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现代水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现状及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4
水景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水景是景观设计中的尤其重要的因素之一,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水景的存在不仅仅能大大提升景观空间的档次和品位,同时也能形成局部的小的生态体系。
对景观自然形态水景有着最为独特的诠释,景观的世界里缺少了水,就如同蝴蝶的翅膀缺少了绚烂的花纹,就如同明媚的春天里缺少了鸟啼蛙鸣,无水不景观。
水景的形式有很多种,如静静的池塘浅底,流动的叠水裸石,绚丽的喷泉,优雅的补水雕塑等等。
在应用中,我们要极力的营造水景的生态体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水系不仅仅要具有观赏性,更要体现出来水景应该具有的人文关怀,好的水景它应该像一副山水画展现在人的世界里。
水景的类型一、按水体的形态划分,有自然式的水体,是保持天然或仿造天然形态的河、湖、溪、泉等。
有自然式水体在景观中随地形的变化而变化,有聚有散,有直有曲,有动有静。
规则式的水体,指人工而成的几何形状的水面。
如规则式水池、水渠、潭以及几何喷泉、叠水、瀑布等。
自然式的水体:规则式的水体:二、按水流的状态分,有静态水景、如景观中的海、湖、池、潭等,它能反映出倒影,给人以明洁、恬静、开朗、幽深等感受,人工营造的小水景,体现的是一种禅意、宁静。
有动态水景,如瀑布、喷泉、溪流、涌泉等,给人以清新明快、激动兴奋之感。
动静结合的水景:水有平静的,流动的,跌落的和喷涌的四种基本形式,反映了水从源头(喷涌状)到过渡的形式(流动状),到终结(平静状)的一般趋势。
在水景设计中叶可以利用这种运动过程创造水景系列。
在该过程中往往不止使用一种,可以一种形式为主,以其他形式为辅,或将几种形式相结合。
以跌水的形式:以喷泉的形式:以小品的形式:水景的特征一、光影性水本身透明无色,但因环境关系,可以富有色彩的变化。
水流经水池、台阶或水墙的表面时,这些构筑物表面装饰材料的颜色会反映在水面,使水面的颜色看起来更加丰富。
宁静的水面具有一定的倒影能力,水面会呈现出环境的色彩。
倒影能力与水深、水底和壁安定颜色深浅有关。
分析水景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引言:在园林水景规划设计中,水景已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它具有水的固有的特性,表现形式多样,易与周围景物形成各种关系。
如何利用水景来表达作者的意图、如何在统一中求变化以及丰富空间、表达效果等问题上,都需要设计者全面的思考与探讨。
所以说,分析水景的特性,明确水景的作用,了解水景的设计形式,利用水景和各种景观元素的关系,以表达设计的意图,是值得我们耗费精力、气力去追求、探讨的课题。
在水景的设计中也要有必要的设计要求:第一,在总体上,水流设计必须与周围地形紧密结合,宜成环抱之势,以利水体循环流动。
打破各自割据封闭局面,避免死水,减少垃圾堆积,减少人为动力,减少养护工作量。
第二,从平面上形成各种不同块面形状、线条、排成多种丰富地理形态。
如岛、半岛、港湾、河川、池塘、湿地……第三,从剖面上形成各种不同水深和剖面形状,适应不同水生植物、动物生长。
这也是生物多样性的一方面。
第四,从环境上要求,要有阳、有阴、半阴阳的小气候,创造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
第五,从地形上要求,要能够汇水,但避免污染。
自然形态的水池汇水是节水重要内容,同时又节约管线。
人工水池应避免外水溢入。
这是二种不同地形要求,但都要符合地貌自然规律。
第六,在景观上要求在造岸款式、水体大小、水流动态,内外种植、山石布置等多方面的对比统一。
远眺时,视线要有深邃幽静的情调;近视时,水面要有凌波贴身的感觉。
第七,在水质考虑上,以自然、生态、自净为主。
以生物、物理、化学等人工手段为辅助。
水质的考虑,要优于水型的设计之前,切不可把水质并归于人工的干予。
第八,在水流设计上,要符合水姿设计要求,也要符合生态的循环要求。
二者的统一结合,是设计的上策。
例如涌泉的出水口也是补充水源口,涌泉的取水口也形成了循环水出溢水口。
第九,从观念上说,要有节水的意识。
在规模上、水型上、水源上、水质保持及细节处理等方面贯彻节能思想。
综合利用水环境作景观因素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水景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摘要:随着全球科技的不断发展,景观园林建筑的形式不在局限于山水景物等自然界中的实景实物的结合了,在现代化的设计中无论是中国园林建筑还是西方园林建筑,都不可避免的增加了声、光、电等代表着现代科技的元素,诚然在现代园林建筑中山石水景与声、光、电碰撞出了彩色的光芒,但是水与水景在园林建筑中仍然占据着无可动摇的地位,在设计师的妙笔生花下的各式各样的水体景象分别于古典的山水和现代的声光电设备都能打造出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胜地。
本文就水景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水景;园林;应用前言一、水景作用作为园林景观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水体对其整体的景色的构造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一)基底作用水体面积较大的景观其就会给人一种视野开阔、坦荡的感觉,这对于周围的景观来说就起到了一种基底作用。
