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季节芦笋嫩茎品质的差异研究_谭芸 (1)
- 格式:pdf
- 大小:424.77 KB
- 文档页数:3
我国芦笋种质资源及生物学研究进展曾小红,张慧坚,刘恩平(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海南儋州571737)摘要:芦笋自1974年引入我国以来,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广泛种植,随着我国芦笋产业的发展,对芦笋的研究也在逐步开展和深入。
通过对我国在芦笋种质资源、品种选育、生理特性、遗传学等生理生态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提出我国芦笋在种质资源的保存、选育种、栽培管理及产品深加工等方面需要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芦笋;种质资源;生理特性;遗传学中图分类号:S6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74X(2012)10-0056-05A summary of Asparagus officinalis in germplasmresources and biology research in ChinaZENG Xiao-hong,ZHANG Hui-jian,LIU En-ping(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CATAS,Danzhou571737,China)Abstract:Asparagus officinalis has mainly planted in most places in China since it was introduced to China in1974.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officinalis in China,the studies were going on gradually.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to the researchers and planters,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main research progress of A.officinalis in China on germplasm resources,breeding variety,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genetics and so on,then presented some suggestion on studies in the future,such as conservation of germplasm resources, selecting and breeding,growthing and management,deep processing of product.Key words:Asparagus officinalis;germplasm resources;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genetics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又名石刁柏,属单子叶植物百合科(Lilicaeae)天门冬属,是一种雌雄异株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原产于欧洲、亚洲大陆及北非草原和河谷地带,因其营养价值高、具有抗癌保健功效,素有“蔬菜之王”的美称。
园艺学现代农业科技圆园19年第6期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 Linn ),学名石刁柏,百合科天门冬属宿根性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为一种食用和药用蔬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被人们称为“蔬菜之王”。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绿芦笋的栽培面积至少达到了8万hm 2,约占世界栽培总面积的39%。
