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D培训练习文件
- 格式:ppt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46
CAD培训资料一、软件设置1.1软件设置通常情况下,安装好AutoCAD后就可以在其默认状态下绘制图形,但有时为了使用特殊的定点设备、打印机,或提高绘图效率,用户需要在绘制图形前先对系统参数进行必要的设置。
1.1.1背景颜色、十字光标设置选择“工具”|“选项”命令(OPTIONS),可打开“选项”对话框。
在该对话框中包含“文件”、“显示”、“打开和保存”、“打印和发布”、“系统”、“用户系统配置”、“草图”、“三维建模”、“选择”和“配置”10个选项卡。
在“显示”选项卡中,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习惯,设置背景颜色、十字光标大小等选项。
根据应用习惯,建议背景颜色设置不用改变,用默认的黑色;1.1.2保存格式的设定在“打开和保存”选项卡中,用户可以设定保存的格式、自动保存时间等选项。
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建议文件保存为2004版本,以便于安装低版本用户的使用,自动保存时间按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建议不要时间太短,避免由于时间太短造成打开大图形时由于自动保存造成电脑反应缓慢的问题。
二、图层控制图层是用户组织和管理图形的强有力工具。
在中文版AutoCAD 中,所有图形对象都具有图层、颜色、线型和线宽这4个基本属性。
用户可以使用不同的图层、不同的颜色、不同的线型和线宽绘制不同的对象和元素,方便控制了对象的显示和编辑,从而提高绘制复杂图形的效率和准确性。
本节主要讲述新图层的创建方法,包括设置图层的颜色、线型和线宽;“图层特性管理器”对话框的使用方法,并能够设置图层特性、过滤图层和使用图层功能绘制图形。
2.1 图层特性管理器图层是AutoCAD 提供的一个管理图形对象的工具,用户可以根据图层对图形几何对象、文字、标注等进行归类处理,使用图层来管理它们,不仅能使图形的各种信息清晰、有序,便于观察,而且也会给图形的编辑、修改和输出带来很大的方便。
AutoCAD 提供了图层特性管理器,利用该工具用户可以很方便地创建图层以及设置其基本属性。
CAD电子版练习题一、基本操作类1. 打开和关闭CAD软件。
2. 新建、保存和另存为CAD文件。
3. 设置绘图环境,包括单位、界限、图层等。
4. 使用快捷键进行常用命令的操作。
5. 绘制直线、矩形、圆、椭圆等基本图形。
6. 修改图形属性,如颜色、线型、线宽等。
7. 使用修剪、延伸、打断等编辑命令。
二、绘图技巧类1. 利用正交、极轴追踪功能提高绘图精度。
2. 绘制多段线、样条曲线。
3. 复制、镜像、偏移、阵列等操作。
4. 使用图层管理图形。
5. 绘制并编辑多线。
6. 绘制并编辑尺寸标注。
7. 绘制并编辑文字。
三、高级应用类1. 块的创建、插入与编辑。
2. 外部参照的使用。
3. 设计中心与工具选项板的应用。
4. 图案填充与渐变色填充。
5. 表格的创建与编辑。
6. 创建并编辑属性块。
7. 动态块的制作与应用。
四、三维绘图类1. 切换到三维视图。
2. 绘制三维基本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等)。
3. 拉伸、旋转、扫掠、放样等三维操作。
4. 三维图形的编辑与修改。
5. 设置光源与材质。
6. 渲染三维图形。
7. 创建并编辑三维文字。
五、图纸输出与打印类1. 设置图纸尺寸、比例和方向。
2. 创建布局。
3. 打印预览与打印设置。
4. 导出PDF文件。
5. 导出图像文件。
6. 发布图纸。
7. 管理打印样式表。
六、AutoCAD定制与效率提升类1. 自定义工具栏和菜单。
2. 编写简单的AutoLISP脚本。
3. 创建和修改用户坐标系(UCS)。
