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 复习1
- 格式:doc
- 大小:322.30 KB
- 文档页数:6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应试复习(第1-2章)第一章人员素质测评导论第一节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概念一、素质素质定义:指个体完成一定活动与任务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特点,是行为的基础与根本要素,包括生理素质与心理素质两个方面。
素质是个体完成任务、形成绩效及继续发展的前提。
素质对个体的行为与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良好的素质只是日后发展与事业成功的一种可能性。
素质与绩效、素质与发展都是互为表里的。
素质是绩效与发展的内在条件,而绩效与发展是素质的外在表现。
素质的特性:(9个)①基础作用性。
它仅是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
②稳定性。
素质体现于个体活动的全部时空中。
素质表现为一个人某种经常性的和一惯性的特点。
③可塑性。
个体的素质是在遗传、外界影响和个体能动性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并非天生不变的,因而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④内在性。
它具有隐蔽性和抽象性。
⑤表出性。
行为方式、工作绩效与行为结果是素质表现的主要媒介与途径。
它构成一个耗散结构系统,内外具有统一性。
个体素质的表出性也体现为素质表现的实在性与具体性。
例如“人心不同,各如其面”⑥差异性。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⑦综合性。
同一个体的各种素质、同一素质的各种成分,都是作为高度统一的有机体存在于个体之中的,它们相互联系、难分难割,统一地作用于行为方式、行为产品与工作绩效之上。
素质的综合性还表现在素质对行为辐射的共同性、普遍性与全时空性。
⑧可分解性。
⑨层次性与相对性。
每个人的素质具有不同的结构层次,有核心素质、基本素质与生成素质等不同的层次区分。
素质优劣表现为水平高低,而水平绝不是素质。
素质的构成:包括基本成分、因素与层次。
个体素质划分为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两大类。
身体素质是指个体的体质、体力和精力的总和。
心理素质中的智能素质,包括知识、智力、技能与才能。
而才能是指专长,是指在兴趣、天赋上所形成的高水平的能力,包括创新能力。
品德素质包括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创新意识与其他个性品质。
小班数学优质教案《认识1到10的数字》含反思小班数学优质教案《认识1到10的数字》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正确感知1至10之类数字的排序,幼儿继续认识、熟悉、分辨数字1-10,培养幼儿对数字的兴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数学优质《认识1到10的数字》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幼儿继续认识、熟悉、分辨数字1-10。
2.正确感知1至10之类数字的排序。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1.大数字卡片1-102.四张实物卡3.幼儿数字卡片1-10若干活动过程:1.通过欣赏《数字歌》复习数字1至10。
2.复习数字1-10(1)教师出示数字卡,让幼儿认读教师:我们请来了几位数字朋友,看看都有谁?(2)教师出示实物卡,请幼儿找出相应数量的数字卡并粘贴教师:有几个苹果?用数字几来表示?请你把它找出来。
3.玩游戏"数字蹲蹲"(1)介绍游戏玩法:老师选10个小朋友分别拿上1-10的数字卡,教师手拿数字卡1,为游戏开头,如"数字1蹲,数字1蹲,数字1蹲完数字2蹲""数字2蹲,数字2蹲,数字2蹲完数字3蹲"以此类推,直至10位小朋友全蹲完。
(2)请全体幼儿分别拿上1-10的数字卡,围成圆圈,集体玩数字蹲游戏。
4活动结束教学反思: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小百科:数字:人类最早用来计数的工具是手指和脚趾,但它们只能表示20以内的数字。
当数目很多时,大多数的原始人就用小石子和豆粒来记数。
渐渐地人们不满足粒为单位的记数,又发明了打绳结、刻画记数的方法,在兽皮、兽骨、树木、石头上刻画记数。
中国古代是用木、竹或骨头制成的小棍来记数,称为算筹。
