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设计的多重特性
- 格式:ppt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22
的学科,设计学的产生是20世纪以来的事件;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它毫无疑问有着它自己的研究对象。
由于设计与特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这使得设计学本身具有自然科学的客观性特征;而设计与特定社会的政治、文化、艺术之间所存在的显而易见的关系,(全国百家知名出版社全国特约经销商-文乔图书专营店整理资料)又使得设计学在另一方面有着特殊的意识形态色彩。
本书希望引起中国设计界对理论问题的关注进而对设计教育的关注,并最终使设计学成为一门真正登载教育和实践两方面都得到落实的学科。
目录第一章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第一节设计学的研究范围设计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被学者们作出思辨的归纳和伦理的阐述,是20世纪以来的产物。
简单说来,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是一种物质文化行为;而设计学则是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特色的综合性的专门学科。
设计学是关于设计这一人类创造性行为的理论研究。
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设计史必须要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研究设计批评必然要研究美学、民俗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要求。
一、设计史1.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大学里美术史系也将设计史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向学生们提供。
1.美术史学上19世纪的两位巨人:森珀和里格尔,正是这两位大师通过在美术史领域作出的卓有成就的研究,而给20世纪的学者最终将设计史从美术史中分离出来奠定了坚实的设计史研究基础。
2.20世纪最有影响的西方设计史家:佩夫斯纳和吉迪恩,他们同时又是极有贡献的美术史家和建筑史家。
佩夫斯纳通过其1936年出版的《现代设计的先锋》开创了设计史研究的先河,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这部著作在公众心目中创造了有关设计史的概念,进而影响了公众对于设计的趣味和观念。
第一章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1.简述设计的目标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2.简述设计学的划分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与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通过学科方向的确定,以及对相关学科的认识,我们便能理解研究设计史必然要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研究设计批评必然要研究美学、民俗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要求。
3.简述当今设计学研究的现状设计学研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除了从自己的种学科——美术学那里继承了一套较完善的体系之外,它还要广泛地从那些相关的学科,如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建筑学、机械学那里获得启发,借用词汇,吸收观点,消化方法。
这便是当今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4.简述设计学各领域的代表人物与代表著作曾任英国美术史协会主席的佩夫斯纳爵士,在其《社会美术史》研究中,就已经孕育了对现代设计的倡导;他在1936年出版的《现代运动的先锋》更是现代设计的宣言而为西方的所有设计专业学生所必读。
德国建筑家、理论家森珀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
他在1860年至1863年期间出版了极富思辨性的三卷本巨著《工艺美术与建筑的风格》,着重探讨装饰与功能之间的适当联系。
奥地利美术史学家阿洛伊斯?里格尔,于1893年出版了被认为是有关装饰艺术历史的最重要的著作——《风格问题》5.简述当代西方设计思潮1.符号学理论。
根据符号学的理论,人类的思维和语言交往都离不开符号,而人的意识过程就是一个符号化过程,思维无非是对符号的一种组合、转换、再生的操作过程。
符号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媒介,符号又是表达思想情感的物质手段,简言之,人类的意识领域就是一个符号的世界。
2.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理论是一种社会学方法,其目的在于给人们提供理解人类思维活动的手段。
3.解构方法。
按照解构主义理论,我们可以运用科学的符号学原理来分析图像,并且分别说明其视觉的、文化的、以及语言的意义,这一分析过程被解构主义理论家称之为解码(Decoding)。
考核要求:《设计学概论》通俗地讲解了设计的性质、定义、概念、研究范畴,以及中西方发展的历史概况。
其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进入专业前的理论修养平台,增强其对设计的抽象认识为其专业课上的实践奠定一定的基础。
按照这一目的,本人对《设计概论》的考核要求的标准及原则有以下点:(1)考试成绩考察应体现学生对设计这一概念,性质的理解与掌握,通过考试体现出学生的掌握程度和理解度。