我国现有芦笋品种较多有鲁芦笋一号、芦笋王子F1、冠军、硕丰、井冈山701等。
国外芦笋品种选育水平较国内先进,主要有泽西骑士、阿波罗、泽西等。
芦笋的营养和保健功能使其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1-2]。
每1kg 鲜芦笋中含有蛋白质25g ,高于普通蔬菜3~8倍,并含有大量氨基酸,维生素含量是普通蔬菜的6~18倍。
芦笋中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含量偏低,富含纤维素、生物素、矿物质元素等常规营养物质,满足人类对食物营养的要求,是一种老少皆宜的保健蔬菜。
大量研究表明,芦笋对治疗癌症[3]、抑制肿瘤[4]、提高免疫[5]、降血脂[6]、抗疲劳和抗衰老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通过测定几种有代表性的物质含量,包括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含水量、V C 含量等,进而在营养品质和保健功能等方面对4个不同品种的绿芦笋进行比较。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选用2018年4月上旬收取的品种共4个,分别为格里斯、2000—3、达宝利以及当地主栽品种冠军等4种绿芦笋。
1.2试验方法试验于2017年3—5月在平度市南村镇崖头村进行。
将4个品种的绿芦笋进行编号,分别将冠军、格里斯、2000—3、达宝利编号为115、114、113、112。
每个品种随机分成3组,做3次重复试验,以减小误差。
各品种分别用电子天平称重后,用刀将所有材料截为32cm 标准商品长度的绿芦笋,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基部直径并记录、评级,再次称重后计算商品率。
随机取样,每个品种约取100g ,切成薄片平铺于培养皿中,冷冻干燥后使用粉碎机将其粉碎,过100目筛后密封置于真空包装袋内,室温下干燥处避光保存备用。
不同品种绿芦笋品质比较试验
引言
绿芦笋是一种受欢迎的蔬菜,其美味和营养价值备受认可。
在市场上,我们可以发现多种不同品种的绿芦笋,它们的外观和口感各有特点。
对于消费者来说,如何选择最优质的绿芦笋可能会有些困惑。
本文旨在通过对不同品种绿芦笋品质的比较试验,以期为消费者提供选购绿芦笋的参考依据。
材料和方法
为了进行绿芦笋品质比较试验,我们选取了三种常见的绿芦笋品种:绿巨人、玛丽和帝王。
这三种品种在市场上均有较高的销售量,且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我们从当地农场分别采购了这三种绿芦笋,并将它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品质比较试验。
我们对采购的绿芦笋进行外观和颜色的评估。
我们观察了绿芦笋的颜色、外皮的光泽度、均匀度和整体的外观质量。
我们进行了口感和质地的试验,包括对绿芦笋的脆度、口感和纤维度的评估。
我们对绿芦笋的味道和营养价值进行了分析,包括对绿芦笋的味道是否清甜,以及其营养成分的含量和比例分析。
结果
通过对以上三种绿芦笋品种的比较试验,我们得出了如下的结果:
外观和颜色方面:
绿巨人品种的绿芦笋外观呈现出深绿色,光泽度较高,外皮均匀,整体外观较为吸引人。
口感和质地方面:
绿巨人品种的绿芦笋口感脆嫩,丝状度较少,整体质地较为鲜嫩。
味道和营养价值方面:
绿巨人品种的绿芦笋味道清甜,营养价值较高。
综合评价
绿巨人品种的绿芦笋在外观、口感和味道方面均表现出较高的品质,适合用于生吃和烹饪。
玛丽品种的绿芦笋在外观和口感方面表现一般,但其味道和营养价值相对较低。
不同品种绿芦笋品质比较试验本试验旨在比较不同品种绿芦笋的品质。
通过品质评价指标,分析不同品种绿芦笋的优劣势,为绿芦笋的种植和营销提供科学参考。
材料与方法:1、材料本试验选用2种绿芦笋品种,分别为‘浅绿笋’和‘紫茎笋’,采自本地一家蔬菜基地。
所有采摘的笋都是同一级别,即直径为8mm,长度为20cm。
2、方法2.1、贮藏处理采摘后的笋先放在室温下空气中吹风3小时,降低温度后,分别存放在常温(20℃±2℃、相对湿度70%±5%)下和冷藏(4℃±1℃、相对湿度80%±5%)下进行贮藏。
2.2、品质分析在贮藏7天和14天后,分别对笋进行品质分析。
对每个品种的笋外观进行评价,包括笋的颜色、表皮光泽度、笋头形态、笋身形态等方面。
2.2.2、硬度使用机械硬度计,对每个品种不同贮藏处理下的笋进行硬度测试,得出每个品种的平均硬度值。
2.2.3、可食率将每个品种的笋分别加热至熟透,晾凉后测量笋的重量,得出每个品种的可食率。