一年级数学10的加减法教案5篇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10与内、数的`认识,利用数的组成,熟练掌控10 之内的加减法,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悟数的组成,知道算理,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并会独立摸索,今天作者在这里整理了一些一年级数学10的加减法教案最新5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年级数学10的加减法教案1认知目标: 1、学会10的加减法。
2、在分气球的活动中,使学生体会10的加减法各部分关系。
3、培养有条理的摸索问题。
4、通过游戏学会凑十法。
情感目标:在实际操作和有趣的课堂活动中体验数学的快乐,激发学习爱好和学习热情。
能力目标:通过画一画,摆一摆,说一说,做一做等活动培养视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第一册第三单元中的分苹果一课,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知道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发展他们的数感。
有关10的加减法在运算教学中比较重要。
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会10的加减法,教学难点是训练学生有条理、按顺序摸索。
德育渗透点是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换、和谐共处。
学校及班级状态分析:班上有多媒体电脑一台,我制作了精美的课件。
为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换合作,我改变传统的.课桌椅的摆放,8位学生围坐分为一小组,共分为8个小组。
学生状态分析:学生刚入学,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整节课我以小熊过生日这一情境贯穿始终,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和愿望。
由于有7、8、9加减法的铺垫,学生对这一类型的加减法比较熟悉,也有了一定的运算能力和运算方法,以及一些学生在学前班和家庭里也以学会了这些运算,所以学生在学习起来就比较熟练。
借于此,在加强学生的运算能力的同时,也侧重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以及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也就是算法多样化。
设计理念:一、从学生生活体会动身在生活中,学生已经大部分掌控10的加减法,在教学中我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他们自身知识背景动身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自己尝试着把10个气球分成两堆,并尝试着列算式,把数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教学贴近生活,使他们体会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初一数学期中专题复习1——找规律(代数式)1.如图,从左到右在每个小格子中填入一个整数,使得其中任意三个相邻格子中所填整数之和都相等.若前m个格子中所填整数之和是1684,则m的值可以是( )9a b c-51…A.1015 B.1010 C.1012 D.1018【答案】B2.观察表一,寻找规律.表二,表三,表四分别是从表一中截取的一部分,其中a + b + c的值为.【答案】763.按图程序计算,若开始输入的值为x=3,则最后输出的结果是()A.231 B.156 C.121 D.116【答案】A4.一座80层摩天大楼的电梯上,有显示楼层的液晶屏,如图,可显示01,02,…,99,由于屏幕受到损坏,显示左边数字的7根线段中有1根不能亮了,显示右边数字的7根线段中有3根不能亮了。
请问:电梯在运行的过程中,最多还有个楼层的数字显示是正确.【说明】数字0、1、2、3、4、5、6、7、8、9显示方式如下图所示.【答案】105.如图,该表是由从1 开始的连续自然数组成.下面所给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表中第8行的最后一个数是64;B.第n行的第一个数是(n-1)2+1;C.第n行的最后一个数是n2;D.第n行共有2n个数.【答案】D6.下面两个多位数1248624……、6248624……,都是按照如下方法得到的:将第一位数字乘以2,若积为一位数,将其写在第2位上,若积为两位数,则将其个位数字写在第2位。