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进行水体的营造的时候,应选择视野开阔的位置;并且合理的利用其基底的作用,其周围的环境进行植物的合理搭配种植,实现对其的景观的塑造,并且尽可能的保证周围的景色可以倒映在水面上,这样将水面的倒影和周围的非水体景观进行有效的连接,实现其景观的基底展示作用。
如图1.图1(二)系带作用系带作用,是指水体呈线型,将园林中周围的景点、园林的空间、风景、等有效的串联起来,将其组成一道风景的游览的序列,这样既可以实现整体景观水体,一般情况下这种系带作用常常被应用在河流、山涧中。
比如扬州的瘦西湖,其就是根据沿湖周围的景色进行合理的安排,发挥了水体的系带的作用,实现了其景观的整体性塑造。
并且游人可以泛舟在湖上,欣赏沿路的景色,将各个景观的特色都浏览串联在一起欣赏。
(三)焦点作用水体具有引申人的视线的作用,因此,其同样可以用来聚焦人的视线。
比如瀑布、壁泉等一些动态的水景其声音和流动的形态都可以吸引人们的焦点。
这种景观就可以通过其发挥焦点的影响,在园林的设计中形成其主景。
二、水景在园林中的应用(一)静水在景观中的应用静水的应用类型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规则式水池,一种是自然式水池。
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运用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观也在逐渐的发生改变,所以人们对于园林设计中关于水景的设计要求也在逐渐的提高。
水景在整个园林景观中的作用是越来越彰显出自己的重要地位,现代的园林设计师应该不断的在专业领域上有所建树,不断学习,更新理念,要跟上现代人的理念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速度。
伴随着人们生活环境改变和住房的改善,生态化城市的概念已经体现在越来越多的现代城市建设规划中,城市景观作为最重要的生态景观和大型建筑。
尤其是对水景的营造,水景营造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手段,园林设计师们越来越重视水景的引入与利用,将水元素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有效方式,通过水景的营造,形成自然景观与人造景观的融合性,激活城市园林景观中的每一个要素,获得了良好的景观效果,提升了城市形象。
一、水景营造的风格及形式园林中水体按照平面形式可分为规则式和自然式。
自然式水体平面形状大多因势发展,如溪流、湖泊、江河等随地形变化而变化,轮廓柔美,可自成景观要素,具有观赏性,在空间中更加自然化。
规则式水体平面多为几何形,多是人为因素形成。
轮廓规则呆板,不宜于单独成景,但运用较为灵活,不受空间局限,具有实用性。
景观空间中,主要考虑水的形态设计,如静水、流水、落水和喷水。
静水多表现涓涓细流、蜿蜒曲折、平静如镜、波纹涟漪等视觉意境,通常利用天然水体以及根据周围环境影响,因势而建。
简洁的水面与周围环境相结合,也可利用倒影,扩大和丰富空间,增加凝聚力。
流动赋予了水的力量,在园林水景设计中,常将水和地形地物灵活的结合应用,形成溪流、叠流等流水景观。
同时常将亭台、小桥、山石、花木等穿插其间,形成动静呼应的景观效果。
每个环境空间都有水的气息,通过流水的穿插可以体现各空间之间的联系。
落水主要从自然瀑布演化而来。
在园林景观中,常利用天然地形高差或是人工构筑高差,借助循环泵模拟自然的飞流瀑布、洪流跌落的效果。
水量不同,营造的落水效果也不同。
浅析水景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园林景观的设计要求也不再仅仅是限于各种景观元素的堆砌,而是更加注重整体的和谐,水景作为一项重要的设计元素,其自然之美与流动之美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青睐,因而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恰当地运用水景,结合园林特色进行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详细探讨了景观园林中水景的实际应用和设计。
同时,它使用动态和静态的组合来相互补充。
同时,还能依据地形特征提供一些指引,并能有效地划分出景观中的物体。
通过对特殊的水系结构进行协调、学习,并对其在各种地形要素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园林中的应用,从而更好地认识和享受水景。
关键词:水景;园林景观;现代设计;城市景观一、引言近年来,与住宅景观相关的众多因素中,一种水上生活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就是水景。
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在无法同时获得水景和特定房屋的情况下,约有44.8的购房者会选择有水景的房屋,近79.1%的购房者会感觉到海滨房屋是必要条件。
今天的水景无意间流入了人们的心中,与此同时,它已逐渐成为现代住宅景观设计过程中的关键部分。
二、水体景观自身的形态(一)园林景观设计基本概述大部分的时候,园林景观都是在一个特殊的地方,可以通过建筑的方式来改变原本的地貌和植被,让这里的建筑变得更加的舒服,也可以让人的居住条件变得更好。
随着相关的园林规划工作进行,整个城市的环境和美学水平都得到了显著提高,其艺术性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关的园林规划运用在绿化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所以在未来的园林规划中,设计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在进行规划的时候,要根据河流的形状来进行规划,必须要将水景的形状和走向呈现出来,这样,就可以达到设计的目的,也可以通过对水的形态进行分析,从而达到完美的效果。
