
引用标准以下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以下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南JB/Z220 工序质量控制通那么GB/T19023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指南Q/XZ200-2021 质量手册GB/T15498 企业标准体系JB/T5059-1991 特殊工序质量控制导那么涂装检验的根本原那么涂装过程在整个工作期间易受操作者过失或有害环境的影响。
另外,要通过检查已完成的工作发现存在何种问题通常较为困难。
因此,在工作完成后再进行质量控制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检查人员(或任何质量控制人员)必须在工作进行过程中位于现场,并且对其进行始终如一的观察评价,才能对涂装过程作出准确判断。
操作人员、检验人员要经过技术培训和资格认证。
应对工作环境〔杂质、温度、湿度、露点等〕进行控制,以满足工艺文件的要求,必要时应加以验证。
检验和施工应严格遵循技术标准和质量管理等文件的要求,严格控制工艺参数及影响参数波动的各种因素,使涂装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同时加强工艺方法的试验验证和反应。
所用工艺材料、被加工物资应实行严格控制,必要时应进行复检。
必须使用经确认合格的模具、工装、设备和计量器具,并积极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控制手段,对影响质量特性的主要因素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和调整,减少质量波动。
检验员应检查涂装施工的整个过程,检查重点应放在外表处理和涂装施工的起始,以加强过程控制为主,辅以必要的多频次的工序检查,检查人员与质量保证人员对现场操作负有监督的责任和权限。
涂装质量检验规则在制造和加工行业中,涂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涂装能够改善产品的外观,保护产品免受腐蚀和损坏,并提供额外的耐用性。
然而,如果涂装质量不合格,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下降,从而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声誉。
因此,制定涂装质量检验规则对于确保产品质量和顾客满意度至关重要。
涂装质量检验规则的目的是确定涂层的质量是否符合预期标准和要求。
这些规则通常由国家或行业标准制定,涵盖了涂装的各个方面,包括涂料选择、涂布方法、涂层厚度、外观质量、附着力、耐腐蚀性能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涂装质量检验规则。
1. 涂料选择规则: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合的涂料类型和配方。
例如,在室内应用中,环保型水性涂料可能是最佳选择,而在户外环境中,要求更高的耐候性的氟碳漆可能更适合。
2. 涂布方法规则:确保涂料均匀地涂布在待涂物表面上,以保证涂膜的平整度和一致性。
涂布方法可以包括刷涂、辊涂、喷涂等,具体选择取决于产品形状和要求。
3. 涂层厚度规则:涂层的厚度对于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根据产品和涂装要求,测量涂层的厚度,并确保其符合规定的最小和最大要求范围。
4. 外观质量规则:涂装表面的外观直接影响产品的整体质量感和市场竞争力。
因此,在涂装过程中,需要检查和评估涂层的颜色、光泽度、平整度、表面光滑度等外观质量指标。
5. 附着力规则:涂层的附着力是衡量涂装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使用相关测试方法,检测涂层与基材之间的黏结程度和强度,以确保涂层不易剥落或剥落。
6. 耐腐蚀性能规则:特定的产品可能处于各种严峻的环境条件下,暴露于腐蚀因素。
涂装质量检验规则需要确保涂层具有足够的抗腐蚀性能,以保护产品免受腐蚀和损坏。
除了上述规则,涂装质量检验还需要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 检验方法和设备:制定涂装质量检验规则时,需要确定适合该规则的检验方法和设备。
这些方法和设备可以包括颜色测量仪、涂层厚度仪、附着力测试仪等。
喷涂喷漆检验作业指导书一、目的发现、控制不合格品,采取相应措施处置,以防不合格品误用。
二、范围适用于进料、外协制品回厂、成品及顾客退货各过程中产生及发现的不合格品。
三、职责3.1品质部负责不合格的发现,记录标识及隔离,组织处理不合格品。
3.2制造部参与不合格品的处理。
3.3供应部负责进料中不合格品与供应商的联络。
3.4管理者代表负责不合格品处理的批准。