对第2位数字再进行如上操作得到第3位数字……,后面的每一位数字都是由前一位数字进行如上操作得到的.当第1位数字是3时,仍按如上操作得到一个多位数,则这个多位数前100位的所有数字之和是( )A. 495B. 497C. 501D. 503【答案】A7.如图,这是一个数值转换机的示意图.若输入x的值为4,输出的结果为﹣11,则输入y的值为.【答案】±68.如图,将正整数按如图所示规律排列下去,若用有序数对(n,m)表示n排从左到右第m个数.如(4,3)表示9,则(20,8)表示.【答案】198…………………………………………………………………………………………11051601140142130130120160112161712131415161105142130120112171615141312119.世界上著名的莱布尼茨三角形如图所示,则排在第10行从左边数第3个位置上的数是( ).A .1321 B .3601 C .4951 D .6601【答案】B 10.按图示的程序计算,若开始输入的x 为正整数,最后输出的结果为67,则x 的值是 .【答案】 2,7,2211.如图,P 1是一块半径为1的半圆形纸板,在P 1的右上端剪去一个直径为1的半圆后得到图形P 2,然后依次剪去一个更小的半圆(其直径为前一个被剪去的半圆的半径) 得到图形P 3、P 4…P n …,记纸板P n 的面积为S n ,则S n -S n +1的值为----------------( ▲ )A .(12)n πB .(14)n πC . (12)2n +1 πD . (12)2n -1π【答案】C12.罗马数字采用七个罗马字母作为数字:I(表示1)、V (表示5)、X (表示10)、L (表示50)、C (表示100)、D (表示500)、M (表示1000).记数方法为:①相同的数字连写,所表示的数等于这些数相加,如III =3;①小的数字在大的数字右边,所表示的数等于这些数字相加得到的数,如DL =550;①小的数字在大的数字左边,所表示的数等于大数减去小数得到的数,如:XL =40.则关于y 的方程||y -I -XII =XC 的解为 ▲ .【答案】103或-101(只填一个答案不给分)P 1P 2P 3P 413.a 是不为2的有理数,我们把a -22称为a 的“哈利数”。
珠⼼算⼝诀表珠⼼算⼝诀表1、珠⼼算的定义:所谓珠⼼算,即珠算式⼼算。
珠算,是以算盘为⼯具,⽤来计算多位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计算、开⽅等题型。
其运珠技巧有⼀定的规律及⼝诀,当使⽤者能熟练操作算盘,除了会快速的求出正确答案外,也能透过脑细胞的滋长,将算盘的盘式,档次及珠⼦的浮动变化描绘到脑⼦⾥,即好像在脑⼦⾥有把「活算盘」,这种活算盘的影像,称为「虚盘」。
它透过知觉,形象,记忆等过程,在⼤脑⾥来完成珠算运算,即我们所谓珠算式⼼算。
(详细请点击:什么是珠⼼算?>>)2、珠算定义:珠算是以算盘为⼯具进⾏数字计算的⼀种⽅法。
“珠算”⼀词﹐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撰的《数术记遗》,其中有云:“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
”北周甄鸾为此作注﹐⼤意是﹕把⽊板刻为三部分﹐上下两部分是停游珠⽤的﹐中间⼀部分是作定位⽤的。
每位各有五颗珠﹐上⾯⼀颗珠与下⾯四颗珠⽤颜⾊来区别。
上⾯⼀珠当五﹐下⾯四颗﹐每珠当⼀。
可见当时“珠算”与现今通⾏的珠算有所不同。
(详细请点击:什么是珠算 >>)3、珠⼼算⼝诀表:①珠算⼝诀(珠算加法⼝诀表):不进位的加进位的加直加满五加进⼗加破五进⼗加⼀⼀上⼀⼀下五去四⼀去九进⼀⼆⼆上⼆⼆下五去三⼆去⼋进⼀三三上三三下五去⼆三去七进⼀四四上四四下五去⼀四去六进⼀五五上五五去五进⼀六六上六六去四进⼀六上⼀去五进⼀七七上七七去三进⼀七上⼆去五进⼀⼋⼋上⼋⼋去⼆进⼀⼋上三去五进⼀九九上九九去⼀进⼀九上四去五进⼀②珠算⼝诀(珠算减法⼝诀):不退位的减退位的减直减破五减退位减退⼗补五的减⼀⼀下⼀⼀上四去五⼀退⼀还九⼆⼆下⼆⼆上三去五⼆退⼀还⼋三三下三三上⼆去五三退⼀还七四四下四四上⼀去五四退⼀还六五五下五五退⼀还五六六下六六退⼀还四六退⼀还五去⼀七七下七七退⼀还三七退⼀还五去⼆⼋⼋下⼋⼋退⼀还⼆⼋退⼀还五去三九九下九九退⼀还⼀九退⼀还五去四③珠算乘法⼝诀表:珠算乘法⼝诀和⼝、笔算⽤的表内乘法⼝诀完全相同,也就是⼤九九⼝诀表。
海绵(多孔) 动物门一、判断题() 2.形成芽球是多孔动物度过不良环境的一种方式。
() 3.在多孔动物中,水沟系有单沟系、双沟系和三沟系三种类型。
() 5.多孔动物的消化方式主要是靠领细胞行细胞内消化。
() 9.多孔动物发育过程中存在胚层逆转现象是人们将其从进化主支上排出去的主要原因。
() 10.多孔动物的水沟系统是对固着生活的良好适应。
() 11.骨针、海绵丝、水沟系、胚层逆转现象、辐射对称体型都是多孔动物特有的。
() 12.海绵动物主要生活在海水中,全部营漂浮生活。