(2)考试不仅要检测学生对基本常识的熟记,更重要的是以考试促进学生利用基本历史事实和设计观点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提高。
(3)考试内容比例分配应为:历史常识,定义概念为35% 分析能力点25%综合及组织能力20% 自由发挥(个人观点)20%(4)考察的形式视《设计概论》课的课时数而定!通常分两种形式,一是命题论文,这一内容包括对设计观点,设计家设计批评进行特定的分析。
二是,以填空名词解释,做为基本阐释的论述题的组成标准化试卷,这是针对课时为64课时的班级而它的视学校的具体要求而定!考核内容与形式:(1)命题论文的写作,内容涉及到设计理论,设计家,设计作品,题目有:选择现代功能主义建设大师的作品及风格进行了阐释,谈谈你对形式与功能,装饰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这必须使学生课后进行努力搜集资料,在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并写出完整的论文。
(2)命题作文的写作一般要有以下几个要求a、字数在2000~2500之间,行文流畅,主次突出。
b、要求在大量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阐释。
要求所求的例证和文献资料均有出处和注释。
c、虽然强调个人观点,但必须在参照大量事实的基础上进行论述,杜绝空谈。
(3)标准试卷在学习教材《设计概论》中各知识点比例的分配为:第一章: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考试重点及所占比例:第一章: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现状第一节:设计学的研究范围(1)设计史:代表人物(2)设计理论(重点)西方现代设计理论的发展趋势(3)设计批评——设计批评的类型第二节:设计学的研究现状(1)对西方设计思潮的看法(重点),设计思潮的发展状况(2)对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的初步研究,中国古代经典理论占15%第二章设计的多重特征占15%第一节:设计的艺术特征:(1)设计与艺术的渊源(2)设计的艺术含量(3)设计的艺术手法(重点)有哪些?(4)不同设计的艺术特征(重点):不同类型的特征(5)艺术推动设计第二节:设计的科技特征(1)设计与科技进步(重点)科技进步如何促进设计的发展?(2)设计与科技理论(3)设计是科学技术商品化的载体第三节:设计的经济特征(1)设计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2)经济作为价值法(重点)(3)经济体的管理手段(4)设计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重点)第三章设计源流之一(中国部分)占20%第一节:原始社会时期设计课程重点:(1)陶瓷工艺——彩陶类型、彩陶装饰风格、彩陶技法(2)石器工艺(3)原始社会的建筑第二节:奴隶社会时期的设计课程重点青铜工艺:(1)装饰风格(2)造型特征(3)历史演变过程(4)代表作品分析第三节:封建社会时期设计课程重点:一、建筑设计宫殿、城市、民居的建筑特征代表作品二、园林设计代表作品中国私家园林的主要特点?三、家具设计“明式家具”的装饰风格,造型特点中国家具发展的概论!宋、明、元、明清时期的代表瓷器种类及代表作品。
第一章设计学的研究围及其现状1、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2、西方美术史之父-----瓦萨里。
中国——彦远〔唐〕。
3、在中国古代汉语中,与西方“设计〞相似的概念是“经营〞〔重点〕和“造物〞。
4、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5、德国建筑家、理论家森珀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
著有“工艺美术与建筑的风格“。
19世纪为设计史别离于美术史奠定坚实根底的的两位巨人——德国的森珀“工艺美术与建筑的风格“——奥地利的里格尔“风格问题“6、奥地利美术史家阿洛伊斯·里格尔著作“风格问题“被认为是有关装饰艺术历史的最重要的著作。
7、作为人类设计理论的最初萌芽和起点是中国古代的“考工记“和古罗马的“博物志“。
8、在西方一般以荷加斯著作“美的分析“为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
9、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代表人物:威廉·莫里斯强调用手工制作来反对机器和工业化。
这场运动的第一条原则是恢复材料的真实性。
10、人类工程学:人类工程学是研究人的劳开工作能力与极限,以及如何使劳开工具、作业条件、生活道具等与人的解剖构造、生理与心理等特性相适应的学科。
11、“设计〞这个词是文艺复兴时期作为艺术批评术语而开展起来的。
12、罗马的建筑师和工程师维特鲁威“建筑十书“提到构造设计应当由其功能所决定。
13、米斯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奠定了明确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提出“少就是多〞的原则,改变了世界建筑的面貌。
卢斯:提出“装饰就是罪恶〞。
14、被称为战后包豪斯的是:乌尔姆设计学院。
15、对当代设计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法国构造主义哲学家是福柯和罗兰-巴特。
16、当代西方重要设计思潮〔1〕符号学理论〔德国本塞;50年代应用与建筑设计〕〔2〕构造主义〔福柯的“无意识构造〞概念和罗兰巴特的“神话“〕〔3〕解构方法〔引申自符号学,由60年代的法国德里达在“论语法学“中确立〕〔4〕混沌理论〔由60年代哈佛科学家开展,80年代“创造性的混沌〞开场流行,如黑川纪章的作品〕〔5〕绿色设计〔源于60年代美国的反消费运动,成为重要趋势〕〔6〕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改变20世纪设计过程,尤其是功能决定形式的观念〕17、符号学的代表人物:德国哲学家马克斯·本塞。
