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掘工作面临时支护的改进
- 格式:pdf
- 大小:143.90 KB
- 文档页数:2
煤矿掘进工作面临时支护工艺优化的研究摘要为了解决煤矿开掘工作面临时支护困难、安全系数低、支护工艺复杂等问题,本文就常用的几种临时支护工艺进行对比分析,以便于不同地质条件、巷道断面形式和掘进工艺的掘进工作面能够因地制宜地选择临时支护方式及工艺,在降低职工劳动强度的同时实现了作业安全。
关键词顶板临时支护评价对比分析1 引言在开掘工作面截割(爆破)成巷之后、支护完成之前是顶板安全最薄弱环节,易发生顶板事故。
随着煤矿采掘装备的不断升级,循环进度、单进水平的不断提高,临时支护安全显的尤为重要。
就常用的几种临时支护形式和效果进行了分析对比。
2 吊环+钢管式前探梁2.1支护材料①吊环:吊环4个,用直径20mm的钢筋焊制而成,为内径150mm的方形或半圆形环,环封口处焊接在厚12mm钢板上,在钢板中心部位切割直径22mm圆孔。
②链环:链环4条,选用40T刮板输送机的大链制作,链长700mm。
③钢管:选用4″钢管2根,长度4m。
④木板梁:选用宽200mm、厚50mm板梁不少于3根,木板梁长度3m。
2.2安装工艺四个吊环分别安装在距工作面巷道中锚杆的左右两侧相邻的锚杆上。
顶板破碎不平整或巷道施工变坡段期间采用链环代替吊环。
钢管探到迎头,尾端超出吊环不少于600mm。
在第一排锚杆前0.5倍排距、1.5倍排距的位置上、第一排锚杆后2.5倍排距的位置上各安放一根木板梁。
构木均匀布置在板梁和钢管之间,并用木楔打紧打牢,其取位以不影响施工锚杆为准。
2.3临时支护工艺工艺流程:截割/爆破成型→敲帮问顶→联接顶网(不得进入空顶区)/前移吊环→挂锚梁、穿钢管→穿木板梁、背顶→永久支护。
2.4评价吊环+钢管式前探梁临时支护技术使用较为广泛,成本低廉、操作简单,能够适用于各种断面、施工工艺。
吊环+钢管式前探梁临时支护的整体支护强度较低,存在临时支护期间顶板活矸伤人、顶板节理裂隙发育时顶板矸石冒落伤人的风险,安全系数较低,不利于安全管理。
改进掘进工作面临时支护的措施李宏伟(七台河市茄子河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黑龙江七台河154600)工程技术睛要】目前使用的临时支护形式有二种。
一是单体支柱+柱帽,二是单体+铰接粱+板粱。
使用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遇有地质构造、顶板起铁不平时不能使用;在炮掘工作面支护易被崩倒崩坏,在钡掘工作面易被掘进机截割头撞倒、撞坏,制约生产,不能体现综掘的高产高斌安全j生能差,护硕效果差。
本文主要阐述了临时支护的改进分析,临时支护改进后的使用方法等问题。
9冬键词]掘进工作面;临时支护;措施目前使用的临时支护形式有二种。
一是单体支柱+柱帽,其使用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支护面积小,不能全面支护裸露岩体,有漏项现象;单体支柱不能形成联合支护,容易受压倾倒:在炮掘工作面容易在放炮时被崩倒崩坏。
二是单体4"-铰接梁+板梁,使用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遇有地质构造、顶板起伏不平时不能使用:在炮掘工作面支护易被崩倒崩坏,在机掘工作面易被掘进机截割头撞倒、撞坏,同时还制约生产,不能体现综掘的高产高效;临时支护体积大、较笨重,材料消耗多,前移时所需工时多、人员多、劳动强度大i临时支护结构复杂,安全性能差,护顶效果差。
1临时支护的改进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顶板成全封闭面接触的新型护项方案:访寸一种新型的安全设旋一护顶网架,通过点柱、悬吊式长钢梁与护顶网架形成全封闭护顶系统共同支护顶板。
通过对悬吊式长钢梁的材料选型,对护顶网架的结构选择,探讨全封闭临时支护系统的使用方法。
1.1悬吊式长钢梁的材料遗型目前,常用的悬吊式长钢梁有晒由50m m钢管、口型钢梁、槽钢、角铁等规格、强度各异的材质。
本方案需选择~种强度较大、重量较轻的材料作悬吊式长钢梁。
采用5#槽钢对焊成方管钢(尺寸70m m×50m m)作为悬吊式长钢梁强度较大、重量适宜、易于加工,故选择该材料为新型悬吊式长钢梁材料,其长度可根据锚枰:间排29,Yt 循环进尺来选择,—般为2.8—3.0r r k12点柱的改进淘汰现有的普遍使用的自制加工的千斤顶管式点柱,采用新型液压(或风动)安全点柱,其行程长,重量轻,使用方便。
掘进临时支护的各种方法一、基本情况岱庄煤矿综掘一队现设有6个生产班,l个维修班,担负着全矿三分之一的掘进任务。