() 13.海绵动物的再生能力很强,如把海绵切成几块,每块都能独立生活,而且能继续长大。
二、填空题1.海绵动物的体壁结构包括_______、 _______、 _______三层。
2.海绵动物的中胶层由于含有_______和 _______,因而能起到骨骼支持作用。
3.海绵动物的中胶层中含有多种类型的细胞,如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 ,它们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4.根据结构不同,海绵动物的水沟系可分为_______、 _______、 _______三种,它们的代表动物分别是_______、 _______、 _______。
5.根据海绵动物的骨骼特点,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__ 、 _______三纲。
三、选择题1.水沟系这种特殊结构存在于(A .棘皮动物B .腔肠动物)。
C.软体动物D.海绵动物2.海绵动物是动物系统进化中的侧支,A.具有领细胞()不属于海绵动物的特征。
B.具有水沟系C.有胚胎逆转现象D.具有两个胚层四、名称解释1.芽球 3.胚层逆转二、问答题1.如何理解海绵动物在动物演化上是一个侧支?2.何谓胚层逆转现象?3.为什么说海绵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2021信息技术合格考复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有“小辉的口腔温度是38°C”、“38”和“成年人清晨安静状态下的口腔正常温度在36.3-37.2℃"三种描述,关于这三种描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数据、信息、知识B.信息、数据、知识C.知识、数据、信息D.信息、知识、数据2.小智与小组其他成员在不同地方进行采访任务,小组成员需要按照分工汇总采访成果并形成本组的项目汇报。
下列( )工具更适合于这样的团队合作任务。
A. XmindB.QQC.网络画板D.有道云协作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机器语言编写的程序可读性最差B.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是所有语言中运算效率最高的C.用Python、C、VB等语言编写的程序可以被计算机直接执行D.汇编语言接近于数学语言和人的自然语言,最容易被人们理解4.下面( )是有效的变量名。
A. Num@berB. 2bananaC._demoD. my-score5.运行下列程序后,小慧从键盘输入55和11的时候,运行结果是()a=input("请输入第1个数:")b=input("请输入第2个数:")c=a+bprint(c)A.5511B.55+11C. 66D.以上都不对6.某超市曾经研究销售数据,发现购买方便面的顾客购买火腿肠、卤蛋等商品的概率很大,进而调整商品摆放位置。
这种数据分析方法是()A.聚类分析B.分类分析C.关联分析D.回归分析7.小智通过网络问卷收集同学们课外阅读时间的百分比分布情况,下列可以用于分析调查数据的是( )A.饼图B.折线图 C .动态热力图 D.词云图8.以下关于智能产品的描述,其中体现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是()A用智能手机看NBA赛事直播 B.用支付宝扫描二维码支付费用C.智能水杯提醒用户按时吃药D.用手机百度扫一扫识别花草的种类9.下列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是()A.微电子技术B.3D技术C.纳米技术D.增强现实技术10.我们在某网站购买、搜索或浏览某些产品后,该网站会自动推送同类产品或相关产品的广告,这是基于信息系统( )功能的结果。
10以内得相邻数教案7篇教案的写作是可以让老师们的共性有合理的提体现,在制定教案的同时,我们都要仔细思索,有着较强的思维规律,以下是范文社我细心为您推举的10以内得相邻数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10以内得相邻数教案篇1活动目标:1、让幼儿正确理解相邻数,知道一个数的相邻数是比它大1和小1的数。
2、学习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嬉戏的方法,激发幼儿对数的爱好。
3、进行伴侣间团结友爱的教育。
活动预备:1-10的数字卡,挂图一幅(10个房间),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一、给数字宝宝找邻居1.数字王国今日特殊喧闹,数字宝宝们都搬到了它们的新居子里。
(出示1—10号房子。