4. 设置和修改绘图环境变量。
5. 使用脚本文件批量处理图形。
6. 应用宏录制功能提高绘图效率。
7. 定制线型、线宽和标注样式。
七、行业应用类1. 绘制建筑平面图。
2. 绘制建筑立面图。
3. 绘制建筑剖面图。
4. 绘制电气线路图。
5. 绘制机械零件图。
6. 绘制园林景观图。
7. 绘制城市规划图。
八、协同工作与数据交换类1. 使用外部参照多个图形文件。
2. 导入和导出DXF文件。
AUTOCAD2011培训辅导资料第一课:AutoCAD2010基本工具1.1 AutoCAD2010安装方法图1 图2图3 图4图5 图6图7 图8图9 图10图111.2 AutoCAD2010面板介绍图一五图16 1.3 AutoCAD2010保存与加密方法(包括新建-缺省公制)图17 图一八图19 图201.4 直线工具一(放弃U,闭合C)图22 图23(配合对象捕捉,极轴等)1.5 直线工具二(ESC取消命令)图24(命令在屏幕绘图区)图25 tab切换角度1.6 鼠标中键在CAD中的运用(滚动,按住)图26 图271.7 删除工具放弃操作:ctrl+z,删除:e(或者选择后按delete)1.8 直线加强练习1.9 相对直角坐标和相对极坐标图29 图30图31逗号隔开x和y值图32 用tab键隔开长度和角度值1.10 相对直角极坐标综合练习图33 图34 图35 1.11 显示所有对象图36 默认图形范围图37学习笔记与总结第二课:基本绘图操作与辅助工具2.1 构造线(XL)-构造线无法选择问题图1 图22.2 CAD选择技巧图3 图4图5 射线2.3 多段线(一个整体)PL图6 图7 2.4 多段线练习图82.5 圆工具(6种画法)(快捷键C)图9 图10(演示画法)图112.6 修剪工具(常规+快捷)(快捷键:TR)常用2种方法对象需要相交,不能修剪的对象可以删除。
2.7 圆的综合练习图122.8 椭圆(包括了椭圆弧)(快捷键:EL)图一三2.9 偏移命令(椭圆加强练习)图14 图一五2.10 倒圆角(快捷键:F)图162.11 旋转复制命令(先复制命令,再旋转)生成上图其他部分。
旋转快捷键:RO图172.12 镜像命令(快捷键:MI)上图下方采用镜像命令图一八2.一三综合练习讲解图19图20 图21图22 图23 图24学习笔记与总结第三课:基本绘图操作与辅助工具二3.1矩形命令(快捷键:REC)图1 图2倒圆角的矩形3.2 图纸框的绘制(偏移命令,分解命令)图33.3 样条曲线(快捷键:SPL)三次空格退出命令图4拖动样条曲线的夹点改变形状3.4 正多边形(快捷键:POL)图5图63.6 定数定距等分(点命令中)包括点样式的设置点命令不能按空格键退出,需要按ESC键退出。
一、基本二维绘图练习1、辅助绘图工具练习图1—1输入点的相对直角坐标、相对极坐标绘制图形图1-2打开正交模式绘制图形【习题1-3】利用各种目标捕捉方式将图1-3a修改为图1-3b.图1-3利用目标捕捉功能绘制图形【习题1-4】打开极轴追踪模式(FIO),通过输入直线的长度绘制图1-4所示的图形.图1-4利用极轴追踪功能绘制图形【习题1-5】利用极轴追踪、自动捕捉及目标捕捉追踪功能将图1-5a修改为图1—5b.图1—5综合练习1【习题1—6】利用极轴追踪、自动捕捉及目标捕捉追踪功能绘制图1-6所示的图形。
图1—6综合练习22、实体绘图命令练习【习题1-7】利用Circle(圆)和Ellipse(椭圆)等命令绘制图1-7所示的图形。
图1-7绘制圆和椭圆【习题1-8】利用Polygon(正多边形)和Circle(圆)等命令绘制图1—8所示的图形。
图1-8绘制圆和正多边形【习题1-9】用Polygon(正多边形)和Circle(圆)等命令绘制图1—9所示的图形。
【习题1-10】用Pline(组合线)和Line(线)命令绘制图1—10所示的图形。
图1-9绘制圆和正多边形 图1-10绘制组合线3、编辑命令练习【习题1-11】用Offset(等距线)、Trim(修剪)和Line命令绘制图1-11所示的图形。
图1—11用Offset和Trim等命令绘制图形 图1-12绘制等距线【习题1—13】用Offset(等距线)和Extend(延伸)命令将图1-13a修改为图1—13b。
