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案.doc
- 格式:doc
- 大小:57.00 KB
- 文档页数:6
2.1 食物中地营养物质
课题编
者
单
位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无机盐和维生素地来源和缺乏症状。
过程与方法:关注食物中地营养物质,认同人类地营养物质来自生物圈中其他生物地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理膳食。
教材
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无机盐和维生素地来源和缺乏症状。
课时安排1课时课件
PowerPoin
t
教
具
多媒体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意图批注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体
所需地营养有三种,分别是什么呢?
上一节课主要了解了营养物质中
富含能量地糖类、脂肪、蛋白质。
食物
中还有那些不含能量,但对健康也很重
要地物质呢?
由上
节课学习
知识内容
自然导入
新课。
(一)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二)探一、水地作用和来源
1.作用:细胞地主要组成成分,参指导学生了解无机盐和维生素地对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地学习,我发现咱同学地
自学能力很强,以后继续发扬。
下面同
学们思考一下你学到了什么呢?
总结
本节基本
内容,锻炼
学生地总
结能力。
板书设计
第一节食物中地营养物质
一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二探究:不同蔬菜或水果地维生素C地含量
教学反思。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和它们各自的作用以及 主要的代表食物。
2.列举几种无机盐、维生素的缺乏症状。
3.能够利用《食物成分表》查阅常见食物所含营养物质种 类和数量。
4.尝试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以及收集和 处理数据的能力。
2.培养学生评价结果的能力以及反思的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2.重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2.无机盐、维生素缺乏症。
(二)教学难点 组织探究活动——测定花生、核桃种子中的能量。
三、教学策略 (一)突出重点 1.向学生提问:(1)你最喜欢吃哪些食物?(2)你喜欢 吃的这些食物都是来自哪里?通过师生谈话的方式(谈论 法),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意识到“人类 大部分食物源自于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2.指导学生查阅教科书第 38~39 页的“常见的食物成分 表”,将自己常吃的几种食物的营养物质以及数量查找出来, 再通过引导全班讨论(课堂讨论法)一个问题——“不同食 物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是否相同”,得出结论——不 同食物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不相同,大部分食物都含 有水、无机盐、维生素、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3.引导学生回忆七年级上册关于细胞生活的内容——细 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通过将“细胞生活所需”与“食 物营养物质所含”联系起来(启发法),启发学生得出“人体 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糖类、脂肪、蛋白质”。
4.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读书指导法)教科书第 19~20 页关 于“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内容,在课件里设置一系列填 空题,学生回答加上老师讲授(讲授法)将三者的作用体现 出来。
第四单元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知识与技能1. 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2. 了解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来源和缺乏症状。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观看资料、交流等获取信息,丰富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类别等方面的认识。
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激发探究营养成分的浓厚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中感受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关爱健康、关爱生命和继续探究的兴趣。
知道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及作用。
用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学生:花生米、白纸;碘酒;淀粉;馒头;熟马铃薯;茄子;莴笋;芦柑。
(分别装在八个小塑料杯中)“多幅食物图片”。
(课前先让学生查找食物营养成分的资料)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引言)上一节课主要了解了营养物质中富含能量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食物中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也是我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对我们的健康也有重要作用。
1. 水的作用(讨论)为什么水分对我们的生命这么重要呢?(阅读)教材第22页相关内容。
(回答)因为水分是人体细胞的一种主要成分,约占体重的60%~70%。
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离开水都无法进行,废物也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送出去。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
不管是从含量,还是从作用来看,水都是我们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所以,大家平时一定要注意补充水分,多喝白开水。
(过渡)除水外,无机盐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呢?2. 无机盐的作用(1)无机盐的种类(阅读)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2、23页内容,了解无机盐的种类。
(小结)无机盐的种类很多,我们常见的有含钙的无机盐、含磷的无机盐、含碘的无机盐、含铁的无机盐、含锌的无机盐等。
(2)无机盐的作用要保持健康,只多补充水分可不够。
有两类营养物质,在我们身体内含量虽不多,但如果缺少了它们,我们就会患各种各样的疾病。