第二章设计的多重特性第一节设计与艺术一、设计的艺术渊源1.人类早期的设计与艺术活动是融为一体的,只是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各行业的专业性越来越强,才使得艺术从实际技术中分离开来,而艺术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2.随着艺术中纯形式主义研究的兴起,尤其是奥地利美术史家里格尔的《风格问题:装饰历史的基础》,终于从价值上打破了大艺术与小艺术的界限,指出了装饰和设计中内在的“艺术意志”。
3.设计概念产生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设计”最初的狭义是指素描和制图。
二、设计的艺术指向1.康德认为美有两种:自由美和依存美;依存美含有对象的合乎目的性。
2.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设计的创造过程是遵循实用化求美法则的艺术创造过程。
这种实用化的求美不是“化妆”,而是一专用的设计语言进行创造,。
3.设计被视为艺术活动,是艺术生产的一个方面,设计对美的不断追求,决定了设计中必然的艺术指向。
4.自现代运动以来,现代设计与现代艺术之间的距离日趋缩小,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极易诱发心的设计观念,而新的设计观念也极易成为新艺术形式产生的契机。
5.随着历史发展与社会进步,创造纯精神产品的艺术逐渐从物质生产中分离出来。
社会出现了以艺术为职业的音乐家、舞蹈家、画家,出现了以艺术为专长的文学家、诗人、书法家,这种现象极大地推动了艺术的发展。
6.当今设计不仅以科学技术为创作手段,如电脑辅助设计,还以科学技术为实施基础,如材料加工、成型技术、能源技术、信息技术、传播技术等等。
然而这些并没有损害设计的艺术特性,反而使得现代设计具有科技含量很高的现代艺术特性,如全新的材料美,精密的技术美,极限的体量美,新奇的造型美,科幻的意趣美。
三、设计的艺术手法设计中的艺术手法有:借用、解构、装饰、参照和创造。
1.借用:(1)定义:在设计中借用某句诗,某段音乐或某个镜头,某一雕塑或其他艺术作品,借用艺术创作的思想与风格、技巧等,是设计的一种手法。
(2)作用:这种手法使设计直接借用艺术的力量吸引、娱乐观众,达到感动观众、传播信息的效果,从而达到广告的目的,这是广告设计常用的手法。
内容简介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设计学的产生是20世纪以来的事件;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它毫无疑问有着它自己的研究对象。
由于设计与特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这使得设计学本身具有自然科学的客观性特征;而设计与特定社会的政治、文化、艺术之间所存在的显而易见的关系,(全国百家知名出版社全国特约经销商-文乔图书专营店整理资料)又使得设计学在另一方面有着特殊的意识形态色彩。
本书希望引起中国设计界对理论问题的关注进而对设计教育的关注,并最终使设计学成为一门真正登载教育和实践两方面都得到落实的学科。
目录第一章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第一节设计学的研究范围设计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被学者们作出思辨的归纳和伦理的阐述,是20世纪以来的产物。
简单说来,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是一种物质文化行为;而设计学则是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特色的综合性的专门学科。
设计学是关于设计这一人类创造性行为的理论研究。
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设计史必须要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研究设计批评必然要研究美学、民俗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要求。
一、设计史1.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大学里美术史系也将设计史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向学生们提供。
1.美术史学上19世纪的两位巨人:森珀和里格尔,正是这两位大师通过在美术史领域作出的卓有成就的研究,而给20世纪的学者最终将设计史从美术史中分离出来奠定了坚实的设计史研究基础。
2.20世纪最有影响的西方设计史家:佩夫斯纳和吉迪恩,他们同时又是极有贡献的美术史家和建筑史家。
佩夫斯纳通过其1936年出版的《现代设计的先锋》开创了设计史研究的先河,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这部著作在公众心目中创造了有关设计史的概念,进而影响了公众对于设计的趣味和观念。
第一章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简答题1.简述设计的目标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2.简述设计学的划分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与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通过学科方向的确定,以及对相关学科的认识,我们便能理解研究设计史必然要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研究设计批评必然要研究美学、民俗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要求。
3.简述当今设计学研究的现状设计学研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除了从自己的种学科——美术学那里继承了一套较完善的体系之外,它还要广泛地从那些相关的学科,如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建筑学、机械学那里获得启发,借用词汇,吸收观点,消化方法。
