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免疫效果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79.48 KB
- 文档页数:6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ve Veterinary Medicine第42卷第12期2020年12月V ol.42No.12Dec.2020doi :10.3969/j.issn.1008-0589.202003016表达2.3.2.1d 分支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 基因重组鸭瘟病毒的构建和评价王波,赵玉博,胡玉珍,丁蕾蕾,陈普成,焦晨晨,姜永萍,陈化兰,柳金雄*(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动物流感重点开放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69)摘要:为研究H5亚型禽流感病毒(AIV )HA 基因重组鸭瘟病毒(DEV )载体活疫苗,本研究利用DEV 疫苗株多片段体外拯救系统,将我国H5亚型AIV 2.3.2.1d 分支代表病毒CK/LN/SD007株的血凝素(HA )基因插入DEV 基因组中,构建了重组DEV ,对其进行PCR 、间接免疫荧光实验、western blot 和传至15代后的遗传稳定性试验。
结果显示,构建了一株表达CK/LN/SD007株HA 基因的重组DEV ,并且HA 基因能够在重组病毒中正确表达并稳定遗传,命名为rDEV H5-12;将rDEV H5-12和亲本病毒DEV 疫苗株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CEF )后,收集96h 内不同时间点的病毒样品,检测TCID 50并绘制生长曲线。
结果显示,rDEV H5-12在CEF 中的生长曲线和亲本病毒DEV 疫苗株无显著差异;rDEV H5-12以105TCID 50免疫SPF 鸭2周后,进行DEV 和AIV 攻毒保护试验。
结果显示,rDEV H5-12一次免疫SPF 鸭后2周即能诱导对DEV 强毒和AIV (CK/LN/SD007)攻击的完全保护,即免疫组SPF 鸭在观察期内无排毒,无死亡,对照组SPF 鸭在观察期内全部排毒,而且死亡;rDEV H5-12以105TCID 50免疫SPF 鸭2次后,每周采集血清进行血凝抑制(HI )抗体效价检测。
H5N1亚型禽流感疫苗免疫效果分析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禽流感病毒是一种高致病性病毒,可以感染多种家禽和野生鸟类,
而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对人类的致病性也很高,是一种潜在的人畜共患病。
为防控该病的传播,疫苗作为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手段之一,广泛应
用于禽流感的控制和预防工作中。
然而,由于病毒的不断变异和演化,
现有的H5N1疫苗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免疫效果不高等问题,因此需要对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
本研究将选取一种H5N1亚型禽流感疫苗,通过动物实验的方式,
对其免疫效果进行测试和分析,研究该疫苗对于禽流感病毒的保护效果
以及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并结合生物学、生化学等方法,深入分析疫
苗的免疫机制和作用方式。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 疫苗的制备和纯化:本研究将选取一种H5N1亚型禽流感疫苗,
采用细胞工程技术进行制备和纯化。
2. 动物实验:本研究将选取小鼠为实验对象,将小鼠随机分成疫苗组和对照组,疫苗组接种H5N1亚型禽流感疫苗,对照组接种生理盐水。
在接种后分别进行观察和采血,检测抗体水平及病毒感染情况。
3. 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对比两组数据,分析疫苗的免疫效果及保护效果,并对疫苗的免疫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四、预期成果和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H5N1亚型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和作用机制,为疫苗的改进和升级提供科学数据和参考意见,同时也为禽流感的防控
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支持,具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的载体疫苗构建及免疫原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背景和研究意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属于一种高度传染、致死率极高的病毒,对家禽和人类的危害极大。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人口迁徙等因素的增加,病毒的传播和流行越来越容易发生。
因此,针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的疫苗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禽流感疫苗主要是通过培养感染病毒,提取病毒颗粒扩增制备,存在病毒污染风险、制备时间长等缺点。
此外,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也因为其变异性和溯源性的特点,致使其疫苗的制备难度和疗效不断受到挑战。
因此,基于分子克隆和蛋白工程技术的疫苗研究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构建一种新型的载体疫苗,作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的防治手段之一。
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将H5N1病毒中的外膜蛋白HA、内膜蛋白NA 与吸附病毒的结构蛋白M2和M1等蛋白,合成一个新的载体疫苗,并进行动物免疫实验,研究其免疫效果和免疫机制。
三、研究内容和步骤(一)构建基因重组载体将H5N1病毒中的HA和NA与M2和M1等蛋白进行拼接和重组,得到新的载体疫苗。
首先,通过PCR扩增并测序确定所需基因片段的序列,然后采用pET32a质粒作为载体,克隆所需基因片段,并进行重组克隆,最后通过PCR鉴定和限制性内切酶切割确认所得克隆体的正确性。
(二)表达疫苗蛋白通过将所构建的重组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中,利用IPTG诱导蛋白表达,然后进行超声波破碎,离心分离和酚盐析纯化等步骤,得到目标蛋白的纯化物。