结果与分析:3.1、外观品质在常温下贮藏7天和14天后,‘浅绿笋’的外观品质没有明显变化,而‘紫茎笋’的外观有些许变化,表皮颜色变深,光泽度减弱。
在冷藏下贮藏7天和14天后,‘浅绿笋’的外观品质有些许变化,表皮变干,光泽度减弱,‘紫茎笋’的外观有明显变化,颜色变得更深,笋头变软并出现点状腐烂。
在常温和冷藏两种贮藏处理下,‘浅绿笋’的硬度值都比‘紫茎笋’高。
不过,‘浅绿笋’的硬度值在常温下的贮藏中有所下降。
‘浅绿笋’和‘紫茎笋’的可食率在不同贮藏处理下差别不大,均在70%以上。
结论:通过本试验的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浅绿笋’在外观品质、硬度和可食率三个方面表现相对优秀。
2、‘紫茎笋’在常温下的贮藏中外观品质易受影响,容易出现点状腐烂。
另外,在硬度方面‘紫茎笋’相对较软。
3、整体而言,冷藏贮藏对绿芦笋的保鲜效果更好,但笋的外观品质会有所变化。
综合以上结论,我们建议在种植和选择绿芦笋时可以优先考虑‘浅绿笋’,这种品种有着更好的品质性能并且较为适合多种贮藏方式。
【芦笋种植技术】芦笋的茎有什么特点?芦笋的茎分为几种?芦笋的茎生长习性是怎么样?芦笋的茎生长有什么特点?以下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芦笋的茎分为初生茎、地上茎、地下茎三种。
一、芦笋初生茎芦笋种子萌发时首先长出地面的茎称为初生茎,它是由芽发育而成的。
二、芦笋地上茎在条件适宜时,是由地下茎上的部分鳞芽群萌动抽出地面,形成地上茎。
刚刚抽出的地上嫩茎粗大多汁,在幼龄时适时采收,即是通常食用的芦笋。
嫩茎抽出的多少,随采笋的多少而有不同。
在一定范围内,有多采多抽,不采或少采则少抽的趋势。
即一般在采笋期间,采下一只嫩茎,接着又抽出一只嫩茎,再采则再次抽生。
但是采笋一旦超过一定的限度,地下茎的养分被大量消耗,抽出的嫩茎会逐渐变细,失去商品价值。
因此,此时应立即停止采笋,促进地上茎枝叶的发育并积累养分,否则会影响下一年的产量。
芦笋墩茎多肉质、粗壮,直径一般为1.0~2.5厘米。
嫩茎上生有许多腋芽,均由鳞片包被,顶部腋芽密集,中部和基部腋芽稀疏。
如果让嫩茎继续生长,就会成为直立具分支的绿色地上茎,其高度一般在1.5~2米。
每株芦笋的地上茎最多可达70~80根,最粗为5厘米。
嫩茎抽出地面20~30厘米时,茎顶松散,腋芽萌动,形成侧枝、亚侧枝及拟叶等器官。
地上茎除具有输导水分、养分的功能外,主茎侧枝中还含有大量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
芦笋地上茎的粗细程度因品种、笋龄、植株性别及栽培管理条件等不同而异。
一般成年笋的地上茎比幼龄笋和老龄笋的地上茎粗。
雌株又粗于雄株,但雄株的茎数多。
管理水平高的比管理水平低的地上茎生长旺盛而粗壮,且茎数多。
三、芦笋地下茎芦笋植株随着幼苗的生长,在初生茎与根的交接处产生突起,形成鳞茎,亦叫地下茎。
芦笋的地下茎是一种非常短缩的变态茎。
茎上有许多节,节间极短,节上养生鳞片状的变态叶(退化叶),叶腋间有芽。
已发育的芽是由地下茎的上方分生组织形成的,有几个至十几个都由鳞片包着,故称为鳞芽。
芦笋一年两季采笋试验
李书华;王奎瑜
【期刊名称】《山东农业科学》
【年(卷),期】1993(000)005
【摘要】我国北方地区传统的采笋习惯为一年一季采笋,即春天采白笋或绿笋。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发现,芦笋生长到9月中旬以后再发出的嫩茎大部分都不能长成有效植株,一般在50~80厘米时就出现萎蔫死亡。
主要原因是由于芦笋长到9月份后植株茂盛,通风透光不良,若遇秋旱,则易出现新茎萎蔫。
【总页数】1页(P28)
【作者】李书华;王奎瑜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44.609.3
【相关文献】
1.芦笋留不同母株数采笋试验初报 [J], 兰春霞;范桃会;汪兰英;马晓燕;拜玉得;康雪莲
2.北方绿芦笋定植后第二年采笋试验 [J], 李宝树;韩忠安
3.浙江平湖芦笋2次养母茎3次采笋高效种植技术 [J], 吴平;龚佩珍;邵慧;潘秋波;余宏军;蒋卫杰
4.芦笋采笋田杂草发生规律及化除试验 [J], 王加银;王正兰
5.芦笋一年两季采笋栽培 [J], 鲁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芦笋不同品种和雌雄株间外部形态与嫩茎品质差异的比较研究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 L. )是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蔬菜,雌雄异株,雌雄株间存在显著的差异。
