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基础知识课件说明.doc
- 格式:doc
- 大小:66.55 KB
- 文档页数:5
《音乐基础知识》课件说明一、课件设计理念和特点:(一)设计理念:课件的制作旨在通过创新课堂教案模式来实现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提高。
新的教案模式应体现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
本课件采用大量的图片、声音、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素材进行编辑,使它们融为一体并具有交互性,从而制作出丰富多彩的交互式多媒体应用系统,以提高教案的生动性和直观性。
(二)课件的四大特点:、页面设计生动,激发学习兴趣。
现在所能看到的文字实际上我都将它们处理成图片,因为我觉得这样可以使用更加丰富多彩的字体,而且课件在不同的主机上使用,不会随着主机字体的不同而影响画面的效果。
因此这个课件的图片多达张,大多数图片都事先经过和画图功能制作过,包括背景,小插图等,使得页面设计活泼生动,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兴趣。
通过图片的处理,还可以呈现动态的效果,提高教案效果。
如:在“音的高低”一章的“五线谱怎样记录音的高低”一节中,点击红色的字体“五线谱”,会出现一副动态的图,这其实是做了来张图片,将它们创建成一个组,然后将组里的图片按顺序交替呈现,形成现在所看到的这样一个动画的效果。
这样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非常直观的教案效果。
“谱号”的方法也是一样的,动画感观让学生马上能掌握谱号的正确书写方法。
、操作简便灵活,提高教案效率。
在制作过程中,我做了大量的按钮及其精确的动作编辑,使得课件在使用的过程中操作简便,使用灵活。
例如:在“常见记号”一章的“波音”或“延长音记号”中,看到红色的文字,鼠标移入光标会变成的形状,则表示对该知识点还有扩展或补充。
点击可出现对象,若想要此对象退出,点击背景即可,或者点击另外的红色的文字,也可以让此对象退出而其相对应的对象出现。
再如:每章的课堂练习里,由于选择项多,也是做了大量的按钮及动作编辑。
仅这一页,对象多达多个,而且要做到选择任何一个答案,都要有相应的绿色符号图片出现,还要有相应的声音和“√”、“×”图片出现,而选择另外一个答案时,则要出现另外一组对象和退出其他几组对象。
第一章音及音高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等四种性质。
音的高低是由于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的振动次数( 频率) 而决定的。
振动次数多,音则高;振动次数少,音则低。
音的长短是由于音的延续时间的不同而决定的。
音的延续时间长,音则长; 音的延续时间短,音则短。
音的强弱是由于振幅( 音的振动范围的幅度) 的大小而决定的。
振幅大,音则强; 振幅小,音则弱。
音色则由于发音体的性质、形状及其泛音的多少等而不同。
由于音的振动状态的规则与不规则,音被分为乐音与噪音两类。
音乐中所使用的主要是乐音,但噪音也是音乐表现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第二节乐音体系音列音级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叫做乐音体系。
乐音体系中的音,按照上行或下行次序排列起来,叫做音列。
乐音体系中的各音叫做音级。
音级有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
乐音体系中,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音级叫做基本音级。
基本音级的名称是用字母和唱名两种方式来标记的。
字母体系: C D E F G A B唱名体系: 1 2 3 4 5 6 7钢琴上白键所发出的音是与基本音级相符合的。
钢琴上五十二个白键循环重复地使用七个基本音级名称。
两个相邻的具有同样名称的音叫做八度。
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而得来的音,叫做变化音级。
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用“升”或“#”来标明。
降低半音用“降”或“b”来标明。
升高全音用“重升”或“×”来标明。
降低全音用“重降”或“bb”来标明。
如:升C或#C 降C或bC第三节音的分组为了区分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各音,我们将音列分成许多个“组”。
在音列中央的一组叫做小字一组。
它的音级标记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 1 来表示。