(三)检测疫苗蛋白的免疫原性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所得纯化物中目标蛋白的表达和纯度,并进行免疫原性的评估,以及抗原性的检测。
(四)动物免疫实验将所得纯化物进行动物免疫试验,选用小鼠和家兔为试验动物,观察其是否产生抗体,抗体效价以及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的识别和中和效果等。
四、研究意义和创新本研究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一种新型的载体疫苗,并通过动物免疫实验,对其免疫效果和免疫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基因工程疫苗设计、表达制备及动物实验研究刘学东;包振民;王志亮【期刊名称】《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1(032)006【摘要】目的设计并获得一种安全、高效,并能对以H5N1亚型为主的多种禽流感病毒亚型产生保护的复合基因工程疫苗.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分子免疫学方法对国内以及周边国家流行的禽流感毒株进行全面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合理设计亚单位加表位的全新复合结构疫苗的氨基酸序列;利用大肠杆菌密码子优化技术根据疫苗氨基酸序列获得基因序列;通过全基因合成的方法获得该疫苗的基因,并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对该疫苗进行表达;目的蛋白经过包涵体洗涤和色谱纯化后复性;通过ELISA评价其抗原特异性,并乳化制备成禽流感蛋白疫苗,通过小鼠体内免疫试验检测其免疫效力.结果设计了包含通用性的辅助性T细胞表位、B细胞表位以及CTL表位的串接疫苗结构;全基因合成获得了该复合疫苗的基因序列;该基因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得到了高效表达,目的蛋白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30%;经过粗纯和精纯后的目的蛋白纯度达到95.5%,复性后获得可溶性蛋白溶液,浓度可达2.4 mg/mL.结论通过小鼠实验,验证了该H5N1亚型基因工程疫苗的抗原性,证实该基因工程疫苗在免疫小鼠体内激发体液免疫的同时调动了细胞免疫.小鼠免疫试验证明,该疫苗可以在小鼠体内有效诱发免疫应答.%Objective To design and prepare a genetic engineering vaccine against avian influenza virus H5N1. Methods The composite amino acid sequences plus epitope subunit of vaccine were design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revalent avian influenzaH5N1 strains and bioinformatics. The amino acid sequence was obtained with E. Coli codon optimization technique; the vaccine gene was synthesized with the whole gene synthesis method and expressed with E. Coli expression system. Theprotein inclusion bodies were purified by renaturation chromatography after washing; the antigen specificity was measured by ELISA. The emulsified protein vaccine of avian influenza prepared was evaluated by immunization test in mice for immune effect. Results The target protein expressed in E. Coli accounted for approximately 30% of the total bacterial protein; the purity of protein was 95. 5% after purification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soluble protein was up to 2.4 mg/ml. Immune tests proved that the vaccine effectively induced immune responses in mice. Conclusion The engineering vaccine against avian influenza virus H5N1 has been successfully prepared which can induce immune response in mice.【总页数】8页(P1-8)【作者】刘学东;包振民;王志亮【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遗传学与种质工程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03;青岛市市立医院呼吸科,山东青岛26601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遗传学与种质工程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03;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青岛266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4.2【相关文献】1.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核蛋白NP的原核表达及抗体制备 [J], 罗孟成;陶攀;肖庚富;潘兹书2.禽流感病毒抗原表位分析及H5N1亚型基因工程疫苗设计 [J], 刘学东;王志亮;包振民3.表达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DNA疫苗可保护SPF鸡抵抗同型病毒的致死性攻击 [J], 姜永萍;陈化兰;于康震;张建林;步志高;唐秀英;田国彬4.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的表达及抗体制备 [J], 杨振华;陶攀;周思榆;吴叔文;潘兹书5.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NS1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J], 俞瑞卿;张传福;周晓巍;王玉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H5、H7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DNA疫苗的研究H5、H7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DNA疫苗的研究引言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传染性和致命性病情,对禽类养殖业和人类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