) 数字宝宝们住在一起可兴奋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谁和谁是最好的邻居呀!”请小伴侣来帮数字宝宝找一找邻居,并准时鼓舞。
(老师按挨次纵向出示相邻数卡片)二、探究相邻数之间的关系1、请幼儿认真观看这些卡片,每位邻居和中间的一个数有什么关系?2、前面的比中间的数要怎么样?后面的呢?小结; 你们都发觉了前一个数比中间的小1,是数字的小邻居,后面的数比中间的大1,是它的大邻居!三、嬉戏:找邻居例:老师出示卡片3说:小伴侣,3的邻居在哪里?幼儿举起2、4说:何老师,3的邻居在这里。
四、幼儿操作练习1、在我们后面的桌子上,有些数字宝宝找不到邻居了,请你们给它们帮个忙吧!2、集体讲评(把幼儿的练习纸排成4排,便于评价)五、嬉戏;抢凳子幼儿讲1-10的数字胸饰戴好,玩抢凳子嬉戏。
六、结束部分今日,我们知道了每一个数字宝宝都有自己的好伴侣,好邻居,它们之间相互关心团结友爱,欢乐的生活着。
我们也要像数字宝宝一样,大家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10以内得相邻数教案篇2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10以内相邻数的意义,让小伴侣会找相邻数。
2、通过嬉戏的方式培育幼儿对数学活动的爱好,在嬉戏互动中学习。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10以内相邻数的意义,让小伴侣会找相邻数。
教学难点:能够表达出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提高幼儿的思维力量。
20232024学年一年级数学下册寒假自学课(人教版)第05讲十几减5、4、31.能熟练口算十几减5、4、3、2。
2.能用灵活的方法计算十几减5、4、3、2。
3.培养迁移意识和整理复习的意识。
1. 十几减5、4、3、2 的计算方法和十几减9、8、7、6 的计算方法相同,可以用一个个地减、破十法、平十法及想加算减法等方法来计算。
2. 解决返回走的问题时,要注意哪一段路程走了两次。
【夯实基础】一、填空题1.(1)计算。
12-5=12-4=12-3=11-4=11-3=11-2=以12-5为例分析:(2)方法一:这种方法是( )法。
方法二:12-5=( )想:5+( )=12得:12-5=( )这种方法是想( )算( )法。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5+( )=134+( )=135+( )=146+( )=113+( )=125+( )=1113-5=( )13-4=( )12-( )=711-( )=53.在减法算式“13-5=8”中,减数是( ),差是( )。
4.看图填一填。
12-( )=( )12-( )=( )5.一个两位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都是1,这个数是( )。
比这个数少5的数是( )。
6.小明做了13朵小红花,小东做了9朵小红花,小东至少还要做( )朵小红花,才能超过小明。
【进阶提升】二、计算题7.我会算得又对又快。
7+1=17-7=3+8=10-9=4+8+2=9-2=9+5=9+2=9+7=9+8-8=6+4=5+6=8+7=10+5=16-6-6=8.看图列式。
()9.看图列式计算。
【拓展应用】10.小灰有17个松果,小黑有5个,小白有8个。
(1)小灰比小白多几个?(2)小黑比小灰少几个?。
3-1 电磁专题复习11.关于元电荷、点电荷的说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电荷就是电子B .元电荷是表示电子和质子的统称C .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可看成点电荷D .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2.如图所示,M 、N 为两个固定的等量同种正电荷,在其连线的中垂线上的P 点放一个静止的负电荷(重力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从P 到O ,可能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B .从P 到O ,可能加速度先变大,再变小,速度越来越大C .越过O 点后,加速度一直变大,速度一直变小D .越过O 点后,加速度一直变小,速度一直变小3.点电荷A 和B ,分别带正电和负电,电荷量分别为4Q 和Q ,在A 、B 连线上,如图所示,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在( )A .A 和B 之间 B .A 的右侧C .B 的左侧D .A 的右侧及B 的左侧4.在绝缘光滑的水平面上相距为6L 的A 、B 两处分别固定正电荷Q A 、Q B ,两电荷的位置坐标如图甲所示。
