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稳健性的修正作用
- 格式:pdf
- 大小:358.69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的相互影响【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相互影响。
在首先概述了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要性,并阐述了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接着在分析了公允价值的定义与特点以及会计稳健性的含义与重要性,并深入探讨了公允价值对会计稳健性的挑战以及会计稳健性对公允价值的影响。
文章对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的平衡进行了讨论。
在总结了全文的观点,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提出了结论建议。
通过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公允价值和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为会计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稳健性、影响、挑战、平衡、定义、特点、含义、重要性、总结、展望、建议1. 引言1.1 概述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是会计领域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在会计信息的质量和真实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公允价值是指资产或负债在市场上可以立即进行交易的价格,它反映了资产或负债的当前价值。
会计稳健性是指会计报表制订时应保守处理,即在面临不确定性时更倾向于选择较为悲观的情况。
这两个概念在实践中往往会相互影响,公允价值可能对会计稳健性造成挑战,而会计稳健性也会影响公允价值在会计报表中的表现。
深入研究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的相互影响对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公允价值的定义与特点以及会计稳健性的含义与重要性展开讨论,探讨公允价值对会计稳健性的挑战及会计稳健性对公允价值的影响,最终寻求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平衡,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可靠性。
1.2 研究背景公允价值的引入也给会计稳健性带来了挑战。
会计稳健性要求会计师在面对不确定性时保守核算,尽量避免高估资产价值或低估负债价值。
而公允价值的核算方法可能会受到市场波动和主观判断的影响,导致资产和负债价值的不确定性增加。
本文旨在探讨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的相互影响,分析公允价值对会计稳健性的挑战以及会计稳健性对公允价值的影响。
通过研究这一问题,可以更好地理解会计核算方法的变革对财务报告的影响,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
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研究摘要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引发了金融业界的专业人士对于会计公允价值的讨论。
金融界指责公允价值放大了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最终造成了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但是,会计界表明公允价值不是诱发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
会计稳健性是会计的基本原则之一,它对会计实务界的影响可谓是历史悠久,被认为是最古老且最普遍的会计计价原则。
会计稳健性和公允价值计量方式一样,同样是不确定性经济环境下的产物,但相对于公允价值对会计信息的全面反映而言,会计稳健性要求会计人员在面对实务中的不确定性时,要保持审慎的态度,不高估资产和收入,不低估负债和费用。
也就是说,会计稳健性对会计信息的确认和反映是不对称的。
也正是由于它这种对收益和损失确认的不对称性,使得会计稳健性成为学术界饱受争议的话题。
但大多集中在公允价值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分析,以及公允价值的估价方法等方面,却很少有人对公允价值的稳健性进行系统的研究,基于此,本人结合会计准则的相关内容全面分析公允价值的应用对会计稳健性所产生的影响,并分析影响公允价值稳健性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公允价值稳健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稳健性;计量方式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obustness of the fair value and accounting standardsAbstractIn 2008 the outbreak of the global economic crisis, triggered a discussion about accounting fair value in financial industry professionals.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 financial sector accused of fair value enlarge the financial crisis, resulting in the enterpris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 however, the main reason of accounting that fair value is not induced financial crisis.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is one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accounting, its effect on the accounting practice is a long history, is thought to be the oldest and most common accounting principles.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and fair value measurement, the same product is uncertain economic environment, but compared to fully reflect the fair value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accounting requirements in practice uncertainty, to maintain a cautious attitude, do not overstate assets and income, do not underestimate the liabilities and expenses. That is to say, the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reflect the confirmation is asymmetric. Also because it is the asymmetry of gains and losses recognised, the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has become controversial topic.But mostly concentrated in the fair value of the applicability of our country, analysis the relevance of fair valu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the