众所周知,掘进迎头在截割完毕后,顶板临时支护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安全环节。
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顶板临时支护?如何完全保证工作人员处于安全区域之内?围绕这一课题,通过长时期不断地探索、实践,在前期研制使用顶板临时支护横梁托板架的基础上,今年2月份宋立刚提出:顶板临时支护不再使用顶板横梁托板架,而是采取在2.9m木板的中间向两边各0.8m处固定一条0.6 m长的铁链,铁链的另一头固定一个等同锚杆直径的螺帽,同时在木板的中心位置还要打上稳钉,避免锚杆机往上顶时,木板左右晃动。
在实施临时支护时,只需将锚杆机升起顶住木板,然后再升起液压单体支柱固定木托板,待完成永久支护作业后,将链接木托板的螺帽退下,拧到下一组锚杆上进行下一个循环的临时支护。
此方法在当时施工的4312皮带顺槽迎头进行试用后,工作人员一致反映既安全又提效,效果很好。
二、顶板临时支护所需的基本材料1.一块长2.9m、宽0.3m、厚度0.05m的木板(巷道净宽3.5m)2.两个液压单体支柱。
三、基体做法1.原始顶板临时支护功式采用该法前,迎头掘进机截割完毕进行临时支护时,必须要两名及以上工作人员手动举起木板到空顶区顶板,然后用液压单体支柱进行临时支护。
在将木板举到空顶区顶板时,工作人员仍处于空顶区域之内,对自身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
故不易推行。
2、最初阶段(研制顶板临时支护横梁托板架)顶板临时支护横梁托板架是由四根0.5m、两根0.3m长的锚杆和一个0.2m长的废旧母钎制作而成。
在进行临时支护时,工作人员只须将木板放至顶板临时支护横梁托板架上,然后用锚杆机将它们一并托起送至顶板,再用液压单体支柱进行临时支护,既安全又可靠。
但一个最不利的因素就是木板与托架不是一个连接的整体,在永久支护完毕,托架下降过程中木板很容易偏离托架而从顶板上掉下来,砸伤工作人员。
煤矿井下综掘工作面临时支护技术改造及应用发布时间:2021-04-01T06:52:32.185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5期作者:刘博文马亚军[导读] 在煤矿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为保障资源的顺利开发,提高作业的安全性,必须要注重巷道掘进与支护技术的科学应用。
陕西陕煤韩城矿业有限公司桑树坪二号井陕西省 715400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我国的基础建设的发展也越来越完善,煤炭行业的发展也有了提高。
煤炭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多个行业都需要煤炭作为能源支撑。
随着开采数量的增加,浅层煤炭资源储量逐渐减少,深层煤炭资源的开发数量增加,但是深层煤炭资源所面临的开采资源更加复杂,对于采掘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升。
在采掘深层煤炭资源时,临时支护是一项应用比较频繁的施工安全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巷道稳定性,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进而有效的提升煤矿生产经济效益,促使煤矿企业朝着更加理想稳定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煤矿井;综掘工作面临时支护;技术改造;应用引言我国现阶段煤矿开采主要是深部开采,在此种状况下进行开采有着较大的难度,会不同程度增加开采的成本,且在具体开采过程中再使用比较传统的支护方式会严重影响开采的效率以及安全性,尤其是在进行掘进的过程中,在此种状况下使用临时支护技术对于深部开采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很好地保证开采的效率,还能够保障开采过程中的安全。
1煤矿采矿工程中巷道掘进与支护技术的要点1.1做好地质勘探工作在煤矿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为保障资源的顺利开发,提高作业的安全性,必须要注重巷道掘进与支护技术的科学应用。
而技术应用的前提就是有关人员需要切实做好煤矿采矿工程现场的地质勘探工作,只有在掌握了工程现场的地质条件以后,方可在多种的掘进与支护技术中选择最符合现场地质条件的技术,以保障技术的科学应用。