图乙是AB 连线之间的电势φ与位置x 之间的关系图像,图中x=L 点为图线的最低点,若在x=2L 的C 点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m 、电量为+q 的带电小球(可视为质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在x L =处的速度最大B .小球一定可以到达2x L =-点处C .小球将以x L =点为中心作往复运动D .固定在AB 处的电荷的电量之比为Q A ︰Q B =4︰15.如图所示,图甲中MN 为足够大的不带电薄金属板,在金属板的右侧,距离为d 的位置上放入一个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O ,由于静电感应产生了如图甲所示的电场分布。
P 是金属板上的一点,P 点与点电荷O 之间的距离为r ,几位同学想求出P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但发现问题很难。
几位同学经过仔细研究,从图乙所示的电场得到了一些启示,经过查阅资料他们知道:图甲所示的电场分布与图乙中虚线右侧的电场分布是一样的。
图乙中两异号点电荷电荷量的大小均为q ,它们之间的距离为2d ,虚线是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
由此他们分别对P 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和大小做出以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A .方向沿PB .方向沿P 点和点电荷的连线向左,C .方向垂直于金属板向左,大小为D .方向垂直于金属板向左,大小为6.如图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三个带电小球A 、B 、C (可视为点电荷),三球沿一条直线摆放,仅在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作用下静止,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A 对B 的静电力一定是引力B .A 对B 的静电力可能是斥力C .A 的电量可能比B 少D .C 的电量一定比B 少7.如图,为真空中某一点电荷Q 产生的电场,a 、b 分别是其电场中的两点,其中a 点的场强大小为E a ,方向与a 、b 连线成120°角;b 点的场强大小为E b ,方向与a 、b 连线成150°角。
一带负电的检验电荷q 在场中由a 运动到b ,则( )A .a 、b 两点场强大小1:3:=b a E EB .q 在a 、b 两点电势能相比较pa pb E E <C .a 、b 两点电势相比较b a ϕϕ<D .q 在a 、b 两点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之比3:1:=b a F F8.如图所示,a 、b 是x 轴上关于O 点对称的两点,c 、d 是y 轴上关于O 点对称的两点,c 、d 两点分别固定一等量异种点电荷,带负电的检验电荷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 点沿曲线运动到b 点,E 为第一象限内轨迹上的一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c 点的电荷带正电B .a 点电势高于E 点电势C .E 点场强方向沿轨迹在该点的切线方向D .检验电荷从a 到b 过程中,电势能先增加后减少9.x 轴上有两点电荷Q1和Q2,Q1和Q2之间连线上各点电势高低如图曲线所示(AP>PB),选无穷远处电势为0,从图中可以看出( )A .Q1电荷量一定小于Q2电荷量B .Q1和Q2一定为同种电荷C .P 点电场强度是0D .Q1和Q2之间连线上各点电场方向都指向Q210.如图甲,真空中有一半径为R 、电荷量为+Q 的均匀带电球体,以球心为坐标原点,沿半径方向建立x 轴。
理论分析表明,x 轴上各点的场强随x 变化关系如图乙,则甲 乙A .x 2处场强和x 1处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不相同B .球内部的电场为匀强电场C .x 1 、x 2两点处的电势相同D .假设将一个带正电的试探电荷沿x 轴移动,则从x 1移到R 处电场力做的功大于从R移到x 2处电场力做的功11.如图所示,在x 轴上相距为L 的两点固定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Q 、-Q ,虚线是以+Q a 、b 、c 、d 是圆上的四个点,其中a 、c 两点在x 轴上,b 、d 两点关于x 轴对称。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b 、d 两点处的电势相同B .