H5和H7亚型禽流感病毒特别具有关注度,因为它们往往会对家禽群体产生严重病症,且可以通过适应性变异传播至人类。
现有疫苗在应对新型病毒株变异方面存在一定限制。
鉴于此,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基因工程方法以开发更有效的疫苗,其中包括H5、H7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DNA疫苗。
基因工程方法H5和H7亚型禽流感病毒的HA基因被认为是目前疫苗研发的重点。
HA(Hemagglutinin)蛋白是病毒侵入宿主细胞所必需的重要复制酶。
基于HA基因的DNA疫苗研究致力于利用真核表达系统来构建和表达HA抗原,以试图提高对新型病毒株的免疫效果。
疫苗构建和表达H5、H7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DNA疫苗构建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基因克隆、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和病毒蛋白的表达。
首先,通过PCR技术从源病毒株中扩增HA基因。
然后,将扩增的HA基因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的多克隆位点,并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切割与连接方法实现基因载体的构建。
接下来,可选择适宜的真核表达载体,如pCI等,作为基因的载体,并进一步将HA基因插入载体中。
这样,就可以得到HA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最后,通过转染(transfection)技术将HA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导入哺乳动物细胞,如CHO细胞、293细胞等,实现病毒蛋白的表达。
DNA疫苗的特点相较于传统的疫苗,DNA疫苗具有以下特点:易于合成和扩增、较低的成本、更长时间的保护作用、更快的研发速度和多重免疫反应。
第一,DNA疫苗可以通过合成技术进行批量的大规模生产,降低了制备成本和供应的难度。
第二,DNA疫苗的保护效果具有持久性,一次接种可以产生长时间的免疫效果。
第三,相较于传统疫苗,DNA疫苗的研发速度更快,可以在短时间内合成和表达感兴趣的抗原。
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杆状病毒载体的构建熊蕊;邓国华;黎玉梅;冉多良;陈化兰【期刊名称】《黑龙江畜牧兽医》【年(卷),期】2007()5【摘要】经过PCR反应,以特异性引物扩增了禽流感病毒DK/Zhejiang/11/00(H5N1)去除信号肽的HA基因,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HTA中,阳性重组质粒转座DH10Bac感受态细胞,通过蓝白斑筛选、PCR鉴定获得阳性克隆,碱裂解法提取阳性质粒,转染sf 9昆虫细胞,获得含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H5HA-Bac HTA。
利用SDS-蛋白酶K方法提取重组病毒DNA,PCR反应证实HA基因片段已重组到杆状病毒基因组中。
以适宜剂量的重组杆状病毒接种sf 9昆虫细胞,待绝大部分细胞产生细胞病变后收获细胞。
细胞裂解产物经间接免疫荧光、SDS-PAGE及Western-Blot试验检测,结果表明: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在重组杆状病毒H5HA-Bac-HTA感染sf 9细胞后获得高效表达,且具有良好的蛋白活性及特异免疫反应原性。
【总页数】3页(P15-17)【关键词】H5;禽流感病毒;HA基因;重组杆状病毒【作者】熊蕊;邓国华;黎玉梅;冉多良;陈化兰【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农业部动物流感重点开放实验室;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659.5【相关文献】1.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NA基因在杆状病毒中的重组体的构建 [J], 杨若松;李明义;赵雪丽;张志2.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杆状病毒双表达系统的构建及其在小鼠的免疫原性分析 [J], 樊惠英;林文耀;佟铁铸;张杰;叶昱;靳立明;张春雷;廖明3.禽流感病毒H5亚型HA基因在杆状病毒系统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活性鉴定 [J], 赵双成;常晓飞;田石;柳金雄;陈普成;田国彬;邓国华;姜永萍;陈化兰4.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在重组杆状病毒中的表达及检测 [J], 费东亮;金宁一;马鸣潇;夏志平;鲁会军;金扩世5.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昆虫/杆状病毒系统的表达及对BALB/c小鼠的免疫保护 [J], 孟庆文;刘光亮;于康震;童光志;刘娣;施建忠;陈化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NA基因在杆状病毒中的重组体的构建杨若松;李明义;赵雪丽;张志【期刊名称】《上海畜牧兽医通讯》【年(卷),期】2006(000)001【摘要】本实验将禽流感病毒的HA,NA基因克隆到转移载体Pfastbackdual中,然后使其转入到杆状病毒,经卡那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抗性及蓝白斑筛选得到阳性克隆,转染昆虫细胞,获得一株重组病毒.本研究为该病毒的亚单位疫苗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总页数】2页(P22-23)【作者】杨若松;李明义;赵雪丽;张志【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河北,保定,071001;农业部动物检疫所青岛易邦生物工程公司研究开发中心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32;农业部动物检疫所青岛易邦生物工程公司研究开发中心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32;河南省防治站,河南,郑州,450001;农业部动物检疫所青岛易邦生物工程公司研究开发中心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相关文献】1.