因此,无论是任何的煤矿采矿工程,在实际的开采作用中,都需要切实做好煤矿相应的地质勘探工作,应用科学的勘测技术,保障工程现场地质勘探资料的完整性与准确性,使得整个的开采作业能够顺利进行,煤矿采矿工程的地质勘探过程中,可以充分应用三维地震勘探方式。
新景矿综掘工作面临时支护管理规定针对我矿综掘队组使用临时支护混乱,不统一,很不利于安全生产的现状,根据我矿目前综掘工作面使用临时支护的实际情况,本着以安全生产为前提,临时支护既能方便生产,又能确保安全的原则,经过探讨和研究,形成具体规定如下:一、综掘工作面必须使用临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
必须实行割一排,锚一排。
二、作业规程中必须对综掘工作面空顶距作出明确规定,综掘机割出一排锚杆距离后,永久支护到煤头的距离不大于(最大控顶距)1200mm,支起一排永久支护后,该永久支护到煤头的距离不大于(最小控顶距)250mm。
三、作业规程中必须对采用的临时支护方式和操作要求作出明确规定。
四、综掘工作面除使用柱式临时支护外,可以采用截割头挑钢带临时支护,也可以使用前探梁临时支护。
使用后两种临时支护时,掘进头必须备用3根以上金属摩擦柱(或液压支柱)。
当顶板破碎、遇构造或压力大等特殊情况下,必须使用金属摩擦支柱(或液压支柱)进行临时支护。
五、综掘工作面采用截割头挑钢带临时支护方式时:(一)必须由综掘机负责对开关进行闭锁,看锁和解锁。
(二)综掘机司机闭锁开关后,作业人员方可将垫木、钢带抬到截割头上,身体距离截割头不小于500mm,且放稳后及时撤出。
(三)作业人员在截割头放垫木、钢带前,截割头应调整到距顶板250mm的高度,以保证截割头动作时,尽量使其上方物件不移位。
(四)作业人员必须把垫木、钢带在截割头放稳放牢。
(五)垫木的规格为Φ20×1800mm的半圆木(垫木的平面朝上)。
六、15#煤下层综掘工作面当煤顶板破碎,不易管理时,要求采用正式支护下加打超前小锚索(3.3m)作为辅助临时支护,进一步加强15#煤下层掘采用截割头挑钢带临时支护工艺的安全性。
七、根据顶板变化情况,综掘工作面临时支护方式的选用由施工队组的队长和技术员确定。
顶板发生变化,临时支护需相应改变,但三天以上还未改变时,队长和技术员要负主要责任。
煤矿掘进支护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等能源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煤矿的开采量也在不断增加。
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掘进支护问题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难题。
掘进支护问题的不合理设计和施工将导致煤矿事故的发生,严重威胁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煤矿的生产安全。
所以,对煤矿掘进支护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应对措施势在必行。
一、煤矿掘进支护问题分析1.掘进工作面存在的问题煤矿的掘进工作面是矿井生产的主要区域,但在掘进工作面存在着各种支护问题。
首先是支护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了支护结构无法承载较大的压力。
其次是现有的支护材料和设备的使用不当,导致了支护效果不佳,支护结构易受到破坏。
还有就是施工工艺和操作不规范,导致了支护结构出现了安全隐患。
掘进地质条件直接影响着煤矿掘进支护的效果。
在掘进工作中,受到地质条件的限制,会导致支护设施无法有效地安装和使用。
尤其是在煤层赋存中存在不均质性和断层等问题时,会给掘进支护带来巨大的挑战。
现有的掘进技术在应对掘进支护问题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掘进设备的技术不够先进,掘进速度慢、效率低,无法满足生产的需要。
对掘进工作面的设计和规划也不够科学、合理,从而影响了支护结构的施工和使用。
1.加强技术研发和设备更新针对煤矿掘进支护问题,应加强技术研发,研究开发出更加先进、智能化的掘进设备和支护材料。
这些设备和材料能够更好地适应掘进地质条件,提高支护效果,保障矿工的安全。
2.规范施工操作和管理对于施工工艺和操作,必须进行规范管理,确保所有的支护结构都能够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施工。