(二)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设计的作用1.衬托作用在进行园林规划的时候,如果水景的设计更加的科学,更加的合理,这样的话,最后的效果就会更加的理想化,也会更加的有生命力。
现代水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现状及应用水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
水具有灵活、巧于因借等特点,能起到组织空间、协调水景变化的作用,更能明确游览路线、给人明确的方向感。
景观设计公司的设计师需要全面的理解和掌握水的特性,才能更好的表达出水景设计的意图。
但是随着地球水资源的日益短缺,我们不得不想想未来该如何去营建适于人欣赏的水景成为每一个景观设计师所面临的问题。
一、现状分析中国园林素有“有山皆是园,无水不成景”之说,由此可见水对于景观的重要性。
可是,水景现状却令人勘忧。
城市中随处可见的大喷泉却静静的躺在水里而不喷水,到处是被污染的河流、小溪,还有那笔直高深的蓄洪大坝,更不用说那些早已干涸的水池了……,这是一种很普遍的水景现象,也是一种很可悲的水景现象,发人深省!人固然有着亲水的本性,而景观设计公司也在努力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这本身是件好事,可是结果却是令人失望的。
近日,有关媒体刊发了一则“缺水城市滥刮圈水造景之风”的消息。
该文指出:在水资源紧缺的华北、西北一些城市,近年来出现大造城市景观水之风。
有的城市“拦河筑坝”,把河水“圈”在城内;有的城市耗巨资“挖地造湖”,人为制造水域景观。
据调查,目前黄河流域正在打造水域景观的大中城市已有16个,仅郑州、西安、咸阳三市计划投入的相关“圈水”资金就达40多亿元。
在水资源日益缺乏的今天,如何去营造宜人的水景,如何去满足人们亲水的这种需求,成为摆在我们设计师面前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二、解决对策大多数情况下很多设计师在设计水景时大都是采用借鉴的原则。
国外及国内的很多大城市大都是用大喷泉、大水体来形成美丽壮观的水景,于是各地的中小城市也不顾自身的条件,争相模仿这种大气壮观的水景,结果就出现了上述的结局。
水来自于大自然,她有着动的喧器,静的和平,还有韵致无穷的倒影!在设计水景时,我们更应该考虑地域水资源的状况,尤其是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如何设计水景更应该值得考虑。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空间应用分析摘要:新时期,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水景空间设计在城市园林中的运用也普遍起来,以下笔者就水景空间设计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景设计;园林景观;形式与类型目前,城市中的水景形式已然新意十足,各式各样的水景已经被运用到设计之中,给我们带来无尽的美的视觉享受。
如何更好的营造一个灵动的水景空间并能遵照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其更好的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我们探索的一个课题。
一、景观水景的设计概况自古以来,水空间为人们活动提供场所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水空间经历了以原始自然形态为主的状态到被工业破坏导致生态失衡再到人们积极的改造现状的一个过程。
现在的人们在设计的同时着重强调了人性的尺度,多样化并和谐共进。
强调多功能的同时注重能效。
水空间的广泛应用使我们的生活环境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
水体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还可以反映地方的特色,结合区域的特点,展示地方的文化特色,使其文化底蕴更加浓厚,同时与园林中的建筑、小品交相呼应,美不胜收。
素来也有文人墨客流连忘返于山水之间,更能说明水的魅力。
二、水景的形式与类型水体景观,一般大致可分为自然水体、人工水体及自然与人工相结合三种类型。
自然水景即充分利用项目周边的天然湖泊等水系资源进行规划布局,随形而变,弯弯曲曲,有聚有散,有动有静。
使人们在享受中如同亲近着大自然。
人工水景即将没有水源的地方设计出特定的水景效果,通常以几何形状、规则式为主。
其规模大小不一,有的作为主要的核心景观,有的则作为点缀。
自然与人工结合的方式则是将周边自然水景引入区,与区设计的人工水体相结合贯通,使其更富有新意。
在水体景观设计中通常按水流的状态可以将水划分为静态水景与动态水景。
静态的水可以给人温和、安逸,清新,宽阔等感受,就如同一面大镜子,可以反映周边的景观面貌,倒影出周边的景物,使空间丰富了层次、扩展了空间。
探讨水景艺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摘要:水遇到风,可以凉风袭人,给人凉爽的感觉;遇到光可以光芒四射,给人带来活泼、热情的感觉。
所以适当的做一些水景设计,能够使环境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在生态环境中,水是最活跃和动感的因素,对于流动的水可以使人的情绪更加激昂。
大面积的水还能够把空气中的微尘给吸收掉,可以对空气起到净化的作用,而且也能够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使人居住起来更加的舒适,这对于居民的身体健康起到很好的效果。
本文主要介绍水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和应用手法。
关键词:水景;原则;水景设计方法1.水景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性1.1立体效果的应用水元素是现在的景观园林里最重要的元素。