本文从植株形态和生理生化方面对国内外引进的十个芦笋品种间及同一品种雌雄株间的形态和品质的差异进行了研究。
1、芦笋的第一分枝节位、茎粗和茎数等形态指标不仅能反映芦笋长势的强弱,而且还与芦笋的产量和品质指标相关;芦笋的枝丛活力(茎粗×茎数)与产量之间呈正相关,一个季节的枝丛活力可以作为预测长期丰产能力的一个指标。
10个芦笋品种中,A3的第一分枝节位最高,A6的第一分枝节位最低;A9的枝丛活力最高,A3的枝丛活力最小。
就雌雄性别而言,10个芦笋品种中多数品种的雄株第一分枝节位低于雌株,而枝丛活力高于雌株。
2、10个芦笋品种间和雌雄株间营养指标存在差异:芦笋中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尤其是黄酮类物质的含量较高,黄酮类物质是一类消除氧自由基的活性物质,是芦笋具有抗癌功能的主要原因。
10个芦笋品种中,A1的总黄酮、铁和锰的含量最高,A2的Vc含量最高,A3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A6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A7的含水量和锌的含量最高,A8的还原糖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
经品质的综合评定得出A3、A5、A9三个品种为品质优良品种,如果再结合形态指标进行评定,A9为最优品种。
雄株嫩茎中类胡萝卜素、可溶性蛋白、黄酮、铁和锰的含量大于雌株,可溶性糖和还原性糖含量小于雌株。
3、品种间和雌雄株间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存在明显差异:从拟叶的POD同工酶电泳图谱看,部分品种间的POD同工酶谱有差异,可以用来鉴别品种。
从雌雄株间拟叶的同功酶谱带看,芦笋雌株拟叶中POD同工酶谱带比雄株多两条,由此可用POD同工酶谱带来鉴别芦笋雌雄植株。
夏芦笋要高产春母茎须留好,你知道吗今天讲留好春母茎,培育健壮母株,是夏季芦笋高产优质的关键。
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吧!1.适期留养:留养春母茎的时间,要根据芦笋生长的年份分别进行。
春笋出笋少和1-2年生的芦笋,应在4月25日前后至月底留养;春笋出笋正常,3年生以上芦笋,于5月上旬留养。
留母茎数,两年生芦笋留3-4根,3年生芦笋留4-6根,4年生以上芦笋留5-10根,棵盘大的可适当多留几根。
一般选直径1-1.2厘米的实心茎留养母茎。
2.土壤消毒:多年生芦笋普遍会受到病菌污染,这是引发茎枯病等病害的源头,故必须重视土壤消毒。
一般在留母茎前3-5天,用40%芦笋青粉剂600倍液洒浇棵盘及周围土壤,以杀死土中病菌,降低病源基数,保护留养母茎免受其侵害。
3.防病保茎:当留养的春母茎长至5厘米高时,即用40%芦笋青粉剂50倍液涂茎,隔天涂一次,连涂3-4次;母茎分枝后,用40%芦笋青粉剂200-300倍液喷施,隔2天喷一次,连喷3-4次;放叶后,用40%芦笋青粉剂400-600倍液喷施,前期隔3-5天喷一次,后期隔5-7天喷一次,直至6月底春母茎成熟。
以后视母茎生长情况隔10-15天再喷一次。
若涂、喷药后遇下雨天气,雨停后要补涂、补喷一次。
4.增施基肥:春母茎留养成株,开始出笋后,及时增施有机肥。
每亩施蘑菇残料或腐熟栏肥1-1.5吨、复合肥5公斤或尿素10公斤、钾肥5-7公斤、磷肥5公斤。
6月下旬开始施追肥。
前期隔15-20天施一次,后期隔10-15天施一次,每次亩施尿素7-8公斤、钾肥5公斤或复合肥10公斤。
在每次追肥间隔期内,用“芸苔素”等叶面肥,于上午8-9点或傍晚喷雾芦笋枝叶,可增强光合作用,提高抗性,增加出笋量。
5.配套管理:芦笋采收中后期,时值梅雨和高温干旱季节,要注意防涝保湿。
遇涝及时疏通排水,排除积水,雨后及时中耕除草,防止表土板结;遇干旱适时灌跑马水,保持土壤湿润,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同时,经常剪除倒伏枯黄母茎和一些密集枝干,保持笋园通风。
芦笋雌雄株间生理化特性的差异研究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 Linn)又名石刁柏,俗称龙须菜,是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蔬菜。
芦笋雌雄异株,在自然生长条件下,雌雄植株数目大体相等。
而芦笋雌雄株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雄株所产生的嫩茎比雌株所产生的嫩茎多,雄株产量一般比雌株高20%,但雄芦笋嫩茎比雌的细小。