在支护结构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加强矿山地质勘查和预测在掘进地质条件方面,应加强矿山地质勘查和预测,提前了解矿层的地质条件,合理规划掘进工作面的布局,避免在不利的地质条件下进行掘进工作。
4.提高矿工安全意识和技能尤其重要的是,要加强对矿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煤矿掘进支护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煤矿掘进支护是煤矿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在掘进支护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支护材料质量不过关、支护方案不合理、地质构造复杂等。
为了保障煤矿生产安全,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本文将探讨煤矿掘进支护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支护材料质量不过关支护材料是煤矿掘进支护的关键。
如果支护材料质量不过关,容易导致掘进工作出现问题。
比如,支护材料过软会影响支护效果,使掘进工作难以进行;支护材料难以粘结也会导致支护效果不理想;支护材料梁架结构不合理,也可能引发支护失效。
应对措施:严格监督支护材料的质量。
对于合格的支护材料,进行检查后方可使用,不允许使用不符合标准的支护材料。
同时,应提高支护材料的技术含量,研发出更优质的支护材料。
二、支护方案不合理支护方案的制定需要结合煤矿地质特点、掘进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制定合理的支护方案是保证掘进顺利进行的关键。
如果支护方案不合理,会使支护效果不理想,从而使掘进工程出现安全问题。
应对措施:制定科学合理的支护方案。
在制定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煤矿地质情况、掘进条件、支护材料等多方面因素,确保支护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同时,在实施支护工作时,需要及时对支护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并对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
三、地质构造复杂煤矿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是影响支护工作的一个因素。
地质构造复杂,如含水层、断层等,可能导致掘进过程中地质灾害发生,如岩层落空、煤柱倒塌等,对煤矿生产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应对措施:对地质构造的复杂性进行充分了解。
在掘进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地质环境的监测,及时发现地质灾害,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同时,需要探究适宜的支护材料和方案,提高支护效果。
四、缺乏人员技术和管理经验煤矿掘进支护需要人员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
如果缺乏这方面的人才,易引发掘进支护事故。
应对措施: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
通过加强工人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加强对工人的管理,改进工作流程和规范操作,减少工人违规操作。
煤矿掘进支护问题分析及改进策略摘要:近年来,我国煤矿行业发展趋势加快,掘进支护技术也得到较大提高,煤矿企业施工的安全性逐步提升。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我国全部煤矿中,需进行井下开采的煤矿占整体的9/10。
然而,大多数煤矿井下作业环境恶劣,掘进支护技术不高,一旦发生问题将会给煤矿企业造成严重损失。
因此,为确保我国煤矿企业施工的安全性,应当积极探索煤矿掘进支护问题,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煤矿;掘进支护;问题;应对;改进1 煤矿掘进支护中存在的问题1.1 煤矿支护的更替从现阶段情况来看,煤矿支护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在强度、刚度等方面无法很难达到实际需要。