根据现代园林建设的具体要求,以及水景在营造设计的应用上,具有变幻无穷的立体动态效应。
水的流动性和艺术性可以让人们更亲近自然和保持精神上愉快的享受。
它可以带给人类源远流长的创作灵感,让人们创造了更巨大的文化财富。
艺术品的宁静致远,无异于就是实现了水景立体化的美感。
比如:在湿地公园创造了人文和自然风光的元素结合,构建出一幅幅山明水秀的美丽人间画面。
不管是春夏秋冬还是斗转星移,在人们住宅区的小花园里,或者是街头小巷人们休息和娱乐的地方都可以享受到鱼翔浅底、细水长流、鸟语花香的美好自然风光。
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充满诗情画意和闲情雅致。
利用水的流动跳跃性刻画了优美清新的花草树木等元素,让这些自然元素与水元素相互衬托和相互交融。
例如:在杭州九溪玫瑰园,自然的水与植物的形、色很和谐地融合起来,一片水生植物遮掩了大片水域,水系的尽头与植物的天际线一同隐于远处。
1.2全新效果的应用设计师运用高端的现代技术和丰富的灵感,将视觉、嗅觉、听觉充分地利用水元素的变化多端的全新效果,应用到园林景观的设计当中。
让人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与负氧离子亲密接触,感受这全新的效果。
灯火璀璨的街头夜景下,或是在熔岩的屋顶与墙壁造型和“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水影像都直接映入眼帘,冲击着人们的视觉效果。
水景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有效运用分析摘要:城市化发展的深入使得高大的建筑越来越密集。
在植被覆盖面较少的城市环境中,人们对于景观园林的美化效果要求越来越高。
能否将大自然的美以简化又不失雅观的方式展示在人们的眼前,有赖于设计者的水准。
在景观园林设计中,水景的点缀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水景的恰当布置可以展现出人造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完美融合。
从而使景观园林的设计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具有更高的观赏性。
现主要对水景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水景;景观园林设计;有效运用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绿化要求逐渐提升,人们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新要求,颜色单一的混凝土建筑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审美要求,园林景观设计变得尤为重要。
回归自然正成为现代人生活的追求。
水作为一种自然要素,是园林景观的血脉,体现了园林景观的动态美、色彩美、意境美,在景观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
园林景观设计中有了水的存在,景观才能有灵性,具有生命活力的水将整个园林景色活灵活现的展示出来。
水景设计比自然水景更能体现空间氛围,不但更适合于玩赏,还易于控制。
水景设计因其灵活的特点,能够展现独特的园林景观美感,增添园林的整体性,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园林服务。
1水景在园林中的作用1.1基底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大面积的水面可以发挥托浮水景的基底作用。
同时,当整体水面空间具备一定的画面感时,较小的水面也可以发挥其基底作用,景观在具有画面感的水面上,产生倒影,进一步扩大与丰富空间。
如靠近湖边的垂柳、天空中的云朵倒影在湖面,增大了空间范围及视觉感受。
1.2系带效应水能够将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水面统一在整体环境之中,不管是动态的水还是静态的水,都能实现整体立体感效应的创造,在一定程度上串联各异的园林空间以及景观。
其他景观则围绕水体来进行布局,让景观产生极大的整体性,扩大人们的视野,但又使它们都具有水这一共同的元素而统一。
1.3焦点作用水是流动的,而正是这种流动带来了生生不息的力量,从而推动整个生命的进程。
水景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有效运用提纲:1. 水景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2. 水景的种类及其特点3. 水景的布局与设计4. 水景的维护与防护5. 水景在经济、环保、文化等方面的价值一、水景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作为园林景观中的一种重要部分,水景具有许多特殊的魅力。
人们为何喜欢在园林中加入水景?水景具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优点:1.1 美学价值水景的美学价值体现在许多方面,比如说:- 水的流动和音效反复的冲击,可以给人们一种和谐、和平和舒适的感觉。
- 水景的纹理、波澜、色彩和反射等特性可以增强景观的多样性和变化,使人们对景观的感觉更丰富。
- 水景可以作为整个园林设计中的焦点,吸引人们的目光。
1.2 生态价值水景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可以为园林提供自然气息,改善空气质量,并提供生活机会,比如说:- 可以增加空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净化空气质量。
- 可以作为生物群落的栖息地以及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 可以促进土壤的保持和壤质的改善。