图1—13用Offset和Extend命令绘制图形【习题1-14】用Array(阵列)等命令绘制图1-14所示的图形。
图1—14用Array命令创建环形阵列【习题1—15】用Array(阵列)和Rotate(旋转)等命令绘制图1—15所示的图形。
图1-15用Array和Rotate命令绘制图形【习题1—16】用Fillet(倒圆角)和Chamfer(倒角)命令将图1-16a修改为图1-16b。
第一次作业:一、图形文件操作练习:1、绘制A0-A5图幅,并将此文件存为“用户名.dwg”。
2、在上一步骤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新的样板文件,并将此文件存为“用户名.dwt”。
3、在用户盘上创用户自己的文件夹(图幅),同时将“用户名.dwg”和“用户名.dwt”二文件存入该文件夹内。
二、注册及文件上、下传、共享操作练习第二次作业一、利用LINE和XLINE命令绘制几何图形:二、根据轴测图所给的尺寸,画出其立体的三视图。
第三次作业一、利用极轴追踪、对象捕捉追踪绘制几何图形3、二、绘制圆弧连接练习(四选二)。
第四次作业:1、利用图层操作,绘制组合体视图进制2、根据二视图补画第三视图(附件。
dwg文件)。
3、抄画《习题集》P70千斤顶--零件图(5个)第六、七次作业:使用图形编辑命令绘图1、利用齐命令作图2、利用缩放命令作图3、利用旋转命令作图4、利用复制及拉伸命令作图5、利用复制及镜像命令作图6、利用offset命令完成以下图形:7、用倒角和圆角作图8、利用阵列作图:(备注:图形总长、宽均为110,每等分尺寸10)第七次作业:1、根据所给的视图做其零件的表达方案2、抄绘零件图 叉架类零件:● 箱体类零件:2、 完成《习题集》P70千斤顶--零件图的绘制(5个)第八次作业:3、 书写汉字和特殊符号(汉字--仿宋体、数字—斜体)1、创建单行文字: 字高(3.5)、 ● 4-φ10● 30-M8孔均布● 支板与基座焊接倾角为45°±0.5° ● 支板孔间距800 2、创建多行文字: 1)、 按标题栏格式要求填写汉字:字高(5))2) 技术要求 (字高5,其它3.5)● 1、牵引纲丝绳的起重量20t ,起重速度30m/min. ● 2、支撑滑轮的间距是1800mm 。
● 3、制动器型号为YWZ300800。
3)、 书写下列文字 字高(7)● 1、主梁在制造完毕后,应按二次抛物线:y=f(x)=4(L-x)x/L 2。
CAD练习题第二部分一、基本操作类1. 打开CAD软件,新建一个空白图纸。
2. 设置图纸界限为A3大小,并将图纸界限显示在图纸上。
3. 保存当前图纸,并另存为.dwg格式。
4. 绘制一条长度为100mm的直线。
5. 复制上述直线,使其与原直线平行,间距为50mm。
6. 将复制的直线旋转30度。
7. 删除旋转后的直线。
8. 绘制一个半径为50mm的圆。
9. 将圆等分为8份。
10. 阵列上述圆,使其形成3行4列的图形。
二、绘图与编辑类1. 绘制一个长100mm、宽50mm的矩形。
2. 将矩形分解为四条线段。
3. 将其中一条线段延长20mm。
4. 绘制一个直径为30mm的圆。
5. 将圆与矩形进行相切操作。
6. 绘制一条多段线,包含四个顶点,分别为(0,0)、(50,0)、(50,50)、(0,50)。
7. 将多段线转换为样条曲线。
8. 绘制一个正三角形,边长为50mm。
9. 将正三角形进行镜像操作,镜像线为三角形的中线。
10. 绘制一个椭圆,长轴为100mm,短轴为50mm。
三、标注与文字类1. 设置当前标注样式为“建筑”。
2. 为上述矩形标注长度和宽度。
3. 在图纸上添加文字说明,内容为“CAD练习题”。
4. 设置文字样式为“宋体”,高度为5mm。
5. 添加多行文字,内容为“请在此处绘制一个直径为40mm的圆”。
6. 为直径为30mm的圆添加半径标注。
7. 为正三角形添加角度标注。
8. 在图纸上添加一个带引线的文字注释,内容为“此为关键部位”。
9. 设置标注样式为“机械”,并对椭圆进行直径标注。