fair value of the valuation methods, there is little robustness to the fair value of the systematic study, based on thi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relevant content oneself with the impact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of fair value application generated on the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and analysis the impact of fair value conservatism, on this basis to improve the robustness of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fair value.Keywords: fair value;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measurement method目录1. 引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浅析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及权衡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公允价值指的是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目前,我国财政部发布的新的财务会计准则中所包含的会计要素的计量要求的有三十项,而其中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或多或少的相关的会计要素就有十七项之多。
公允价值在对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进行提高的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客观的会计信息。
然而,就会计信息质量或会计信息的披露来看,不仅要求相关性,而且要求可靠性。
几乎没有人会怀疑公允价值信息的相关性,然而,公允价值信息的可靠性却存在一定的争议。
公允性价值计量需要在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与可靠性之间进行权衡。
即有关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稳健性原则存在一定程度的争议。
一、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稳健性的制约一项会计要素的公允价值披露和计量的越是合理详尽,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就会越强;同时,因为市场价格具备一定的波动性,很容易导致价值一定程度的偏离,与财务会计信息要求的可靠性、谨慎性等有所背离。
然而,会计信息的披露应该宜于满足会计目标的实现和会计环境的多样变化。
因而,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稳健性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制约。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公允价值的波动性对会计信息稳健性的负面影响。
刘蕾认为:在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相关的资产进行后续的工作量计量时,在持有期间(即在资产、负债等没有交易或出售前),每一次的“计量日”,都必须进行重新的计量,不仅持有的资产、负债要按照当前的公允价值重新开始计量,而且还要确认公允价值在变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并没有得到实现的利得或损失。
在这样的计量过程中,公允价值体现了一定的波动性:首先,当在计量日重新计量持有的负债或资产价值时,后续计量仍然是必须的,而在这个过程中则产生了一定的损益,而这部分损益直接影响了期末的净资产或者当期损益,进而资产和负债产生了波动。
其次,即使是“有序交易”价格也有波动的一面。
试析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的协调一、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的内涵与含义公允价值是指在正常交易条件下,市场参与者自愿达成的交易价格。
会计稳健性是一种保守的会计估计方法,指在不确定情况下,按照最不利的情况,进行承认收益和确认费用的财务报表核算方法。
因为公允价值计算存在市场波动以及操作难度等限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交易对象,所以在财务报告中为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与可比性,会计稳健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协调关系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是两种不同的会计估计方法,存在一定的冲突性。
在实践中,需要在保证财务信息准确性的前提下,weight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的适用,才能达到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一)合理运用公允价值和会计稳健性对于公允价值的应用,可以包括期末损益计入、公允价值人利率的确认等。
会计稳健性方面,主要体现在坏账准备计提、存货的减值等方面。
合理运用公允价值和会计稳健性不仅能使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可靠,亦能为企业老掉牙的财务状况管控及风险防范提供更加全面、科学的洞见。
(二)充分披露信息充分披露企业财务信息是企业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是协调公允价值和会计稳健性的关键。
企业应该对适用公允价值的对象,适用会计稳健性的范围,以及会计政策的调整进行详细的信息披露。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更好地维护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规范性,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细分对象核算针对具体的资产或负债对象,可以采取细分会计处理的方法。
对于一些长期持有的资产或负债对象,公允价值法或采取借鉴公允价值的方法,可以更好地体现其价值变动,同时,也可以适当地减少准备计提等会计稳健性的应用。
(四)灵活评估方法对于一些特殊的资产或负债对象,灵活评估方法可以更好地适应其实际情况。
例如,对于不易评估的附属企业等,可以采取公允价值法或其相似的方法,更好地反映其经济状况。
而对于时间周期较短、波动性较大的金融工具,可以采取会计稳健性相应调整的方法,更好地反映其风险特征。
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稳健性的冲突与协调20世纪70年代开始,公允价值计量开始逐步出现在会计界,90年代开始在美国等国家会计准则及国际会计准则中得到广泛的运用。
公允价值与经济环境联系密切,涉及诸多不确定性等因素,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这一不确定性空前放大,最终引发了金融界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前所未有的激烈责难。
FASB和IASB在各种外界的压力下,不得不对相关的准则和公告进行改进,会计界不得不重新审视公允价值会计存在的局限性。
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到底会对会计稳健性原则产生何种影响?面对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问题,如何在确保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同时又兼顾稳健性,如何协调与平衡两者关系,最终改进会计信息质量以提高会计信息决策的有用性,成为会计界考虑的焦点。