1.3 建筑价值水景设计能够成为一种建筑元素,改善整个园林设计的风格和氛围,比如说:- 现代园林设计中,适当的水景将成为一个现代园林景观的特色。
- 可以作为建筑中与自然融合的元素,打造出极佳的建筑设计空间。
二、水景的种类及其特点2.1 设计风格分类水景的设计风格可以根据不同的建筑环境,被分为有:- 日式- 中式- 西式2.2 水景类型水景中的主要类型有以下几种:- 湖泊:湖泊是水景中最常见的的水域形态,是由大片水体组成的圆形水池到几公顷的水体。
根据场地的自然特征,湖泊也可以分为山地湖泊和地平线湖泊。
- 喷泉:重要的景观组成部分,是由水泵输送水流并喷出水柱,构成特殊且美熠熠生辉的场景特点。
- 瀑布:对于接地的岩石或者其他景观元素,这部分水景特别适合设计瀑布。
根据瀑布高度的不同,大小水珠,产生的水流也是多样化。
- 水道:水道设计是园林中非常视觉的元素。
它通常是调节水流、引入水景、加强诗意和厚重感的一种设计策略。
水景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有效运用剖析水景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有效运用是现代园林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
水景通常包括池塘、喷泉、瀑布、小溪、水帘墙等景观元素,同时还可以通过光线、音乐等手段来增强效果。
首先,水景可以增强景区的美感。
水是大自然中非常重要的元素,水景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当人们看到水景时,会有一种身临其境、沉浸在其中的感觉,这种感觉会让人产生愉悦和轻松的情绪,从而提升游客对景区的满意度。
其次,水景可以改善气候环境。
水有强大的空气湿度调节能力,可以使空气湿度适宜,减少干燥和燥热的感觉,给游客带来舒适感。
同时,水景还可以净化空气,吸收有害气体和粉尘,提高空气质量,让游客呼吸到更加清新的空气。
第三,水景还可以增加景区的娱乐性。
水景可以通过设计不同的水型和喷泉效果,使游客感受到水的奇妙变化。
同时,可以将水景与音乐、灯光等元素结合起来,制造出音乐灯光水幕秀等不同的娱乐效果,吸引更多的游客,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第四,水景可以增加景区的文化底蕴。
在水景设计中,可以采用传统的山水画、汉唐诗词等元素,营造出古朴的氛围,让游客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同时,可以在水景周围设置红墙绿瓦、古朴的建筑等元素,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艺术的魅力。
第五,水景还可以提升景区的生态环境。
水景中的水是活水,它可以吸引许多水生植物和动物,在水边形成一个繁荣的生态系统。
同时,水景中的水还可以滋养周边的植被,为游客提供清新的氧气,打造出一个生态良好的旅游环境。
总之,水景在现代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不仅可以美化景区、改善气候环境、增加娱乐性和文化底蕴,还可以提升景区的生态环境,为人们带来舒适、安逸、健康的旅游体验。
因此,在园林设计中对于水景的设计和运用需要极大的关注和研究。
景观园林设计中水景的应用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知不断提高,水景作为景观园林设计的重要元素,在当今景观设计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水景可以美化环境,改善空气质量,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将介绍水景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1.水景的选址首先在景观园林设计中,选址是非常关键的部分。
在水景选址的时候,需考虑水源的来源及水位高度、水质、景观条件及娱乐需求等因素。
比如说,视觉效果出色的水景应具备再三方面表现。
首先是要优美宏伟,自然流畅;其次是确立景色的前景、中景和远景。
优美的水景固然会吸引更多的人,但要落实至细化设计中却难得多。
2.水景的设计在水景设计中,应优先考虑水景的布局,布局合理才能更好的实现功能。
水景可以由瀑布、小溪流、喷泉、水柱、喷泉、人工湖等组成。
此外,在水景的设计过程中,也需要考虑环境的自然条件,如水源的流动速度、本地的气候条件等因素,以确保水景的美观和安全性。
3.水景的建设与管理在水景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应该考虑建设的成本和维护的费用等因素。
水景的维护需要有专业的团队,定期检查及清理水流,确保水质干净,植被的生长,在保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为民众提供一系列的娱乐和服务。
4.水景的重要作用水景作为景观园林中的重要元素,在美化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和提供娱乐服务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小溪流可以使人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感受到自然之美,喷泉可以为城市增添人气,同时也可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人工湖可以为市民提供垂钓、游泳、划船等娱乐活动的场所,还可以净化水质,提高城市空气质量。
同时,有研究指出,互动性较强的水景更有利于人们的心理健康。
总而言之,水景作为景观园林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意义和功能,通过水景,能够把自然的美带到城市里,为城市人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为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城市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水景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摘要:水景作为构成园林建造的一个基本要素,其广泛应用于各类园林景观的建设中。
