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819.43 KB
- 文档页数:2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妊娠母猪是养猪场中重要的生产母猪,饲养管理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母猪的生产能力和繁殖效果。
以下是妊娠母猪饲养管理技术的几个方面。
饲料管理合理的饲料管理能保证母猪在妊娠期间的正常发育和胎宝宝的健康成长。
饲料营养妊娠母猪在妊娠初期对营养的需求较少,但在后期会逐渐增加。
在此期间,需要适当增加饲料量,并控制饲料参数。
饲料中应含有适宜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以保证母猪以及胎宝宝的营养需求。
饲料配制饲料的配合应根据母猪的生长需要和营养特点进行配合。
配料时应适当增加胡萝卜素、维生素E、铜等微量营养物质,提高饲料的营养含量;同时,遵循饲料的科学配制方法。
饲喂量妊娠后期,母猪食欲会减退,饲料量需要适当降低。
饲料量不足会导致母猪的体重下降、胎儿生长受限、产子困难等问题。
因此,应根据母猪的胎次、体重和妊娠阶段,合理控制饲喂量。
精细管理细微的饲养管理可带来更好的繁殖效果和生产能力。
活动妊娠母猪的动态和活动范围应该得到充分的保证,以促进胎儿的发育和免疫力增强。
合理的活动范围和环境,能够增强母猪的长期耐力和健身素质。
疫病防控冬季和春季气温比较低,猪病也随之增加。
特别是妊娠母猪,免疫力相比往常较低,容易受到传染病的影响。
因此,在饲养管理中做好妊娠母猪的疫病防控很重要。
粮食管理饲养管理中,妊娠母猪的饲喂粮食应适合粮食的相关机器提供。
同时,粮食的管理也要合理。
温度管理温度管理是妊娠母猪饲养管理中要注意的一个方面。
母猪受环境影响比较大,特别是在妊娠后期,需要保持温度适宜以保证母猪的正常发育。
妊娠后期要适当降低温度,以防止母猪体温过高影响产仔。
当温度过低时,需要调整氛围,减少出生死亡率和分娩时间。
此外,在分娩前四周,需要将待产母猪分成多组,提供每组一个较小的猪舍,确保环境卫生和温度适宜。
总结针对妊娠母猪饲养管理技术,我们要注意饲料管理、精细管理、温度管理等方面。
科学的饲养管理能够提高妊娠母猪的生产能力和繁殖效果,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是猪场经营过程中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后代猪的数量和质量。
因此,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技术可以提高母猪的产仔率、仔猪成活率和生产效益。
下面就对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一、饲养场的环境1. 环境温度猪的体温比人体高,因此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猪的健康造成影响。
在妊娠期内,母猪需要的温度范围应该保持在15-25摄氏度。
如果温度低于15摄氏度或高于25摄氏度,都会使母猪感到不适,影响母猪的饮食和健康。
2. 通风条件通风条件对于猪的健康同样非常重要。
要保持饲养环境的通风良好,防止氨气和其他有害气体的积聚影响母猪的健康。
3. 光照条件母猪需要适当的光线照射,以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采食行为。
夜间要保持光线柔和、稳定,以便母猪得到充分的休息。
光照时间应控制在12-16小时之间。
二、合理的饮食1. 饲料的品质母猪在妊娠期内需要更多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动物脂肪、维生素等。
饲料的品质决定了母猪获得营养的多少和质量的好坏,因此需要选择高营养、易消化的饲料。
2. 饲喂量母猪在妊娠期内需要更多的能量和蛋白质,因此需要将饲喂量增加25%-30%。
同时还需要合理配给矿物质和维生素,以更好地满足母猪的营养需求。
3. 喂食次数母猪在妊娠期内需要进行分次喂食,每日4-5次,以保证食物的充分消化和吸收。
三、精心管理1. 疾病防治母猪在妊娠期内是一个弱势群体,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因此要加强疾病防治,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和消毒措施。