二、公允价值计量及其与会计稳健性的冲突(一)公允价值计量的概述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处于激烈变革时期,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金融创新速度加快,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为公允价值的产生提供了舞台。
在这种不确定性下,人们日益关注对企业商誉、衍生金融工具等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为了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采用的会计反映方式必须尽可能的反映这种不确定性。
1998年的SFAS133号准则《衍生金融工具与避险活动》中指出,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对衍生金融工具来讲,则是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
公允价值计量的出现不是偶然,它是为了应对经济环境中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
大量应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已成为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会计及其他许多计量性经济学科领域发展的重要特征。
2006年9月,FASB制定了一份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用于规范各行业中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问题。
该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如下:“在计量日的有序交易中,市场参与者之间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转移一项负债将会支付的价格”。
2009年5月28日,IASB发布了《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在征求意见稿中,公允价值的定义FAS157中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定义是完全一致的。
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稳健性的协调【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稳健性的协调问题。
在我们将介绍研究的背景,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我们将定义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稳健性,分析它们之间的冲突,并讨论新会计准则对它们的要求。
特别是,我们将重点探讨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稳健性的协调措施。
在我们将评估新会计准则下这种协调的效果,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旨在为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应用提供参考,以促进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会计稳健性、新会计准则、协调、冲突、定义、要求、措施、效果、研究展望、结论、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和更新已成为业界的热门话题。
公允价值计量和会计稳健性作为会计准则中的重要概念,一直备受关注。
公允价值计量是指根据市场价格或估计的市场价格来确定资产和负债的价值,相对于历史成本计价法更符合市场实际价值,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
而会计稳健性则是指企业应该保守地进行会计估计和确认,以应对潜在的风险和损失。
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稳健性在实践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冲突。
特别是在新会计准则下,对于公允价值计量和会计稳健性的要求更加严格,加剧了二者之间的矛盾。
如何在新会计准则下实现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协调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稳健性的协调问题,分析其影响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本文研究的核心。
在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稳健性的协调问题上,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实现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稳健性的有效协调,以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具体目的包括:解析公允价值计量和会计稳健性的概念,分析二者之间的冲突点和共性,探讨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计量和会计稳健性的要求,评估这些要求对企业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提出有效的协调措施,并进一步探讨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稳健性的协调效果及未来研究方向。
试议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的协调论文报告:试议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的协调一、简介: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的介绍二、公允价值:定义和特点,分析其在会计领域中的作用三、会计稳健性: 定义和特点,分析其在会计领域中的作用四、公允价值和会计稳健性的关系:优缺点分析五、协调公允价值和会计稳健性:案例分析六、结论一、简介: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的介绍公允价值和会计稳健性是会计领域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公允价值指的是某一时刻,可以在合理条件下买入或卖出的资产或负债的价格。
会计稳健性指的是财务报表应该保持谨慎,尽可能避免高估资产或低估负债的倾向。
在实践中,公允价值和会计稳健性是经常发生冲突的,因为在某些情况下,两者可能会产生不一致的结果。
因此,对于如何协调这两个概念,一直是学术界和实践中最显著的问题之一。
二、公允价值:定义和特点,分析其在会计领域中的作用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可以在合理条件下卖出或买入的资产或负债的价格。
公允价值被广泛应用于金融会计中。
它的主要特点是能够反映实际市场上的价格,是一种良好的市场反应。
公允价值在会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1.为会计提供明确的标准2.其他有价值的基础3.可以被用来比较不同公司之间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公允价值的缺点是,它可能会导致高波动性的资产或者不稳定的市场情况下的暴涨暴跌。
此外,公允价值也可能会出现高估或低估资产或负债的情况。
三、会计稳健性: 定义和特点,分析其在会计领域中的作用稳健性和公允价值是两个相互依存的概念, 它是财务报表应该保持带有谨慎性,保持势力的概念。
这种概念可确保会计核算保持灵活性和持久性。
主要特点是慎重,也就是在财务报表中,会计师会尽量避免高估资产或低估负债的倾向。
会计稳健性在会计中的主要作用是:1. 避免资产和负债的高估或低估2.财务报告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稳健性的缺点是会计师可能会有过度保守的倾向,导致资产和财务报表被低估,不准确反映公司的真实情况,影响金融市场。