我们从生理生化方面对芦笋雌雄株间的差异进行了研究。
1、芦笋生长发育过程中雌雄株间几种酶活力的差异:拟叶和根中SOD 活性及拟叶中CAT活性5-7月间呈上升趋势,这一时期根中CAT活性则表现为先升后降,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SOD酶活性的的变化相对CAT较为平缓,而CAT 在芦笋生育过程中活性变化较大,POD活性的变化趋势则与CAT完全相反,在5-9月间持续快速下降,拟叶中POD活性9-10月间迅速上升,根中POD活性则是持续下降到10月份,之后又有所上升。
CAT活性在雌雄株间拟叶和根中都是雄株明显高于雌株,根中SOD活性和拟叶中POD活性也是雄株大于雌株,但拟叶SOD 活性和根POD活性在雌雄株间则没有表现出差异性。
在性别分化前,POD同工酶谱带在株间没有差异。
开花后,雌雄株间同工酶谱带表现出差异性,雌株拟叶和根中POD同工酶都有Rf为0.27和0.29的两条谱带,雄株拟叶和根则缺失了Rf0.29的谱带,而增加Rf0.36和0.41两条谱带。
酯酶同工酶不仅雌雄株间有差异,品种间也表现出差异性。
UC157雄株拟叶比雌株多一条条带,而雄株根比雌株缺失了Rf0.51的一条谱带。
与UC157相比,UC800拟叶缺失了Rf0.61的一条,却增加了Rf0.58的一条谱带,且这两条差异带都很浓。
UC800雌雄株间根酯酶同工酶谱带表现与UC157相同。
蛋白质电泳结果显示,芦笋雄株蛋白条带与强度都明显高于雌株。
2、芦笋生长发育过程中雌雄株间碳水化合物的变化:芦笋拟叶中蔗糖在9月份最高。
UC157雌雄株间表现为雌株拟叶中蔗糖含量大于雄株。
芦笋不同部位活性成分的研究
李俊萍;乜兰春;刘孟;胡淑明
【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
【年(卷),期】2015(000)015
【摘要】以芦笋烘干样品为试材,研究了芦笋根、嫩茎、母茎、果实等不同部位
芦丁、皂甙、钙、铁、锌等活性成分的含量水平。
结果表明,芦丁在嫩茎和母茎中的含量分别为20.26 mg/g和20.10 mg/g,约为根系和果实中含量的4倍~5倍;皂甙在根中含量为104.90 mg/g,嫩茎中102.07 mg/g,是母茎和果实中皂甙含量的5倍~10倍;钙、铁均以根系中含量最高,锌以嫩茎中最高,且都显著高于
其他部位的含量。
从而为芦笋全株的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总页数】3页(P10-12)
【作者】李俊萍;乜兰春;刘孟;胡淑明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河北保定071000;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河北保定071000;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河北保定071000;河北农业大学园艺
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人参不同部位主要活性成分及其在美容护肤方面的研究进展 [J], 熊晨阳;许明良;易帆;孟宏;董银卯
2.两种芦笋不同部位酚类物质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J], 尹培培;杨灵光;王桂宏;赵福江;贾爱荣;赵鲁豫;刘永;刘昌衡
3.苦荞麦芽不同部位功能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性研究 [J], 蒋变玲; 华碧禾; 段红; 陈琼
4.番木瓜不同部位活性成分及抗癌功能研究进展 [J], 肖双灵;滕杰
5.橘子不同部位活性成分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能力研究 [J], 刘仙俊;李文华;孙红艳;尤金美;张红阳;张天宇;郝春燕;卫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芦笋品质变劣原因及防止措施
刘长庆
【期刊名称】《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年(卷),期】1999(000)002
【摘要】一、空心空心是嫩茎中心髓部薄壁细胞间隙崩裂拉开所形成。
粗大的嫩茎易空心。
北方比南方的空心情况严重。
北方地区采收前期,空心率达20%~30%,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其形成原因及防止方法:1.空心与品种有关,有的品种如玛丽华盛顿、玛丽华盛顿500W、加州大...