10. 添加一个表格,包含两列,分别为“序号”和“尺寸”,填写相应内容。
四、图层与块类1. 新建一个图层,命名为“轮廓线”,颜色为红色。
2. 将上述矩形的线段移动到“轮廓线”图层。
3. 创建一个块,命名为“Logo”,包含一个直径为20mm的圆。
4. 插入“Logo”块到图纸中,并设置插入点为(100,100)。
AutoCAD培训习题集第一篇每章要点第一章概述一、安装AutoCAD系统所需的硬件配置和软件环境1、计算机软件分: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应用软件2、CAD是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缩写。
3、安装AutoCAD2019所要求的硬件配置:Pentium III800MHz或更高、RAM512MB(推荐)、视频1024*768VGA真彩色(最低要求)、硬盘至少有安装500MB以上的空间4、安装AutoCAD2019所要求的软件环境:操作系统Wondows2000 Service Pack 4 以上Web流览器具有Service Pack 1(或更高版本)的 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6.0二、AutoCAD基本术语和用户界面1、AutoCAD绘图窗口的默认颜色是黑色2、安装AutoCAD后,最初默认显示的工具栏有:“标准”工具栏、“样式”工具栏、“图层”工具栏、“特性”工具栏、“绘图”工具栏和“修改”工具栏。
3、缺省情况下,工具栏是可以拖动的,如何将其固定?点击系统右下角的“锁定”图标,在快捷菜单中选择“固定的工具栏”4、如何添加和隐藏工具栏5、AutoCAD中,调用命令的方法:通过下拉菜单调用命令、通过工具栏来调用命令、在命令行键入命令6、文本窗口与图形窗口的快速切换的功能键是:F27、状态栏组成:左部:当前光标坐标;中部:常用功能按钮;右部:“通讯中心”和“锁定”按钮。
8、状态栏各功能的快捷键:坐标显示(F6)、捕捉(F9)、栅格(F7)、正交(F8)、极轴(F10)、对象捕捉(F3)、对象跟踪(F11)、DYN(F12)。
9、状态栏按钮的增删:“状态行菜单”下拉按钮10、切换工具选项板快捷键:Ctrl+3 (Ctrl+1“特性”,Ctrl+2“设计中心”,Ctrl+4“图纸集管理器”)11、近期命令的使用:1)按箭头键↑,依次浏览以前使用的命令,找到需要命令按回车;2)命令行中单击右键,弹出菜单中选“近期使用的命令”,可以选择近期使用的6个命令。
实训1 熟悉AutoCAD操作界面一、实训内容操作界面是用户绘制图形的平台,熟悉操作界面有助于用户方便、快速地绘制图形。
本实训要求了解操作界面各部分的功能,能够熟练打开、关闭和移动工具栏。
二、操作提示(1)启动AutoCAD,进入操作界面。
(2)将“标注”工具栏打开并移动,最后关闭。
(3)尝试使用“直线”命令,分别使用命令行、下拉菜单、工具栏方式绘制一条直线。
实训2 设置个性化绘图界面一、实训内容熟悉操作界面,新建文件,并将绘图区的背景色设置为白色,将圆弧和圆的平滑度设置为20 000,将文件的保存方式设置为每隔5 min自动保存一次。
二、操作提示(1)启动AutoCAD,进入操作界面。
(2)选择“工具”→“选项”命令,打开“选项”对话框,切换至“显示”选项卡,在“窗口元素”选项组中单击“颜色”按钮,在弹出的“图形窗口颜色”对话框中设置绘图区的背景色为白色;在“显示精度”选项组中设置圆弧和圆的平滑度为20 000;然后切换至“打开和保存”选项卡,在“文件安全措施”选项组中选中“自动保存”复选框,并设置保存间隔为5 min。
实训3 设置图层一、实训内容按表要求设置图层。
图层设置设置好图层后,进行以下练习。
(1)在不同的图层上画图形,图形自选。
(2)将某一个图层上的图形转移到另一个图层上。
(3)调整线型比例,观察虚线、点画线的变化情况。
(4)选择其中的某一个图层,将其状态设置为“关闭”,或“锁定”,或“冻结”,然后对其上的图形进行编辑,观察命令的执行情况。
二、操作提示(1)使用图层特性管理器创建表所示图层。