这便是当今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4.简述设计学各领域的代表人物与代表著作曾任英国美术史协会主席的佩夫斯纳爵士,在其《社会美术史》研究中,就已经孕育了对现代设计的倡导;他在1936年出版的《现代运动的先锋》更是现代设计的宣言而为西方的所有设计专业学生所必读。
德国建筑家、理论家森珀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
他在1860年至1863年期间出版了极富思辨性的三卷本巨著《工艺美术与建筑的风格》,着重探讨装饰与功能之间的适当联系。
奥地利美术史学家阿洛伊斯?里格尔,于1893年出版了被认为是有关装饰艺术历史的最重要的著作——《风格问题》5.简述当代西方设计思潮1.符号学理论。
根据符号学的理论,人类的思维和语言交往都离不开符号,而人的意识过程就是一个符号化过程,思维无非是对符号的一种组合、转换、再生的操作过程。
符号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媒介,符号又是表达思想情感的物质手段,简言之,人类的意识领域就是一个符号的世界。
2.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理论是一种社会学方法,其目的在于给人们提供理解人类思维活动的手段。
3.解构方法。
按照解构主义理论,我们可以运用科学的符号学原理来分析图像,并且分别说明其视觉的、文化的、以及语言的意义,这一分析过程被解构主义理论家称之为解码(Decoding)。
设计概论名词解释(尹定邦版本)第一章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营造法式天工开物结构主义设计学流线型风格绿色设计解构方法、主义考工记绿色设计混沌理论设计设计艺术学虽由人作,宛自天开髹饰录梦溪笔谈齐彭代尔宋应星斗拱长信宫灯梅瓶第二章设计的多重特性工业设计手工艺设计设计与消费设计的附加价值人机工程学工业设计造物激进设计功能主义企业识别设计前卫设计反设计运动高技术风格孟菲斯设计小组人性化设计瓦西里椅子红蓝椅沙利文第三章中国设计的溯源&第四章西方设计概观宋瓷唐三彩青铜时代青花瓷饕餮纹工艺美术运动哥特式建筑约翰·拉斯金勒·柯布西耶波普艺术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包豪斯学院失蜡法明式家具云锦故宫水晶宫博览会维多利亚风格巴黎地铁设计第三国际纪念塔风格派赵州桥景泰蓝惠山泥人多立克柱式威廉·莫里斯手工艺行会米拉公寓圣家族大教堂文丘里第五章设计的类型概念设计公共艺术设计手工艺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标志与标志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字体设计编排设计广告设计CI设计包装设计展示设计产品设计工业设计概念设计有机设计式样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标志形式设计第六章设计师设计师人机工程学人类行动学包豪斯宣言乌尔姆设计学院设计师的社会意识职业设计师视觉传达设计师产品设计师环境设计师企业设计师米斯·凡德罗流水别墅第七章设计批评绿色设计原则设计艺术批评设计鉴赏芝加哥学派德意志制造联盟历史折衷主义有机现代主义计划废止制拉斯金柯布西耶设计鉴赏朗香教堂高技术风格沙里宁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版本)第一章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第二章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约翰·拉斯金威廉·莫里斯新古典主义设计思维视觉传达设计CI计划现代设计思想人体工程学路易斯·沙利文彼得·贝伦布劳恩公司法兰克福水晶宫折衷主义第三章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亨利·凡·德·威尔德圣家族教堂维也纳分离派新艺术之家先锋派运动象征主义艺术现代之家文森公寓居里公园格拉斯哥四人第四章装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波尔多派好莱坞风格美国装饰艺术运动的风格艾琳·格雷保罗·布瓦列特拉里克非民主化艾里·坎第五章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起荷兰风格派勒·柯布西耶米斯·凡德洛德意志制造联盟德国工业同盟现代设计主义塔特林风格派构成主义杜斯柏格乡村混凝土住宅埃尔·李西斯基朗香教堂柯布西耶新精神宫第六章包豪斯包豪斯包豪斯宣言格罗佩斯莫霍尔·纳吉现代主义设计汉斯·迈耶俄国构成主义少则多形式导师构成主义第七章工业设计的兴起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度雷蒙·罗维芝加哥学派流线型风格流线型运动样式主义路易斯·沙利文亨利·德莱佛斯柯达第八章现代设计的职业化和制度化工业设计布劳恩公司系统设计原则阿基米亚和孟菲斯优良设计企业形象物理层次心理层次荷兰恩多文市马克斯·比尔托马斯·马尔多纳多史提夫·约柏斯第九章丰裕社传颂与国际主义风格波普艺术国际主义风格人机工程学设计伦理波普设计风格有机现代主义维克多·巴巴纳克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第十章世界现代设计(一)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意大利理性主义运动诺瓦茜托运动意大利反主流设计保罗·汉宁森爱多尔·索塔萨斯威廉·盖茨汉斯·华格纳吉奥·庞蒂赫尔辛基设计艺术第十一章世界现代设计(二)乌尔姆设计学院德国的现代设计德国青年风格德国系设计德意志工业联盟格罗佩斯汉斯·迈耶彼得·贝伦斯古格洛特兰姆斯汉斯·沙隆奥托·艾舍里特维特第十二章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解构主义绿色设计后现代主义国际主义风格高技术风格非物质设计设计思维视觉传达设计现代设计思想人体工程学新现代主义查尔斯·詹克斯文杜里反主流设计孟菲斯贝聿铭雅克·德里达补充:循环设计石器设计马家窑型彩陶青铜器设计饕餮纹仰覆莲花瓷尊唐三彩宋代瓷器青花和釉里红明式家具营造法式斗拱明清北京故宫北京四合院天坛的艺术设计赵州桥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借景纱禅衣漆双凤鼓说唱佣瓦当设计长信宫灯汉代熏炉唐代舞马街杯银壶霍塔旅馆巴黎地铁设计麦金托什设计奇才科拉尼汉宁森梓人传梅瓶伊索体系古希腊柱式玛雅原则东南大学设计学2015年考题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梅瓶长物志梓人传包豪斯宣言雅典宪章芝加哥学派风格主义大众文化设计管理策略罗维maya原则简答40分1、简述明式家具。