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杆状病毒双表达系统的构建及其在小鼠的免疫原性分析 [J], 樊惠英;林文耀;佟铁铸;张杰;叶昱;靳立明;张春雷;廖明2.表达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和NA基因的重组鸭瘟病毒的构建 [J], 胡潇;高轩;王明杰;赵冬凤;李明义3.鸭源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HA和NA基因的生物信息分析 [J], 孙恩成;刘春国;侯喜林;刘明;朴范泽4.表达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蛋白重组新城疫病毒的构建以及密码子优化的HA免疫增强作用 [J], 陈曦;于桂梅;刘景利;王金良;姜永萍;葛金英;步志高5.鸽源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株的HA和NA基因特征性分析 [J], 王伟利;周宇;赵丽;刘明;钱爱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H5Nl流感疫苗研究取得新突破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14年第4期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动物流感基础与防控研究团队的陈化兰研究员等,在英国出版的《生物技术趋势》上发表关于“H5N1禽流感疫苗研究”主编约稿文章。
文章详细
阐述和论证了H5N1禽流感疫苗研制以及在家禽中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
目前,亚洲、欧洲和非洲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均已发现H5N1禽流感病毒,为有效控制,
许多国家都采用对家禽进行疫苗免疫的策略,尤其是在H5N1禽流感病毒已在家禽和野鸟中呈地方性流行的国家。
近年来,哈兽研动物流感基础与防控研究团队在新型禽流感疫苗的研制方面取得了显着进展。
2007年研制成功的表达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重组新城疫病毒载体疫苗,可以同时
预防H5N1禽流感和鸡新城疫两种家禽烈性传染病。
2010年研制成功的表达H5亚型HA基因的
重组鸭瘟病毒载体疫苗,非常适合于预防家鸭和肉鸡的H5N1禽流感,应用该疫苗可以显着提高H5N1禽流感的免疫覆盖率。
2013年研制成功的H5N1禽流感DNA疫苗,具有易于生产和储存,
可以同时诱导细胞和体液免疫、可以多次加强免疫和不干扰病毒的流行病学监测等诸多优势,
为H5N1禽流感防控用疫苗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文章中,作者详细阐述了H5N1禽流感疫苗研制以及在家禽中应用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
对于这些新型和现有疫苗特性的理解和总结,有助于实施合理的疫苗免疫策略,从而利于H5N1禽流感的有效防控。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荧光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题目: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荧光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研究背景: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传染性疾病,常常导致家禽的大规模死亡,给家禽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其中,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因为其高度致病性和传染性,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目前,检测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主要手段是PCR和病毒分离,但这些方法耗时、费力、操作复杂,并且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
荧光抗体是一种非常敏感、特异性高的检测方法,可以快速、简便地检测病原体,因此在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制备一种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荧光抗体,并对其进行初步应用。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荧光抗体的制备本研究计划通过将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表面蛋白HA作为抗原,免疫小鼠,以获得特异性的荧光抗体。
制备的荧光抗体将进行纯化和鉴定。
同时,将对其特异性、敏感性、稳定性等进行分析。
2.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荧光抗体的初步应用本研究计划将制备好的荧光抗体应用于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检测中,包括直接荧光标记和间接免疫荧光法。
通过比较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和其他流感病毒的荧光强度、阳性率等指标,评估其在检测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成果将有利于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快速诊断和控制,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同时,制备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荧光抗体的方法可以为制备其他病原体荧光抗体提供参考,有助于推动禽流感等疾病的检测技术的发展。
研究方法:1. 排列实验:利用ELISA等方法进行抗原-抗体反应排列试验,筛选出特异性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荧光抗体。
2. 免疫小鼠:将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HA蛋白作为抗原免疫小鼠,制备抗体。
3. 荧光标记:采用直接和间接荧光标记的方式对制备的荧光抗体进行标记。
4. 检测方法:制备好的荧光抗体,以荧光强度、阳性率、特异性和敏感性等指标为判断标准,比较其在直接标记和间接标记法中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