(2)利用绘图命令在不同的图层上绘制图形。
(3)利用ltscale和celtscale命令或“特性”对话框调整非连续线型的比例。
实训4 利用直线命令绘制平面图形一、实训内容绘制图所示的平面图形,不标注尺寸。
本实训设计的图形主要使用“直线”命令。
通过本实训,要求熟练掌握“直线”命令,灵活掌握在正交状态和非正交状态下用点的相对坐标和直接输入直线的长度等方法绘制平面图形。
一、基础实例练习(1)图1所示1. A圆弧的半径值为何?(A)58.336 (B)58.358 (C)58.325 (D)58.3472. B圆弧的半径值为何? mm3. C剖面区域之面积为何?(A)527.612 (B)527.634 (C)527.601(D)527.6234. D剖面区域之面积为何? mm25. E点至F点的距离为何? mm图1(2)图2所示1. a之直径值为和?(1) 18.405 (2) 18.450 (3) 18.5042. ∠ABC之角度值为何?(1) 51.249° (2) 51.429° (3) 51.924°3. 剖面线区域之周长为何?(1) 129.9186 (2) 129.9618 (3) 129.9816图2(3)图3所示1. A之弧长为何?mm2. B点到E点之直线距离为何? Mm3. 封闭区域G之面积为何?(A)1302.336 (B)1304.336 (C)1301.336 (D) 1303.3364. 斜线区域H之面积为何?(A)2119.223 (B)2119.332 (C)2119.323 (D) 2119.2335. 线段BC之长度为何? mm图3(4)图4所示1. A圆之面积为何?(A)1074.326 (B)1075.326 (C)1076.326(D)1077.3262. C圆之面积为何? mm23. C圆心至D圆心的直线距离为何? mm4. E点至D圆心之距离为何? Mm5. 正五边形F之周长为何?(A)94.300 (B)94.311 (C)94.322 (D)94.333图4(5)图5所示1. C2圆弧之圆心坐标为何?(A)-49.673,78.186 (B)-49.673,78.086 (C)-49.683,78.086 (D)-49.683,78.186 2. A 圆圆心至B 圆圆心之角度为何?(A)344.96 (B)345.96 (C)346.96 (D)347.96 3. C3圆弧之弧长为何?4. 此图形之外形轮廓线总长度为何?5. 扣除A 、B 、C 三个圆孔后之净面积为何?图5(6)图6所示1. Ra 之半径为何?(A)24.068 (B)25.068 (C)26.068 (D)27.068 2. Rb 之半径为何?3. 外部7个弧之圆心联线长度为何?(A)455.578 (B)454.578 (C)453.578 (D)452.5784. 此图形之外形轮廓线周长为何?5. 扣除所有内孔后之净面积为何?图6(7)图7所示1. 格状区域A 之面积为何?2. 封闭区域E 之面积为何?3. 斜线区域F 之面积为何? (A)2204.026 (B)2214.026 (C)2224.026 (D)2234.0264. C 圆心到D 点直线距离为何?5. G 的长度为何?(A) 30.684 (B) 31.684 (C) 32.684 (D) 33.684图7(8)图8所示1. 斜线区域K 之面积为何?2. ∠EDG 之角度为何?3. 斜线区域A 之面积为何?(A)1907.2636 (B)1745.5636 (C)1646.6636 (D)1818.29364. ∠FCH 之角度为何?5. 斜线区域B 之面积为何?(A) 595.9948 (B) 596.9948 (C) 597.9948(D)598.9948图8(9)图9所示1. A 至B 之直线距离为何?(A) 89.5486 (B) 89.5648 (C) 89.5864 2. 斜线区域所围成的面积为多少?图9(10)图10所示1. AC 之直线距离为何?(A) 95.6156 (B) 95.6561 (C) 95.6615 2. ∠ABD 形成之角度为何? (A) 21.089° (B) 21.809° (C) 21.890° 3. 