以自然为依托,结合人们生活环境和审美要求,创造出声形并具的水景是现代园林水景设计的方向。
通过对园林水景的常用形式与设计原则的分析,提出水景设计应遵循的实用性、可持续的理念,为园林水景设计的实施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水景;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应用0 引言随着人们对生活、居住等环境要求的提高,生态城市理念在现代城市规划中得到越来越多的体现,城市园林作为最主要的生态景观而大量建设。
水景作为我国园林建设的核心理念具有悠久的历史,自古就有无水不成园之说[1]。
在我国的水景迅速发展的同时,如何兼顾实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是我国园林设计师面临的问题。
1 园林水景的类型及景观效应1.1 园林水景的类型园林水景是利用水体的基本特性,按照需要对其进行艺术的处理,创造出各种美妙水景的一种造景手法。
静态的水景给人以平静、凝重的感觉,动态的水景给人以明快、活泼的感觉,水景不管是其静态美,还是动态美都给人们带来赏心悦目的感觉。
水景总体上可以分别自然型和人工型2类,但由于其形成原因与构造手法不同,具有泉水、瀑布、溪涧、河流、潭渊、池塘、湖泊、喷泉、水幕、跌水等多种形式。
1.2 园林水景的景观效应水的景观效应是由水的形态美、动态美、静态美、声音美、映射美等美学特征诱发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与自然形意相融的效应[2]。
水景因其多种美学特征,在园林设计中具有装饰功能、观赏功能、参与功能等多种景观效应。
小体量的水景和层次感鲜明的跌水、落水均具有美化环境、活跃气氛的作用,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是公共空间环境中常用的装饰景观。
水可单独作为艺术品的主体,也可以与建筑物、植物等组合,通过其产生倒影将不同的景点和园林空间联系起来,扩大和丰富整个视觉空间。
通过直接接近和触摸水景,能够调动人们的参与行为,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
2 水景的作用与设计原则2.1 城市园林水景设计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品质得到提高,对城市生活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水景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有效运用剖析水景是景观园林设计中常用的一种自然要素,它不仅美观而且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水景的巧妙应用,可以为景区带来生机与活力,让人们在自然的环境中尽情地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之美。
本文将从6个方面逐一分析水景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有效运用。
一、增加景区的生态氛围水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它是一种重要的生态要素。
在景观园林设计中,水景的运用可以有效地传递出生态的氛围,营造出自然、和谐、舒适的环境。
大片茂密、繁茂的植被和灵动的水景相得益彰,能够营造出迷人的自然气息,让人们不自觉地放慢了自己的脚步,静静地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
二、弥补缺少自然水域的场所三、提高景区的热度和美誉度在众多景区竞争的市场中,如何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成了园林设计中必须考虑到的重要因素。
恰当利用水景,可以让景区更有个性化、更与众不同的特征,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感,从而吸引到大量的游客,同时也提升了景区的热度和美誉度。
四、丰富景区内的游览体验游客们不仅仅是希望在景区中领略自然美景,还乐于亲身体验其中的知识和文化。
通过巧妙的设计,将水景与自然山水、花卉植被相结合,能够为游客带来更加丰富、完整的游览感受。
游客在赏析水景的同时,可以了解到水生物和水生植物的特点和生态环境,加深对生态保护的认识。
此外,在水景周围的步行道、小路、观景平台等设施的设置,能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游览体验。
五、促进景区内部地域性特色的展现中国各地的自然风光各有千秋,各地园林设计专业人才应根据不同地域的特点,将当地景观特色巧妙地糅合到园林设计之中,以此达到展现出地域特色的目的,从而建立景区自身的风格。
水景可以作为这种地域性特色的体现之一,通过加工和设计,创造出各种地域特色的水景。
例如,有些景区可以采用喷泉、音乐喷泉、湖泊或山泉等元素,来展现水景的地域特色。
六、为景区的功能服务最后,水景还可以营造出多种场合,为景区内的各种功能服务,从而增加其使用性。
水景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摘要:园林设计中之所以经常使用水景,一方面是因为水的形态多变,能够有很多种造型表现,另一方面水景在调节生态、气候方面具有显著作用,能够起到优化景观环境的作用。
自古以来,水经常被应用到园林设计中,水景发挥出独特声音、光泽,对园林设计具有无可取代的作用。
园林中水景一般是瀑布与小溪造型居多。