同学们知道它是什么吗?(无机盐和维生素)无机盐的作用多种多样。
二、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组织学生参照38页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表讨论ppt三个问题,归纳出食物中主要的六大营养物质。
①不同的食物中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是否相同?这对你选择食物有什么启示?②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和能量。
那么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所需能量有什么样的关系?③食物中含有哪六类营养物质?2..巡视,指导学生查阅表格。
小结: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大类营养物质。
三、糖类、脂肪、蛋白质1、参照课本、小组讨论出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及食物来源,并完成表格。
小结相同点: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不同点: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脂肪是贮存在人体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2、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①为什么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往往需要点滴葡萄糖?②小刚得了重感冒,几天吃不下饭,体重明显下降,为什么?1、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掌握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2、通过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来源于什么,体现人与生物圈的统一性。
3、使学生认识到良好饮食的重要性,从而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
在学生研讨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查阅、分析、团结协作及表达交流能力。
体验学习的快感。
使学生了解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
同时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加强学生的③为什么体育锻炼能减肥?④手术后或大病初愈的人应常多吃哪些食物?为什么?四、水和无机盐1.水①图片展示水在细胞中的含量,得出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
②通过缺水的严重性导出各项生命活动都在水中进行。
③通过尿液的形成引出溶解并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小结: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各项生命活动都在水中进行;溶解并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2.无机盐①通过地方性甲状腺肿、佝偻病引出无机盐的重要性。
①掌握ppt中常见无机盐缺乏的病症及食物来源。
第二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能力目标: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测定食物中的能力。
情感目标: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的其他生物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及其主要作用。
教学难点:营养物质的类别、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教学过程:引入:(图片)图上都是些同学们很熟悉的学校食堂的菜谱,结合你的生活常识,你觉得这些食物都能为你提供哪些营养物质?生回答:师板书并引入:,糖、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六大营养物质,其中,糖、脂肪、蛋白质这三大类营养物质能够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所以我们称其为供能物质,那么,水、无机盐、维生素则称为非供能物质。
接下来,老师给同学们两分钟时间自行阅读课本19-24页,(探究内容留待下节课,这节课先不看),完成1.在课本中把六大营养物质的作用划下来;2.结合生活常识和课本38-39页《食物营养成分表》,尝试说说哪些食物中富含这三大营养物质。
师:下面请同学们观看一个小视频师:通过这个视频我们不难回答这个问题:甘蔗中富含哪种营养物质?生:糖师:下面我要检查同学们自学的成果,结合课本和视频,我要请一个同学来帮我完成这个表格师提醒关键词“最主要”的供能物质和糖类在日常中的应用师过渡:除了糖能供能外,同学们找找,在下个例子中还有哪些物质能供能?——引出“猪坚强”的故事——引出脂肪师:下面请第二个同学来帮我们完成这个表格师提醒关键词“备用”的功能物质,并提问:如何理解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而脂肪是备用的供能物质呢?生回答,师归纳:糖不足时才由脂肪供能师引入:每个周五班会课上,老师可能都会提醒大家,周日晚回校时不建议带零食,但提倡带“牛奶”,为什么?生:牛奶中有蛋白质师:蛋白质、有什么作用?下面我请第三个同学来完成这个表师提问:根据蛋白质的作用,同学们觉得哪些人群更需要补充蛋白质?(提醒划课本20页)师:接下来,我们来看非供能物质,我们先来看一下我们一直有在谈的“水”,我们其实都知道生命活动是离不开水的,但今天我们还是要请一位同学来帮我们完成水的相关知识填空生回答:1、水是()的主要成分之一,水占体重约为()。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来源于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单元第二章“人体的营养”中的第一节。
本探究实验课的安排为进一步了解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作用作了铺垫。
教材在实验探究的设计上,力求体现新课标的精神,尽量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及与他人交流合作,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给学生想的空间,做的时间,表现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
因此,教材中安排的实验探究在生物学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章节的生物学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探究的基本步骤,并能设计简单的探究实验。
本节实验探究课的设计,非常适合同学们。
带着一颗对事物的好奇心,学生既能通过实验活动激发自己探究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又能锻炼自己发现问题,大胆设想,勇于实践等能力。
并且本节的实验材料贴近学生生活,简单易行的实验材料,使学生认识到生活处处有学问,只要留心,生物学知识就在身边。