四点中c 点处的电势最低C .b 、d 两点处的电场强度相同D .将一试探电荷+q 沿圆周由a 点移至c 点,+q 的电势能不变12.如图所示,图中两组曲线中实线代表电场线(方向未画出)、虚线代表等势线,点划线是一个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 到B 的运动轨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粒子一定带正电B .粒子的动能一定是越来越大C .粒子的电势能一定是越来越小D .A 点的电势一定高于B 点的电势13.如右图所示,一簇电场线的分布关于y 轴对称,O 是坐标原点,M 、N 、P 、Q 是以O 为圆心的一个圆周上的四个点,其中M 、N 在y 轴上,Q 点在x 轴上,则( )A .M 点的电势比P 点的电势低B .O 、M 间的电势差大于N 、O 间的电势差C .一正电荷在O 点时的电势能小于在Q 点时的电势能D .将一负电荷由M 点移到P 点,电场力做负功1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K 闭合.在开关S 接a 且电路稳定后,电流表A 1、A 2和电压表V 的示数分别为12a a I I 、和a U ,电源的输出功率为1P ,平行金属板所带电荷量为1Q ;这时让带电微粒从P 点水平射入平行板间,恰能沿图示水平直线射出。
若把平行板的上板向上移动少许,且S 接b ,当电路稳定后,A 1、A 2和V 表的示数分别为12b b I I 、和b U ,电源的输出功率为2P ,平行板所带电荷量为2Q ;再让相同微粒仍从P 点水平射人。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1122,0a b a b I I I I ≠==,a b U U >B.12Q Q <C.12P P >D.该粒子带负电,且第二次从P 射入后,有可能打在下极板上15.如图所示,在平行竖直虚线a 与b 、b 与c 、c 与d 之间分别存在着垂直于虚线的匀强电场、平行于虚线的匀强电场、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虚线d 处有一荧光屏。
大量正离子(初速度和重力均忽略不计)从虚线a 上的P 孔处进入电场,经过三个场区后有一部分打在荧光屏上。
关于这部分离子,若比荷q/m 越大,则离子A .经过虚线C 的位置越低B .经过虚线C 的速度越大C .打在荧光屏上的位置越低D .打在荧光屏上的位置越高1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都看做理想电表,电源内阻为r .闭合开关S ,当把滑动变阻器R 3的滑片P 向b 端移动时( )A.电压表V 1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 2的示数变小B.电压表V 1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 2的示数变大C.电压表V 1的示数变化量大于V 2的示数变化量D.电压表V 1的示数变化量小于V 2的示数变化量1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E 为电源,其内阻为r ,L为小灯泡(其灯丝电阻可视为不变),R 1、R 2为定值电阻,(其阻值均大于电源内阻r )R 3为光敏电阻,其阻值大小随所受照射光强度的增大而减小,电压表为理想电压表.若将照射R 3的光的强度减弱,则A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B .小灯泡消耗的功率变小C .电源输出功率变小D .通过R 2的电流变小18.如图电路,电源的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电路中的电 阻R 1、R 2和R 3的阻值都相同。
在开关S 处于闭合状态下,若将开关S 1由位置1切 换到位置2,则:A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B .电池内部消耗的功率变小C .电阻R 2两端的电压变小D .电源的效率变大19.在磁感应强度为B 0、方向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水平放置一根长通电直导线,电流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如图所示,a 、b 、c 、d 是以直导线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的四点,在这四点中( )A .b 、d 两点的磁感应强度相等B .a 、b 两点的磁感应强度相等C .c 点的磁感应强度的值最大D .a 点的磁感应强度的值最大20.