此图围成之面积(扣除内孔)为何?(A) 5670.4083 (B) 5670.4308 (C) 5670.4803图10(11)图11所示1. 图形所围成的面积为多少?2. 距离A 为多少?(A) 42.7198 (B) 42.7819 (C) 42.7981图11(12)图12所示1. AD 之直线距离为何?(A) 119.1458 (B) 119.1584 (C) 119.1845 2. ∠ABC 之角度为何? (A) 122.367° (B) 122.673° (C) 122.736° 3. 剖面线区域之面积为何?(A) 4793.5256 (B) 4793.5562 (C) 4793.6525图12(13)图13所示 1. A 之距离为何?(A) 58.9049 (B) 58.9409 (C)58.9904 2. 此图围成面积为何?(A) 2529.4255 (B) 2529.4525 (C)2529.4552图13(14)图14所示 1. Ra 之半径为何?(A)24.068 (B)25.068 (C)26.068 (D)27.068 2. Rb 之半径为何?3. 外部7个弧之圆心联线长度为何?(A)455.578 (B)454.578 (C)453.578 (D)452.5784. 此图形之外形轮廓线周长为何?5. 扣除所有内孔后之净面积为何?图14(15)图15所示1. 图形所围成的面积为多少?2. 距离A 为多少?(A) 23.3285 (B) 23.3582 (C) 23.3825图15(16)图16所示1. 图形所围成的面积为多少?2. 斜线区域周长为多少?(A) 560.1095 (B) 560.1905(C) 560.1509图16二、进阶级练习题(1)如图1. a之长度为何?a. 46.1429b. 46.2491 .c. 46.42192. b之半径值为何?a. 29.6819b. 29.8169c. 29.91863. c之长度为何?a. 33.8928b. 33.9829 .c. 33.99284. d之半径值为何?a. 23.5789b. 23.7859c. 23.87955. e之长度为何?a.53.4548b. 53.5448c. 53.84456. f之半径值为何?a. 49.0000b. 49.0120c. 49.10207. 青色剖面线区域之面积为何?a. 2977.2585b. 2977.5385c. 2977.5835 (2)如图1. a 之长度为何?a. 9.6477b. 9.6747c. 9.67742. b 之长度为何?a. 14.5116 b, 14.5161 c. 14.56113. A弧之弧长为何?a. 27.0034b. 27.0304c. 27.04034. B弧之弧长为何?a. 19.8049b. 19.8409c. 19.89405. C弧之半径值为何?a. 21.8176b. 21.8671c. 21.87166. 剖面线区域之面积为何?a. 145.0234b. 145.0342c. 145.0432(3)如图1. a之长度为何?a. 29.4015b. 29.4105c. 29.45102. b之长度为何?a. 24.4779b. 24.7479c. 24.77493. c之长度为何?a. 36.3781b. 36.7381c. 36.81374. 红色五边形区域之周长为何?a.79.1178b. 79.1718c. 79.18715. 蓝色剖面线区域之面积为何?a. 313.1542b. 313.4152c. 313.5142 (4)如图1. b圆之半径为何?a. 21.706b.21.076c. 21.0672. ∠ABC 之夹角为何?a. 45.0215b. 45.2015c. 45.12053. AB间之垂直距离为何?a. 95.7998b. 95.8799c. 95.89974. 红色剖面区之周长为何?a. 144.0047b. 144.0407c. 144.07405. 实线最外围之面积为何?a. 9611.8465b. 9611.8645c. 9611.8546(5)如图1.b圆之半径为何?a.21.0067b. 21.0670c. 21.07602. c圆之半径为何?a.18.6798b. 18.7968c. 18.87693. 