有了水的点缀,整个景观在视觉上会显得更具层次感;原本静态元素居多的画面,因为有了动态元素加入,显得更加生动,景观的整体环境氛围也更优美。
除了能给人一种视觉观赏价值,还能从精神上使人更加放松、享受。
在自然环境中,水是调节环境气候的关键,可以调节空气的湿度与质量,也能净化和过滤空气,使环境更加适合人们生活。
水景也给各类动植物的生存塑造更加适宜的环境,能够增加区域内动植物的多样性。
关键词:水景;园林景观;应用引言园林景观设计是园林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水景的应用能使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更具环保性,充分发挥园林景观设计的作用,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
现阶段,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和需求,科学合理地进行选择,使水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更好的应用,进而不断提升社会环境。
1、水体景观形态的相关理论概述1.1园林景观设计基本概述通常情况下,园林景观设计会被划定在某一固定的区域,创作者可以在该区域内自由发挥,既可采取园林艺术表现手法、技术手段等进行设计或者修改原地貌,也可通过水景布置在整体上提升环境舒适度,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在对某区域进行了园林设计后,该区域的外观得到美化,环境得到优化,整体的文化艺术内涵也得到了提升[1]。
所以,未来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应该重视设计水景这一环节,借助各种各样的设计模式与设计思维,满足不同主体的需求,进而促进国内园林设计水平的提升。
1.2水体景观设计基本概述水体景观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水景更是园林设计中的必要组成。
水体景观强调设计效果,涵盖了工程建设和土木设计等。
水景在园林景观中的合理运用【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式的城市已经成为了城市的发展趋势,所以园林设计显得更加重要,现代园林可以说是从传统园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现代园林景观更加的注重人文因素,在设计时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做到以人为本,使设计更加科学化人性化。
一直以来水景可以说是园林景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也在不断的增强,所以在进行园林设计时设计师对水景的设计看的越来越重。
所以本文就围绕水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作了简单的阐述,文章介绍了水景的设计原则以及水景的功能和效果等等,具体的阐述了水景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
【关键词】水景园林景观效果设计原则运用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引言中国的园林一直都有“有山皆是园,无水不成景”这样的说法,由此可知水对于园林景观的重要作用。
水可以说既是园林造景不可缺少的素材,也是园林风景设计中不可缺少的的一部分,水景一直以来就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元素。
水景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它不仅仅可静可动,还可以发出声音,可以很好的映射周围景观。
水既可以单独成为艺术品的主体部分,同时也能够和建筑物,植物以及雕塑等其他艺术品组合成为独特的风景,创造出不同风格特点的艺术作品。
当前水景在园林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运用,也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和效果,园林中的水体不仅仅可以用来造景还可以分隔空间以及供游客嬉水、泛舟。
水景已经成为了园林景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园林中水景的效果和作用1.水景的装饰功能装饰功能的水景能够美化环境、也能够活跃气氛。
用水景来作为媒介造景时,能很好的体现景观美感和自然的特性,能够有效起到点缀、渲染、衬托等效果。
一般说来装饰性水景都具有明确的主从之间的关系,其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点:(1)具有很好造型装饰的效果,我们知道小体量的水景对空间环境具有较好的装饰效果。
【精品文档】现代水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现状及应用
现代水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现状及应用
水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
水具有灵活、巧于因借等特点,能起到组织空间、协调水景变化的作用,更能明确游览路线、给人明确的方向感。
设计师需要全面的理解和掌握水的特性,才能更好的表达出水景设计的意图。
但是随着地球水资源的日益短缺,我们不得不想想未来该如何去营建适于人欣赏的水景成为每一个景观设计师所面临的问题。
一、现状分析
中国园林素有有山皆是园,无水不成景之说,由此可见水对于景观的重要性。
可是,水景现状却令人勘忧。
城市中随处可见的大喷泉却静静的躺在水里而不喷水,到处是被污染的河流、小溪,还有那笔直高深的蓄洪大坝,更不用说那些早已干涸的水池了,这是一种很普遍的水景现象,也是一种很可悲的水景现象,发人深省!