两根通电的长直导线平行放置,电流分别为I 1和I 2,且12I I >,电流的方向如图所示,在与导线垂直的平面上有a 、b 、c 、d 四点,其中a 、b 在导线横截面连线的延长线上,c 、d 在导线横截面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则导体中的电流在这四点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可能为零的是( )A .a 点B .b 点C .c 点D .d 点21.如图所示,两根相互平行的长直导线过纸面上的M 、N 两点,且与纸面垂直,导线中通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a 、O 、b 在M 、N 的连线上,O 为MN 的中点,c 、d 位于MN 的中垂线上,且a 、b 、c 、d 到O 点的距离均相等.关于以上几点处的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O 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为零B .a 、b 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 .c 、d 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D .a 、c 两点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相同22.下图是小丽自制的电流表原理图,质量为m 的均匀细金属杆MN 与一竖直悬挂的绝缘轻弹簧相连,弹簧劲度系数为k ,在边长为ab =L 1,bc =L 2的矩形区域abcd 内均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MN 的右端连接一绝缘轻指针,可指示出标尺上的刻度,MN 的长度大于ab ,当MN 中没有电流通过且处于静止时,MN 与ab 边重合,且指针指在标尺的零刻度;当MN 中有电流时,指针示数可表示电流大小。
MN 始终在纸面内且保持水平,重力加速度为g ,则A.要使电流表正常工作,金属杆中电流方向应从M 至NB.当该电流表的示数为零时,弹簧的伸长量为零B.D.该电流表的刻度在0m I 范围内是不均匀的23.如图所示,放在台秤上的条形磁铁两极未知,为了探明磁铁的极性,在它中央的正上方固定一导线,导线与磁铁垂直,给导线通以垂直纸面向外的电流,则( )A .如果台秤的示数增大,说明磁铁左端是N 极B .如果台秤的示数增大,说明磁铁右端是N 极C .无论如何台秤的示数都不可能变化D .台秤的示数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24.如下图所示,一个带正电荷的物块m ,由静止开始从斜面上A 点下滑,滑到水平面BC 上的D 点停下来.已知物块与斜面及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且不计物块经过B 处时的机械能损失.先在ABC 所在空间加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第二次让物块m 从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结果物块在水平面上的D′点停下来.后又撤去电场,在ABC 所在空间加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再次让物块m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结果物块沿斜面滑下并在水平面上的D″点停下来.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D′点一定在D点左侧B.D′点一定与D点重合C.D″点一定在D点右侧D.D″点一定与D点重合第II卷(非选择题)25.(15分)一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28v,内阻r=2Ω,电阻R1=12Ω,R2=R4=4Ω,R3=8Ω,C为平行板电容器,其电容C=3.0pF,虚线到两极板距离相等,极板长L=0.20m,两极板的间距d=1.0×10-2m.(1)若开关S处于断开状态,则当其闭合后,求流过R4的总电量为多少?(2)若开关S断开时,有一带电微粒沿虚线方向以v0=2.0m/s的初速度射入C的电场中,刚好沿虚线匀速运动,问:当开关S闭合后,此带电微粒以相同初速度沿虚线方向射入C 的电场中,能否从C的电场中射出?(要求写出计算和分析过程,g取10m/s2)参考答案1.D2.AB3.C4. AD5.C6.A7.AB8.BD9.D10.D 11.AB12.BC13.A14.D15.BD 16.D17.BC18.C19.D20.B21.CD22.AC23.A24.BC25.(1)6.0×10-12C;(2)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