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控制工程第6章etj87poytrgb
- 格式:ppt
- 大小:2.48 MB
- 文档页数:114
⼤⽓污染控制⼯程第三版课后答案6作业习题解答第六章除尘装置6.1解:计算⽓流⽔平速度s m A Q v /1087.257.414.92.120-?=?==。
设粒⼦处于Stokes 区域,取s Pa ??=-51082.1µ。
按《⼤⽓污染控制⼯程》P162(6-4)m m gL H v d p µρµ2.17102.1719.1281.91021.157.41087.21082.1181863250min=?===--- 即为能被100%捕集的最⼩雾滴直径。
6.2解:按层流考虑,根据《⼤⽓污染控制⼯程》P163(6-5)2.229.64801812122121=?==?=ηηηηn n n n ,因此需要设置23层。
6.3解:s Pa h m kg ??==-51086.1)./(067.0µm m m gL H v d p µµρµ10084104.8781.9105.2123.01086.118185350min<=?===--,符合层流区假设。
6.4解:设空⽓温度为298K ,⾸先进⾏坎宁汉修正:s m M RT v /6.4661097.28142.3298314.8883===-π, m v85106.66.466185.1499.01082.1499.0--?===ρµλ,21.063.0106.622=??=-Kn 264.1]4.0257.1[21.0121.010.1=++=-p s /1058.11852-?==µρ525.060/1061.3202.05.01058.1)1(35==+=--Q n LW u s i η。
⽤同样⽅法计算可得0.83m µ粒⼦的分级效率为0.864。
因此总效率 695.0)864.0525.0(5.0=+=i η6.5 解:按《Ai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公式 )]9(exp[12µρπηi pc W D NV --=。
作业习题解答第六章 除尘装置6.1 在298K 的空气中NaOH 飞沫用重力沉降室收集。
沉降至大小为宽914cm ,高457cm ,长1219cm 。
空气的体积流速为1.2m 3/s 。
计算能被100%捕集的最小雾滴直径。
假设雾滴的比重为1.21。
6.1解:计算气流水平速度s m A Q v /1087.257.414.92.120-⨯=⨯==。
设粒子处于Stokes 区域,取s Pa ⋅⨯=-51082.1μ。
()617.110.0536/828010T p pa s μ-=++⨯⋅⎡⎤⎣⎦m m gL H v d p μρμ2.17102.1719.1281.91021.157.41087.21082.1181863250min=⨯=⨯⨯⨯⨯⨯⨯⨯⨯==--- 即为能被100%捕集的最小雾滴直径。
若考虑返混,则6min24.31024.3d m m μ-===⨯= 课本P163,对于dp<100μm 颗粒,符合Stokes 假设。
不考虑返混6.2 直径为1.09m μ的单分散相气溶胶通过一重力沉降室,该沉降室宽20cm ,长50cm ,共18层,层间距0.124cm ,气体流速是8.61L/min ,并观测到其操作效率为64.9%。
问需要设置多少层可能得到80%的操作效率。
6.2解: 按层流考虑,(1)s iu LW n Qη+= 式中n 为隔板数,设n+1=N 代表沉降室层数11221221801822.264.9N N N N ηηηη=⇒==⨯=,因此需要设置23层。
6.3 有一沉降室长7.0m ,高12m ,气速30cm/s ,空气温度300K ,尘粒密度2.5g/cm 3,空气粘度0.067kg/(m.h),求该沉降室能100%捕集的最小粒径。
6.3解:s Pa h m kg ⋅⨯==-51086.1)./(067.0μm m m gL H v d p μμρμ10084104.8781.9105.2123.01086.118185350min<=⨯=⨯⨯⨯⨯⨯⨯⨯==--,符合层流区假设。
第一章. 1.按照大气污染的范围来分, 可以分为四类: (1)局部地区污染;(2)地区性污染(3)广域污染(4)全球性污染。
2.大气污染物: 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人和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物质。
可以分为两类: 气溶胶状态污染物、气体状态污染物。
3、一次污染物: 指直接从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
4、大气污染源可以分为: 自然污染源、人为污染源。
(人为污染源: 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
)5、中国的大气环境污染主要以煤烟型为主, 主要污染物为TSP和SO , 北京、上海、广州属于煤烟与汽车尾气并重类型。
6.大气污染物入侵人体途径: (1)表面接触(2)食入含污染物的食物和水(3)吸入被污染的空气。
7、颗粒物的粒径大小危害人类健康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粒径越小, 越不容易沉淀, 漂浮时间长人体吸入后深入肺部;粒径越小, 粉尘比表面积越大, 物理化学活性越高, 生理效应加剧。
8、硫酸烟雾引起的生理反应要比单一二氧化硫气体强4—20倍。
9、能见度: 指定方向上仅能用肉眼看见和辨认的最大距离。
10、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 (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2)严格环境管理(3)控制污染技术措施(4)控制污染经济政策(5)绿化造林(6)安装废气净化装置。
11、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基本点是: 防与治的综合。
12.环境管理概念的两种范畴: 狭义: 环境污染源和环境污染物的管理;广义: 即从环境经济、环境资源、环境生态的平衡管理, 通过经济发展的全面规划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达到保护生态和改善环境的目的。
13.清洁生产包括: 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
14.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 (1)综合能源规划与管理(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3)推广少污染的煤炭开采集术和清洁煤技术(4)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15.制定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目标是保障人体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
第二章.1.燃料:指在燃烧过程中能够放出热量, 且在经济上可以取得效益的物质。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其实自考中的大气污染评价控制工程是很简单的一门科目,没有特别难理解的原理和死记硬背概念,气控卷面分为100分,如果聪明的您能够每天踏踏实实用3个小时去看课本并且结合本资料的内容,我想您考70分应该问题不大!(我在这里强调,环境工程中任何科目的自考资料都不能代书本,很多原理和概念只有看书中的解释并结合自己的思考才容易记忆,过于依赖资料或是过于相信所谓的内部资料,最终都会自食恶果,看书学习是最稳妥的学习方法,学习是最高尚的人类活动,请虔诚对待!)第一章:概论1、大气污染的概念(名词解释)答:某物质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进入大气,达到足够的时间和浓度,危害人类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是危害生态环境。
2、大气污染分类(选择)答:按污染范围分为四类:(1)局部地区污染;(2)地区性污染;(3)广域污染;(4)全球性污染3、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选择)答:(1)温室效应;(2)臭氧层破坏;(3)酸雨4、大气污染物概念和分类答:大气污染物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排入大气,对人类和环境有害的物质。
大气污染物按存在状态分为两类:(1)气溶胶状态污染物;(2)气体状态污染物5、气溶胶概念(真题名字解释)答:气溶胶是由气体介质和悬浮在其中的粒子组成的系统。
6、气溶胶粒子(填空)和分类(了解分类)答:小沉降速度可以忽略的小固体粒子、液体粒子、固液混合粒子。
按照气溶胶粒子的来源和物理性质可以分为:(1)粉尘: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小固体颗粒;(2)烟:冶金过程中形成固体颗粒的气溶胶;(3)飞灰: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排出的分散得较细的灰分;(4)黑烟:由燃料燃烧产生的能见气溶胶;(5)霾:大气中悬浮的大量微小尘粒使空气混浊,能见度降低至10KM以下的天气现象;(6)雾:气体中液滴悬浮体的总称7、总悬浮颗粒物(TSP)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名词解释必考)答:(1)总悬浮颗粒物(TSP):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0um的颗粒物;(2)可吸入颗粒物(PM10):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um 的颗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