2. 经常观察母猪在妊娠期内需要进行经常观察,以及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观察周期要长,一般为3-5天观察一次,确保母猪的健康状况和胎儿的生长情况。
3. 运动锻炼母猪在妊娠期内需要适当的运动锻炼,以保持身体健康和良好的心态。
不过要注意,妊娠中后期要减少强度,以保护胎儿的健康。
综上所述,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对于母猪和仔猪的健康和生产效益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可以实现提高母猪和仔猪的产仔率、仔猪成活率和生产效益的目的。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妊娠母猪的饲养技术1、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随着妊娠天数的增加,妊娠母猪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增多,特别是产前20多天需要量最多,其中以蛋白质,钙磷的需要量最多;因此,在妊娠母猪的饲养上,一般把母猪妊娠期分为两个阶段,前80-90天称为妊娠前期,后20-30天称为妊娠后期,以便在饲养上予以不同的饲养,既要保证母体健康,又要保证胎儿得到充分发育。
(1)妊娠前期的营养需要。
妊娠前期胚胎发育缓慢,需要的营养不多。
精料喂得太多容易胚胎的早期死亡。
因此,一般采取与空怀母猪的饲养标准。
(2)妊娠后期的营养需要。
妊娠后期尤其是后30d胎儿生长速度加快,母体的营养贮备难以满足胎儿的需求,因而要提高饲料营养水平,这对胎儿的发育,提高产仔的质量,增加母体内营养物质的贮备和产后泌乳需要都大有益处。
妊娠后期母体子宫及其内容物体积增大,使腹腔压力增大,为了避免因采食而使子宫受到压迫,同时又要提高营养摄食量,应增加精料比例,减少饲料体积,或少吃多餐,防止母猪过食,消化不良或便秘。
每头每日喂以上营养水平的混合料2.5-2.8kg。
2、妊娠母猪的饲养方式在饲养过程中,因母猪的年龄。
发育,体况不同,就有许多不同的饲养方式。
但无论采取何种饲养方式都必须看膘投料,妊娠母猪应有中等膘情,经产母猪产前应达到七八成膘情。
初产母猪要有八成膘情。
根据母猪的膘情和生理特点来确定喂料量。
(1)抓两头带中间饲养法,适用于断奶后膘情较差的经产母猪和哺乳期长的母猪。
在农村由于饲料营养水平低,加上地方品种母猪泌乳性能好,带仔多,母猪体况较差故选用此法。
在整个妊娠期形成一个“高—低—高”的营养水平。
(2)步步高饲养法,适用于初配母猪。
配种时母猪还在生长发育,营养需要量较大,所以整个妊娠期间的营养水平都要逐渐增加,到产前一个月达到高峰。
其途径有提高饲料营养浓度和增加饲喂量,主要是以提高蛋白质和矿物质为主。
(3)前粗后精法,即前低后高法;此法适用于配种前膘情较好的经产母猪,通常为营养水平较好的提早断奶母猪。
母猪妊娠期饲养管理措施
一、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
母猪妊娠后,由于本身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同时担负胎儿的生长发育,应提高其营养水平。
二、掌握日粮体积。
根据妊娠期胎儿发育的不同阶段适时调整精、粗饲料比例,使日粮体积适宜,让妊娠母猪既不感到饥饿,又不压迫胎儿。
妊娠后期,可增加每天饲喂的次数,以满足胎儿和母体的营养需要。
三、注意饲料品质。
妊娠母猪日粮中无论是精饲料还是粗饲料,都要求品质优良,不喂发霉、腐败、冰冻和有毒性或有强烈刺激性的饲料,否则会引起流产,造成损失。
饲料种类也不宜经常变换。
四、精心管理。
妊娠前期母猪可合群饲养。
妊娠第一个月,使母猪吃好,休息好,少运动。
以后让母猪有足够的时间运动,夏季注意防暑。
妊娠中后期减少运动量,临产前停止运动。
妊娠母猪的饲养与管理1 妊娠母猪的饲养母猪妊娠后新陈代谢机能旺盛,对饲料的利用率提高,蛋白质的合成增强。
妊娠母猪饲养成功的关键是在妊娠期精确地配制日粮,以保证胎儿良好的生长发育,最大限度地减少胚胎死亡率,并使母猪产后有良好的体况和泌乳性能。
在没有严重的寄生虫感染和单独饲喂的条件下,妊娠母猪每天的适宜饲喂量为1.8~2.7kg。
1.1妊娠母猪限制饲养的好处限制饲养可增加胚胎的存活率,减轻母猪的分娩困难,减少母猪哺乳期间的体况消耗和减少乳房炎的发生率,降低饲养成本,增加使用年限。
1.2控制母猪采食量的方法单独饲喂高能量日粮法、隔天饲喂法、日粮稀释法(自由采食高粗纤维日粮)和电子母猪饲喂系统控制等4种管理制度,都能成功地控制母猪妊娠期的能量摄入。