比如对钢丝绳砂浆锚杆、机械锚固锚杆、采用端部锚固的树脂型锚杆、管缝型锚杆、快硬水泥锚杆等设备而言,当煤矿开采对技术要求不高时,能够充分发挥出这些设备的作用,但是随着煤矿开采环境越来越复杂,工作条件越来越恶劣,这些设备就难以发挥出应用作用。
因此,煤矿企业必须及时更新更多先进的设备,淘汰掉技术落后、工作效率低的老旧设备,认真做好新旧设备交替工作。
1.2 煤炭巷道的改进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煤矿工人的挖掘速度有了进一步要求,另外,对矿坑挖井周期也有了新的要求,巷道的性质由岩巷向煤巷转型。
为了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煤矿巷道的断面由传统的拱形向安全性能较高的矩形转型,提升工人挖掘效率的同时,还增强了断面的利用价值。
煤炭巷道的改进还体现在由小型断面向大型断面的转型上,转型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较大机械的作业效率,满足较难开采煤矿区的要求。
对回采巷道的数量以及巷道的埋深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巷道由传统的单巷道向多巷道转型,既能满足矿井内通风的需求,又能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其次,巷道的埋深要坚持“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最终满足对煤炭巷道的改进。
1.3 机械化程度有待提高我国煤矿巷道掘进支护技术虽然起步较早,但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机械化程度发展较为缓慢。
掘进工作面改变支护补充措施综掘十一队施工的3428风巷,现迎头全煤,根据技术科的安排由架棚支护改为锚杆支护。
为了确保该巷的施工安全及工程质量,特编制如下补充措施:一、技术要求:1、巷道的支护规格:净高 2.4m,净宽3.2m。
顶板采用L2200mm Ф22mm的高强螺纹钢锚杆,L6400的锚索与L3000mm的"M'型钢带及金属网进行支护,其株排距900mm800mm,锚索间距2.4米并布置在巷中。
巷帮采用Ф20mmL2000mm螺纹钢锚杆与L2400mm的梯子梁及塑钢网进行支护,其株排距为700mm800mm,塑钢网压茬不小于100mm并压茬于梯子梁处。
巷道的帮顶锚杆初锚力分别不小于200 N.m,300N.m;其锚固力分别不小于60KN,80KN二、安全措施:1、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作业人员在每次开工前及施工过程中必须对作业地点帮顶的活矸危岩清理干净,方可进行后序工作。
2、严格执行"一炮三检',"一炮三警戒'及"三人联锁'放炮制度。
严格执行炮后验炮制度,放炮后待炮烟散尽,由班长负责,放炮员参加对迎头煤矸进行清底验炮,清底交窑。
3、放炮前,施工人员必须将各种生产机具及瓦斯探头挪至后路安全位置保护好,放炮后及时将探头挪至规定的位置。
4、严禁空顶作业。
坚持正常使用金属前探梁作为超前临时支护,该巷使用四根探梁,每根探梁三个卡子,放炮后作业人员站在永久支护下用长工具找净帮顶活矸危岩并及时前窜探梁至迎头煤壁,用背板及半圆木与顶板接实。
5、顶板永久支护紧跟迎头,锚索够一根打一根,帮锚杆滞后不超过5米。
帮锚杆未支护段必须预留保护层不小于400。
6、当顶板破碎或过断层时必须缩小排距至0.7米。
当锚杆支护不能满足支护时,必须恢复铁棚支护(铁棚支护规格:顶梁3.2米,腿子2.8米,棚距600,净高2.3米,下扎3.8米,巷道帮顶必须用背板腰严背实,其间距不大于200,四块定位木楔)。
安山煤矿掘进工作面临时支护的研究与应用摘要:针对目前井下掘进工作面施工过程中临时支护设施较笨重,前移时所需工时多、人员多、劳动强度大,安全性能差,护顶效果差。
研制一种便于移动,操作简单,并能保证安全的临时支护设施提高工作效率,解决掘进过程中支护效率低,同时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本文介绍了该临时支护的设计及井下现场的使用情况。