四、工作程序:1. 喷涂种类、颜色与图纸要求及客户、我司、供应商三方确认的色板是否一致。
2. 一般情况下,产品喷涂表面外观检查100咖行检验,检验方式依据本标准,特殊产品根据产品规格的具体要求检验。
3. 外观检验项目是否有缺陷:如缩孔、针孔、杂质点、漏底、涂层厚度明显不均、流泪、预处理不良有锈、表面有污斑、不光滑、不平整、轻微桔皮、凹坑等。
五、非破坏性检验检验项目1. 外观和颜色检验条件A色板采用客户样件或经客户认可的签样。
色泽、颜色须符合设计图纸或与色板比较无明显差异。
光泽:使用光泽计来判定,入射角度600,土5% 误差为检验合格。
B光源要求:北极昼光或室内高效能日光灯两光源(照明度约为1000流明)。
应在标准光源对色灯箱CAC-6001内,以目视方法进行。
光照度通常在D65(特殊情况下用F/A,其次高标准要求时用CWF/TL84,背景颜色为中灰色。
C目测距离:A级面为300mm B等级面为500mm C等级面为1000 mm对于微量杂质点及其它轻微缺陷通常在300MMt目视肉眼不明显为通过,特殊情况时视客户要求而定。
D.检验方法:在眼睛距离等级面的标准处,以3m/min速度扫描检查。
按光源标准要求区分产品的等级面,所有等级面涂膜应无基材露底、剥离等缺陷,所有表面应无划痕、起泡、起皱、针孔,积粉等不良等现象2. 等级面划分标准:A级面:装配后经常看到的外表面,如机柜的面板、机柜大门,机柜四周侧面,常人可视顶面与不需弯腰可视底面。
B级面:不经常看到,但在一定条件下能看到的面。
喷漆件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喷漆件检验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可以确保喷漆件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喷漆件检验的作业指导书,帮助操作人员正确进行检验工作。
一、检查外观质量1.1 确保表面平整:检查喷漆件表面是否存在凹凸不平或者气泡等缺陷,确保表面平整。
1.2 检查颜色一致性:检查喷漆件的颜色是否均匀一致,避免出现色差。
1.3 检查涂层厚度:使用涂层厚度测量仪器检查涂层的厚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二、检查涂层附着力2.1 使用划痕测试:在喷漆件表面进行划痕测试,检查涂层的附着力是否良好。
2.2 湿度测试:检查喷漆件在潮湿环境下的附着力情况,确保涂层不易脱落。
2.3 使用拉伸测试:进行拉伸测试,检查涂层在受力情况下的附着力。
三、检查涂层硬度3.1 使用硬度计:使用硬度计测量喷漆件涂层的硬度,确保硬度符合标准要求。
3.2 硬度测试方法:根据涂层材料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硬度测试方法,确保测试结果准确。
3.3 硬度测试标准:遵循相关硬度测试标准,确保测试结果可靠。
四、检查涂层耐腐蚀性4.1 盐雾测试:进行盐雾测试,检查喷漆件涂层的耐腐蚀性。
4.2 化学耐蚀性测试:使用化学试剂进行测试,检查涂层对化学腐蚀的抵抗能力。
4.3 环境腐蚀测试:将喷漆件置于不同环境条件下,检查涂层的耐腐蚀性能。
五、检查涂层耐磨性5.1 磨损测试:进行磨损测试,检查涂层的耐磨性能。
5.2 磨损测试方法:选择合适的磨损测试方法,如砂轮磨损测试或者磨料纸磨损测试。
5.3 磨损测试标准:遵循相关磨损测试标准,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结论:喷漆件检验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正确的检验方法和标准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操作人员应根据作业指导书进行检验工作,确保喷漆件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钱江集团涂料、漆膜检测规范编制: 审核: 批准: 会签: 实施日期: 年月日涂料、漆膜检测规范(金属漆类)1、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涂料、涂膜(金属漆类)检验的项目,包括1、涂料检测:细度、开箱粘度、固体含量、重量规格;2、漆膜检测:硬度、附着力、颜色及色差、光泽、耐水、耐盐雾、耐酸性、耐碱性、耐混合二甲苯、耐汽油、耐机油、耐冲击、柔韧性、耐摩擦等共十九个项目,并且规定了各个项目的判定标准、抽样方案和检测方法。
2、实验条件:2、1实验场所:进行涂装和实验的场所,无特别规定时,原则上在温度20±1℃、相对湿度为73±5%,实际上可在23±5℃、相对湿度为40-80%、无日光直射、无对实验有不良影响的气体、无灰尘。
通风的环境下进行。
而喷涂的场合,以温度为15-30℃相对湿度为40-80%、风速为0.5-1m/s的水帘柜中进行为佳。
2、2实验用材料、器具及试剂:实验中使用的材料、器具及化学试剂应符合国家(或化工部)的有关质量标准。
2、3实验片的制作及实验板:制作实验片时,先按所做实验项目制定的材料和大小选择实验板,在按规定的前处理、涂装和干燥方法进行加工。