①单独饲喂法:利用妊娠母猪栏单独饲喂,最大限度地控制母猪的饲料摄入。
②隔天饲喂法:当母猪成群饲养时,强壮的母猪保持旺盛的食欲,采食力强。
但很多胆小的母猪只能吃到剩余的一小部分饲料。
因此,间隔饲喂法是限制母猪采食的一种替代方法。
③日粮稀释法:即添加高纤维饲料(如苜蓿干草、苜蓿草粉、米糠等)配成大体积日粮,可使母猪经常自由采食。
④电子母猪饲喂系统:使用电子饲喂站,自动供给每头母猪预定的饲料量。
计算机控制饲喂站,通过母猪耳标上的密码或母猪颈圈上的传感器来识别母猪。
当母猪要采食时,就来到饲喂站,计算机就供给它日料量的一小部分。
该系统适合任何一种料型,如颗粒饲料、湿粉料、干粉料、稠拌料或稀料。
1.3对妊娠母猪饲养水平的影响因素对妊娠母猪实行限制饲养,推荐的日饲喂量为1.8~2.7kg,这仅仅是一个目标数字,而实际饲养水平要根据母猪个体的具体情况而定。
确定妊娠期饲养水平要考虑:母猪的体格大小与体况、圈舍类型与环境、饲养方式、猪群的健康水平、生产性能水平和管理的标准等因素。
母猪的体格越大,其维持需要就越大,对饲料要求的数量就越多。
肉眼观察母猪的尾根部、臀端、脊柱、肋部等处的脂肪存积量和肋部的丰满度,能够较准确地评定母猪的体况。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妊娠母猪是猪养殖业中至关重要的组分,正确的饲养管理对于它们的健康和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饲养时需要进行正确的管理,以确保母猪的健康,产能,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一、母猪的饲料
母猪在妊娠期有着更高的饲料需求,所以在饲料方面要注重正确的配比。
通常的饲料主要是粗饲料和高级饲料,例如混合饲料,粗谷物,维生素等,这些饲料分量要适当,并且要定期检查。
二、母猪的饲养环境
饲养环境对母猪的健康也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饲养环境要合理,避免恶劣的天气,温度也要保持在合理范围,通风采光也要保证,并且要注意防蚊虫,以确保母猪的健康。
三、母猪的保健
保健对于母猪的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严格的防疫措施,到定期的检疫,都是必要的。
另外,要给母猪补充合理的营养,比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以提高妊娠期的耐受能力。
四、母猪的遗传
遗传也是饲养妊娠母猪时要考虑的问题,要做到仔猪有良好的遗传优势,就需要先选择优良的母猪进行繁殖,另外,要保证繁育猪的种群遗传多样性,避免出现单一的遗传特征。
总之,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从营养、保健、遗传等方面都要注意,才能保证母猪的健康,产能,安全和可持
续发展。
如果能够科学有效地实施饲养管理,将有助于猪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做好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妊娠母猪的饲料调配,饲养方法是否合适,对母猪的生产和仔猪的健康发育都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必须根据母猪的个体情况和季节变化,适当调整配方,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
妊娠母猪增重到什么程度为好,视母体年龄、交配时间的膘情而定,一般来说,在分娩和哺乳期所失去的体重应等于在妊娠期间所得到的补充。
具体饲养管理要点如下:
一、饲养方式的选择
1.抓两头顾中间这种方式用于断奶后身体比较瘦弱的经产母猪。
由于在上一胎体力消耗大,在新的怀孕初期,就应加强营养,使体质恢复到一定水平。
2.步步高这种方式适用于初产母猪和哺乳期间配种的母猪。
因为初产母猪本身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哺乳期间配种的母猪生产任务繁重,营养需要量大。
3.前粗后精这种方式适合于体况良好的经产母猪。
前期以青饲料为主,并根据饲养标准进行饲喂。
怀孕后期,胎儿发育迅速,应增加精料喂量。
二、妊娠前期的饲养要点
一经确认受胎,则要逐渐增加营养,特别是添加动物性蛋白饲料,注意勿偏喂单一饲料。
晴天要在运动场上放养种母猪,使其受日光照射,并喂给它充足的青饲料。
三、妊娠后期的饲养方法