【总页数】1页(P19)
【作者】刘长庆
【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安市农业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44.602
【相关文献】
1.芦笋生产中劣质笋产生的主要原因及防止措施 [J], 范淑英;吴才君;王静;曲雪艳;周庆红
2.影响芦笋品质原因及防止措施 [J], 李晖
3.西芹品质变劣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J], 刘保才;朱新红;吴春西
4.芦笋品质变劣的原因及防止对策 [J], 宋元林
5.250克芦笋罐头胖听原因及防止措施 [J], 罗贵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试验研究·北方园艺2013(05):4~7第一作者简介:白建波(1980-),女,云南个旧人,本科,讲师,现主要从事园艺植物栽培及采后生理和食用菌育种等研究工作。
E-mail:bjb_biology2@126.com.责任作者:李荣春(1959-),男,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主要从事食用菌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12-11-01个旧地区冬春两季绿芦笋营养品质分析与比较白建波1,2,周银丽1,陶宏征1,李荣春2(1.红河学院,云南省高校农作物优质高效栽培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云南红河661000;2.云南农业大学食用菌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1) 摘 要:对个旧地区8个芦笋种植点的冬春两季芦笋中的蛋白质、还原糖、维生素C、黄酮、有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和比较。
结果表明:春季芦笋的蛋白质、维生素C、黄酮、有机酸、还原糖含量均高于冬季;芦笋中蛋白质、还原糖、维生素C、黄酮含量受季节影响较小,有机酸含量受季节影响较大。
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法对所有样品的综合营养品质进行了评价,表明春季芦笋样品的综合营养品质隶属函数值均大于冬季的,个旧地区春季芦笋的品质优于冬季芦笋。
关键词:个旧;冬季芦笋;春季芦笋;营养品质中图分类号:S 6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009(2013)05-0004-04 芦笋(Asparagus offecinalis L.)系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草本雌雄异株植物[1],学名石刁柏,又名龙须菜、露笋和芦尖等。
原产于地中海东岸及小亚细亚,已有2 0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因其历史悠久,栽培品种很多,有绿芦笋和白芦笋之分。
在最早的药书《神农本草经》中将其列为“上品之上”,其嫩茎质地细腻,纤维柔软、风味鲜美,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可药食两用。
芦笋中富含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粗纤维等,此外芦笋的根和嫩茎中含有天冬酞胺、芸香苷、叶酸、皂甙、芦丁和胆碱等药用成分,对癌症、胆结石、高血压、心血管病、白血病等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功效[2],是一种很有食药用价值的蔬菜。
不同品种绿芦笋品质比较试验绿芦笋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爽脆的蔬菜,被广泛认为是高端蔬菜之一。
其营养价值丰富,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改善消化系统和促进新陈代谢。
绿芦笋的种类繁多,每种品种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
不同品种的绿芦笋在品质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进行一项关于不同品种绿芦笋品质比较的试验,以探讨不同品种绿芦笋的特点和优劣之处。
实验目的:1. 比较不同品种绿芦笋在外观上的差异,如颜色、形状和大小等;2. 分析不同品种绿芦笋在口感上的区别,如嫩度、爽脆度和清甜度等;3. 探讨不同品种绿芦笋的营养成分差异,包括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矿物质含量等。
实验结果:1. 外观比较经过观察,发现“绿芦笋A”的颜色较浅,形状稍瘦长,大小均匀一致;“绿芦笋B”的颜色较深,形状较粗短,大小不太一致;“绿芦笋C”的颜色和“绿芦笋A”相近,形状稍微弯曲,大小也比较一致。
2. 口感比较经过烹饪处理后,尝试了三种品种的绿芦笋,发现“绿芦笋A”口感嫩度最佳,爽脆度和清甜度也很不错;“绿芦笋B”口感稍显粗糙,嫩度不够,爽脆度和清甜度一般;“绿芦笋C”口感介于“A”和“B”之间,嫩度和爽脆度较好,味道稍逊于“A”。
3. 营养分析经过实验室的检测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绿芦笋A”中维生素含量最丰富,膳食纤维和矿物质含量也相对较高;“绿芦笋B”营养成分中等,维生素含量较“A”略低,膳食纤维和矿物质含量也相对较少;“绿芦笋C”在营养成分上略逊于“A”,但仍然优于“B”。
结论:综合以上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不同品种的绿芦笋在外观、口感和营养成分上存在一定差异。
“绿芦笋A”在外观上颜色浅、形状修长,口感嫩度和爽脆度较佳,营养成分丰富;“绿芦笋B”在外观上略显粗糙,口感一般,营养成分居中;“绿芦笋C”在外观上与“A”相近,口感稍逊于“A”,营养成分也优于“B”。
在购买绿芦笋时,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偏好和营养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
不同品种芦笋主要营养品质研究
付婕;谷建田;范双喜
【期刊名称】《北京农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21)3
【摘要】以10个来自国外的芦笋品种(代号为A1~A10)为试材,分析比较各品种嫩茎中可溶性蛋白、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可溶性糖与还原糖、黄酮以及Fe、Ca、Zn、Mn等微量元素含量,并对供试品种的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品种间各营养指标差异明显,不同的营养指标在品种间差异趋势和差异幅度各不相同.在供试的10个品种中,A9的营养品质特性综合分值最高,而重要药用成分类黄酮则A1的含量最高.