关键词:煤矿掘进巷道;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临时支护1.目前综掘机掘进工作面临时支护情况一是点柱式临时支护,直接在新掘进巷道顶板下支设液压单体或木点柱。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支护面积小,不能全面支护裸露岩体,不论是液压支柱还是木点柱都不能形成联合支护,容易受压倾倒,造成不安全事故。
二是前探梁式临时支护,施工人员在永久支护锚杆上固定吊环,再将前探梁穿过吊环进行固定,采用木楔、木板将新掘进巷道顶板与前探梁之间刹实接顶。
存在的问题:①前探梁为满足强度的要求,所以材质都较重,施工人员操作时消耗体力大,且得同时有3人才能挑起一根前探梁,人员占用较多,作业人员不爱使用。
②前探梁前端与顶板不能完全接顶,需人员到空顶下用木柈进行接顶操作,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2.安山煤矿矿井及应用现场概况安山煤矿井田地处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距府谷县城西北方向约38km,行政区域隶属府谷县庙沟门镇管辖。
井田西北与沙梁井田、秦晋煤矿相邻,南部为庙哈孤矿区南部预留区,西南与三道沟井田相邻,东为哈镇—孤山勘查区。
井田面积53.82km2,矿井采用平硐开拓方式,布置3个井筒,煤层开采分两个水平,现开采煤层为一水平52煤,煤层平均厚度2.3m左右,倾角0°~3°;直接顶为泥质粉砂岩,厚度为4.8m。
老顶为中粒砂岩,厚度约15.4m。
直接底为泥质粉砂岩和泥岩,均厚10.5m,老底为中粒砂岩,均厚6.5m,掘进巷道采用锚网梁+锚索联合支护,顺槽巷道断面设计宽*高=5.0m×2.7m,使用EBZ-160型悬臂式掘进机。
万欢一心创锁未東贵州众一金彩黔矿业有限公司大方县凤山乡大营煤矿掘进工作面前探梁临时支护安全技术措施编制人:赖青青施工单位:掘进队总工程师:王永康矿长:彭斌批准日期:2017年8月5日执行日期:2017年8月5日安全技术措施会审记录工作面名称:掘进工作面前探梁临时支护安全技术措施会审地点:_____________会审人员签字表综合会审意见:Jf A - «均fli未来大营煤矿安全技术措施学习登记表掘进工作面前探梁临时支护安全技术措施一、支护目的在掘进巷道中,在迎头没有支护、若顶板破碎、顶板上的大矸石,压力一来易掉落,因此空顶作业的情况下工作是危险的。
为了防止岩石的掉落,为暂时维护围岩稳定和保障工作面安全,所以要用前探梁作为临时支护。
架起前探梁,贴紧迎头煤壁或岩壁,用背板加牢、加固,就安全了许多。
在迎头没有支护的情况下,前探梁梁架可以起到临时支护的作用,前探梁前端靠近煤岩壁的那端,挡住迎头顶上没有支护的地方,防止顶上破碎散落及顶板裂开受压。
在掘进迎头工作中,迎头在放完炮或者切割后,在没有支护的情况下,顶上的浮矸活石易掉落,如果遇到顶板破碎较严重的地方就更危险,为了保证掘进迎头在放炮后,在装碴、出碴及巷道支护的过程中杜绝空顶作业、违章作业,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使用前探梁支护是可靠的、安全的。
二、支护方法:前探梁也要正确地按规定支护,首先检查前探梁及各连接装置是否齐全完好,并准备充分的背板材料,然后进行敲帮问顶,清除浮矸活石、处理安全隐患。
当巷道支护采用架棚时,由外向里扶好所有歪斜的支架,加固迎头前三架支架,并周正有力地背顶背帮前探梁采用两根长 _米的_钢管,顺巷道方向、用连接装置挂在迎头最前一、二、三排的锚杆下(采用架棚支护时挂在前三排顶梁上),前端伸向迎头煤岩壁做前探支护。
每次放完炮后或者综掘机切割后,先进行敲帮问顶,清除顶、帮活石伞檐。
三人配合操作,架设前探梁,先挂好前探梁的连接装置,并把前探梁钢管分别伸入吊链或环里,并把钢管伸到迎头煤岩壁贴紧;另一人在前探梁钢管上,根据排距放好背板、半圆木;另一人在前探梁后端打上木楔,垫上一方道木和半圆木,使前探梁向顶板上翘、紧贴顶板。
机载临时支护在综掘进工作面的研究摘要:山西霍宝干河煤矿有限公司积极采用机载临时支护系统替代原有的临时支护方式,适应井下现场的恶劣环境,保证安全施工,该机载临时支护系统装配在掘进机的中上部,选位合理,配套简便,对掘进机的改造量很小,不干扰掘进机的运动和截割作业功能,实现了机械化支护作业,降低了职工施工劳动强度,提高了掘进效率,使锚护工的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关键词:综掘工作面机载式临时支护安全高效中图分类号:td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6(c)-0060-01综掘工作面单进水平不高,前探临时支护安全系数较低,职工劳动强度大等问题的存在一直制约着掘进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