未成熟母猪早期配种时,不仅要考虑到胎儿营养,还必须对母猪也给予必要的营养,随着妊娠日期推移,既要增加饲料量,又要增加优质的高蛋白饲料。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及接产措施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及接产措施如下:
一、饲养管理
1. 妊娠期母猪的营养需求较高,因此需要提供充足的饲料,以保证其正常生长和发育。
2. 妊娠期母猪的饲养应采取“高、低、高”的模式,即妊娠前期饲料营养水平较高,后期适当降低,产前一周左右逐渐提高饲料营养水平。
3. 保持妊娠期母猪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其身体健康和胎儿正常发育。
4. 做好妊娠期母猪的防疫和保健工作,预防疾病的发生。
二、接产措施
1. 母猪产出小猪后,先用洁净毛巾擦净小猪口鼻中的黏液,然后涂抹接生粉,减少小猪体能损耗。
2. 结扎、剪断脐带,碘酒消毒脐带及肚脐周围,把小猪放入保温箱内,待仔猪能站稳活动时马上辅助其吃初乳。
3. 如产床粗糙,应在小猪身上干燥后在其四肢上贴好胶布。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饲养管理和接产措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妊娠母猪的营养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1.饲养环境:提供安静、干燥、温度适宜的饲养环境,避免母猪受到应激和环境温度的影响。
保持猪舍的通风良好,确保空气流通。
2.饮水管理:母猪在妊娠期间需要大量的水分来维持自身的生理功能和胎猪的发育。
因此,要保证母猪随时有充足的清洁饮水可供饮用,定期清洗饮水设备,防止猪舍内水源的污染。
3.饲料管理:妊娠母猪的饲料需求会逐渐增加,因此应根据妊娠期的不同阶段调整饲料的营养配方和喂养量。
通常,妊娠前期(前60天)饲喂的主要是能量和蛋白质含量适中的饲料,以满足母猪维持体能和胎儿初期发育的需要;妊娠后期(后60天)则需要提供更高能量和蛋白质含量的饲料,以支持母猪和胎猪的正常生长。
4.蛋白质和氨基酸:蛋白质是母猪体内新陈代谢和胎猪发育的基础,提供充足的优质蛋白质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重要的营养素还包括一些必需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和色氨酸,它们对于母猪的生殖功能和胎儿的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要选择富含这些营养素的饲料。
5.矿物质和维生素:适量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也是妊娠母猪的重要需求。
矿物质和维生素对于母猪体内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行和胎儿的骨骼、神经系统的发育有重要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母猪的放养饲养或分娩后期特别要注意钙和磷的补充,以保证母猪和胎猪的骨骼健康。
6.分娩前期的管理:将分娩箱和分娩区域做好预防四周的脱粪液流出,保持稳定地温度,确保母猪在分娩前有足够的私密空间,并监测母猪的行为和体温。
此外,在分娩前进行适度的运动和按摩,有助于减轻母猪的压力和促进顺利分娩。
7.分娩后期的管理:母猪产仔后,需特别关注产后护理工作。
及时清理猪舍内的羊水和猪粪,保持环境的卫生。
确保母猪有充足的饮水和饲料供应,并及时为新生仔猪进行断奶和免疫注射。
8.监测和记录:密切关注母猪的体重、食欲、行为、外形以及排便情况等,对母猪进行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健康问题。
记录母猪的妊娠天数和分娩情况等数据,有助于判断和改进饲养管理的效果。
妊娠猪的饲养管理受精是妊娠的开始,分娩是妊娠的结束。
在母猪的妊娠期中饲养管理的目的在于保证胎儿在母体内得到正常发育,防止流产;每窝都能生产大量健壮、生活力强、初生重大的仔猪;保持母猪有中上等体况。
一、妊娠诊断母猪配种后,尽早进行妊娠诊断,对于保胎、减少空怀、提高母猪繁殖力是十分必要的。
经过妊娠检查,确定已怀孕时,就按妊娠母猪对待,加强饲养管理;如确定未怀孕,砬及时找出原因,采用适当方法加以补配。
妊娠诊断的方法主要有外表观察法、仪器诊断法、化学测定法、激素诊断法和活组织检查法五种。