红色剖面区之周长为何?a. 132.2259b. 132.5292c. 132.92524. 实线最外围之面积为何?a. 11891.5586b. 11891.5685c. 11891. 5865(6)如图1. a 之半径值为何?a. 35.7369b. 35.7639c. 35.79632. c 之半径值为何?a. 60.7369b. 60.7639c. 60.79633. d 之半径值为何?a. 12.2466b. 12.2646c.12.26644. e 之半径值为何?a. 17.0945b. 17.0954c.17.05945. f 之半径值为何?a. 6.4358b. 6.4583c. 6.48536. x 之长度值为何?a. 80.8013b. 80.8103c. 80.83017. y之长度值为何?a. 80.3108b. 80.3108c. 80.80138. 绿色剖面线区域之面积为何?a. 296.0099b. 296.9009c. 296.990(7)如图1. a 之长度为何?a. 187.0799b. 187.0979c. 187.0997 2. b 之弧长值为何?a. 370.8024b. 370.8204c. 370.8402 3. c 之弧长值为何?a. 400.0010b. 400.0100c. 400.0000 4. d 之弧长值为何?a. 158.5005b. 158.8050c. 158.8500 5. e 之半径值为何?a. 61.3142b. 61.1342c. 61.3412 6. 剖面线区域之周长为何? a. 833.5234 b. 833.5243 c. 833.5432(8)如图1. Ra 之半径值为何?a. 60.8233b. 60.8323c. 60.8333 2. Rc 之半径值为何?a. 59.3233b. 59.3323c. 59.33333. 扣除三个直径10内孔后型心之x 座标为何? a. -33.5067 b. -33.5607 c. -33.57604. 扣除三个直径10内孔后型心之y 座标为何? a. 24.5285 b. 24.5582 c. 24.58255. 扣除三个直径10内孔后之面积为何? a. 2966.7165 b. 2966.7561 c. 2966.7615(9)如图1. AB 两点水平的距离为何?a. 49.6145b.49.6154 .c. 49.6514 2. BC 弧长为何?a. 66.0235b. 66.0325c. 66.0523 3. 蓝色剖面区的面积为何?a. 1980.4063b. 1980.4360c. 1680.4630 4. 红色剖面区的周长为何?a.97.1365b. 97.1536c.97.16531. a之长度值为何?a. 173.2051b. 173.2150c. 173.25012.AD之距离为何?a. 312.2499b. 312.2949c. 312.29943. ∠ABC角度值为何?a. 51.778°b. 51.787°c. 51.877°4. 蓝色区域之面积为何?a. 64951.3509b. 64951.5309c. 64951.9053 (11)如图1. a 之角度值为何?a. 140.0000°b. 140.0001°c. 140.0002°2. b之长度为何?a. 97.8566b. 97.8556c. 97.85463. c 之长度为何?a. 75.6886b. 75.6868c. 75.66884. ∠ABC 之角度值为何?a. 88.4449°b. 88.4494°c. 88.4944°5. 剖面线区域之面积为何?a. 6667.6067b. 6667.6607c. 6667.6670(12)如图1. a 弧之长度为何?a. 253.7163b. 253.7361c. 253.76132. b 弧之长度为何?a. 192.4116b. 192. 4161c. 192.46113. c 弧之长度为何?a. 131.9475b. 131.9547c. 131.97454. ∠ABC 之角度值为何?a. 41.0325°b. 41.2305°c. 41.3205°5. 