2、3、1 实验板实验板的材料,大小根据各个实验项目的规定,原则上选择与工件同类的材料做实验板,各实验板的尺寸标准见表一:各实验板的标准尺寸(表一)2、4试样制作的静置时间:要进行涂膜性能试验的试样,在按规定条件制作完成后,在试验场所必须按表二所规定的时间静置以后,才能进行试验。
试样制作后的静置时间(表二)3、涂料检测项目:3、1细度:3、1、1判定标准:清漆、透明色漆、素色漆≤15um;亚光漆、铝粉漆、底漆≤25um。
该试验项目重要度为B类。
3、1、2抽样方案:1次/批,不合格判定数Ac=0。
3、1、3检测方法:将待测涂料滴于细度板的最大刻度值处(不溢出为止),双手持刮刀,横置于磨光平板上端(在试板边缘处),且刮刀与磨光平板表面垂直接触,在3秒钟内,将刮刀由沟槽深的部位向浅的部位拉进,使试样充满沟槽而平板上不留余漆,刮刀拉过后,立即使视线与沟槽平面成15-30℃,对光观察沟槽中颗粒均匀显露处,记下读数(精确到最小分度值),做三次细度试验后,取两次相近读数的平均值为该批漆的细度值。
一、清漆1、施工前选择好油漆材料品种、颜色,做好基层处理,严格按操作程序和遍数zzz要求施工,保护好成品,干燥后进行验收。
4、颜色基本一致,工件边、角、线、线槽等工艺造型处无明显色差,无刷纹,颜色均匀一致,刷纹通顺,工件着色均匀,表面平整光滑,细腻、手感柔和5、工件表面无喷花,无漏喷、无气泡,无滴漆,斑纹,无漆皮,允许有少量颗粒,颗粒直径在0.5mm 以下,但不得集中出现工件表面工件边棱无流挂,无淌漆,无磕碰,无划伤,无打磨机螺旋纹,无砂纸印6、不得污染其它表面。
涂料干实后手感及距被检验面1.5m处目测全数检验均应符合要求。
1.表面预处理的一般要求表面预处理应去除钢材的氧化皮,达到一定的清洁度和粗糙度。
实际油漆施工过程中,为了达到上述处理效果,对钢材表面处理的一般要求是:a.喷砂清洁度等级:ISO 8501-1,Sa2.5b.表面粗糙度:平均Rz25-40umc. 喷砂密度:85%,清理所有可见杂质d. 喷砂表面灰尘:用压缩空气吹去所有可见灰尘e. 油污:用有机溶剂擦洗或火焰处理,去除所有可见油污f. 焊烟:用适当方法,如有机溶剂、铁刷或喷砂方法去除g. 白灰:用清水冲洗或采用铁刷或喷砂处理去除所有可见白灰,对局部白灰采用铁刷或喷砂方法更适合于生产线施工h. 焊接飞溅:所有焊接飞溅必须用扁铲、手锤或砂轮机清理干净i. 焊接修补区:如果可能,应重新喷砂,在不便喷砂的条件下,应用铁刷、手砂轮或其它方法清理2.二次喷砂整相总装完成后,应对焊缝周围及仍然存在表面缺陷的部分进行二次表面清理,如焊烟、飞溅、焊缝粗糙表面、及油污、灰尘等,通常在喷砂房采用手动喷砂处理方法。
在喷砂之前,焊接及气割缺陷,如飞溅、不平焊缝、砂眼、气孔、未焊透等缺陷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清理和修补,对不平焊缝应采用手动工具进行打磨,休整,去除尖角。
喷砂密度不低于85%的被清理表面。
喷砂后应去除灰尘和油污,表面灰尘用压缩空气或真空吸尘等方法清除,油污用有机溶剂清洗干净。
喷漆外观质量检验标准(一)引言概述:喷漆外观质量检验标准是对喷涂表面的外观进行评价、质量检验的标准化指南。
它是为了确保喷漆产品的外观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提高产品的质量一致性和市场竞争力而制定的。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喷漆外观质量检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涂层平整度1. 表面平整度的定义和要求2. 平整度测试方法和仪器3. 平整度的评定标准和等级4. 平整度不合格原因的分析和处理5. 提高涂层平整度的方法和措施二、颜色一致性1. 颜色一致性的要求和定义2. 颜色对比度测试方法和工具3. 颜色一致性的评定标准和等级4. 颜色不一致的原因和处理方法5. 提高颜色一致性的技术和措施三、涂膜附着力1. 涂膜附着力定义和要求2. 涂膜附着力测试方法和设备3. 涂膜附着力的评定标准和等级4. 涂膜附着力不合格的原因和处理方法5. 提高涂膜附着力的措施和技术四、涂层厚度1. 涂层厚度的要求和定义2. 涂层厚度测量方法和仪器3. 涂层厚度的评定标准和容差范围4. 涂层厚度不合格的原因和处理方法5. 提高涂层厚度一致性的措施和技术五、漏涂和悬浮物1. 漏涂和悬浮物的定义和要求2. 漏涂和悬浮物检测方法和工具3. 漏涂和悬浮物的评定标准和等级4. 漏涂和悬浮物产生的原因和处理方法5. 预防漏涂和悬浮物的技术和措施总结:喷漆外观质量检验标准涵盖了涂层平整度、颜色一致性、涂膜附着力、涂层厚度以及漏涂和悬浮物等五个方面的评价指标。
通过遵循这些标准,可以保证喷漆产品的外观质量达到规定的要求,并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市场竞争力。
为了满足标准的要求,提高检验合格率,相关行业应加强技术培训和设备更新,以确保喷漆外观质量的稳定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