论析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1 产权保护的变化从广义来说,产权是指各个相关主体之间存在的经济权利义务关系,主要包括狭义所有权、支配权、占有权和使用权。
事实上,产权理论的核心就是研究如何降低交易费用,在这方面涉及到产权的变更和安排问题,在此基础上,最大程度的提高经济的运行效率,以便于最大程度的优化资源配置。
在会计核算中,会计计量属性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正确选择和使用会计计量属性对企业确定收益和进行资产计价是非常关键的。
伴随着产权结构变化,会计应运而生,主要是为了监督企业签订和执行契约。
历史成本会计比较注重程序真实,而公允价值会计比较注重结果真实,相比之下,公允价值的产权经济意义更加浓厚。
为了更好的表现企业产权价值中产权经济的关系,会计准则规定“不预计利润,但预计所有损失”,称之为稳健性原则。
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国家都有会计稳健性原则,并且在最近30年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使用会计稳健性原则(Watts,2003)。
会计稳健性在保护债权人的产权方面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制度准则。
企业能够存在和得到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利益相关者之间通过合作创造出剩余,而合作剩余的创造与分配依赖于产权的界定和保护。
所以,基于价值和现值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逐渐取代了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公允价值对相关的资产进行计量。
真实性、公允性和估计性是公允价值的三个基本特征,其中,会计信息具有真实与公允性是公允价值的根本特征,公允价值的应用使会计真正走上“产权保护”和“价值计量”的轨道。
2 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关系2.1 产权保护视角长期以来,针对如何在会计稳健性与公允价值之间进行权衡,中外会计学术研究界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随着公允价值计量的广泛运用,这种争论丝毫没有减小的趋势。
从表面上来看,会计稳健性和公允价值没有什么可比性,实际上两者具有十分复杂的关系。
根据不同的计量对象,计量属性包括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两方面。
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摘要: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是会计理论中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由于两者的特性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亦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加以协调。
本文基于此对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会计稳健性协调一、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的内涵(一)公允价值所谓公允价值也即双方在公平交易且彼此相互了解的基础之上,双方自愿进行资产的交换或清偿债务的金额。
在公允价值的交易过程中具有以下几点特征,交易双方属于平等地为、交易的行为是彼此自愿的、企业持续经营是交易的基础、交易的过程是公正的。
(二)会计稳健性会计稳健性又可以称之为会计的谨慎性,指的是企业在开展一系列经济活动中要针对其中涉及到的会计问题进行全面的考虑,做到谨慎应对与谨慎处理。
因为企业在对外经济活动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唯有做到会计谨慎性才能最大程度上的降低安全隐患,保障企业的利益以及收益。
二、公允价值对会计信息稳健性的影响分析(一)公允价值的计量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依据准则活跃市场上的资产负债公允价值也就是市场报价,但是该价格均有不确定性。
一方面,市场报价受到市场环境、投资预期、资金现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报价存在一定范围内的波动。
如果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则市场报价同样会发生较大变动,同时在报价发生巨大浮动时,基于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价值同理会发生较大范围的上涨或下降;另一方面,实行新准则公允价值能够在一定程度给企业带来好处也即提升企业的收益或利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利润是经济利润也即并不确定能够百分百的变现。
因为依据完全公允价值计量,企业的收益情况是利用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来体现的,而不是历史意义上的交易活动已经结束而已经实现的利润,为此在实际运用中需要注意此点并合理利用。
(二)公允价值估计性对会计信息稳健性的影响公允价值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估计还没有实现的经济利益,公允价值本身存在一个最大的困难就是做到资产负债价值估计的“公允”。
109593 会计研究论文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稳健性的协调公允价值从产生开始就是一个备受争议的热点、难点问题,2008年那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更是将其推上了风口浪尖,引发了一场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激烈争辩。
与国外相比,我国会计界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开始较晚,国内研究学者对于公允价值的研究与应用,大致经历了先用后弃、继而再用的三个阶段,20xx年,财政部颁布了新的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公允价值在中国的应用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会计稳健性原则要求以一种偏向悲观的视角来看待和处理会计实务,要求在会计实务中尽可能全面地预测与估计未来可能发生的资产减值或者损失,并且尽可能不计或者少计未来可能获取的收益。
所以,稳定性原则的应用,为企业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收益减少,成本增加,导致企业净资产价值降低,从而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产生直接影响。
会计稳健性与公允价值计量都是会计实务操作中计量不确定性的产物,然而二者对不确定性的反映态度却不尽一致。
那么,这种不一致性的具体形式是怎样的呢?公允价值计量到底会对稳健性原则产生何种影响?又该如何实现公允价值计量与稳健性之间的协调,实现既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又兼顾稳健性呢?显然,无论对于会计理论的内在协调一致来讲,还是对于公允价值的广泛应用来讲,这些问题都应该得到正视和解决,正是本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所在。
一、新准则下公允价值计量的界定与应用规定相比旧会计准则,39号准则下公允价值的计量增加了一个全新的假设,假设相关的有序交易是在主要市场中完成的。
其中,有序交易是指在会计计量日前的一段时期内,目标资产或者负债具有常规市场活动的交易,但如破产、清算等被强迫交易活动就不在此范围内。
同时,新准则下,也明确划分了公允价值的三个层级,第一层级输入值是在计量日能够取得的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未经调整的报价,第二层级是除第一层级输入值外相关资产或负债直接或间接可观察的输入值,第三层级是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不可观察输入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