设计概论教案基本内容第一章导论第二章设计的基本概念与类型第三章设计的特征第四章设计目的与设计文化第五章设计的原则、方法第六章设计的程序与实现第七章设计的组织与管理第八章设计师的素质要求第九章设计教育第一章导论设计---现代文明的新形象设计作为人类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生存方式,其渊源是伴随“制造工具的人”的产生而产生的。
而早期人类有关设计的经验性总结,如中国古代的《考工记》和古罗马老普林尼(Plini the Elder)的《博物志》,都可视作设计学作为一门理论的最初萌芽和起点。
然而设计学成为一门新兴的独立的学科,则是20世纪以来的产物。
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它毫无疑问有着自己的研究对象。
由于设计与特定社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的联系,这使得设计本身具有自然科学的客观性特征;设计与特定社会的政治、文化、艺术之间所存在的显而易见的关系,又使得设计学在另一方面有着特殊的意识形态色彩。
这两个方面的特点正构成了设计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的独特的性质,因此设计应该被视作一种物质文化行为,而设计学则是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色彩的综合性的专门学科。
一、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一)设计学的研究范围设计学是关于设计这一人类创造性行为的理论研究。
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的和谐统一。
因此,设计学的研究对象便与设计的功能性与审美性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
就艺术学科领域而言,设计学又称为设计艺术学:就设计的功能性而言,设计学要对相关的数学、物理学、材料学、工程学、机械学、建筑学、电子学、经济学进行理论研究;就设计的审美性而言,设计学要对相关的艺术学、考古学、美学、色彩学、构成学、心理学、民俗学、传播学、社会学、伦理学等进行研究。
从学科规范的角度来看,由于设计学在西方是近些年从美术学、建筑学中分离出来的独立学科,所以我们在此依据西方对美术学的划分方法来对设计学作研究方向的划分。
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与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设计学概论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现状设计学可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在西方,___被称为美术史之父,而在中国,___(唐代)则是设计史的代表人物。
在中国古代汉语中,“经营”和“造物”是与西方“设计”相似的概念。
1977年,英国成立了___,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19世纪,德国的___和奥地利的___奠定了设计史分离于美术史的基础。
奥地利美术史家里格尔的著作《风格问题》被认为是有关装饰艺术历史的最重要的著作。
设计理论的最初萌芽和起点是中国古代的《考工记》和古罗马的《博物志》。
在西方,___的《美的分析》被视为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代表人物___强调用手工制作来反对机器和工业化。
人类工程学是研究人的劳动工作能力与极限,以及如何使劳动工具、作业条件、生活道具等与人的解剖结构、生理与心理等特性相适应的学科。
设计”这个词是文艺复兴时期作为艺术批评术语而发展起来的。
罗马的建筑师和工程师___在《建筑十书》中提到结构设计应当由其功能所决定。
___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奠定了明确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提出“少就是多”的原则,改变了世界建筑的面貌。
___则提出“装饰就是罪恶”。
___被称为战后的___。
___和___是对当代设计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法国结构主义哲学家。
当代西方的重要设计思潮包括符号学理论、结构主义、解构方法、混沌理论、绿色设计和信息技术。
其中,绿色设计源于60年代美国的反消费运动,成为重要趋势。
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改变了20世纪设计过程,尤其是功能决定形式的观念。
17、符号学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___,他对符号的研究开创了符号学的学科体系。
18、结构主义倡导者是法国人类学家___,他提出了结构主义理论,对人类文化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19、绿色设计是一场旨在保护自然资源、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运动。
我认为这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应该积极支持和推广绿色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