剖面线区域之面积为何?a. 7483.7193b. 7483.7319c. 7483.7931(13)如图1. a 之半径值为何?a. 25.1275b. 25.2157c. 21.52172. b 之半径值为何?a. 130.3656b. 130.5636c. 130.65633. d之长度为何?a. 150.6869b. 150.8689c. 150.98684. ∠ABC之角度为何?a. 40.078°b. 40.708°c. 40.807°5. 绿色剖面线区域之周长为何?a.895.5463b. 895.4563c. 895.4536(14)如图1. F C 两点间的距离为A. 68.0089B. 68.0809C. 68.08902. 绿色剖面区之面积为A.5756.1863B. 5756.3681C. 5756.61833. 红色剖面区之周长为A. 133.1388B. 133.3188C. 133.8138(15)如图1. AB距离为何?a. 29.8991b. 29.8919c. 29.81992. ∠CDE角度值为何?a. 82.9762°b. 82.9672°c. 82.9267°3. 剖面线区域之面积为何?a. 4172.9006b. 4172.9060c. 4172.9600(16)如图1. ∠d 之角度值为何?a. 55.089°b. 55.890°c. 55.980°2. ∠g 之角度值为何?a. 63.000°b. 63.020°c. 63.040°3. 剖面线区域之面积为何?a. 2570.4282b. 2570.4828c. 2570.4882(17)如图1. A 之长度为a. 15.2355b. 15.3255c.15.35252. DE之垂直距离为a.28.2353b. 28.3523c. 28.53233. DF间之距离为a. 77.7188b. 77.7818c. 77.88174. 最外围之面积为a.3584.4608b. 3584.6408c. 3584.8604(18)如图1. AB之距离为何?A. 104.2582B. 104.2528C. 104.22582. CD之垂直距离为何?A. 52.9943B. 52.9493C. 52.93943. 绿色剖面线区域的周长为何?A. 295.7578B. 295.7758C. 295.77854. 橙色剖面线区域的面积为何?A. 3612.8136B. 3612.8316C. 3612.8613内部培训资料 请勿公开传播 课程设计:黄长军 周青山 11 (19)如图1. AB 之距离为何?a. 73.5676b. 73.6567c. 73.76562. a 之半径值为何?a. 26.4864b. 26.6484c. 26.84463. b 之半径值为何?a. 27.3487b. 27.4378c. 27.74384. 剖面线区域之面积为何?a. 819.5679b. 819.7596c. 819.9567(20)如图1. a 之长度为何?a. 17.4965b. 17.5964c. 17.65942. b 之长度为何?a. 20.3266b. 20.3626c. 20.62363. c 之长度为何?a. 29.5200b. 29.5300c. 29.54004. 红色曲线围成的区域之周长为何?a. 117.3475b. 117.4753c. 117.57345. 绿色剖面线区域之面积为何?a. 233.1049b. 233.4109c. 233.4901(21)如图1. A 之垂直距离为何?a. 152.6666b. 152.6766c. 152.67762. B 之半径值为何?a. 38.7179b. 38.7791c. 38.79173. C 之距离为何?a. 207.5338b. 207.5383c. 207.58334. 剖面线区域之面积为何?a. 2743.2147b. 2743.2417c. 2743.27145. 最外围之周长为何?a. 656.2005b. 656.2050c. 656.2500。