而机载前探支护技术的应用,恰能解决以上问题,从而达到安全高效生产。
我们要针对不同的岩煤巷道、综掘机研究出实用的机载支护,机载前探支护技术的应用,可增强临时支护期间的安全性,优化掘进工艺,提高单进水平,降低职工劳动强度,为我矿安全高效生产打下基础。
1 矿井及应用现场概况干河矿田位于万安普查区东北部,北西以下团柏断层为界,与团柏矿紧邻,南东至下张端断层,南西为汾西县申村东界起往南东至104号详查钻孔北东750m,北东到汾河最高洪水位线。
井田形态呈北东——南西长约9km,北西——南东约4km,面积为35.5599km2。
采用立井开拓方式,场地内布置主立井、副立井、回风立井三个立井井筒。
煤层开采分两个水平,现开采煤层为山西组一采区1#、2#煤,水平标高+75m,煤层平均厚度4.2m左右,倾角3°~8°;直接顶厚5~6m为泥质粉砂岩,基本顶厚4~6m为k8砂岩,直接底厚2~4m 为泥岩老底厚2~11m为中砂岩;辅助运输均采用胶轮车,掘进巷道采用锚网梁+锚索联合支护,顺槽巷道断面设计宽*高=5.0m×3.8m,准备巷道断面基本设计为宽*高=4.5~5.0m×4.0~4.2m,使用的综掘机功率为200~250kw。
煤矿掘进支护问题与合理应对建议分析摘要:在煤矿的掘进过程中,掘进支护是保证煤矿挖掘安全性的关键。
我们需要对掘进支护问题进行准确分析,做好应对措施,同时也要不断优化掘进支护中的设备,提升煤矿挖掘效率,提升煤矿企业的效益。
关键词:煤矿;掘进支护;问题;应对建议1煤矿掘进支护现存问题1.1巷道问题随着煤矿开采工作的不断深入,对应的掘进作业要求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如果想要有效的掌控挖掘煤矿的周期,那便需要调整巷道建设,要做到由原来的岩巷到煤巷的改变。
巷道的横截面也需要从拱形转变为矩形,在这样的操作下,煤炭的掘进工作效率也能得到提升。
并且,巷道的横切面为矩形时,能大大增添使用价值,后期的煤矿掘进施工速度也能在横切面变化的作用下得到提升。
在断面掌控这一方面,陈旧的小型断面已经受到摒弃,目前大多采用大型断面,使用大型断面,使煤矿掘进的工作人员的便利大大提升,也扩大了矿井的开采程度。
还有一方面的巷道问题是通风问题,以往陈旧的单巷施工已经不适应当前施工时矿井的通风需求。
地下许多气体都会对作业人员的工作产生影响,因此,要加大通风的管理,多巷道施工更适合于当前的掘进工作,能够大大提升开采效率。
巷道深度方面也需要进行考虑,随着掘进工作的不断深入,在进行掘进时,需要考虑地质条件,要准确做出扩大深度的决策,要在保证煤矿开采工作人员的安全下,确保煤矿开采达到之前所制定的预期目标。
1.2缺少机械化的掘进机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煤矿工程中对挖掘设备和支护设备的机械化要求也越来越高了,经过许多试验和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来看,悬臂式掘进机的掘进效果是最好的。
但是,在一些比较复杂的工作中,工作人员往往需要携带大量工具,且这些工具的重要也都比较大,这时,就会导致悬臂式掘进机的实际负重大于标准负重,从而对掘进机的工作效率产生不好的影响,同时,由于负重过大,还会影响到工作人员的安全。
因此,为了避免这个问题,一定要提高悬臂式掘进机的机械化程度,从而提高掘进机的灵活性。
煤矿掘进支护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摘要:改革后,在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下,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
近年来,在煤矿巷道掘进过程中,采用的支护技术对巷道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有着显著的影响。
然而,由于煤矿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巷道的安全高效掘进受到限制。
为此,需要对现有的支护技术进行完善。
通过分析煤矿掘进支护技术的类型,包括永久支护技术和临时支护技术,重点分析了煤矿掘进支护技术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解决支护问题的一些措施,可以为煤矿巷道掘进的安全高效支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煤矿掘进;支护技术;问题;措施引言在现代煤矿开采中,煤矿掘进支护施工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煤矿能源需求的与日俱增,大大促进了我国煤矿业发展,煤矿开采量正在不断增多。