这样可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同时也拉近了学生与科学的距离。
教学理念: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形成概念,巩固基础知识,获得基本实验技能有着重要价值。
因此,本节课的设计最适合用实验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教师通过“碘淀反应小魔术”的表演,然后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反案→得出结论→表达交流”这一探究实验过程中有更多的机会去参与,观察和实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性;分组演示,培养学生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食物中含有能量,含有营养物质,六大类营养物质的名称和特殊的鉴定方法。
知道不同食物中所含营养物质不同。
2.能力目标:运用实验法探究食物中是否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等。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体需要哪些营养物质。
(2)掌握不同营养物质各自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新课讲授和查找食物成分表格掌握六大营养物质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2)通过比一比、问诊游戏和课堂活动环节掌握无机盐和维生素的缺乏症和食物来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树立合理膳食的意识。
【教学重点】(1)六大营养物质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2)维生素和无机盐的缺乏症和食物来源。
【教学难点】探究测定某种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实验,包括实验的一般过程及对探究数据的处理。
【教学方法】师生互问互答、视频教学、游戏、探究实践和课堂活动等教学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膳食纤维视频;维生素C缺乏症视频;准备常吃的食物:面包、火腿肠、牛奶、矿泉水、蔬菜等;准备花生或者核桃仁;探究实验装置及材料;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自备花生或者核桃仁;收集有关航天员的食物知识;收集有关无机盐和维生素缺乏症的知识;提前阅读本节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图片展示宇宙飞船发射和太空中宇航员吃食物。
航天员飞向太空,在飞船中进行各种科学实验,甚至还要出舱活动,这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脑力和体力。
为保证航天员的健康,航天员的一日三餐必须科学合理。
那么,航天员带到太空的食物中,至少应该含有哪些成分?为什么需要这些成分呢?今天,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二、新课讲解教师讲述:和航天员一样,我们也要有科学合理的营养。
请同学们看一下老师这里准备的食物。
【资料分析】展示事先准备的食物:面包、花生、牛奶、矿泉水、蔬菜等,打开教科书38-39页“常见的食物成分表”,查阅这些食物中主要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各组学生选出代表回答问题。
结论:面包中主要含有淀粉;花生中主要含有脂肪;牛奶中主要含有蛋白质;蔬水中主要含有水分;蔬菜中主要含有多种维生素。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核心素养:通过引导学生实验探究食物中的能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素养。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食物中的能量可以通过测定其燃烧释放的能量获得。
2、掌握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1、自己动手操作,学会基本实验技能。
2、通过开放性问题设计,使学生总结反思。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三、学习者分析1、学习者是南充市第十二中学初一学生,学生的基础较差,自主性弱,语言表述能力不强。
2、学生喜欢观察、交流,有一定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一)重点:1、能量测定计算方法2、科学的探究方法测定食物中的能量(二)难点:1、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2、对数据的处理分析3、如何减少实验的误差解决措施:1、采用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相结合,通过实验的方法既能引导学生思考又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实验操作能力,满足当前初中学生好奇心强与爱讨论总结出实验操作中的问题让同学们结合数据误差分析自己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哪些行为导致误差。
并结合案例指出操作不当行为。
认真讨论并分析总结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出案例图片引导同学们分析。
练习学生思考并用答题器答题。
直观展示,丰富课堂资源。
整理清洗实验器材整理清洗提示学生实验后及时整理清洗实验器材整理清洗课堂反馈:展示名师训练试题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互动学习卡答题,通过即时反馈的答题结果选学生进行作答分析或者教师进行补充讲解。
“随堂训练栏目——名师训练——-《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互动训练A”“随堂训练栏目——名师训练——-《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互动训练B”。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举例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能尝试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小组讨论分析“平衡膳食宝塔”,知道什么是合理营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关注食品安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平衡膳食宝塔”,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
导学难点:运用所学营养知识,尝试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三、教学设计思路:
首先用多媒体展示两张体态差别很大的儿童的图片,让学生思考原因,引入课题“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本节内容包括两部分“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对第一部分内容学生利用导学案首先采用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合理营养的概念,知道怎样做到合理营养,然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家长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午餐食谱,让学生感受到家长的爱心。
教学第二部分内容时首先用多媒体播放近几年我国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让学生意识到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接下来让学生想一想在我们身边有哪些食品安全问题,应该采用什么对策。
最后让学生做课堂练习,实现知识的复习巩固与能力提升。
四、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导学案。
学生:准备外面有标签说明的食品包装袋。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一、合理营养
1、内容:全面、均衡
2、建议:
二、食品安全:
1、对策:
2、法律:。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教学目标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2、了解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来源和缺乏症状。
3、加深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4、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及其来源。
三、教学难点:探究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四、教学准备:食物营养的相关资料。
五、课时准备:2 课时第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经常在电视报道中看到非洲有很多儿童,它们都长得怎么样?主要是由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呢?如果那些骨瘦如柴的孩子依然得不到营养,他们会怎样?我们需要哪些营养?怎样获得这些营养?怎样才算营养均衡……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要在第二章解决的。
人体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生长、发育都离不开营养物质,而我们获得营养的主要途径是摄取食物。
各种食物主要由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
那么食物究竟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物质呢?(板书课题: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二)、学习新知1、资料分析(1)思考问题:下面的说法对吗?①注意营养就是多吃鸡、鱼和肉。
②牛奶就能满足所有营养需求。
(2).资料分析:通过查找41-42页“常见的食物成分表”,查出自己常吃爱吃的1-2种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填写在第21页的表中,并讨论:①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是否相同?②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和能量。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与体细胞所含物质和能量有什么关系?2、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学生阅读21页-22页的内容;想一想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有哪些?每种营养物质对人体有什么作用?(2)指名说说。
(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3)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和来源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且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来源广泛。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课题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使用人审阅人课时1 课时课型新授主备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能力目标:1.加深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认识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观点。
重点难点1.营养物质类别;探究的一般过程及对探究数据的处理。
2.探究活动的组织及如何减少实验误差是本节的难点。
教法学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1.教师: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各种材料、用具。
2.学生:(1)调查当地人们都常吃哪些食物。
(2)预习与无机盐、维生素相关的知识;上网查阅相关资料。
板书设计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糖类、脂类、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二、糖类、脂类、蛋白质1.共同的功能特征: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脂肪——人体的备用能源物质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重要物质三、探究实验:测定食物中的能量四、水和无机盐五、维生素教学过程环节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估时二次备课word考并举手回答:教学过程环节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估时二次备课展示成果质疑深化强化训练巩固提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成果质疑深化强化训练巩固提升知识梳理归纳整合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巡视并对探究过程进行适当的占拔指导。
3.指导学生做实验。
4.指导学生做同步P16,‘即时巩固’1.我们认识了食物中的三大营养物质的作用,但食物中还有其它营养成分,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的病症图。
请同学们观察,并能在阅读课本的基础上介绍它们各自是因为什么得病的。
3.进一步展示维生素缺乏的病症图。
“即时巩固”1.指导学生分组整理,思考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指导做同步的开放性作业。
提示:注意安全和尽量减小实验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