比小字一组高的组顺次定名为: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
小字二组的标记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 2 来表示。
比小字一组低的组,依次定名为小字组、大字组、大字一组及大字二组。
小字组各音的标记用不带数字的小写字母来表示。
《音乐基础知识》课件说明
一、课件设计理念和特点:
(一)设计理念:
课件的制作旨在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来实现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提高。
新的教学模式应体现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
本课件采用大量的图片、声音、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素材进行编辑,使它们融为一体并具有交互性,从而制作出丰富多彩的交互式多媒体应用系统,以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
(二)课件的四大特点:
1、页面设计生动,激发学习兴趣。
现在所能看到的文字实际上我都将它们处理成图片,因为我觉得这样可以使用更加丰富多彩的字体,而且课件在不同的主机上使用,不会随着主机字体的不同而影响画面的效果。
因此这个课件的图片多达539张,大多数图片都事先经过Photoshop和画图功能制作过,包括背景,小插图等,使得页面设计活泼生动,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兴趣。
通过图片的处理,还可以呈现动态的效果,提高教学效果。
如:在“音的高低”一章的“五线谱怎样记录音的高低”一节中,点击红色的字体“五线谱”,会出现一副动态的图,这其实是做了20来张图片,将它们创建成一个组,然后将组里的图片按顺序交替呈现,形成现在所看到的这样一个动画的效果。
这样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非常直观的教学效果。
“谱号”的方法也是一样的,动画感观让学生马上能掌握谱号的正确书写方法。
2、操作简便灵活,提高教学效率。
在制作过程中,我做了大量的按钮及其精确的动作编辑,使得课件在使用的过程中操作简便,使用灵活。
例如:在“常见记号”一章的“波音”或“延长音记号”中,看到红色的文字,鼠标移
入光标会变成的形状,则表示对该知识点还有扩展或补充。
点击可出现对象,若想要此对象退出,点击背景即可,或者点击另外的红色的文字,也可以让此对象退出而其相对应的对象出现。
再如:每章的课堂练习里,由于选择项多,也是做了大量的按钮及动作编辑。
仅这一页,对象多达60多个,而且要做到选择任何一个答案,都要有相应的绿色符号图片出现,还要有相应的声音和“√”、“×”图片出现,而选择另外一个答案时,则要出现另外一组对象和退出其他几组对象。
因此制作起来动作的编辑很多。
制作很麻烦,但做好的效果却不同一般。
3、优化影音媒体,提高学生感观效果。
课件中涉及大量的乐谱,所有的乐谱都是事先用“作曲大师”软件制作好,也是作为图片放进去。
音乐则是用cooledit软件制作。
这个软件能将音乐处理得比较细腻,比如它有个功能,就可以将音乐片段结束处可以处理渐弱消音,这样不会因为音乐的突然停止而影响欣赏的效果。
每章的“课堂练习”页面上能点击链接处进入供学生欣赏的音乐影像。
影片采用DVD 解码,并截取片段,转换格式做成。
为了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达到更好的效果,我想在下面打上字幕,可这个软件没有字幕的功能,我就试用了文本对象的过渡功能,就是将文本对象设定不同的进入时间和不同的呈现时间,然后再一点点计算秒数甚至是毫秒。
想不到真的可以做成字幕的效果。
制作很麻烦,但做好给人的效果完全不同一般,还是值得一做的。
4、强化师生互动,提高学生主体地位。
课件中设计有供学生填空或选择的练习题,能及时地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测试并
给出反馈。
如果教室一台微机,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疑问点击相应的按钮,如果是网络教室,学生人手一台,那么他们就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随即点击相应的按钮,即可突破难点疑点,找到满意的答案。
二、课件框架与内容说明:
《音乐基础知识》课程共计34学时,您可以通过教学大纲来大致了解课程的纲要(教学大纲附后)。
本课件共有七大章内容,每章里有知识点的讲授、视唱练耳、课堂练习以及音乐影片欣赏四大内容板块构成。
在知识点的讲授中,还有知识点的扩展或补充链接,结合乐谱和音乐让学生对理论知识加深理解和感受。
在视唱练耳中,选择动听的耳熟能祥的音乐,提高学生去识谱歌唱的兴趣,并点击播放该音乐片段,让学生结合听提高视唱的能力。