(一)观察法一般来说,母猪配种后,经过一个发情周期(18~23天)未表现发情或至6周后再观察一次,仍无发情表现,即说明已经妊娠。
其外部表现为:疲倦、贪睡不想动,性情温顺,动作稳,食量增加,上膘快,皮毛发亮、紧贴身,尾巴下垂很自然,阴户缩成一条线。
所以,配种后观察是否重新发情,已成为判断妊娠最简易、最常用的方法。
但是,配种后不再发情的母猪并不一定都已妊娠,有的母猪有发情延迟现象;有的母猪卵子受精后,胚胎在发育中早期死亡或被吸收而造成长期不再发情。
所以,根据配种后是否发情来判断妊娠,有时会有误差。
(二)超声波妊娠诊断仪诊断法利用超声波感应效果测定动物胎儿心跳数,从而进行早期妊娠诊断。
实践证明,配种后20~29天诊断的准确率约为80》6,40天以后的准确率为100%。
这种超声波胎儿心跳测定仪,由主机和探触器组成。
将探触器贴在猪腹部(右侧倒数第二个乳头)体表发射超声波,根据胎儿心跳动感应信号,或脐带多普勒信号音而判断母猪是否妊娠。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确定妊娠,而且还叮以确定胎儿的数目,晚期还可以判定胎儿的性别,无伤痛,可重复使用,缺点是一次性投入较高。
(三)尿中雌激素化学诊断法母猪妊娠后,尿中雌激素含量增加。
由于孕酮与硫酸接触会出现美观豆绿色荧光化合物,此种反应随妊娠期延长而增加,所以用此法可做妊娠诊断。
操作方法:取母猪尿15 mL放入试管中,加浓硫酸3 mL或盐酸5 mL,加温到100℃,保持10 min;冷却到温室,加人18 mL 苯,加塞后振荡,分离出有雌激素的层;加10mL浓硫酸,再加塞振荡,并加热到80℃,保持25 min;借日光或紫外线灯观察,若在硫酸层出现荧光则是阳性反应。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及注意事项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保证受精卵、胚胎与胎儿在母体内的正常发育.减少胚胎死亡.防止化胎、死胎与流产现象的发生.从而获得数量多、初生重、大而健壮的仔猪;保证母猪在妊娠后期有良好的膘情:保证妊娠母猪的乳房发育.为哺乳期的泌乳进行贮备;对初产青年母猪还要保证其本身的正常生长发育。
1 妊娠诊断母猪配种后.应尽早诊断其是否妊娠。
如果诊断已妊娠,应按妊娠母猪的要求搞好饲养管理工作:如果诊断未妊娠,应注意观察其再次发情,并及时补配.以缩短其空怀期,提高母猪利用率。
1.1 根据发情规律来判断母猪发情周期是l9~23 d.平均21 d。
在正常情况下.母猪妊娠后就不再表现发情症状。
因此,可从母猪配种后的18 d开始注意.如果在1周左右不见母猪表现发情症状,就可初步判断母猪已经妊娠。
生产实践中,分别于母猪配种后的18~24 d、40~44 d用试情公猪进行返情检查。
1.2 外部观察法母猪妊娠后贪睡觉、食欲旺、易上膘、皮毛光、性温驯、行动稳、夹尾走、阴门缩(阴门下联合的裂缝向上缩成一条线)等。
1.3 超声波诊断用超声波诊断仪(也可用来测背膘厚与眼肌厚度) 进行妊娠诊断效果良好。
在母猪妊娠后的30~60 d的这一阶段内,该仪器都能测出,主要用来母猪早期妊娠诊断。
2 妊娠母猪体重变化母猪妊娠后即进入非常时期.胚胎不断地生长发育,同时在各种激素的作用下,母猪本身的各组织器官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2.1 妊娠母猪体重变化在正常饲养管理情况下,整个妊娠期经产母猪可增重40~50 kg,初产母猪可增重50~60 kg,母猪增重中15%是蛋白质, 25%是脂肪。
2.2 胚胎生长发育在妊娠初期.胚胎重量很轻,绝对增重不高,从60 d以后增重速度逐渐加快,从90 d以后胎儿增重十分迅速,胎JL6O%是在这一时期增重的(表1)。
表1各阶段猪胎儿的长度和重量——————————————————————————————————————--- 妊娠天数长度(cm)重量(g)30 2.5 1.551 9.8 49.872 16.3 220.593 22.9 616.9114 29.4 1040.9表2 生殖各阶段典型的胚胎死亡情况生殖各阶段数目———————————————————————————————————————排出的卵子 17.0受精的卵子 16.2妊娠25天的胚胎 12.3妊娠50天的胚胎 11.2妊娠75天的胚胎 10.4妊娠100天的胚胎 9.8分娩的活仔猪 9.4每窝断奶的猪 8 ——————————————————————————————————————2.3 母猪妊娠期的两个关键时期2.3.1 第一个关键时期:是在母猪妊娠后的 20 d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