在此背景下,对煤矿掘进支护技术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因此,针对目前煤矿掘进支护技术存在的问题,应尽快寻找到有效的解决对策。
1煤矿掘进支护技术存在的问题1.1支护效率低在很多情况下,掘进巷道的支护需要工人手工完成,这导致在巷道支护过程中浪费大量的时间。
在掘进巷道穿过地质构造区域时,需要采取大量的支护安全措施,支护的效率变得更低。
这是因为在支护时,需要根据施工位置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护方案和设施。
目前,临时支护所使用的设备缺乏统一的标准,而且在很多时候无法实现机械化,这是目前支护效率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在巷道掘进施工过程中,涉及其他的流程,例如矸石运输等,这会影响支护的效率。
由于现场人员较多,有时很难进行有效的施工分配,导致施工的效率较低。
1.2支护设备不够先进煤矿掘进支护施工是一项高难度作业,不能仅依靠人工来开展,还要依靠各种先进的支护设备。
在具体的实践中,最常用的支护设备是悬臂式掘进机,但该设备虽然在综合机械化掘进巷道中应用广泛,却存在着一些客观缺陷,如:对巷道空顶处的支护施工质量较差、无法达到现场支护要求、易引起支护事故;风动锚索机也是煤矿掘进支护施工中的一种常用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对顶板进行钻眼,但风动锚索机需人工操作,智能化程度较低,易出现钻眼深度、角度等误差现象。
煤矿掘进支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煤炭已成为整个人类经济建设的主要燃料之一,也是我国燃料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由于煤矿行业仍处于高风险行业,地下整体地质条件和开采环境相对较差,因此有必要通过更合理的挖掘和支护技术来促进矿山隧道的安全稳定运行。
同时,矿井巷道开挖支护技术也是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方法。
因此,有必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处理,以降低采矿工作的风险系数。
关键词:煤矿掘进支护;问题;应对措施1分析煤矿掘进支护相关影响因素1.1关于地质条件近年来,我国煤矿开采深度逐渐增加,一公里深的煤矿占比超过50%。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井下生产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和复杂,进一步增加了开采难度:(1)在煤矿开采持续向下推进的过程中,煤层顶板的岩性和拱形围岩的应力都会发生变化。
(2)在煤矿开采不断向下推进的过程中,煤矿建设的地质环境和结构逐渐复杂,可能存在较大的斜坡区或断层带。
(3)一些机械施工技术和巷道支护技术尚不完善,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提高,煤岩的硬度可能会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难度。
因此,为了稳定施工,有必要提高施工设施的强度和性能。
如果施工强度和性能不符合施工标准,可以降低施工速度,增加机械设备的磨损,从而增加更换和维护的频率。
1.2关于煤矿隧道的形状和横截面煤矿建设中地下隧道的传统形状是拱形的,不利于煤炭资源的运输,从而降低了煤炭资源的生产力。
根据煤矿实际建设情况分析,煤矿隧道的实用性较低,不利于保证井下作业的安全。
煤矿开采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可能危及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健康。
此外,传统煤矿巷道的截面积小,使得一些大型仪器难以充分利用其价值,这限制了煤矿生产的效率。
1.3关于隧道数量在煤矿开挖施工期间,煤矿隧道极为重要,是运输建筑材料和煤炭资源的通道,也是地下施工的通风通道。
在煤矿实际生产期间,隧道数量相对较少,特征单一,不利于充分发挥隧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