【总页数】3页(P26-28)
【作者】付婕;谷建田;范双喜
【作者单位】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系,北京,102206;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系,北京,102206;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系,北京,1022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
【相关文献】
1.河南省主要小麦品种的营养品质研究 [J], 李雯;郝春英
2.北疆10个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引进品种产量与营养品质研究 [J], 唐开婷;张凡凡;王旭哲;岳亚飞;鲁为华;马春晖
3.不同品种、成熟度带壳莲子营养品质研究 [J], 林雄;林鸿;杨炳昆;曾绍校;林少玲;郭泽镔
4.巴彦淖尔市地区主要肉羊品种营养品质研究 [J], 王淑;李彦标;王鹏;武悦
5.宁夏固原地区不同青贮玉米品种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研究 [J], 侯湃;陈彩锦;张静妮;范龙;丁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品种绿芦笋品质比较试验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品种的绿芦笋的品质特点。
通过评估绿芦笋的外观特征、口感和营养成分等指标,以期为绿芦笋的种植、选择和加工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
1. 实验材料:
本试验选取了市场上常见的三个绿芦笋品种:美国品种、法国品种和中国品种。
每个品种各采集100株绿芦笋进行试验。
2. 外观特征评估:
将每个品种的绿芦笋分别进行外观特征评估。
评估指标包括笋的长度、直径、颜色和形态等。
3. 口感评估:
4. 营养成分测定:
将每个品种的绿芦笋样品进行干样处理,然后测定其营养成分。
测定指标包括维生素C含量、蛋白质含量和膳食纤维含量等。
研究结果:
1. 外观特征评估结果显示,美国品种的绿芦笋长度和直径较大,颜色较浅,形态较直;法国品种的绿芦笋长度和直径较小,颜色较深,形态较弯曲;中国品种的绿芦笋长度和直径介于美国品种和法国品种之间,颜色鲜艳,形态略弯曲。
2. 口感评估结果显示,美国品种的绿芦笋嫩度较高,口感鲜嫩,香味较浓;法国品种的绿芦笋嫩度较低,口感较硬,香味较淡;中国品种的绿芦笋嫩度和口感居中,香味适中。
3. 营养成分测定结果显示,美国品种的绿芦笋维生素C含量和蛋白质含量较高,膳食纤维含量较低;法国品种的绿芦笋维生素C含量和蛋白质含量较低,膳食纤维含量较高;中国品种的绿芦笋维生素C含量、蛋白质含量和膳食纤维含量相对平均。
结论:
本研究仅选择了三个常见的绿芦笋品种进行比较,未涵盖其他品种。
本研究的样本数量相对较小,在统计分析上有一定限制。
后续的研究可以扩大研究样本数量,加强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不同品种绿芦笋品质比较试验
绿芦笋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和美味口感的蔬菜,其品质因品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绿芦笋的品质特点,本试验选取了常见的5个品种,分别为美国大绿、
橙色巨人、麦口天、奥林匹克和帝王,通过对其外观、口感及营养成分等指标的测试和比较,探究每个品种的特点和适宜的应用场合。
一、外观比较
在绿芦笋的外观测试中,我们主要考察了其色泽、形态和整体表面特征等方面。
结果
显示,美国大绿和橙色巨人的色泽鲜亮,帝王的发色略显苍白,麦口天和奥林匹克的颜色
则比较深沉。
在形态上,美国大绿和帝王的笋头较为尖细,橙色巨人笋头较大,而麦口天
和奥林匹克则笋头较短而粗。
整体表面特征方面,美国大绿和橙色巨人的表面光泽度较好,帝王的表面则显得有些粗糙,而麦口天和奥林匹克的表面则比较光滑细腻。
总体来说,外
观方面五个品种的差别比较大,不同品种适合不同消费场合,具体选择应根据需求和场合
来定。
二、口感比较
口感是绿芦笋的重要品质指标之一,我们通过营养物质含量、口感脆嫩度、纤维含量
和口感汁液量等方面的测试,对五个品种的口感进行比较。
其中,美国大绿和橙色巨人的
口感脆嫩,帝王的纤维含量比较低、汁液丰富,麦口天的口感脆但略显较为粗糙,奥林匹
克则在口感脆嫩度和口感汁液量方面表现一般。
营养物质含量方面,五个品种中美国大绿、帝王和橙色巨人营养丰富,麦口天和奥林匹克则略有不足。
口感比较分析表明,美国大绿
和橙色巨人的口感优良,非常适合凉拌和酱烧烹调方式,奥林匹克相对较为适合赏味,而
帝王则适合煮汤食用。
三、营养成分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