音乐影片欣赏的链接处设计在课堂练习的页面上,点击进入供学生欣赏的音乐影像片段。
三、课件使用说明:
(一)课件制作工具:
《音乐基础知识》课件是采用方正奥思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制作的。
之所以选择方正奥思,是因为它能支持多种媒体的文件格式,还能提供多种声音、动画、影像的演播方式,功能非常强大,而且具有不错的交互能力。
但由于功能很多,想要制作完美的效果,制作起来过程就很复杂,花在上面的时间会很多。
我这张课件是在06年9月的时候初步完成,经过这一年的课堂应用,根据上课的实际情况不停地进行修改,不断增添新的内容,最终完成于07年8月,内有图片539张,声音文件有196个,视频文件8个。
按照教学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课件和学生自学的学习课件。
(二)运行环境:
Window95/98/2000/NT 4.0
另:由于课件中有Avi格式的影片片段,所以需安装新版的暴风影音才能保证影片能正常运行。
(“暴风影音II V2.9 Beta”已附上)
(三)功能键说明:
本课件每单元均设有总目录主菜单。
单击主菜单上的标题可链接到各个模块,点击相应按钮可方便地在不同内容之间灵活转换。
当光标移动到某一对象上时,同时光标变成的形状(除了首页上为的形状),则表示该对象可链接到其他内容。
在文字中,看到红色的文字,并且光标变成的形状,则表示该内容下还有补充说明的链接。
图标,点击一下,播放或暂停或继续播放音乐。
连续点击两下,音乐从头播放。
图标,点按一下,进入播放一段音乐影片,并有对该音乐作品及作曲家介绍的字幕说明。
如要重播,点按“重播”键。
在“音乐概述”的“乐器”一节中,右上方还设置了导航条,可以通过导航条快速进入每个内容。
鼠标进入导航条上的字或图标,就会自动弹出内容供选择。
点按图标,可进入相应内容的页面。
练习中,看到()处,是可以填空的,答完回车退出。
在课堂练习中,答题选择点击任一符号,都会给出相应的反馈。
四、课件制作:
人文社科学院施淑静
Email:shi_shujing@
附件:教学大纲
《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Music Foundation
一、课程的地位与任务
音乐教学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学生的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崇尚优美的情操、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等方面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音乐基础知识在音乐领域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是从事各种音乐活动的基础和必备条件,也是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必由之路。
本课程针对非音乐专业学生的特点,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识谱入手结合讲授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并通过视唱练耳的训练培养学生视谱歌唱的能力。
二、课程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音乐概述
了解音的产生乐音与噪音、乐音的要素、音乐的本质、音乐的表现形式第二章音的高低
了解乐音体系;
学习简谱怎样纪录音的高低;
五线谱怎样纪录音的高低。
视唱练习
第三章音的长短
了解并掌握五线谱、简谱怎样纪录音的长短
五线谱、简谱怎样纪录休止符的长短
增长时值的记号
节奏练习及视唱练习、声乐实践。
第四章音的强弱
了解并掌握节奏、节奏型;节拍、拍子、
小节线、小节、终止线
拍号、节拍的分类
切分音、连音符、弱起小节
视唱练耳、声乐实践。
第五章常见记号
了解并掌握装饰音记号、反复记号、省略记号、音乐术语以及其他记号。
视唱练耳、欣赏并学唱经典歌曲。
第六章音程
了解并掌握音程的性质与转位;
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
音程在音乐中的运用。
视唱练耳、欣赏并学唱经典歌曲。
第七章调号
了解并掌握调号的产生与识别。
学习各种调式。
视唱练耳、欣赏并学唱经典歌曲。
第八章和弦
了解并掌握三和弦与七和弦以及和弦的转位
欣赏并学唱合唱作品。
三、课程教学学时安排
四、考核办法及成绩评定
1、考核类别:考查
2、考核形式:开卷
3、成绩评定::百分制;平时成绩(20%),考试成绩(80%)
五、推荐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推荐教材:校自编教材《音乐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