人固然有着亲水的本性,而景观设计公司也在努力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这本身是件好事,可是结果却是令人失望的。
近日,有关媒体刊发了一则缺水城市滥刮圈水造景之风的消息。
该文指出:在水资源紧缺的华北、西北一些城市,近年来出现大造城市景观水之风。
有的城市拦河筑坝,把河水圈在城内;有的城市耗巨资挖地造湖,人为制造水域景观。
据调查,目前黄河流域正在打造水域景观的大中城市已有16个,仅郑州、西安、咸阳三市计划投入的相关圈水资金就达40多亿元。
在水资源日益缺乏的今天,如何去营造宜人的水景,如何去满足人们亲水的这种需求,成为摆在我们设计师面前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二、解决对策
大多数情况下很多设计师在设计水景时大都是采用借鉴的原则。
国外及国内的很多大城市大都是用大喷泉、大水体来形成美丽壮观的水景,于是各地的中小城市也不顾自身的条件,争相模仿这种大气壮观的水景,结果就出现了上述的结局。
水来自于大自然,她有着动的喧器,静的和平,还有韵致无穷的倒影!在设计水景时,我们更应该考虑地域水资源的状况,尤其是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如何设计水景更应该值得考虑。
在此,园林学习网想就如何在水资源缺乏地区营建水景做一些探讨。
2.1宜小不宜大原则
多考虑设计小的水体,而不是那种漫无边际、毫无趣味可言的大水体。
之所以现在出现了那么多的大水体可能与人们好大喜功的心理因素影响有关,也许大水体会让人更能感觉到水的存在,更能吸引人们的视线,可是建成后的大水体往往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大水体的养护之困难可能是设计师在设计之初所没有考虑到的;大水体往往让人有种敬而远之的感觉,而没有想亲近的感觉,因为往往在水体旁边都会有类似此处水深,禁止游泳等警示性的牌子;大水体一般是靠人工挖出来的,因此大都是死水,一旦发生水体污染问题,那将是致命的。
而小水体容易营建,这是其中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小水体更易于满足人们亲水的需求,更能调动人们参与的积极性,更何况在后期养护管理中,小水体便于更好的养护,并且在水体发生污染的情况下,小水体更易于治理。
2.2宜曲不宜直原则
我们古典园林营建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师法自然,即在设计中要遵循大自然中的规律,我们可以看一下我们大自然中的河流、小溪,它们基本上是蜿蜒
曲折的,因为这样的水景更易于形成变幻的效果。
尤其是在居住区中更易于设计成仿自然的曲水!然而,在现实中,很多人则将水体设计的成笔直的,也许他们是想体现人工美、人工征服自然的能力吧!
2.3宜下不宜上原则
宜下不宜上指的是设计的水景尽可能与自然中的地球引力相符合,不要设计太多的大喷泉,他们大多是向上喷的,是需要能量来支持它们抵消重力影响的,是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
因此,在现实中我们最好能充分利用重力的作用,用尽可能少的能量来形成尽可能美的景观。
这是需要考验设计师创新能力的。
2.4宜虚不宜实原则
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虚的水景也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此处的虚的水景是相对于实际水体而言的,它是一种意向性的水景,是用具有地域特征的造园要素如石块、沙粒、野草等仿照大自然中自然水体的形状而成的。
这样的水景对于严重缺水地区水景的营建具有特殊的意义,同时这样的水景更易于带给人更多的思考、更多的体验。
这也许是真实水景所无法比拟的,因为真实的水景往往只能带给人们一种视觉上的满足、一种很肤浅的体验。
2.5关注野草之美,反对草坪热
前几年全国各地兴起了一股兴建大草坪的热潮,不管是身处海南,还是位于大连,你都能感受到这股热潮的猛烈侵袭。
到处是让游人止步的大草坪,到处是被践踏的一片狼藉的大草坪,到处是需要园林工人经常浇灌、修剪的大草坪,结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的面貌,但是对于人们所真正需求的环境却并没有多大的改观。
正因为这股浪潮,加速了具有地域特征、生命力强的野草的消亡;正因为这股浪潮,加速了水资源的日益短缺;正因为这
股浪潮,最后终于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野草的美丽。
因此,对于水资源缺乏的地区,更应该重视乡土草的应用。
三、结语
水资源日益缺乏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因此,对于如何在缺水的今天去营建美好、宜人的水景是我们每一个景观设计师的责任,正如约翰
•O•西蒙兹先生所言:我们可以说,景观设计师的终生目标和工作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他们的生活同生活的地球和谐共处。
水景观表现形式多样,易与周围景物协调统一,同时它灵活,巧于变化,能够丰富水景的设计。
依水景观能否充分表达作者的意图、如何在统一中求变化以及丰富空间表达效果等问题上,都需要设计者全面的思考与探讨,这也是由依水景观自身特点所决定的,所以说,依水景观与水景设计之间的关系,也是值得我们耗费精力、气力去追求、探讨的课题。
结语:任何一个人,都要必须养成自学的习惯,即使是今天在学校的学生,也要养成自学的习惯,因为迟早总要离开学校的!自学,就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行路,还是要靠行路人自己。
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人,对学习很难做到学而不厌,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坚持。
希望大家坚持到底,现在需要沉淀下来,相信将来会有更多更大的发展前景。
本文由王敏老师编辑整理,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